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篇

时间:2022-11-06 14:10:05 浏览量: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篇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但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主观意识自主性也随之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引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篇,供大家参考。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篇

篇一: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但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主观意识自主性也随之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引领学生感受生命感悟人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成为一名有责任的公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张娜李军来源:《新课程·中学》2019年第12期

  摘要: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转变了各科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对课程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以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坚持新课程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单元主题教学为模式,探究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策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教学

  现代教育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核心素养前提下,教师在教学时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引导学生从容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素质。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与七八年级比较在内容设置和难易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实际更新当前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

  单元主题教学是教师在开发教材资源、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堂的呈现方式,在利用各种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富强与创新”的教学时,引导学生以富强和创新为主题构建单元的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同时,在分课时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知识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完整地理解所学内容。

  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但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主观意识,自主性也随之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引领学生感受生命、感悟人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成为一名有责任的公民。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投入课程学习中,根据教学内容自主探究,提高综合素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例如,教师进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目前有些不法分子企图分裂祖国的事例,引导学生自行讨论,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使其认识到这些不法分子的不良行径带来的危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程延伸,引发学生对于祖国统一的思考,既培养爱国情怀,也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三、创设生活情境,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在更轻松活泼的氛围内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选择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渗透道德与法治的价值,使知识回归生活。此外,教师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改变传统课堂的枯燥乏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班级中的多媒体,为学生打造便于理解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投入课程学习中,使其能够理解法治意义,缩短法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

  例如,教师在进行“夯实法治基础”的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与法律相关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法律条例课件,还可以给学生播放法庭审判的相关视频,随后引导学生模拟法庭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实的生活情景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领会健康生活的内涵

  教师对于学生的法治引导,不能局限在课堂上,也可以延伸到课堂外,因此,教师可以合理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使其在生活中发现价值观的指向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应当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使其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有更积极阳光的心态。此外,教师还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掌握交流和沟通的技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进行“创新改变生活”的教学时,除了要为学生教授教材内容外,还可以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创新,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五、重视教学评价环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要注重评价环节,提高评价的合理性,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因素。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要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此外,教师的评语对学生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合理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投入课堂学习中。与此同时,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生活中的事物有准确的评判。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综上所述,开展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价值观念,并且有利于学生健康生活,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思维得到引导,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兰,盛群力.课堂教学设计:整体化取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2]张丕峰.单元设计: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7).

  [3]曹方敏.以“单元主题”谋“一课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17(24).

  注:本文系平涼市教育科学专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2019]PLT10)的成果。

  编辑李争

  

  

篇二: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主

  题教学设计分析

  摘要:为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对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加以重视,通过有效的引导来帮助学生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促进学生整体价值观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教学;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对学生的道德品质重点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来提升课堂的整体效果【1】。

  一、创新课堂与学生兴趣相结合

  学生在学习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带动学生的兴趣,使教学的效率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一的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间一久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当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将课堂创新来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进行更新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一些特定的情景来帮助学生对道德素养进行理解,在进行法治教学时可以进行情景剧的模拟,例如让学生分组进行法庭的演示,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方式中对法律知识进行了解,在学习兴趣的推动下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拥有法治思维,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有合理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引导,在此

  基础上对教学时间和内容的最优结构进行设计,从而使教学活动可以得到合理的安排,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更加高效。在课程开始前学生要进行课前预习,从而使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有一个准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对知识进行初步的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来帮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掌握,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运用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对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把握,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进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得到培养【2】。

  三、学习立德树人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明确自身的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课程准备时,应当对教材进行深度的分析,实现对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教学实践来对教学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从多方面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与教师进行积极主动的互动,通过自主学习,互相探讨以及社会实践来对生活中的价值观和文化等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使学生对身边的人物和事件有着正确的认知。

  四、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从生活中产生的课程,因此具有较强的生活实践性,在教学时可以回归到生活中,通过开展生活体验来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制意识是高效课堂建设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模式下得到提升,使学生可以将学习的理论内容和生活实践相联系,从而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以被身边的人物和事迹所感染,使学生在一些较为典型和形象的事件中感受到道德的魅力和法律的力量,促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在活动中提高理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3】。道德和法制课堂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情景的创建,例如:在路上遇到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针对这类问题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从而使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且对做法产生的后果进行深层次的介绍,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的做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与自己互动,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大方的展示,使学生在观点阐述过程中受到启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堂的氛围更佳。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将一些热点事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这些教学素材进行充分的运用,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就可以使学生很好的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自身进行约束。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可以将学生曾经体验过的案例进行应用,也可以引入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可以自觉的对知识进行思考和判断,从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4】。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帮助学生对正确的道德标准进行掌握,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对课堂提起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着荣誉感,让学生可以学会团结协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着较强的责任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六、将实时热点与价值观相融合

  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新闻,而社会公民内心的核心价值观是永远不会变化的,因此只要对社会上的新闻进行认真的思考,就可以从中找到核心价值观的身影,在初中阶段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入社会新闻,通过加入实时热点来使学生自由的对新闻进行讨论,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对事件的对策进行建议,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帮助学生不断的提升自我。

  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时单一的教学方式是枯燥无味的,传统较为机械的教学模式无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甚至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无法很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内容中,通过对其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教学工具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

  学氛围,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来借助多媒体工具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独立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起兴趣。同时教师也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例如去养老院陪老人,帮助图书馆员工整理书籍等,通过实践活动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领悟,从而更好的提升自我。

  结语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设计时,首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在教学活动设计时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现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科学的引导来使学生投入到道德与品质学习中,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课堂加以重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从多个角度来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使整个课堂的效率得到提升,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莎莎赵.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1,4(20):48-4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单元教学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程菊.重构学习单元,促进核心素养落地[J].基础教育课程,2019(7):4147.

  [5]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作者简介:高红星、女、汉族、1973年05月出生、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

  

  

篇三: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研究

  张娜李军

  摘要:2022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转变了各科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对课程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以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坚持新课程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单元主题教学为模式,探究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策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教学

  现代教育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核心素养前提下,教师在教学时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引导学生从容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素质。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与七八年级比较在内容设置和难易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实际更新当前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

  单元主题教学是教师在开发教材资源、整合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堂的呈现方式,在利用各种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但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主观意识,自主性也随之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引领学生感受生命、感悟人生,通

  过课堂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成为一名有责任的公民。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投入课程学习中,根据教学内容自主探究,提高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进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目前有些不法分子企图分裂祖国的事例,引导学生自行讨论,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使其认识到这些不法分子的不良行径带来的危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程延伸,引发学生对于祖国统一的思考,既培养爱国情怀,也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三、创设生活情境,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在更轻松活泼的氛围内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选择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渗透道德与法治的价值,使知识回归生活。此外,教师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改变传统课堂的枯燥乏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班级中的多媒体,为学生打造便于理解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投入课程学习中,使其能够理解法治意义,缩短法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

  例如,教师在进行“夯实法治基础”的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与法律相关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法律条例课件,还可以给学生播放法庭审判的相关视频,随后引导学生模拟法庭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实的生活情景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领会健康生活的内涵

  教师对于学生的法治引导,不能局限在课堂上,也可以延伸到课堂外,因此,教师可以合理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使其在生活中发现价值观的指向作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应当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使其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有更积极阳光的心态。此外,教师还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掌握交流和沟通的技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进行“创新改变生活”的教学时,除了要为学生教授教材内容外,还可以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创新,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五、重视教学评价环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要注重评价环节,提高评价的合理性,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因素。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要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此外,教师的评语对学生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合理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投入课堂学习中。与此同时,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生活中的事物有准确的评判。

  综上所述,开展道德与法治单元主题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价值观念,并且有利于学生健康生活,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思维得到引导,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其核心素养。

  

  

篇四: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作者:王海燕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年第4期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学王海燕

  道德与法治课程承载着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的任务,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将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为新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教材不断推陈出新、教学内容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学科教学设计也需要不断调整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落实学科育人的教育使命。

  一、理解教材立意,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理解教材就是要理解教材立意,并在此基础上构思与设计教学过程,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将学科型知识转化为教学型知识。

  首先,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分析,用结构化图式来分析教材的逻辑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其次,从微观上深入。从显性的教材文字出发,通过对教材文字、图表的研读,弄清楚每个章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理清楚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与本质,明白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尊重学生需求,关注能力的发展性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充分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疑惑,合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道德价值的冲突和思辨中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在道德冲突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学科的关键能力。

  从学生的现实需要来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通过认知能力的提高,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生活,关注身边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从问题设计的角度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将理论观点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有话可说,并逐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最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历练中、在自主分析和思辨的过程中感悟到真理的力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体现学科理解,彰显教育的人文性

  在当前的学校教学中,有些教师教学生用程序化的技术手段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和遇到的问题,忽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事实上,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科关键能力的教育任务。基于这样的学科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根据学科任务,科学设计问题,努力彰显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人文性。

  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作为载体,用学生熟悉的语境和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对学科任务的学习有亲近感,有探究的欲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有完成学科任务的路径。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凸显课堂的实效性

  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也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运用技术手段,围绕教学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实现高效教学,凸显课堂的实效性。

  体验是一种图景思维活动,而信息技术为图景的建立提供了无限可能。一是可以把过去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借助技术手段再现,二是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三是可以根据学科任务的需要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教学设计的品质。

  教学设计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从课堂教学本身来说,教无定法,但从学科育人的方法和路径来看,教亦有道。其实,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设计的过程也是学习、提升、修炼的过程,是一种力图完善、精益求精的过程。只有用心、用情、用力去研究教学,才能培养出有信仰、有思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建构助学课堂,转变初中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以“教为不教”思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为例》(准编号:YZc/2018/23)的研究成果。

  

  

篇五: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案基

  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1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设立学习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教学情境,带动情感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与此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

  学科核心素养分程的短期目标即每一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

  析

  价值目标,这要求教师从每一节课特定的內容出发,

  寻找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联结点、触发点、落实点,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施教学。

  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能提升学生的法治认识和道德观念。如何更好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过程中聚焦本学科核

  心素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在对教学情境进行

  师的思想观念和专

  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需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业素养是学学生在感受祖国强大的生学习的关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情境中同时,提升对国家的自豪感。键。在教学感悟生命、感悟知识、感悟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中,教师首先

  人生,收获思想的升华。如置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要树立好榜在对爱国情感的培养中,教通过思考的方式让学生加深样作用,树立

  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责任感,提升民族自尊心和好正确的道

  情境,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使命感。

  德法治观念,

  放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一些重大科研进步和重大举措。

  秉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板书设计

  初中时期核心素养的培养:1.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让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思想意识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学反思

  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教材结合,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善自我,不断地反思、总结、学习、提高,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篇六: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在社会中成长》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在社会中成长》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6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在社会中成长

  知识目标: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理解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知道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养成亲社会的习惯;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培养亲近社会、服

  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意义和养成;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现如今的当代教育,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素质的学科核心素养分

  培养,而非一味的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道德析

  与法治》这门课程中,最新的新课程标准中指明: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培育问题,以学生作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养。只有构建这样的课堂,才可以从根本上构建《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最新动态。

  学生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尤其是自我意识的增强。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制约,他们

  的自我认识往往容易产生偏差,或是自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失去信心;或是自恃过高,对别人不屑一顾,甚至有可能因为不能正确认

  识自己,导致能力下降,心理不健全,以至引发诸如轻生、出走、暴力袭击他人之类的行为发生。由此可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走向社会是何等重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第一框《我与社会》学生自主复习

  导入新

  知识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生观看并思考学生回答

  课通过狼

  1、播放视频《狼孩的故事》

  学生回答并思考学生回答

  孩与社会人的对比,让学

  提问:狼孩也是人,为什么不能与我们一样?

  学生小组活动学生代表回答

  生明白社会化的含义及

  我们与他发生区别的原学生代表小组结合生活内容。

  因是什么?

  经化验思考

  通过探

  结论:人的成长是不断

  究让学生明

  社会化的过程

  白人类的生

  2、出示爱因斯坦名言

  存依赖社会。

  得出结论:我们的衣食

  通过探

  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

  讨让学生纵

  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

  向思考问题。

  的联系

  通过四

  结论:我们从社会中获

  个情景,激发

  取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学生的心里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

  共鸣,引导学

  3、教师出示微信图片

  生养成亲社

  提问:1、微信什么时候

  会行为。

  出现的?是谁打造的?

  让学生

  2、微信的出现给社会带

  从理论上明

  来了什么影响?

  白亲社会行

  3、30年以前,会出现

  为的含义和

  微信吗?

  特征。

  结论:个人和社会相互

  学生自

  塑造。

  学并小组讨

  教师小结。

  论,训练能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展示四个“看客”现象和冷漠心态的情景问题:你有什么感受?这符合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吗面对以上“看客”现象和冷漠心态,我们应该怎样做?2、教师讲授:什么是亲社会行为?3、学生自学并小组讨论:(1)哪些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是什么?(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意义)为什么(3)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怎么做4、师生共同探讨问题一:1、哪些行为属于亲社会

  力。通过回

  忆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分享用心感悟几种亲社会行为。

  行为?是什么?2、你生活中有类似的行

  为或者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

  问题二: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为什么你参加这些活动获得了什么?问题三: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分析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人际交往

  在社会中成长一、个人与社会1、相互依存2、相互塑造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主线展开,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抓住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

  

  

篇七: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守护生命》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守护生命》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11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

  教学目标

  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一些基本常识;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

  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常识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教学重点与难点

  护的意识和能力;守护精神更需要关注精神的养护

  学科核心素养分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析

  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学生学情分析

  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能力不足。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能力不足。有较强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善于表现,学习独立性逐渐加强,但其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局

  限。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思考回答:读了海伦·凯

  勒的故事,你对守护生命有命

  什么认识?

  感受生

  板书设计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维护健康的重要性和要求,学会了自救自护,懂得了守护生命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也许我们的

  理解还太感性,还不太成熟,有待完善。但不容置疑的是,我们一定要爱护生命,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个阶段,积极进取、奋勇直前、充实人生。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篇八: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分析学生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需要设计探究主题,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挖掘情境的德育价值;需要设计恰当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论证,启发和点拨,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知识的本质,积累思维和实践的经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相应的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某学科的学习而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每一位道法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众所周知,课堂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也是促使学生思维灵动飞扬的大平台,而好的课堂教学设计更是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一、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向。从本质上讲,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第一要素。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当前课程改革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要面对的根本性问题。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灵魂,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有规制和导向作用。能否编制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信度和效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文本来编制教学目标,使学科课程教学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比如《延续文化血脉》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如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能力目标:通过情境体验、经典阅读、视频赏析、案例解读、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增强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现代媒介素养。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明确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途径。上述教学目标设计指向明确,手段和策略具体,特别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实践,在体验和感悟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二、创设有价值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所谓课堂情境,是师生在课堂活动中共同创设的环境和氛围。课堂的情境维度,主要包括“情”与“境”两个要素,即课堂的情感要素(情)与物质要素(境)。一个情境的创设好不好,有没有价值主要不是看这个情境本身典型不典型,精彩不精彩,而主要是看这个情境运用的恰当不恰当,是否实现了情境设置的目的和宗旨。教师有目的地创设符合实际又贴合教材内容的、具体生动的情境,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在充分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创设情境的基本模式是“情境设计―问题提出―师生探究―价值生成”。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学会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提

  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参与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学习,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目的。比如,直观展示还原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新闻材料引入情境、利用问题启发教学情境、借助游戏或其它活动融入教学情境、运用故事导入情境等等。当然在具体的创设情境中,教师要注意从情境中捕捉情境的价值性因素,注重情境的思想性、人文性及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度,注重挖掘情境的德育价值,真正做到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融入情境的体验中,并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最终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三、设计有效地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谐生成。

  问题是思维的引擎,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交流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切实有效的提问,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推动课堂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和谐生成等都有重要意义。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切入点,善于引入学生自己的生活,适时将德育寓于学生了解和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从可感可见的生活场景中,通过有思维张力的问题,进入学习的情境,通过自主思考、实践探究,体验发现,进而发展我们要“教给”他们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次,设计中要以问题重思辨,善于追问为基本路径,直面学生的真问题,凸显价值澄清和价值引领,充分挖掘思维的厚度。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澄清事实,使模糊变得清晰,进一步增强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缜密性、深刻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四、布置可操作的课后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健康人格。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促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好的作业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作业,由于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实际教学中一般不建议给学生留一些抄写性作业,因此,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布置一些课后可操作性的实践性作业,可以为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实效性,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比如:学习“角色与责任”内容时,通过布置开展“一日家长”、“一日班主任”等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换位思考,体验角色的辛苦,理解角色与责任的关系,使他们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对生命学会尊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再比如:学习“爱在家人间”这一内容时,通过开展我为父母洗脚、端洗脚水、放学后主动拥抱父母或“学会感恩”手抄报等活动,培育学生的亲情之爱、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常言道: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受时代发展、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及个体差异化等因素的影响,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但不管怎样变化,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创新课堂德育新途径、新策略,努力让学生从“记得住”的知识学习向“忘不了”的素养培育转化,使人真正成为“人”。

  

篇九: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

  网上交友新时空》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网上

  交友新时空》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16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网上交友新时空

  1.知识目标:知道网上交友的特点和影响,掌握网上交友自我保护的方法,学会慎重结交网友;

  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培养慎重结交网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慎重结交网友并将

  网上结交朋友转化为现实的朋友。

  教学重点与难点慎重结交网友和网上交友的影响

  学科核心素养分生活在网络时代,网络与生活密不可分,学会

  析

  正确对待网上交友是中学生必备的能力。

  学生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和抗诱惑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网上交往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慎重结交网友的能力是本课时的核心。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设置问

  激发兴

  题,导入新课。

  趣,设

  一、学生思考,回忆上

  展示问题情境,1.聊到

  疑导入

  网经验,积极回答。

  互联

  思考问

  二、了解情境,思考问

  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题,联系生活

  题,联系生活实际得出答案:

  同学

  实际得出答

  网上交

  们,平常你们上网吗?

  案网上

  友具有虚拟、自主、平

  (口

  交友具有拟、

  等的特点。

  头提问)2.你们上网主

  自主、平等的

  三、仔细观看视频,思

  要做

  特点。

  考问题串,结合生活经验探

  哪些事情?(PPT展示问

  分析理

  讨网上交友的自我保护方

  题)

  解,通

  法、慎重结交网友的要求。

  二、讲授新课一、网上

  过教师

  根据图片情境,合作探

  交友

  讲授及

  究网上交友的积极影响、消

  (一)网上交友的特点

  学生探

  极影响并正确归类。

  (二)网上交友的影响

  究,理

  四、小结中,回顾知识,

  二、慎重结交网友

  解如何

  进一步掌握

  (一)1.如何慎重结交

  慎重网

  慎重网上交友要求。

  网友2.网上交友自我保

  上交友

  护的方法

  以及网

  三、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知识,进一

  上交友自我保

  步掌握日常慎重网上交友方法要

  求。

  护方法。

  板书设计

  1.网上交友的特点和影响2.慎重结交网友的要求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较为简洁,思路清晰,授课过程中师生互动踊跃、课堂效果良好,较为扎实地落实了三维目标。同时,本次教学中存在诸多

  的不足,如语言感染力、手势语表达不够恰当、PPT内容序号漏缺、缺少朗读等问题。我会好好反思,多设计多磨课,努力改进不足,争取

  下次能有更大的进步。

  

  

推荐访问: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素养 教学设计 法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