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18篇

时间:2022-11-20 11:45:26 浏览量:

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18篇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如何培养高中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一直以来,化学都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时代不同,教师所认为的教学重点也不一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18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18篇

篇一: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如何培养高中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一直以来,化学都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时代不同,教师所认为的教学重点也不一样。在传统时期的教育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利用“灌输式”教学配以“题海战术”的方式硬性要求学生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广大教师有了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指导,将教学目标上升到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所实施的教学方法逐渐具备多元化,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科;培养;核心素养

  1引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引教师从“知识为本”转变到“素养为本”,教师要积极开展“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总结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策略等,提高自己的“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能力。建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而且能使学生树立优秀的品德和精神,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

  第一,强化学生人文底蕴。核心素养的培养通常以课堂教学为支撑点。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除了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理论性的知识内容之外,还可以提供历史发展、名人轶事等多样化的知识内容,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素养。相对于单一的理论知识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宏大的化学知识视野。第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会直接依据学习资料或者教师的辅导获取现成的知识结论。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学习方式难以促进学生综合化学素养的发展。而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则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从而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实

  现新知识的建构。第三,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核心素养强调自主性是学生的根本属性,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在自我管理中开展学习活动。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学生的自我管理活动,有利于弥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缺陷,从而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3培养高中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3.1导学案优化设计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做好备课工作,优化导学案设计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精心的材料准备、科学的内容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在化学课程的备课阶段,教师在精心设计与编制导学案时,应首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情,贴合其真实的学习需求。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以贴合学生理解能力与知识水平为出发点,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导学案的优化设计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充分了解与准确把握上,无论采用自主思考学习方法,还是选用合作研究的教学形式,都是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针对性地讲解章节中的重点、关键点等,深入挖掘课本教材,最大化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

  3.2教学情境创设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的学习是非常难的,实验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化学知识,通常高中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与生活密切相连。

  化学学科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

  基于每位学生的认知差异,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的引入,作为化学教师要能够营造一个氛围,创建一个化学情境,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出不同的化学功能,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例如,高中化学教学中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中,化学教师在设计课题教学方案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创建一个情境,将一些金属材料带入其中,这样有助于高中生对金属材料有个全面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客观的学习,让学生热情的参与到化学的学习当

  中,让高中生全面的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当中。创建化学情景时,化学教师要确保该化学情景,有着丰富的知识性,针对性要强,内容要真实有效,要能将化学知识融入到情景当中,学生们在这些浓郁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3.3问题驱动设置

  主观能动性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建构的根本,而学生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表现。设置问题驱动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人为的设置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产生疑问,在疑问中学习新的知识。该教学策略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好的问题设置,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差的问题设置会消除学生学习的动力。好的问题需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价值性、启发性和层次性,同时要具有情境化和可持续性。

  3.4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

  现在中学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是科技的进步给师生带来的好处。很多难以理解、深奥的概念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的方式来展示,学生可以直接地观察,从而理解知识。老师也可以使用一些软件,通过拍照学生做的答案,然后展示在屏幕上,这样可以实时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一起学习,在发现别人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真是一举多得。但是老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不好,学习的知识通过投影在屏幕上,这容易导致老师不在黑板板书,学生没能抓住重点知识;课上的内容一遍过,学生好像当时都掌握了,但是课后又遗忘的情况。所以多媒体技术只可以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要合理、适度地运用它。教师应该把重点知识进行板书,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本节的重难点,做好准备和记录。一些推导的过程由老师一步步地在黑板写出,学生的思路才会跟着老师走,在脑海里过一遍,印象也更为深刻,方便学生以后的自我复习和学习。

  3.5实验探究教学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学段皆是如此,而加强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这方面的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十分有利。基于

  此,作为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师的一份子,我们万万不能忽视实验,而是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利用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加深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比如,在指导学生实验时,首先,通过演示该实验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加以解释,从而检验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学生共同探讨了该实验的弊端与需改进之处。然后,通过指导学生开拓思路,发散思维,指导学生进行了实验验证活动。最后,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验对比的优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样,通过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大脑思维都得以锻炼,从而充分实现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化学学科教学的优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借助导学案的优化设计、情境的创设以及生活元素的引入,实现新旧知识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以所学知识为基础,加强进一步的知识拓展与迁移,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夯实理论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男.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研究[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2017.

  [2]臧景芹.浅谈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外交流,2017(6):81-82.

  [3]张冬华.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究[J].教学考试,2017(16):162-163.

篇二: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学科学习和选择方面有了新的转变。对于理科类而言,最大的变化则是提升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传统的高中化学学习策略和目标都是需要学生通过课上的教学增加个人知识储备,然而随着新高考背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以及信息提取能力发展。其目的是为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单向发展的现状,那么本文就将针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需要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高校录取中纳入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后,高中教育尤其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活动,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新高考对化学教学策略的影响

  1.1对学校化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

  学校要对教师及其学生、家长开展新政策的宣传普及,新高考的来临势必对参与的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新高考中提出的“选科制”和“走班制”的新模式倡导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但学生对于自己未来规划上还是有一定的盲目和不确定,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就业规划指导以便学生可以更好地选科,高中教育评价模式的绝对评价也向相对评价和综合评价转型。

  1.2对化学教师教课方式上的影响

  新课标比照旧课标的内容发现,增加了许多提高学生素养方面的内容,积极落实以德育为基础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针对化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发

  现,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往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单一讲授法,很多关于实验部分的知识也都是靠语言讲解,所以造成学生无法直观感受、生硬的记忆量大,所以新高考的改革下教师要增强化学实验中情境创设的部分。化学是一门建立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高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就需要化学教师通过实验趣味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对化学教师教课内容上的影响

  针对以往的化学教材和课程目标教师更多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尤其高一第一章接触化学计量高一学生的化学基础还比较薄弱,面对抽象难懂的化学计量部分学起来较吃力,很多高三学生也反映总复习时面对化学计量部分仍有困难。新教材更注重本质的体现和学生分析能力,让学生抓住基础,进行探究,万变不离其宗。以实验为地基展出现象,得出本质,大量的本质结合到一起可以进行理论推导。新教材还添加了很多化学史以及实际生活的知识,辅助学习化学,同时也是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方式,把化学更生活一些,教师在讲授中逐步渗透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为学生选科上提供一些指导素材。

  2.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2.1建立新型教学理念

  教师的理念不转变,一切的教学改革措施都只能是“小打小闹”,或者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够系统,有时还会产生反作用。根本上的转变,是将学生的“学”作为核心,然后将教师的“教”与其紧密结合在一起,用“教”去匹配学生“学”的能力,把“学”的设计放在首位。另外,师生双方要互相“发现”。教师不能只看到自己要教什么,教材上有什么,还要看到学生需要什么,能够接受什么,发现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推动学生在化学领域的能力素养成长。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进行自我发现,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化学学科领域的需求并敢于向教师提出,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在达到这种“互相发现”的良好课堂状态后,师生双方就会有更大的教学动力,能够主动去挖掘教材的深层价值并积极引入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学会更加全面和有效。

  2.2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化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的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但课堂实验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设计出全方位的实验方案,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在充分保证学生安全的状态下,全员参与,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高中化学必修二的《化学能与电能》章节,它所研究的是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教师可以采用基础的课堂实验来增加化学课堂的渗透力,用实验数据和实际事实来加深学生的记忆,通过实验的原理来掌握教材知识。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选择较为基础典型的实验项目,此处就以Zn-Cu原电池为例,教师提前设计好具体实验方案,考虑好时间等客观因素。在实验的前期,也就是准备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几名学生上台帮忙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次注意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原理。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是一起观察实验现象。

  我们可以观察到在Zn棒一侧有一定程度的溶解现象,另一侧铜棒则有小气泡出现。此时,教师可以引出学生对于溶解现象和小气泡的思考讨论。最后,教师要讲解锌铜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这也就是Zn棒溶解的原因,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H++2e-=H2↑,水槽中的气体是氢气。最后由这个实验总结实验原理,了解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在这个过程中所充当的角色,进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的改进。将实验带进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这与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是相符合的。

  2.3创设多元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及其思维的开发,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过于注重考试成绩,为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当学生面对自己的成绩时,逐渐丧失自信心和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导致化学学科在新高考教育模式下的竞争优势受到阻碍。因

  此,在新型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必须能够针对传统教学方法中的错漏进行改正。改善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认知和了解,结合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探讨、实践、思考过程中进行思维发展。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与思维意识,还能够营造出更加科学且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相互合作和实践当中提高化学学习质量。

  例如:在进行《粗盐的提取》进行探索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基于翻转课堂理念,借助微课视频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掌握实验方式。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进行观察和探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内部与同学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水平。与此同时,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对化学实验进行思考。当学生与同伴之间对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提出质疑,并能够通过对整个实验流程结果的分析,解决和整合问题后,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通过直观的联系方式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在这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化学学习积极性,使其学习质量得到提升。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和新型教学策略的提出是一项系统工程。新高考是教学改革的背景、方向和目标,其根本则在于社会对优秀化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从化学学科及高中生的特点出发,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造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效高中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蓝明英.新高考下如何应变化学新课程标准教学[J].新智慧,2019(30):102,107.

  [2]张文彬.新高考制度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9(81):158-159.

篇三: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化学

  浅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是为当前教育领域最火热的词语,没有之一。何谓“核心素养“?”核心“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素养”则是指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来说的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有所察觉,曾经的知识至上,一味地灌输知识,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教学,老师该教什么”;现在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我们需要关注“教学教学,学生该学什么,学会什么”,为他们提供源动力,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生活,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发展自身为目标。化学从有机物和无机物两个大类将大自然的一切物质:材料、能源、环境、甚至是生命都包含在内。化学和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高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部分,学习和掌握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化学老师都需要密切关注的。我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翻阅大量资料,参加各种学习课程,归纳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种:

  素养一:人格培养和自我发展

  在我看来,化学是学科,但也是教育中的一员,所以时刻不得脱离于教育的宗旨:育人,教育一个合格的人才!培养学生完美健全的人格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们从更高的角度和境界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素养二:微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微观辨识就是指从大的方面辨析出事物的原本面貌,在化学学科里,这代表需要从各个方面了解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且能够准确地对物质进行分类。微观与微观相对应,对物质从元素原子分子进行认识,能够准确地分析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且将微观与微观两者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三

  :变化与平衡相辅相成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都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要认识到化学是运动和变化的。而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产生新的物质,并且能量有转化,反应发生前和发生后,双方物质守恒,原子没有变化,这是一个平衡状态;所以变化与守恒,相辅相成,教会学生运用这个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四:逻辑推理与思维素养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通过对事物观察、分析比较、然后运用科学的方法,综合判断得出结果。化学教学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有效促进又相互制约。在化学教学中,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衔接,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衔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衔接都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而?W生已有的逻辑思维方法可以促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加精细的掌握相关化学知识。同时,已经学过但是未掌握的化学知识也制约着学生的逻辑思维成长。

  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初步学习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对其可能产生的变化提出假设,并且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以自然或者事实为依据,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做出判断,并分析;运用一般化学原理,推论出具体事物的各种情况;通过推理论证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构成要素,建立模型,并且合理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

  素养五:研究精神与独立思考

  化学是一门科学,化学需要钻研!而

  自然界中无时无刻??发生各种各样化学反应。我们需要从自然界,生产,生活中观察发现并且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和借助他人的力量,与他人合作,并设计相关方案进行科学的研究。科学地加工处理收集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到的各种数据,资料,现象,和同伴交流,得出合理的结论。在研究过程中,不要在乎研究是否失败,敢想敢做,要敢于坚持,敢于创新,不迷信权威,有独立的思维能力。

  素养六:终身学习与科学精神

  活到老学到老,保持终生学习的意识,并且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要认识到化学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化学这一学科,我们要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意识,形成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素养七:绿色化学与社会责任

  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环境的美好,绿色化学是近年来化学领域异常关注的概念。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不同的物质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的产物。绿色化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反应发生前如何选取材料,比如绿色经济,又或者变废为宝;在生成的产物中,如何预防污染,在整个过程中,预防污染产生和溢出,减少三废的排放,回收,再生,重复利用。

  认清化学与环境、技术、资源、生活的关系。能利用现有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对人们的影响,并且在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选择最优的方式。要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到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中和力所能及能决策的实践活动中,以一己微薄之力尽力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篇四: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高中化学核心素养非常重要,是推动高中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助动力,还能集中体现一名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对高中生的成长非常有利,有着较高的价值,高中化学学科是很难的,其体现核心素养的地方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多个角度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笔者主要讲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方法,并对高中化学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一、概述化学核心素养

  当前我国教育特别推崇核心素养,这是目前学校教学研究热门话题,化学学科是重要的理科学科,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论证,比如,宏观的辨识、微观的探析。还比如,实验的探究、创新意识的培养等等,在这篇论文中笔者主要讲的是实验的研究,从实验探究的多个角度来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能够从假设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定化学探究的目的,设计出化学探究的方案,顺利的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活动。

  二、化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一些措施

  (一)加强概念教学,推进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化学概念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最为基础的,是学习化学的根本,对化学原理的研究是学好化学知识的基础,这当然也是化学核心素养的根本,学会化学概念,理解概念其中的原理,对于高中生学习化学知识是非常有利的。实际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师要重视起来,要能够让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化学概念,要知道学生充分理解化学概念,了解化学原理,这样有助于学生把化学概念知识,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比如,笔者在讲课的时候,每节课里面的化学概念是非常多的,在讲这些概念的时候,学生掌握起来通常是比较困难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能够讲清化学概念的原理,通过实验探究来理解化

  学概念,在实验操作中充分的掌握化学原理,理解化学概念,是推进核心素养的基础。

  (二)创建教学情境,渗透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的学习是非常难的,实验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化学知识,通常高中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与生活密切相连。化学学科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基于每位学生的认知差异,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的引入,作为化学教师要能够营造一个氛围,创建一个化学情境,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出不同的化学功能,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例如,高中化学教学“获取安全的饮用水”这节课的教学中,化学教师这样设计,组织一个活动到当地污水处理厂进行参观学习,学生通过亲自到污水处理厂来实践观察,深刻的体会到化学的价值,感悟化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又例,高中化学教学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硅”这节课的教学中,化学教师在设计课题教学方案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创建一个情境,将一些金属材料带入其中,这样有助于高中生对金属材料有个全面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客观的学习,让学生热情的参与到化学的学习当中,让高中生全面的投入到化学知识的学习当中。创建化学情景时,化学教师要确保该化学情景,有着丰富的知识性,针对性要强,内容要真实有效,要能将化学知识融入到情景当中,学生们在这些浓郁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三)做好实验探究,落实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比非常大,学生们通过实验操作,切实体会到化学反应,会更容易理解化学知识,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离不开化学实验探究,特别是主体实验学生更加有意义。化学实验教学是探究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引导高中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第一,化学教师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要能够利用现有的一些教学资源,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规划设计唤醒实验教学活动,慢慢的

  培养高中生科学探究意识。第二,实验探究操作中,化学教师要能够尊重学生,不要越俎代庖,要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自主完成化学实验操作,尽量让学生全过程的独自操作,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进而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四)化学学科活动,培养核心素养

  学科活动讲的是与该学科相关的一些教学活动,当前化学学科活动我们可以划分成四个部分,第一,学科课程教学的实施,根据新课程内容来设计化学实验活动,设计实验教学方案。第二,化学教学的拓展活动。讲的是为了满足化学学科教学需求,改革化学学科的学习,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拓宽化学学科活动。第三,化学学科的竞赛。化学知识竞赛,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某方面的技能,结合化学学科内容,开展竞赛活动。第四,化学学科教学的课外延伸。在课堂之外,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进行了延伸,不止在课堂上,在课外也能发现很多化学知识,联系课外生活,效果往往是加倍的。当然,化学教师在设置教学方案时,需要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能够发掘学生的潜能,组织课外化学知识的学习。化学学科活动是把化学知识进行转化的一种手段。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有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实验探究对于化学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会很容易理解那些隐晦难懂的化学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提升化学方面的关键能力。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培养出来的,是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活动,逐渐形成的,高中化学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满足了素质教育要求,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宏伟,李倩.试论如何培养高中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J].化学教学参考,2018(09):97-98.

  [2]朱家园,林莉莉,贾亮.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优化的实践教学[J].数理化学习,2017(26):273-273.

篇五: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化学作为高中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造就学生科学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因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实验教育不足、评价不充分,导致高中化学学生成绩不理想,培养学生的学科初级素养并不理想。教师需要调整课堂结构,具体任务,从现实出发,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化学知识,并融入基础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便高中生能够不断检查和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的持续发展,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越来越重视。因此,核心素质的培养是需要根据主要背景定期改进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法。这将通过以更开放和生动的方式教授学生,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广泛的理解。因此,为了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学生必须具备他们所学知识的核心素养。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就可以适应现代发展的标准,并通过有效地整合利用学生的发展。本文旨在提出有关提高高中生化学素养的相关观点[1]。

  一、化学核心素养体现的原则

  化学素养是指学生在化学教育过程中,对于基础学科化学已经逐渐开始掌握,核心素养并不代表化学一章的知识,而是指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化学课程的核心了解程度,当学生完全掌握了化学的核心素养时,学生就能够用化学的角度来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并运用化学知识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当前,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还暴露出以下问题等待解决:

  学生的主体地位尚不清晰。为了培育核心素质,学生化学要求学校教育实行全新的系统教学改革理念,全面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核心地位,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和反思的机会,但有效的学生思维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发展,但现实状况是,学校课堂教师仍处在浮躁状态,学生自主反思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技术发展和创新,不适合发展创造力;学生不能失去实践教学;实验使学生能够通过化学实验获得进一步的动手机会;在系统的知识结构中,课堂学习的质量是可以大大提高的,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下,教师没有机会执行实验任务,不利于他们的教学,整个教学成绩会明显降低。

  课后评价比较缺乏,课后评价能够帮助学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的学习结果,因为在课程中的问题学生也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也能够修正和解决课程目标、调整教学模式等。这也表明尽管学校的核心培养目标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完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老师对学校的评价关注程度不足,无法在学生发现问题、评价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

  培养学生化学核心思想的措施

  教育学生化学的核心思想,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化工学习技能,让学生掌握化工认识的本质,利用化工实践掌握化工技能,这可以利用化工实践来了解材料构造与变形的过程。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化工实践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化学知识可以很容易地被接受,并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不同的环境。学生就可以根据当前的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回答不同的问题。

  三、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有效策略

  (一)注重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成为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起到更积极效果的优秀教师,在努力帮助学生学习的核心化学素养的同时,教师们也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能够得到提高,而相应的教学品质也能够得到提高。例如:在对"金属材料"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们在正确掌握了书本教材知识内涵之后,能够把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内容整合在课件中,并通过运用教学多媒体手段,如照片、录像等方法,也就可以丰富学员感官感受,使学生认识金属在国防建设、美化日常生活

  等中的重要作用,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当中,对金属材料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把握。

  (二)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思考探究

  高中化学教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贯彻和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重要的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技能,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育的主要地位,创造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机会,进而克服课堂上的问题,学生要求化学思维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习,思考和探索。他们获取和处理信息,与他人沟通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将得到发展。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育的一大环节,教师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索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去进行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行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有趣,科学合理的功能,以及对学生进行实验评估,在课堂上起到良好的教学组织者和指挥作用,举行强烈的讨论,仔细讨论着周围发生的任务,通过这样做,指导他们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结构体系,更好地应用学生所学的东西来解决实际问题。整个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强硬思维、刚性思维和实践思维的科学精神。

  (四)组织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一旦教师把课堂知识教了出去,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经验机会,并在亲自参与和体验中感知到化学学科与我们实际生活存在的紧密联系,,能够利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足够灵活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然后从现实中认识到学习的实用性,然后积极参与学习学生技能的各个领域。现在学生对高中化学使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将大大提高规划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效解决实际问题[3]。

  (五)注重课后评价,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作为培养化学高中核心素养的最后一个环节,课后评价可以总结、分析、评价全班学习成果。它将更有效地对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培训,以及改进和适应正在

  进行的教育。同样,通过课后评估,学生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潜力。教师也可以指出学习时间上的不足。它们可以引导学生提高化学教育技术,增加学生对化学教育的信心和热情。

  四、结束语

  培养高中化学课的学生素养,要求教师准确理解化学课的核心素养内容,例如,缺乏学生的兴趣类别,缺乏化学实验教育和课后评估不足。因此,教师在学习化学课程时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能力。这是为了让学生站在高地上,并从不同的方向学习化学。而化学的核心素养的重点是化学教育的改革。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课堂的概念,为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金芳.由表及里

  以行养性——浅谈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35):3.

篇六: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摘要:高中化学的教学必须围绕学生的活性素养培育而展开,因为在新的教学环境之下,对学生的这方面能力提升了更多严苛的要求,因为在实际的化学教学课堂当中,化学教师必须重点注意教学过程当中对核心素养的渗透,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将从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向展开分析,具体包括科学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三个角度。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认识

  引言:

  高中化学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极具逻辑性质,而且还包含丰富的实验教学内容,因为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为教师提供完备的素材展开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来给予学生更多的教学收获。而且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尤为重要的几方面基本素质,也需要化学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核心素养教学来源,从而通过化学教学的这种形式来为学生实现更多的教学资源供给。作为化学教师更应该察觉到核心是用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有益之处,从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强化自身的意识来渗透对学生的核心素养锻炼。

  一、树立学生的科学意识

  在高中化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同样需要重视学生科学意识的树立,虽然在高中阶段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和教学实验的操作,但是科学意识作为化学学习最基本的核心素养之一也同样需要受到重视,通过科学意识的树立来让学生用更加端正的态度去对待化学学习课堂,才能够在教师引导之下用更加专业的态度去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强化学生科学意识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化学课堂当中的概念教学来得以实现,因为理科概念十分重视具体物质概念的准确性,而且对于化学物质的性质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因而这就要求学生用更加科学的态度去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化学性质。

  例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时的相关化学内容时,就需要学生对金属钠,金属铝,金属镁等这些金属的独特性质有一个清晰的区分和了解,并且能够应用这些性质来帮助学生学习其他的理论知识。

  二、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

  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主要是通过化学教学课堂当中的合作学习来得以实现,因为高中这样的化学教学内容十分有利于教师展开合作模式的教学设计,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进行指导之下的课堂也更具有教学效果,因为不仅可以将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到最大的限度,而且还可以给予学生更加自由的空间来进行能力的发挥和展示,从而在这一过程当中让学生更加充分的接受自身核心素养的锻炼。而且,合作学习过程当中也能够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学生具备更加成熟完备的团队协作能力来应对以后的挑战。

  例如学习《基本营养物质》这一课时,化学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去各自负责一个营养物质的研究和资料搜集,资料搜集完成后在课程当中进行集中的展示,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与讨论,将这一营养物质的相关信息准备得更加完备,而且还能够按照小组成员的优势能力进行小组分工,从而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锻炼和培育自身的核心素养。

  三、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学科也是一门相当具有优势的学科来展开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因为化学学科本身作为一门最有较强逻辑思维要求的理科学科,而且在理论教学过程当中结合着一定的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配合让教师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去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拥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有效塑造。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就要从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当中进行延伸和展开,这两个大类当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也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资源供给,而且可以结合现实的生活来让学生去发现生活当中的化学知识,从而让化学教学的过程在实践生活当中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部分的内容时,这可以让学生从反应过程当中去联想现

  实生活当中的一些相关现象,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当中的现象,通过这种知识类比想象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

  四、逻辑思维的运用学习

  逻辑思维的运用学习在理科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而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同样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相当重要的核心思想之一,因为只有在逻辑思维的帮助之下,才能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去理解化学实验的发生过程,也只有在逻辑思维的帮助之下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清晰易懂的性质解释。如果没有逻辑思维的支撑之下所进行的化学学习不仅容易导致思维混乱,而且甚至会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吃力,这次会直接导致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化学学科的失效,因此,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当中渗透这些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当中,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去解释实验的进行过程和所导致的现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需要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展开锻炼与培育,再配合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之下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最佳效果,从而让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其值得肯定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小兰.浅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5):145-145.

  [2]陈朝阳.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8,000(006):24.

篇七: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逐渐成为高中化学教育的重点研究内容。所以,本文将以学科核心素养下引导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致力于将核心素养渗透在日常的高中化学实验中,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学习素养,并为其他的高中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提供相应有帮助的借鉴,以此来推进高中化学教育的飞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培养

  引言

  化学教学在高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比例,高中化学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相关属性,构成和作用,学习相关的化学物品,认识到化学的两面性,进而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因而知识点较多,知识体系结构较为复杂,为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分层教学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其本质上就是将学生以化学基础划分层次,然后依据不同的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提高每位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全体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目的。为此,现代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将分层教学有效的融入教学中,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1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问题

  1.1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一些化学实验的进行过程中,教师总是会教育学生们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进行实验,在实验课结束时直接收拾东西了事,并未去发掘学生们的自主创新精神。有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在其他同学正在做实验时就已经把所有的实验都做完了,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这些同学进行实验的均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不把学生的思维局限于一小片天地之间,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

  1.2情境创设方法不当

  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学生兴趣的激发,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部分教师进行化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不能科学掌握问题情境的使用次数,出现了问题情境频率高的现象。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无法掌握课程重点,严重的甚至会降低问题情境的创设效果。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在实际的问题情境创设中,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无法发挥问题情境的创设优势,从而增加了化学课程的教学难度,降低了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2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以学生为本,将学生进行分层

  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进行分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将学生进行分层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化学基础。对于高中生来说,其自尊心较强,了解学生的性格基础以便教师在对学生分层之后开展思想工作,让学生能够积极正面地看待分层教学。教师在了解学生化学基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学当堂测验的方式,以便教师对学生的整体实力和个人实力有一个大概的把握,进而为后面的分层提供良好的基础。第二,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化学基础能力,将基础较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优等生,基础一般,实力一般的学生划分为中等生,基础较为薄弱、实力较差的学生划分为差等生,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第三,在划分学生分层之后,教师要认为这只是初次的分层,要依据学生一段学习过程来重新划分层次,在这个时候层次的划分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化学实力,并参考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动力等,将最为优秀的人划分为优等生,其余的依次划分为中等生和差等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为分层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和基础,有效地构建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了教学的顺利开展。

  2.2知识结构化

  多数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后会有一种感觉,即高中化学知识多而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在此背景下何谈高中化学核心观念建构?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化学知识的结构化设计,提高化学知识结构化对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和计划的进行结构化设计,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结构化水平,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知识结构化主要是指将化学知识按照一定的线索思路进行分类归纳,使零散且孤立的知识单元形成一个系统的、结构化的知识网络整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结构化教学设计,按照某个具体的核心观念为统领将相关知识进行结构化设计组合,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化学核心观念建构。

  2.3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课堂体验

  教师和学生之间最好的课堂交流就是有来有去的互动,所以教师们应该了解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关注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并学习使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相关的教学内容展示。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演示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让同学们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此类化学反应的神奇之处,让同学们能够判断实验的正确发展方向,以此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另外,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课堂体验,从而能够推进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2.4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在中学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是科技的进步给师生带来的好处。很多难以理解、深奥的概念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的方式来展示,学生可以直接地观察,从而理解知识。老师也可以使用一些软件,通过拍照学生做的答案,然后展示在屏幕上,这样可以实时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一起学习,在发现别人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真是一举多得。但是老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不好,学习的知识通过投影在屏幕上,这容易导致老师不在黑板板书,学生没能抓住重点知识;课上的内容一遍过,学生好像当时都掌握了,但是课后又遗忘的情况。所以多媒体技术只可以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要

  合理、适度地运用它。教师应该把重点知识进行板书,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本节的重难点,做好准备和记录。一些推导的过程由老师一步步地在黑板写出,学生的思路才会跟着老师走,在脑海里过一遍,印象也更为深刻,方便学生以后的自我复习和学习。

  2.5利用小组创设问题情境

  结合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在小组合作的问题情境创设中,教师应该将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作为重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以增强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实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创新的目的。首先,在小组合作的问题情情境创设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情境构建,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并在小组中提出自己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思考及探究能力,展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小组合作优势。其次,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进行引导,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为高中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提供参考。

  结语

  高中化学核心观念建构是基于化学事实性知识的认知、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尤为注重核心观念建构。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结构化、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和四重表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助力于高中化学核心观念建构。此外,教师需提高自身认知的同时提升自我教学总结能力,充分挖掘教学元素,结合核心观念建构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陶永聪.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210-211.

  [2]刘正富.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7(69):158.

篇八: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浅谈

  对

  高中化学

  学科

  核心素养的

  认识

  【摘要】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个高中化学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

  前言:化学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石,在促进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历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作为一线化学教师的我们,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学科的本质,揭示化学学习的意义以及化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在化学学科观念的建构过程中,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谓“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特定的任务或情境中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或品质,这是伴随和影响学生一生的东西。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教学不能只有知识理念方面的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引导学生在化学信息、化学思维、化学学科、跨学科综合创新等方面的素养培养、同时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整合能力。所谓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指的是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需要做到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现阶段的教育学习主要是以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基础实操没有相关培养,对于学生的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给予一定的放松式教学,学生只能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相关学习,成绩测验也只有片面的知识点理论等。过分依赖老师的相关教学,而少有自身的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的意识。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此能力是指学生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化学信息意识,利用化学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能力。当下的高考相关化学题目逐渐开始注重学生的化学基础能力和化学信息素养,新型的题目需要学生有相关的分析、处理以及总和信息条件的能力。在化学信息交流合作中,学会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守法,形成信息伦理。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认识物质是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的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的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和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行程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和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认知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结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学习不能只靠老师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本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因而在整体的教学当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方面的相关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在工作中能够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将团队协作的能

  力看作一项重点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要开展相关的团队合作活动项目,培养学生相关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5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增强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绿色化学”观念和课持续发展意识;能较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强化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三、教师应认识到对教育和教学的深层意义

  在我们的教学中,总是会为了高考这个大目标对学生进行不断的知识灌输,却忘了思考教育教学真正的意义。教师的职责不是教学科,而是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应该是我们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视角,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发展才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而我们目前又教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我在以后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的。

  四、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化学课堂教学

  学生在特定的任务或情境中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或品质就是构成“核心素养”的表现。在化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选择,情景创设和选择角度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而这种学科观念是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反观我们多数一线化学教师的化学课堂教学,一直忽略了情境选择的重要性,在新课的学习过程中,仅仅为了引起学生一时的关注,呈现给学生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化学的“过”,这种不恰当的情境选择,恰恰是造成学生恐惧化学和厌恶化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教师呈现的是一个真实、合理的问题情境,那么学生在面对时就会将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建立起一种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正确的学科观念。

  五、重新认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和功能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实验的地位和功能并没有被突显出来。很多情况下,教师简单地认为化学实验不过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种方式,所以设计的实验探究过程也不过是按照既定的实验结论而进行的实验验证和演示。当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一些与预想设定不同的现象,而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又有限到不能解释这种差异时,总会含糊敷衍过去,这些情况对学生造成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同时对学生认识化学学科本质和帮助学生建立“基于证据的推理”观念更是有害无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人们认识和了解化学也是通过不断的科学实验达到的。因此,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的意义不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么简单的。实验过程中所包含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以及化学观念和应用才是化学实验真正应该交给学生的东西。

  六、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知识

  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知识也是随着世界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很多知识具有发展性和不确定性。而我们却局限在高考,局限在自身能力水平上,将不确定的知识内容绝对化地呈现给学生而并不对由此产生的结果加以审视和分析。只有当教师意识到知识的发展时,才能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存在的局限性,才会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来拓宽自己的眼界,最终通过“教、学、研”的结合达到使自己成长,让学生思维得到拓展而不至于被局限的目的。

  总之,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育所关注的早已不仅仅是分数了,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除了知识以外的重要品质和能力才是我们一线化学教师应该深思的。

  参考文献:

  [1]黄成梅.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

  [2]房宏.中学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体系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6)

  [3]卢国田,杭亚平。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7(4)

  [4]陈新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认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

篇九: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自立德树人思想深入推行后,如何在育人活动中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师需探究教改难题之一。其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可引领学生全面发展重要素养,具有针对性、发展性、渗透性,需在课程中予以体现,在充实教育内容同时亦增加教改难度。本文通过探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以期提高高中化学教育改革综合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具有如下价值:第一,完善育人体系,调整教学天平,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素质养成;第二,充实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为导向整合育人资源;第三,丰富教育形式,多渠道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落实高中化学新时代教改目标。然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却存在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紧缺、形式单一、体系不全问题,降低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质量。基于此,为完成新时代高中化学育人任务,探析学生化学素养培育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前者囊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后者与学科关系紧密,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素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微观探析、宏观辨识。学生可从不同角度认识物质,针对物质予以分类;从分子组成、性质、结构及元素、原子角度出发解析物质。第二,平衡思想、变化观念。理解物质变化、运动内涵;了解化学变化后会产生新物质,期间伴有能量转化;掌握化学变化调控方法。第三,模型认知、证据推理。树立证据意识,利用证据针对物质结构、组成、变化提出假设,加之逻辑分析予以证实;通过推理、分析认识研究对象本质;根据物质构成要素关系建立模型。第四,创新能力、科学探索。在学习实践中探究科学,应用科学知识大胆创新;在创新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合作,提升化学知识灵活运用能力。教师在明晰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基础上需探寻育人对策,继而在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改意识加持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现况

  1.内容紧缺。当前高中化学教材存在理论知识充裕,与化学素养相关知识较少问题,加之有些教师对教材过度依赖,未能整合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相匹配的课程内容,不仅影响学生素养培育成效,还无法弥补教材固有育人缺陷,降低高中化学教改有效性。

  2.形式单一。部分高中化学教师习惯运用口传心授式教学手段,虽然可增强理论知识灌输性,但却未能关注学生知识接收情况,“学”与“教”随之脱节,凸显教学方法不适性。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意识到教学方法改革重要性,为多渠道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创造有利条件。

  3.体系不全。基于学情、教育环境、教学方法、育人理念均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具有一贯性的育人体系无法满足教改需求。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师育人思想陈旧,教学评价不到位,教研缺位,化学教学脱离生活,已然成为阻滞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因之一,需教师在完善教学体系前提下解决高中化学育人难题。

  1.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方略

  1.充实高中化学教学内容。高中化学涉及到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受教材编写相对滞后因素影响,高中化学内容无法实时紧跟社会动态予以完善,为此需教师结合育人需求,以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为导向,不断充实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在进行“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时,可用[3][2][1]

  “北极甲烷释放”相关报道及科学研究作为导入性教学内容。研究发现,北极天然气水合物在高压、低温条件下为类冰状结晶物质,1m该物质可释放甲烷气体约164m。在学生了解北极甲烷释放有关内容基础上教师可导入化学基础知识,鼓励学生围绕“如何利用北极甲烷”这一话题大胆进行讨论,用以激活学生化学学习探究积极性,期间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科学探究、微观探析、平衡思想等化学核心素养。为使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更为充实,满足教师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需求,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学设计中汲取可用内容,扩展学生化学知识视野,培育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继而使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得以不断增强。

  2.丰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形式。教师需通过教改探寻更多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路径。例如,教师在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教学时可运用STAEM教育模式,以“废物利用创意大赛”为依托,率先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播放一段《巧手神探》综艺节目中设计师用废弃物制作服装、箱包的视频片段,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给予学生废物再利用灵感。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用瓦楞纸、塑料瓶、灯泡、吸管等废物,统筹美术、数学等知识,创设具有艺术性、环保性、应用性的作品,期间引领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再如,教师在进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时,可运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教学手段,根据学情组建实验探究学习小组,将“完成氨气实验制备任务”视为小组合作学习主题,在黑板上展示装置图,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互助,利用所学内容展开实验活动。为强化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教师可渗透“微实验”理念,鼓励学生在“绿色化学”思想加持下调整实验装置,期间学生思考、观察、创新、实践的过程,就是培育学生化学思维、创新能力、科学探究、分析认知等核心素养的过程。

  3.健全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体系。首先,教师需积极学习立德树人、化学课程标准、教育改革等理念,旨在端正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态度,为提高教学设计质量奠定基础;其次,教师需将生活与化学关联在一起,例如教师在进行“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教学时,可率先以“生活中有机物的运用”为话题与学生进行讨论,如聚氯乙烯水管、聚碳酸酯水杯、PP材质塑料餐具等聚合物的应用,继而引领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化学、了解化学、学习化学,达到培养学生化学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再次,教师需做好教学评价,完善[4]33

  教评体系,将学生学习表现、实验态度、能力发展、习惯养成、价值观念等视为评价立足点,使教评更加全面,为学生根据教评完善学习体系及教师改进教法给予有力支持;最后,教师需进行教研,根据教评结论探析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薄弱之处,加强教研成果转化,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拔高学生综合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思想态度,其中化学核心素养由微观辨识、创新能力、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等能力构成,为使学生不断提升化学核心素养,通过学习全面发展,教师需紧抓教材、学情、能力育人关键,在明晰教学实况前提下充实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丰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形式,健全高中化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体系,有效弥补化学教学缺陷,使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不断增强,继而实现高中化学教改目标。

  参考文献:

  [1]楼芝英.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20(14):272.

  [2]范晓辉.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20(28):124-125,128.

  [3]李志敏.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反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20(21):139-140.

  [4]唐武华.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49.

  [5]

篇十: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如何培养高中化学的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一直以来,化学都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时代不同,教师所认为的教学重点也不一样。在传统时期的教育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利用“灌输式”教学配以“题海战术”的方式硬性要求学生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知识的真正意义;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广大教师有了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学指导,将教学目标上升到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所实施的教学方法逐渐具备多元化,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教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化学知识具有抽象性,而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难以通过简单的语言来讲述清楚。不过随着科学技术在新时期的迅猛发展以及近些年来教育事业所受到国家的支持,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得力助手,以及帮助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主动性的优质学习资源。因此,身为现代化教育环境中高中化学教师的一份子,我们需要懂得借助信息技术授课,来降低学生学习抽象性知识的难度,令学生参与化学课堂之时有一份从容和自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教育新时期,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中盛行,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被教师在课堂当中频繁使用,这都是为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以求帮助学生高效率地获取知识与技能。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其在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上,便可采取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从而在民主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和谐的气氛,期望令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助力学生养

  成自主参与化学课堂的良好习惯,最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与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我基于学生在前几堂课中的表现和日常通过观察对学生能力的了解,将其划分成了能够起到互助作用的若干学习小组,对学生说道:“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化学反应,有的能进行到底,有的不能进行到底,现在想请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内探讨得出例子进行说明。”于是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然后,我根据教材内容开始引导学生学习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了学生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渗透了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之后,我通过基本化学反应事实归纳化学状态,又指导学生分析了溶解平衡、化学平衡与可逆反应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能力。最后,我对学生强调道:“若要加强对新知识的运用,必须要找到新旧知识的链接处,这是掌握新知识的关键。”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我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当中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了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这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顺利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与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三、注重问题指导,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也是较难实现的一点,如若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或极端,很有可能令学生丧失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基于此,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当认识到问题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以崭新的教学思想更新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令学生主动产生思考问题的强烈欲望,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锻炼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得以顺利培养,最终打造出精彩的高中化学课堂。

  比如,在带领学生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我与学生一同复习了“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相关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由此帮学生明确有机物结构与碳原子成键特点有关,进而指导学生制作了C4H8、C5H12

  可能的结构的球棍模型,要求学生找出结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然后,我让学生观察C5H12的模型,对学生提问道:“每种化合物都有特定的化学式表示其组成,是否每一个分子式只表示一种化合物呢?”于是指导学生对比C5H12三种结构模型的异同点,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最后,我引导学生归纳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口诀,给予了学生练习书写同分异构体的时间,以恰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样,我通过注重问题指导,使学生有了学习知识的欲望,从而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顺利实现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精彩呈现。

  四、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学段皆是如此,而加强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这方面的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十分有利。基于此,作为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师的一份子,我们万万不能忽视实验,而是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利用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得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加深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的实验时,首先,我通过演示该实验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并加以解释,从而检验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学生共同探讨了该实验的弊端与需改进之处。然后,我通过指导学生开拓思路,发散思维,帮助学生设计环保型“黑面包实验”的装置,指导学生进行了实验验证活动。最后,我与学生共同分析了环保型装置与原实验装置对比的优点,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样,我通过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大脑思维都得以锻炼,从而充分实现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五、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在教育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的要求,旨在让学生于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知识是源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最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

  实践能力。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做出联系实际生活授课的实际行动,令学生体会到所学化学知识的现实价值,以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拿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去主动获取化学知识与技能,以求顺利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的目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皆为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优质教学策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作为新时代下高中化学教师的一份子,我们要通过以上几种策略实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学生对待知识的学习有正确的态度,从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背景下继续思索出如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合作学习、注重问题指导、加强实验教学、联系实际生活的可行性教学策略,最大程度上实现培养学生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秀媄.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72.

  [2]宋丽纱.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建构视角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13):170-171.

  [3]黄亚武,高新建.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200-201.

  [4]殷志斌.解析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6):47-48.

篇十一: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

  摘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践行、落实、渗透的关键教学目标与育人导向,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但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以致目前的很多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落实、开展,依然与核心素养目标、要求有着很大差异。课堂内,教师关注更多的是知识灌输、技能培养;课堂外,学生关注更多的是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处于置于搁浅状态。基于此,教师应该从全新视觉出发,科学审视核心素养培养之于高中化学教学与学生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并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措施变革等领域深度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塑造。以促使学生在更好学习化学、深度应用化学中感知其魅力与价值,获得核心素养的切实培养与发展需要的充分满足。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涵盖: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大领域,其各维度之间彼此关联、互相渗透、紧密衔接,且成为高中化学教学视域必须着力培育的基本意识与能力。而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落实高中化学教学指导,也成为新时代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切实渗透的基本育人目标。因此,教师在落实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时,应以学生实际为基础,从教与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践行对学生核心素养素养的塑造,为确保高中化学教学效能提升,学生认知发展需要满足而提供铺垫与引领。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开展,既要落实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又要强化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而只有融入宽松、舒适、轻松、民主、欢悦的课堂生

  态,学生参与化学知识学习、化学问题探究、化学规律探索的积极性方可切实调动,既有助于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又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指导时,教师应该以新课改理念为引领,切实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借助一些具有探究性、实践性、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引领,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积极探究化学知识内涵,深入体味化学学习魅力,在自主探究、协作互动中强化师生、生生合作的效能,于无形之中践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随着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面对不同化学学习内容、具体化学教学问题,便会自觉开展探究、分析、研讨、思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也会获得全面培育,对应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自会慢慢增强。例如,在开展“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演示洗面奶中加入碘酒后其奶白色逐渐消退的有趣现象;将钛白粉加入墨水后,墨水颜色将会变淡甚至消失等这些有趣且生动的化学变化及反应现象。借助这些有趣、生动、鲜活的化学现象引领,促使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领域,站在不同角度分析、感知、体味化学魅力,以实现对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核心素养的塑造奠定基础。

  二、加强情境的即时创设,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必要的教学情境创设,既可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生命力,又可以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而且,很多化学原理的形成、结论的得出,都源自研究者对现实生活问题的充分探究与思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积极提问,并通过对不同课堂问题的科学分析、有效解答,提出诸多必要性应对方案,在问题驱动下带着饱满热情、浓厚兴趣、迫切夙愿参与化学知识学习,在分析与探究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强化。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在课堂即时引入一些生活性问题,组织学生在分析、探究、解决问题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深度塑造。所引入的问题可以是:铁生锈的原理是什么?我们生活中吃的喝的很多物质为什么会变质,变质的过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冰箱可以制冷?组织学生在生活性问题的思考、探究中调动其化学学习热情,实现对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培养,以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发挥实验的引领作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很多化学原理、概念、规律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的论证与驱动。可以说,只有以实验为载体,高中化学教学的本质与特性方可切实彰显,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会得到实现。因此,教师可以从实验入手,组织学生在不同学习方法的辅助下提升自身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获得认知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需要的满足。一方面,从生活入手,将诸多与生活现实相关联、相衔接的化学实验渗透至课堂教学领域,组织学生开展分析、实践、探究,从不同领域实现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从实验入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等各类化学反应,倡导学生结合实验原理,构建实验方案,用自己的方式验证具体化学现象,研判自己的猜想,通过结论与假设的对比,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验探究中全面强化对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开展“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尝试构建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自行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构建化学实验,在实验辅助下分析金属活动性的顺序规律。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塑造。让学生在实验的验证与驱动下,高效学习高中化学,切实提升综合能力。

  四、结论

  总之,核心素养是促使学生高效学习化学知识、切实提升认知能力,获得健全人格塑造、自身发展满足的基础与根本,也是确保高中化学教学向着纵深、多元、宽泛领域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又是一个持久性、发展性过程,既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更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师生之间形成合力,方可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提供保证。因此,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践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时,应该以学生认知现状与具体教学内容为参考,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措施的优化,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内涵更加丰富,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探究、感知的机会,鼓励学生科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全方位、多角度认知体验中深刻领悟核心素养之内涵与价值,获得健全人格塑造、发展需要满足、核心素养培育,在属于自己的认识视域内获得全面且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才让,高天菊.浅谈藏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20(01):89.

  [2]晏拓.略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9(12):135.

  [3]曹世邦.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37):162-163.

  [4]杨华.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2019(40):13.

篇十二: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当代我国教育形式严峻,旧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存在,而化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高考中占有大量分值。化学科目虽然不如语文、数学、外语分值比重高,但从化学科目学科特点来看,学习方法多样,解题方法规律性较强,备受任科老师、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关注,因此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非常重要。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

  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顺利地开展教师工作有一定难度,而且影响因素较多。所以我们要在课程的教学方面进行科学化改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培养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应该对症下药,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处置,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深化高中化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当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强调个人修养、对社会的关爱、热爱国家的个人修养。而在新时期改革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选项之一,借助于化学学科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优良品格。

  培养学生优良的化学核心素养不只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更是使学生的个体发展更加全面,是高中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一环。但是当下我们还处于新改革期,许多学校还没有实践改革,依然沿用过去的教育方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现状

  现阶段培养学生高中化学素养是国家教育的关注点,缺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漏洞或知识体系缺失,在学习道路上就会出现阻碍,导致学生们难以进步或退步。

  (1)高中课程课时安排十分紧张,化学作为高考百分科目时间紧张程度可想而知。教师在课堂上侧重化学概念、公式、原理的讲授,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现象难以避免,难以顾及学生们思维能力培养,与我国新时代教育思想不符。这就会导致学生们在学习中形成思维定式,完全依赖教师,无法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个别叛逆的学生与教师教育教学思想难以融合,教育教学效果很差,处理不好还会导致师生矛盾激化,学生不喜欢学习,而无法达到新时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目标。

  (2)实践锻炼方面的缺失会导致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徒有虚表”,综合素养难以有效提高。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往往都是根据规划好的路线完成,而学生们没有得到适时的实践锻炼,无法体会到真正的学科思想,错误的理解往往很难得到及时矫正。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步骤和规范化要求操作。因为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够,而且学生们对实验兴趣较高,就会根据自己思想随意操作,私自调整实验材料剂量,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培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1)设计完善培养方案

  教师要明确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达成新时代教育目标,必须要在培养方案上做出优化改革。例如,当代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化学科目难度较大,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扬长避短,在质效方面更好地提升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完善自己。另外,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值青春期,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变化,不能强行灌输知识,时不时要问问学生的观点,然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调整及纠正。我们在培养完善方案的同时,一定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到师生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关系更有利于方案的实施,更有利于提升的学生成绩。

  (2)创立科学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兴趣、形成化学观念,更易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在保证情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创立教学情境,让学生们感受到化学的价值和魅力。例如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伴随发光、变色、有气味等特征,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载人航天飞船升空,尾部推动器喷射的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飞船上升时,燃料燃烧喷射化学现象。学生直观地看到化学反应的神奇,再通过引入相关热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兴趣的引导下,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们逐渐形成化学思想,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的。

  (3)加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假如仅凭理论知识教学,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化学的含义、原理,必须经过亲身实验、经历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化学的本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逻辑。例如,进行教材中化学反应探究实验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部各有分工,分别负责实验实验原理和实验报告、实验装置、实验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分析、实验数据分析与整理、实验试剂选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等等。通过学生亲手实验,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使学生们更好的感受化学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使得学生更易理解实验的内涵和本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好地完成实验。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的学科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应用于实验,在日常教学中重视理论指导实践,以化学实验为载体,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化学学科综合素养。

  结束语

  鉴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希望化学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的同时,增强合作意识,共同研讨相互交流,结合教学对象、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制定相应教学方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并探究化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们对化学体系的理解深度,利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

  性,在学生提高化学成绩的基础上,提高化学学科综合素养,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换荣,陈德坤,陈进前.化学核心素养之构建模型认知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01):48-52

  [2]赵方,孙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符号教学实践--"化学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9,494(02):67-69

  [3]张文广.陈发云,高兆芬等,耦合反应及其在化学教学和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世界,2019,60(03):62-66

  [4]湛洪伟."自说自话”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上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8(6):143

篇十三: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浅谈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摘要:建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而且能使学生树立优秀的品德和精神,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

  一、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1.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教师应该平等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但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和思维习惯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由此造成的差异会导致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立足学生未来发展的理念

  社会和化学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起点,把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化学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处理好教学的目标和学生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知识形成的阶段和发展。

  3.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在中学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是科技的进步给师生带来的好处。很多难以理解、深奥的概念可以通过动画、视频的方式来展示,学生可以直接地观察,从而理解知识。老师也可以使用一些软件,通过拍照学生做的答案,然后展示在屏幕上,这样可以实时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也可以一起学习,在发

  现别人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真是一举多得。但是老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不好,学习的知识通过投影在屏幕上,这容易导致老师不在黑板板书,学生没能抓住重点知识;课上的内容一遍过,学生好像当时都掌握了,但是课后又遗忘的情况。所以多媒体技术只可以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要合理、适度地运用它。

  (二)促进知识迁移,启发宏微辨识

  高中化学知识看起来似乎多且零散,可以通过合理分类和知识整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总结,促进学生的知识转移;引导学生由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等进行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培养他们形成微观结构决定宏观形态、微观变化决定宏观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视角,学会从原子结构分析物质形态及宏观现象,从而培养学生宏微观辨识的化学核心素养。

  (三)渗透变化观念,深化平衡思想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新课标要求“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很重要,尤其是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时更重要,要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逐渐创建。在多年的高考化学题中,化学平衡题不仅是考点,也是学生们感到害怕的易错点。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变化的观念和平衡的思想。

  教科书中的化学平衡概念是这样描述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则达到了平衡状态。从化学平衡概念中的“动、等、定、变”等关键词,可以设计出各种题目。面对这些问题,部分学生是不知所措。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理解不可逆反应,但不太能一下子理解可逆反应。从宏观现象中推导出微观反应原理,这些理论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慢慢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对熟悉事物和一般事物的类比,将抽象、难理解的理论形象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可逆和动态平衡的概念。

  (四)构建多元过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1.关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方法的整合

  构建多元评价目标,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新课程要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应构建多元评价目标体系,既要重视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评价,又要加强对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评价,注重三者的有机整合。在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

  2.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要改变以前只有教师评价学生的情况,鼓励学生、家长等参与评价,让评价变成多主体一起参与的活动。当学生互相评价时,他们应该淡化成绩和分数、学生之间的比较,注重他人的优点、长处;也要注意自我反省,不应该把评价变成“挑毛病”和“责怪”。让家长参与评价,老师可以知道学生在家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另外,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反省、树立自信;在其他人的评价中,进一步了解自己、提高自己,在评价他人时,欣赏他人、向他人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

  3.评价方法多样化

  构建多元化发展评价机制,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要进行评价方法的改革。要改变传统的纸笔测验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应增加访谈、问卷、作业、情感评价等,并建立学生成长的记录卡,随时记录相应评价,为学期评价、学年评估和毕业评估提供依据。考试的形式也要多样化,可以实行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等相结合。避免“一张试卷定决高低,一张试卷定毕生”的长期不变的传统做法。通过对学生学习和考试成绩的分析,客观地描述了学生学习的进展和不足,并提出了建议。用具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用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进而起到促进作用。

  二、结束语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每一课时的教学都能涉及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学科核心素养的

  培养为宗旨来开展教学活动,认真研究教材,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利用情景教学,探究式实验教学等等;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更合理、全面地评价学生;及时反思,做好高中化学教学总结工作。教师在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燕.探究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124-125.

  [2]赵成全.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J].课程教育研究,2020(2):187.

  [3]徐晓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2018(17):47.

篇十四: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杨梓生

  (龙岩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龙岩364000)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简称“化学核心素养”)[1]。为使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落实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首要工作是准确理解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进一步把握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属性、内涵特点及内在联系等。下面就化学核心素养的前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促进化学老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属性

  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化学认知活动中发展起来并在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关键素养,反映了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与结果的水平。这一素养不仅体现了学生从化学视角对观事物能动反映方式,而且反映了学生对客观事物能动反映的结果。因此,化学核心素养同时具有指向认知结果的“结果属性”和指向认知过程的“过程属性”。

  1.化学核心素养的“结果属性”

  化学核心素养的“结果属性”,体现为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所建立起来的、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结构化知识、思维方式与品质。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看,强调高中学生通过高中化学学习,掌握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标准与内容体系,获得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并能够运用化学符号、化学模型加以描述(表征);理解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建立从变化守恒、动态平衡、模型表征等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形成严谨务实的态度、与人合作的习惯,树立科学物质观、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的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建立社会责任观、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2.化学核心素养的“过程属性”

  化学核心素养的“过程属性”,体现为个体在面对复杂情境时综合运用化学思维、化学知识与探究技能解决化学相关问题的品质与关键能力。这一属性强调高中学生在面对具体情境及与化学相关事实时,能够通过观察与辨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开展探究并得出结论;能够根据物质的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变化,应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思想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正确运用化学模型描述或预测物质及其变化、分析与解释化学现象,运用依据多种方法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揭示其本质属性;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调用已有知识与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在化学原理、化学技术应用时自觉考虑化学过程对自然带来的可能影响,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坚持“绿色化”的观念。

  二、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特点

  学科核心素养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基于学科特质与学科任务[2],为培育全面发展、社会需要的人而提出的关键素养。因此,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学科特色的素养。认真分析化学核心素养五个要素的内涵,可以发现具有如下特点:

  1.凸显化学本质特征

  化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体现为:化学在原子、分子的微观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4],从微观层次上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化学符号或模型表征物质及其变化。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等要素,强调从微观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根据物质微观结构预测物质性质及其反应,运用多种模型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使用“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等,很好地凸显化学学科的特征。

  2.反映化学基本问题

  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5]。这一问题的解决,强调运用实验、假说、模型、分类等方法,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开展物质及其变化的研究,并从元素的宏观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从粒子的微观层面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因此,化学学科的基本问题、问题解决的方法途径及其应建立的基本认识,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核心素养上得到很好的体现。

  3.揭示化学学科思维

  化学是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水平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并建立起它们间联系的。因此化学学习过程,常常需要以实验为手段获取宏观现象并从微观视角探讨其本质,或对基于微观或模型分析推理的结果通过实验手段进行证实或证伪,从而得出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或相关理论。因此,化学学习需要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的三重表征的学习思维[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很好地揭示化学学科思维。

  4.体现课程育人价值

  作为科学课程的高中化学,由于注重在人类文化背景下建构课程体系[6],内隐着丰富的

  人文内涵。因此,它对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均具重要价值。体现在:高中化学课程有利于丰富并完善化学认识,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核心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加深对科学本质认识;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物质观、严谨求实科学态度等。化学学科这些育人价值,在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

  化学学习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必将经历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实现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的“两次飞跃”。化学核心素养正是在化学认识活动的“两次飞跃”

  中发展起来的关键能力与品质,同时又对化学认识活动发挥着能动作用。因此,化学核心素养五个要素的内涵虽各不同、作用也有差异,但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统一于化学认识活动中。具体为: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作为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对“化学实践”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方法论功能[7],对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化学实验上述功能价值的发挥,又有赖于学生实验素养的高低、探究水平的强弱。因此,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要素,反映了“化学实践”环节的化学核心素养要求,是化学学科实践能力的重要表征。

  2.对于“化学实践”获得的感性认识,要求采用分类和模型的科学方法、宏观与微观及变化与守恒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加工、整合,揭示其特征属性与本质、建立起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统摄为物质运动变化的原理与规律,从而对化学世界建立起本质的、结构化的理性认识。这一过程对应为“化学认识”过程。因此,“宏观辨识与微观分析”、“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等方面侧重于“化学认识”环节的素养,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从认识方法和认识方式视角等方面提出对化学学科认识能力的要求。

  3.通过前面两个环节的化学学习活动建立起来的对化学世界的理性认识,其价值体现在生产与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应密切关注化学过程对自然带来的各种影响,并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为前提下,权衡利弊,秉持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化学这一解决相关问题、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的

  基本思路与原则。因此,“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体现了对“化学运用”能力的总体要求,反映了化学科学应用的方向和价值取向。

  因此,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分别从化学学习活动系统的“化学实践”、“化学认知”和“化学运用”三个维度,全面系统地高中化学学习所必须建立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与品质,整体性揭示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http://www.zjyz.org/xuekejiaoyanzu/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97

  [2]

  成尚荣.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1-28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4]梁永平.化学科学理解的基本视角及其核心观念[J].化学教育,2011(6):4

  [5]毕华林等.化学教学设计——任务、策略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22

  [7]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四版):184-187

  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它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学科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详细论述,如何进行合理的化学教学设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强调发展核心素养必须依托教学内容,要整体性认识化学学科的各种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整体认识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8–0036–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1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2014年4月的《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论证报告》中指出,“从现行课程标准来看,为培养未来具有竞争力的公民,需要根据党和国家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目标进一步明确各素养的内涵界定,建立系统化的素养结构体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加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课程目标之间的垂直衔接和横向整合,更加注重培养跨学科的、与社会适应相关的素养”。

  什么是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1]”

  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核心素养也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决定这种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要素,在于教育思想的进步与教育制度的健全发展[2]。

  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科学素养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又隶属于科学素养。众所周知,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在变化中,我们要运用探究的手段,要在探究中寻找证据进行推理,要学会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同时我们要关注学习化学的社会意义,这些都是在发展学生与化学学科相关的核心认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即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必须以知识教学为载体。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内隐在教材内容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实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从而实现这一目标呢?

  2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

  本文选择使用范围较广的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两节教学内容,按照目前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审视了教材内容,挖掘其学科核心素养价值,并设计成了教学案例,深入分析如何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这些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达到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

  的。

  2.1案例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该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1》中的第四章第二节[3]。

  2.1.1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指导思想分析:“氯气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属于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在教学中要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该部分的教学中,要注重发挥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体会物质性质及其变化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

  (2)教学内容分析: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教材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日常生活中的漂白粉、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使用广泛,学生比较熟悉,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

  本节教学内容涉及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中氯气与水的反应,包括氯水的成分、性质以及漂白原理;氯气与碱的反应,这也是漂白液、漂白粉的制取原理;此外,可以从氯水的性质及成分探究中初步介绍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接触到了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学习过盐酸、NaCl与AgNO3溶液的反应等。在初中和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对以化学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也比较熟悉。本节课学生可以从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认识物质以及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2.1.2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观点解释氯气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

  (3)在学习氯气性质和用途的过程中体会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对身边清洁剂、消毒剂使用问题的分析,以及微量实验的设计,体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2.1.3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可以将教学重点设计为氯气与水反应、与碱反应的性质研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的探究为教学的难点内容。

  2.1.4教学过程设计及解析

  教学环节1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来自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初步获取关于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此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分析如下:

  探究与创新思维:氯气的性质是在84消毒液与酸反应的实验探究中获得的,突出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建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实验中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废弃的光盘盒自制了反应容器,体现了创新意识的培养;

  化学变化与守恒思想: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氯气所发生的反应,根据质量守恒的思想分析反应后所得到的产物;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推测产物,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氢离子、氯离子的存在等;

  寻找证据进行推理:依据生活中的问题设计实验,寻找实验中的现象作为证据进行推理,分析反应产物。在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建构研究非金属单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通过研究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探究以及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以废弃光盘盒为原料自制教具的目的分析,认识氯气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知道生活中含氯消毒剂的合理使用方法。

  教学环节3深入分析,理解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对照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所发生的反应,深入理解反应的实质。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分析如下:

  探究与创新思维:通过对比实验的设计,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差异分析,理解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的反应实质;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进行实验,本身也体现了一种创新意识。

  化学变化与守恒思想: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氯气和水、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所发生的反应,进而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及离子反应的情况;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依据矿泉水瓶的瓶身变瘪程度加剧的宏观现象推测在微观上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气之间发生

  了化学反应;

  寻找证据进行推理:根据对照实验的现象差异,深入分析实验原理,寻找证据进行推理,根据氯水中粒子成分,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准确得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生成物;

  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通过对照实验,认识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效果更好,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氯气泄漏问题时,快速地找到消除污染的试剂,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社会责任的高度体现。

  教学环节4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解释视频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所学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的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出研究非金属单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其他物质奠定基础;最后又提出来自于生活中的84消毒液、漂白粉的杀菌消毒、漂白原理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化学反应原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案例二: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该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2》中的第二章第三节[4],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必修阶段,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5],但对怎么影响和为什么影响并不作要求。在对教材反复研读的基础上,笔者将教材内容适当进行调整,把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提前,而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后置。这样处理更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认识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学生从生活经验或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为出发点,从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到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从而体会到除了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在此过程中,强调实验探究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照实验、定性观察法、科学归纳法等的运用,突出了科学方法教育,教会学生运用实验手段寻找证据并进行合理的推理论证,最终建构研究化学反应的思维模型。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及要发展的化学核心素养如下:

  3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

  3.1发展化学核心素养要依托教学内容

  化学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产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就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4]”现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又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5]”由科学素养发展到现在的核心素养,它们都是内隐在化学教学内容中的,是学科知识不断积累深化的结果。因此,要合理设计我们的教学内容,充分依托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等各个部分知识,挖掘其所包含的素养教育,达成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

  3.2整体认识各种核心素养,不能割裂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多种,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其侧重点自然不同。但是,绝不能认为这些教学内容所承担的核心素养任务是唯一的、孤立的。如化学反应原理部分,更加突出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想,透过化学实验现象认识其本质;其中盐类的水解的知识,宏观表现为溶液显示不同的酸碱性,微观表现为弱酸或弱碱离子与水电离出的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原电池的知识,宏观表现为电流的产生,微观则为负极失去电子,阳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的变化,等等。但是所有宏观现象的取得,都是以化学实验为手段的,结合实验现象,我们要进行推理分析,才能认识到微观本质,从而帮助我们建构盐类水解、原电池等的基本思维模型,强化了我们对模型认知思维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运用这些模型对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解释,突出了化学知识学习的社会价值。所以,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发展化学核心素养,要注意不要将素养割裂开来,要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J].中国教育报,2015,(4):7.

  [3]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它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学科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详细论述,如何进行合理的化学教学设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强调发展核心素养必须依托教学内容,要整体性认识化学学科的各种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整体认识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8–0036–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1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2014年4月的《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论证报告》中指出,“从现行课程标准来看,为培养未来具有竞争力的公民,需要根据党和国家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目标进一步明确各素养的内涵界定,建立系统化的素养结构体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加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课程目标之间的垂直衔接和横向整合,更加注重培养跨学科的、与社会适应相关的素养”。

  什么是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

  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1]”

  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核心素养也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总和,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决定这种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要素,在于教育思想的进步与教育制度的健全发展[2]。

  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科学素养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又隶属于科学素养。众所周知,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在变化中,我们要运用探究的手段,要在探究中寻找证据进行推理,要学会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同时我们要关注学习化学的社会意义,这些都是在发展学生与化学学科相关的核心认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即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必须以知识教学为载体。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内隐在教材内容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实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从而实现这一目标呢?

  2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

  本文选择使用范围较广的现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两节教学内容,按照目前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审视了教材内容,挖掘其学科核心素养价值,并设计成了教学案例,深入分析如何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这些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达到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2.1案例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该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1》中的第四章第二节[3]。

  2.1.1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指导思想分析:“氯气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属于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在教学中要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该部分的教学中,要注重发挥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体会物质性质及其变化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应用。

  (2)教学内容分析: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教材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日常生活中的漂白粉、84消毒液等含氯消毒剂使用广泛,学生比较熟悉,容易产生求知的欲望。

  本节教学内容涉及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中氯气与水的反应,包

  括氯水的成分、性质以及漂白原理;氯气与碱的反应,这也是漂白液、漂白粉的制取原理;此外,可以从氯水的性质及成分探究中初步介绍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接触到了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学习过盐酸、NaCl与AgNO3溶液的反应等。在初中和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对以化学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也比较熟悉。本节课学生可以从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角度来理解和认识物质以及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2.1.2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观点解释氯气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

  (3)在学习氯气性质和用途的过程中体会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4)通过对身边清洁剂、消毒剂使用问题的分析,以及微量实验的设计,体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2.1.3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可以将教学重点设计为氯气与水反应、与碱反应的性质研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的探究为教学的难点内容。

  2.1.4教学过程设计及解析

  教学环节1提出问题,引入新

  课

  设计意图:创设来自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初步获取关于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此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分析如下:

  探究与创新思维:氯气的性质是在84消毒液与酸反应的实验探究中获得的,

  突出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建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实验中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废弃的光盘盒自制了反应容器,体现了创新意识的培养;

  化学变化与守恒思想: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氯气所发生的反应,根据质量守恒的思想分析反应后所得到的产物;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情况推测产物,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氢离子、氯离子的存在等;

  寻找证据进行推理:依据生活中的问题设计实验,寻找实验中的现象作为证据进行推理,分析反应产物。在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建构研究非金属单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通过研究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的原因探究以及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以废弃光盘盒为原料自制教具的目的分析,认识氯气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知道生活中含氯消毒剂的合理使用方法。

  教学环节3深入分析,理解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对照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所发生的反应,

  深入理解反应的实质。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分析如下:

  探究与创新思维:通过对比实验的设计,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差异分析,理解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的反应实质;利用废弃的矿泉水瓶进行实验,本身也体现了一种创新意识。

  化学变化与守恒思想: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氯气和水、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所发生的反应,进而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及离子反应的情况;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依据矿泉水瓶的瓶身变瘪程度加剧的宏观现象推测在微观上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气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寻找证据进行推理:根据对照实验的现象差异,深入分析实验原理,寻找证据进行推理,根据氯水中粒子成分,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准确得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生成物;

  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通过对照实验,认识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效果更好,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氯气泄漏问题时,快速地找到消除污染的试剂,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社会责任的高度体现。

  教学环节4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解释视频中的疑问,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对所学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的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出研究非金属单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其他物质奠定基础;最后又提出来自于生活中的84消毒液、漂白粉的杀菌消毒、漂白原理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化学反应原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案例二: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该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2》中的第二章第三节[4],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必修阶段,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5],但对怎么影响和为什么影响并不作要求。在对教材反复研读的基础上,笔者将教材内容适当进行调整,把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提前,而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后置。这样处理更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认识化学学习的社会价值。学生从生活经验或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为出发点,从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到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从而体会到除了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外,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在此过程中,强调实验探究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照实验、定性观察法、科学归纳法等的运用,突出了科学方法教育,教会学生运用实验手段寻找证据并进行合理的推理论证,最终建构研究化学反应的思维模型。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及要发展的化学核心素养如下:

  3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的几点反思

  3.1发展化学核心素养要依托教学内容

  化学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产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就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4]”现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又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5]”由科学素养发展到现在的核心素养,它们都是内隐在化学教学内容中的,是学科知识不断积累深化的结果。因此,要合理设计我们的教学内容,充分依托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有机化

  学等各个部分知识,挖掘其所包含的素养教育,达成发展核心素养的目的。

  3.2整体认识各种核心素养,不能割裂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多种,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其侧重点自然不同。但是,绝不能认为这些教学内容所承担的核心素养任务是唯一的、孤立的。如化学反应原理部分,更加突出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思想,透过化学实验现象认识其本质;其中盐类的水解的知识,宏观表现为溶液显示不同的酸碱性,微观表现为弱酸或弱碱离子与水电离出的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原电池的知识,宏观表现为电流的产生,微观则为负极失去电子,阳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的变化,等等。但是所有宏观现象的取得,都是以化学实验为手段的,结合实验现象,我们要进行推理分析,才能认识到微观本质,从而帮助我们建构盐类水解、原电池等的基本思维模型,强化了我们对模型认知思维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运用这些模型对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解释,突出了化学知识学习的社会价值。所以,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发展化学核心素养,要注意不要将素养割裂开来,要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J].中国教育报,2015,(4):7.

  [3]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只是希望自己能做个心思澄明,有着简单的小欢喜,不过多的忧思,也不给自己添加太多束缚的人。阳光很暖,你也还在,如此,足够。

  看多了花开花谢,聚散离合,便逐渐明白,我们最终想拥有的不过是一份寻常的烟火,简单而情重,朴素而感恩。

  余生很长,从晨曦到日暮,就让我们一起慢慢走。

篇十五: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浅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了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这个名词.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校课堂,我们也要不断的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为我们的化学教学目标而努力奋斗,现就相关内容作以简单的分析,探讨,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

  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以上五个要素构成了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其内涵分述如下。

  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

  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

  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素养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素养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上述5项素养立足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体现了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实践层面激励创新,“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上述素养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

  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二、在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与化学核心素养是一脉相承的。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它具有三维目标的内涵,同时有更鲜美的教育特色。

  1.教师要全面掌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了解核心素养体系与之前的“三维目标”的关系。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化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双基”并不能完整展示化学体系,随之而来的是三维目标,发展到现在的核心素养。这一过程体现的是我国教育从教书走向育人的历程,换句话说是教育“软件”的逐步升级。如学习氯气的性质时,“双基”要求的是理解该反应体现了氯气的氧化性,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三维目标”则在“双基”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明确这是工业生成盐酸的重要反应的价值取向;作为“核心素养”需要学生对氯气和氢气的反应有“创新”认识,如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受热、光照等条件下产生爆炸,学生可以提炼出相关信息,从化学实验或工业流程的安全的角度感悟。

  2、中学化学知识具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为了有丰硕的成果,农民或在不同的季节种下不同的农作物,在不同的时期使用不同的肥料。学习

  也是如此,不同阶段学生应该掌握不同的知识,同一知识也有不同的认识层面,因材施教必须体现学科知识的深化过程。

  中学化学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初入高中,学生对化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多数知识是死记硬背得来的,如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等,构建不了化学的知识体系,更谈不上学科素养。于是在必修1中采用物质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物质的共同的性质的认识,并在后面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不断发展和深化。又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之后,在必修2中涉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用化学思维进行归纳和推理。周期律就是对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具体认识的一种化学思想,在高考试题中是一个热点问题,凸显了化学素养在中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贯穿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在不同的章节融入不同的学科能力。

  3、化学核心素养更多的是在思维能力层面上,让学生的认知发生飞跃就必须掌握属于化学学科内在的规律。化学是一个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过程,物质的结构是微观的,决定了它所具有的性质,明确了物质的性质,才能为我所用。所以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探析可以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例如,学生最初对氮气的认识来源于初中空气的成分,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分析氮元素具有较活泼的非金属性,但是氮气却是一种惰性较强的气体。通过氮气的结构分析,存在N≡N共价键,键能大,所以不活泼。然

  而氮元素毕竟是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所以氮气在特定的条件下仍然会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如工业合成氨,放在电条件下N和O的化合反应等,只不过是反应的条件苛刻罢了。学生理解了反应特征,就知道N2作为保护气体应该是常温或低温,高温下就可能破坏N≡N共价键,就可能凸显出氮元素活泼的非金属性的方面。

  化学学科的内在规律有很多,变化是规律的核心。无论是质量守恒、还是能量守恒无论是可逆反应还是自发反应,从不同角度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这才是化学的核心素养。

  总之,化学的核心价值观在于终身学习和科学求实。一句典型的高考试题中的语言就是“化学无处不在”,化学已经融于现代技术、社会和环境之中,这正是化学的核心素养在社会发展中折射出来的巨大魅力,这种化学的核心素养不容忽视,无可替代。

  三、那么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落实学科素养呢?

  针对此次考试大纲修订中强调的“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中学化学教学应该围绕考试内容的变化,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1、创设情境,关注学习的价值,体会“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应的基础知识,创设教学情境,有意识地融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技领域的新成就、科学家们的感人事迹等相关内容,体现育人价值导向;有意识

  地融入化学与社会、环境、生产生活等相关的内容,体现应用价值导向,突出“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教育。

  案例1铝单质的性质的教学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1:展示铝制易拉罐、铝制餐具的图片。

  目的:从身边的物质入手,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情境2:介绍铝制餐具在我国的兴与衰,说明铝制餐具不宜蒸煮,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及碱性食物。

  目的:引出对铝的物理性质的学习、化学性质的探究。

  这样设计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情境的创设向学生宣传化学,突出化学在经济发展、人类进步、人民健康及环保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观察生活实际,关心学科发展。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材中涉及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梳理与拓展。例如:因为氨气易液化,液氨可做制冷剂;硅是半导体,硅用于太阳能电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过氧化钠是呼吸供氧剂;氢氧化铝可以和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可用于红色涂料;等等。利用这些知识与素材创设教学情境,结合物质的性质理解和记忆物质的用途,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

  案例2氨气的性质的教学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1:展示世界上3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照片,哈博、博施和埃特尔,介绍他们的伟大成就,告诉学生他们的获奖均与工业合成氨有关。

  目的:让学生感受化学家的研究历程,体会他们为科学研究事业的奉献精神。

  教学情境2:合成氨工业的价值是生产出的氨气大部分用于制造化肥,从而大大提高粮食的产量,解决了世界上很多人的温饱问题。

  目的: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和魅力,进一步感受化学家们的研究成就对世界的贡献,突出“科学精神”教育。

  结合目前课程改革、考试大纲提出的这些变化,在教学中要适当整理与我国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化学知识。例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成分及反应原理,与青花瓷有关的硅酸盐工业,与青铜器等出土文物有关的金属冶炼、侯德榜制碱法等。同时关注科技发展的新动态,及时了解各个领域的伟大成就,如污水的处理,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各种新型电池的反应原理等。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化学知识,从化学的角度关注传统文化,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感受科学精神。

  2、关注核心知识,感受“学科本质与思想方法”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围绕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电池、电解池、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以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背景的基础计算、化学实验、工业流程问题等。而这些内容恰恰也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这对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导向非常明确。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构知识,如依据实验现象、物质的结构特征等证据理解知识,尝试运用模型的方法掌握知识,学会从宏观与微观、变化与平衡相结合的角度解释知识。

  案例3铝的化合物的性质的研究模型

  当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模型之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遇到未知物质,自然就会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确定其类别,之后根据它的类别预测每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进而根据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同时,在研究这些物质的性质过程中,教师应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引导学生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理解;对于物质所发生的变化运用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变化与平衡的思想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核心素养不是孤立的,也不能相互割裂,它们是内隐在化学学科知识中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原子结构基本知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与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典型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等。在全面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渗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

  3、关注探究活动,强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高考中对于探究内容的考查,有针对化学实验的,也有不涉及化学实验的。实验广泛涉及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实验原理、仪器的连接、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等方面,非实验内容大多是给出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在读懂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回

  答问题。从试题的选材看,多为教材实验的组合与改进、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探究、与工业流程背景问题的整合。其综合程度高,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目前所倡导的核心素养教育是高度一致的。

  这些考试内容和考查方式提示在教学中,要结合相应的知识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教给学生探究的思路和方法。从教会学生探究到带领学生探究,再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以此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得以提升。

  案例4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图1所示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所给出的相关实验事实、所测定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推理,最后准确得出有机物的结构。

  从图1看到,这节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是较好地融入了对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方法的培养。通过所设计的两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依据实验现象、反应事实和实验数据,层层进行分析探究。从探究元素组成到探究分子式,再到探究有机物的结构,既突出了化学知识,又突出了学科素养中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及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和方法。

  在进行有关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等内容的教学时,要立足于教材,有针对性地设计探究活动,特别是探究实验。以教材中的实验和探究内容为载体,梳理实验原理、操作、现象及结论,教给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思考实验的改进、异常现象的分析、原理的拓展挖掘等。尽可能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训练学生用正确的思维、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

  总之,面对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的修订,面对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要准确把握日常教学的方向,结合高考考试方向和考试内容的调整,努力将5个维度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意识地融入到知识建构过程中,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以及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浅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篇十六: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我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知

  高中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其内涵分述如下。

  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

  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素养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素养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素养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上述5项素养立足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体现了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实践层面激励创新,“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上述素养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篇十七: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摘要:培养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已经逐渐变成了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热点,这也就对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在本文主要从“精心设计化学情景”、“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基础知识教学”以及“开展化学知识训练”这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我国目前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普遍认识到了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化学学习所带来的重要影响,纷纷开始尝试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培养。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认识并不足,导致了他们在培养的时候往往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实质上还是在实施传统的化学教学。而这样的化学教学,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已经变得十分重要了。

  一、精心设计化学情景,激发化学思维

  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主动探索,未知事物的意识,若是教师能够很好的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积极作用。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精心设计化学情景,对化学教材上的实际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将其作为化学情景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以此来成功调动出学生内心原有的化学学习积极性。而设计化学情景的方法有很多,像实验情景、故事情景、问题情景等等,都可以为高中化学的课堂带来更多的活力。

  比如,在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化学危害的重大事件吗?有什么方法可以对其进行预防吗?”以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来思考化学安全问题。其次,教师可以接着令学生思考在化学实验课上的安全问题,并且回顾学过的化学安全问题。当有学生说出了一部分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欢迎其他

  学生进行补充,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拥有在化学课堂上发表言论的机会。最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普及一些常见化学事件以及实验中的安全问题,使学生能够从中真正认识到化学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同样也可以为学生在以后的化学实验奠定的安全基础。所以,高中化学教师通过这样创设情景,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习化学知识,使学生可以学会如何用化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事物,长此以往,学生的化学思维也就会得到培养。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创造操作空间

  化学实验,属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反而还会有学生认为只要学好化学教材上的内容就可以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对其展开多重的优化和调整,可以多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的化学实验,以此为学生创造出亲自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就会从中形成化学学习认知。这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和意识。

  比如,在学习“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过氧化钠与水的化学反应,并且令学生观察整个反应的现象。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逐个分析该实验的现象:“通过观察刚刚的实验,不难发现,有大量的气泡的产生,这是因为这两者之间发生了剧烈的反应;并且这两者之间的化学反应所产生出的气体可以令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也就说明了这种气体是氧气。”以此来帮助学生解读该化学实验。然后,教师还可以留出某个实验现象,让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为什么试管的外壁温度会逐渐升高呢?”以此引导学生得出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最后,教师还可以留出短暂的课堂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再复习一遍刚刚所分析的内容,以此来帮助学生再次巩固,加深学生的记忆。所以,高中化学教师通过这样演示化学实验,并且带领学生解读该实验的现象,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这部分内容。

  三、创新基础知识教学,构建知识体系

  在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教学是一个教学重点,更是学生是否能够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之处。而化学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繁琐,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创新基础知识的教学,从学生的真实化学水平出发,用一种更加直观的讲解方式来传授这些基础知识,一次确保学生可以构建出一个更加稳固的化学知识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化学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比如,在学习“物质的分类”的时候,首先,教师在讲解简单分类法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若是按照年龄对人类进行分类的话,就可以分成什么呢?若是按照性别或者职业,又可以分成什么呢?”以此来引出分类角度选择不同,分类方法也将会不同。其次,教师可以接着让学生将这种分类方法类比到化学物质的分类上,使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这种分类方法。最后,教师可以再说出某种分类标准,像酸、碱、气体等等,让学生将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有的学生可能就会说:“将酸当成分类标准的话,盐酸、硫酸都属于。”所以,高中化学教师通过这样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础知识,让学生的化学基础变得更加扎实,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得到稳定提升。

  四、开展化学知识训练,培养核心素养

  学生要想充分掌握高中化学知识,一定的习题训练是必不可缺的。而学生在进行自主训练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到化学题海中,这样反而对他们的化学成长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开展化学知识的训练,以此来重点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从训练的内容下手,在网络上搜集一些有关于化学知识的内容,丰富学生的化学视野;也可以从训练的形式下手,设计一些实验操作类型的训练,让学生在完成化学训练的过程中而掌握到更多的化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开展有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训练,教师在讲台上说出化学问题,学生在下面举手抢答,看哪位学生回答的又快又正确。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在氧化铜和碳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哪一个反应物发生的氧化反应?哪一个反应物发生了还原反应?”

  这时候有的学生可能就开始举手回答:“氧化铜变成了铜,发生了还原反应;碳变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最后,教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一定的补充,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高中化学教师通过这样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化学积极性得到激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化学课堂参与度,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记忆,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掌握有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综上所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变得尤为重要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学生本应该有的主体位置,并且通过从多个方面来实施更加科学的培养策略,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引导,提升学生的化学认知水平,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光祯.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发展,2018(04):93-94.

  [2]殷志斌.解析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6):47-48.

  [3]黄成梅.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73.

篇十八: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化学认知活动中发展起来并在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关键素养,反映了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与结果的水平。这一素养不仅体现了学生从化学视角对客观事物能动反映的方式,而且反映了学生对客观事物能动反映的结果。

  学生在面对具体情境及与化学相关事实时,能够通过观察与辨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开展探究并得出结论

  化学是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水平上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并建立起它们间联系的。因此,化学学习过程常常需要以实验为手段获取宏观现象并从微观视角探讨其本质,或对基于微观或模型分析推理的结果通过实验手段进行证实或证伪,从而得出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规律或相关理论。因此,化学学习需要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建立“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的学习思维。“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很好地揭示化学学科思维。

  高中化学课程有利于丰富并完善化学认识,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核心观念,掌握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加深对科学本质认识;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物质观、严谨求实科学态度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作为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对“化学实践”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方法论功能的,对学生“化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

推荐访问:新时代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育认知 新时代 素养 认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