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学科整合与学科融合3篇

时间:2022-11-12 11:30:04 浏览量:

学科整合与学科融合3篇学科整合与学科融合  学科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计划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旨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将核心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科整合与学科融合3篇,供大家参考。

学科整合与学科融合3篇

篇一:学科整合与学科融合

  学科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融合计划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旨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或者育人目标体系,落实与推行到具体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中去,进而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与价值,是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就是要将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并基于此改进课程实施,推进教师培训,指导考试评价,渗透到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去。

  一、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是基础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标准是指导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构旨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将核心素养纳入并深化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去,尤其是融入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一)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标准,首先要重新梳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根据国际课程改革的经验,现代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即描述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落实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二是内容标准,即规定学生在具体学科领域应知道和掌握的知识技能等;三是教学建议,也称“机会标准”,即为保障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提供的教育经验和资源,包括课堂讲授内容的结构、组织安排、重点处理及传授方式,还有学校公平性、教育

  资源的分配、学习环境的创设等;四是质量标准,即描述经历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继续接受教育、适应未来社会等方面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和程度要求。

  在课程标准中贯彻核心素养的要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具体化的教学目标一定是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每一门学科需要根据本学段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结合本学科的内容与特点,提出该学科实现本学段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同时要体现本学科特色。第二,内容标准和机会标准是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保证。各学科需要结合本学科、本学段的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来安排学科知识,并且要根据素养培养目标和学科内容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第三,质量标准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通过将核心素养与质量标准紧密结合,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了内容标准后还可以用来指导教育评价,监测学生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并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理清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素养的关系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养建立的,而非基于学科知识体系建立。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养不是仅靠某一个学科就能够培养的,而是需要借助多学科、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核心素养推动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从人的跨学科能力出发,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

  学科融合,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前,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基本形成,将它落实到教育教学过

  程中则需要各个学科根据核心素养体系和本学科特点,研制学科核心素养,并把它贯彻到学科教学当中。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都是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指标直接分解到不同的学科之中,特别强调跨学科的统整性,既可以明确地看到如何通过不同课程的合力共同培养出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以看到不同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侧重。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核心素养是以整合各个学科共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在构建学科核心素养时,需要重视学科融合的思想、摆脱分科解构的思路,否则容易导致各学科抛开总的核心素养框架,各搞各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把学生核心素养拆解为一个个与学科特定内容直接挂钩的零散部分,“各门学科之间的边界不应当是刚性的、僵化的,而是软性的、互通的。超越了这个底线,无异于否定了核心素养本身。一个严重的后果是容易导致分科主义思潮泛滥”。这样核心素养就变了质,发挥不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学科整合的作用。

  (三)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必然是相对宏观且宽泛的素养。学业质量标准则主要界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和程度要求,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具体学段和具体学科中的体现。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置教育质量评估的目标、内容和手段,是各

  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落实与推进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当前,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其课程标准中均有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质量标准或能力表现标准,而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主要是对课程内容的界定,虽然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角度对课程进行了说明,但主要对学什么、学多少讲得比较详细,大部分学科对学到什么程度的要求不明确,难以量化、分级,缺乏明确、具体的能力表现标准,导致各地、各校评判教育质量的标准不一致。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将学习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完善现行课程标准,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

  参照国际经验及其发展趋势,我国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发需要根据各学段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具体水平和程度,并进一步丰富质量评估内容和手段,以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地反映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改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是根本课程实施是指将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施,是保证融入核心素养后的课程标准落实到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基于核心素养改善教材编写结构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能清楚明确地指引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回顾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教材改革也伴随其中,其中一大改革是改变以往的单一教材局面,各个地区、学校可以根据自

  己的教学实际选择教材,不同出版社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出版领域迎来了机遇与挑战。

  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指引教师课堂教学是教材必须发挥的作用。应该看到,教材的改革调动了教材编制者的积极性,他们带着自己对新课程和教学理念的理解,将其转化为教材内容,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推进核心素养进入教学实践中,需要在教材编写时突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导向。一方面,教材编写要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应在编写中体现培育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引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教材要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思想,尤其是编写“科学、社会、艺术”等跨学科教材时,更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科之上的综合素养。编写单一学科的教材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科素养,为综合能力素养的生成提供学科支持,而不是仅盯着学科知识,忽视人的整体性。

  (二)基于核心素养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系列研究,鼓励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开发更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组织活动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具体而言,需要体现以下三个着力点。第一,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注重营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项目中指出,核心素养着力解决的是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

  决能力,使之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传统教学以学科知识点为核心,传授的知识往往过于抽象,难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往往更加复杂多元,教师教学中需要注意把抽象问题与真实情境相结合,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

  第二,由“知识中心”转向“能力(素养)中心”,培养学生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学科知识在学生学习和成长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学生的智能、品德、价值观都打上了学科的烙印,这个过程就是学科素养形成的过程。然而,目前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教学,弱化了由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过程。要扭转知识本位的思想,就一定要在把知识转化、内化和升华为能力与素养上下足功夫。“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应该能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知识获得教育”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的教育思想。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

  第三,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要把教学中心由“教”转向“学”。教师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之上,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开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更重

  要的是要求教师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关注学生问题生成、实践、操作、思维转化、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指导并促进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学习探索,进而形成独立思考、实践和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放手让学生自学。

  三、促进教师理解核心素养是关键教师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在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三维教育目标等,已经体现在2011年的新课程标准中,但是对广大一线教师培训力度还不够,其领会和理解不够深刻,难以将这些观念贯彻到教学当中。在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确立后,要想真正将其落实到学校教育中,教师的转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了将核心素养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一)研制并建立通用的教师能力和资格标准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顺应新的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这个学习共同体当中的教师应有的专业技能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制相应的教师通用能力和标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转化效率的重要举措。四、基于核心素养指导考试评价是抓手学生核心素养推进了教育结果导向的教育改革。“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给教育质量评估领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可以说,

  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不仅催生了教育评价理念的改革,还为教育评价内容和指标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考试评价推进基于核心素养考试评价改革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学业质量标准是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根据核心素养体系研制的学业质量标准,主要内容是规定学生在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考试评价较传统的考试有较大的优势。一方面,学业质量标准不再是基于学科内容的表现标准,而是基于能力和素养的标准。传统基于考试大纲进行的考试评价,由于评价的导向性,导致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抛开课程标准,单纯依照考试大纲进行教学。而没有考试大纲,考试评价似乎又缺乏了指导依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业质量标准是课程标准的一部分,它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能够反映学生要达到的表现标准,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进行考试评价,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利用基于核心素养建立起来的学业质量标准指导教育评价,可以促进评价打破学科限制,使跨学科能力的综合评价成为可能。例如,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重要的素养之一,在科学、数学、社会等学科当中都有体现,学业质量标准可以结合各个学科制订这一素养的分级能力表现,以实现素养和能力的评价。(二)从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的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改革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近年来,教育考试工作者对考试评价,特别是中高考等影响范围广、程度深的高利害测验,进行了大量改革工作。测验技术和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已经趋于成熟,标准化测验流程、作文评分误差控制和考试命题管理也日渐规范化。然而,认真反思近些年中高考的测验内容和命题质量,题目是否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素养,是否能够考查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恐怕还需要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

  考试内容的改革,需要真正实现从知识衡量转向对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例如,要根据各学科考查的素养目标,列出考查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双向细目表,编制学科能力素养结构图,并对每一道试题进行能力功能定位;命题时需要注意试题素材选取的真实性,要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实际,力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解决问题;题目难度和时间要合理配置,减少大量计算和记忆的题目,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维空间,鼓励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答案;对于测验的结果,还要深入挖掘分数之下所隐藏的学生认知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创新评价手段和方法保障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给考试领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传统的考试测验方法在内容和表现上过于单一,命题时不仅未能充分考虑学生问题解决、科学探究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纸笔考试方式本身也会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在真实情境下测查学生问题解

  决、创新以及品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因此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需求。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要创新考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

  当前,许多新的评价方法逐渐应用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当中,这些方法对于我们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也有借鉴意义。总的来说,进行学生学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方法。一是基于大规模测试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测验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前者主要依照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考查;后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身心状态、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查。二是基于日常数据积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对于学生的情怀的作业过程融入。它不仅关乎儿童作业中的兴趣、智慧、思维、技能等方面的有效培养,更关乎儿童的教育理解、生命理解、情感与道德理解等内在世界的健康生成。所以,在作业设计初衷、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要体现人文自觉,在决定儿童作业态度的作业批阅与评价方面更要让儿童感受到淋漓尽致的人文关怀。

  在作业批阅与评价的伦理实践操作上,首先,评价主体要多元,评价方式要多样,尽量邀请孩子们加入作业评价的活动中来。不仅教师可以作为评价者,对儿童作业进行“面批面改”或者在书面作业中多加批注,以期以作业为载体的“人与人”而非“人与物”的人际对话、心灵交融,还可以让儿童自主评价自己的作业,或者让儿童之间相互欣赏评价彼此的作业效果,让孩子有辩驳、陈述以及知错能

  改的机会与可能性。其次,作业批阅要用开放性思维取代“专断性”标准答案。所谓开放性思维,就是教师要悦纳孩子们在作业中表现出来的异想天开、奇思妙想、稚嫩可爱、多元新颖,甚至积极捍卫哪怕极其微弱的创新性火花。要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不能用统一的答案评价孩子所有新奇的回答。要允许孩子们答案中的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再次,小学教师批阅语与评价语要充满赏识性、鼓励性和建设性,避免语言上的暴力伤害。同时,要尽量避免作业评价中的奖惩和“贴标签”行为,避免作业甄别学生优劣并决定直接的奖惩,以免拙劣的作业评价导致儿童对作业和教育的厌恶,甚至身心受到伤害。总之,小学作业批阅与评价的伦理嵌入,要凝聚人文关怀的师生情感要素,让儿童在涤荡着教师厚重人文关爱中感受到作业的教诲价值。

  在教育功利化犹盛的背景下,小学教育的伦理本性回归与匡正是一项艰巨且紧迫的工程,小学作业设计的伦理维度审视只是这一工程中的一个环节,却是十分必要的环节。

  

  

篇二:学科整合与学科融合

  加强学科融合

  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知识兼容,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并重等特点。在综合性强,联系广泛的地理知识系统的学习过程中,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理论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也为相关学科知识创造了横向迁移和实践应用的机会,从而形成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教与学两方面沟通,相互促进的正相关效应。

  一、新教材为加强学科融合提供了平台

  新教材突破了旧教材的模式和结构,形式新颖的编写,图文并茂的设计,增大了知识的容量,减少了长篇系统的赘述,并且增设了大量的“阅读材料”、“活动”等栏目,为教学提供了更为广博、丰富的教学素材。例如:湘教版在《美洲》一节“移民与经济”这框题中增设了“美洲的居民”这一图文资料,让学生从历史原因理解了美洲居民的构成特点,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再如:学习“气温的分布”这一内容时,寓教学重难点于读图活动中,增加了“等温线”图和“气温的垂直变化”图,加深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对这些内容加以利用和整合,以读激趣,启发学生思维,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主体功能,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加强学科融合的前提

  地理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才能拓宽视野和角度,才能旁征博引,把地理课讲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通俗易懂,才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才能创造出个性化的教学氛围,也才有利于因材施教。因此地理教师应不断加强地理学科之外的其他知识的学习,如文学修养和相关的逻辑学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一般原理、适用的范围、使用的方法、百科常识和生活知识的学习,了解相邻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思想、新观念及一些新事物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科融合,为教学的最优化奠定基础。

  三、地理与各学科的联系

  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并充分利用各学科已有的资源。注重各学科间知识的整合与渗透,将各学科有选择地引入到地理课堂中来,以此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等各方面发展。

  1、信息技术与地理的融合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这为我们在地理课堂中引进信息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地理教学中许多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及它们由静态到动态﹑由抽象到具体﹑由简单到复杂、有宏观到微观等方面的变化都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再现。因此,地理事物的时空不可再现性成为地理学习的障碍。信息技术的应用赋予地理教学以新的内容和强有力的科技手段,从而加深问题理解,培养学习兴趣。比如有关“板块运动、地壳运动”这些知识一直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可让学生从5.12汶川地震谈起,打破教材内容结构,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相关的新闻报道、文字、图片资料,了解其发生的地点﹑成因﹑范围﹑地震等级﹑灾难的破坏场景等,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及时丰富,情景展示逼真形象,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地理与语文的融合

  许多地理知识与语文知识联系密切,如果能用富有情趣的诗词文句来描述、解释地理事物,不仅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对于内蒙古高原地表特征的描写可引用南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形容;对五岳之首泰山的认识,可引用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来表达泰山的雄伟巍峨等。在学习“秦岭——淮河”一线时,引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巧妙的让学生体会到“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地理课堂中巧借语文妙文佳句,既能和学生产生共鸣,将“死”课本变成“活”课堂,形成学习地理的良好氛围,又可以成为学生记忆地理知识和理解地理原理的催化剂,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地理与数学的融合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应用数学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化解和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时区计算时,可引用数学公式N1-N2=T1-T2(说明:N1——已知时区N2——所求时区,东时区是正数,西时区是负数。例如,纽约所在的西五区,就记作-5。T1——已知时间,T2——所求时区时间。)轻松解决难题,突破难点。

  3.地理与历史的融合

  俗话说:“史地不分家”。中学地理与历史联系紧密的知识点较多,如讲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古代贸易发展就有了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古丝绸之路即从现在的西安经河西走廊,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中亚,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黑海,到达地中海沿岸。在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就经丝绸之路到达欧非。郑和开辟下西洋航线,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这样结合历史.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还有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涉及的历史内容也很多,如湖北省主要是因为清代时省会武昌是隋朝以后鄂州的治所,故简称“鄂”;山东省在春秋时为鲁国辖地,所以简称“鲁”。可以说,历史地理的恰当融合,会起到学科教学相长的双重作用。

  4.地理与政治的融合

  中学地理中的一些内容如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宗教冲突及国家分裂等部分都与政治背景分不开。还有一些国家的基本政策,譬如我国根据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这一国情,制定了有关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根据我国土地资源虽然总量很大,但是人均数量很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这一实际情况,制定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国土保护和利用政策,这些都是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而定的。另外,地理教学中运用哲学原理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认识论,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和人地协调观念,打造出具有良好地理素质的社会主义公民。

  

篇三:学科整合与学科融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浅谈小学学科整合

  姓名:白建国教育层次:本科学号:061030718省级电大:江苏电大专业:教育管理分校:无锡电大

  指导老师:沈伯荣教学点:锡山电大

  浅谈小学学科整合

  白建国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科整合正成为一个改革的热点.无论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教学理念的角度出发,学科整合都应该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对待。本文从学科整合的含义,学科整合的目标,学科整合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学科整合等四个方面阐述学科整合这个教学理念。并明确提出学校及教学管理部门应当设法讲学科整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

  关键词:学科整合素质教育教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优化学科资源,推进学科整合,正日渐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热潮,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更是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新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原有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①要达成新课改的目标,学科整合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只有在各门学科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以外的东西—-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笔者是教育第一线的老师,在长达近二十年的教育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常常是封闭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中,以传授所谓的学科知识为重,而忽略了其他其他教学目标、其他学科的重要性,具有严重的学科本位观念。学科本位观念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基于不同视角的分科研究,根源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现实的无限性之间的基本矛盾。但学科视角的‘阈限’注定了其研究成果往往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是‘一孔之见’。"②对学者来说,这“一孔之见"或许还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让这个一孔之见危害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那可就危害极大了。所以,无论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教学理念的角度出发,学科整合都应该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对待.

  1

  一、学科整合的含义和目标什么是学科整合呢?有人说,学科整合是学科知识的补充,技能的补充;也有人说,学科整合就是学科之间的“整改、合作”,即对各学科进行一番整治,使之在新的层面上结合成一个新的整体。浙江教育学院的王治文教授提出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比较狭义的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考虑到各门原分列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还有一种整合是相对广义的,即课程设置的名目不变,但相关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包括例子、练习等)、学习的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③不管如何定义,我个人认为,学科整合,就是各学科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优化组合,使各学科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毫无疑问,学科整合的目标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效利用各学科的教学资源,以及在各学科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来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简单来说,就是各学科相互配合,互惠互利,达到既能减轻教学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二、学科整合的必要性(一)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所进行的教育改革都是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总目标的,任何改革,都应该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前提。学生的素质包含多个方面,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大学生还有个专业素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甚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如何将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使各科知识技能融汇沟通,培养学生更加全面、更加灵活、更加丰富的才能,是非常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的.(二)小学各学科之间存在有趣的互惠互利现象从事教学工作近二十年,而且大多是在农村小学(现称普小),所教学科非常多,可以说小学的各门课笔者都执教过,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思想品德,甚至英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小学各学科之间存在着非常有趣的互惠互利现象.例如:六年级语文教材中出了一道实践题,要求学生编一本自己的作文选。编作文选,是要花很多工夫的。要从自己所写的众多作文中选出自己比较满意的作文(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特别是学困生,要选出一篇好的作文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何况要编作文选),要编好目录,要誊写,更要命的是还得会装帧设计!那就非语文课上能解决的!就这么让学生自己去胡乱折腾?巧合的是,在本年级美术教材中有编绘书籍的课,也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和绘制一本书!这不是凑巧得很吗?于是,凡是有心的老师,必然会自然而然地将语文课

  2

  和美术课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就在学生的自编作文选已进入了后期制作阶段,而且,马上就要对这本自编作文选进行评选时,我们发现,这恰恰又是语文课第六组的一个“口语交际"内容!你看,就这么将语文与美术一结合,语文课给美术课提供了绘画材料和“用武之地”,美术课给语文课提供了“技术保障",岂不是互补互益、两全其美吗?还有,将语文与美术相结合,将两个学习任务相结合,就变成了一个任务,是不是还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像这种语文课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语文课上要求学生编手抄报,就必须学生有美术的功底;语文课上有许多课文本身是一首歌的歌词,像《长江之歌》,这就要结合音乐课的学习;学习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就必须与自然课结合;学习关于体育、运动方面的文章,就必须熟悉体育……而且,很多时候,这种语文与其它学科结合的时机,并非仅仅是双向的,也常常是多向的,比如有的语文课涉及的内容,常常包含几门学科的内容,这每一次结合,都使学生在学科的交融中得到多学科的训练机会、运用机会,这当中产生了巨大的教学效果,其妙处真非言语所能形容!

  事实上,不仅仅是语文与其它学科有紧密的联系,其它学科与学科之间也存在着无处不在的联系。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有一项内容是研究有趣的回文数,很明显的,这就得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数的各种概念、计算等),推进数学学科的发展,还能丰富跟语文有关的诗歌知识.还有一项内容是研究国际象棋上的数学,特别是研究这样一道题:在国际象棋的64格上,第一格放1粒麦子,第二格放2粒麦子,第三格放4粒……这样每次都放前一格的2倍,请问,最后一共要放多少粒麦子?学生凭借已有经验是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教师只能直接展示结果:18446744073709551615。此时我们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数学上他们还没有学习的知识,像次幂、兆、吉等。这样的事实也在无形中告诉一些局限于工具学科教学的教师:学习是综合能力的体现,要在思想上重视各门学科的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确是搭建了一个学习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理想舞台,这门学科要好好研究研究.在上六年级思想品德课《保护人类的家园》时,一首优美深情的《热爱地球妈妈》使学生在歌曲中加深了对道德的认识(虽然学生在唱歌时发现,思品书上的歌词印错了),这样,学生在思品课上用到了音乐课上学到的歌曲,音乐课上学到的优美歌曲又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的进一步提高,多好啊!

  (三)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发展学科整合牵涉到很多元素,其中教师是最主要的元素了,因为学科整合的具体设计、操作都要由教师来进行,所以,教师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是最大的。一个教师,如何运用所学,将各科知识技能巧妙糅合,从而发挥出1+1〉2的效果来,其

  3

  中的学问非常大。这里,就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本身的学识,一个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在学科整合式的教学中,对于教师的这两个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比如,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学与问》,里面讲述到几个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个是我们中国的著名国画大师、书法家齐白石老人.课前研究教材是教师的重头戏,那么,你研究齐白石到什么程度呢?是浅尝辄止,还是力求更加深入呢?如果一个教师有深刻的学科整合意识,那么,这名教师将从这个角度考虑,从美术、历史的角度去深入研究齐白石,从而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这么多的知识也许不可能都用在课堂上,但是,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他所获得的将是日益广泛的学识!这,才是研究的价值所在。

  学科整合对于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学科整合要求教师能对各学科教学有着一定的认识,他必须去努力关注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经常进入其他学科教学的课堂,学习每门学科的教学方法及其在本学科教学中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笔者由于在普通小学执教,所以有这样的机会去钻研各学科的教学,那么许多专职教师该如何对待这样的问题呢?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所在地区的教师轮岗制度的确有其可取之处,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到普小任教,让更多的年轻教师能到普小去锻炼,让更多的年轻教师能有更多的机会担任更多课程的教学工作!记得我们上师范学校的时候,学校教育我们,中国是一个农耕大国,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要求我们这些师范生树立这样的意识,到农村去教学,不能偏科,必须能教各门功课!这种朴素的农村教学思想深深根植于我们这些师范生的头脑之中,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非常可取的地方的,那就是无论我们这个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为广大农村服务是许多教师必须树立的教育思想,在农村小学教学,你必须掌握多学科的教学,不能因为专职的原因而有所偏颇!在多学科的教学中,我们才能融汇各学科教学的技艺,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日益提高.

  综合两方面来讲,所谓的“教学相长"也就是这样的意思吧。三、如何实现学科整合(一)改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我们教师必须首先改变教育观念。应试教育的旧观念由来已久,这里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教师自身观念在作祟。教师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总是有意无意地与其他教师进行比较,或者说是攀比。当别的班级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或者其它为应试而进行的准备时,许多老师往往就丢弃了正确的教育教学

  4

  观念,也进入了应试教育的“围城”之中。尤其是当看到某些老师所用应试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家长的推崇时,就更是坚定了应试教育的观念而完全抛弃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学科整合就需要我们教师改变观念,真正履行素质教育的理念.知识技能的获得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绝非靠几道题目、靠机械的操练就能获得,而应在多种多样的情境中逐渐形成。一门学科有一门学科的特点,但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绝不是互不相干的,恰恰相反,就像前文所述,学科之间存在着有趣的互惠互利现象,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只有综合理解、运用多学科的手段,才能培养出素质全面的学生。我们现在常常说的“跳出学科看学科",就是要求我们不要死抱狭隘的学科观念,闭门造车,而应该大胆地在自己教的学科中发挥出其它学科的作用,同时让自己所教的学科为学生学习其它学科发挥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学习中渐渐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的学习方法,远比通过死记硬背或者机械操练获得的所谓知识技能要可靠得多,有用得多,因为这些方法才是对学生终身有益的。

  尤其需要改变观念的教师是许多专职教师.许多专职教师囿于自己所教学科,一心培养本学科的专门家,这是缺乏学科整合意识的体现。只有真正理解学科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改变自己的旧有观念,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树立真正的素质教育观念。

  (二)积极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网络的使用更使人类社会的知识呈爆炸性的发展,“且不说‘知识爆炸'的今天,就算要把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五十年前的人文科学学科、自然学科、技术或职业学科的全部知识,或者缩小一点,专指那些进入过大学课堂的知识,进行一番整合或综合,对某一具体的学者来说,也是不可能的.”④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学科整合的道路上取得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自身必须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1、广泛阅读,博览群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学生时要求学生多读书,教师自己当然也不例外。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哪里来,就要靠不断阅读各种书籍,从他人著作中获取。我自己平时所读非常多,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虽然我比较偏好中国古典文学,但是,别的书我也不摒弃。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就告诫青年一代,应该如何读书,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所当然应该在读书中获得各种有益的养分,并应用于日常教学之中,让学生受益。

  5

  2、关注网络,紧跟潮流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就在你的眼前.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网络日益普及,因特网使各种信息的获得异常便捷,教师不能抛弃这一快速有效的获得各种信息的方式.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在因特网上都建立起了网站,在网站上,集中了海量的信息,尤其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更是这类网站的重要内容.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阅读这些信息,你会发现,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虽然良莠不齐,但是只要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我们总能从中找到对我们有益的东西。3、积极研究,投身科研学校和其它教育教学部门经常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教育科研活动,这些活动,为我们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搭建了许多非常好的平台。同时,每所学校也都在搞各种各样的教科研活动,比如课题研究、教学沙龙等等,每个教师都应当积极投身于这样的教科研活动中,向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同时取长补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天长日久,则必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三)精心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一堂课的教学效率,首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根据正确的教学理念来考虑.比如课堂的导入,前人和我们的同行在这个方面已经进行了诸多研究,各种各样的导入方式丰富多彩。表面上是方法不相同,其实质则是支撑的理论不同。当前对我们的教学设计比较适用的理论主要有三种:认知主义的教学理论、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上,便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效果也就有所不同了。学科整合如果作为一种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话,则首先要考虑到各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哪个环节需要渗透什么学科的知识,运用什么学科的技能,要非常合理地进行安排和运用。上文提到的语文课上运用美术课的知识,初始当然是一种灵感的闪现,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必然会理性地运用到学科教学中。所以,学科整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只有当我们教师深入体会学科整合的重要性,才能有意识地在教学设计中精心构思,设计出高效的教案来.(四)优化组合,有效减轻学生负担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不是一门课的问题,而是多学科的问题。语文教学中提出的“大语文"观其实就是学科整合理念的一个明显体现。什么是大语文?也就是除了语文这一门学科

  6

  之外,其他学科,甚至包括社会的、自然的许多东西,都应该是语文学科应该融合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科整合正是应运而生。

  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这的确是一个事实.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这里我们不作论述。但是,如果我们能从学科之间优化组合的话,能有效减轻学生负担,却是不可置疑的。

  以上文所述的语文课编作文选为例。从流程来讲,这个教学设计可以构成这样的流程:语文→美术→语文,也就是编作文选(语文)→绘制书籍(美术)→口语交际(语文).三个练习,浓缩到一个练习中,组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只知道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做作文选,而美术老师在美术课上又让学生画一本书,做一本书可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可以完成的!这样重复的练习,对小学生来讲是多么累人的事情啊!但是学科整合之后,效果却大不相同,语文老师教会了学生如何编辑,美术老师教会了学生美工,作品虽然只有一份,但是,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作品的质量,效率因此而提高了一倍不止。

  我现在已经成为专职的信息技术课的老师,我就经常告诉我的同行,我们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其他学科的教学,如果发现有我们信息技术课能帮助的学科教学内容,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在信息技术课上进行教学,以利于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其实别的课也常常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对我们的信息技术课进行有益的宣传和教育呢!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就有几篇关于计算机的课文.这些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对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更加了解,也更感兴趣。

  所以,学科整合必然能使教学的内容得到更大的精简和优化,各学科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生的负担能得到极大的减轻,而教学的质量却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小学学科整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要让学科整合真正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这有待于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努力。我们的学校领导和教学组织部门,必须研究出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引领教师投入到学科整合这个课题研究中来,让每一位老师在学科整合的研究中得益,让每一位学生在学科整合的教学中得益,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蒋媚,《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2、程天君,《教育学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3、王治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体现更完整意义的目标价值》,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1

  7

  年12月20日。4、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1期。

  8

  

  

推荐访问:学科整合与学科融合 学科 融合 整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