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19篇

时间:2022-11-11 17:55:06 浏览量:

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19篇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2001年至2008名青年教师获全国课堂教学一等奖11名青年教师获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5名青年教师获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20名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19篇,供大家参考。

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19篇

篇一: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2001年至2008名青年教师获全国课堂教学一等奖11名青年教师获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5名青年教师获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20名教师在全市送教下乡教师培训新课程研讨会以及示范性公开课上获奖80多篇青年教师的论文在市省国家级刊物发表或获奖8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市级以上教学骨干名青年教师被评为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

  以教科研为先导

  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学校要发展,最重要的是要看学生是否能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发展,教师的专业要发展,教师的素质要发展。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良的师德、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学生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而以科研为先导,以校本培训为切入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校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方面探索出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一、开办“骨干教师谈课改论坛”我们充分利用我校省级、市级骨干教师相对集中的优势,让骨干教师利用课改论坛这一平台结合新课改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探索,为全体教师作新课程专题讲座。这样一方面促进了骨干教师的再提高、再发展,力争使他们成为本校、本地区、全省乃至全国的名师;另一方面,以骨干带全体,让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上发挥专业引领、骨干带动、榜样示范的作用。开展“欣赏名师课例,聆听名师上课”的教研活动。“名师是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教育发展的探路者”。名师是一座桥,一座连接普通教师和专家的桥。名师是大树,他们根叶粗壮、枝繁叶茂,可以影响环境,影响千千万万的教师。我们带领老师们走进名师的课堂,写下自己的观课感言,交流自己的教学反思,感受名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享受名师精湛的、高超的教学艺术,感受名师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智慧唤醒智慧的精彩瞬间,领悟名师渗透在片段、细节中的理念,从而达到提升自我教学水平的目的。二、激活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最突出的做法一是充分利用过关课、达标课、推门课、新课程探索课、评优课五课结合和“三字两话(画)”“一机六项技能”及研读课标、解读教材、设计教学、上课、说课、议课、评课七项基本功培训作为切入点,促使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二是学校启动了青蓝帮扶工程,为教龄在5年以下的青年教师举行了隆重的拜师结对仪式。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既要提升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的素养和能力,还要提升撰写教学案例、课后反思、教学论文,参与教科研的能力,导师要定期不定期地坚持听徒弟的课,并上好示范课。徒弟听导师的课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徒弟每学期要向全体教师上一节汇报课。这些制度措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1年至2008年的8年内,我校2名青年教师获全国课堂教学一等奖,11名青年教师获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5名青年教师获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20名教师在全市送教下乡、教师培训、新课程研讨会以及示范性公开课上获奖,80多篇青年教师的论文在市、省、国家级刊物发表或获奖,8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市级以上教学骨干,4名青年教师被评为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目前,这部分青年教师已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主力军。

  三、抓课题研究,促校本培训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一支素质高、教学能力强、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关键。为此,我校借“课题研究”的东风,扎实抓好校本教研,紧紧围绕“课题研究”这个中心,搭建了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一是做好“引导学生做语文学习的主人方法与导学模式研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这两项省级获奖课题和“生活中体验,快乐中成长——作文教学研究”这一市级一等奖课题成果的推广工作。二是开展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非正式评价的模式研究”这项省级鉴定课题的总结推广工作。三是认真组织课题组做好《小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拓展性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研究》两项新立项的省级课题的开题和实验前期工作。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研究自己、自己研究”为主导,以“以研促训,以训促发展”为指导思想,带领广大教师向教科研要质量,在参与教科研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四、请专家进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我们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甘肃分会副会长、甘肃省小学语文研究会副理事长马钧带领兰州市专家名师来我校举办“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的教师培训活动,同时作为承办方我们邀请市教科所、凉州区教研室参与指导,联合城区十一所小学部分教师共同参加培训。这样的培训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以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以内化式培训为主。平时老师们参加的一些培训大多是一些外化式培训,即由培训方提供环境,提供资料,然后请专家作报告。以往的培训你讲你的,我听我的,没有参与,没有互动,而这次的参与式培训是一种重参与、重行动、重操作的内化式培训。教师们在专家的引领下紧紧围绕“质疑解惑”“反馈交流”“自主设计”“活动激发”“查阅资料”“分层激励”“学科渗透”七种参与研究型课堂教学的模式,自主参与、自主合作、自主解读教材、自主设计教学结构图、自主汇报交流、自主评价。老师们在培训中不断吸收、消化、反刍、再消化、再吸收,然后产生能量、现场交流、传播、共享。空泛的教学理论在这里变成了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在这里转变为可供操作的方法与技能。二是将短、平、快和头脑风暴的方式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师自我为主。在培训中教师们经历着认识自我,找准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重塑自我的这样一个逐渐“化蝶”的过程。两百多名教师在两天的培训中,在互动中与专家进行思想碰撞,在自主解读教材后观摩典型课例,在内化理解七种教学模式后尝试微格教学,在反思后开展现场互动议课、评课。两天的培训,参训教师紧张、兴奋的情绪状态达到极致,思维发展达到极致,创造力也达到极致。培训带给老师们的共同感受是“痛并快乐着,苦却幸福着,累却收获着”。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告诉我们: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必须依靠一流的教师来打造。只有教师达到“爱至深、艺至精、境至远”的境界,才能培养出“思想活、品德优、兴趣广、后劲足、素质高”的一代新人,学校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式的发展。

  

  

篇二: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发挥教研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杜志民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

  认识。而“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也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方式。在长期的教研工作实践中,在充分发挥三者作用的同时,应与时俱进地走“引领式”校本教研之路,通过教师引领、骨干引领、领导引领、专家引领等方式,搭建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达成教师成长的“自育”和“互育”,促进教师自身和相互间的专业发展。

  一、同伴引领,在反思中提升同伴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教师的学习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专家培训和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建立同事之间横向的平级交流与分享,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让教师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学校应重视团队建设,鼓励教师之间互助、合作与共享。学校应在教师之间强调团队意识,在合作与互助中倡导教师的自主发展。可以设立“和谐年段奖”,开展以年段为主的学习研究活动,开展以年段为单位的分学科教学比武活动、读书论坛活动、教学研讨活动等,主要做法是:1.互动听课。各年段采用“跟踪听课”制度——每位教师每月上两节研讨课。本组一人上课,其余教师跟踪听课。同年段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根据研究主题对其教学进行诊断性分析。每位听课教师都要进行“四个一”的评课(一句欣赏的话语;一个问题的质疑;一条合理的建议;一篇真实的评析)。执教者对自己的课进行反思(课堂

  预设与生成、课堂参与与实效、课堂问题与原因等)。2.自我反思。教师有了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同伴指点和评议,

  对自身课堂教学的优劣有所认识,因此,更需进行自我反思,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教育教学的本质进行理解,并自觉地对自己已有教学行为和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如“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过程是否表现了“公正的品质”是否“有耐心”“豁达的胸怀”“敏锐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等。在这诸多的品质风格之中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也表现着教师的智慧和素质。通过这些研讨,引导教师学会倾听、吸纳、交流与反思,系统、全面和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从制度上鼓励教师之间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的积极的团队关系,从而带动整个团队和促进个人素质的提高。

  二、骨干引领,在比较中提升骨干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点。充分发挥校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备课组长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这一优势,采取给他们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的办法,使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引领的形式有:1.指导式。让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充分发挥师傅的特长,不断营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鼓励教师互相学习,建立师徒带教制度,以培养新教师,促进其成为校本培训中的优势资源。2.观摩式。定期举行师徒教学观摩、公开课展示、教学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师徒互找差距,发现亮点,寻找不足。

  3.研究式。以问题为中心,以课题为抓手,展开研究式师徒合作——就共同关心或研究的课题进行讨论,形成学习研究的共同体。

  4.活动式。骨干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的定期讲座,“名师工程”的“三个一”活动(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做一次专题讲座、组织一次学科教学研讨),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针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或示范,不但提高了他们自身的素质,而且使其他教师受益匪浅。

  三、校长引领,在示范中提升校长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增长点。在校本教研中,校长既是参与者又是指导者。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校长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校长的人格魅力、专业水平、示范带头作用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个敬业、诚信、友善、正派、公道的校长是教师为人做事的楷模,是教师学习的榜样。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校长,能够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从宏观到微观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达到较高的专业发展水平。校长是学校的一员,也是教师队伍的一员。校长也需要不断发展、提高。如果校长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能够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会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校的学习、研究风气必将会长盛不衰。校长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有:1.指导读书读报。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学校应要求教师读好两种书:一是读“理论书”,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读魏书生的《教书育人漫谈》《班主任工作漫谈》;学习课程理论,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时代》;阅读新课标原文,品味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等;学习化组织是最具竞争力的,重视并创造条件让全校教师投入学习,个人和集体都会受益颇多。二是读“实践书”,深入开放性的课堂互相观摩学习,研读教学案例和课堂实录,品评名师的课堂教学等。

  2.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应让教师明白学习能丰富人的内涵和修养,开阔视野,引导思考。作为校长,应学为人先,与时俱进。多读书、多思考、多借鉴外地外校的先进经验,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多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深入班级,调查研究,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校长要以研究的态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力求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干成精品,在成就师生的同时,不断成熟自我,成功自我。总之,校长要善于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四、专家引领在指导中提升专家引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教师在同伴、骨干、校长引领的基础上,必须还要有具体的高水平的专家引领。让学校的骨干教师与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修学校教研室的专家结对,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的方式有:1.专家走进学校,为教师作学术专题报告,引入教育新理念、新信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帮助教师从理论的高度上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2.专家走近教师,就有关热点问题进行解剖和探讨。要充分

  发挥特级教师、教研员、专家的作用,去积极引领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理念,进行问题会诊,归因分析,共同探究,提出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把众多相对分散、零碎的思考,分门别类,在更高层面上加以总结、提炼,注入更多的理性思辨,摸索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高质量的教研成果,努力推广开来,使教师思想日趋丰厚、成熟。

  3.专家深入教学现场,引导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可以邀请专家开设示范课,专家们先进的理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使教师们受益匪浅;可以聘请有关学科的教研员或有关方面的专家来校,深入各学科教研组,指导教师备课,深入班级听课,组织大家评课。通过合作,让教师增强专业发展必须具备的“沟通、合作、交流”的意识,从而使教师专业化成长得到有力地推进。

  实践证明,引领式教研使我们的教师少走了许多弯路,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都能得到较快提升;引领式教研使科研的根基更深入,教研的空间更广阔;引领式教研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有效!

  (作者单位:福建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

  

  

篇三: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让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教研,尤其是新课程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是创建学校特色的有效策略。开展校本教研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价值。因而,建立与新课程相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开放的教学研究机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校本研究的价值追求是要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或者说是要建立起一所学习化的学校。本文拟就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立足校本教研,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新途径,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做法和体会求教于各位同仁。一、更新观念,解读校本教研,正确定位角色科学的校本教研观,能使校本教研变成自觉行为,特别是在校本教研刚刚实施阶段,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还很不到位,此时更应该从观念入手,解决教师关于校本教研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校本教研观。“校本教研”并不是一种新的科研形式,而是将“被异化了的”传统“学院型科研”归位于“以学校为本”的科研,将原本属于学校教育一线教师参与教研的机会和权利归还他们。通过学习,使老师们了解“校本教研”的内涵,弄懂新课程校本教研强调的七个基本理念:第一,校长是新课程校本教研的第一负责人;第二,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基地;第三,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第四,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第五,中小学与校外机构的合作是新课程校本教研成功的保障;第六,新课程校本教研是整个教研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二、理清思路,建立健全制度,营造教研氛围

  我校依据艾里奥特的行动研究模式,注重教师的自我反思,确定研究思路为“设计—实施—观察—反思”。首先,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其次,建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为教师的校本教研提供了一整套角色的行为规范模式,使得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有章可循。为此,我校制定了《铜陵市实验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条例》,拟订校本教研长、短期计划和教研活动实施细则。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如校本教研规划制度、教后反思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校本教研例会制度、互相听课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目标激励制度、教研成果推广制度等。我们还利用教工例会,宣传栏和《教改前沿》简报等阵地宣传校本教研的重要意义、作用和措施,在校内营造“校本教研兴校”的文化氛围。三、资源共享,实施专业引领,提升教研层次专家参与是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在校本教研实施中,教师需要专业引领,需要专业研究人员的帮助,因此,建立一个多种力量介入的教研共同体十分重要。实施专业引领,开发教研专业人员人力资源,是开展校本教研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为此,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所谓“请进来”就是请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校诠释新课程,同时我校还以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利用网络信息建立新的沟通手段与专家、名师对话。所谓“走出去”就是派本校教师外出进修深造,几年来,通过各种途径,我们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自己的专家,目前,我校已拥有18位教师获得省、市、区、校“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

  师”的称号。他们的作用在新课改中业已得到彰显。学校对这些校本教研中的骨干实行动态管理,并继续积极扶植,送出去培训,引领他们向更高一层发展。同时为了发挥这些校本教研骨干的作用,还给他们委以重任,如担任课题负责人、承担校本培训任务、示范教学、带徒弟等,让他们的专业特长充分地展示出来。四、搭建平台,倡导同伴互助,促进专业发展通过校本教研活动的创设,可以让教师有机会在活动中一试身手,培养自己的校本教研能力。校本教研活动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但都必须突出一个“研”字,突出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反思、探究,体现“主题性”、“全面性”、“创新性”、“有效性”、“多样性”、“科学性”六个特点。1、建立读书常规,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现今是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迅速,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为了激励老师们继续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们坚持“四确定”和“一展览”。“四确定”:即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内容、主持人。“一展览”:即学期结束举办一次展览,校长室在检查教师的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和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将优秀笔记对全体教师展览。每周一次政治学习,由校长带领大家学习,提高教职工政治理论素养,加强教师师德修养;一周一次业务学习,由教研组长带领组员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师根据自身教育教学需要,自行选择教育书籍阅读,做笔记。2、扎根课堂教学,锤炼教学艺术

  校本教研的生命在课堂。国内外教育改革普遍认同的两个观点是:一是教师事关重大;二是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众多教师的成长无一例外地显示,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是他们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集体备课。语、数大学科以年级划分备课组,英、音、体、美、自然等学科以学科划分备课组,设备课组长一名。由备课组长负责召集活动,定时、定点、定内容、定主备课人,备课组成员轮流承担一周主备课人。大家采取“头脑风暴”的形式,针对教学内容谈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研讨,修改完善,制定教学预案。最后各自执教,互相听课,评价反思,并形成文字,交教导处。课堂观摩。按学科分组开展教研活动,分阶段推出“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研究课”、“成长教师观摩课”“新教师汇报课”。教师之间开展听课、评课,要求同学科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达一定节次,鼓励教师跨学科听课。听课之后,一定要评课,评课不仅指出优点,而且要提出改进建议,每学期听课达10节,学期结束,教导处将检查听课笔记。三大教研组每组每学期至少开设10节公开课,学期开始学校统一做出安排,确保每周有课听,人人有机会交流和研讨。拜师学艺。学校指定骨干教师与新来的教师结为师徒,签定“拜师学艺”合同,并要求双方认真履行合同内容。合同期满,由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对徒弟进行满师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不合格者,延期学艺,直到合格。跟踪指导。将各学科优秀教师组织起来,成立若干个“校本教研专家组”。将成长教师和新上岗教师分成几个组,承包给校本教研专家组,由该专家组制定随堂听课指导计划,定期听课、交流、评价、指导。学期末专家组为被指导的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发展鉴定。

  教学擂台。同学科同年级教师开展“一课多教”:不同的老师上同一篇课文;“一案多教”:同一篇教案不同的老师教;“一人多教”:同一个老师同一篇教案教多次。通过比较,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彼此分享。双项交流。每学期举行多次教学观摩活动和“送教下乡”活动。一方面邀请校外专家、老师观摩指导;一方面发挥实验学校的辐射作用,将老师们送出家门,到教学条件差的农村学校支教,锻炼教师队伍,促进整体提高。3、实施主题研究,教科研一体化为了将日常教学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我校把课题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研究主线。围绕课题调整学校各项工作,把教学、教研、科研三者整合起来,把校本教研活动变为课题研究的过程,使课题研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血液循环之中,使学生和教师自然地归属到课题研究实践中,确保研究的步步落实到位。转变教师的课题研究取向,引领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自己的研究问题,大课题和小课题兼顾研究。所谓大课题,是指已立项的课题,我校要求教师们留心教学中生发的新问题,个人解决不了的,经过提炼形成课题,以课题为龙头,组织研究团队,集体攻关。(我校现有13个课题在国家、省、市立项,正在研究中,已结题的三项省级课题均获省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所谓小课题,是指未立项的校级生成课题,我校将有研究爱好,有研究热情,有一定研究水平的中青年志愿者组织起来,成立“青年研究会”,开展教学沙龙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定主持人,但不定中心发言人。对我校教师日常教学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会诊”,展开研讨,形成共识,指导教学实践,解决本校的教

  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每次活动确定和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探究,如拼音教学、小组合作、课堂评价等,每次倡导一种教育理念,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获得一种完整认识。4、开发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诞生,使教师获得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因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工作,既可以使教师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又可以使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找准科研与教研、科研与学校发展的结合点,积极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现开发研制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不断总结反思,升华教育教学理念坚持开展“六个一”活动。为帮助教师增强研究意识,养成“实践、总结、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我校要求教师每学期交一份典型案例;每月交一份教学反思;每月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并做读书笔记;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写一篇论文或案例。坚持“六会”制度。建立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我校每学期召开“六会”已形成制度,即面向全校教师的“教书育人经验交流会”和“学术报告会”;面向实验教师的“新课程研讨会”;面向中青年教师的“读书报告会”;面向优秀教师的“我为学校献良策”座谈会,面向青年教师的“奉献教育事业”的演讲会。五、结束语

  实验以来,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校本教研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速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引领着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迈进。我们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员参与校本教研,与教师建立校本教研共同体,推动校本教研向深层发展。关于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校本资源,以及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四者如何有效的整合,我们还很困惑,有待于下一步实践和摸索。

  

  

篇四: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科研融合,助推青年教师专业化

  成长

  摘要:教研和科研看起来是教科院两个并列的活动,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主题、学科或是评价方面将两者进行融合,让教研和科研成为一体,从而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进青年教师发展。

  关键词:科研、教研、融合

  教研和科研是教师在小学教育中较为重要的工作,大多数人对它们的认识不够清晰,他们认为教研和科研是两个领域的事情,不能够融合在一起。事实上,可以对教研和科研进行转型,让科研深入到教学的领域,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助教师形成比较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教师能够将解决办法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让教研结合科研,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学问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去解决。这样,两者就能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教研和科研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

  1.教研和科研的融合是必然选择

  教研和科研,两者既存在着不同,又存在某种关联。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会发现一些教学的问题,在进行教研时,可以将科研的成果运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这样,除了能够解决教学问题,还能够对科研的成果进行检验。科研的存在,可以帮助教研走向深入。如果将教研和科研完全区分开来,那么,科研就成了一种无法实践的理论,失去了科研的意义;没有了科研的教研,就不能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仅仅是教师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

  随着我国新的课程标准的出现,过去的教研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教育需求,教研不再是注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而是逐渐的向理论化的方向发展,开始注重教学的理念,这就会联系到科研的领域上;与此同时,科研也在发生着转变,科研不再仅仅是一些理论,而是越来越注重将理论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师本身。因此,教育的发展推动着教研和科研的融合。

  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研究也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研究这一项活动能够让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着长期的研究兴趣。教师不断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分析和思考。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在教学中能够发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掌握很多教学的一手资料。教师能够利用课堂,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教育理论的正确性。这使得教师既能够拥有研究的资料,又有研究的机会。将教研和科研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1.教研和科研融合的方式

  将教研和科研融合在一起,并不是为了形成多么多高深的理论,或者是多少种的教学模式,而是为了让青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的解决青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效率。将教研和科研相结合,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帮助青年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有效的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结合,让教科研工作引领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成长,下面,将对教科研工作进行探索。

  1.主题的融合

  教师彼此之间相互交流,需要一个共同的话题,不然很容易出现混乱。课题,就是教师能够进行研究和讨论的话题,教师可以针对课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围绕课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因为课题是要作为教研和调研共同的主体,因此,所

  提出的课题必须是有深度或者是有意义的问题。课题还要具有一定的个性,这样,能够让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教师都能够进行讨论。

  在整个学期开始之前,教导处和教科室要进行交流。学校有主要的课题进行研究,教导主任在带领教师编写学科纲要时,一定要联系学校的主课题,防止研究偏离主方向,然后让教科研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1.学科的融合

  教科研的融合要注意让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参与进来,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将性质相近的学科或者是性质差别较大的学科分别放在一起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有效的拓宽教师的学科视野,而且,不同学科的知识、教学方法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交流,从而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教学问题的时候,能够灵活的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评价融合

  教科室、教导处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进行考核,了解教师的教科研进程和成果。每一个教研组要将自己所选择的课题研究内容写成研究报告,然后教师之间交流探讨。教师可以在交流中进行反思,发现他们自身的不足之处,改善他们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获得提升。

  三、总结语

  在推进学校校本教研的时候,要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让教研和科研从主题、学科、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融合,让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为科研的实践地点,将科研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杜永峰,张莹,刘清.论高校教科研成果孵化在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中的嵌入式服务[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02):59-64.

  [2]周朝晖,黄思国.互惠共生,促进共同体学校教科研一体化发展[J].中小学管理,2019(10):22-24.

  

  

篇五: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让教科研成就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对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命题。教育名家和有所建树的教师的成长历程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问题型、学习型、方法多样化、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并能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进行合理的对接,这些也正是高专业化程度教师应该具备的特征。教育科研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教育科研使教师成为问题型教师“教师的工作就是研究的过程”,也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师的工作处于研究状态。因此,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才是真正适合教师研究的教科研项目。1.教科研沙龙教师教科研的项目基地沙龙是一种围绕某一主题进行自由的、非正式讨论与交流的形式。教科研沙龙中,教师可以说出自己的困惑,以求解;也可以说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预见,以求证;还可以说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进展,以求深入。“教学百问”沙龙,让年轻的教师、年长的教师、有经验的教师、有理论的教师都坐在一起,提出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由于环境的宽松,教师们可以各抒己见。“年轻的问题”可能是新问题,也可能从属于“年老的问题”。当问题集中起来时,问题可以在其他问题中受到启发,问题也可能包含于已解决的问题之中而被解决,问题还可能与问题发生碰撞,这种引发问题的形式本身就是研究者之间的对话,是一种研究。同时,也会有人因为问题而开展研究,这就

  形成了教科研项目,或者说教科研课题的“立项”。它们源于实际,也符合研究者的意愿。

  2.教师论坛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的阶梯“问题即课题”,问题自产生起,课题就诞生了,研究也就开始了。如果带着问题进行工作,那么教师每天所面临的真实教育情景就是教师最本真的研究过程。“教师论坛”是促进教师从感性的教学活动向理性的分析发展、从材料的研究和数据的获取向系统化方向发展、从实践向理论发展的催化剂。在“教师论坛”里,面对其他教师,自己的观点要接受冲击、挑战,必须要经过充分的分析、归纳、整理和理论思考,才能得以肯定和推广。因为,论坛源于“问题”,它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论坛的主讲人讲自己突破问题的方式和对问题的思考,论坛的听众侧重于寻找解决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方案。他们通过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在活动中将大的问题细化或随着问题的解决引发更深入的问题,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二、教育科研使教师成为学习型的教师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必须在今日便开始塑造,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要求。“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场域就在于在学科知识化的基础上使教师实现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这就决定了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必须是学习型的教师。基本的教科研理论、扎实的学科功底,以及相关的教科研前沿都不能不学。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基于学习型组织的校本研修、专家讲座、名师引领……

  都是在教科研旗帜下,有助于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学习方式。1.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教科研场所“校本研修”是以“以校为本”、“教师即研究者”和“提高专业

  修养”为核心内容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它给教师提出的最切实的要求便是用学习来成就自己的专业成长,用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教育科学素养。其中,“教师即研究者”是对教师的重新定位,需要教师忠于学生真实的时代背景和心理,通过对现实社会教育因素、学生心理、学生的认知基础及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学习,进行综合研究,进而能使自己的工作处在研究之中,也能引领学生正确的求知、诚信地做人。而“提高专业素养”则反应的是“校本研修”中,教师学习的真实价值取向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和理论素养水平。它反映的是,教师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教学、教研任务,而是通过校本研修将学习素养专业成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人生规划”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便成了校本研修的主流形式。通过“教师人生规划”的专题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学生的特点,与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结合起来,自主规划设计个性化的专业成长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

  2.专业引领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范式的学习形式中小学教科研是围绕自己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而展开的,但开展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他们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必须借助专业引领。因为专业的引领不仅可以使教师找到自己需要的理论,能了解到教科研最新的发展动态,同时还可以完成实践性教学经

  验的提升。专家的引领和骨干教师的引领正好符合参加教科研的一线教师在这两方面的学习需求和实践需求。

  首先,专家引领为教师的理论学习指明了正确方向。专业人员是指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有专门研究和深刻实践的人员。与一线的教师相比,他们有较系统的理论知识,有较宽厚的教育教学实践功底,有宽阔的教育教学观察视野,他们往往能站得高、看得远;他们有较新的理论与经验,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居高临下,能让教师开阔视野,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教师提供将新理念转化为实践性行为的可操作性建议。

  其次,骨干教师的课堂引领是教师实践学习的最好阵地。骨干教师是中小学教师群体中具有带头、示范、核心作用的那些教师。他们会走进学习者的课堂,依据他们丰富的经验,分析上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教材与学生的融合程度、处理课堂时所贯穿的理论线索与实践主线及它们的和谐程度,并能针对性的指出问题,让上课教师能充分的从评述中学习到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进行理论引导,也能使学习者找到最符合自己实际的理论学习方向。

  三、教科研使教师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针对基础教育的现状,就是“要使教师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承担起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担,必须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促进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研究型教师要对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必须具备分析和研究

  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他们应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除了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外,还要能够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针对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善于把研究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把握一定的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教育教学的实践效率。

  同时,他们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教育教学信息和改革的经验,并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科学的反思,再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形成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题的选题与立项时,从实际出发搜寻理论依据、分析整理材料、抽象研究过程,最终达到理论的拓展和实践的突破。

  

  

篇六: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教育科研引领教师的自主性专程中如何界定教育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呢

  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教育科研引领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如何界定教育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呢?这里指的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探索教育规律的创新性活动,在教育科研活动中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促进了教师逐步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科研型教师转变,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一、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土壤。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自主更新。做过课题的老师都知道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教师的观念一旦转变,便会创造出许多优良的培养方法,由此带来学生显著的变化,而参与科研,就是转变观念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在组织课题研究的三年中,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理论学习

  及多种方式的培训,使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学习获得新的理念,在新的理念指引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理解教育。通过教育实践研究推动自己去思考、去学习。我们课题组在本课题实验这几年共参加本课题专题培训六次,课题实验的老师在课题结题时,认为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他们教育观念的改变,业务知识的学习,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通过课题研究活动逼着老师学习知识。以我自己为例,以前认识领域往往局限在教学参考资料和教材相关的一些知识内,参加课题研究以后,必须逼着自己迅速的扩大了认识领域。知识不?嗟母?新、补充和范围不断的扩大。以文化知识为背景,以学科知识为主干,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为基础,构建了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我在研究《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个课题,不仅要学习数与代数学科知识、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还要通过自学、咨询等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特别是最前沿的跨学科的知识,课程论、教学论、教育科研等理论,甚至涉及到哲学方面的知识。通过教育科研这样的活动能够督促老师自主地去学习专业知识和非学科领域知识,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三、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育科研不仅促进了教师的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而且还促进了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因为课题研究结果是一个创新的结论,课题结束后,研究者要对课题研究作全面地总结,写出结题报告。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师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了新理念、新观点,把这些新认识进行理论的提升,形成新理论。教师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我在研究课题《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的研究》时,经过选题、课题申报、阶段总结、课题研讨、撰写研究报告这个过程。我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反思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当一个研究课题获得成功,取得成果时,教师备受鼓舞,有巨大的成就感,各种潜能都被激发出来,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四、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教育科研在本质上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已经成教师专业发展化的重要趋势。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例如,我主持的课题《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的研究》,通过开展读书沙龙、读书心得竞赛、教学研讨、外出学习交流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平台。教师们在各种科研活动中尽情的展示自己,表现自我。实验教师经过锻炼,分别成了我县的数学骨

  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使实验教师在全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示范、带头的作用,推动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五、教育科研引领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发展教育科研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教师提高信息资料、理论、科研方法的指导。例如,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出现了问题,教育科研指导教师抓住实质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用科研课题研究探究解决的方法,形成经验,用科研论文总结教育经验。用教学案例反思教学的过程,最后形成研究报告,有了研究的结论,解决了问题。促进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不缺乏干的实际行动,但我们缺乏思考,更加缺乏理论的思考。这就需要在教育科研这片沃土上,教师要结合日常教学进行理论探索,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思考。努力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迈向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发展之路。参考文献:[1]吕以新,李方红.由教师专业发展走向教师生命成长[J].当代教师教育,2013,(03).

  

  

篇七: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区域教科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不同学校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教学的任何一个阶段,教师都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教育和引导学生。而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来说,首先需要从教科研入手,相关教师只有通过更为有效的区域教科研探究,不断增长教育教学经验,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区域教科研;教师领域;专业化发展;采取措施

  引言:区域教科研本身是针对教育教学领域设置,可以为不同阶段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教育管理心得,在教科研过程中,各位教师共同探讨,以教育知识理论作为基础,充分结合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问题,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总结出一套更为适合当代青少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全面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区域教科研组织的重要意义

  所谓区域教科研,主要是围绕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教师群体展开的,致力于为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教科研组织向教师之间进行经验分享和技巧交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水平,而总起来讲区域教科研组织本身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以下将逐个进行分析。

  1.符合国家教育教学要求

  当前,我国教育教学部门提出了素质教育与全面教育的最新要求,而这与区域教科研的组织在目标与方向方面是保持一致的,为此,区域教科研本身就是在国家教育教学最新要求下开展和进行的。在教科研的不断深入探究中,不同阶段的教师可以对教育教学本身进行充分交流探讨,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

  规律,寻求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满足当前国家在新形势下对于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1.满足教师终身学习需求

  区域教科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终身学习的需求,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都需要明确一个观念,也就是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共是一个不断开拓思维和创新学习的过程。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区域教科研可以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学习与成长,帮助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1.保证教育教学工作进展

  当区域教科研在学校整体有效推进以后,其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可以符合国家要求以及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方面,还体现在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以及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进展。当教师对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更加良好的把握后,便可以积极采取合理措施,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解决,保证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进展。

  1.如何保障区域教科研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区域教科研本身无论是对于国家层面的教育教学要求还是对于学校层面的教学工作进展,以及个人层面的教师和学生教育教学拓展来讲,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那么现阶段如何更好地保障区域教科研发挥作用,也是当前各所学校以及教师的主要问题,接下来将主要针对区域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措施进行探究。

  1.合理规划教科研时间,保证教师交流学习

  要想通过区域教科研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可以合理对教科研时间进行规划,而所谓的教科研主要包含学术专题探究,优秀教师经验讲解以及各类教学比赛研讨会等等,因此,学校需要根据具体的教育教学进度来设置教科研时间,督促全体教师进行交流与学习,在合理地设置以及督促作用下就是可以得到更为专业化的发展。举例说明,普遍意义上的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月考,而月考完成后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考题分析研讨会,为教师指明考点,促进教师对教学阶段重难点的把握和分析。又比如说,学校可以适时组织教师进行听课和评课,听课是为了学习公开课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而评课是为了督促讲授公开课的教师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这样一来,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科研内容,教师便可以在交流中快速学习,促进专业化发展。

  1.全面创新教科研模式,促进教师经验分享

  为了更好地保障区域教科研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最大应用效果,学校应当全面创新教科研模式,以更为科学的领导组织好教师进行教研和科研内容,全方位促进教师进行经验分享,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举例说明,学校可以创新教科研模式,所谓创新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学校可以创办一定的区域教科研组织团队,以小组的形式对各个学期不同阶段的教科研内容进行规划和监督,将教科研组织落到实处。同时,对于教科研小组成员需要明确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规划方案,同时在学期中各项教科研方案提出以后,小组应当加强监督与检查,保证方案实行得更为有效,以更加全面的教科研模式促进教师业务发展。

  1.持续深化教科研内容,督促教师能力提升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校不仅仅应当从规划和创新入手,还需要从基础入手,对于基本的教科研内容进行持续深化,督促教师能力的有效提升。尤其是近些年来,各项国家性质考试中涉及的考试内容不仅仅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更加包含了对于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方面的考察,而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的讲授和引领,学生才可以更好地作答。为此,教师自身需要对新课程改革

  下的教育考察内容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并在不同学期的教科研进行过程中持续深化教育考察内容,在保证对课本教材内容掌握的基础上,努力进行拓展。而这些都需要依靠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来实现。

  1.切实依靠问题教研,落实教师教研效果

  为了能够让区域科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本身必须树立起问题教研的意识,也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旦遇到一些教学问题,就应当及时组织科教研,对问题进行探讨与解决。而问题教研意识建立的关键在于学校的督促,学校应当积极引导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研意识,通过讲解让教师明白问题教研带来的好处,进而激励教师在接下来的实际教学中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教研方案进行解决。举例说明,在中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一题多解内容时,对于同一道习题应当探究多类解题思路,而对于一些新入职教师来说,其教学思路还没有得到有效拓展,可能思考问题解答的角度比较片面,因此当新教师的思路受限时,各个学科组应当及时进行教研交流,把这个习题的多种解法讲解清楚,促进教师理解,进而让同学们深化数学逻辑思维,重在拓展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我国不断变革的教育教学要求,各所学校应当积极响应,不断提升区域教科研水平,以更加良好的业务交流督促教师能力的有效提升,而当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得到保障后,在更加正确的引导作用下,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日渐增强。因此,我国各所学校有必要树立正确的教科研认知,让教科研组织的更有价值,真正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起到督促作用。

  参考文献:

  [1]任万昕.教科研相融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J].家长,2020,(09):5859.

  [2]周瑞新.打造教科研共同体,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6):51-52.

  [3]帖宝.论网络教科研与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J].新课程(上),2013,(11):171.

  [4]汤慧.依托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09,(04):93-94.

  ——此文为贵港市港北区建设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城乡教育联盟”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阶段性成果。

  

  

篇八: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

  浅谈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也要不断的变革和创新。教育的发展,必须由教师来完成,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育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如何由“教书匠”发展成为一个教育名师、教育专家。笔者认为,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为教育科研提供不竭动力,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发展的。

  一、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途径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服务。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展示出来的教学特色,必须是通过教育科研而得到的,教育科研必须置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面向实际,面向教育改革,面向素质教育,着眼于实践应用。同时,教育科研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而是在接受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要创新研究前人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教学效果。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为教育科研提供不竭动力

  ;.

  .

  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崇高的事业;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智能和智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教育科学研究;开展合作研究、自我反思与独立研究。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优秀的教师还是善于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通过教育科研来实现,

  三、教育科研能促使教师在合作中成长教育科研不是单兵作战,它需要群体合作,要从个体行为变成群体行为。教师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想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最重要的就是抓住课堂教学这条主渠道。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定期组织校内开放课、示范课、研究课等,通过课后相互切磋、互动交流的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开放自己,形成如同医生会诊的“研究共同体”,对真实而复杂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话、协商、合作解决问?}。教师可以学会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总之,教育科研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

  ;.

  .

  发展又离不开教育科研,二者之间是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

  ;.

  

  

篇九: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育科研这方沃土。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发挥教育科研丰富教师知识、形成教育风格、张扬教师个性、厚实教育底蕴、提升教育境界等功能,培养有专业底蕴、独立精神和思想力的研究型教师,以适应教师成长和教育发展的双重需要。

  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中小学教育科研侧重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以及研究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研究的目的不是提出新的教育理论,也不是解决“是什么”等理论层面的问题,而是将全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于教育实践之中,获得“怎么做”等实践性智能;研究的最终成果不是指向成果的学术化,而是指向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完善与改进,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1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代的诉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由教

  师、学生、教材、媒体等显性要素和教风、学风等隐性要素构成,其中教材、媒体等显性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三级课程开发理念将部分教材开发的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这对一线教师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从执行教材到开发教材,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执行者和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不

  仅要以经验型的传授者身份进入课堂,更要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改革创新。此外,教育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迅速改变,他们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智力水平,更具备了信息接受能力强、现代信息技术水平高等特点,这就需要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些都要求教师具备浓厚的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不断改革,以严谨的科研方法为依托,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透过教育现象把握教育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在研究状态下创造性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教育科研能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为什么能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国内外教育专家与名优教师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不管是

  像美国的桑代克、我国的陶行知等知名教育家,还是魏书生、孙维刚、霍懋征等当代教育家,他们都能坚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教育与研究相结合,最终探索出教育的真谛,成为教育大家,被后人所敬仰。因此,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情感的发展,如果仅仅定位在学校教育阶段所接受的知识与修为的情感,那是远远不够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教师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只是一个起点,其发展更多的受益于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受益于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的工作状态,受益于先进理念指引下开展的高效益教学实践活动。以教师个体成长为视角,一名新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等策略是现阶段校本教师培养的重要手段,可以让新教师少走弯路,缩短成长期,加快进入成熟期;而新教师要从

  基本胜任成长为名优教师,不仅需要名师的引领,更需要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最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3教师专业成长能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教育科研是生产力,基于教

  育科研的教师专业成长能有效提升教育生产力。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群体,是提升教育质量、打响学校品牌的保证。“教师即研究者”运动的倡导者藤豪斯谈到:“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改进教学,或如何能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巨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以此看来,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才能使教研活动根植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根植于课堂教学实践,也才能使教育研究成果较快地转化到教师的教育工作中,让教育科研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以教育科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载体和桥梁的,教育科研可以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帮助教师树立现代的教育发展观、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使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成为成为推动教育系统改革和发展的先导和动力,从而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最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方向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显性指标,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等,也有隐性指标,如,学习力、思考力的增强,个性特长、人格魅力的形成等。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以厚实教师的理论底蕴,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促使教师

  实现从新手到能手的转换。

  1以教育科研厚实教师的理论底蕴

  教育科研源于学习,学习为教师打开了接受先进思想和理念的一扇窗,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厚实理论底蕴,提高业务素质。教育科研能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理论学习和行动研究的机会,让教师在科研工作中重视理论学习,并主动搜集与研究有关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前沿信息。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广大教师通过组建课题组、成立学科课题研究团队等,营造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的科研气氛,促使教师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综观在专业成长道路上取得明显成效的科研型教师特点,我们会发现,科研型教师都是执著于学习的人,他们从不排斥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并努力从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丰富并完善自己独有的知识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他们更注重不断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以行动研究为载体,通过思想与行动的交互来有意识地建构自身的实践性理论。这些实践性的理论不是外来注入的,而是来自于教师多年实践积累并融会贯通的知识和智慧,比起书本上习得的理论更有效。源于学习的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的理论支撑,是教师专业自信的基础,是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得到认可和发展的底气。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说教育科研能让教师学会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主动探索并形成自己独有的有效学习方法,让教师逐渐成长为有独特思想和独立教学风格的人。

  

篇十: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提升教科研水平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发展我校在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中将教师的年度教科研工作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参考依二以教研活动为依托教科研常态化我校将每周一下午的两节课后定为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活动形式包括专家讲座教师培训后总结校系骨干或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集体备课评课等

  以教科研为抓手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一、教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教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

  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作

  为科学研究一个分支的教科研总是为如何解决现实教学活动中各种各

  样的教育问题而展开的,即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教学。简言之,教科研是连接理

  论和实践的桥梁,是学习和探究的有机结合,是加速教师从“经验

  型”向“研究型”转换的最佳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是指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主要通过

  教师自身的学习反思在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个人成长与实

  现;另一方面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是教育部门或学

  校通过提供培训等各种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

  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科研与教师成长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要为社

  会发展服务,就要对教育的规模、目标、制度及内容有一个科学的认

  识和决策;另一方面,课改的逐渐深入,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适

  应新的要求。因此,积极探索、实践能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成

  为必然趋势。

  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根本和保证,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关系到教师

  个人素质的提高,更与学校的教育质量密切相关。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如何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教师以此为研究探讨对象,努力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的过程既是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的教科研过程,也是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的专业成长过程。

  三、以教科研为抓手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科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逐渐深入人心。为鼓励教师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我校以教科研为抓手,努力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一)建立健全教科研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制定了《教科研配套(奖励)办法》,对课题研究、教科研成果、学术论文论著、论文评比获奖、专利等作了明确规定。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提升教科研水平,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发展,我校在《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中将教师的年度教科研工作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以教研活动为依托,教科研“常态化”我校将每周一下午的两节课后定为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活动形式包括专家讲座、教师培训后总结、校(系)骨干或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集体备课评课等。1.推行“每日开放课”、“每周公开课”。在全校范围内推行

  “每日开放课”、“每周公开课”。各系部每周推荐1名教师,由教学科研处根据课表统一安排开放/公开课时间,并提前1周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向全校教师公布开放课的相关信息,包括时间、地点、授课教师、班级和授课内容等。要求全部听课教师(各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或教务秘书至少有1人)签到、做好听课记录及评课总结。教学科研处定期组织开放课听课反馈交流会,邀请学校在省级“‘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中获奖的教师介绍如何备课、说课、上课、听课以及评课,并对开放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多听”、“多学”、“多交流”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勤于思考、勇于发现题和善于通过科研解决问题。开放课与公开课制度的推行,增加了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了天天有课听、人人都上开放课的良好局面,为教师开展教科研提供了素材和拓展了思路。

  2.加大教师教科研培训力度和广度。为开阔教师视野、拓宽其科研思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加大了以“请进来,走出去”为特色的教师培训力度。

  请进来,即邀请专家、名师来校举办讲座。如,为使教师熟练运用“中国知网”这一科研平台,提高其教科研水平,学校邀请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XX公司专家来校作“如何使用中国知网提高教科研水平”讲座。又如,针对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教科研等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了全国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杨?老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例》、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路晓凤老师的《信息化的语文课堂设计从“模糊”走向“清晰”――

  我的信息化大赛之旅》、青果公司专家的《如何创建教师学习空

  间》和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蒋慕东博士的《先写楷

  书,再写草书――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等系列讲座。

  走出去,即本着公平、公正及教师自荐和系部推荐的原则,每年

  选派大量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科研培训。为实现全员培训及达到

  以点带面的培训效果,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市级培训,

  每2-3年参加一次省级及以上培训。省、市级培训教师在培训后1

  个月内完成培训后感想的培训总结,并在系部教研活动时汇报。出

  国培训教师回校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专题讲座,进行成果汇报会,

  让全校教师共享培训成果。近五年来,学校投入近200万元,选派

  了30多位教师走出国门,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德国、日

  本等国家进修和考察交流。这些举措,让教师对国际先进理念、办

  学模式、培养方法和教学经验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效提高了其

  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3.以国家、省、市各级教学竞赛为契机,掀起教科研热潮。近

  几年来,为实现以赛促教和以赛促研的目标,学校上至校长下到每

  一位教师对各级各类教学大赛愈加重视,不仅从政策、制度、人力

  和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还以此为契机,通过对竞赛活

  动的严密组织和层层打磨,掀起了全校教师申请各级科研课题进行

  研究的科研热潮。

  (1)广泛动员,全员培训。学校专

  门成立了以教学分管校长、教学科研处处长及各系部主任为首的指

  导小组,根据省、国赛要求制定了校级竞赛工作方案。各系部收集、学习省市相关文件,制定活动方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在全校教研活动大会上,主管教学校长就教学竞赛活动的意义、程序等作进一步阐释,鼓励老、中、青教师全员参与,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全体教学人员参加了在我校举办的淮安市“五课”教研工作培训会,对省体育与心理健康中心组组长钱爱成、省语文中心组组长何忠及省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心组组长石光耀等专家的有关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反思撰写、教学策略安排、教学程序布设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等讲座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对自己今后的教学研究方向更加明确。

  (2)教研室、系部、学校、淮安市等层层打磨。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个人申报、教研室―系部―学校层层把关选拔市级参赛选手。首先,发挥教研室、系部集体备课优势和教学团队群策群力作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讨。其次,在全校观摩活动中,教师参照《教师说课评分表》对各系部推荐的选手进行打分,选出市赛选手,且要总结其优点指出不足,以便其他老师取长补短。再次,选手对教案、说课稿进行认真修改、打磨后,学校组织校内评委,严格按照比赛要求对选手的教案撰写及说课展示进行点评。最后,邀请本校、本市兄弟院校的专家对在市赛中入围省赛选手的教案、说课进行点评。

  近几年来,我校在“‘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中获得

  省示范课3项、研究课十几项,淮安市示范课20多项。2011年,受

  淮安市XX局,XX局委托,开展了淮安市“^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推进中职校教学改革的研究――以淮

  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例》的研究,研究成果得到专家的一致

  认可,且对我校以“‘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为契机,激发教

  师教科研热情,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依

  据。

  (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教科研“科研化”课题研究是教科研

  工作的载体。近几年来,我校承担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7

  项、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3项及多项市级重点规划课题

  的研究,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走上科研的道路,激发了其研究热

  情,为教师的专业成?L铺设了道路。

  (四)实施“五大工程”,树立教科研标杆美国的格莱恩?布莱

  德曾说过:“成功就是一个人事先树立有价值的目标,然后循序渐进

  的变为现实的过程”。没有目标就没有努力的方向,没有奋斗的动

  力。树立的标杆最好不要与自己目前水平相差太远,以免产生挫折

  感。当超越了树立的标杆后,

  要及时寻找、树立新的标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我校通过“名

  师培养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

  “双师型教师培

  养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和“教师全员培训工程”等五

  大工程的实施,树立了大批的教科研标杆。

  我校依托国示范重点专业建设,加强了教学团队的建设,并通

  过团队建设,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目前,有“园艺

  技术”和“畜牧兽医”2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其中园艺技术教学团

  队被省农委评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

  建立

  了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会计等名师工作室,其中,“李慧园艺名师

  工作室”被评为省级名师工作室。学校“五大工程”的实施,树立了

  大批教科研标杆,同时吸收、带动了大批中青年教师从事教科研工

  作,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了中青年教师

  的专业成长,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储备了高素质人才。

  

  

篇十一: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教科研相融合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作者:任万昕来源:《家长·下》2020年第03期

  摘要:高水平教育需要教师在许多方面具有高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文化素养。需要教师接受专业训练,这样的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在现代教育中,教师需要改变之前旧的教育思想,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同时,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需要改变开放思维、开放思想、开放氛围和开放学习的培训方式。因此,在实践中,幼儿园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科研;教师专业成长;策略

  一、结合研究型理论学习作为突破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先进的教学理念密不可分。使用高级教学理论知识指导幼儿的日常教育和活动,为幼儿园努力创造一个强大的学习环境,要求进行八个小时的“阅读书”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记录。同时,采用学前教育研究的主題,改进实践和辐射指导,采用自学、相互交流、观察等教育活动撰写案例,或者分析其他人的教育案例,总结经验,整合学习与研究。

  二、建立交流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一)“师范教育与研究”与“专题教育与研究”相结合,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教育和研究”通常包括设计、分析、实地观察和教育活动培训等活动。追求研究与实践的统一。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并将其教学实践行为视为学习过程。这不仅提高了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学实践活动的质量。

  (二)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发现问题、反思总结,教师探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迅速提升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是有效的校本教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反思性教学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自我完善的学习方法。在我们的幼儿园中,教师的日常教学状况与他们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结合在一起。教师根据课程计划组织简短的反思,定期组织教师,分享每位教师的总结、经验和看法,并要求教师撰写反思日记。这增强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反思能力,并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加强教师在幼儿园教育研究中的活动,可以提高教学策略和技能。

  (三)加强教育和研究活动,以便教育和研究可以支持所有成员的成长为了有效地支持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认为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教育和研究活动,包括:合作共赢,共同成

  长。此外,组织学科领导、各级知名教师等骨干教师和其他骨干教师开展示范班,让新任教师上课讲授,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此外,学校可以积极组织比赛,通过竞争促进教育来帮助教师成长,包括在青年教师的优质教学与高效教室的优质教学之间展开竞争。

  三、利用终身发展来鼓励幼儿教师自觉从事教育研究

  (一)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要正确认识教育科研活动,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不仅是职业和事业,也是一种专业,教与学的能力是新时代教师的前提。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声称:“教师参与了教育研究并建立了既科学又生活的教学法。”“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在新的概述中流行的新想法。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教学和科研技能。否则,将无法承担深化教育改革的重任。

  (三)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认知活动,它利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系统地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的新时代,因为它使我们能够探索和发现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教育的工作是培训未来人才,提高教师素质和规范教育管理的需要。

  (四)教师需要制订个人职业计划,以实现职业成长和职业发展。职业规划有助于教师制定发展目标并解决教师的倦怠。在制订个人职业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对当前的发展状况有充分的了解,每个人都可以合理地考虑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客观地考虑现有的成长环境。

  四、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自我发展

  幼儿园可以改善外部条件,例如,入学门槛和实施资格认证计划,以促进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提高园区教育和研究活动的效率。此外,教师需要建立自己的自我发展意识。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仅是他们专业发展的起点,而且是他们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幼儿园教师充分意识到个人在教育和研究活动中的“领导作用”,将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与学校的实际发展相结合,并意识到自己基于幼儿园教育和研究计划从研究者的角度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避免在研究过程中过分依赖被动心理学,我们努力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克服被动和盲目性。

  (二)强化教育科研观念

  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取决于自己,而是需要他人的帮助。这不是该过程的孤立反映,而必须是基于团队协作的成长过程。

  (三)多渠道获取问题

  通过多种渠道聚集问题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主要方法涉及三个方面:首先,业务负责人需要深入课堂,对教师进行教学和实地考察,并发现真正的教育问题。每天收集的问题根据其内容进行分类和分析,以确定适当的研究问题。其次,教师的日常教学笔记、论文和案例分析也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相关主管应谨慎处理此类工作副本中的问题,并确定研究主题。最后,建立一个提问平台。在进行园林教育和研究之初,每位教师都必须报告在本月的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困惑,并选择认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业务负责人要根据情况定期收集问题,根据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分类。

  (四)邀请专家共同指导和探索

  幼儿园教育和研究的课题是否合适,是否可以激发儿童教师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是否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和其他问题的发展,是否需要依靠教育者的指导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学和研究活动中,专业人员可以深入研究,与幼儿园的教师分享经验和问题,并及时修改校本教学和研究活动。另一方面,专业人员使所有教师和幼儿园管理人员保持学前教育的最新状态,并缩短了教师与专业人员之间的距离。因此,重要的是邀请专业人士共同领导和探索,以改善幼儿园中的教学和研究活动。

  (五)建立发展评价体系

  评估幼儿教师教育和研究的目标之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幼儿园需要建立以发展评估为基础的评估体系,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发展评估是基于教师职业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以及每个教师在专业发展需求上的差异而制定的。强调教师参与学前教育和研究的评估不存在奖惩,并强调自我评估、同伴评估、父母评估和领导评估,以提高所有教师的参与度。这不仅减轻了幼儿教师被动参与教育和研究的精神压力,而且营造了相互合作,共同促进的氛围,从而提高了专业人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岩.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编张欣)

  

  

篇十二: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教育科研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和知识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

  生的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简言之,就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

  育规律以及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以解决新

  问题、新情况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其主体是广

  大的教师,而不仅仅是科研人员,只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教

  育科研促进教育改革、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促进学生发

  展的价值。

  一、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科研的本质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观、

  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都在发生变化。在这种变革中,使教师成为优秀

  教师的、衡量教师专业素养高低的,不只是教师的知识或方法,也包括教

  师对学生,对教育目的、意图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教师在教育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和批判反思能力,是教师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

  素。而这些能力的前提与核心是教师应具备教育科研素养。这样,教师

  才能在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实施教育教学计划、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过程

  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水平。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性质需要他

  成为一名研究者。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情境性很强的职业,它需要实

  践者自觉地将经验反思和理论探索在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推动力

  来自教师的科研精神、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

  基于科研定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是实现教师人生和职业价值的

  基本途径。首先,教育科研能够确立教师的主体价值。教师具有科研素养,

  就能成为教育实践的主人,把自己从经验、权威中解放出来,探索适应自

  己的教学内容、方法,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主动参与和积极投

  身于教育改革中;这样,教师在体验教育探索、创新甘苦的同时,也能体

  验到来自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幸福和快乐,自然就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

  社会价值,升华自己的主体人生。其次,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能提升教师

  职业的专业水平。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科研素养,教师才能通过活动、探

  索、研究,创新、发展课程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水平;

  同时,只有具备教育科研素养的教师,才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职业

  道德,

  自觉提升自己的职业使命感和

  责任感,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全方位地推动教师职业专业化,

  有效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教育科研型教师的专业成长特点

  教育科研型教师能把教育实践作为观察与思考的对象,

  并且

  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

  然后提到

  理论的高度加以概括,说明教育问题的本质,从而按照客观规律指导教育活动。

  首先,教育科研型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形象要有新的认识和定位。

  教育科研不仅有力和迅速地推进了教学的技术,而且使教师

  工作获得了生命力与威严,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性。教育科研是解放教师

  的武器,可以指导他们工作,可以使他们从无效的知识中解放出来。教育

  科研对教师而言,意味着确信自己有能力构建知识和改进他们的实践,采取研究的态度,能够从一个否认个人尊严和迷信外部权威的制度中把自己解放出来。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他们的职业形象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

  树立科研的意识与态度,积极参与到教育科学研究中来,才能成为不仅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其次,教育科研型教师要有较强的内省和自律意识。

  教育科研型教师具有积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向,能潜心捕捉和发现科研课题,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和进行教育科研的强烈愿望,有对教育科研的成就需要,有发表科研成果的需求,有进行教育科研的动机和意向,能积极关注国内外教育动态。教师通过教育科研,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看到了自己同时代的差距,看到了自己与同行的差距,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必然会努力学习与思考,在知识积累、理论素养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在世界观、方法论方面力求完善,在实践中认真锻炼,逐步成长以至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内省和自律的过程,也就是反躬自问。而这种内省和自律意识的形成也是教师达到自觉实现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三,教育科研型教师要在专业成长方面实现自我的价值。

  从事教育研究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结果的一种活动。对一个教师来说,每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就是确立并实现一个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每进行一个课题研究,就是在不断地获取新的教育信息,

  掌握新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对教育实践认识的新飞跃。在不断的科研中,教师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知识的传声筒或教材的扬声器,而是把自己看成一个有理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认真思考自己在教育中的经验与教训,这是一种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的状态,他们对已有的理论会更愿意思考,对于新的问题也会更敏感。教师的创造思想就是在从事一个又一个的课题研究中得到充分发挥,一次又一次地开拓自身前进的道路,这样就能不断地“运用所有的才能、潜力、技能,努力发展潜能至极限”,从而不断出成绩、出成果、有成就,得到自身的发展和精神的满足。因此,从事教育科研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从自觉走向自为的标志。

  三、通过教育科研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和途径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崇高的事业;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智能和智慧。而专业化发展又要求教师主动学习,与外界优质资源实现良性互动,开展合作研究、自我反思与独立研究。因此,通过教育科研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教育叙事研究(narrative),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其实质即“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自己的教学生活,”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研究、记录,写成叙事研究报告。它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对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所涌现的各种各样的困惑与问题进行反思,并从中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通过教育叙事研究,不仅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适时的总结,同时还可以为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经验,而且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且能够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解答面临的教育教学困惑,从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实际上是将教育实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生命。它强调教师以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础,以教师行动的意义探索为目的,以教师自己的故事构建为手段,因而能够有效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并在相互交流中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的全面进步与全面提升。

  因此,写教育叙事就要求有真实的内容、新颖的理念、精彩的情节、深刻的感悟、鲜明的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在平淡中发现问题、细化问题、追问问题;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和读懂学生学习生活中迸发的迷人火花与精彩细节,并勤于积累、及时捕捉下来,从理性角度进行分析、顿悟,从中体会、挖掘其蕴含的深刻内涵;善于共享,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所识、所感、所困和所悟都通过写教育故事表述出来,把对自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评价公布出来,让教育同行、专家、学者去评说、讨论;善于思考和反思,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从而激发出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想法。

  (二)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课例”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课例研究”属于实践研究,它以具体的一节课为对象展开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议课的全过程。课例研究是

  真正属于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课题。

  课例研究注意真实情景的再现,有较强的针对性。随着课堂片段出

  现的问题而转换研究中心,参与的主体是多元的。首先,教师要善于从

  课例中发现问题。自己的、同事的、书里的课例比比皆是,搜集起来很容

  易,关键是看我们能否从中发现问题。当教师发现课例中蕴含着某种“问

  题”并想方设法对其关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效果时,才踏上“问

  题-设计-行动-反思”的研究旅程。其次,教师要善于自我反思,尝试重

  新设计:在进行课例研究中,当教师发现某个教学问题值得追究、追踪时,

  就应该运用换位思考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如果是我上这节课,我会

  用什么方法设计?我的设计和他的设计各有什么优缺点?我怎样借鉴他的

  优点弥补我的不足?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吗?”“我以前是

  怎么做的?”“如何做才最符合新的理念?”久而久之,

  就会始

  终保持与最前沿、最深刻的教育思想接轨,就会在不断反思中改进自己

  的教学实践。第三,教师要善于与人合作,增强交流意识:针对某个课例,

  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问题,

  有时

  甚至持有完全相左的意见。这样的讨论,对问题看得更深,探索得更广,

  评析得更全面。这时,教师特别需要注意倾听、思考,从相互碰撞的思维

  中获得真知。对于自己的家常课,可以把教学设计说给同事听,倾听他

  们的看法,还可以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访一下他们课后的感受和收获。

  结合不同的层面、不同群体的

  反馈意见,形成自己对课例的点评,这样会更客观、公正,也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第四,教师要敢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课例研究需要教师具有打破理论权威和经验权威的勇气,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体验、敢于说自己的一家之言。惟有这样,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扎根性理论,才会在专业发展的征程中有所作为。(三)科研沙龙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

  科研沙龙是教师在自愿组合基础上对某一个教育、教学共性问题进行自由研讨和漫谈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习理论、互相研讨、寻求共识、探索规律、共同提高。在科研沙龙中,教师的智慧与思想发生美丽的碰撞,实践与探索实现亲切的交融。因此,科研沙龙既是教师互相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学术论坛,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和策略。

  科研沙龙因其吸引力和开放性的特点,符合现代人强烈渴望自主、开放的心理特点,能深入教师的内心世界。因此,它深受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喜爱和欢迎。开展科研沙龙能有效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使教师在思想碰撞和交锋中得到专业提升。

  开展科研沙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科研沙龙要坚持教师自主、自愿和自发的原则,这是科研沙龙的基本特征。二是每次沙龙要有1〜2个中心主题,这些主题一定要从教师真实的教育教学土壤之中提炼出来,

  它既是教师所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也是教师体验过的问题。三是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围绕主题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摆出问题、总结过去、理清思路、形成体会、提出困惑、寻求对策。四是沙龙的主持人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把讨论和交流引向深入。沙龙开展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掌握研讨主题的有关材料,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寻找研讨主题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联系点和结合点;沙龙开展时,要注意引导和点拨,使沙龙始终围绕主题展开;沙龙结束前,要进行精辟的归纳和总结。五是在沙龙进行时,要认真做好记录,以便沙龙结束后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

  四)反思性教学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反思性教学研究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凭借教学经验对教学实

  践中的问题进行的一种回忆、思考、评价、研究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一种活动或过程。这一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拥

  有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

  富有个性特色的知

  识体系。它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

  力,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强调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

  教师的过程,因而其本身具有创新性、情景性、过程性、评价性和反馈校

  正性等特征。反思性教学研究开拓了教师培养的新思路,开辟了提高教

  学质量的新途径,它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学者型教师方面具有积

  极的意义。

  反思性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反思总结法、对话反思法、录像反思

  法、行动研究法和档案袋法。反思总结法重在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

  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

  对话反思法则主要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录像反思法是通

  过录像再现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过程

  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针对教学实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

  测验、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

  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方法;档案袋法则侧重教师自我的积累以及

  对已有经验的回忆、

  整

  理和系统化。

  总之,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

  的,每个教师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途径,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大有作为。

  都可以在自

  

  

篇十三: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是学校教育成败之关键。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研究是现代教师工作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倾向性行为,也是一种探究性行为,因为教师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或处理具有不确定性的教育情景,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教育实践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往往先来自教育研究,所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过程总是和教育研究交织在一起。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总结教师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才能克服教学工作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师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自觉地把教学理解为探究性行为,不断反思教学问题和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研活动的组织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研活动逐渐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需要在一个实践中学习、研究、反思的平台和过程中展开。这个平台和过程就是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研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境,有效整合教学研究资源,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创建广大教师合作研究的条件,搭建合作研究的平台,实现区域教研一体化。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个体、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是三个最核心的人力资源,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以这三者为中心,形成了教师个体的学习与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三种基本组织形式。在教研活动中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在具体操作中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能截然分开,否则研究活动就不完整,就不能起到教研活动的作用。

  一、教师个体的学习与自我反思所谓教师个体学习与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①。教师的学习与自我反思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与反思,这种学习与反思不是简单的内省,而是一种思考教育、教学问题的方式。反思时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合乎教育理论,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必须的、必要的。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有形成肤浅的认识,只有经过反思的,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唯其如此,经验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杠杆。教师的学习与自我反思理论与实践。主要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教师是专业人员,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能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具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检查、评价、反馈、并进行自我教学的能力。第二、教师是不断成长中的个体,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使自己能够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这是一个思无止境、学无止境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第三、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应具备对学生和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教材的合理运用并加以思考和研究的能力。教师反思的内容包含五个方面:第一、对教育观念的学习与反思,首先是对教学质量观的学习与反思,其次是课程观的学习与反思。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观。第二、对教学手段的学习与反思。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掌握程度,情境、技能与教学技术运用的有效性。第三、对教学行为的学习与反思。首先是提问技能的反思,其次是讲解技巧的反思,其三是对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反思。

  第四、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上,以及学生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总结取得良好效果的经验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并能将原因转化为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第五、对自身科研能力的反思与培养。首先是科研意识的反思,其次是对自己科研知识和科研理论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探索完成——深化反思。

  反思的基本阶段: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二、教师集体层面的同伴互助在教师个体的学习和自我反思基础上,强调教师集体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教训,共同发现研究问题,共同取得进步与发展。“同伴互助的实质就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②早在《学记》时代,人们就提出了“预时孙摩”的教学原则,其中“摩”就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同伴互助。什么是“摩”呢?“观而善之谓摩”。强调师生之间的切磋琢磨,互相取长补短,在集体研讨中借助集体力量共同进步,也可以把它运用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来,使教师集体取得更大发展。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其基本方法有三种:其一,群体性研训。主要有教学观摩、集体备课、课题研究。师徒结对是一种有组织的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观摩、听课评课。其次,全员性研训。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确定的教研活动,如课程学习、教学改革、办学特色和教育教学论坛等。其三,校际性研讨。区域性教研活动就是实现校际研讨,通过区域教研活动,校际之间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促进区域学校共同发展。三、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教师个体的学习与反思,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如果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同事互助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的反复。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还需要专业研究人员的培训,专家的有效指导和引领。专业引领既有显性的专业引领也有隐性的专业引领。显性的专业引领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专家培训和指导,这些专业人员包括教育科研人员、教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等专业研究人员,还包括资深的专家型教师。而隐性的专业引领是指没有专家的直接指导,教师运用先进理念、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专业引领的实质是理论、经验对实践的指导,理论、经验与实践的对话,理论、经验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业引领在教研活动中是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专业引领”务必做到:注重实效、方法灵活、平等待人、突出主体。专业引领的基本方法1、专题报告在教育教学中总是存在着新兴理论和新的研究成果,为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教育教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扩展教师的理论视角,这主要是通过学术专题报告来实现的,这样就避免了教师处于封闭的状态,可以使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深化认识,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2、辅导讲座所谓辅导讲座就是专业人员就课堂教学中有关问题做专题的、比较系统的讲座,通过讲座使教师更加明确某些教学行为的操作原则和注意事项,以便在实践中做的更好。3、专题谈话专题谈话是指专业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一对一的、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它与辅导讲座一样,重在提高教师的认识,提高教师的观念。教研论文的撰写教研活动中研讨的问题,只凭脑子想是不可能的,需要用文字把思考的问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记录下来,使创造性的思考一层层展开,一步步深入,并在纸面上视觉化,以使问题得到解决。一、论文的类型:(一)、经验型论文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是取得成绩的原因和条件。经验型教育表述就是经验总结的理论升华,就是经过优化组合的理论

  

篇十四: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和途径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包括对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对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教学反思、教科研结合等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作用;途径

  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强烈呼唤教师要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从而建立一支教育观念新、教育科研能力强、教育教学水平高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笔者认为,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教育科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教育科研可促进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提升

  教师的专业理论包括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学科教学的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以及相关方面的理论。

  进行教育科研多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展开。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或是验证,或是补充,或是丰富、发展他人的理论。研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课题研究进行认真总结。在深入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做法、感悟进行理论提升。因此,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就是教师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教育科研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理论的拓展和理论水平的提升。

  2.教育科研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

  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量的增加,即知识的更新、补充和范围的扩大;二是知识的质的深化,即知识的理解、掌握、批判与创新;三是知识结构的优化,即以文化知识为背景,以学科知识为主干,以相关学科知识为补充,以教育科学知识、心理科学知识为基础,构建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这是专业教师追求的目标。

  教师在教育科研活动中,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自学、咨询、访问等多种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特别是学习最前沿的知识和跨学科的知识,逐渐构建起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3.教育科研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反思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教育科研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而且由于教育科研自身的特性,对于教师下述的三种能力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1)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

  反思就是指教师个人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现象和问题进行审视、分析、探讨、研究,从而最终解决问题并获得自身的发展。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基础,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手段和能力。科研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行一个步骤,教师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或修正。通过对课题研究的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研究的方向与策略,通过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科研课题的选择及研究对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2)促进教师自身的探究能力的提高

  探究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核心,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来揭示问题的本质、发现问题规律的一种认知活动。探究能力是现代教师发现、认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必备的能力。

  科研的实质就是对问题的探究,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探究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如“建立假设”这一环节,它是对问题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简洁的陈述,是试图解释一种模式或预测一种结果的试验性观点。它是在对问题因果关系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课题研究过程的每个结论的得出,每个现象的解释,每个成果的获得,无一不是经过探究而得出的。因此,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探究能力的良好途径。

  (3)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在教育教学等实践活动中,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深入的思考,不断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的能力。这是新时期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课题研究的灵魂和显著特征就是创新,创新体现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

  首先,课题研究角度要新。课题确定之初,课题研究者要通过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状况,了解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课题研究的新角度、新高度及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新目标等创新点。

  其次,课题研究的过程需要创新。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运用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研究者思维的创新,通过不断创新方法、途径或是创新手段、模式等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课题研究的过程,不仅需要研究者有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态

  度,更要有创新精神——敢为人先,敢走新路。

  最后,课题研究结果是一个创新的结论。课题结束后,研究者要对整个课题研究作出全面的总结,其中包括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感悟、新体会,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总结,思维产生了飞跃,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了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再通过把这些新认识进行理论的提升,形成新的理论。

  4.教育科研可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造并体现自己志趣、能力与独特个性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它包括对自我形象的正确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和对职业状况的满意等。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通过讲座、报告、看音像资料、听课、专题评课、交流研讨等形式提高认识,形成专业自我。这样的例子很多,象李吉林、马芯兰、顾冷元等等,都是科研成功的范例。

  当一个研究课题获得成功,取得丰硕成果之时,教师的自我价值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在成功的激励和鼓舞下,教师能形成蓬勃向上、立志成才的良好心态,专业的心理品质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他们在教学中会更加自信,对工作的责任感、成就感和满足感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专业自我逐渐形成。

  

篇十五: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修是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与教育研究有机融合的促进“学”的过程与活动。核心是学校“教学、教科研、培训一体化”。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专业领域构成了校本研修的三大核心要素。

  在过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校也开展了许多的校本教研活动,例如每个学科组每周组里对课例进行教学研讨、学科进行教学研讨等。每个学科教师坐在一起,先从某一位教师的课为切入点研讨,遵循教师自评(个人反思)—教师点评—组内组长和有经验的教师总结的基本流程,参与的教师每一个都要对课做出自己的分析评议,分析本节课的优点和注意点,以及以后该如何更好的改善。自己在教学方法上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互相讨论,研讨出解决方案进行实施。

  比如我在准备五年级的“用绘图工具制作逐帧动画”时课前认真准备相关素材和课件,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在备课的过程中关于课件的设计请教了其他综合学科的老师。他们对我教学过程中的建议很有用,和他们公共探讨。课上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都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上完课以后我们有分析优点和不足,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讲的太多学生操作的额时间太少,信息技术科以学生的操作为

  主,应该增加电脑操作在上课中占的比例。让学生作为成为课堂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此借鉴,进行改进,将下一堂课完好呈现。

  总之,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是校本研修的重要环节。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通过校本教研来使得教师素质的优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程度提高。

  

  

篇十六: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情境性很强的职业它需要实践者自觉地将经验反思和理论探索在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推动力来自教师的科研精神科研方法和科研能教育科研型教师的专业成长特点教育科研型教师能把教育实践作为观察与思考的对象并且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然后提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概括说明教育问题的本质从而按照客观规律指导教育活动

  。

  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和知识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简言之,就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育规律以及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以解决新问题、新情况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其主体是广大的教师,而不仅仅是科研人员,只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改革、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一、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科研的本质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观、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都在发生变化。在这种变革中,使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衡量教师专业素养高低的,不只是教师的知识或方法,也包括教师对学生,对教育目的、意图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和批判反思能力,是教师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这些能力的前提与核心是教师应具备教育科研素养。这样,教师才能在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实施教育教学计划、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水平。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性质需要他成为一名研究者。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情境性很强的职业,它需要实践者自觉地将经验反思和理论探索在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推动力来自教师的科研精神、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二、教育科研型教师的专业成长特点

  -可编辑修改-

  。

  教育科研型教师能把教育实践作为观察与思考的对象,并且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然后提到理论的高度加以概括,说明教育问题的本质,从而按照客观规律指导教育活动。

  首先,教育科研型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形象要有新的认识和定位。教育科研不仅有力和迅速地推进了教学的技术,而且使教师工作获得了生命力与威严,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性。教育科研是解放教师的武器,可以指导他们工作,可以使他们从无效的知识中解放出来。教育科研对教师而言,意味着确信自己有能力构建知识和改进他们的实践,采取研究的态度,能够从一个否认个人尊严和迷信外部权威的制度中把自己解放出来。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他们的职业形象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树立科研的意识与态度,积极参与到教育科学研究中来,才能成为不仅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其次,教育科研型教师要有较强的内省和自律意识。教育科研型教师具有积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向,能潜心捕捉和发现科研课题,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和进行教育科研的强烈愿望,有对教育科研的成就需要,有发表科研成果的需求,有进行教育科研的动机和意向,能积极关注国内外教育动态。教师通过教育科研,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看到了自己同时代的差距,看到了自己与同行的差距,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必然会努力学习与思考,在知识积累、理论素养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在世界观、方法论方面力求完善,在实践中认真锻炼,逐步成长以至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内省和自律的过程,

  -可编辑修改-

  。

  也就是反躬自问。而这种内省和自律意识的形成也是教师达到自觉实现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三,教育科研型教师要在专业成长方面实现自我的价值。从事教育研究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结果的一种活动。对一个教师来说,每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就是确立并实现一个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每进行一个课题研究,就是在不断地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掌握新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对教育实践认识的新飞跃。在不断的科研中,教师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知识的传声筒或教材的扬声器,而是把自己看成一个有理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认真思考自己在教育中的经验与教训,这是一种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的状态,他们对已有的理论会更愿意思考,对于新的问题也会更敏感。教师的创造思想就是在从事一个又一个的课题研究中得到充分发挥,一次又一次地开拓自身前进的道路,这样就能不断地“运用所有的才能、潜力、技能,努力发展潜能至极限”,从而不断出成绩、出成果、有成就,得到自身的发展和精神的满足。因此,从事教育科研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从自觉走向自为的标志。三、通过教育科研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和途径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崇高的事业;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智能和智慧。而专业化发展又要求教师主动学习,与外界优质资源实现良性互动,开展合作研究、自我反思与独立研究。因此,通过教育科研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可编辑修改-

  。

  (一)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教育叙事研究(narrative),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其实质即“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自己的教学生活,”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研究、记录,写成叙事研究报告。它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对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涌现的各种各样的困惑与问题进行反思,并从中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通过教育叙事研究,不仅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适时的总结,同时还可以为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经验,而且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且能够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解答面临的教育教学困惑,从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实际上是将教育实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生命。它强调教师以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础,以教师行动的意义探索为目的,以教师自己的故事构建为手段,因而能够有效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并在相互交流中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的全面进步与全面提升。(二)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课例”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课例研究”属于实践研究,它以具体的一节课为对象展开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议课的全过程。课例研究是真正属于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课题。(三)科研沙龙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

  -可编辑修改-

  。

  科研沙龙是教师在自愿组合基础上对某一个教育、教学共性问题进行自由研讨和漫谈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习理论、互相研讨、寻求共识、探索规律、共同提高。在科研沙龙中,教师的智慧与思想发生美丽的碰撞,实践与探索实现亲切的交融。因此,科研沙龙既是教师互相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学术论坛,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和策略。

  (四)反思性教学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反思性教学研究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凭借教学经验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的一种回忆、思考、评价、研究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一种活动或过程。这一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拥有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它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力,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强调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因而其本身具有创新性、情景性、过程性、评价性和反馈校正性等特征。反思性教学研究开拓了教师培养的新思路,开辟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它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学者型教师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总之,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教师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途径,都可以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大有作为

  -可编辑修改-

  。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篇十七: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教育科研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科研兴教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主旋律,着眼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学校要坚持以课题研究活动为载体,提高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新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的先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一、健全教科研组织,建立竞争机制

  教育科研机构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学校必须大力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为开展教育科研搭好台。目前我校已形成从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课题组一条龙网络管理,使学校教科研任务层层落实,职责分明。学校大力加强教科研队伍的建设,成立了科研骨干小组和课题评审领导小组,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层次合理、工作负责的教科研队伍,在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了骨干引领示范作用。

  教科室除建立系统的教科研机构,还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教科研评价体系,使教科研工作科学有序地稳步进行。根据学校情况,结合上级教研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已制定《双河小学课题管理办法》、《教科研奖励制度》、《教科研五年规划》等规章制度。同时,建立了教科研课题从立项、审核、经费管理与使用到成果鉴定、结题等全过程所涉及的一系列制度,为教学科研工作做好各项制度保障。这样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机制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约束力,极大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科研工作真正达到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多渠道组织培训,提高教师科研涵养

  1、坚持校本教研,帮助教师积累科研经验,提高理论素养。把学习时间、形式列入工作计划,做到学习制度化,对学习内容要及时规划,做到内容有针对性,在学习形式上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1)自行学习,坚持每月写体会。(2)集体学习,由学校课题组、教研组或骨干教师轮流组织。(3)结对子,进行互助性学习。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学校组织教师定期定校去学习,了解教改形势及好的经验,最后根据研究中的问题拟出教科研课题,提高大家的理论水平,指导解决科研中的问题。

  3、获取最新教育科研信息,研究教育科研发展趋势。我们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教学实际、研究实际,参与网络学习,阅读相关书籍。学校也订有好几种教育报刊杂志充实学校阅览室,以扩大教师的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准。教科室再注意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类,把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第一线的教师。

  多渠道的学习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水平,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夯实科研实践活动,提高科研能力

  提高教师科研素养的目的是通过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只有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实践中去,科研水平和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夯实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做实说课活动。

  说课是一种深层次的备课,它要求教师在掌握教材知识、编者意图,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用教育教学理论做指示设计课堂教学,要求教师

  不仅会教,而且要懂得为什么要这么教,当着领导和同行的面说说所以然。这就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逼着教师去学习,并用学来的理论规范教学行为。在说课中也可分以下类型进行:(1)备课组说课;(2)专题性说课;(3)说课竞赛。

  2、学习课题设计。

  学会教育科研设计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有的一项基本功,教育科研设计对于许多教师来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难度很大,所以必须抓住课题选择和实验方案设计这两个关键环节进行指导,让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可采用以下做法:(1)举行专题讲座,讲清方案设计的意义和方案的具体格式及写作要求,讲清应分成几步,每步怎么写。(2)教科室先拿出个“样子”,再结合“样子”让大家体会。(3)发动全体教师设计,从中筛选出规范优秀的方案进行交流。(4)再次了解教师们的设计状况,对较有困难的教师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手把手地教。

  3、指导科学选题。

  任何科研课题,归根到底,都是从教育实践中来,最后再回归教育实践中去。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肯定不少,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选题空间。课堂教学的困惑,教育学生的烦恼都是很好的选题素材。也就是说,我们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科研,在科研中教育教学,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还要注意,选定的课题一定要具体、明确,范围要小,界限要清,有较强的针对性,题目最好从实践中得出,这样研究起来会有亲切感,会有价值,更容易成功。

  四、抓管理促落实,确保教科研工作持续发展

  任何工作无论计划多么周密,规章多么健全,落实最为关键,教科研工作必须在抓管理,促落实上下功夫。否则,计划就会落空,规章如同虚设,课题就会夭折,科研就会无果。

  五、建立考评制度,激发教师的教科研热情

  学校教科研工作,应该是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如果只有导向机制没有保障机制,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不会得到全力的高涨,更何况由学校教科研对象的复杂性、内容的广泛性、周期的长期性决定这项工作的艰辛,更需要有一套教科研的保障机制。

  我校除了建立学校教科研组织保障机制外,着重建立了教师教科研考评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学校教科工作的正常发展,每学期初,我们根据学校工作和课题研究工作的重点,布置教师教科工作,要求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参加教科研活动,按时完成课题研究。对参与上级课题研究、教科研文章发表获奖、校级或以上课题研究公开课等给予加分奖励。

  总之,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助推作用。要想由“经验性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重要的途径就是投身教育科研,在实践中成长和发展。教师崇尚研究,会使教学在平淡中显绮丽,会使教师专业化成长呈现加速度。我们将继续选择“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快车道”里,谱写更加灿烂辉煌的教育新篇章。

  

  

篇十八: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有位教师觉得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可真正面对家长或组织家长活动时又觉得无话可说科研组长积极鼓励这位教师申报了家庭教育农村幼儿家庭互动式家教指导模式的课题随着课题的研究这位教师独立组织了多次家教观摩活动在对家长面对面的指导活动中她的组织能力教育策略手段语言艺术和家长的沟通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她的家教理论能为实践所服务实现了教师从理论到实践研究的双赢

  科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坦直幼儿园陈红

  我们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紧紧依靠科研和教研的紧密结合,根据我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抓住日常教育活动这一环节,提倡教师每日有所思,幼儿每日有所得的工作思路;坚持管理出效率,采取分层推进、滚动发展的办法,扎扎实实地进行课题研究。由此,一批教学骨干在课题研究中迅速成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转变观念,形成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园领导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认为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始终把教育科研摆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对科研的责任感、紧迫感观念深深地传递给了教师,引导教师从“教书匠型”向“研究型”转变。科研是载体,它联结起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特别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科研是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我们幼儿园在对立项课题的研究中,园领导坚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跳出来,始终带头进行各类科研活动,如:请专家来园做专题报告,引领科研研究方向;由园长主持的自我培训;业务园长牵头进行的科研骨干培训;教研组的各类专业理论知识比赛和演讲等活动,都积极引领着教师走上科研兴园的“阳光大道”,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二、建立科研骨干培训制度,形成人人参与科研的格局以前,幼儿园的课题研究集中在一个教研组或者课题的主要承担者身上,有部分教师始终存在着“害怕科研、不愿参与课题研究的思想”,针对这一现状,在业务园长的牵头下,幼儿园成立科研组,让有研究热情的骨干教师负责科研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并制定、健全了科研的各项规章制度,如《科研组长工作职责》、《教育科研奖惩制度》、《理论学习制度》等;并从业务管理的角度把科研工作纳入教师日常教育活动考核,给予奖惩;鼓励教师在托幼杂志积极投稿,对发表文章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在科研经费上给以优先,保证科研费用的开支。通过制度的完善和保证,

  使每位教师能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培训,如:在进行《农村幼儿自主性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每位教师围绕课题在户外混龄区角体育活动、主题活动、探索活动、自由活动等方面设计研究方案,进行一次次的专题研讨,从方案的设计、研讨、争辩到方案的成熟实施真是教师学习、成长的过程,这其中失败或成功经验都留下了教师成长的足迹;一次次的磨练,到课题结题时,人人都撰写出了经验论文和案例,其中七篇论文和案例在区第一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最关键的是教师消除了怕科研的思想,形成了人人参与科研的格局。三、多层次学习,指导教师理论到实践的运用在科研中我们发现二个问题:一是教师在课题的研究中,常常会觉得自己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二是理论到实践运用的脱节。解决好这二个问题,首先是进行多层次的理论学习,由科研组长每月开展学习培训,内容涉及三方面:一为教育科研操作层面的知识培训,如教育科研的含义、如何选题、如何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教育科研的写作知识等;另一方面是学习与本园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好理论储备;除外还联系华师大图书馆,帮助我们收集课题研究的最新资料,并对每期的资料组织学习和摘录,使教师的知识学习常有“源头之水”。其次,指导教师理论到实践的运用,以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为指导的切入点。如:开始对《农村幼儿自主性教育》的课题研究时,由于大家对“自主性教育”概念理解的模糊,一度使教学活动太注重幼儿的“自主”而忽视了教师的教育作用,于是,我们重新对“自主”的概念作了讨论和学习,明确了“自主性教育”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中利用动手操作、感官体验及自主探索获得相关经验和知识,达到自主发展的教育过程。概念的重新领会指导了教师的再一次实践操作,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有了思考和纠偏的过程,幼儿“自主”不等于是忽略教师的引领作用。科研的过程也是尝试和反思、失败和成功、理论到实践的循环过程,只有如此,科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价值和作用才得以体现。又如:有位教师觉得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可真正面对家长或组织家长活动时,又觉得无话可说,科研组长积极鼓励这位教师申报了家庭教育《农村幼儿家庭“互动式”家教指导模式》的课题,随着课题的研究,

  这位教师独立组织了多次家教观摩活动,在对家长面对面的指导活动中,她的组织能力、教育策略、手段、语言艺术、和家长的沟通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她的家教理论能为实践所服务,实现了教师从理论到实践研究的双赢。四、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开展系列活动在科研的实践阶段,坚持以教研组为主阵地,教研、科研紧密结合,以常规教研为载体,把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日常教学、教研和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推进科研的深入开展,使课题研究得到滚动发展,发挥科研成果对教学指导的有效作用。1.定期开展课题阶段性现状分析。由于研究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的,随时都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针对问题,及时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就显得很重要。科研组长需要掌握教师课题研究进度和存在问题,分析做到对症下药,组长可以一方面听取教师阶段性汇报,另一方面可以随机查看资料、访问等形式了解现状,及时为教师提出意见和指明进一步研究方向。2.组织示范、观摩活动。示范、观摩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广大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我们幼儿园每学期都要提供示范或观摩活动供大家学习。委派教师外出参加科研观摩活动,能结合研究课题认真学习、思考,回幼儿园交流传达。组织本园骨干教师在幼儿园进行课题研究示范活动,示范活动由教研组牵头,教师参与活动后的研讨、学习,做到实实在在的讨论问题,找到差距,落实改进措施。3.开展课题设计、优秀方案评比活动。方案设计要突出课题的需要,看是否科学、创造性地设计方案的内容、方法,查看具体实施后的效果,并参与每学期开展的优秀方案评比活动,评出的优秀方案供大家学习、借鉴。4.为教师搭建成长舞台。我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动力,来源于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样需要有成功的体验,幼儿园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的赛课活动,听课后教师们结合课题和自身实际认真研讨,通过赛课,让青年教师尝试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后反思的整个过程,体验课题研究的成功快乐,促进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青年教师的成长在赛课活动中脱颖而出;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年

  龄的教师创设机会,选择课题研究项目;对骨干教师可自由选择带教对象,自主决定带教内容的手段,使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发展空间,展示自己的才能。5.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一方面是教科研组的总结,每次研究实践活动完后,教科研组都应会同有关教师根据事前的活动目的,针对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另一方面是教师在研究工作中的经验总结,教师们在每天的教学研究实践活动中,对随时出现的“闪光点”进行反思,运用理论知识,大胆探索,及时提炼总结,围绕研究课题撰写经验论文一篇以上,在幼儿园组织的论文交流活动,进行论文评选,将优秀的论文汇编成册。6.树立成果意识,注意课题资料的搜集整理。在课题确立以后,搜集资料也是研究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科研的实施过程是资料的搜集、积累和消化的过程,研究积累起来的大量原始资料涉及研究的方方面面,并按时间顺序分类登记造册管理,并有专人保管。这些资料是幼儿园的一笔宝贵财富,凝聚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这些资料可让我们看到课题研究所走过的历程,也可在交流、检查、评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大家又一起站在了起跑线上,作为农村幼儿园,只有抓住课改这个契机,加强教育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把教育科研作为幼儿园的立园之本、育人之道,使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篇十九: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对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下面就教科研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促动作用,谈谈自己的粗浅理解:课题研究使教师对教育情景更加敏感,理解和识别自己所处的情景和遇到的问题,持续优化策略,改进教育行为,促使教师持续生成属于自己的教育智慧。随着课题的持续深入展开,教师会不知不觉踏上了研究之路,在“学习—实践—反思”这三者之间循环游走。

  首先,使教师持续的读书学习,滋养教师底气与灵气。爱默比尔说: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挑战所激发,而不是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会表现出一种激情,一种创造,才会真正投入。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把学习变成内需,而非外因。教师意识到一个教学问题,通过长时间读书、与同事讨论来解决问题。对研究型教师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学识的广度、厚度、深度决定着你把学生托起的高度。研究型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网络学习等等方式,持续持续的学习。使学习真正的融入生活,使教书育人生涯有汩汩的春水流淌、有浓浓的绿意萌发,使教师的人生充盈剔透、美仑美奂。其次,养成教师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引领教师走向卓越。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课题研究中的教师,回到一种本真的状态看待自己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学行为的症结所在。反思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能够让教师即时发现不足之处。反思能“使教师以研究的心态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不但仅完成和执行

  教学任务,而是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持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实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点、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通过研究,持续更新教学观点,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同伴互助,交流互动。同伴之间实行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在交流中产生思想碰撞,在互动中迸发思想火花,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升的目的。使教师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收获快乐,积累热情和信心。形成1+1>2的效应,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使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最后,要回到调查。其实这个也基本上不用记。基本上就是科研课题,扩大视野,从我自己来讲,我是从教育科研课题走过来,我自己觉得路子走的越来越宽,也感觉到自己内心越来越充实。第二个提升你的水平,培养你的创新精神。这个用不着说,只要你是踏踏实实做的科研,你的水平会在这个基础上得到提升。三,为你搭建全新平台。老师们,这个很功利。但事实上就是这样。现在的评价制度,评价一个老师怎么样,不但要看你的教学,还要看你从事科研哪,你没从事科研他是要一票否决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科研可能会给你带来全新的平台。

  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助推作用。要想由“经验性教师”成为“科研型教师”,重要的途径就是投身教育科研,在实践中成长,

  在实践中提升。从事教育研究会让教师从零散的教育碎片中,凝炼出教育的美玉;会使教师从经验层面的重复,上升到理性光辉的照耀;教师崇尚研究,会使教学在平淡中显奇崛,会使教师专业化成长表现加速度。

  

  

推荐访问:教科研促教师专业发展 教科研 教师 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