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14篇

时间:2022-11-11 17:30:06 浏览量:

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14篇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14篇,供大家参考。

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14篇

篇一: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教育科研引领教师的自主性专程中如何界定教育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呢

  论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教育科研引领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发展。

  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如何界定教育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呢?这里指的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探索教育规律的创新性活动,在教育科研活动中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促进了教师逐步从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科研型教师转变,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一、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土壤。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自主更新。做过课题的老师都知道课题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更新。教师的观念一旦转变,便会创造出许多优良的培养方法,由此带来学生显著的变化,而参与科研,就是转变观念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在组织课题研究的三年中,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理论学习

  及多种方式的培训,使课题组成员通过理论学习获得新的理念,在新的理念指引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理解教育。通过教育实践研究推动自己去思考、去学习。我们课题组在本课题实验这几年共参加本课题专题培训六次,课题实验的老师在课题结题时,认为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他们教育观念的改变,业务知识的学习,教学水平的提高。二、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通过课题研究活动逼着老师学习知识。以我自己为例,以前认识领域往往局限在教学参考资料和教材相关的一些知识内,参加课题研究以后,必须逼着自己迅速的扩大了认识领域。知识不?嗟母?新、补充和范围不断的扩大。以文化知识为背景,以学科知识为主干,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为基础,构建了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我在研究《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个课题,不仅要学习数与代数学科知识、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还要通过自学、咨询等方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特别是最前沿的跨学科的知识,课程论、教学论、教育科研等理论,甚至涉及到哲学方面的知识。通过教育科研这样的活动能够督促老师自主地去学习专业知识和非学科领域知识,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三、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育科研不仅促进了教师的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而且还促进了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因为课题研究结果是一个创新的结论,课题结束后,研究者要对课题研究作全面地总结,写出结题报告。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师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了新理念、新观点,把这些新认识进行理论的提升,形成新理论。教师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我在研究课题《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的研究》时,经过选题、课题申报、阶段总结、课题研讨、撰写研究报告这个过程。我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反思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当一个研究课题获得成功,取得成果时,教师备受鼓舞,有巨大的成就感,各种潜能都被激发出来,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四、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教育科研在本质上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已经成教师专业发展化的重要趋势。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例如,我主持的课题《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的研究》,通过开展读书沙龙、读书心得竞赛、教学研讨、外出学习交流等活动,为教师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平台。教师们在各种科研活动中尽情的展示自己,表现自我。实验教师经过锻炼,分别成了我县的数学骨

  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使实验教师在全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示范、带头的作用,推动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五、教育科研引领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发展教育科研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教师提高信息资料、理论、科研方法的指导。例如,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出现了问题,教育科研指导教师抓住实质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用科研课题研究探究解决的方法,形成经验,用科研论文总结教育经验。用教学案例反思教学的过程,最后形成研究报告,有了研究的结论,解决了问题。促进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不缺乏干的实际行动,但我们缺乏思考,更加缺乏理论的思考。这就需要在教育科研这片沃土上,教师要结合日常教学进行理论探索,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思考。努力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迈向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发展之路。参考文献:[1]吕以新,李方红.由教师专业发展走向教师生命成长[J].当代教师教育,2013,(03).

  

  

篇二: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教育科研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和知识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

  生的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简言之,就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新的未知的教

  育规律以及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以解决新

  问题、新情况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其主体是广

  大的教师,而不仅仅是科研人员,只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教

  育科研促进教育改革、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研促进学生发

  展的价值。

  一、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科研的本质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观、

  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都在发生变化。在这种变革中,使教师成为优秀

  教师的、衡量教师专业素养高低的,不只是教师的知识或方法,也包括教

  师对学生,对教育目的、意图和教学任务所持有的信念。教师在教育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和批判反思能力,是教师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

  素。而这些能力的前提与核心是教师应具备教育科研素养。这样,教师

  才能在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实施教育教学计划、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过程

  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水平。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性质需要他

  成为一名研究者。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情境性很强的职业,它需要实

  践者自觉地将经验反思和理论探索在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推动力

  来自教师的科研精神、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

  基于科研定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是实现教师人生和职业价值的

  基本途径。首先,教育科研能够确立教师的主体价值。教师具有科研素养,

  就能成为教育实践的主人,把自己从经验、权威中解放出来,探索适应自

  己的教学内容、方法,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主动参与和积极投

  身于教育改革中;这样,教师在体验教育探索、创新甘苦的同时,也能体

  验到来自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幸福和快乐,自然就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

  社会价值,升华自己的主体人生。其次,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能提升教师

  职业的专业水平。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科研素养,教师才能通过活动、探

  索、研究,创新、发展课程和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水平;

  同时,只有具备教育科研素养的教师,才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职业

  道德,

  自觉提升自己的职业使命感和

  责任感,这样就能从整体上全方位地推动教师职业专业化,

  有效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教育科研型教师的专业成长特点

  教育科研型教师能把教育实践作为观察与思考的对象,

  并且

  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

  然后提到

  理论的高度加以概括,说明教育问题的本质,从而按照客观规律指导教育活动。

  首先,教育科研型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形象要有新的认识和定位。

  教育科研不仅有力和迅速地推进了教学的技术,而且使教师

  工作获得了生命力与威严,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性。教育科研是解放教师

  的武器,可以指导他们工作,可以使他们从无效的知识中解放出来。教育

  科研对教师而言,意味着确信自己有能力构建知识和改进他们的实践,采取研究的态度,能够从一个否认个人尊严和迷信外部权威的制度中把自己解放出来。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他们的职业形象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

  树立科研的意识与态度,积极参与到教育科学研究中来,才能成为不仅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其次,教育科研型教师要有较强的内省和自律意识。

  教育科研型教师具有积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意向,能潜心捕捉和发现科研课题,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和进行教育科研的强烈愿望,有对教育科研的成就需要,有发表科研成果的需求,有进行教育科研的动机和意向,能积极关注国内外教育动态。教师通过教育科研,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看到了自己同时代的差距,看到了自己与同行的差距,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必然会努力学习与思考,在知识积累、理论素养方面不断充实自己,在世界观、方法论方面力求完善,在实践中认真锻炼,逐步成长以至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内省和自律的过程,也就是反躬自问。而这种内省和自律意识的形成也是教师达到自觉实现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三,教育科研型教师要在专业成长方面实现自我的价值。

  从事教育研究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结果的一种活动。对一个教师来说,每选择一个研究课题,就是确立并实现一个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每进行一个课题研究,就是在不断地获取新的教育信息,

  掌握新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对教育实践认识的新飞跃。在不断的科研中,教师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知识的传声筒或教材的扬声器,而是把自己看成一个有理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把自己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认真思考自己在教育中的经验与教训,这是一种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的状态,他们对已有的理论会更愿意思考,对于新的问题也会更敏感。教师的创造思想就是在从事一个又一个的课题研究中得到充分发挥,一次又一次地开拓自身前进的道路,这样就能不断地“运用所有的才能、潜力、技能,努力发展潜能至极限”,从而不断出成绩、出成果、有成就,得到自身的发展和精神的满足。因此,从事教育科研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从自觉走向自为的标志。

  三、通过教育科研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和途径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崇高的事业;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智能和智慧。而专业化发展又要求教师主动学习,与外界优质资源实现良性互动,开展合作研究、自我反思与独立研究。因此,通过教育科研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教育叙事研究(narrative),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其实质即“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自己的教学生活,”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研究、记录,写成叙事研究报告。它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对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所涌现的各种各样的困惑与问题进行反思,并从中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通过教育叙事研究,不仅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适时的总结,同时还可以为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经验,而且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自我叙述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且能够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解答面临的教育教学困惑,从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实际上是将教育实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生命。它强调教师以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础,以教师行动的意义探索为目的,以教师自己的故事构建为手段,因而能够有效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并在相互交流中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的全面进步与全面提升。

  因此,写教育叙事就要求有真实的内容、新颖的理念、精彩的情节、深刻的感悟、鲜明的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在平淡中发现问题、细化问题、追问问题;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和读懂学生学习生活中迸发的迷人火花与精彩细节,并勤于积累、及时捕捉下来,从理性角度进行分析、顿悟,从中体会、挖掘其蕴含的深刻内涵;善于共享,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所识、所感、所困和所悟都通过写教育故事表述出来,把对自我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评价公布出来,让教育同行、专家、学者去评说、讨论;善于思考和反思,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思和挖掘自我,从而激发出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想法。

  (二)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课例”是课堂的具体化和特殊化,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课例研究”属于实践研究,它以具体的一节课为对象展开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议课的全过程。课例研究是

  真正属于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课题。

  课例研究注意真实情景的再现,有较强的针对性。随着课堂片段出

  现的问题而转换研究中心,参与的主体是多元的。首先,教师要善于从

  课例中发现问题。自己的、同事的、书里的课例比比皆是,搜集起来很容

  易,关键是看我们能否从中发现问题。当教师发现课例中蕴含着某种“问

  题”并想方设法对其关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效果时,才踏上“问

  题-设计-行动-反思”的研究旅程。其次,教师要善于自我反思,尝试重

  新设计:在进行课例研究中,当教师发现某个教学问题值得追究、追踪时,

  就应该运用换位思考的办法尝试解决该问题:如果是我上这节课,我会

  用什么方法设计?我的设计和他的设计各有什么优缺点?我怎样借鉴他的

  优点弥补我的不足?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吗?”“我以前是

  怎么做的?”“如何做才最符合新的理念?”久而久之,

  就会始

  终保持与最前沿、最深刻的教育思想接轨,就会在不断反思中改进自己

  的教学实践。第三,教师要善于与人合作,增强交流意识:针对某个课例,

  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问题,

  有时

  甚至持有完全相左的意见。这样的讨论,对问题看得更深,探索得更广,

  评析得更全面。这时,教师特别需要注意倾听、思考,从相互碰撞的思维

  中获得真知。对于自己的家常课,可以把教学设计说给同事听,倾听他

  们的看法,还可以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访一下他们课后的感受和收获。

  结合不同的层面、不同群体的

  反馈意见,形成自己对课例的点评,这样会更客观、公正,也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第四,教师要敢于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课例研究需要教师具有打破理论权威和经验权威的勇气,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体验、敢于说自己的一家之言。惟有这样,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扎根性理论,才会在专业发展的征程中有所作为。(三)科研沙龙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

  科研沙龙是教师在自愿组合基础上对某一个教育、教学共性问题进行自由研讨和漫谈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习理论、互相研讨、寻求共识、探索规律、共同提高。在科研沙龙中,教师的智慧与思想发生美丽的碰撞,实践与探索实现亲切的交融。因此,科研沙龙既是教师互相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学术论坛,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和策略。

  科研沙龙因其吸引力和开放性的特点,符合现代人强烈渴望自主、开放的心理特点,能深入教师的内心世界。因此,它深受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喜爱和欢迎。开展科研沙龙能有效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使教师在思想碰撞和交锋中得到专业提升。

  开展科研沙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科研沙龙要坚持教师自主、自愿和自发的原则,这是科研沙龙的基本特征。二是每次沙龙要有1〜2个中心主题,这些主题一定要从教师真实的教育教学土壤之中提炼出来,

  它既是教师所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也是教师体验过的问题。三是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围绕主题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摆出问题、总结过去、理清思路、形成体会、提出困惑、寻求对策。四是沙龙的主持人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把讨论和交流引向深入。沙龙开展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掌握研讨主题的有关材料,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寻找研讨主题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联系点和结合点;沙龙开展时,要注意引导和点拨,使沙龙始终围绕主题展开;沙龙结束前,要进行精辟的归纳和总结。五是在沙龙进行时,要认真做好记录,以便沙龙结束后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

  四)反思性教学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反思性教学研究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凭借教学经验对教学实

  践中的问题进行的一种回忆、思考、评价、研究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一种活动或过程。这一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拥

  有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

  富有个性特色的知

  识体系。它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动

  力,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强调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

  教师的过程,因而其本身具有创新性、情景性、过程性、评价性和反馈校

  正性等特征。反思性教学研究开拓了教师培养的新思路,开辟了提高教

  学质量的新途径,它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学者型教师方面具有积

  极的意义。

  反思性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反思总结法、对话反思法、录像反思

  法、行动研究法和档案袋法。反思总结法重在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

  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

  对话反思法则主要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录像反思法是通

  过录像再现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过程

  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针对教学实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

  测验、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

  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方法;档案袋法则侧重教师自我的积累以及

  对已有经验的回忆、

  整

  理和系统化。

  总之,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种多样

  的,每个教师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途径,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大有作为。

  都可以在自

  

  

篇三: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实行教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一、参加教育科研有利于教师较快地更新教育观点。思想观点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实践。绝大部分教师习惯于按自己的经验来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即使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也会按照在受教育时的印象考虑问题。比如,普遍采用的要学生把新学的词抄写十遍、二十遍,甚至错了一个字,罚抄一百字,以为这样学生便能烂熟于心,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再比如,布置家庭作业只问有没有按时交而不问学生是如何完成的,花了多少时间,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等,以至学业负担过重(有的小学生作业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明显影响学生睡眠)的问题大量存有。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深思。教师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只能考虑教材、教案要求,讲授越充分、越宁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点不变不行。靠什么来解决这些老大难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实行教育科研,搞调查,搞实验。边研究,边改革,既解决问题,又能即时见成效。

  二、参加教育科研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自身价值的理解,发现并强化创新精神。一个教师如果长期不对其工作实行研究,久而久之就可能对教育工作产生疲惫心理,觉得没有“味道”。而一旦参加到教育科研中来,接触的知识多了,思考的问题深了,每天

  上课都有新东西,常教常新,必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随着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自身的价值也必然会得到领导、同行和社会的承认,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有的教师说,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忙,没时间搞研究,将教育研究看作软任务。实际上,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理解,教育实践水平的每一次提升都往往先来自教育研究,所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过程总是和教育研究交织在一起的。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协助我们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师自己的水平也会得到持续提升。

  

  

篇四: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科研助推教师成长

  科研助推教师成长

  近几年来,我校涌现出一批批优秀教师群体。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社会美誉度高;他们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他们勤思考、肯专研,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评比都取得优异成绩。是什么促进了“双甸高级中学”这样一所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快速成长实现了他们的自我价值的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校在“金帆杯”大型科研活动的引领下。以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从教师需要和学校发展出发,不断引领教师在教科研的舞台上展示自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健全制度,目标引领目前我校已形成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和年级组——课题研究小组这样一个科研管理网络。各个层次的部门也都有自己教科研管理工作的计划和目标,这样使我校教科研工作层层落实,职责分明。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制度的有效支撑。校长室和教科室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部门有关精神,制定了诸如:《双甸中学教科研管理制度》、《双甸中学教科研奖励制度》、《双甸中学校本研修制度》等,通过相关制度来规范和激励教师的教科研行为,从而促进我校的教科研工作进入一个长效发展的有利机制。我校教师都根据学校的各项教科研制度结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自主规划设计个性化的专业成长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通过目标引领使教师把教科研内化成自觉行为,在教学中研究,在教学中提升发展,在发展中实现自我。他们也由操作型的教师成长为准专家型教师,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二、搭建平台,促进成长教科研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丰富教师的教学实践策略,同时教学实践为教科研提供研究的问题或课题。为了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利用各种机会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

  1

  提升自我的平台,通过活动更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1)课题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大到

  省级课题,小到县级个人微型课题,学校定期举办课题研究培训会、分析会、研讨会、开题会、课题阶段总结会。课题都是教师们自选的教学中的疑惑,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2)科研沙龙——研讨成为需要。学校定期举行教学研究沙龙,“教科研沙龙”活动给了广大一线教师思维交流和思维-碰撞的有利机会和良好平台。沙龙活动中,我们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积极和有效的交流,让大家在交流中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真正让研讨成为了一种需要。

  (3)教学比武——展示挑战自我。我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比武。首先是学科组内教学比赛,挑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组织的全校教学比赛,让全校教师参加观摩。教学比武形式多样,有说课、上课、评课、演讲、书画等,这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提升自我的机会。几位在省、市、县优课获奖的教师都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锻炼出来的。

  (4)撰写论文——反思总结提高。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不断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入分析。这是一个反思过程,我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活动。让教师通过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度反观教学,并把它形成文字,写成教学研究论文。组织他们撰写“师陶杯”论文、“金帆杯”论文,鼓励他们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近年来,我校平均每年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获奖论文八十多篇。

  三、强化管理,重在服务教科研工作能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有显性指标,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隐形指标,如学习力、思考力增强等。它对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我校对此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因此十分重视教科研的管理工作。教科研管理工作看上去是一个弹性工作,做多做少一个样,其实不然。管理不管理不一样,粗略管理和精心管理不一样。校长室、教科室每周总结反思教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得与失,认真分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层层落实教科研管理措施,使教科研真正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在教学中研究,在科研中提升,从而更好地

  2

  搞好教学,实现“科研兴教”。教科研管理的成效关键在于管理者有没有服务意识。说是教科研管理,倒不

  如说是教学研究服务。我们学校不断地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参加活动研讨、校本研修的机会,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教科研信息,在学校经济能力允许范围内为教师提供各方面的经济支撑,只要是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我们学校都尽可能多的提供便利、服务到位,这样教科研工作也就搞好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就得到了快速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就有了大幅度提高。

  3

  

  

篇五: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助我成长

  作者:李玉凤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21年第03期

  笔者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和教育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认识参与教育科研、感悟享受教育科研,我对教育科研事业产生了一种强烈而神圣的使命感,对自己多了一份期待,多了一份动力,多了一份责任。一路走来,辛苦并快乐着!教育科研伴随着我越过一道道坎坷,教育科研引领我体验一次次成功。

  历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世纪90年代末,我第一次接触课题研究是区教研员引领的。那时北京市基教研中心正在进行一项作文教学的实践“随笔文教学”,本着凑热闹的心理我参与其中。其后我经常参与相关交流活动,并将在交流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课堂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我将自己的做法与感受写成文章,参与北京市的论文评比,竟然有两篇论文获得市级二等奖。我非常兴奋,我第一次尝到了教育科研的甜头。

  随后我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随笔文教学”的实践中,并围绕作文教学参与研究课、教学设计、论文撰写,第一次觉得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写作不再是头痛的事,我的学生积极投入随笔写作的耕耘,多名学生在不同层级的作文竞赛中获奖。

  几年的教育科研,我的科研意识从最初的模糊逐步走向清晰,走向自觉。在二十多年中,我一边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一边有意识地阅读理论书籍及相关的教育杂志,自觉地进行教育科学的研究工作。

  后来来到樱花园,我将在课题研究中的收获运用于教学实践,结合樱花课堂实际,撰写的论文《语文教学中的学习习惯养成》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科教兴校与学校优质发展的研究》终期成果论文类三等奖。《在精雕细琢中提升写作技能—浅谈作文修改的时效性》获得北京市2009—2010学年度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

  翱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写文章一定要从你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立足于教学,立足于课堂,写出你最真实的、感触最深的东西才会精彩。”这是我多次论文获奖后的真实体会。

  在樱花,有了更多机会接触教育科研,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育科研助力教育教学的研究之路也越来越宽阔。2011年我参与担任北京市朝阳区“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作文评语写作研究》并承担子课题负责人,带领备课组教师进行作文评语研究。其后,我结合整个课题研究过

  程,分别撰写文章参与论文评比。2011年3月《初中学生对作文评语接受性调查报告》获得2010—2011学年度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年9月《初中作文评语写作接受性研究》获得北京市第五届“京研杯”二等奖;2012年3月《初中学生对作文评语接受性研究报告》获得2011—2012学年度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这是课题研究带给我的又一次收获,这些论文也成为2012年评选朝阳区级骨干教师的重要资料。

  其后我参与学校申报区级课题的立项、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的撰写。文献综述撰写是我第一次接触,为了完成综述,我阅读了很多理论,接触了很多观点,头脑中对于科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应该说,文献综述的撰写,让我真正走进课题研究,真正理解科研为教育实践插上翅膀的含义。从这时开始,我才觉得科研對我的重大意义,它打开了我教育教学的心灵之窗,是让我从教书匠到经验型教师再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法宝。

  带着这样的认知,我参加了中语会的课题《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诵读教学实践研究》并承担了子课题负责人的工作,将语文教学研究的领域拓展得更宽广,而我也站上了教育生涯的更高一级台阶。

  辐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研究是当前教育科研的主战场。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向应该逐渐关注课堂,研究如何来建构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课堂。而课堂研究如果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参与,研究的成果会更丰硕。2014年我申报了朝阳区“十二五”规划课题,带领整个语文组教师一起研究。从理论学习到课堂实践、从研究课到语文活动设计、从课例分析到实践总结、从论文撰写到实验报告,我带领学科组一步一个脚印,以学校教育科研目标为引领,从学情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语文教学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到2017年课题研究告一段落。

  课题在区里的审核中,获得了优秀课题,参与课题的教师无论是从专业理论还是专业技能,无论是课堂教学实践还是教学反思总结,都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更快,在2019年朝阳区骨干教师评选中,三名教师成为语文学科骨干教师,两名教师成为优秀青年教师。看到这喜人的成绩,我又带领学校语文组的教师们投入新的课题研究。

  一路走来,教育科研助我成长,不仅在专业发展道路上收获着丰盈和智慧,还收获了志同道合的研究团队,我觉得很幸福。犁笔苦耕三尺地,白发屈指笑春风。未来,我会在科研实践中,不断学习,与教师们共同提高,为教育科研事业的繁荣发展,继续耕耘,勇攀科研高峰。

  (作者单位: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

  

  

篇六: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科研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

  颜丽增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就能做好专业发展。

  新课改需要我们进行教学的相关课题研究,但现实情况是日常教学与课题研究这两者不能有机结合,似乎是脱节的,进行课题研究对多数教师而言似乎只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期待能有更多更好的鼓励性的评价方法让教学一线教师愿意去搞课题研究。新课改刚刚开始,正处于探索阶段,就更需要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哪怕是进行一些微型的课题研究,因为这样做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专业发展有更广阔的前景,同时乂可以为后来者提供科学的、可操作性的参考,进一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教师站在教育实践的第一线,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但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通过此次培训使广大中学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得以充实,可使理论.实践相结合。只要做个有心人,关注身边的教学问题,就能从自身的教学案例与对学生进行的个案研究中进行反思,发现规律;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研究实践。

  教育工作本身具有创造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专业发展不能光幕加班加点式的苦干,因此要向科研要质量,须用科研出的结论来指导。研究的重点是与教育工作紧密联系的应用性研究,所以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

  参与课题研究能使教师职业更加专业化,使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等不断得到增强和完善;让教师经历了磨练,知识更深厚、系统,作风与治学态度更严谨,思维更慎密,学会了具体的科研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让教师能从繁杂的教学现象中看出问题的本质,使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更有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的精神工作S两者相得益彰;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更符合新课改的趋势,坚定树立了终身学习观,走学习、教学实践、科研三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提升了自身素质,促进了专业发展,成为一名成长型、研究型的教师。

  

  

篇七: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促教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其中课题研究是非常常见也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规划课题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管理、验收,具有较强行政色彩和较高的组织程度,其研究成果可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依据。我校一直重视规划课题的申请与研究。近5年来,我校申请立项的国家级课题5项,省级课题12项。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育主体意识的充分觉醒,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大大提高。教育科研充分发挥了我校教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解决了教师在课堂中所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现将我校的一些经验与做法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通过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成长

  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是开展教研工作的基础,而知识来源于学习。为了教研需要,我校教师了充分利用时间,不断充电学习。每年每人订阅3种以上教学研究期刊或报刊资料,从学校图书馆借阅各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书刊认真研究学习,经常上网收集各种教研信息,每个假期研读一两本教学著作,先后组织学习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叶澜教授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理论”、“主体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生本教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创新教学理论”等,大大提高民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通过研究“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过程教学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开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水平,提高了教学机智,促成了“动态生成”的高效开展,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通过学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等教研方法,学以致用,学校教学质量与教研水平不断提高。

  二、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体验促进教师成长

  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它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较复杂的问题或内容为研究对象,制定分步骤研究计划,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问题。与常规的教研活动相比,课题研究有更深入、更规范、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等特点。近年来,我校先后主持了国家级课题《创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发展的研究》、《中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内容与途径的研究》,省级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同伴合作与师生互动研究》、《应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教师加深了对新理念、新内容、新要求、新方法的认识与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教师教科研能力、教研水平大大提高。

  三、通过课题研究的个案研讨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成长需要“同伴互助”。任何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同伴的帮助,小到备课组同事大到全体教师队伍,近则本组、本校远则世界各地,这种帮助可以是

  一句话、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而最为直接、最为有效地还是教研组同事间的相互促进。通过课题研究的个案研讨我们就出现的问题、展示的成果进行全面的研讨,在研讨中我们弥补不足、收获经验、收获成功。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研讨方式来实现经验的交流、固化和升华:(1)集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同时也是教师成长的体现,为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博采众长,结合课题研究教研组安排每周教研日进行交流合作活动。教研组分成备课组进行备课,然后由备课组长指定教师上观摩课,课后进行点评,找出本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定稿形成讲学稿,指导教师进行教学。(2)上研讨课。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我们所制定的实施方案,就所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而设置的汇报课是我们课题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的研讨课从授课内容的准备到授课方式方法的选择及课堂的具体实施可使参与教师得到一次全面的锻炼,同时我们还借助市级、省级的教学研讨或各类大赛进行实际的检测和交流,这促使我们的实践教师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更快速度提升。

  四、通过课题研究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任何经验的消化和吸收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在实践中探究的直接经验还是在交流学习中获取的间接经验都需要一个收获后反思、反思中提升的这样一个过程,没用反思往往是不全面,不完善的;没有反思往往是无法推广和借鉴的。教学反思是教师的进步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逐渐的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为进一步深化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换言之,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只有通過反思,教师才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细致地、冷静地加以推理总结,具体地对于某一个问题的对策、某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甚至某一个辩论回合展开思考。在反思中,已有的经验得以积累,成为下一步教学的能力,日积月累,这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将日益形成。所以我们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题研讨中我们采用个人教学反思研讨和集体反思两种方式来实现经验的提升与固化。

  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打造学校品牌的根基,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的有效途径。几年来通过来我们教研组扎实有效、丰富多样的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教师的发展,还促进了教师和学科教学的共同发展,更为人才培养搭建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为此,只要我们坚持进行课题研究,就能使教师得到长足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当然,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们相信,有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有各位专家、同行的共同探索和研究,我们的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将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亮点,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成为促进教师和学科教学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篇八: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教师中获省及省级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22人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43二师徒结对制度根据教师具体情况学校每年都要在教师自主结合和选择搭配的基础上给年轻教师某方面有所欠缺的教师进行师徒结队并且相应地制订责任目标做到权利与义务责任与目标的统一

  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追溯我们学校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应当说教育科研的规范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它表现在对教育工作的改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教育科研规范在我校争创“江苏省实验小学”、“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不可替代的。

  教育科研与日常的教学工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并不矛盾。我们所倡导的学校科研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发展的。它主要用来解决一个观念、决策、指导思想的问题,而不是“为文章而文章,为立项而立项,为科研而科研”。通过科研活动,老师们能及时地把握教育改革的形势,尽快站到教改的前沿,用前瞻的教育理念来设计教学,这一点在2000年启动的新一轮课改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校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双语教育、青少年科技教育等特色都是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突出了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老师拿的是国家工资,即便是近年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后,也是很难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何况拉大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可能从真正意义上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一名校长,要唤醒的是教师内心深处的真实的工作意向和愿望,要激励的是生命个性的独特体验,要鼓舞的是生命意义的追求和价值。

  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我们一直坚持“在学校发展的同时,教职工自身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搭建锤炼的平台,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成为学校积淀内涵的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青蓝工程”和“教师成长三年行动规划”

  我们倡导教师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积极实施“教师成长三年行动规划”,把师德师艺的锤炼与每学期开展的“过三关,创三杯”活动和实小校青年教师定位培养工程结合起来,与先进教师的评比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选准苗子,排好梯队,重点扶持。迄今为止,学校已培养出8位苏州市级学术、学科带头人,23位区级学科、学术带头人,14位区级教学能手,17位教坛新秀领衔的骨干教师队伍。学校教师中获省及省级以上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苏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22人,区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43人。

  二、师徒结对制度

  根据教师具体情况,学校每年都要在教师自主结合和选择搭配的基础上,给年轻教师、某方面有所欠缺的教师进行师徒结队,并且相应地制订责任目标,做到权利与义务、责任与目标的统一。

  三、终生学习制度

  教师的成长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学教育理论、学专业文化、学教育教学技能等。我们明确要求教师每学期都要进行1~2本教育专著的自主学习;全校每周三教研活动中的集中学习;每学期引进专家、学者的专题学习。以此把终生学习内化成教师工作、生活的一种方式。

  四、星级教师评选制度

  “是金子就让他闪光”,为使优秀教师在心理上、情感上得到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增强他们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不懈追求的信心、力量和职业责任感,同时,让优质的师资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并让广大教师看到发展的方向,我们每学期都要在广大青年教师中开展“星级教师评选活动”。坚持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以此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五、搭建展示平台

  我校每学期都要举办实小青年教师公开教学活动,课题组研讨展示活动,市区级学科带头人示教活动,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讨活动,赴苏北结对学校的示讲、示教活动等。以此让学校名优、骨干教师展现自己的风采,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提供各种机会让教师参与锻炼,让他们在感受被认同的同时,促进自身进一步发展。我们还鼓励教师参与各级课题研究,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让广大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中,在激烈的竞赛中,通过学习、实践、总结、提炼,丰富认识,实现创新。在广阔的教学舞台上展示自己。

  

  

篇九: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有位教师觉得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可真正面对家长或组织家长活动时又觉得无话可说科研组长积极鼓励这位教师申报了家庭教育农村幼儿家庭互动式家教指导模式的课题随着课题的研究这位教师独立组织了多次家教观摩活动在对家长面对面的指导活动中她的组织能力教育策略手段语言艺术和家长的沟通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她的家教理论能为实践所服务实现了教师从理论到实践研究的双赢

  科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坦直幼儿园陈红

  我们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紧紧依靠科研和教研的紧密结合,根据我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抓住日常教育活动这一环节,提倡教师每日有所思,幼儿每日有所得的工作思路;坚持管理出效率,采取分层推进、滚动发展的办法,扎扎实实地进行课题研究。由此,一批教学骨干在课题研究中迅速成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转变观念,形成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园领导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认为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始终把教育科研摆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对科研的责任感、紧迫感观念深深地传递给了教师,引导教师从“教书匠型”向“研究型”转变。科研是载体,它联结起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特别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科研是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我们幼儿园在对立项课题的研究中,园领导坚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跳出来,始终带头进行各类科研活动,如:请专家来园做专题报告,引领科研研究方向;由园长主持的自我培训;业务园长牵头进行的科研骨干培训;教研组的各类专业理论知识比赛和演讲等活动,都积极引领着教师走上科研兴园的“阳光大道”,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二、建立科研骨干培训制度,形成人人参与科研的格局以前,幼儿园的课题研究集中在一个教研组或者课题的主要承担者身上,有部分教师始终存在着“害怕科研、不愿参与课题研究的思想”,针对这一现状,在业务园长的牵头下,幼儿园成立科研组,让有研究热情的骨干教师负责科研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并制定、健全了科研的各项规章制度,如《科研组长工作职责》、《教育科研奖惩制度》、《理论学习制度》等;并从业务管理的角度把科研工作纳入教师日常教育活动考核,给予奖惩;鼓励教师在托幼杂志积极投稿,对发表文章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在科研经费上给以优先,保证科研费用的开支。通过制度的完善和保证,

  使每位教师能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培训,如:在进行《农村幼儿自主性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每位教师围绕课题在户外混龄区角体育活动、主题活动、探索活动、自由活动等方面设计研究方案,进行一次次的专题研讨,从方案的设计、研讨、争辩到方案的成熟实施真是教师学习、成长的过程,这其中失败或成功经验都留下了教师成长的足迹;一次次的磨练,到课题结题时,人人都撰写出了经验论文和案例,其中七篇论文和案例在区第一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最关键的是教师消除了怕科研的思想,形成了人人参与科研的格局。三、多层次学习,指导教师理论到实践的运用在科研中我们发现二个问题:一是教师在课题的研究中,常常会觉得自己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二是理论到实践运用的脱节。解决好这二个问题,首先是进行多层次的理论学习,由科研组长每月开展学习培训,内容涉及三方面:一为教育科研操作层面的知识培训,如教育科研的含义、如何选题、如何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教育科研的写作知识等;另一方面是学习与本园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好理论储备;除外还联系华师大图书馆,帮助我们收集课题研究的最新资料,并对每期的资料组织学习和摘录,使教师的知识学习常有“源头之水”。其次,指导教师理论到实践的运用,以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为指导的切入点。如:开始对《农村幼儿自主性教育》的课题研究时,由于大家对“自主性教育”概念理解的模糊,一度使教学活动太注重幼儿的“自主”而忽视了教师的教育作用,于是,我们重新对“自主”的概念作了讨论和学习,明确了“自主性教育”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中利用动手操作、感官体验及自主探索获得相关经验和知识,达到自主发展的教育过程。概念的重新领会指导了教师的再一次实践操作,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有了思考和纠偏的过程,幼儿“自主”不等于是忽略教师的引领作用。科研的过程也是尝试和反思、失败和成功、理论到实践的循环过程,只有如此,科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价值和作用才得以体现。又如:有位教师觉得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可真正面对家长或组织家长活动时,又觉得无话可说,科研组长积极鼓励这位教师申报了家庭教育《农村幼儿家庭“互动式”家教指导模式》的课题,随着课题的研究,

  这位教师独立组织了多次家教观摩活动,在对家长面对面的指导活动中,她的组织能力、教育策略、手段、语言艺术、和家长的沟通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她的家教理论能为实践所服务,实现了教师从理论到实践研究的双赢。四、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开展系列活动在科研的实践阶段,坚持以教研组为主阵地,教研、科研紧密结合,以常规教研为载体,把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日常教学、教研和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推进科研的深入开展,使课题研究得到滚动发展,发挥科研成果对教学指导的有效作用。1.定期开展课题阶段性现状分析。由于研究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进行的,随时都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针对问题,及时进行现状调查与分析就显得很重要。科研组长需要掌握教师课题研究进度和存在问题,分析做到对症下药,组长可以一方面听取教师阶段性汇报,另一方面可以随机查看资料、访问等形式了解现状,及时为教师提出意见和指明进一步研究方向。2.组织示范、观摩活动。示范、观摩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广大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我们幼儿园每学期都要提供示范或观摩活动供大家学习。委派教师外出参加科研观摩活动,能结合研究课题认真学习、思考,回幼儿园交流传达。组织本园骨干教师在幼儿园进行课题研究示范活动,示范活动由教研组牵头,教师参与活动后的研讨、学习,做到实实在在的讨论问题,找到差距,落实改进措施。3.开展课题设计、优秀方案评比活动。方案设计要突出课题的需要,看是否科学、创造性地设计方案的内容、方法,查看具体实施后的效果,并参与每学期开展的优秀方案评比活动,评出的优秀方案供大家学习、借鉴。4.为教师搭建成长舞台。我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动力,来源于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样需要有成功的体验,幼儿园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的赛课活动,听课后教师们结合课题和自身实际认真研讨,通过赛课,让青年教师尝试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后反思的整个过程,体验课题研究的成功快乐,促进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青年教师的成长在赛课活动中脱颖而出;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年

  龄的教师创设机会,选择课题研究项目;对骨干教师可自由选择带教对象,自主决定带教内容的手段,使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发展空间,展示自己的才能。5.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一方面是教科研组的总结,每次研究实践活动完后,教科研组都应会同有关教师根据事前的活动目的,针对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另一方面是教师在研究工作中的经验总结,教师们在每天的教学研究实践活动中,对随时出现的“闪光点”进行反思,运用理论知识,大胆探索,及时提炼总结,围绕研究课题撰写经验论文一篇以上,在幼儿园组织的论文交流活动,进行论文评选,将优秀的论文汇编成册。6.树立成果意识,注意课题资料的搜集整理。在课题确立以后,搜集资料也是研究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科研的实施过程是资料的搜集、积累和消化的过程,研究积累起来的大量原始资料涉及研究的方方面面,并按时间顺序分类登记造册管理,并有专人保管。这些资料是幼儿园的一笔宝贵财富,凝聚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这些资料可让我们看到课题研究所走过的历程,也可在交流、检查、评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大家又一起站在了起跑线上,作为农村幼儿园,只有抓住课改这个契机,加强教育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把教育科研作为幼儿园的立园之本、育人之道,使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篇十: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浅谈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文化、教育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现代教育的迅猛发展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课改、新课程的实施则更要求教师专业化成长。只有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适应现代教育需要,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器”。

  1尴尬”状态中的中小学教育科研

  在普通中小学校,对于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缺乏足够全面的认识,甚至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学校因为“功利主义”,认为它没有实用性,把它处于“贴金”地位,装装“门面”而已,完全处于一种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状态;有的学校则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书教好了、学生的成绩上去了,就是优秀老师,学校随之也就是好学校,各种各样的好事都来了,所以学校本身对这项工作也不是很重视;有的学校教科研工作则和教务合在一起,对教育科研工作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而一般普通教师也从现实的“实用主义”出发,认为教育科研只不过是教师“评职称”用的,与自己的教学没有多大关系,到评职时弄两篇论文就行,花点钱就可以买到,评职过后与其就说“拜拜”了,出现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因而对教育科研也就更加漠不关心的态度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只是写在纸上空洞的口号而已。

  “在最近发布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关注义务教育教师》中提到,据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参加作为教育科研主要形式的课题研究的教师仅为16%,经费不足、教学任务重和缺乏有效指导是中小学不能经常开展科研活动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教育科研并没有广泛进入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生活中。”教师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对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搞得人人很累,疲惫不堪,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课题呢?教师年复一年,没有多大进步,平凡中再显平凡,长此下去,老师就不可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也就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这显然也是和教师要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不符的。

  2学校要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供一个发展平台

  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学生是基础,教师是关键,管理是灵魂。不把教师工作落实到第一位,办学就办不好。学校在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时,要引导每位教师把自身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方面,由学校领导统辖负责,向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申报切实符合学校实际发展的课题,各学科带头人承担并完成教育科研任务。当然,这项工作是艰辛和麻烦的,也确实是很劳累的。学校的职能管理部门加强平时管理、监督教育科研的实施、执行情况,适时对教科研工作进行服务性指导。每个学期,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都要带头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笔记、教育反思、教育感悟等,学期中定期组织评选和交流,把在教科研工作中评选出来的优秀教研成果,汇编成册进行交流,以促进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教育的根本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的根本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我们应该遵循“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引领即学习,活动即交流,成果即成长”的态度,指导全体老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科研中来。在制度保障上,特别奖励那些在教育科研上取得点滴进步的教师,让老师从心理上得到安慰。

  学校要定期对老师的教育科研进行工作上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学习、实践培训、信息交流的机会,给老师创建一个学习成长的平台,为教师借助这个平台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日益成熟。“教育科研的价值不在于给教师提供既定的教育方法和模式,而在于转变教师的育人观念,让他们成为有思想的教师。”现在有的老师只会上课,不会育人,不会教学管理,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这些都是不符合素质教育内涵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认真挤出时间学习,自觉养成读书看报和阅读教育专著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不断吸纳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跟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落伍。

  3教师在教育科研中要具有自我发展意识

  我们所说的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涵盖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技能,与时俱进需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课程、新技术等。教师就是要在这些方面学习更新、学习再学习,不断的学习。但是,在民办学校里,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把教师当成事业做,而是当成一种职业来干。有的教师到民办学校工作,没有长远规划,干一天算一天,好象就是为了打工而打工,为了挣钱而挣钱。有的民办教师在民办学校工作,少则一、二年,多则三、四年,就溜之乎也,走人了。而民办学校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流动性很大,这也是民办学校的一个特点。学校成立的八年里,以每年平均3.13%的速度流动,包括校长、中层主任等管理层人员在内,所以民办学校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是非常困难的,可谓道路艰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自身没有发展意识,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习提高计划,整年不参加教

  师专业培训和老师的业务比武。那么不仅很快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而且很快就被淘汰出教师队伍。所以民办学校的教师更不能轻视教育科研工作,在工作中要自觉运用专业知识和非智力因素等来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中去。

  在学校管理中,传统的观念是“以教学为中心”,由于唯“成绩”说话,单纯以教学成绩评价学校,以学生成绩评价老师工作,这种过分地追求“升学率”,使得所有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高成绩方面投入的力量过大,对家长、学生也就只讲成绩,而成绩好也就替代了其它方面都好,出现“一俊遮百丑”,不管其它别的什么东西,从而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的需求,如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早恋问题、心理问题、手机问题等等,陷入了一叶障目的“片面形而上学”境地。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们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必须加深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人们常说,下一百次决心表一百次姿态,不如立即行动一次,“教师不一定要成为“研究者”——研究不是教师的专业,但通过学校教育科研,教师需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一个教师只有走“教、学、研”之路,才能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成长为“研究型”教师,进而走向“专家型”教师。它的基本要求就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课题,在教育过程中反复进行研究实践,以加速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篇十一: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教育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段昆伦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8年第52期

  2015年,我有幸加入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为今后的教研生涯汲取教育理论的滋养找到了契机。三年来,承蒙张老师的厚爱和提点以及工作室同仁的砥砺和激荡,我不断提升自我,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张老师的带领下和工作室同仁外出交流学习,辐射区域,组建顺德北滘工作坊,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教育局聘为课堂教学改革指导专家,指导北滘镇种子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应湖南省湘潭市教科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教体局邀请做学术讲座;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中学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期考核被深圳市教科院评为深圳市张玉彬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优秀成员”。

  一、读有字书,识无字理

  读书是教师须臾离不开的生计,但读什么书更重要。张老师作为导师,以其独有的宽广视域,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研究任务,为工作室成员列出书单,使我们不必大量阅读遴选好书,就可读到有价值的著作,并指导教学实践。

  但读专业书还是需要导师的督促和团队的氛围。张老师在寒暑假前都会布置读书任务,并要求大家撰写读书心得,开学后召开研讨会,分享优秀的读书感悟,共同进步。三年来,我的阅读由散漫、零碎、间断的状态迈入自觉、系统、连续的境界,寒来暑往,勤读不辍。通过阅读,解惑释疑,启发智慧;任务驱动,探幽发微;学以致用,指导实践。我深知读专业书,方能安身立命,更意识到对于撰写论文和专著、开展学术讲座,专业阅读须臾不可离,只有流静水深,才能探骊得珠。

  二、叩问写作,探寻门径

  身教重于言传,对于教师成长,更在于内化而不是外烁。张老师作为深圳市一位资深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在教学、研究、带教诸领域硕果累累,却始终保持矜持、谦和底色——为人低调、为学严谨、为教精湛,感召着大家自觉自愿地共赴愿景,尽快提升。张老师工作室为大家的专业成长搭建舞台、提供引领。三年来,工作室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论文多篇,开展系列学术讲座,举办同课异构公开课,进行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我们收获颇丰。

  作为专著《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副主编,我从张老师身上学到了如何架构一部著作,并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张老师的亲身指导,和同仁们互相把关、切磋,形成了如下感悟:整本专著的架构,需要博观约取,运用逻辑思维;章节的撰写,应理清内涵,把握外延,构建体系;素材搜集,则要阅读专著书刊,聆听学术讲座,搜索知网前沿思想,总结提升教学实践;最后运用自成风格的文笔选材、剪裁、规整素材,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專家引领,开展课题研究

  专家点拨,得窥教研门径;心潮相逐,向往治学堂奥!

  工作室课题开题报告会上,黄孔辰副局长对张老师主持的课题《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教与学方式研究》入木三分的点评让我记忆犹新,他建议“开题报告的标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各个环节在内涵上应保持高度一致性,敏锐地指出相关问题,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议,把控课题研究的航向,指明课题开展的路径,我为黄副局长的洞见点赞,更为黄副局长“有一志而终身行之”的烛照感佩!

  深圳市教科院贾建国博士受邀作《中小学教师如何做科研:问题与建议》的精彩报告,从研究选题、方法运用、研究过程、成果及其运用四个维度对中小学教师做课题暴露的问题一一针砭。而建议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更是刮骨疗毒,拨云见日,让人倍感煦暖!

  庆幸在张老师工作室参与课题研究,按课题研究规范开展工作,我以前主持课题的硬伤也在弥补,以后会更加自觉按贾博士的点拨和张老师的要求,提升自己的课题研究水平。

  四、区域辐射,共同成长

  爱读会写,是我的最近发展区和舒适区,登台宣讲、指导教学,于我则心有惴惴焉!而区域辐射是工作室的重头戏,在张老师的指导和鞭策下,我精心准备,鼓足勇气登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湖南省湘潭市的学术讲坛,作《高效自主课堂构建策略》的报告,得到与会领导和同行们的肯定,增强了信心;实现了登上大学讲堂的夙愿,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举办的汕头市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我作了《培养初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讲座,将核心素养方面的前沿研究成果,融入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理解、体认和心得,赢得了同行们肯定,并第二次受邀作个人成长的报告《初中历史教学的道—术—“道”》,反响良好;应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教体局邀请,为全县主管教学教研的副校长、教科室主任和教师代表作了《核心素养理念下自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报告。

  无论是同台竞技的同课异构,还是上示范课,抑或指导教研,都能激发同仁精心设计教学、关注学生的潜能。三年来,我参与了工作室赴湖南省湘潭市、广东省深圳市坪山中学同课异构评课议课活动,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上教研示范课,邀请北滘种子教师来深圳跟岗学习,指导北滘种子教师课题研究、论文撰写、说课比赛等系列活动,皆充满挑战,从中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也从同行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

  在工作室外出交流学习活动中,我有幸结识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张秀莲主任、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教育局何秀萍主任、湖南省湘潭市陈思文校长、广东省深圳市坪山中学林俊红校长和他们优秀的教研团队,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杨春生副院长、胡立根部长、张红霞老师、廖春风老师有了更近距离的接触,耳濡目染中接受了治学的陶冶。通过张红霞老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吴磊老师的引领,向历史名家李慧军老师、徐赐成老师、宾华老师、唐云波老师请益,丰盈了历史学科素养。

  举办学术讲座,上教研公开课,指导教研,丰盈教育智慧;走出自我,接受历练,结识专家,开阔研究视域,是我参加工作室最大的突破和收获。诚谢张老师和专家们的栽培,你们是我教育科研的引领者和摆渡人!独行快,众行远!诚谢工作室和教研基地的同仁们的一路相伴,愿我们在求真、崇善、臻美的道路上无远弗届,砥砺前行!

  

  

篇十二: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提升教科研水平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发展我校在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中将教师的年度教科研工作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参考依二以教研活动为依托教科研常态化我校将每周一下午的两节课后定为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活动形式包括专家讲座教师培训后总结校系骨干或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集体备课评课等

  以教科研为抓手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一、教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教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

  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作

  为科学研究一个分支的教科研总是为如何解决现实教学活动中各种各

  样的教育问题而展开的,即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教学。简言之,教科研是连接理

  论和实践的桥梁,是学习和探究的有机结合,是加速教师从“经验

  型”向“研究型”转换的最佳途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方面是指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主要通过

  教师自身的学习反思在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个人成长与实

  现;另一方面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是教育部门或学

  校通过提供培训等各种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

  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科研与教师成长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育要为社

  会发展服务,就要对教育的规模、目标、制度及内容有一个科学的认

  识和决策;另一方面,课改的逐渐深入,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适

  应新的要求。因此,积极探索、实践能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成

  为必然趋势。

  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根本和保证,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关系到教师

  个人素质的提高,更与学校的教育质量密切相关。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如何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教师以此为研究探讨对象,努力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的过程既是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的教科研过程,也是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的专业成长过程。

  三、以教科研为抓手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科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逐渐深入人心。为鼓励教师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我校以教科研为抓手,努力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一)建立健全教科研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制定了《教科研配套(奖励)办法》,对课题研究、教科研成果、学术论文论著、论文评比获奖、专利等作了明确规定。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积极性,提升教科研水平,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发展,我校在《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中将教师的年度教科研工作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以教研活动为依托,教科研“常态化”我校将每周一下午的两节课后定为教研活动时间,教研活动形式包括专家讲座、教师培训后总结、校(系)骨干或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集体备课评课等。1.推行“每日开放课”、“每周公开课”。在全校范围内推行

  “每日开放课”、“每周公开课”。各系部每周推荐1名教师,由教学科研处根据课表统一安排开放/公开课时间,并提前1周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向全校教师公布开放课的相关信息,包括时间、地点、授课教师、班级和授课内容等。要求全部听课教师(各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或教务秘书至少有1人)签到、做好听课记录及评课总结。教学科研处定期组织开放课听课反馈交流会,邀请学校在省级“‘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中获奖的教师介绍如何备课、说课、上课、听课以及评课,并对开放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多听”、“多学”、“多交流”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勤于思考、勇于发现题和善于通过科研解决问题。开放课与公开课制度的推行,增加了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了天天有课听、人人都上开放课的良好局面,为教师开展教科研提供了素材和拓展了思路。

  2.加大教师教科研培训力度和广度。为开阔教师视野、拓宽其科研思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加大了以“请进来,走出去”为特色的教师培训力度。

  请进来,即邀请专家、名师来校举办讲座。如,为使教师熟练运用“中国知网”这一科研平台,提高其教科研水平,学校邀请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XX公司专家来校作“如何使用中国知网提高教科研水平”讲座。又如,针对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教科研等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了全国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杨?老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例》、全国职业学校信息化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路晓凤老师的《信息化的语文课堂设计从“模糊”走向“清晰”――

  我的信息化大赛之旅》、青果公司专家的《如何创建教师学习空

  间》和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蒋慕东博士的《先写楷

  书,再写草书――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等系列讲座。

  走出去,即本着公平、公正及教师自荐和系部推荐的原则,每年

  选派大量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科研培训。为实现全员培训及达到

  以点带面的培训效果,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市级培训,

  每2-3年参加一次省级及以上培训。省、市级培训教师在培训后1

  个月内完成培训后感想的培训总结,并在系部教研活动时汇报。出

  国培训教师回校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专题讲座,进行成果汇报会,

  让全校教师共享培训成果。近五年来,学校投入近200万元,选派

  了30多位教师走出国门,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德国、日

  本等国家进修和考察交流。这些举措,让教师对国际先进理念、办

  学模式、培养方法和教学经验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效提高了其

  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3.以国家、省、市各级教学竞赛为契机,掀起教科研热潮。近

  几年来,为实现以赛促教和以赛促研的目标,学校上至校长下到每

  一位教师对各级各类教学大赛愈加重视,不仅从政策、制度、人力

  和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还以此为契机,通过对竞赛活

  动的严密组织和层层打磨,掀起了全校教师申请各级科研课题进行

  研究的科研热潮。

  (1)广泛动员,全员培训。学校专

  门成立了以教学分管校长、教学科研处处长及各系部主任为首的指

  导小组,根据省、国赛要求制定了校级竞赛工作方案。各系部收集、学习省市相关文件,制定活动方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在全校教研活动大会上,主管教学校长就教学竞赛活动的意义、程序等作进一步阐释,鼓励老、中、青教师全员参与,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全体教学人员参加了在我校举办的淮安市“五课”教研工作培训会,对省体育与心理健康中心组组长钱爱成、省语文中心组组长何忠及省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心组组长石光耀等专家的有关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反思撰写、教学策略安排、教学程序布设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等讲座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对自己今后的教学研究方向更加明确。

  (2)教研室、系部、学校、淮安市等层层打磨。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个人申报、教研室―系部―学校层层把关选拔市级参赛选手。首先,发挥教研室、系部集体备课优势和教学团队群策群力作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积极探讨。其次,在全校观摩活动中,教师参照《教师说课评分表》对各系部推荐的选手进行打分,选出市赛选手,且要总结其优点指出不足,以便其他老师取长补短。再次,选手对教案、说课稿进行认真修改、打磨后,学校组织校内评委,严格按照比赛要求对选手的教案撰写及说课展示进行点评。最后,邀请本校、本市兄弟院校的专家对在市赛中入围省赛选手的教案、说课进行点评。

  近几年来,我校在“‘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中获得

  省示范课3项、研究课十几项,淮安市示范课20多项。2011年,受

  淮安市XX局,XX局委托,开展了淮安市“^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推进中职校教学改革的研究――以淮

  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例》的研究,研究成果得到专家的一致

  认可,且对我校以“‘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为契机,激发教

  师教科研热情,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依

  据。

  (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教科研“科研化”课题研究是教科研

  工作的载体。近几年来,我校承担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7

  项、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3项及多项市级重点规划课题

  的研究,带动了一大批青年教师走上科研的道路,激发了其研究热

  情,为教师的专业成?L铺设了道路。

  (四)实施“五大工程”,树立教科研标杆美国的格莱恩?布莱

  德曾说过:“成功就是一个人事先树立有价值的目标,然后循序渐进

  的变为现实的过程”。没有目标就没有努力的方向,没有奋斗的动

  力。树立的标杆最好不要与自己目前水平相差太远,以免产生挫折

  感。当超越了树立的标杆后,

  要及时寻找、树立新的标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我校通过“名

  师培养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

  “双师型教师培

  养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和“教师全员培训工程”等五

  大工程的实施,树立了大批的教科研标杆。

  我校依托国示范重点专业建设,加强了教学团队的建设,并通

  过团队建设,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目前,有“园艺

  技术”和“畜牧兽医”2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其中园艺技术教学团

  队被省农委评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

  建立

  了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会计等名师工作室,其中,“李慧园艺名师

  工作室”被评为省级名师工作室。学校“五大工程”的实施,树立了

  大批教科研标杆,同时吸收、带动了大批中青年教师从事教科研工

  作,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了中青年教师

  的专业成长,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储备了高素质人才。

  

  

篇十三: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育科研这方沃土。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发挥教育科研丰富教师知识、形成教育风格、张扬教师个性、厚实教育底蕴、提升教育境界等功能,培养有专业底蕴、独立精神和思想力的研究型教师,以适应教师成长和教育发展的双重需要。

  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中小学教育科研侧重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以及研究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研究的目的不是提出新的教育理论,也不是解决“是什么”等理论层面的问题,而是将全新的教育理念内化于教育实践之中,获得“怎么做”等实践性智能;研究的最终成果不是指向成果的学术化,而是指向问题的解决和行动的完善与改进,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1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代的诉求教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由教

  师、学生、教材、媒体等显性要素和教风、学风等隐性要素构成,其中教材、媒体等显性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三级课程开发理念将部分教材开发的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这对一线教师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从执行教材到开发教材,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执行者和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不

  仅要以经验型的传授者身份进入课堂,更要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改革创新。此外,教育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迅速改变,他们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智力水平,更具备了信息接受能力强、现代信息技术水平高等特点,这就需要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些都要求教师具备浓厚的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不断改革,以严谨的科研方法为依托,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透过教育现象把握教育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在研究状态下创造性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教育科研能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为什么能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国内外教育专家与名优教师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不管是

  像美国的桑代克、我国的陶行知等知名教育家,还是魏书生、孙维刚、霍懋征等当代教育家,他们都能坚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教育与研究相结合,最终探索出教育的真谛,成为教育大家,被后人所敬仰。因此,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情感的发展,如果仅仅定位在学校教育阶段所接受的知识与修为的情感,那是远远不够的。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教师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只是一个起点,其发展更多的受益于日复一日的教育实践,受益于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的工作状态,受益于先进理念指引下开展的高效益教学实践活动。以教师个体成长为视角,一名新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等策略是现阶段校本教师培养的重要手段,可以让新教师少走弯路,缩短成长期,加快进入成熟期;而新教师要从

  基本胜任成长为名优教师,不仅需要名师的引领,更需要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孜孜不倦地探索研究,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最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3教师专业成长能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教育科研是生产力,基于教

  育科研的教师专业成长能有效提升教育生产力。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教师群体,是提升教育质量、打响学校品牌的保证。“教师即研究者”运动的倡导者藤豪斯谈到:“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改进教学,或如何能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巨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以此看来,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才能使教研活动根植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根植于课堂教学实践,也才能使教育研究成果较快地转化到教师的教育工作中,让教育科研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以教育科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为载体和桥梁的,教育科研可以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帮助教师树立现代的教育发展观、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使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成为成为推动教育系统改革和发展的先导和动力,从而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最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方向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显性指标,如,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等,也有隐性指标,如,学习力、思考力的增强,个性特长、人格魅力的形成等。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可以厚实教师的理论底蕴,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促使教师

  实现从新手到能手的转换。

  1以教育科研厚实教师的理论底蕴

  教育科研源于学习,学习为教师打开了接受先进思想和理念的一扇窗,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厚实理论底蕴,提高业务素质。教育科研能为教师提供更多参与理论学习和行动研究的机会,让教师在科研工作中重视理论学习,并主动搜集与研究有关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前沿信息。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广大教师通过组建课题组、成立学科课题研究团队等,营造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的科研气氛,促使教师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综观在专业成长道路上取得明显成效的科研型教师特点,我们会发现,科研型教师都是执著于学习的人,他们从不排斥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并努力从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丰富并完善自己独有的知识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他们更注重不断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以行动研究为载体,通过思想与行动的交互来有意识地建构自身的实践性理论。这些实践性的理论不是外来注入的,而是来自于教师多年实践积累并融会贯通的知识和智慧,比起书本上习得的理论更有效。源于学习的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的理论支撑,是教师专业自信的基础,是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得到认可和发展的底气。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说教育科研能让教师学会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主动探索并形成自己独有的有效学习方法,让教师逐渐成长为有独特思想和独立教学风格的人。

  

篇十四: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科研融合,助推青年教师专业化

  成长

  摘要:教研和科研看起来是教科院两个并列的活动,两者是有区别的,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主题、学科或是评价方面将两者进行融合,让教研和科研成为一体,从而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进青年教师发展。

  关键词:科研、教研、融合

  教研和科研是教师在小学教育中较为重要的工作,大多数人对它们的认识不够清晰,他们认为教研和科研是两个领域的事情,不能够融合在一起。事实上,可以对教研和科研进行转型,让科研深入到教学的领域,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帮助教师形成比较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教师能够将解决办法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让教研结合科研,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学问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去解决。这样,两者就能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青年教师可以通过教研和科研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

  1.教研和科研的融合是必然选择

  教研和科研,两者既存在着不同,又存在某种关联。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会发现一些教学的问题,在进行教研时,可以将科研的成果运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这样,除了能够解决教学问题,还能够对科研的成果进行检验。科研的存在,可以帮助教研走向深入。如果将教研和科研完全区分开来,那么,科研就成了一种无法实践的理论,失去了科研的意义;没有了科研的教研,就不能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仅仅是教师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

  随着我国新的课程标准的出现,过去的教研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教育需求,教研不再是注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而是逐渐的向理论化的方向发展,开始注重教学的理念,这就会联系到科研的领域上;与此同时,科研也在发生着转变,科研不再仅仅是一些理论,而是越来越注重将理论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师本身。因此,教育的发展推动着教研和科研的融合。

  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研究也伴随着教师的职业生涯。研究这一项活动能够让教师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着长期的研究兴趣。教师不断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分析和思考。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在教学中能够发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掌握很多教学的一手资料。教师能够利用课堂,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教育理论的正确性。这使得教师既能够拥有研究的资料,又有研究的机会。将教研和科研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1.教研和科研融合的方式

  将教研和科研融合在一起,并不是为了形成多么多高深的理论,或者是多少种的教学模式,而是为了让青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的解决青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效率。将教研和科研相结合,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帮助青年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有效的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结合,让教科研工作引领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成长,下面,将对教科研工作进行探索。

  1.主题的融合

  教师彼此之间相互交流,需要一个共同的话题,不然很容易出现混乱。课题,就是教师能够进行研究和讨论的话题,教师可以针对课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然后围绕课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因为课题是要作为教研和调研共同的主体,因此,所

  提出的课题必须是有深度或者是有意义的问题。课题还要具有一定的个性,这样,能够让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教师都能够进行讨论。

  在整个学期开始之前,教导处和教科室要进行交流。学校有主要的课题进行研究,教导主任在带领教师编写学科纲要时,一定要联系学校的主课题,防止研究偏离主方向,然后让教科研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1.学科的融合

  教科研的融合要注意让不同学科的教师都参与进来,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将性质相近的学科或者是性质差别较大的学科分别放在一起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有效的拓宽教师的学科视野,而且,不同学科的知识、教学方法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交流,从而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面对教学问题的时候,能够灵活的解决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1.评价融合

  教科室、教导处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进行考核,了解教师的教科研进程和成果。每一个教研组要将自己所选择的课题研究内容写成研究报告,然后教师之间交流探讨。教师可以在交流中进行反思,发现他们自身的不足之处,改善他们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获得提升。

  三、总结语

  在推进学校校本教研的时候,要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让教研和科研从主题、学科、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融合,让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为科研的实践地点,将科研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杜永峰,张莹,刘清.论高校教科研成果孵化在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中的嵌入式服务[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02):59-64.

  [2]周朝晖,黄思国.互惠共生,促进共同体学校教科研一体化发展[J].中小学管理,2019(10):22-24.

  

  

推荐访问: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助力 教科研 成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