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12篇

时间:2022-11-12 19:40:06 浏览量: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12篇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7月27日,省委常委会会议针对当前疫情严峻形势,就做好我省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12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12篇

篇一: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7月27日,省委常委会会议针对当前疫情严峻形势,就做好我省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切实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巩固防线,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压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

  〔一〕压实属地责任。各地要强化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按照应急响应要求,整合各方力量,做到职责分工清晰、扁平化运行。各地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坚持集中办公、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落实入境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排查管理要求,科学研判疫情形势,采取适合本地实际的疫情防控策略。

  〔二〕压实行业责任。各行业部门〔单位〕要落实主管责任,制定适合本行业特点的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增强防控措施针对性,指导所辖行业单位依法依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持续加强本行业、本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监管。

  〔三〕压实单位责任。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坚持疫情防控“五有〞要求〔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藏,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配备专人负责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员工每日体

  温、病症等健康监测,催促健康异常人员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做好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员工的排查登记,及时向当地社区报备,落实核酸检测、隔离等措施。

  〔四〕压实个人责任。要引导群众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加强家庭室内通风、消毒。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应主动报告社区,配合做好管控措施。

  二、严格入境人员闭环管理

  〔一〕实行全闭环管理。对所有从我省口岸入境人员实行14天集中隔离和7天居家隔离,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应进行集中隔离。解除集中隔离后,入境人员由各市〔州〕闭环接回当地继续实施7天居家隔离,经我省返回外省的入境人员应闭环送至机场、车站,并提前告知目的地入境人员信息和乘坐交通工具信息。

  〔二〕标准开展核酸检测。所有入境人员在集中隔离期第1、4、7、10、14天,以及居家隔离期第2、7天完成鼻咽拭子核酸检测,其中集中隔离期第14天和居家隔离期第7天核酸检测,应采集2份鼻咽拭子,分别使用不同核酸检测试剂检测,2次检测由不同检测机构开

  展〔以下简称双采双检〕。

  〔三〕强化省外入境人员管理。从省外入境解除集中隔离后来〔返〕川人员或受邀入川团队,凡到达我省时入境时间不满21天的,应由属地闭环接送至居家隔离场所,实行居家隔离直至满21天;没有居家隔离场所的,由当地指定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隔离期间实行2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采用双采双检。

  三、加强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管理

  〔一〕做好风险区未划定时人员管理。国内出现外乡确诊病例后,疫情发生地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时,各地应发布健康提示,对14天内有疫情发生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来返人员,进行社区排查和交通关口排查,要求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不能提供报告的应在24小时内就近完成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健康监测至离开疫情发生地满14天为止。

  〔二〕严格风险区划定后人员管理。疫情发生地划分中高风险地区后,各地按照推送数据,在24小时内完成区域协查和红黄码人员排查管理,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实行居家隔离直至离开风险区满14天,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实行集中隔离,隔离期间每3天完成1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采用双采双检。隔离期间,中高风险地区

  降为低风险地区,在核酸双采双检阴性后解除隔离。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要求离开时持有规定时间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各地应按照其规定范围、规定时间进行人员排查和核酸阴性证明查验。

  四、突出做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

  〔一〕加强高风险人群监测。铁路、公路、民航、口岸、医疗卫生、进口冷链等行业系统,应按照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最新要求,细化全体从业人员新冠肺炎监测方案,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及时发现疫情苗头。

  〔二〕落实重点场所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首诊负责、预检分诊等制度,对所有患者做好流行病学问诊,发热门诊〔诊室〕患者在核酸检测结果反应之前一律留观。未设置发热门诊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规定做好发热患者转诊。集中隔离场所严格落实选址要求,切实加强人员培训和防护。医疗、养老、监管、出入境口岸、宾馆、封闭游艺娱乐等重点场所,须落实佩戴口罩、测温、扫码等措施。机场、客运车站、火车站、地铁站,以及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应要求佩戴口罩、测温、亮码,鼓励扫码通行。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应落实全员全程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三〕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原那么,压实疫苗接种属地责任和行业主管责任,把疫苗接种作为加强疫情防

  控的关键措施,确保12岁以上无禁忌症人群应接尽接,按时完成下达任务。

  五、强化疫情应急处置

  〔一〕加强密切接触者排查管理。发生外乡疫情后,及时追踪判定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病症出现前4天,或无病症感染者标本采样前4天,与其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有近距离接触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均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按要求进行集中隔离和核酸检测。

  〔二〕实行疫情风险区圈层管理。根据疫情形势,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可实行封闭区、封控区、风险区周边区域、其他区域4圈层管理。封闭区实行全封闭管理,人员居家不出户,除防控和生活保障需要外,其余人员、车辆不得出入。封控区实行人员只进不出,仅开放生活保障场所,严禁聚集。风险区周边区域保持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禁止各类大型活动,暂停影院、歌舞厅、游戏厅等休闲娱乐场所营业。其他区域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减少人员集聚。

  〔三〕开展人群核酸检测。按照封闭区、封控区和周边区域的顺序,采取多轮次核酸检测,其中封闭区第1、4、7、14天至少开展4次核酸检测,封控区第1、7、14天至少开展3次核酸检测,风险区周边

  

篇二: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精准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

  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公布日期】2022.05.30•【文号】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60号•【施行日期】2022.05.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

  正文

  关于进一步精准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

  消毒作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传播性和隐匿性显著增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流行,增加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再次警示各项措施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为进一步规范各地消毒工作,指导各方精准落实消毒各项措施,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精准规范消毒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消毒是实施“人、物、环境”同防措施的重要手段,精准规范地做好消毒工作事关防疫整体措施落实,事关疫情防控效果。各地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依规开展疫源地终末消毒。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坚决杜绝入户消毒

  技术不规范、操作简单粗暴、执行跑偏走样等问题发生。要更加注重对消毒技术规范和流程的严格要求,更加注重加强消毒事前、事中、事后沟通,更加注重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过程监督,更加注重对公众开展消毒知识和有关规定的宣传解读,精准规范开展消毒,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精准规范落实各项消毒措施(一)严格规范疫源地的终末消毒。各地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终末消毒的范围和对象,严格对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居所、工作学习场所、诊疗场所、集中隔离点、转运工具及其他可能被污染的场所进行终末消毒。要细化终末消毒工作实施细则,严格要求专业人员根据标准规范作业,加强个人防护。要规范消毒过程中的工作记录,加强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价,确保消毒规范、有效、可追溯。(二)优化入户终末消毒技术操作流程。消毒前,加强与住户的充分沟通,了解房内状况和物品性质,告知其消毒工作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争取理解和支持。消毒过程中,根据环境风险和物品特性,正确选择消毒产品和消毒方法。针对污染风险较小、不耐腐蚀或现有方法无法消毒的物品,加强风险研判,视情况采取密闭封存、长时间静置等无害化处理方式,最大程度降低物品损坏和环境污染。消毒完成后,及时做好社区公示告知工作。(三)指导各行各业疫情期间开展预防性消毒。针对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重点场所和单位,如商超、宾馆、农(集)贸市场、交通工具(站点)、学校、办公楼宇、建筑工地、养老机构等,要根据疫情形势,结合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风险特点,指导科学开展日常预防性消毒,加大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频次。已关闭的场所,在开业运行前要进行全面的预防性消毒。严格做好进口货物的检疫消毒,加强进口低温冷链物品和外包装的消毒管理,防范风险隐患。(四)科学开展社区、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的消毒。封控区、管控区内,要重

  点做好楼栋内公共区域、物资保障点、核酸采样点、垃圾存放点、快递集散处和公共卫生间等的预防性消毒,垃圾和污水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处理。封控区以阳性感染者居住地、周边住户相邻外环境及其活动轨迹为重点进行全面、彻底消毒。管控区以日常清洁为主,消毒为辅。农村地区和城中村消毒前,应针对当地环境和居住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消毒方案。

  (五)引导公众做好自我防护和家庭清洁消毒。各地要通过官方渠道、权威媒体和视频图书等方式,广泛开展消毒相关知识的科普宣教,进一步增强公众责任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引导落实个人、家庭等日常清洁消毒措施。要加强科学消毒重要性的普及,消除公众的消毒盲区、误区,提高公众对消毒的正确认知,避免出现“放松消毒”和“过度消毒”两种倾向。

  三、加强消毒工作的监督指导各地要将消毒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督促各行各业切实落实消毒主体责任,认真排查消毒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确保消毒效果和质量。对于检查中发现存在风险隐患的,要及时跟踪整改到位,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各行各业要加强本行业本单位消毒工作和消毒人员的管理,组织消毒人员接受技能培训,避免人员专业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消毒相关政策解释说明力度,针对公众关心的消毒问题,及时做好回应和解读。附件:1.疫源地终末消毒工作细则2.公众预防性消毒指引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022年5月30日

  附件1疫源地终末消毒工作细则

  一、消毒原则(一)范围和对象确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和对象。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住院、转运期间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随时消毒。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居住或活动过的场所,如居所、工作场所、学习场所、诊疗场所、转运工具,及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在其离开后(如住院、转院、出院、死亡)应进行终末消毒。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短暂经过的无明显污染物的场所,无需进行终末消毒。(二)方法选择。根据环境风险、污染程度和物品特性,可选择消毒剂喷洒、喷雾、擦拭、浸泡等化学消毒方式,或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等物理消毒方式,或密闭封存、长时间静置,或按医疗废物处置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1.诊疗用品。尽量选择一次性诊疗用品,非一次性诊疗用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2.环境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铵盐、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单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也可采用经验证安全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和其他无害化处理方法。3.室内空气。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喷雾消毒,也可选择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紫外线或其他安全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和其他无害化处理方法。4.手卫生。建议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揉搓双手进行消毒,也可选择75%乙醇、过氧化氢等消毒剂。二、消毒措施(一)随时消毒。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住院、转运期间,患者排泄物、呕吐物、体液及其污染

  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参见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所用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规范和产品质量要求,卫生安全评价合格。有人情况下,不建议喷洒消毒。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20-30分钟。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应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非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情况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小时以上。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毒。

  (二)终末消毒。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转移后,对其居住或活动过及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应进行终末消毒,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1.病家。在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转移后,应对其居所进行终末消毒,重点对其接触的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如卧室、卫生间、餐厅、厨房、客厅的环境和物品。包括:室内空气,地面、墙壁等环境表面,桌、椅等家具表面,玩具,电器特别是冰箱及其冷冻食品,开关、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使用的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等。入户前,应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或其家属)充分沟通,了解家中环境和物品的具体情况,了解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家中的活动轨迹,确定污染风险,根据环境风险和物品特性开展评估。对于评估为风险大且可以进行消毒处理的环境和物品,应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严格按照终末消毒处理。对于评估为风险大但不能消毒的环境和物品,可采用密闭封存或静置等方式,确保达到无害化。消毒前,将消毒时间、消毒范围、消毒方法和注意事项等详细情况告知病例或

  无症状感染者(或其家属)后,再实施消毒。2.交通运输工具。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离开后,应对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终末消毒,包括:舱室内

  壁、座椅、卧铺和桌面等物体表面,患者使用的餐(饮)具,所用寝(卧)具等纺织品,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和场所等。

  3.医疗机构(方舱)。在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对患者衣服等生活用品、相关诊疗用品和桌、椅、床单进行终末消毒;病房清空后,应对室内空气、地面、墙壁、卫生间等所有环境和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治愈出院(舱)时,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个人物品应消毒后带出院(舱)。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等,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后,按照终末消毒的要求进行处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诊室,对诊室内空气、墙壁、诊疗设备的表面等进行终末消毒后,非新冠患者方可使用。4.农村和城中村。农村地区环境复杂,卫生状况较差,物品种类繁多,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离开后对其进行终末消毒前,应做好家畜、家禽处理及灭蝇灭鼠等工作,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消毒方案。城中村具有人员组成复杂、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物品种类繁多等特点,在对其进行终末消毒前,应充分了解当地人员和环境等情况,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消毒方案。终末消毒时,需重点关注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起居房间、厨房、浴室、厕所(尤其是旱厕)环境及使用物品,以及垃圾堆、污水沟等的消毒处理。5.终末消毒程序。

  终末消毒程序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附录A执行。现场消毒前,应充分了解消毒对象和范围,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选择对环境和物品影响小的消毒方法。低温环境下的终末消毒应遵照低温消毒技术的要求进行。

  三、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一)室内空气。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的终末消毒可参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在无人情况下,可选择5000mg/L过氧乙酸、3%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按产品说明书)等消毒剂,按20mL/m3用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法进行消毒。也可采用经验证安全有效的其他消毒方法。(二)污染物。对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对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有效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有效氯2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物、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时。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三)地面、墙壁。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

  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不耐腐蚀的地面和墙壁,也可用2000mg/L的季铵盐类消毒剂喷洒或擦拭。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四)物体表面。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和家居用品等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也可用2000mg/L的季铵盐类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五)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在收集纺织品时做好个人防护,动作尽量轻柔,避免产生气溶胶。有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污染物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若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1000mg/L的季铵盐类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按照常规清洗;或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投入洗衣机中进行洗涤消毒30分钟,保持500mg/L的有效氯含量。怕湿的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或干热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六)餐(饮)具。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分钟,或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七)冰箱及冷冻食品。冰箱外表面消毒参照“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内壁消毒采用低温消毒剂,或待冰箱内温度恢复常温后参照“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当储存的冷冻食品有明确污染

  或疑似污染,建议按医疗废物处理。(八)手消毒。参与现场工作的所有人员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可选用速干手消毒剂,或直接

  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醇类过敏者,可选择季铵盐类等有效的非醇类手消毒剂;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3%过氧化氢消毒剂或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等擦拭或浸泡双手,并适当延长消毒作用时间。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再按照上述方法消毒。

  (九)皮肤、粘膜。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0.5%碘伏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十)交通运输和转运工具。应先进行污染情况评估:火车、汽车和轮船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飞机机舱消毒时,消毒剂种类和剂量按中国民航的有关规定进行。(十一)粪便和污水。具有独立化粪池时,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投加含氯消毒剂,池内投加含氯消毒剂(初次投加,有效氯约40mg/L),确保消毒作用1.5小时后,总余氯量达6.5mg/L-10mg/L。消毒后污水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无独立化粪池时,使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排放。用有效氯2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时;若有大量稀释排泄

  物,应用含有效氯70%-80%漂白粉精干粉,按粪、药比例20:1加药后充分搅匀,消毒2小时。

  农村旱厕消毒时,旱厕内泥土或木板等地面可采用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喷药量200mL/m2-300mL/m2。粪坑内粪便可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封闭14天以上。

  (十二)患者生活垃圾。患者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十三)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的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十四)尸体处理。患者死亡后,要尽量减少尸体移动和搬运,应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在严密防护下及时进行处理。用浸有消毒液的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民政部门派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尽快火化。(十五)其他。对于不能用现有消毒方法处理的物品或环境,现场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污染风险及其特性开展风险评估。评估后确定为存在风险又无法实施消毒的,可通过密闭封存、静置等方式进行妥善处理,消除传播风险,确保环境和物品上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四、低温消毒(一)现场所用低温消毒剂必须合法有效,在上市前应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低温消毒剂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函〔2020〕1062号)的要求做好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并备案。使用时应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

  按照低温消毒剂的适用温度范围合理使用。与相关消毒设备配套使用时,应先对消毒设备进行调试,进行机械化喷洒消毒时,务必确保消毒剂足量全覆盖消毒对象表面,做好质量控制,确保达到消毒合格。消毒对象污染严重时,应先用低温消毒剂冲洗或浸泡后再做处理,严禁喷洒或擦拭消毒。

  (二)现场如使用紫外线、辐照等物理消毒技术开展低温消毒,须按照我国相关标准规范,证明其在相应低温环境下(实验室和现场)对新冠病毒或抵抗力不低于新冠病毒的指示微生物达到消毒效果。物理低温消毒设备在上市前应做好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并备案。

  五、注意事项(一)现场消毒应确保所用消毒产品合法有效,所选消毒方法科学可行。现场消毒时,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标准要求,选择合格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实施消毒。(二)消毒实施单位应具备现场消毒能力,操作人员应经过消毒专业培训,掌握消毒和个人防护基本知识,熟悉消毒器械的使用和消毒剂的配制等。消毒实施单位在每次开展消毒工作时均应做好消毒记录,包括消毒对象、消毒面积(体积)、消毒剂浓度(或消毒器械强度)、剂量、作用时间等。(三)加强现场消毒评价工作。所有疫源地现场消毒均应进行过程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消毒过程有效。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标准》(WS/T774-2021)相关要求,必要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附件2

  公众预防性消毒指引为科学指导公众做好日常预防性消毒,掌握基本消毒知识和技能,正确选择消毒产品和消毒方法,提高卫生健康素养,特制定本指引。一、基本原则

  (一)家庭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二)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消毒,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三)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进行消毒;(四)不使用高浓度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五)不对水塘、水库等环境投加消毒剂;(六)严格遵循消毒产品说明书使用,严禁超范围使用。二、主要方法(一)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铵盐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也可采用经验证安全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二)手卫生。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选用速干手消毒剂,或直接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醇类过敏者,可选择季铵盐类等有效的无醇手消毒剂。(三)室内空气消毒。室内空气以通风换气为主,无需进行化学消毒剂喷雾消毒。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如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保证各居住单元空气不通过通风系统交叉,否则应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卫生规范》(WS696-2020)相关要求使用。如需空气消毒,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情况下,还可用紫外线或其他安全有效的方法对空气进行消毒。三、家庭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日常情况下,家庭无需进行消毒,每日做好居家环境的清洁卫生和自然通风,

  衣服、被褥需经常清洗、晾晒。如确需预防性消毒,遵照以下方法:(一)物体表面。桌椅、床(炕)、洗脸池、家具等一般物体表面,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

  剂或250mg/L二氧化氯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或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

  (二)餐(饮)具。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也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三)手机、钥匙等小物件。手机、钥匙等小物件的表面,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四)卫生洁具。洗手池、马桶等卫生洁具,可用有效氯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500mg/L二氧化氯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清洁去残留。(五)地面、墙壁。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或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六)纺织品。毛巾、衣物等纺织品可用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七)手卫生。勤洗手,在流动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必要时可用75%酒精等消毒湿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消毒。

  四、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根据不同场所和环境等污染风险特点,分类使用不同的消毒剂、消毒浓度和消毒方式。对运行中的商超、宾馆、农贸市场、学校、交通工具(站点)、办公楼宇、建筑工地、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和单位,每天至少开展2次预防性消毒。重点对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环境物体表面的加大消毒频次。已关闭的场所,在开业运行前要进行预防性消毒。(一)物体表面。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不耐腐蚀的物体表面也可用1000mg/L的季铵盐类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或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二)餐(饮)具。公共场所应加强餐(饮)具的消毒。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也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三)卫生洁具。对公共卫生间的地面、洗手水池、便器等,可用250-500mg/L二氧化氯或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清洁去残留。(四)垃圾桶、垃圾存储点。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定期对垃圾桶、垃圾暂存点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有效氯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也可采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或其他安全有效的消毒方法。(五)工作服等纺织物。

  工作服、座椅套等纺织物应保持清洁,可根据实际需求,定期洗涤、消毒处理。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六)地面、墙壁。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或用有效的消毒湿巾进行擦拭消毒。五、管控区、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的预防性消毒(一)封控、管控区内,重点对小区内核酸采样点、防疫物资保障场所(点)、垃圾储存点、快递集散点等区域环境开展预防性消毒,垃圾和污水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处理。(二)成片老旧小区如环境卫生较差,开展消毒时可适当提高消毒剂浓度,以保证消毒效果。(三)家庭以日常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同时做好室内开窗通风。(四)合理设置快递物品的集中消毒区域。对零星送达的快递物品,在集中消毒区域设置置物架,按规定对快递物品外包装及置物架进行喷洒消毒。对批量送达的快递物品,划定专门区域集中卸货和消毒。六、注意事项(一)选择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在购买使用前,可在“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合规性查询。(二)用于低温消毒的低温消毒产品使用说明书应有相应低温使用范围。(三)配置和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穿戴口罩和手套等。(四)消毒剂有腐蚀性和漂白作用,怕腐蚀、褪色物品,消毒后应再用清水清洗,去除残余消毒剂。(五)表面污物会影响消毒效果,消毒前应做好清洁。

  (六)消毒剂应保存在干燥、避光、通风的环境下,应避免放置儿童可及处。消毒剂只可外用,不可内服。

  

  

篇三: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制定并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制定并完善师生体温监测制度制定并完善因病缺勤登记追踪报告制度制定并完善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制定并完善师生健康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制定并完善传染病健康教育制度制定并完善环境卫生通风消毒制度检查内容是否合理缺项加强出入管理谢绝一切无关人员出入教学场所

  附件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培训机构监督检查表

  、基本情况培训机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办学许可证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得时间:_____________学校卫生管理负责人:联系方式:

  二、检查内容

  检查内容

  是

  否合理缺项

  制定并完善“开学准备工作方案”

  制定并完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应急预案,并

  情

  以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为第责任人。预案

  控案

  应分工明确、责任清楚。

  制

  制定并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疫防

  制定并完善师生体温监测制度

  两

  制定并完善因病缺勤登记追踪报告制度

  八

  制定并完善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制定并完善师生健康管理制度

  制定并完善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制定并完善传染病健康教育制度制定并完善环境卫生通风消毒制度

  检查内容

  是

  加强出入管理,谢绝切无关人员出入教学场所。

  否合理缺项

  师生入校实行体温测量,37.3七以下方可进入。

  设置实际需要的独立封闭隔离室(减少到最少

  接触),隔离室要求配备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体温测量工具、消毒药品等防护用品。如有发热人员及时隔离并上报当地疾控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

  加强功能区或楼层管理,配备专兼职人员引导学生,尽量减少交叉接触做好教职工及学生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以行政管理人员和班级等为单位建立教职工及学生前14天行踪登记。

  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疫情报告,密切监测教职工、学生的健康监测工作。

  安排专兼职人员每日对教职工、学生进行晨午

  情

  检(主要是体温测量)情况,进行“零报告”

  控施

  和“日报告”。

  疫

  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记录,做好家校

  防

  联系,纳入疫情健康档案。

  措

  配备消毒液的量具,消毒液配制浓度应符合要

  求。每日对教室、宿舍、办公区域、卫生间、楼道

  进行通风换气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有记录。使用消毒液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消毒液对师生产生危害。

  每日对教室、宿舍、办公区域、卫生间、楼道等进行彻底清洁、消毒。重点关注教室桌椅、地面、门把手等。清洁为主,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使用酒精时防止发生爆燃隐患。

  对垃圾进行日产日清、每日对产生的垃圾使用含氯消毒液喷洒后处理。

  检查内容

  是

  教辅人开展教辅人员各种方式的防控知识培训工作。

  员防控知识培教辅人员能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教室、宿舍、训、操公共区域的空气、地面、物表的消毒防控知识作、宣操作。

  传开展对学生防控知识的宣传。多通风、勤洗手、打喷嚏时捂口鼻、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等

  护品

  检查内容

  是

  配及

  配备必要防护用品。女口:非接触式体温测量

  用仪、洗手液、75%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口

  防罩、手套或快速手消毒剂等

  用的

  对消毒产品(医用酒精、含氯消毒剂、快速手

  备消剂等)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及《检

  使验报告单》

  检查内容

  是

  供水方式:集中式供水(口公共供水口自建设

  施供水口分质供水)口二次供水口分散式供水

  口直饮水

  饮水类别:口开水口桶装水口直饮水口现制现

  售口分质供水口学生自带水口其他

  -

  小用

  配备专(兼)职供管水人员,且持有效“健康

  检合格证明”和“卫生培训合格证明”则

  、使及

  涉水产品索取有效卫生许可批件

  直饮水每年进行开学前更换滤芯的水质检测或

  提供水质检测报告

  否合理缺项否合理缺项否合理缺项

  机构负责人签字:

  检查人员签字:年月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检查指引

  为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x)204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x)141号)要求,指导规范开展疫情期间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制定本指引。

  一、监督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

  2.《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1号);

  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新型冠

  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x)65号);

  4.《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x)102号);

  5.《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x)89号);

  6.《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x)204号);

  7.《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8.《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202x〕28号);9.《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x)81号)。

  二、监督检查要点

  (一)预检分诊。

  1.医疗机构应当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

  理办法》,在门(急)诊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场所,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医疗机构应在进入医院前的醒目位置,明示“发热病人请直接到发热门诊就诊”。

  2.预检分诊点应设置在门(急)诊门外或入口处醒目位置以减少可疑患者可能污染的区城范围,不得用导医台(处)代替预检分诊点。预检分诊点应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3.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要加强新冠肺炎的预检分诊工作,可以设立独立的新冠肺炎预检分诊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分诊处检诊,初步排除新冠肺炎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4.预检分诊点应张贴疫情防控提示,配备体温计、手消毒剂、医用口罩(患者用)、接诊登记本等,对未佩戴口罩的患者应先戴口罩后接诊。

  5.预检分诊医生应检测患者体温,详细询问患者姓名、住址、电话等身份信息,询问患者近期居住史、国外旅行史、活动轨迹,是否与疫源地人员、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发热人员有接触史,鼠疫流行病史,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体征,并如实准确记录。对于就诊人流较大的医疗机构,可通过微信扫码填报的方式完成流行病学调查,避免局部人员聚集。

  6.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般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外科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7.预检分诊筛查出的发热病人,应当由预检分诊点的工作人员专人陪同,并按照指定路线前往发热门诊。指定路线的划定,应当符合室外距离最短、接触人员最少的原则。

  8.预检分诊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晚间预检分诊可设在急诊,但应设有醒目标识)。

  (二)发热门诊。

  1.发热门诊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发热门诊建设导则》等有关要求,要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要设立醒目的引导标识,有独立的卫生间和留观室,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能全部在该区域完成,应按相关规定要求设立三区两通道。

  2.隔离观察室要标识明显,与其他诊室保持一定距离,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患者病情允许时,应当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

  3.候诊场所要有专人管理,引导就诊者就诊,避免人群聚集造成交叉感染。

  4.建立接诊病人登记本。记录内容包括:接诊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诊断、患者去向及接诊医生签名等。

  5.发热门诊出入口宜设有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患者就诊和离开要进行手消毒。

  6.医务人员开展诊疗工作应当执行标准预防,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卫生消毒。进出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严格按照《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7.建立终末消毒登记本,记录内容包括:空气、地表面、医疗用品的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理情况,实施消毒人及记录者签名和记录时间等。

  8.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三)隔离病房。

  1.隔离病房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隔离病区建设导则》等有关要求,应独立设置,布局流程合理,标识明显。应设置医患“双通道”,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各区有物理屏障,每两区间设置缓冲间。

  2.设置负压病房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相关要求实施规范管理非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小时以上。

  3.每间隔离病房应有独立卫生间。

  4.医护人员采取三级防护措施,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喷溅时加戴防护面屏(罩*应当制定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配置穿衣镜。

  5.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病例应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

  6.用于诊疗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及护理物品应当专人专用。若条件有限,不能保障医疗器具专人专用时,每次使用后应当进行规范的清洁和消毒。

  7.重症患者应当收治在重症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收治重症患者的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不得收治其他患者。

  8.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进行空气净化。

  9.疑似或确诊患者出院、转院时,应当更换干净衣服后

  方可离开,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10.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随患者或家属带回家。

  (四)疑似病例转诊。

  1.就地隔离排查。预检分诊或诊室接诊发现可疑患者时应就地隔离,对现场患者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同时通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将疑似患者转到有救治能力的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诊疗。

  2.环境终末消毒。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消毒剂的使用应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消毒剂使用指南》相关规定执行。

  (五)医疗废物管理。

  1.明确分类收集范围。医疗机构在诊疗新冠肺炎患者及疑似患者发热门诊和病区(房)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均应当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

  2.规范包装容器。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的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其无破损、无渗漏。医疗废物收集桶应为脚踏式并带盖。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或者利器盒的3/4时,应当有效封口,

  确保封口严密。应当使用双层包装袋盛装医疗废物,采用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封扎。

  3.做好安全收集。按照医疗废物类别及时分类收集,确保人员安全,控制感染风险。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和利器盒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增加一层包装袋。分类收集使用后的一次性隔离衣、防护服等物品时,严禁挤压。每个包装袋、利器盒应当系有或粘贴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部门、产生日期、类别,并在特别说明中标注“新型肺炎”或者简写为“新冠”。

  4.分区域进行处理。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及疑似患者发热门诊和病区(房)的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产生的医疗废物,在离开污染区前应当对包装袋表面采用1000n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注意喷洒均匀)或在其外面加套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清洁区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常规的医疗废物处置。

  5.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照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六)传染病信息报告。

  1.制定传染病报告工作程序,明确各相关科室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2.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培训、质量管理

  和自查等制度。3.根据医疗机构等级确立或指定具体部门和专(兼)职

  人员负责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报告流程、时限符合规定。

  4.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诊断标准和信息报告管理技术等内容的培训。

  (七)其它要求。

  1.医疗机构应每日对候诊室、电梯间等公共场所和门把手、楼梯扶手、电梯按钮等对高频接触公共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并登记记录。

  2.医疗机构应制定门诊、急诊、病房、CT室、检验科等患者各环节应对疫情的应急处置流程,发现确诊或疑似患者时按照应急处置流程处理。

  3.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陪护探视管理制度,加强陪护探视人员管理。

  三、法律责任

  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理》《医疗废物管理条理》《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

  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查处。

  四、其他事项

  本指引适用于卫生监督员(包括驻院卫生监督员)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应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开展诊疗服务。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停诊后已复诊的普通门诊和普通病房按照有关要求,做好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

  

  

篇四: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附件3

  XX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环境消杀预警机制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根据《XX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八项监测预警机制建设指导性意见》(新疫指电〔2020〕325号)、《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4号文件要求,结合师市实际,制定本预警机制。

  一、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XX党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着力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环境消杀措施,提高常态化消杀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针对性。坚持科学防控,对公共环境常态化开展消杀工作,实现预防疫情发生、阻断病毒传播的目的。二、工作原则和标准(一)基本原则1.属地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2.科学消杀。做好消毒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3.精准施策。科学合理使用消毒剂,遵循“五加强七不宜”的原则。

  —1—

  4.强化督导。及时检查指导和纠正在消杀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促进师市消杀工作科学、规范、常态化的开展。

  (二)技术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观察和救治临时特殊场所卫生防护技术要求》(WS694-2020)、《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附录A(规范性附录)疫源地终末消毒工作程序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4号文件。三、组织领导成立环境消杀预警机制工作专班,在XX市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对公共场所和重点场所消杀工作实施指导督促。责任领导:XXXX牵头单位:统战部、农业农村局、卫健委配合单位:各属地、行业管理部门主要职责:牵头单位负责组织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制定详细的各类场所消毒工作指南、消杀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管理监督制度。专班组建专业消杀队伍,负责开展终末消杀工作。各配合单位组建环境消杀工作组,工作组负责督导各场所规范开展环境消杀工作和重点场所的消毒效果评价工作,开展消杀相关知识和

  —2—

  技能培训以及应急演练等工作。下设技术指导组、消杀督导组、专业消杀组和常态化防控消杀组。

  (一)技术指导组组长:XXXXX市疾控中心主任XXX人民医院副院长成员:XXXX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XXXX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XXXX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XXX人民医院院感科主任XX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工作职责:提供环境消杀技术指导、培训及组织专业消杀应急演练,承接师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安排的消杀任务,开展环境消杀效果评价工作。人民医院负责本院及医共体单位现场消杀技术指导、组织演练、培训。(二)消杀督导组依据XX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组建环境消杀督导组(疾控中心、绿洲医院、教育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1人,抽调专职人员开展工作,脱离原单位工作)。工作职责:负责对师市范围内各单位的环境消杀、效果评估、培训等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三)专业消杀组

  —3—

  组长:XXX(师市疾控中心主任)XX市专业消杀组由XX市疾控中心主任担任组长,疾控中心副主任、市场监督管理、商务、交通、城管、开发区有关人员担任副组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及各街道、镇有关人员为队员组成。人民医院消杀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副组长、具有相关专业技能人员为队员组成。各镇消杀组由镇医院(疾控中心)领导任组长,镇市场管理、农业农村管理、交通运输管理有关人员任副组长,具有相关专业技能人员为队员组成。工作职责: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开展重点场所终末消毒工作。人民医院负责本院及医共体单位终末消毒工作。(四)常态化防控消杀组XX市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单位预防性消杀监督管理,各镇、街道管委会负责属地管理,各场所开办单位负责本单位日常预防性消杀。工作职责:开展公共环境常态化预防性消杀。四、工作内容(一)公共环境预防性消杀1.消杀场所:宾馆、招待所、饭店、酒店、商场、超市、客车站、火车站、机场、公安检查站等人员集中公共场所。2.消杀部位:重点的消毒对象包括空气、人密切接触的物表、物品等。

  —4—

  (1)物体表面消毒。对地面、墙面、电梯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窗、门把手、水龙头等部位,用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的酒精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每天不少于3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

  (2)空气消毒。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如做不到自然通风可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在关闭门窗、无人、密闭条件下,也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按10mL/m³用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密闭作用60分钟后开窗通风。

  (3)餐饮具消毒。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或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使用远红外线消毒柜,温度达到125℃,维持15分钟,消毒后温度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也可用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清水冲洗、控干保存备用。

  (4)卫生间、厨房和居住房间的消毒。要经常打扫,最好采取湿式清扫;宾馆、旅店客房卧具应用加热80℃以上水清洗处理并勤洗勤换;卫生洁具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5)垃圾桶消毒。垃圾要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

  

篇五: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放射卫生监督检查指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放射卫生监督检查指引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3.放射科专用机房、医院隔离病房等区域按照“三区两通道”即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患者通道、工作人员通道进行分区和布局,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在机房和操作室的适当位置张贴个人、设备和场所感控及消毒的方法和流程。

  4.机房机械通风设施正常运转,保持机房通风换气良好。5.合理安排患者检查时间,减少患者在放射诊断检查场所的等待时间,尽可能减少患者之间在机房内和候诊区重叠交汇的时间。6.个人放射防护用品和放射防护设施一人一消毒,发热病人、疑似和确诊患者放射检查结束后,对机房和防护用品进行终末消毒。7.发热待查、疑似和确诊患者放射影像检查使用的所有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等废弃物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处置。8.疫情防控期间停止发热病人自助打印取片,安排专人取送报告单或设置单独的发热患者领取报告处,指引标识明显,避免患者多次询问及走动,防止被检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建立本单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结合放射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对采样或检测工作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掌握个人防护和消毒技能。2.做好工作场所及相关场所、专业车辆和检测设备等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收取剂量计后,对剂量计表面进行消毒后移送实验室进行测读分析^p,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3.严格落实实验室等工作场所的出入管理措施,完善实验室通风设施设备,使用空调的,应当符合《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的要求,确保通风安全。4.加强员工健康管理,要求员工落实手卫生要求,对外出开展技术服务的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密切监测,配备医用隔离布及个人防护目镜及75乙醇喷雾剂或含醇的一次性消毒湿巾等。5.建立疫情防控时期技术服务台账,在医疗机构根据放射诊

  

  疗设备所在区域的防护级别,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手卫生要求,尽量避免在敏感区域长时间逗留。工作完成后,清点设备数量,进行消毒后装箱带出;使用过的个人防护用品应当按相关要求在现场弃置;在非清洁区使用的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及检测的原始记录应当在现场用塑料薄膜严密包裹,必要时,回到实验室后进行消毒。

  6.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会议、培训等人员聚集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有人员聚集活动,应当提供并要求佩戴防护口罩等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

  三、法律责任对于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按照《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处理。

  四、其他事项本指引适用于对放射诊疗机构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篇六: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疫情防控,消毒措施

  结合当前复工复产复学和境外疫情输入面临的严峻形势,针对目前部分单位存在过度消毒的现象,市消毒指导组六项措施,进一步规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预防性消毒工作。

  一、迅速自查整改

  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和《消毒剂使用指南》,明确要求各地各单位克服麻痹思想,依法依规、科学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及时抓好过度消毒问题整改,并进行跟踪督办;规定雷雨天气、外环境空气、对人员全身等6种情况不应消毒。

  二、广泛开展宣传

  通过网站、微信平台广泛宣传消毒知识。根据各项防控指南,重点梳理了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消毒剂选择、消毒方式方法、消毒时间、消毒操作注意事项和消毒剂配置方法和流程等明白纸,通过微信平台广泛宣传,并发各地各单位参照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

  三、现场技术指导

  对复工复产企业、社区防控点、高铁廊坊站、火车站、戒毒所、养老院等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工作进行了现场消毒技术指导,为消毒人员讲解了预防性消毒的重点部位、消毒液的配置方法和流程、通风时间等,并发放了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指南(第二版)、消毒剂配置方法和流程等明白纸;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指导建议,并反馈到相关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限期整改。

  四、严格执行日报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22个成员单位和11个县(市、区)自全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之日起及时启动了各类场所预防性消毒工作日报和零报告制度,第一时间掌握各地各单位对社区、复工复产企业、商场超市、集中隔离等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措施落实情况。

  五、第一时间通报

  针对省、市指导组反馈问题和全省调度会议通报问题,第一时间以市疫情防控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进行通报,不定期对各地各单位预防性消毒落实和日报告情况进行通报,要求举一反三,全面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及时规范预防性消毒工作。

  六、充分发挥专家作用

  由市疾控中心消杀科科长、广阳区疾控中心主管主任等组成的消杀技术专家组,及时对全市各类场所预防性消毒措施给出意见和建议,对各类消毒知识明白纸给予把关,为全市科学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洗手也是一门“技术活”

  防疫口诀里,“勤洗手”放在了第一位,可见手的清洁和消毒对于保持个人卫生而言非常重要。

  很多人都认为洗手很简单,其实洗手也是一门技术活:在流水冲洗的基础上,加用洗涤用品消毒杀菌,做到深度清洁,而且洗手后要擦干双手。

  为更好清洁双手,大家应采用世卫组织推荐的“六步洗手法”对手进行清洁: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还要重视对洗手用品的挑选:

  由于多人共用肥皂存在交叉感染风险,所以更推荐使用洗手液;

  洗手液分为普通型和抗菌型,只有标注“卫消证字”的才有消毒杀菌功能;

  免洗洗手消毒液虽有消毒杀菌功能,但去污能力较弱,而且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时尽量保持20秒以上作用时间。

  酒精消毒别过量

  酒精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消毒用品,可以用于医疗和日常生活当中的消毒,能够有效清除和灭活病毒等致病菌。

  为防控疫情,不少市民采用酒精进行消毒,然而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如何使用酒精消毒才能既有效又安全呢?

  1、消毒用的酒精溶液最佳浓度为75%。

  75%浓度的医用酒精可以直接在药店购买。由于没有精准的稀释工具,因此也不建议购买较高浓度的酒精自行稀释。

  2、切不可用工业酒精代替医用酒精。

  工业酒精含有甲醇,因此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在用于皮肤消毒时会有部分甲醇被皮肤吸收,中毒后严重的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

  3、不建议大面积喷洒酒精消毒。

  门把手、手机、遥控器、冰箱门、包、钥匙、电脑键盘等可以使用酒精进行表面消毒。但不建议在家里、衣物上大面积喷酒精,容易着火,也不要在灶台边上喷酒精,喷完酒精别马上用火。

  4、不建议大量囤积酒精,储存需远离高温和明火。

  尽量买小瓶装的酒精,打开后不要存放太久,否则酒精挥发,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外,酒精极为易燃,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者高热引起爆燃。所以储存酒精要注意远离明火(如家中厨房)和高温热源(如取暖设施)。若发生意外着火,则需要湿毛巾、湿衣物等物品覆盖扑灭。

  含氯消毒液别混用

  含氯的消毒液,是比较常见的消毒液,不会挑选的话可以直接买“84消毒液”。

  84消毒液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是一种有效氯含量5.5~6.5%的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幼儿园等的卫生消毒,消毒方法主要擦拭,喷洒,拖洗消毒。然而,如果使用不当,84消毒液也会造成安全隐患。

  1、刺激性与腐蚀性强,必须稀释使用。

  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1∶500和1∶200,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和铁制物品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另外,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2、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不得混合使用。

  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比如洁厕灵),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3、不要对着人喷84消毒液,不要放在孩子能接触的位置。

  稀释后的84消毒液可以用来擦拭地面、马桶、门把手、桌椅台面、墙壁开关、水龙头、水池、餐具、拖把、抹布等。

  不要对着人喷洒消毒,使用的时候戴好口罩、乳胶手套、防水围裙,有护目镜的话更好。

  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使用完以后尽量开窗通风。

  工作过程中的防护

  1.上下班途中的防护

  正确佩戴防护有效的口罩,洗手后佩戴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

  2.办公室工作的防护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室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早、中、晚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定期对电话、拖把等公用办公室物品、门把手、电梯按钮进行消毒。

  3.食堂进餐的防护

  机关、后勤职工食堂全部停伙。生产一线职工食堂必须开伙的,采用错时、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喷雾或擦拭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肉、蛋类一定要煮熟煮透。

  4.公共区域的防护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5.后勤人员的防护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6.公务来访的防护

  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加强门禁管理,控制无关外来人员进入工作区域。

  7.使用空调的防护

  (1)使用空调系统的单位,增加新风量,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开空调时,可同时开排气扇。

  (2)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8.废弃口罩的处理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个人防护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传染

  (1)勤洗手。正确洗手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WHO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乏力、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下列情况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3.使用口罩预防

  (1)口罩的选择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条件允许建议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但有研究证明,佩戴2天过滤效率依然保持在95%以上,佩戴3天过滤效率降低至94.7%。污染或潮湿后应立即更换。医务人员、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须佩戴不带呼吸阀的N95及以上级别的医用防护口罩。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居家防护

  1.在家中怎样预防传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怎么吃(1)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3)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3.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感染(1)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2)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在商场、公交车、地铁和飞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3)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4)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5)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4.家庭成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时(1)建议及时前往就近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尤其是小孩、老人、孕妇、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尽早治疗。(2)尽快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3)可疑患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与无症状的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4)若家庭中有人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他家庭成员如果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5)尽量避免前往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参加集体活动。

  (6)家具表面、厕所要用消毒水消毒、抹洗。消毒水可使用84消毒液(浓度为5%)稀释100倍后使用,或参照说明书配置。

  通勤车辆的消毒1.加强开窗通风,每天至少3次,每次20~30分钟。2.使用消毒药。常用消毒剂有84消毒液、优氯净等。一般预防性消毒配备方法:每1瓶(500ml)84消毒液配置100千克水,每1千克优氯净配置1000千克水,或参照说明书配置。3.使用方法:喷洒或擦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新冠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

  全文7页,共2200字

  请在这里输入单位/组织名称

  二○二X年XX月

  精美文档

  -1-

  居家和公共场所卫生间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控组各成员单位:

  为规范居家和公共场所卫生间的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工作,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传播的风险,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我们制定了《居家和公共场所卫生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第一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居家和公共场所卫生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

  XX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疫情防控组(代章)2020年2月6日

  附件居家和公共场所卫生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卫生清洁消毒指引(第一版)

  精美文档

  -2-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防止因卫生间使用和清洁等处理不当引起疾病传播,特制订本指引。

  本指引适用于指导居家及公共场所(商场、公园等)内卫生间的卫生清洁消毒处理。

  一、居家卫生间(一)卫生间保持开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卫生间地漏口非排水时用盖子遮挡,并每周一次将一杯清水(约500mL)倒进排水口,然后倒入有效氯浓度2.5g/L的含氯消毒液10mL(一茶匙),30分钟后再倒入一杯清水。(二)保持环境和物品清洁卫生,卫生间物表、马桶/便池等要经常擦拭或冲刷。家中有人出现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症状时,可用消毒剂对卫生间物表、地面、马桶等进行消毒,方法见本指引“三、消毒方法”。(三)倡导良好的家居卫生习惯,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不使用便桶等,减少污染物暴露和清洗时带来的风险。冲水时养成良好习惯,先盖上马桶盖再冲水,并及时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四)居住在家中的隔离观察人员不要与家人共用纸巾、擦手巾等卫生用品,加强对卫生间的通风和清洁,可用含氯消毒剂等消毒剂对高频接触部位和地面进行消毒;如果有血液、

  精美文档

  -3-

  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要及时清除和消毒(消毒方法见本指引“三、消毒方法”);家中有疑似或确诊病人时,需在疾控中心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

  二、公共场所卫生间(一)卫生间保持通风、干爽,不能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二)公共场所卫生间应备足量的洗手液、流动水洗手设施,根据需要配备含醇的手消毒剂。(三)疫情期间,加强对卫生间的清洁频次,保持卫生间整洁卫生、地面干爽无积水。每日至少全面清洁两次,清洁范围应包含清理废弃纸巾、便池内污物等垃圾;清洁洗手台面、卫生间地面等。此外,还需根据公众对卫生间实际使用情况随时增加清洁频次。(四)疫情期间,应对卫生间重点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重点部位包括内外门把手、洗手池台面、水龙头开关、洗手盆、坐便器、便池、马桶按钮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和地面,每日至少消毒两次。(五)发现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时,及时处理,并对周围物表、地面进行消毒,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六)卫生间清洁消毒人员应注意个人防护,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

  精美文档

  -4-

  厚橡胶手套。在处理疑似污染物时应加强个人防护,加穿防水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罩、长筒防水胶鞋等。清洁消毒完毕及时进行流动水洗手,或加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做好手卫生。

  三、消毒方法(一)物体表面:对卫生间内外门把手、洗手池台面、水龙头开关、洗手盆、坐便器、便池、马桶按钮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有效氯浓度250-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喷洒至表面完全湿润,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不耐腐蚀的物品可用75%乙醇消毒液擦拭或喷洒表面。(二)地面:可使用有效氯浓度250-500mg/L的消毒液用拖布拖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三)空气:无人情况下进行空气消毒。消毒前关闭排气扇和窗户,可用3-6%过氧化氢消毒液自上而下、从里到外进行喷雾消毒,喷雾完毕关门作用30分钟后开窗通风。消毒期间禁止人员进入卫生间。(四)污染物(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等):污染物在便池/马桶内:应遮住便池口或盖上马桶盖,直接打开冲水开关冲入排粪管。冲水时不可打开马桶盖。清理污物后,及时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喷洒便池及便池周围物表。污染物在物表或者地面:(1)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

  精美文档

  -5-

  材料(如纱布、抹布、毛巾等)覆盖污物后喷洒有效氯浓度为10000mg/L的消毒液至湿润。作用30分钟以上,污物连带遮盖物一并移除至防渗防水垃圾袋内,扎紧袋口丢弃至生活垃圾桶。(2)大量污染物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按污物/消毒粉=1/2比例)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覆盖污物后用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表面至湿润,作用30分钟以上移除污物。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除污染物后,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台面、地面,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建议擦拭2遍。

  四、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一)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1.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100比例稀释;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3.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二)75%乙醇消毒液:直接使用。(三)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五、注意事项(一)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

  精美文档

  -6-

  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二)使用乙醇消毒液应远离火源,严禁大面积使用。

  

篇八: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有关进一步加强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工作紧急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各市州教育(体)局,各普通高等学校:

  近期,南京爆发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安徽、广东、四川、辽宁等省份出现关联感染者,少数感染者在我省有活动轨迹。7月28日,常德市武陵区发现1例无症状感染者,曾与成都确诊病例有接触。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紧急部署,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高度警醒,紧急动员,立刻行动,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抓紧抓实;

  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疫情防控领导体制、应急机制、指挥体系正常运行。

  二、严格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强化暑期学校疫情防控措施。严格落实暑期校园“封闭式”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所有进入校园人员须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及疫苗接种情况,外来人员务必实名登记。通过

  多种方式、途径与教职员工、学生或学生家长联系,通报当前疫情形势,督促师生员工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尽可能减少外出、减少聚集,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规范佩戴口罩。高校留校学生外出要严格执行请假手续,做好每日健康监测。

  三、继续推进教育系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是继续组织发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员工、高校大学生接种,积极发动离退休教职员工以及所有教职员工家属接种,劝导符合接种条件尚未完成接种人员尽快主动完成全程接种,做到“应接尽接”。二是做好12-17周岁学生疫苗接种工作。按照省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8月,将启动15-17周岁学生疫苗接种;

  9月,将启动12-14周岁学生疫苗接种;10月底基本完成12-17周岁学生疫苗接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当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部署,做好12-17周岁学生疫苗接种工作。四、时刻做好应急准备密切关注疫情形势变化,适时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储备。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病例,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好处置。师生员工要持续关注自己的湖南居民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一旦发现健康码、行程卡变为红码或黄码,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及学校报告,按要求配合做好各项疫

  情防控措施。师生员工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篇九: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东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消毒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东营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20.04.08•【字号】东教办发〔2020〕19号•【施行日期】2020.04.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校园安全

  正文

  东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消毒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开发区分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各县区卫生健康局、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各高校,市直各学校:

  为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消毒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针对性,根据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社区和公共场所消毒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目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现就进一步规范学校消毒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科学消毒目前我市为疫情低风险地区,在没有出现病例的情况下,学校以卫生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预防性消毒药采取科学精准的消毒措施,重点对高频接触物品(如楼梯扶手、门把手等)、卫生间、垃圾存放点等清洁消毒,每天至少一次,可根据人员流量情况适当增加消毒频次。二、防止过度消毒各学校要进一步规范消毒工作,防止过度消毒。外环境空气、室外地面、道

  路、绿植等一般无需采取消毒措施;不在有人情况下对室内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严禁直接使用消毒剂对过往人员进行喷洒或喷雾消毒。

  三、做好消毒人员培训组织做好学校保洁人员、教师、食堂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做好个人防护。确保消毒人员掌握科学的消毒方法、消毒频次、浓度配比等工作。四、规范使用消毒产品消毒剂的选择参照《消毒剂使用指南》(国卫办监督函〔2020〕147号)。使用的消毒产品要合法有效,并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使用,不得使用畜牧养殖用消毒产品。消毒产品的贮存和使用应注意安全,防止危害人员身体健康。消毒剂优先选用无腐蚀、对环境危害小的产品,可依次选择季铵盐类、过氧化物类、含氯类消毒剂等。各学校要确保消毒效果,加强消毒质量控制,疾控机构要指导学校科学规范开展消毒工作,做好消毒效果评价。附件:学校卫生清洁消毒手册

  附件

  学校卫生清洁消毒手册学校室外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室内场所如办公室、食堂、图书馆、活动室、宿舍等应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教室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2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同时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新型冠状病毒对几乎所有的消毒剂敏感。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高温56℃30分钟),75%乙醇、苯扎溴铵、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开学前一周内学校对所有室内公共场所集中开展消毒;开学后在疫情存续期间,加强校园室内公共场所的日常预防性消毒。校园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或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应及时与属地疾控部门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一、日常预防性消毒(一)室内空气消毒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l小时,每天一次。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3.化学试剂消毒:房屋经密闭后,以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至60分钟。(二)室内空调滤网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三)地面、物体表面消毒用擦拭、浸泡或喷洒法进行消毒。可用有效氯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30分钟;在物体表面喷洒消毒液时,喷洒液体量以喷湿为度,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使用过氧乙酸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配戴口罩及橡胶手套,皮肤及粘膜不得直接接触消毒剂,防止腐蚀皮肤。消毒区域应无人,防止因消毒液气溶胶刺激损伤呼吸道粘膜。喷洒消毒后密封30分钟后开窗通风。使用健之素泡腾片时除上面注意事项以外应注意不得和洁厕灵等酸性物质混用,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四)集体食堂厨房的清洁消毒食堂(餐厅)每日消毒至少2次,每餐结束后,要对餐桌、椅进行消毒,使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各种厨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厨房地面可用有效氯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注意事项同上。(五)集体食堂餐具消毒依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作用10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作用15-20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或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餐具消毒后应注意保洁。(六)卫生间的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密闭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洗手池、便池等每天至少清洗并消毒1次;不同场所的抹布、拖把要专用并有标记,不要混用,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每天至少消毒1次。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30-60分钟。卫生间地面、墙面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或擦拭消毒,作用15-30分钟。(七)校车的消毒无空调的校车应开窗通风,有空调的校车到终点后应开窗通风;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物体表面的消毒参考(三);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l小时,或可用有效

  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二、随时消毒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保健医生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1.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日常性消毒。2.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I0000mg/L含氯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建议擦拭2遍。(三)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3遍的擦拭消毒。三、终末消毒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医院送院治疗后,学校环境应及时由属地疾控机构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19193-2015)组织进行终末消毒。四、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一)手消毒剂

  多为含酒精、过氧化氢或复配成分的免洗消毒剂,取适量的手消毒剂于手心,双手互搓使均匀涂布每个部位,作用时间1分钟。

  (二)75%乙醇常见酒精有75%和95%两种浓度,75%的酒精可用于消毒,95%的酒精用于酒精灯或者清洁镜头等,消毒效果不如75%的酒精好。75%的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因有较强刺激性,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直接使用不再稀释。(三)碘伏药店购买的碘伏一般为5g/L(W/V),可直接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四)84消毒剂84消毒剂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可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织物、血液、排泄物等的消毒。浓度为250mg/L-500mg/L的84消毒剂,可用来对桌面、台面等一般物体表面进行擦拭,也可用来拖地或者浸泡织物。以浓度为5%(±1%)的84消毒剂为例,可用普通矿泉水瓶(500ml)取2升水(4瓶),倒入水盆中,再加入2满盖(约16ml)84消毒液,有刻度容器的使用刻度容器量取液体会更准确,适当搅拌均匀,即可用毛巾或抹布浸湿后擦拭台面或浸泡物品,作用15-30分钟以后,台面可再用清水擦拭。消毒可能被血液或排泄物污染的部位时,可使用20000mg/L的84消毒剂直接覆盖或者浸泡。配置时以浓度为5%(±1%)的84消毒剂为例,可用普通矿泉水瓶(500ml)取1.5L水(3瓶),倒入水盆中,再加入1瓶84消毒液,混匀后使用。(五)过氧化氢消毒剂(双氧水)日常消毒用的是医用双氧水,医用双氧水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酵母菌,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双氧水具有氧化作用,常用浓度为3%,擦拭到创伤

  面,会有灼烧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并冒气泡,用纯净水清洗一下可缓解灼烧感。特别提醒:配制好的消毒液不可再与其他消毒或清洁用品(比如酒精、洁厕灵等)

  混用,这样既不能增强功效,更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应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篇十: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公布日期】2021.08.31•【文号】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4号•【施行日期】2021.08.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传染病防控

  正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的通知

  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有关成员单位:

  消毒作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散发,再次警示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各项措施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为巩固防控成果,进一步全面精准开展消毒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消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消毒是落实“人-物-环境同防”、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做好消毒工作事关防疫整体举措落实,事关疫情防控效果。各地要高度重视,不因事“小”而不为,进一步提高对消毒工作重要性和关键性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一刻不能放松,丝毫不能马虎。要组织认真排查,堵漏洞、补短板,提高能力,科学精准开展消毒工作,从严从细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

  果。二、压实消毒工作主体责任各地要严格落实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人员“四方责任”,对本地区、本系

  统消毒工作进行再部署、再细化、再落实,确保消毒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各部门要加强指导,督促本行业做好消毒工作的落实。各行业、各单位要建立日常消毒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消毒工作。消毒服务企业要具备符合规定的消毒与灭菌设备,购置和使用符合法规标准要求的消毒产品,要具有能对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的人员和条件,建立自检制度,确保消毒服务的效果和质量。消毒人员要熟悉消毒剂的配制、消毒器械的使用和维护等,使用可靠的消毒方式及科学的消毒剂量进行消毒操作。

  三、科学精准开展消毒工作各地要根据疫情形势,从严从紧落实消毒工作。要从严加强院感防控工作,严格做好医疗机构、集中隔离场所的消毒。飞机、铁路、客运、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要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日常预防性消毒。超市、商场、宾馆以及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场所,要规范卫生管理,充分做好公共区域清洁消毒,加大高频接触部位消毒频次。对进口货物要严格检疫消毒,特别是要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检测和外包装预防性消毒,防范风险隐患。农村地区要提前制定消毒预案,充分做好消毒全流程、全链条和各环节的衔接。相关消毒操作技术要求见附件。四、依法依规加强消毒监督管理各地要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要求,强化对各行各业消毒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指导,做好消毒质量控制和消毒效果评价,确保消毒效果。各行各业要加强本行业本单位消毒工作和消毒人员的管理,组织消毒人员接受消毒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各地要加强对从事消毒服务企业的监督管理,对消毒效果评价

  不合格的消毒服务企业,要依法依规予以处理。各地要加大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查力度,保障消毒产品质量安全。

  附件: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要求2.新冠肺炎疫源地消毒技术指南3.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要求4.公共场所消毒操作技术要求5.农贸(集贸)市场消毒操作技术要求6.农村地区消毒操作技术要求7.医疗器械及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推荐方法8.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消毒操作技术要求9.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和货物外包装表面预防性消毒操作技术要求10.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11.两种含氯低温消毒剂使用指南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021年8月31日

  

  

篇十一: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疫情防控,消毒措施

  结合当前复工复产复学和境外疫情输入面临的严峻形势,针对目前部分单位存在过度消毒的现象,市消毒指导组六项措施,进一步规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预防性消毒工作。

  一、迅速自查整改

  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和《消毒剂使用指南》,明确要求各地各单位克服麻痹思想,依法依规、科学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及时抓好过度消毒问题整改,并进行跟踪督办;规定雷雨天气、外环境空气、对人员全身等6种情况不应消毒。

  二、广泛开展宣传

  通过网站、微信平台广泛宣传消毒知识。根据各项防控指南,重点梳理了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消毒剂选择、消毒方式方法、消毒时间、消毒操作注意事项和消毒剂配置方法和流程等明白纸,通过微信平台广泛宣传,并发各地各单位参照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

  三、现场技术指导

  对复工复产企业、社区防控点、高铁廊坊站、火车站、戒毒所、养老院等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工作进行了现场消毒技术指导,为消毒人员讲解了预防性消毒的重点部位、消毒液的配置方法和流程、通风时间等,并发放了公共场所预防性消毒指南(第二版)、消毒剂配置方法和流程等明白纸;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指导建议,并反馈到相关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限期整改。

  四、严格执行日报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22个成员单位和11个县(市、区)自全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之日起及时启动了各类场所预防性消毒工作日报和零报告制度,第一时间掌握各地各单位对社区、复工

  复产企业、商场超市、集中隔离等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措施落实情况。

  五、第一时间通报

  针对省、市指导组反馈问题和全省调度会议通报问题,第一时间以市疫情防控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进行通报,不定期对各地各单位预防性消毒落实和日报告情况进行通报,要求举一反三,全面开展自查和整改工作,及时规范预防性消毒工作。

  六、充分发挥专家作用

  由市疾控中心消杀科科长、广阳区疾控中心主管主任等组成的消杀技术专家组,及时对全市各类场所预防性消毒措施给出意见和建议,对各类消毒知识明白纸给予把关,为全市科学开展预防性消毒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洗手也是一门“技术活”

  防疫口诀里,“勤洗手”放在了第一位,可见手的清洁和消毒对于保持个人卫生而言非常重要。

  很多人都认为洗手很简单,其实洗手也是一门技术活:在流水冲洗的基础上,加用洗涤用品消毒杀菌,做到深度清洁,而且洗手后要擦干双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还要重视对洗手用品的挑选:

  洗手液分为普通型和抗菌型,只有标注“卫消证字”的才有消毒杀菌功能;

  免洗洗手消毒液虽有消毒杀菌功能,但去污能力较弱,而且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时尽量保持20秒以上作用时间。

  酒精消毒别过量

  酒精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消毒用品,可以用于医疗和日常生活当中的消毒,能够有效清除和灭活病毒等致病菌。

  为防控疫情,不少市民采用酒精进行消毒,然而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如何使用酒精消毒才能既有效又安全呢?

  1、消毒用的酒精溶液最佳浓度为75%。

  75%浓度的医用酒精可以直接在药店购买。由于没有精准的稀释工具,因此也不建议购买较高浓度的酒精自行稀释。

  2、切不可用工业酒精代替医用酒精。

  工业酒精含有甲醇,因此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在用于皮肤消毒时会有部分甲醇被皮肤吸收,中毒后严重的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

  3、不建议大面积喷洒酒精消毒。

  门把手、手机、遥控器、冰箱门、包、钥匙、电脑键盘等可以使用酒精进行表面消毒。但不建议在家里、衣物上大面积喷酒精,容易着火,也不要在灶台边上喷酒精,喷完酒精别马上用火。

  4、不建议大量囤积酒精,储存需远离高温和明火。

  尽量买小瓶装的酒精,打开后不要存放太久,否则酒精挥发,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外,酒精极为易燃,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者高热引起爆燃。所以储存酒精要注意远离明火(如家中厨房)和高温热源(如取暖设施)。若发生意外着火,则需要湿毛巾、湿衣物等物品覆盖扑灭。

  含氯消毒液别混用

  含氯的消毒液,是比较常见的消毒液,不会挑选的话可以直接买“84消毒液”。

  84消毒液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是一种有效氯含量5.5~6.5%的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幼儿园等的卫生消毒,消毒方法主要擦拭,喷洒,拖洗消毒。然而,如果使用不当,84消毒液也会造成安全隐患。

  1、刺激性与腐蚀性强,必须稀释使用。

  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1∶500和1∶200,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和铁制物品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另外,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2、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不得混合使用。

  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比如洁厕灵),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3、不要对着人喷84消毒液,不要放在孩子能接触的位置。

  稀释后的84消毒液可以用来擦拭地面、马桶、门把手、桌椅台面、墙壁开关、水龙头、水池、餐具、拖把、抹布等。

  不要对着人喷洒消毒,使用的时候戴好口罩、乳胶手套、防水围裙,有护目镜的话更好。

  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避免儿童误服。使用完以后尽量开窗通风。

  工作过程中的防护

  1.上下班途中的防护

  正确佩戴防护有效的口罩,洗手后佩戴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

  2.办公室工作的防护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室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早、中、晚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定期对电话、拖把等公用办公室物品、门把手、电梯按钮进行消毒。

  

篇十二: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属于高危场所每天都会接待大量的患者虽然执行完善的防疫制度但是仍然面临较大的感染风险为此要定期展开消毒杀菌而病房则是消杀管理的关键区域也是病菌最为活跃的区域一些患者本身携带病菌在住院后会将病菌遗留在病区内为此医疗机构要定期展开合理的消毒杀菌才能确保病区始终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1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病区消杀技术的应用

  【摘要】目的:在新冠疫情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病区消杀技术的应用。方法:严格执行上级部门下达的要求,实行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防控疫情,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结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病区是医疗机构防疫的核心区域,需要加强消杀管理,全面消毒杀菌处理,才能保证病区的安全性,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结论:本文主要从新冠肺炎疫情的角度入手,围绕医疗机构病区展开研究,先概述病区消杀管理的重要性,接下来研究疫情期间医疗机构病区消杀管理,最后提出合理的病区管理措施,希望为疫情防控提供一定帮助。【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消杀技术的应用

  ApplicationofCovid-19sterilizationtechnologyinthewardofmedicalinstitutionsduringtheepidemicWangJi

  (WuhanHannan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Wuhan430090,Hu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pplicationofCovid-19sterilizationtechnologyinthewardofmedicalinstitutionsduringtheepidemicperiodofNewCrown.Methods:Strictlyimplementtherequirementsissuedbythehigherauthorities,implementaperfectmanagementsystem,inordertobetterpreventandcontroltheepidemic,protectthehealthandsafetyofmedicalstaffandpatients.Results:DuringtheCOVID-19epidemic,thewardwasthecoreareaofepidemicpreventioninmedicalinstitutions,soitwasnecessarytostrengthenthemanagementofeliminationandkilling,andcomplete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toensurethesafetyofthewardandprovideasafetreatmentenvironmentforpatients.Conclusion:StartingfromtheperspectiveoftheCovid-19epidemic,thispaperfocusesonthewardofmedicalinstitutions.First,itsummarizestheimportanceofthemanagementofwardeliminationand

  killing,thenstudiesthemanagementofwardeliminationandkillinginmedicalinstitutionsduringtheepidemicperiod,andfinallyproposesreasonablewardmanagementmeasures,hopingtoprovidesomehelpfor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theepidemic.

  【Keywords】Covid-19;Duringanepidemic;Medicalinstitutions;Applicationofeliminationandkillingtechnology

  目前全球范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严重。截至4月底,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300万人,已构成全球大流行。我国已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一种传染性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要求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部队营区具有人员聚集特性,虽具有统一管理的优势,但也极易造成聚集性感染事件的发生,近年来不少研究报道过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在部队营区频发的情况。由于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生物学基础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一项重要措施,2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社区和学校等场所的预防性消毒方法参照《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消毒剂使用指南》进行。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属于高危场所,每天都会接待大量的患者,虽然执行完善的防疫制度,但是仍然面临较大的感染风险,为此要定期展开消毒杀菌,而病房则是消杀管理的关键区域,也是病菌最为活跃的区域,一些患者本身携带病菌,在住院后会将病菌遗留在病区内,为此医疗机构要定期展开合理的消毒杀菌,才能确保病区始终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1-2]。

  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病区消杀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为了管控人员流动,出台了一系列的疫情防控措施,取得不错的成效,疫情逐渐趋于平稳,但是医疗机构相对较为特殊,主要为人们提供医疗服务,虽然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人员流动,但是仍然要正常营业,满足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新冠肺炎属于高传染性疾病,依靠直接接触、气溶胶等途径传播,一旦在医院内部出现感染患者,极易快速扩散,引发严重后果,为了将感染风险控制到最低,就要加强对病区消杀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杀制度,定期对医院病区消毒杀菌处理,可以快速清理住院患者遗留的病菌,为后面的住院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可以说,在新冠疫情

  期间,医疗机构病区消杀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要落到实处,所有规章制度都要按照要求实行,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视情节给与严厉的批评和惩罚[3-4]。

  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病区消杀管理措施

  一是加强医务工作者的个人防护。所有医务工作者都要认真学习消杀管理的相关制度,穿戴好个人防护装置后才能进入病区,操作期间要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前后都要洗手消毒,佩戴口罩、帽子等必须防护装置,在近距离接触患者时,要注意全身完全包裹在防护服内部,下班后消毒处理才能脱下防护服。

  二是在病区设置专门的隔离病房,主要用于特殊情况,隔离病房定期消毒杀菌,确保病房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三是实行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隔离措施。对于患有感染病症的患者,要安排在专门的病房,非感染患者安排在其他的病房,同时感染患者的病房每天都要消毒杀菌处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操作规程。

  四是严格执行消毒杀菌制度。病区每天都要清洁消毒,选择特定时间换气通风,每日的换气次数要在2次以上,每次都要保持在30min以上,定期开展空气消毒。对于地面、桌椅等物品,则要采取湿式消毒处理的方案,如果在病区治疗期间出现污染现象,则要立即使用专业工具擦取污染物,同时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洗干净。在医疗机构疑似出现感染暴发的情况时,则要每天2次使用消毒剂仔细擦洗整个病区。

  五是在病区特定位置上设置专用的消毒工具,例如拖布、抹布等,这些工具都被浸泡在含氯消毒剂内,用于清理病区卫生,可以保证病区消毒更加全面。

  六是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对患者床单元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七是病人被服每周更换,遇污染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的衣物。患者生活用品如毛巾、面盆、便器、餐饮具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

  八是加强医疗器械管理。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解除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因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因进行消毒杀菌。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在进行消毒或灭菌。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处理。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体温计应一用一消毒,用后浸泡于500mg/L含

  氯消毒剂30min后洗净擦干备用。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现清洁,在使用75%酒精擦拭。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是调查中发现大多数人员能够按照说明书浓度配制消毒剂,6.05%的人员存在高于说明书浓度配制消毒液的情况,消毒剂产品除了原液使用的75%乙醇、3%过氧化氢等,多数消毒产品都是稀释和溶解后使用,特别是含氯类消毒剂,常用含氯消毒剂的次氯酸钠消毒浓度为0.05%(有效氯浓度500mg/L),但研究显示,对冠状病毒使用0.1%以上浓度的次氯酸钠效果更佳。因此,在配制每种消毒剂产品时应首先明确有效成分含量,严格按照说明书,按使用浓度准确计算后进行稀释配制后使用[5-6]。

  3医疗机构病区管理措施

  3.1强化责任意识

  各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到疫情防控期间医院病区管理的极端重要性,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病区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及病区主任为直接责任人,要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医院病区管理。各(区)市县卫健局和市县两级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依法依规处理。

  3.2强化病区管控

  一是加强门禁管理。各医疗机构所有类型的住院病区单元应安装门禁和监控,并派专人值守。要严格人员进出管控,凡进入病区人员均要正确佩戴口罩,凭工作牌、腕带等进入病区。二是加强陪护人员管理。陪护患者时,按照“严格准入、有效登记、必要培训、凭证陪护”原则,各医疗机构要对患者自理能力评估,决定是否需要陪护,对符合陪护标准的,由医疗机构发放《陪护证》,进行身份登记、知情告知及必要的健康管理与培训。

  3.3强化保障管理

  各医疗机构要加强病区环境管理和后勤保障,筑牢院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线。一是病区要配备手卫生相关设施及物品。二是要定时完成空气净化和通风。三是严格病区垃圾分类管理,重点做好医疗垃圾管理。四是患者出院后均要彻底做好病房消毒。五是各病区要设置应急隔离病房。各医疗机构要做好院内后勤保障,确保病区管理规范有序。六是要在指定区域设有生活用品交接处,并作好消杀工作。七是实行分餐制度,病区每天专人统计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用餐量,报医院协调订餐,并配送到住院部病区单元或病室,避免陪护人员集中取、购餐。

  4结语

  综上,在严格实行病区消毒杀菌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病区的全方位管理,从多个角度实现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一方面有利于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供安全放心的治疗场所,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遏制疫情的传播,为防疫工作贡献巨大的帮助。在医疗机构正常运行期间,要注意加强对病区的重视,消毒杀菌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特别是对于隔离病房,更是要穿戴好防护装置才能进入,尽可能将感染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才能在特殊情况下保障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1]郭岩,黄旸木,黄捷,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现状和其对中国的影响及政策建议.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05):643-648[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公告.[3]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4]胡雪莲,顾鹏,胡田雨,等.冠状病毒的环境抵抗力及消毒剂选择.重庆医学:1-8.202004-26[5]李亚楠,黄慧敏,孙琳,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部队防控工作要点及措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5.2020-04-26.[6]WorldHealthOrganization.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ofepidemic-andpandemic-proneacuterespiratoryinfectionsinhealthcare.Geneva:WHO,2014.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112656/9789241507134_eng.pdf?sequence=1.

  -全文完-

  

  

推荐访问: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 肺炎 消毒 进一步规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