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8篇

时间:2022-11-10 20:40:07 浏览量:

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8篇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8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8篇

篇一: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策略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它是一种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活动课,持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树立积极的探索意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凸显实践性。新时期数学教学的实践是对传统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要

  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课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室内活动中的做一做、数一数、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贴一贴、玩一玩等,室外活动的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实际测量等,目的都是让学生“动”,动口、动脑、动手。例如,一年级学习《元、角、分》后,教师不妨设计一节《小小百货店》活动课:先让学生自备平时用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自己动手制作标签,贴在准备的物品上,然后再带进课堂中,把教室模拟成“小小百货店”,再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又如,在教完正方体、长方体面积和体积计算后,可设计“为家里的房子设计围墙”活动课,方案不但包括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还包括对围墙的空间、朝

  向、采光和用料的考虑;另外也可设计“为磁带盒设计包装纸”活动课,现有4盒磁带,有几种包装方式?哪种方式更省包装纸?这样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不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

  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注重创设情景,彰显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数学与其他学

  科有着广泛的联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方,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是一堂对“利率”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实践课。教师首先创设情景:王老师要在和谐小区买一套楼房,接着请同学们围绕“房价、付款方式、装修”等,为老师设计一个购房方案。学生要想完成任务,就必须通过调查,理解以下问题:(1)教师的经济情况(教师家里的存款、夫妻俩每月的收入,每月的生活开支)。(2)调查购房的付款方式(一次性付清和分期付款的政策)。(3)调查房价、结构(楼房的户型、楼层、面积)。(4)调查银行为居民购房提供的贷款方式(银行的贷款期限、利率)。(5)调查相关装饰的信息(装饰材料的外观、价格、质量等)。这堂课教师将学校作为社区服务的载体,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选择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水平,引导学生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使用所学的知识主动为社区服务,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又如,春季植树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植树的同时,可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说说我们为什么要植树?(树木能够制造氧气,保持水土,消除噪音,净化空气)。(2)探讨植树中的数学问题(植树中棵数与段数的关系)。(3)写一份保护树木的倡议书。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教师不但解决了与植树相关的“数学问题”,而且把数学与科学、环保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可谓受益匪浅。

  三、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显现探索性。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春游中的数学问题”一节实践活动课,对春游中路线的设计、乘车方案、购买门票等问题让学生实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从事以下活动:(1)理解相关信息,包括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及乘车所需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所需的物品等。(2)借助数、图形、统计图表等信息。(3)计算乘车所需要总时间,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所需的总费用、每个同学所需要缴纳的费用等。(4)分小组设计游览计划,并实行交流。对这些问题的设计和探讨,有利于学生提升收集、整理信息的水平,并使其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再如,学了“百分数”这个内容后,教师可设计以“购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课:(1)创设情景。一些商家为了抢占市场,给出了以

  下优惠措施:买大送小、打折、会员卡、摸奖等。老师调查了本地三大超市,A超市:局部商品买大送小;B超市:打九折;C超市:满50元一律八折。(2)提出问题。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优惠政策的?假如老师想买8盒鲜牛奶,每盒10元,应该选择去哪个超市呢?你认为有几种不同的方案,从中发现什么?(3)知识拓展。到市场调查金融危机引商品价格的涨、跌情况。学生围绕三家商店的优惠政策展开讨论,从而选择了适宜的购物方案。这些问题能有效地促动学生持续钻研,树立积极的探索意识。

  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遵循多样化原则,表达趣味性。趣味是数学实践活动的灵魂。在设计活动时,形式一定要多样,注重内容的“新、奇、乐、趣”,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创造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气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在学了奇数和偶数后,可设计以一个“彩盘揭密”的游戏活动,教学时首先创设一个情景:小东在街上行走,看见有人摆了个彩盘,旁边写着:“只要一元便可转动彩盘一次,指针停在哪一格,就从下一格开始数几格,这格上的奖品就属于你的。”小东停下脚步转起彩盘。他手中的钱全部花光了,大奖一次也没中。教师接着问:“同学们想不想揭开彩盘之谜呢?”学生很快便热情投入,教师和同学一起研究彩盘的秘密,最终得出结论:彩盘的秘密正是利用“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的规律,设奖者把大奖放在奇数上,把小奖放在偶数上,让别人拿不走大奖。学生顿时恍然大悟。这个数学规律告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用所学的知识开动脑筋,擦亮自己的眼

  睛,防止上当受骗。诸如此类的数学活动课,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情趣,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设计富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课,从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使其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篇二: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策略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人们对教学不再只是满足考试需要,而是更注重应用,注重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环节。活动课与理论课不同,其顺利开展需要立足于前期大量的基础工作。老师的任务就是找寻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接受有效策略,以有用途径保证课程的进行。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策略与途径1.立足数学课程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数学课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它灵敏多变、应用价值强,可以说是开展实践活动课最有价值的一门课程。老师在实践课堂上,应当立足数学课程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会学到《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体、

  圆柱、球这些物体和图形。这是几何学的起步,老师在实践活动课上,可以找来这些具体的实物,开展猜一猜、拼一拼等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几何图形。

  2.增添活动覆盖面积,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既然是实践活动课,那么需要学生的动手参与。教学是面向每一个学生,而不仅仅只是某部分人,因此,在课堂上,老师需要增添活动覆盖面积,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学到学问。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课是《简洁的统计》,统计学属于数学中很重要的一项,老师在实践活动课上,应当让大家进行实地调查,比方以身高、体重、学习时间等这些为主题,对调查结果进行简洁统计,得出结论。这样的调查过程,需要全部人主动参加、协作,大家都能融入课堂中。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实施,并非一件简洁之事,老师任重而道远,需要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多项策略,实行有效途径。立足数学课程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添活动覆盖面积,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如此,实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大意义。

  :吕彦华单位:山西省昔阳县下思乐小学

  

  

  

篇三: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策略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下,我国教育越来越注重综合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而小学数学这一科目作为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学科,应多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然而现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数学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本文将着重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给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以便我国更好的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活动实践、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数学也逐渐将实践能力的发展纳入课堂学习中。小学数学不仅是教会学生算数和做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上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学校和老师应积极的开展综合活动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1.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原则

  (一)实操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把课堂上的理论应用到生活实践上[1]。学生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才能更好的运用知识,明白知识的意义,也会更加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所以,教师在设计各种数学作业和活动时,应多添加实践的步骤,积极鼓励同学们通过实践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理论。

  (二)生活性原则

  小学数学中包括了很多与我们生活相关的知识,比如加减乘除的自然运算、情境性问题的解决等[2]。这些知识都是与日常息息相关的,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就是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小学生学习了简单运算可以自主的去超市进行购物,提高生活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也可以更好的扩展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提高动手能力[3]。

  (三)创新化原则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提倡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要实施起来,还要设计得具有创新性,改变已有固板的教育模式和流于形式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有创造性的推动学生发展。数学是一个不断扩展学生思维的科目,所以创造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和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1.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虽然现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各大学校都提倡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但是还是有很多老师的教育观念很传统没有改变,依然重理论轻实践[4]。所以要想更好的贯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上综合实践课的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例引发同学思考,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思维能力都会被展现出来。

  (二)教学模式刻板

  虽然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一直提倡鼓励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大多数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仍然只注重灌输知识点,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全面发展。在新的背景下,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积极的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拿教室或者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物体举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三)教师内容枯燥

  随着老师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转变,书本上的内容也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要想使学生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教学内容一定要具有生活性和趣味性,而不是一味的知识和理论。比如在设置情景题的时候,可以采用小朋友耳熟能详的真实场景,这样既可以让小朋友能够更理解题意,也能更好的使数学和生活联系到一起。另外,在进行理念和模式改进的同时,也一定要在内容上进行更新,多多结合生活的例子并增加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热爱并且感受到数学的用处。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对策

  (一)以合作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前探究

  在小学阶段的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合作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资料准备。一方面,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学生之间也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四年级综合实践课例是“一亿有多大?”。本课是一个让学生对一亿形成感知的实践活动,但是要形成一亿有多大的正确感悟就需要丰富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老师就可以在课前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不同的实践任务,如称一称100粒大米有多重、100张纸有多厚、点100个点需要多长时间等等,为课堂上再猜测、推理出1亿到底有多大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前的自主实践不仅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还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强化了学生数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因此,老师在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促进实践活动很好的完成。

  (二)以启发为主要方式,针对学生情况进行引导

  在当今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势下,老师可以布置好有趣的作业和任务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或者自主的进行学习,但是同时,教师也要充当好监督者和促进者的身份,不断地进行观察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并指出问题,

  再及时的给予学生建议和帮助。在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在综合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困难和问题,老师要以启发为主要方式,针对学生情况进行引导。

  例如,教师在《活动日历》的教学中,便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四个正方体等教具,进行综合实践。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回忆月、星期、日的相关信息,并交流如何使用正方体来表示。学生能够轻易回忆起相关的知识,但是较难思考出如何进行相应的实践。所以,教师需要以任务作为对学生的启发。比如,教师布置这样的问题:“一个正方体要表示十二个月,那么该如何表示吗?”对此,学生会想到一个面表示两个月。然后,教师便可以再次对学生进行引导:“如果一正一倒,是不是可以分出要表示的月份呢?”如此,教师便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研学实践,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三)以小课题研究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拓展

  老师在综合实践的课程教学中,应该用生活化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数字编码》这一内容架起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课前让学生搜集不同的数字编码,在搜集中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课中,学生通过对比,猜测,小组合作,探究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特点,并通过信息技术展示了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引导孩子进行课后实践,把学到的编码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学生小组合作帮教室图书角设计读书索引,给工厂设计产品编码等,将整个探究过程与学生的小课题研究的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课题汇报,提供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让数字编码编出学生更多的精彩!

  所以老师在上实践活动课程的时候,可以多结合生活,运用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们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中,小学数学老师应充分的运用身边的教学资源,积极的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不断改

  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深刻更直观的掌握数学知识,多设置情景和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洪萍.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策略[J].教育界,2021(16):49-50.

  [2]徐焕霞.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3):79-80.

  [3]林艺琳.浅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策略[J].考试周刊,2020(91):72-73.

  

  

篇四: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如何开展黄州市团风小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标准设立的一个学习领域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其内容是现实的综合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需要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交流

  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如何开展

  黄州市团风小学舒小丽

  综合与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标准设立的一个学习领域,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其内容是现实的、综合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需要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交流。重视并认真开展这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对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认识数学,提高学生探索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教材上安排的每个内容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一般性的纸笔测验即所谓的考试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的,而综合与实践活动都是给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不能因为不考试就不上了,而且还应该上得很好。综合与实践活动到底该怎样上呢?一、加强研究,明确活动的意图与目标

  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和活动目的;弄清活动中要应用哪些知识,解决什么问题,获得什么体验。策划好课内活动和延伸到课外的活动,安排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内容等。通过以上的思考,周密地设计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使实践活动呈现科学性、趣味性、多样性。

  比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5册56~57页的《制作年历》,它是安排在第五单元《年、月、日》的基础上开展的一次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受到尊敬长辈、热爱家庭的教育,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活动前让学生弄清相应年份中每月的天数,每月1日在星期几;课前指导学生调查重要的节日,每月1号是星期几;课内完成月历的制作:课后再制作完整的年历。这样才能统筹安排教学流程和选择教学策略,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开展活动。二、配合安排,合理调整活动内容和时间

  对教材中所提供的综合实践活动,要结合当地实际,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调整教材内容,合理安排好活动的时间。在《制作年历》这个活动中,教材要求制作年历,活动过程包括制作经费预算、买材料、网上查资料等。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可以将制作经费预算、买材料、网上查资料安

  排在课前和课后自己独立去完成,课上也改为制作月历。学生学会制作月历的方法后,年历的制作就可以放到课余时间去独立完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看谁制作的年历最美”的活动进行评比,使年历做得更精美。三、因地制宜,适当增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教材中所提供的实践活动,只是为教学提供了线索。我认为教师组织实践活动时不要仅限于教材提供的形式和内容,还要结合当地实际和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自己设计内容,选择学生喜爱的形式开展活动。(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活动内容例如低年级认识人民币后,可以开展《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我在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课前让学生自备各种商品,有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等,让他们自己制作价签,贴在准备的物品上,带进课堂中,把教室模拟成“小小商店”,由学生推荐出“柜台经理”、“收银员”等人选.其余的学生做“顾客”,开展购物活动。此外还让学生了解社会中有哪些促销手段,在“小小商店”中进行展示。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售货员”极力“推销”自己的“商品”,“顾客”争先购买。上这样的一节课,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加深认识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更可贵的是加强了综合能力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活动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拓展活动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采取课内、课外以及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A、方案小设计

  方案小设计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某一项活动方案,学生经历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整体策划、表达设计、回答质疑等过程的学习活动。方案小设计可以包括统筹安排、优化设计、旅游设计等。

  例如:学生学完《两位数乘法》后,教师可假设一个“旅游中的数学问题”专题,设计一个外出秋游的租车方案。四年级6个班360名同学乘车去游玩。包车有两种选择方式:大车有42座,每辆200元,小车有18座,每辆90元,怎样租车最经济合算?这一活动内容,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后,会得出多种

  不同的包车方案,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得到最佳方案,既渗透了合理安排和最优化的思想,又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的乐趣。B、数学小游戏

  数学活动可以以数学小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抽象的数量观念、空间观念与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活动之间需要有适宜的中介桥梁将它们联系起来,游戏活动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新课程数学教材中已经包含了大量游戏的成份。特别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小游戏是一种非常适宜的方式,随时都可以进行。

  例如:位置游戏:2人一组,每人准备一个棋子,放在20×20格的方格纸左下角(0,0)处,轮流掷骰子,每次掷出两枚骰子,一枚上的点数是向右方横走的步数,另一枚上的点数是向上方竖走的步数,谁先到达右上角的终点(20,20)谁就赢。每走到一个新的位置,用一个数对把它记录下来。C、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认识和解决某一数学问题为目的,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的学习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具体包括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和实验研究等。例如:组织学生跟踪调查连续两周的家庭用水量的情况,研究用水费用的计算方法,组织学生探讨节约用水的策略,并向全班家长发出“节约用水倡议书”。具体如下:

  1.调查你家里两周的用水量情况(查看水表),统计你家里平均每天的用水量。(2)从你家的用水情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3)调查水对地球(包括对人类)的益处。(4)在家里,如何节约用水?(5)设计一两句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6)围绕以上调查和统计,请写成一篇以“水”为题材的数学小论文。有些小课题由于问题的难度和知识的综合应用程度大,学生独立研究有困难,可以有若干同学相互合作完成,或教师参与并帮助解决。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用“数学眼光”去“考察”、去“探究”、去“设计”、去“创作”、去“想象”、去“体验”,不仅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而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3)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选择活动内容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事实上,即使以专题形

  式呈现的内容,教材也只是提供了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师要有主动处理教材的意识。

  如:二下的《剪一剪》、三下的《掷一掷》等,主题明确,线索清晰,所需的材料也不复杂,课堂实施就比较容易;而二上的《看一看,摆一摆》,四下的《小小营养师》虽主题明确,但涉及的数学知识不够明朗,课堂实施就比较困难。因此,对于那些主题笼统、脉络不清、素材缺乏内在联系的专题,更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创造性,要结合本校和本地的实际加以利用和再开发。四、明确目标,加强活动过程的控制与指导

  数学的实践活动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更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指导。(1)教学中要注意可控性

  虽然每次活动是以解决一个或几个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实践或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数学素养。可它涉及许多学科知识,是综合性学习。因此在活动方式上既要个体探究性学习又要小组合作学习。例如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第4册110~111页安排了《做一做试一试》,第一部分借助工具感知时间变化,第二部分借助经验体会1分和10秒时间的长短,第三部分借助统计图表探索多种计算方法。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感知了时间的回忆和想象,忽略了“一天当中”的要求,学生在讨论中扯到了几天几年的事,浪费了不少时间,却没有真切地体会到1分钟、10秒钟的长短,偏离了教学目标。第三部分的“试一试”,老师事先布置学生收集了大量数据,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逐一汇报,再根据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教师辅导学生制图,尚未做完下课铃响了,这样既大大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又未突出“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中多种算法的探索。(2)加强综合设计的适时指导,帮助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解决问题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如五年级下册的《粉刷围墙》:(1)学校或者社区要征集粉刷围墙的工程方案,你认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2)如果要粉刷我们校园东面的围墙,怎样计算面积了?学生在进行

  这一活动时,虽然也可以找到粉刷的方案及面积计算方法,但这一方法的获得学生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在粉刷墙壁时要考虑多重因素,由于学生处于小学阶段见识有限,对于了解粉刷的面积、预算材料费和粉刷围墙人工费这三方面考虑不周密。这时教师应给予帮助,同时提醒学生要根据要粉刷的面来具体施工,有的面被挡住了,不需要粉刷,这些面在计算费用的时候是不需要算在内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生搬硬套。这样,在过程的实施中,学生不仅能从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在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他们就会凭借本次活动经验,寻求最佳的策略和方法。五、重视评价,监测活动的过程与结果1、首先应加强实践活动过程的监测。包括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与表现以及活动中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可以采取交流或写成数学的形式进行评估。2、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教师要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活动方法、策略等进行客观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和实现目标的达成。3、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中交流各种体会,总结经验,升华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恰当地进行评价,找出活动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树立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信心。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以利于下次活动的开展。

  “综合与实践”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次全新改变。当然对于我们很多教师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需要新的认识、新的理念。它不仅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冲破了原有教材的束缚,而且给数学赋予了生活的意义。同时,“综合与实践”是充满着探索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一类学习活动,它为学生学会独立探索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同时也向教育工作者原有的知识观、教学观、评价观提出了挑战。理解和把握这个领域,对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数学教学的改革非常重要。让我们一同努力,把我们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篇五: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探索“为21世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为此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先后进行了教育改革,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运动。2001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等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开始走进学校。

  我校作为县首批课改实验基地,自九六年起,就把实践活动课程纳入了小学课程体系,确立了活动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校根据《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校“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把实践活动课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规定每周有两节课作为“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时间,学生按各自的爱好选修一门活动课。学校根据学段不同规定了不同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建立了活动课内容体系。活动教师根据每个年级学生情况确定活动课题,设计活动方案,写出活动总结,学生写出数学日记。学期结束时教师写出阶段性活动课题论文,学校进行评选。学生写出学期性的活动收获。通过活动课程教改实验的研究,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由于本校的实践活动课缺乏专家指导,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途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操作模式。作为一门课程,不便于操作。虽教无定法,但空洞、无章可循的教学是不能发挥课程优势的。因此,必须构建一套与研究相适应的操作模式,使之有章可循,防止盲目性。还有很多教师,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存在很多盲点。如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如何实施?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如何评价学生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何建立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还有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甚至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当成了纯粹的数学课,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缺乏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作为我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群中的一个。

  (二)研究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为考试而教数学、学数学,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强化实践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中成长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发现数学问题,并创造性加以解决。

  3.有利于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

  殊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思维就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学生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学习劲头就不足,注意力分散,反应缓慢。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正是适应了小学生这一心理发展要求,使他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一旦教学所提供的材料和数字问题能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学生就会迸发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不断的得到强化。

  (三)理论依据

  1.哲学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认为,人们的认识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实践既是认识的动力又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人类认识事物,尤其小学生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经过多次反复,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过程,这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

  2.脑生理依据。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两半球基本上是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左脑倾向于用词语进行思维,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大脑两半球具备一种合作关系,两半球虽然功能不同,处理的信息不同,但在完成心理活动时,又是协同统一共同作用的。因此,在小学阶段,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展以及协同活动,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物质基础。

  3.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知识,是儿童通过他的心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构建的,这种作用又是通过个体积极主动的活力而产生的。数学学习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新的数学学习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积累知识,为学习新知、掌握新技能提供理解和帮助。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4.学习方式依据。

  人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接受学习。体验学习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是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而发现学习,学生必须通过对自然现象,文字材料等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并进行交流,检验和评价来完成,数学实践活动不仅是要加强体验学习、发现学习,还要改善接受学习,探求接受学习的新形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

  

篇六: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优质文档

  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随着社会的开展需求,对我们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造就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数学实践活动应运而生。实践活动在敬重学生的须要、爱好和爱好这根底上,以学生干脆经历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数学经历和即时信息,协助学生应用、验证、稳固数学学问和数学实力,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素养。它不但沟通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系,而且有助于生成数学内部学问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还能协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为了到达教育目标,要依据小学生的新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如何让实践活动课上的“妙趣横生”?下面就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课前收集,自主整理是根底。课前打算要充分。课前打算包括教师打算和学生打算。教师打算主要指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用具等。要上好实践活动课,教师备课时首先要研读教材,通过教材设置读出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其次,还须要探究学生,探究每堂课的教学对学生而言确定什么,未知什么,应当知道什么,怎么让孩子去操作探究。只有读懂了学生,我们选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才能接近学生的生活经历,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启程,用自己的眼睛去视察发觉,用自己的认知水平去感悟,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探究”。这样设计的教案才会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学生打算:主要是让学生搜集、查阅和课程有关的资料和打算动手操作探究的学具材料。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如阅读报刊杂志、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学生在搜集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拉进了和教材的距离,熟识了授课内容,比起单纯学生预习效果要好的多,学生也更感爱好。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打算课堂上动手操作的学具材料。学习《年月日》让学生打算年历卡,在网上搜集近几年每个月的天数等,学生打算越充分课堂效果就越好,可以说学生是相当重要的“教学资源”,假设想讲好“数学实践活动”课,就要充分发挥学生这种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

  二、激发爱好,提高学生参和的踊跃性是关键。

  优质文档

  爱好可以供应无穷的学习动力,实践活动的内容选定要从学生的爱好、经历启程,让学生用已有的学问经历来分析和解决自己身边的感爱好的问题。教师应努力创设既有现实性、可操作性、探究性、挑战性、趣味性,又有思索性和开放性的综合性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好玩、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也可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个个体的有效参和。如三年级学了《方向和位置》后,要求学生说一说,我们校内各个方向的建筑物,画一画校内示意图。学了《年月日》后,让学生算一算今年第一季度的天数和上半年的天数;联系实际每天的零花钱数算某一月份的零花钱数,用两种计时法制定出自己的作息时辰表,算每天在校、休息的实践表,动手做月历、年历;数学实践活动《制作年历》,我供应各种类型的年历,让学生视察、找出年历的共同点,小组探讨制作年历要知道什么,又有哪些步骤?他们结合自己的已有的经历都能参和到学习中。

  三,引导为主,有张有弛是保障实践活动课因其具有开放性,为教师的课堂提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引导学生踊跃主动地动手、动脑、还要适时引导学生思维的多面性,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发觉进展总结概括,到达解决类似问题的实力。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收得太紧,学生可能受到约束无法到达主动动手操作,发觉不了问题,假如放得大远,学生有可能就玩了一节课,一节课下来,什么都没学到。详细做法是:〔一〕、要协助学生把活动中的分工细化。在数学实践活动中,一般会将学生分为四人或六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展。在活动前,教师应依据课堂教学设计及学生个体状况,为小组中的每个人布置详细任务。比方有的人负责动手操作,有的人汇报结果,有的人负责结果记录,有的人负责检验等等。这样可以幸免学生操作的盲目性。也幸免出现局部学生参和活动,局部学生无事可做的现象。这样还可以造就学生的团结合作实力,并能面对全体,照看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实力强的学生可以多做几项活动,还可以作进一步的问题的思索和探讨。实力差的学生也能得到必须的活动过程的体验。真正使每个孩子都成为活动的小主子,并有所收获。

  优质文档

  〔二〕、要预见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实践活动课的起先、过程中甚至最终,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活动的最初学生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已经知道的小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设计成问题串,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走入要解决的问题中心去,让学生自主、踊跃思维的同时,运用自己已有的学问去探究发觉,感受数学间的联系。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因为小组成员对问题看法不统一发生争辩,可以参和到学生的探讨中去,协助他们找出并理清问题所在,联系实际,相互启发,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用数学,从而增长才华。

  四、在模拟实践中让学生“学以致用”是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实施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表达学生是主体,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究、去实践;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引导者、是参和者、是合作者,甚至是效劳者。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立一个动手操作和沟通的平台,给学生留下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探究的空间。另外,为了确保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学生能够按时按质完成操作探究任务,必需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向学生设计好活动方案和要求。例如一年级“小小商店”活动课中,整个活动模拟买卖东西。有售货员、顾客等角色,设计了学习用品、玩具、生活用品等专柜和回收站、捐献站。在活动中学生要买什么东西,买多少等都要依据自己的须要和价格等作出确定。设计一些和活动有关的开放性题,如:“拿5元钱买1个皮球,剩下的钱还能买点儿什么?学生争着答到:“可以买气球、铅笔、练习本......”鼓舞学生踊跃思索,用多种方法解答。同时也鼓舞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在活动课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能把它告知同学们吗?”这一问题一经提出,对于那些极爱表现自己,又不怕怯场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简直是大好时机,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一个手里拿着一张2元钱的学生说:“我要买一条3元钱的毛巾够不够,还差多少钱?”另一个手里拿着两张10元钱的学生说:“我要买一个16元钱的布娃娃,应找回多少钱?”还有一个手里拿着5张1元、5张2元和1张5元钱的学生说:“我要捐14元钱,可以用哪几张

  

篇七: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课

  摘要:数学在小学教学阶段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若教师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效果不佳。数学本身与生活实践有密切关系,教师应采取在课堂上进行综合实践的方法,也就是开展综合实践课,重视课程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逐渐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让学生在有趣味的情境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展;综合实践课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数学在小学阶段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重视。需要清楚数学课程的特点及该科目本身的特殊性,同时掌握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改变以往传统的仅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将学生看作是知识接收的容器的教学模式。“综合实践与应用”是当前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对这一部分引起重视。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也能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实效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活生生的数学。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效率更高,也会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然而纵观当前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在具体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于这部分内容都是一带而过,甚至有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直接跳过这部分内容,这就不利于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与实践课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如下总结。一、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在综合实践课中,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综合实践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自行探究长方体的面积计算方法时,为学生提供了长方体的教具,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探究出长方体面积的求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要比教师直接将长方体面积计算公式呈现给学生效果好得多,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方法更容易掌握,也会记忆的更加牢固。二、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课堂氛围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勇于思考、敢于质疑,学生之间还能进行交流与互动,对于存在的问题能够很快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主地发散思维,能够对问题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并自主讨论,勇于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从而提高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我们去春游》这一课之前教师组织学生春游,这样在课堂上让学生去描述自己春游的经历情绪更加高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课程学习中。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程中的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进行讨论,从而在互动与交流中掌握课堂知识。三、以课堂为依托,将数学知识向课外、向生活延伸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但不是唯一的场所,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应将其禁锢在教室内,而是将数学活动当做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设计和开展应当由数学“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教师应做到以课堂为依托,深入挖掘活动素材,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去寻找数学的原型,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四、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形式大多是以集体为背景的,而在具体的活动开展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从而提升活动效率。尤其是在设有游戏与竞赛的环节,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及对抗性更强,教师需要加强管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入到活动情境中。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不断地完善操作程序,反复地推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给出更多的预案,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一旦启动后学生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个性化,这时教师需要展开有效的教学调查,调整活动程序,从而有效提升

  实践效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实践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进行筛选时应明确操作条件,以开展更多的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活动。五、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表现为教师单纯的讲,学生单纯的记忆,枯燥的知识与乏味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也就大大降低了。因此,教师应将综合实践课程与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教学中。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是必要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综合实践课中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与思考,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社会及大自然,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并开展实验,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当前的教育形势出发,认清综合实践课的问题所在,不断地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石钎洪.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20(001):120.

  [2]朱香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策略探讨[J].人文之友,2020(002):248.

  [3]周黎明.实践中学习,综合中提炼——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J].数学教学通讯,2019(13):64-65.

  [4]宋晓欣.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02):199.

  

  

篇八: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浅议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策

  略与途径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逐渐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深入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切入,详实阐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意义,并尝试从多个角度提出提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成效的具体策略,以期可以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开展意义;实施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小学生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不断增多,如何才能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成效,已然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构成内容,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充分挖掘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的突出优势,而且在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是教师过于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教学结果,而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对于小学生学习和成长产生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充分认知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重要价值及作用,才能提高自身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创设有力条件。

  1.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意义

  相比于单一讲解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将数学内容与实践活动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为小学生创设了特定的数学学习情境,鼓励和提倡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将原本静态的数学教学内容转变为动态的教学过程,为小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和途径,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逐渐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突破了传统呆板数学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以数学问题为导向,将晦涩的数学概念、难懂的推演过程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加以呈现,这样的活动教学方式更具趣味性,更有助于营造适合学生探索和发现新知的数学课堂氛围。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引导小学生从实践的视角认知与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活动参与的方式学习数学内容,小学生可以以可视化、直观化的方式感知数学知识,从而逐渐掌握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及时内化数学学习的重点及消除知识难点。

  1.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具体路径

  (一)创设“安全、高效”的课堂学习环境

  1.“回答无错”原则,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言

  小学生对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方式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课堂提问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环节,但很多学生由于害怕经常在被提问时出现大脑空白的现象,这是因为小学生对于教师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的提问存在认知偏差,甚至将课堂提问视为一种教师审问行为,因为害怕自己回答错误而被教师批评,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参与同教师、同学交流的课堂环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为小学生创设适宜的课堂教学氛围,“安全”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采用友好、温和的提问方式,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提问环节,消除不良心理。

  1.“鼓励与引导相结合”的手段,帮助学生进入深度思考。

  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会感到羞愧与尴尬,此时需要教师可以利用巧妙的语言化解学生的尴尬,给予学生更多语言上的鼓励,从而让原本紧张、尴尬的课堂提问氛围变得有爱且温暖,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进行思考,逐渐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数学学习思维。

  (二)利用“引导式、合作式”开展探究性学习

  1.引导式贯穿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过程。

  教学理念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可以利用引导式教学组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应用此教育模式时,应以小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为重要依据,重视小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也要为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创造条件。

  2.小组合作促进深入的探究性学习。

  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往往有更大的收获,由此形成的合作精神对于学生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合作探究不仅可以深化教学问题,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地理解,而且有助于锻炼学生成长所需的关键能力,让学生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充分认知和理解引导式教学的重要理念,及时转变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思维和方式,积极利用引导式教学促使小学生开展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同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与促进自我思考

  (三)采用游戏化教学增强情境性

  小学生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知识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教师应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发展规律,采用积极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以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为例,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统计练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获得不同的卡片,按照特定要求将卡片放置于统计格子内,进而通过统计图高矮判断学生拥有的卡片数量,利用此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有趣问题的导向下学习数学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既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提出了新要求,但也进一步明确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采用具有实践性和活动性的方式增强数学教学的活力,将数学知识以具象的形式呈现给小学生。

  参考文献

  [1]吴雪琼.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问题及策略探讨[A].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年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四期)[C].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四川省科教创客研究会,2021:4.

  [2]周飞,蔡晓容.STEAM教育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7):76-77.

  [3]殷旭义.基于信息技术培育学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实践探究——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为例[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05):52-53.

  [4]施艳红.小学高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策略分析[A].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二)[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4.

  [5]朱建勋.苏式教育理念下的“和美”数学课堂实践研究——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为例[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8):7-8.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