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工作场所暴力的管理制度6篇

时间:2022-11-06 17:10:03 浏览量:

工作场所暴力的管理制度6篇工作场所暴力的管理制度  浅谈急诊科分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及对策  WHO将工作场所暴力定义为卫生从业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造成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场所暴力的管理制度6篇,供大家参考。

工作场所暴力的管理制度6篇

篇一:工作场所暴力的管理制度

  浅谈急诊科分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及对策

  WHO将工作场所暴力定义为卫生从业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或袭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明确或含蓄的挑战[1]。暴力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护理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职业暴力中的主题,危害到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影响了护理工作[2]。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急诊分诊护士成为暴力伤害的高危人群,原因是急诊分诊护理人员首先直接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和陪同人员,患者方对急诊分诊护理人员期望值很高,容易遭到暴力伤害。因此,急诊科分诊护士应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接受更多的教育,对各种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将危害将至最低,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

  1原因分析

  1.1患者或家属因素急诊患者的整体特点是急、危、重、杂。如急性腹痛患者,一来就希望自己马上得到诊治。如被告知医生正在清创或抢救更危急的患者时,患者及家属情绪会比较激动,易激惹,会有言语及人身攻击,使分诊护士首先遭受暴力伤害。非急诊患者增加,而分诊护士则要优先接待危重患者,这些患者易产生不满情绪。还有吸毒、外伤患者,打架斗殴者、醉酒患者等,对分诊护士构成潜在工作场所暴力危险因素。

  1.2分诊护士本身因素由于分诊护士年资低、经验不足,业务能力不强、缺乏分诊技巧及相关因素,不能进行有效及时的分诊分流,不能及时恰当地处理纠纷容易发生工作场所暴力。急诊分诊护士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人员不足,工作繁重压力大,情緒容易失控,与患者及家属言语沟通不当容易引发冲突。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多发生在节假日、夜班和交接班时,护理人员年龄越小越易发生工作场所暴力,工作年限越长的护士就较少遇到暴力事件[3]。

  1.3急诊医疗条件及环境因素由于患者量大,使急诊的医疗条件更加有限,使得患者必须排队就诊。急诊24h作为开放区域,急诊分诊护士第一时间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患者,单独面对,容易成为暴力攻击的对象。急诊分诊护理人员配备有限不能及时分诊,导致患者候诊时间长,引发不满情绪。急诊候诊区域有限缺乏人性化设施,候诊环境嘈杂、拥挤;加上患者对急诊就诊环境的不熟悉,相关检查科室不在同一区域,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指引产生诸多不满,更容易发生护患矛盾。

  1.4有效分诊系统的缺失我国急诊分诊的病情都是根据疾病病种进行的分科分诊,多为文字描述,缺乏具体衡量指标,即量化标准。急诊分诊护士执行有一定的困难,多凭借经验分诊,标准不统一,难以保证分诊准确率,使分诊护士承受巨大的压力[4]。

  1.5其他相关因素如协调各个科室的推诿,门诊遗留患者的处理。由于急诊分诊护士的权力有限,无法处理,使得相关科室及患者都把矛盾指向急诊分诊护

  士。

  2应对措施

  2.1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1.1加强护理管理急诊分诊护士应安排年资高、经验足的护士担当。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分诊护士的心理健康,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及帮助。节假日或夜间在患者就诊高峰期,应灵活增援分诊护士,弹性排班,降低分诊护士工作强度。利用急诊分诊护理管理程序软件,促进急诊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5]。

  2.1.2增强服务意识急诊分诊护士须掌握有效的分诊沟通技巧,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立场上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不推诿患者,不使用暴力语言;对于患者的过激语言和行为应学会自我保护。在日常急诊分诊中,还要注意和综合考虑一些情况:优先分诊的人群:儿童、老人、身体有残疾或是有智力障碍的患者、频繁就诊的患者、再次就诊的患者、在其他地方就诊过的患者。需要注意的人群:有虐待或攻击倾向的患者、受酒精影响的患者[6]。急诊候诊区域应增加便民措施,急诊分诊护士及时巡视,主动询问患者的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安排就诊,避免纠纷。

  2.2加强培训,提高安保措施医院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政策,制度及能力方面的培训,包括应对暴力事件的预防,报告,支持系统流程的培训,教会护士如何评估和识别可能发生暴力的有关因素和信号,学会自我保护方法,如警剔性,适当的防卫及如何脱离和回避等[7-8]。

  在急诊室设置报警装置和保安监控系统,加强对急诊室的治安巡逻,特别是夜间分诊护士单独值班时,增加巡逻的次数,当有报警时,保安人员应迅速做出回应。急诊科应制定相关完善可行的暴力事件应急预案,并普及保证每个急诊医护人员人人知晓。

  2.3冷静应对暴力事件的发生暴力事件发生时,如言语攻击或威胁,急诊分诊护士要冷静面对,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报警装置,并尽可能寻求帮助,尽一切努力避免暴力升级;第一时间启动暴力事件应急预案,同事及时给予帮助并正确引导。如有医护人员受到人身伤害或暴力事件升级,应立即请求公安机关及司法部门的帮助。

  2.4分析原因,持续改进医院及科室应认真分析总结原因,改进急诊硬件和软件的缺陷,避免再次发生,同时关爱急诊受害员工,给予支持和理解;受害者应积极释放压力,乐于寻求帮助,认真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建立同事间支持系统,加强同事间沟通,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2.5加强立法国家和卫生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防范医疗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王小平.攻击行为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5,22(1):23-27.

  [2]FernsT,ChojnackaI,ReportingincidentsofviolenceandaggressiontowardsNHSstaff[J].Nursstand,2005,19(38):51-56.

  [3]CardnellC.Helpinghealthprofessionalsdealwithviolence[J].MedConflsurviv,1998,14(1):29-45.

  [4]封桃梨.急诊分诊护士的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J].常州实用医学,2011(6):417-418.

  [5]金静芬,许杰.沈国丽.急诊分诊管理程序的软件开发与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7,6(4):219-200.223.

  

篇二:工作场所暴力的管理制度

  门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摘要】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全世界威胁医务工作者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卫

  生问题,暴力不仅破坏卫生人员的稳定,阻碍卫生事业的发展,门诊又是医院的

  窗口,是急、危、重病人救助的第一线,也是一个忙碌、焦虑而充满变化的复杂

  的工作环境,因此,认识医院暴力的现状和原因,了解预防和应对措施,对门诊

  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门诊工作场所暴力护士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2095-1752(2013)35-0032-01

  1.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是指卫生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

  骂、威胁和攻击,从而造成其安全、幸福和健康的明确或含蓄的挑战[1],包括心

  理暴力和身体暴力两种,心理暴力是指故意用力反对他人或集体,导致对身体、

  脑力、精神、道义和社会发展的损害,包括口头辱骂、污辱、威胁、攻击、折磨

  和语言的骚扰。身体暴力是指以体力攻击导致身体及心理的伤害,包括打、踢、

  拍、扎、推、射、咬等暴力行为,还包括躯体骚扰和强奸[2]。

  2.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水平

  医院本应是生命的港湾,近年来却成了暴力行为的频发之地,医务人员躯体

  遭受到攻击,造成明显损伤的次数逐年增加,医务人员人人自危,中国医院协会

  和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共同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2003年至2012

  年,全国共发生恶性暴力伤医事件40起,2012年达到顶峰共11起,造成35人

  伤亡,其中死亡7人。其中,行凶者多数为愤怒的患者家属,值得关注的是,受

  这些相关事件的影响,参与调查的316家医院中,28.4%的医务人员倾向选择自

  我保护性诊疗方式,接近40%的医务人员表示,因为医院暴力频发有过放弃从医

  的念头或计划转行。医院工作场所暴力总体的发生率为64.3%,其中心理暴力为

  86.1%、身体暴力20.9%、性暴力11.5%。

  3.门诊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原因

  3.1暴力发生的根源,医德医风问题也是其中之一,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不仅

  发生率高,而且发生原因复杂,既有医患双方的因素、也有社会学、经济学方面

  的背景,医疗事件的发生,是原于医院和病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和沟通的危机,服

  务理念也是发生暴力事件的一个非常常见的直接原因,医疗服务质量不到位,医

  护人员收受“红包”以及过度检查、治疗收取高额诊疗费等问题的存在,成为引发

  “医患关系”问题的导火索,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医患关系紧张逐

  年增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在频发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的占不到20%,

  其他80%均缘于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

  3.2患者对治疗的期望与客观现实间存在差距:疾病转归的复杂及医疗行为

  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在现有医疗技术水平下,并不是所有疾病的治疗均能获得满意

  的效果,门诊患者往往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多端等特点,

  医护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对疾病的原因、发展、疗效和转归等作出比较准确的估

  计,诊治难度较高,工作压力和风险相对较大,另一方面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准

  备不足,对病情的状况、严重性和后果等不甚了解,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相对更

  显著,加之病人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不了解,医患缺乏沟通,特别是医务人员对

  病情没有进行准确全面的交待,患者或家属往往没有思想准备出现意外后不能理

  解,如果一旦病人死亡或伤残,便认定是医务人员的失误,大吵大闹甚至发生暴力流血事件。

  3.3社会制度的缺陷和不恰当的新闻舆论导向,医院更多强调患者的权利保护,造成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不平等,目前,医疗机构似乎成了新闻媒体揭露社会问题的焦点,一些媒体对发生在医患之间某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连篇累牍的炒作、曝光,有的有依据,有的根本偏离事实,不客观的报道,给公众形成了一个“现在医院不可信”的误区,病人对医务人员时刻提防和怀疑,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医患矛盾,增加了暴力事件发生的几率

  4.预防和阻止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措施4.1政府和社会的应对: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神圣场所,在记者采访的诸多医务人员、患者中,大家对突破医患关系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建议,——加快医改,就因为患者看病难,城乡医疗水平失衡,医务工作缺乏尊严,医药关系不清等体制弊病才是医患矛盾产生的根源,为此,保持一种和谐的医疗环境,不仅仅需要医护人员去努力,还需要新闻媒体及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组。呼吁社会媒体报道医院工作和问题时应从爱护出发,正确导向,使医患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制定专项处理医疗工作场所暴力的法律,大力打击医疗暴力,使施暴者受到法律制裁,对进行不当报道的媒体做出处罚,对有姑息行为的执法人员做出严肃处理,使全社会合力解决医疗场所暴力这一世界性的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医疗环境。4.2改善医疗环境和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医院确实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包括应对暴力事件的预防、报告及支持系统流程的培训等,教会医务人员评估和识别可能发生暴力的信号及自身保护方法,降低暴力后果的严重性,同时组织交流委员会对遭受暴力的医务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加轻心理压力,使其及时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构建安全的医疗环境,设置监控和报警系统设置宽大舒适的候诊大厅以及就诊和休息的医疗环境等。还要建立一个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的网络,及时向他们报告暴力事件的发生并备案,如出现突发事件,公安机关能及时干预,加强对重点科室(儿科、急诊科)的监控保卫工作,合理的配备人员,医务人员在繁重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下容易精神焦躁、易激怒等等,这也是造成医院纷争的一个因素,而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归根到底是医疗纠纷不可调和的产物。4.3提高医患双方的道德和素质水平,加强医患沟通:究其医疗纠纷的成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我国公民素质水平较低,医务人员作为一个个体也需要“人文关怀”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人文教育;必须加强医患沟通,很多医疗纠纷是因医护人员缺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而导致患者和家属的抱怨和投诉,最终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而这些有时又是医务人员个人所无法左右的,所以院领导应强调临床及相关科室积极协调配合,牢固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参考文献[1]张茜,张贵青,基层医院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11):7.[2]世界卫生组织,新的研究表明工作场所暴力威胁卫生服务,[R],世界卫生组织简报,2002,(14):6-9.

  

篇三:工作场所暴力的管理制度

  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的

  研究进展

  摘要:现如今,虽然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患关系却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工作场所暴力事件时常发生,严重威胁了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而急诊科中重症患者最为密集,且病种较多,所以急诊护理人员每天都会接触各类不同的患者,也最容易受到暴力对待。因此,本文主要对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开展探讨。

  关键词: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

  护士遭受医院场所工作暴力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热点的讨论话题,而工作场所暴力又可以分为威胁、口头辱骂或者袭击、性骚扰等等。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急诊科护士是最容易受到暴力的群体之一,全球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护士都遭受过暴力,大多数护士都受到过心理暴力,所以如何避免这类暴力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的热点。

  一、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与危害

  急诊护士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面对的都是危急重症患者,大多数患者都面临着生命危险,家属一边是求医心切,而护理人员常常因为工作量过大,导致工作时间紧张,也很容易遭受暴力事件。根据国外的调查数据显示,急诊科护士大约有百分之20遭受过身体暴力,而遭受心理暴力发生的概率为20%-60%,其中最常见的是受到语言辱骂和威胁。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如果急诊护士面临暴力威胁,对其生理和心理上都会造成较大的创伤,对工作效率和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部分护士还会留下应激障碍等等。很多护士正因为长期受到暴力威胁,所以才会感到地位低微,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下降,导致大量医护人员离职,这对医院而言影响较大,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

  二、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的原因

  根据有关统计显示,发生急诊暴力事件大概分为三类:患者因素,义务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患者因素

  在急诊科中大多数患者都是危急重症患者,且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较多,这类患者是最容易发生暴力行为,另外,医院一些滥用药品或一些需求未能满足患者也可能引起暴力行为。根据国外的数据调查显示,大约有百分之四十的施暴者都患有精神疾病,近年来医患关系逐渐紧张,由于药物滥用导致的暴力事件也不在少数。大多数急诊患者都病情较重,家属一方面想让自己的亲人快点康复,所以期望值较高,但是急诊科治病有标准化的流程,在救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所以有时并不能达到家属的心理预期,从而引起家属的不满情绪,导致发生暴力事件。部分患者有生理性疾病也容易引起暴力发生,一些患者沟通能力较差或者具有听觉障碍等等。

  (二)护理人员因素

  根据调查显示,护患沟通不和谐也是引发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急诊科室不确定因素太多,且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巨大,大多数护士的工作重点都是对患者进行抢救,所以在与家属沟通方面表现欠佳,很容易引起家属对护士的不理解,最终引发辱骂或者威胁行为。另外,在急诊科中也有些护士工作态度欠佳,不能体谅患者的糟糕情绪,引发家属以及患者的不满[1]。

  (三)环境因素

  急诊科中环境变化负责,且病种较多,在嘈杂的环境中很容易让家属情绪不稳定,引发暴力行为。在急诊科中病种复杂,医生看病耗费的时间也更多,也可能由于工作繁忙,就诊不方便也会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在医院中部分患者是转科到急诊科,科室之间的沟通不协调,绿色通道的管理不够完善,也会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容易发生暴力行为。

  三、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应对策略

  (一)暴力事件发生前的预防

  科室做好自我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第一,改善科室环境,增加急诊科床位,急诊科应该创造清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完善标识系统,让患者能够更快就医。在预检处设置候诊区,为了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在候诊区可以提供一些健康宣传片或者娱乐设施,让家属能够耐心等待。在科室周围张贴一些宣传标语,“暴力零容忍”等待。第二,加强对急诊护士的培训,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为了做到预防暴力措施,可以组织护士进行模拟演练等待,或者进行网上培训。让护士在接触急诊病人的同时增强护患之间的沟通,维持好护患关系[2]。

  (二)暴力事件发生时及时干预

  当暴力事件发生时,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止事件进一步升级,仅仅依靠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多个部门的联合合作。在国外,很多医院都设置安检,这样可以有效排查一些危险物品,例如管制刀具等等,医院应该成立专业的暴力应急小组,当恶劣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应该启动应急小组。在事件发生时,医生应该第一时间记录好事发的原因以及过程,若是精神类患者引起的暴力事件,应该将其转入精神部门,若是有心理疾病患者引起的暴力事件,应该给予药物治疗。暴力事件结束后,应该第一时间确保患者以及其他医护人员的安全,在必要的情况下形成暴力事件关联过程报告[3]。

  (三)暴力事件发生后的处理

  医院应该成立专门的暴力事件上报系统,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上传给后台系统,鼓励急诊护士进行申报,在上报过程中详细记录好暴力事件发生过程以及发生原因,鼓励全院忽视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可以将施暴者的相关信息上传给相关部门,目前,很多大型医院都设有上报系统,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护士在遭受暴力时,却不知如何上传。其原因大多数是护士不了解上报流程,或者上报后得不到有关部门的处理。其次,医院应该设置心理辅导系统,大多数护士在遭受暴力后,心理状态都十分压抑,所以应该第一时间对遭受暴力的忽视进行心理疏导,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帮助缓解不良情绪。护患关系虽然紧张,在这过程中我们只能尽量避免事故发生,若事故发生后应该第一时间做好事后处理,安抚护理人员的情绪。

  结束语

  急诊护士由于科室相对特殊,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有深层次的社会因素,在现有的大环境下很难短时间内改变这一现状,所以如何做好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医院方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建立暴力上报系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在管理过程中,预防大过一切,需要通过多个部门共同配合,降低暴力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何伶俐.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007(008):25-26.

  [2]何伶俐.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7卷8期,25-26页,2019.

  [3]李竹灵,赵鹏,祁艳红,等.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应对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

  

  

篇四:工作场所暴力的管理制度

  工作场所防范暴力政策

  零容忍

  公司对暴力采取零容忍政策,如果你在工作场所有任何暴力行为或暴力威胁,你将因此立即被公司解雇,即使语言暴力或暴力玩笑也同样是不允许的。

  “暴力”包括对他人身体上的伤害、冲撞、推挤、骚扰、恐吓、强迫、挥舞武器以及威胁或谈及要采取这些行动。这项政策旨在保证每一位公司经营相关人员,包括雇员和客户,都绝不会因任何雇员的行为或举止而感到威胁。

  工作场所安全措施

  为了兑现向雇员、顾客和来访人员提供安全工作环境的承诺,我们制定了一些简单规则,内容如下:

  •

  进入公司地盘的人员限于那些有合理商业目的的人。

  •

  所有进入公司地盘的雇员及其车辆都必须出示公司标牌。

  •

  所有来访人员及其车辆都必须进行登记,在公司地盘内时必须佩戴或出示登记标牌。

  禁止所有武器

  公司明确禁止任何雇员在公司地盘内拥有武器,包括禁止在公共或私人停车区域私藏或运送武器,同时还禁止雇员在离开公司经营地盘到别处提供服务时携带武器。

  武器包括枪支、刀具、炸药和其它有可能造成危害的物品。对于任何违反该政策的员工,我们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直至解雇。

  检查

  办公桌、电话和电脑属于公司财产。我们保留在通知或未经通知的情况下,进入或检查你的工作区域的权利,这包括但不限于办公桌和电脑存储盘。

  传真机、复印机和包括电子邮件在内的邮件系统是用于工作的,不得将这些系统用于私事。在经管理层批准的情况下,客服监督工作可以监听电话和调取语音信箱留言。

  在监督过程中监听到的任何私人谈话或者调出的私人留言讯息中,如有恐吓他人的内容,都可以或者将被作为因过错解雇的依据。

  对暴力进行揭发

  在工作场所防范暴力人人有责。如果同事有麻烦,把你在工作场所看到的情况讲出来,就是一种帮助,因为你比管理层更清楚在你的同事之间发生了什么。

  公司的政策旨在营建舒适的工作环境,我们鼓励你揭发任何有可能违反公司政策的事情,你可以向你的主管报告,

  我们将对所有报告内容进行调查,并将严守秘密。

  [下述补充规定一般适用于职工人数众多的较大规模的企业,是否适用视具体情况而定。]

  培训项目

  公司为所有雇员安排了培训项目,这是承诺在工作场所防范暴力的具体工作之一,培训将在雇员刚进公司时的情况介绍活动中进行。此后,每年在你加盟公司的那个月份中,都会安排你参加一年一度的进修培训。

  请记住你必须参加培训,将进行考勤。如果你没有参加培训或补课,将可以被勒令停职,停职期间将停发工资,直到你参加完培训。

  教育投入

  为了营造平和的工作环境,我们鼓励主管和雇员们参加课程,学习有关彼此合作的更多知识。我们的培训部门开设的课程包括沟通、问题解决、建立有效的工作关系、压力处理以及相关或类似内容,在适当情况下,还可以参加上述教学内容的外部讲座并报销学费。

  雇员受助项目

  公司设有雇员受助项目(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EAP),向所有全职和兼职雇员和符合条件的附属家眷提供服务。尽管我们会定期收到报告,了解拜访和电话联系雇员受助项目的次数和类型,不过我们不接收有关个人寻求该项目帮助的细节报告。

  当你在生活中遭遇困难,希望有人能指点迷津时,请随时联系雇员受助项目。如果你对戒毒或戒除酒瘾心有余而力不足时,雇员受助项目可以提供治疗信息。当你需要帮助时,雇员受助项目将在保守秘密的情况下为你提供服务。

  暴力防范小组

  我们成立了一支暴力防范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工作场所的暴力防范计划,当出现任何暴力事件时,也由该小组负责处理,向雇员提供帮助,向媒体发布信息。小组将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公司继续或恢复正常经营。我们相信多管其下是处理工作场所暴力问题最适合的方法。

  如果你对改善工作安全的方法有任何建议,请告诉小组成员,或者发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人的邮箱中。

  事故管理

  万一在工作场所发生的重大事故影响到、或者有可能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我们将向这些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提供最初的咨询辅导和援助服务。

  危机当前,启动援助系统来帮助受到事件影响的个人,公司也将尽其所能恢复正常的经营活动。如有可能,公司将采取经济合理的做法,随时让雇员、顾客、股东以及需要直接了解公司经营状况的其他人了解公司现状。如果直接沟通不可能或不可行,我们将设法通过新闻媒体和其它现有渠道来进行沟通。

  

  

篇五:工作场所暴力的管理制度

  科室和职能部门领导接到报告应快速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降低损害发生567类型事件应同时联系保卫科或报警医政部护理部质控办接到报告应立即参与事件的应急处理及善后工作必要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医疗警讯事件管理制度

  1、警讯事件的定义:警讯事件是指即将发生或已发生的涉及死亡、严重生理或心理伤害的预期外的事件,警讯事件不一定都是由差错而引起,定为警讯事件并不表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2、警讯事件类别我院的警讯事件包括但不限于:(1)患者非预期的死亡,包括与患者自然病程或潜在病情发展无关的意外死亡如足月婴儿的死亡、自杀;(2)与患者自然病程或潜在病情发展无关的永久性功能丧失;(3)手术部位错误、手术操作错误、手术患者错误;(4)由于输血或血制品导致患者感染慢性或致命性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癌症等;(5)儿童被诱拐或抱错;(6)工作场所暴力事件。(7)其他可能引发重大医疗事故或纠纷的事件。

  3、警讯事件的报告:发生警讯事件后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10分钟以内),由科室主任/护士长立即报告职能部门(医政部/护理部、质控办),在积极妥善处理事件的前提下,在6小时内通过系统填报《医院警讯事件报告表》,同时打印一份送至医政部。

  4、警讯事件的处理:科室和职能部门领导接到报告应快速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降低损害,发生(5)、(6)、(7)类型事件应同时联系保卫科或报警,医政部、护理部、质控办接到报告应立即参与事件的应急处理及善后工作,必要时应启动应急预案。5、警讯事件的预防与改进:医院对所有警讯事件从事件发生至45天以内完成根因分析。根因分析由质控办牵头,组织相关质量管理部门的成员、当事科室主管及科室质控小组成员组成根因分析(RCA)团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按照RCA程序对事件进行分析。通过脑力震荡、运用因果分析或差异分析等方法确定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寻找事件的解决方案及改进措施,并积极采取改进行动,运用PDCA程序进行改进并对改进效果进行监测。当根因分析显示系统改进或其他措施可消除或从根本上降低此类警讯事件再次发生的风险时,科室、医院管理部门应重新设定制度或流程并采取所有适合的措施以降低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的风险;科室及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应特别注意关注可能发生警讯事件的迹象或风险,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避免警讯事件的发生。医院警讯事件的分析、处理、改进情况应向医院安全与质量改进管理委员会报告,并起草文件进行全院通报,使全院各科室应以为戒。

  

  

篇六:工作场所暴力的管理制度

  防治工作场所暴力、歧视制度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健康企业建设的通知》的要求,致力于为公司所有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促使同事之间应相互合作、尊重,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在日常工作中发生暴力、歧视等行为的预防、处理、调查适用本制度。第三条规范性引用文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9号));(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第四条工作场所暴力、歧视是指工作场所发生的可导致工人健康损害和安全危险的暴力行为,通常以身体攻击和语言威胁的形式出现第五条身体暴力拍、打、咬、推、扎等行为。第六条心理暴力辱骂、威胁、言语攻击等行为。

  第七条歧视歧视是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直接指向偏见目标或受害者的那些否定性的消极行为的表现。

  第三章职责第八条经理职责经理是本制度落地执行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为所有员工创造安全、健康、没有性骚扰的工作环境,具体职责包括:(一)确保本制度得到及时和有效实施;(二)组织并实施防治工作场所暴力、歧视等行为培训与宣传;(三)及时了解职工心理健康状态,组织并实施心理健康辅导;(四)如果暴力、歧视被证实,根据管理部门建议确定最终采取的处罚措施。第九条工会职责工会是本制度的具体执行的监察、管理部门,具体职责包括:(一)分析排查职工产生暴力、歧视等行为产生的原因,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机制;(二)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掌握、分析职工心理健康状态;(三)定期对公司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心理评估,(如:司机、设备操作工等)确保该岗位人员心理状态健康,避免发生报复性

  事件;(四)对员工遭受暴力、歧视等行为进行调查核实,确定处

  理意见。第十条负责培训的部门职责(一)组织并实施防治工作场所暴力、歧视等行为培训与宣

  传;(二)按照心理评估结果合理优化岗位人员配置,确保人身

  安全及生产安全;(三)在进行企业职工招聘时,应进行心理评估,确保被聘

  人员心理健康;(四)完善公司激励机制,重视职工个人成就感,促进心理、

  情绪健康发展。第十一条应急办公室职责(一)组织并实施发生工作场所暴力等行为时的应急处置演

  练;(二)配足配齐人员控制器材,定期维护保养;(三)加强场区巡查,发现暴力事件发生时,立即上报并采

  取相应措施;(四)落实监控室24小时双人值班,定期场区监控设备进

  行检查,确保所有系统完好,确保视频监控数据保存30天以上,可随时配合调查,举证。

  第十二条员工的职责包括:

  (一)积极参与公司开展的防治工作场所暴力、歧视等行为培训与宣传活动;

  (二)在产生负面情绪时及时与主管领导沟通或通过工会组织协调,疏导;

  (三)积极接受心理健康咨询,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第三章处理流程

  第十三条投诉员工可通过以下任何一种方式提出在受到暴力威胁、歧视挑衅等行为的投诉:电话、邮箱、工作人员。如果以口头方式提出投诉,应记录下当事人提供的所有细节,如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在场人员等。第十四条调查事件发生后,应成立即组织开展调查工作。调查组成员应由发生事件的部门,工会、纪检风控部等与双方当事人无亲属关系并和本案无利害关系的人员组成,如案情复杂或事件重大,可聘请外部机构参与调查。调查人员应约见相关的目击者,并在能力范围内调取其他与投诉内容有关的录音录像等物证、书证,所有接受约见的人都有权阅读与自己相关的笔录,以确保其准确性。调查组完成调查后,应向公司领导小组提出处理建议,并提交调查报告,报告至少应包括:(一)事件发生的情况说明;(二)被投诉人的解释;

  (三)从目击者、证人或其他证据处获悉的信息摘要;(四)综合考虑各种事实和证据的基础上,做出是否发生的认定;(五)对该事件的处置意见。调查组应在投诉发生之日起7日内完成全部调查工作并提交调查报告,并随时将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告知当事人。第十五条处置如果暴力、歧视等行为被证实,施害人应采取口头或书面道歉、补偿等补救措施,公司将视情况对施害人采取如下惩戒措施:(一)罚款;(二)调职;(三)降职;(四)开除;(五)将掌握的情况依法移送给相关部门。

  第四章其他措施和信息保密第十六条受害者也可以就相关事实向公安部门、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司将根据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予以配合。第十七条所有参与人员,均应遵守相关规定并承担保密义务,严格保护员工个人信息。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编制部门负责解释、补充及修订。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推荐访问:工作场所暴力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暴力 场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