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18篇

时间:2022-11-12 14:40:08 浏览量: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18篇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  中的实践  摘要:随着教育意识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在现有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18篇,供大家参考。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18篇

篇一: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

  中的实践

  摘要:随着教育意识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在现有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老师们通常会将德育教学渗透在学科建设中,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的目的。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教育本质的体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进行实践是非常符合现有小学德育教学的要求和标准的,也是一种优秀文化传承额体现。本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策略,为使德育教育中闪现立德树人的光芒而提供思路。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小学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德育教学。其中在现有的德育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将德育教学变成一种制度化的教学模式,并没有体现出德育教学的人文关怀。而且在教学的时候,日常教学通常是根据相关的教学条例来设计的,很少有根据学生进行定制化的教学内容。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来说没有明显的效果。而立德树人教学思想是非常好的教学思想,能够很好的提升德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改善原有德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本文中提出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为相关的教学实践提供思路。

  一、在日常点滴中向学生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

  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则是在学生的日常点滴中进行的。对于习惯来说是这样,对于德育教学更是如此[1]。在德育教学中,老师应该把握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机会,来向学生渗透立德树

  人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同学在遇到老师的时候问好,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学机会。趁这个机会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并提倡这种日常点滴中的良好德行。还可以在班级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其他同学伸出了援手。老师就可以根据这一情况,来对帮助同学的那些人进行表扬和奖励。一方面让这些帮助同学的人在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另一方面则通过奖励这些人来为其他同学做出榜样。这样一来,整个班级都会处在一种被善意包围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德育生长环境。

  二、在实践活动中传递立德树人的理念

  德育教学不仅要在日常点滴中进行渗透,还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传递。对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德育教学中的实践来说,实践活动是检验这一教学思想的重要方式[2]。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德育的观念和理论知识并不是教学的全部目的,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使用这些理论知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老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目前的状态设置一些实践活动。活动中老师要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和德育教学的本质。例如在推行立德树人教学思想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组织一些义务劳动,并认真记录学生在这些义务劳动中的表现,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并且在活动中。体现出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从而让每一次的实践活动都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台阶和方式。因此,对于将立德树人思想运用在德育教学中时,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提升学生的日常运用能力。

  1.老师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老师起着引导和设计的重要作用,因此老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将立德树人教学思想融入小学德育教学中时,就要求老师本身能建立良好的立德树人思想,能够将立德树人的教学活动与德育教学结合起来[3]。为了提升老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关于提升老师德育教学水平的讲座,同时举办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德育教学的技巧提升训练。同时,老师还应该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对于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不仅是一种要求和任务,更是陪伴学生一生成长的关键部分。因此,在进

  行立德树人思想融入的时候,就要及时根据教学内容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当然,对于立德树人的教学环境的营造也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因此,在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德育教学中的实践过程汇中,老师要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进和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性逐渐突出。而现有的德育教学体系还存在很大问题,过于制度化和模式化。面对这一现状,老师可以将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融入到小学德育教学中去,一方面提升课程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程度,另一方面则提升了德育教学的成效,让学生的德育素质更加完善。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德育教学体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春晓.乐中树德,乐懂人心——多元化音乐教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实践[J].速读(上旬),2018,000(011):265.

  2.冯立新.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3):22-23.

  3.王兴军.谈"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9(26):1.

  

  

篇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

  摘要:小学教学经过不断改革,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对德育的需求。学校与教师应当对德育策略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力度,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小学;德育;立德树人;教学策略

  引言学校应当传承“立德树人”的文化精神,深化德育教学工作,通过德育树立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德育教学质量,将德育渗透于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为学生未来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1、“立德树人”内涵(1)“立德树人”需立师德教师这一职业具备的职业道德就是“师德”。班主任在工作中应以“师德”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指导。是否拥有良好师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班主任的综合素质。班主任在进行立德树人工作时要做到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学生,使教学效果真正得到提升。学生在学校接触时间最长、最熟悉,心理有事最愿意诉说的对象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班主任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身作则,要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模仿自己的言行和习惯。(2)“立德树人”需立学生之德所谓“德”主要包括:职业道德、社会道德、传统美德和伦理道德。此外,它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四德三观”,这是未来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素质要求。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专业信念和专业态度。表现在工作时就是做好分内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岗位,并且有责任心。社会道德是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最基本行为准则,是学生素质的直接体现。伦理道德和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和延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和内在要求,和“三观”原则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班主任应充分发挥教育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认知。(3)“立德树人”需树德才兼备之人教师的职责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和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在这两个任务中最重要的应是教学生如何为人,即进行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对当今的学生而言,良好的道德发展需要长期塑造,具有良好言行和高尚品德的学生才不会将来危害社会。我们在现代化教育中强调的四有新人的培养必须从他们的思想道德价值出发。因此,班主任应重视立德树人工作,努力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2、提升小学德育水平的途径与策略2.1从校园物质环境方面进行德育渗透,营造良好氛围学校的教学物质环境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的德育活动便是在此环境下进行有效开展的。所以,教师应当善于从学校的物质环境中宣扬德育内容并渗透立德树人理念与精神,通过不同的德育体现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我校是侨捐学校,教学楼是华侨捐建的,许多设备是乡贤校友捐的,到处都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活教材。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便能够产生自发的向学心理,形成回报母校、回报家乡、回报社会的思想意识。学校可以加强对学校自然景观以及文化景观的建设,让学生在景观的观赏中陶冶情操,增强内心的文化素养。除此之外,在学生的主要学习场地教室中,教师也要引导

  学生保持教室的洁净与书桌的整齐,学习便要有学习的样子,通过这种良好环境创设帮助学生开创积极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内张贴多种名人肖像与名言警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时,便会看到墙上的警句,给予自己及时的提醒。此外,教师也要加强卫生与纪律方面的德育管理,实行赏罚分明的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通过这样在学校方方面面的物质环境中全面体现德育思想的方式与途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熏陶,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修养。

  2.2优化德育课程体系,在多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选“立德树人”理念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面临一项现实任务,即如何推动课程综合化发展。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通过有效整合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对世界认知的完整度及全面性,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多样化解决。在这种改革背景下,整合小学阶段的各门课程,促进小学教育综合化发展,能够对学科合力进行充分利用,基于整体效应来完善学生品格。在“立德树人”教育中,可采取多学科渗透教学的方式,对于德育课程及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处理,通过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强化小学德育效果,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作用综合性地发挥出来,重视合理开发小学德育课程资源,实现求同存异与多元化发展。同时,德育课程体系的优化应重点关注学生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课程开发建设的基础性目标。2.3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在课堂课外实践中渗选“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应注意方式方法,尽可能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和强制性要求,注重营造良好的道德培育氛围,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多种类型的德育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和课堂开展过程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具体而言,教师可基于多样化、有效的课堂课外实践活动来开展“立德树人”教育,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实现德育效果的深化。小学阶段的“立德树人”教育必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因此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在德育过程中合理组织课堂及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实现道德素养的提升,确保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4联系家长,内外合力,维系身心健康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除了学校,家长也是重要的主体之一。因此,我们在坚持德育的工作中,要重视家校之间的联系,针对学生个体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既让家长了解学生们在校的情况,也从家长处获取学生生活和成长的信息。特别是对部分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困难家庭、留守家庭等,更要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阴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人格,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定期开展家长集会,进行德育宣讲和培训,促使其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人才教育方法,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有力臂膀。结束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铸就美丽人生。老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正常教学和班级管理活动之外,兼顾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大爱无疆才能叩响师生之间的心灵之音,才能引导学生积极、阳光、向上,才能使班级的德育建设更加美好。参考文献[1]邱旭平.立德树人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42.[2]黄伟清.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

  

篇三: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

  中的实践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进度,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准则,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观念,不断丰富小学德育教学内容,提升小学德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学策略

  引言:教师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明确自身的班级管理者知识传播者的地位,同时教师也应该了解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因此,教师应该关注自身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发挥积极的模范者作用,从多个角度去关心学生的心理思想及健康情况,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促使小学德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1.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会遵守传统的教学观念,照本宣读,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循规蹈矩的进行讲解,这样虽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整体的教学效果却远远达不到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需求。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积极利用好每节课的资源,这势必会让德育教育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教材中的知识,还应该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把课堂教学局限于理论知识的重点讲解,还应该充分利用好德育的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德育知识学习,让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知识、综合实践经验都能够在德语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积累。

  此时教师应该将这些科目的理论做好归纳和整理,帮助学生整理出清晰的知识体系,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因为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更谈不上理解生涩难懂的概念性知识,所以为了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一定要声情并茂的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丰富课堂教学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模式将其展现给学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开拓他们的思维视野,也便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学习。

  1.建立健全德育教学体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只靠教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遵循科学的设计规律,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合理的设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学校要建立健全德育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要有统一的目标,对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有整体的规划,并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学校对德育课程的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包括在德育活动的制定部署和落实的各个方面之中。此外,教师也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配合学校的教学任务。因为只有教师和学校齐心协力,才能够真正把德育教学落到实处,学校也要加强德育管理工作的后期检查和监督工作。这主要表现在对于提升教师师德素质方面,学校有针对性的计划,要加强教师的各类指标的培训。

  由于德育教育不作为考试和升学的重点项目,多数院校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所以很多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往往是由各个学科的教师代理,更谈不上深入研究其中的课题内容,所以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学校应该对教师定期开展实践技能的培训,积极鼓励学生们对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所创新改进,进而更好的树立全面的教学理念,将小学德育教学实践中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联系起来,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互动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1.

  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当前的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对德育教学活动开展,只是按照教材版本,编排顺次,讲解理论知识,枯燥的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主要是因为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实质性的联系,很难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德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并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来,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努力学习德育知识。

  此时,为了更好的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教师就可以选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的典型事例、事迹、故事、影片等等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的人物,给学生们讲解这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让学生对其产生敬爱之情,进而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更加完善的人格。让学生了解哪些事情是我们值得做的事,我们应该做的,而哪些事情是我们不提倡做的,是法律和道德所不允许的,帮助学生树立底线意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小学德育的重要性,明确德育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小学德育的课堂教学方法变得更加灵活,发挥素质教育理念中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提升小学德育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伯球.论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开展[J].新智慧,2020(30):44-45.

  [2]赵虹梅.小学学科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与实践[J].学周刊,2020(31):141-142.

  [3]徐怀芹.浅谈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和德育教学的融合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126.

  

  

篇四: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如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思想

  摘要:在小学教育体系中,德育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必须要对德育教学提高重视程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彻底落实,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了如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参考意见。

  关键词:德育教学;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并对小学德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切实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1.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意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对于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且有些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达不到德育教学的标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也只是趋于表面,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字面上的教育,并没有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内容与形式相对落后,再加上教师没有做到正确的言传身教,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除此之外,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并且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经常有一些“特殊照顾”,这就会为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会让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1]。

  1.德育教学制度化现象严重

  部分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制度化现象较为严重,将学校的规章制度作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的标准,却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小学阶段的学生渴望得到足够的关心和爱护,而不是通过条条框框的制度约束其行为,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缺乏人性化的教学机制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且也与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背道而驰。

  1.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树立良好榜样

  通常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判断能力较差,身边发生的事物将会对学生的认知造成影响。在小学生成长额度过程中,与教师的接触较为频繁,所以在日常学习活动中会下意识地观察教师行为举止,并且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有着一定的权威性,会经常趋向教师行为。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就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2]。例如,在小学课堂中,经常会有上课不注意听讲,开小差,乱动和影响其他人学习的现象,这时教师挨个点名批评不但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这时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观察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哪怕是平时成绩差或者淘气的学生也可以,大声宣布:“今天某某某表现真棒,上课一直在认真听讲,老师最喜欢这样的孩子了。”在此之后,会明显发现教室保持纪律和认真听讲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师可以接着说:“你们好棒呀,认真听讲的越来越多了。”从而带动所有学生能够认真听讲。通过这种方式,比一些讲道理、打骂的效果要好很多。教师若一直发挥榜样的力量,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将此为标准,从而规范自身日常行为,向好的方向而努力。反而言之,若是教师平时指责学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变成“你越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做什么”的现象。因此,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将抽象的行为概念变得更加真实,让学生能够进行学习模仿,提高了正面教育的效果。

  1.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于死板的为学生灌输德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抓住日常生活中各种小事,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例如,有些学生在遇到教师时会主动问好,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对其进行表扬,并趁机为学生传授应尊敬师长的德育理念;有些学生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其他的学生会积极的对其进行帮助,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件事为学生传递关爱同学的道德品质等。此外,在小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和上进心[3]。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减少对学生的负面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构建浓烈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小学生心灵内在的“能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慢慢的为学生积累道德素养的理念,最终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1.利用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学

  小学德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自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德育教学的目标,并选取合适的活动主题,如关爱社会、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等,从而顺利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更多的道德品质[5]。例如,在母亲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然后开展“我为母亲做的一件事”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在母亲节当天为母亲做一些小事,从而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在班会中每名学生都要说出做了哪些事、有哪些感受等。通过利用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学,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中,应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有正确的认知,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树立良好榜样、在

  日常生活渗透德育教育和利用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学等方式,让德育教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切实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苏良才.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路径[J].家长,2022(02):28-30.

  [2]缪献文.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德育研究[J].吉林教育,2021(34):16-17.

  [3]楼薇琳.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艺术,2021(11):9+8.

  [4]韩海善.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德育有效实施的探索[J].新课程,2021(44):34.

  

  

篇五: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落实立德树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实践探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的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的改革,更有益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从如何更好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方法和策略研究的分析。

  关键词: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教学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而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起始阶段,教师教学中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得以落实。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方法

  (一)教师言传身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同其他情感一样都是相互的、真挚的。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来讲,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对教师的偏好喜爱都有很大的关系。活跃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彼此是朋友,学生在对教师关爱的影响下,在课堂上尊重教师,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对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

  (二)多渠道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概念性强,故而课堂气氛格外重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深刻贯彻新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积极引进丰富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同其他学科而比有许多的不同。首先,《道德与法治》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为目

  的,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教室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从课程拓展为课外,通过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有意义的地方,让学生的身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感触,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作用,更有益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

  (三)教师全方位指导巩固教学效果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学生收集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相关的内容,为授课做好准备。课堂上,教师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多引用学生实际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分析,同时将课内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每日不胜其烦的其进行指正,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生在学习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感受老师的关怀,从而触动学生的情感,做到真正的交心互动,真心指导,逐步形成深厚的情感并且深化共识。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

  (一)积极构建《道德与法治》立德树人教育网络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渗透。《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就囊括了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养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很大的帮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教师从自身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以“德”作为出发点进行教育。所以,教师要积极结合小学生普遍特质,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建立一个科学德立德树人教育网络。该网络的构建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家长、社会都有责任提供帮助,共同为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培养贡献力量。小学生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师就是家长,所以于小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家庭教育格外重要。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上要积极创建家校合作的方式,让家长能够及时的反应学生在家的情况,对学生实际的思想道德情况有个预判,进而更有益于全面对学生落实思想道德培养[2]。

  (二)教师不断约束自身提升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更是从自身的谈吐气质及自身不经意散发出来的能量,都在有意无意的影响着学生。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更要清楚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并要努力的提升自己,努力的去成为一名具有高尚的品格的人,时刻的要注重自己的谈吐修养,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氛围,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学生,指引学生。在班级生活中还要奖罚分明善于发现学生不同的特点,再委与不同的责任与使命,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及使命感。教师还要用基本的理论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并且不要局限于一科一门,要勇于涉猎多种学科知识,这样对待发现的问题就可以多角度的看待。最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要勇于实践,并且要树立自身的学习理想信念,并要与时俱进,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框架,勇于的面对社会上的诸多挑战,站在学识的前沿引领学生前进。

  (三)改善教育方式,强化学生主体

  无论教育如何的进行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以人为本,为了能够全面的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更好的摄入知识理论、运用知识能力为主要的思想观念。一贯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教师上课为主,学生就是参与者,故而,普遍课堂模式就是教师讲授、教师板书,学生仅仅听讲抄写的模式。这样老派的教学模式让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学氛围也不够活跃较。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这样的教育现状,并且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让学生占据学习的主导地位,要重点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课前准备、课中反馈、课后拓展延伸进行实践,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自己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首先要积极结合小学生普遍特质,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建立一个科学的立德树人教育网络。其次,要教师要不断约束自身,提升综合素质。最后,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多创设体验活动,真正让学生身心得到提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钱友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20(Z5).

  [2]马瑞伟.彰显责任担当更好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C]//荆楚学术(2020年2月).2020.

  [3]林官鸣.立德树人育人为先——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的教学策略[J].读写算,2019(21).

  

  

篇六: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关于“立德树人”融入小学德育实践的

  探讨

  摘要:教育的根本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出在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树立教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围绕学生个性发展、身心健康制定教育方针。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综合能力、兴趣爱好等特点,为其合理制定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针对立德树人理念能融入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意义进行概述分析,并从中提出“立德树人”融入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

  引言

  立德树人理念旨在培养人才正确的道德品质,坚持教育工作通过感化、激励、引导等方式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工作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只有教师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在不同教育环节、教育过程和教育领域中,才可以为社会源源不断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立德树人理念能融入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小学学校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开始,但是由于小学生思想发展尚未成熟,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心理,缺少社会锻炼,如若教师在此阶段内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导致学生在与人交往和相处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学校需要在德育工作中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生活充满积极热爱的人生态度。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小学德育工作既是学生发展需求,也是学校在教育工作中的根本任务,只有将立德树人理念放在德育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才能够促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立德树人”融入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小学教师综合素养

  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小学教师想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首先需要提升自身道德水平、思想观念、职业素养,因为教师自身价值倾向将会对学生造成直接影响,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将会为学生起到带头作用。因此,小学教师在德育教育中,不仅需要敬业能力、职业责任感,还需要通过自身道德品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需要小学学校进一步提升教师道德素养,其中包括人文素养、爱国精神、敬业精神等。

  (二)在德育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学校中的普及应用,部分小学教师也会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影音视频,加强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此,在德育教育中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很多动画中都存在有关良好品质、道德修养的内容,对小学生的影响颇深,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亲情、友情的动画片,如《小猪佩奇》,帮助学生从中感受动画角色的性格品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进而加强德育教育效果。

  (三)以正确的态度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很多性格顽皮的小学生都会出现犯错的问题,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态度十分严厉,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德育教育效果。因此,小学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端正自身态度,用良好的语气和学生进行交流,采用巧妙的交流技巧鼓励学生,并指出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自身不足指出,鼓励学生积极反省自身问题。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问题,不可以在人多时候重点批评学生,应重视学生的自尊心,以此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接受教师的关怀和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寻求教师帮助,让德育教育在学生的心中扎根。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小学的不同学科科目来教授学生如何与他人相处,如语文教材中的《孔

  融让梨》,数学教材中的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以友好的态度与人交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未来。

  (四)在德育教育中树立学生爱国精神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会为学生不断灌输教材中的内容,从而导致德育教育活动不仅枯燥乏味,其内容固化也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对此,小学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德育教育活动过程,从小学生兴趣角度出发,为德育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主题活动“我们的祖国”时,可以鼓励学生翻阅教材中的《屈原》《圆明园的毁灭》等,并以视频播放或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述这些事迹,注重引导学生心理发展,从而树立学生爱国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工作中融入立德树人理念,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在认知事物和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小学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不断创新原有德育教育形式,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方式丰富德育实践活动,让小学不同学科都可以与德育教育结合,为学生未来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晓丽.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48-49.

  [2]袁梅.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J].南方论刊,2020(08):103-105.

  

  

篇七: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

  的实践

  摘要: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不仅可以提升校园的教学水平,而且能够促使学生更为明确传统文化的含义,并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同时还要重视德育,提升学生的得到素养。本文主要分析“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与意义,同时进行积极实践,致力于实现小学德育教学性的显著增强。

  关键词:立德树人;农村小学;德育教学;策略

  小学生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他们的三观意识还尚未形成,所以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会对其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再加上现代教育提倡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因此小学教师应深入研究德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1.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与意义

  1.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随着现代教育不断改革,我国教育方向逐渐转向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始终贯彻德育因素[1]。具体来讲,立德树人内涵会通过以下方面来展现:(1)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在校园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父母养育怀有感恩之心、对教师教导怀有感恩之心、对他人帮助怀有感恩之心。学生在有了感恩的意识之后,会意识到身边事物和人物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到社会立足的要求,为社会发展提

  供力量。(2)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诚信是做人之本,并且只有具备诚信才能够与人真实的交流。现阶段,小学生的诚信意识较为薄弱,经常发生一些失信之事,虽然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长久以往就会发展成为不良恶习。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讲解。鉴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心智水平,需要保证讲解内容的通俗易懂。(3)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社会的发展需要法律的约束与职称,我国作为法制社会,所有公民也必须要按照法律行事,而小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尚浅,很多事情都需要教师及时的知道,从而让学生知法、懂法。

  1.立德树人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生的优秀品质都是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逐渐养成的,小学生道德教育一直都处于社会的精神层面中,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小学的德育教育一直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小学生的优秀精神品质。此外,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对于外界事物的理解不够全面。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处在无知懵懂的状态下,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会经常犯下错误。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进行正面指导。并且正确发挥自身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和解决相关问题。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基础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健全学生人格,使其成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优秀学生[2]。

  1.现阶段农村小学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意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现阶段,农村小学中德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对于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德育教育也只是趋于表面,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字面上的教育,并没有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内容与形式相对落后,再加上教师没有做到正确的言传身教,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除此之外,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并且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经常有一些“特殊照顾”,这就会为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会让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村居民本身受教育水平偏低,再加上道德观念相对落后,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如果家长存在了不良行为,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道德行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部分家长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提出严格的要求,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内心思想。在日常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一味的管束学生的学习行为,压榨课后时间,但却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

  1.德育教学制度化现象严重

  部分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制度化现象较为严重,并且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3]。小学阶段的学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怀,而不是通过条条框框的制度约束其行为,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缺乏人性化的教学机制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且也不符合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

  1.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农村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对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有正确的认知,在校园中加强德育教学,其根本目的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只有保障学生思想意识的提高,才能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来的接班人。所以,作为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育,以此促进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为了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学校应注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让教师能够意识到在德育教学中应用立德树人教学思想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与内容,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更好的开展德育教学。此外,教师应当

  与家长保持良好联系,展现和谐的探讨和沟通,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4]。

  1.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于死板的为学生灌输德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抓住日常生活中各种小事,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例如,有些学生在遇到教师时会主动问好,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对其进行表扬;有些学生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其他的学生会积极的对其进行帮助,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件事为学生传递关爱同学的道德品质等。总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项周期较长的工程,不可以急于求成。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德育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逐渐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对于身边的事物拥有正确的认知,使其成为了德才兼具的优秀人才。

  1.利用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学

  小学德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应当利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德育教学效果。作为教师,需要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明确主题,如关爱社会、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等,从而增强学生思想素质[5]。例如,在母亲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任务,然后开展“我为母亲做的一件事”主题班会活动,要求学生回到家中为母亲做一件事情,从而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在班会中每名学生都要说出做了哪些事、有哪些感受等[6]。通过这种实践活动,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7]。

  结束语:

  农村小学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中,应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有正确的认知,有意识的提升小学生德育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在日

  常生活渗透德育教育和利用实践活动加强德育教学等方式,让德育教育充分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飞.关于立德树人思想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3):161-162.

  [2]刘桢.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04.

  [3]邝敏静.“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3):101.

  [4]谭佳志.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教师,2017(22):8.

  [5]田博文.立德树人任重道远——关于农村小学德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新课程(中),2017(06):290.

  [6]孙显伟.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渗透的探究[J].新课程,2021(24):75.

  [7]崔洪喜.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J].吉林教育,2021(16):48-49.

  

  

篇八: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

  中的实践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推广,立德树人成为了当前教学体系中的根本任务,一个才华横溢、能力突出的人需要具备良好的品格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但是近几年社会思潮的不良转变逐渐对当代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三观还未形成的小学生,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阶段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策略

  引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指的是培养有高尚品德的人才,即“德才兼备”,其具体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立德”,在教学中德育优于智育,教师通过积极向上的正面教育引导和感化学生,二是“树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用榜样的力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对于学生具有重要、积极且深远的影响,教师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的德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

  1.小学阶段德育教学还存在的问题

  1.家长普遍不重视德育教学

  在当前人才竞争空前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的成绩成为衡量其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唯分数论”的教育思想在家长群体中不断蔓延,进而导致多数家长不认可也不配合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认为德育教学耽误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这显然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思想道德品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德育教学没有与时俱进

  教师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教学效果无法像其它学科一样进行考量,因而教师在德育教学实践中设计的教学内容比较空洞,大多以说教的形式传递价值观,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另一方面,网络的普及增加了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渠道,而教师仍然以传统的教学理论开展思想道德实践,没有考虑当代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

  1.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社会在选拔人才时都以“德才兼备”作为选拔标准,在这种社会观念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拥有深厚的才学功底,同时还具备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能在社会中起着模范作用,使得社会环境和睦繁荣,但随着近现代各种思潮主义的涌入,利己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冲击着原本的社会价值观念,加之四通发达的网络将这些内容传送到各个群体,人们固守的美好品德受到负面影响。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培养良好三观的重要时期,教师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在此阶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身心人格,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能够担负起社会和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1.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策略

  1.转变德育观念,家校合作发力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此父母的教育观念将对孩子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父母本身不重视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过度宠爱、放纵其日常行为,或者一味强调分数,而不去纠正其在学习中的不良行为习惯,那么日后孩子在进入社会时会产生人格偏差,导致其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受阻。家庭作为学生学习和

  成长的重要活动场所,其在德育方面的培养效果是学校课堂无法比拟的,学校的德育教学因为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效果差强人意,而家庭里的德育培养则会不断滋养和丰富学生的心灵。

  因此,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的德育教学工作中,需要与家长多沟通和交流,首先帮家长树立正确的德育培养观念,让家长重视德育教育,例如通过组建家校微信群增加家校互动,教师可定时在群里推送培养孩子思想品德的方法,也可以让家长在群里分享自己或者身边的优秀培养案例,除了线上交流的方式,教师也可定期组织家长见面会,双方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深入探讨。

  1.丰富德育内容,紧跟时代脚步

  世界万物皆在“相对静止,绝对运动”的理论上发展变化着,这对德育教学工作来说也不例外。社会的变迁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也意味着每个阶段对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同的时代要求,但总的来说,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全面人才是社会发展中的明确要求。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上层建筑的改变,整体的教育理念逐渐从“考试定终身”的传统论调转变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目前增加了德育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根据社会环境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德育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近几年疫情现状,增添医护人员日夜忙碌、坚守一线的事例作为社会责任担当的教学内容,让德育内容贴近当代社会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近距离感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这一思想理论,并在实践中肩负起自身使命。

  1.创新德育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陆游曾写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人生道理,可见”实践出真知”的理论是古往今来都赞同并推行的,任何的教学活动都需要引领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习得新知,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德育教学的一大目标就是让学生

  把学习和领悟到的良好思想品德运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以高尚的道德为引领,指导自身在社会交往、学习生活等领域的行为方式,使其成为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的优秀青年。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的工作时,除了应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输入”,还应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具体行为“输出”所学内容。

  例如当学习到有关勤俭节约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节约小妙招,比如收集打印纸的空白面作为草稿纸等,并让学生在课后亲自动手实践,一来学生会觉得学习的东西很有用,二来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知不觉就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这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模式更有效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小学教师在践行以“立德树人”为指导的德育教学工作时,需要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当代学生的重要性,同时,也需要看清目前形势,发现德育教学工作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加强家校联系来提高家长对德育教学的重视度、更新教学内容以符合当代社会发展或者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思想感悟等形式推进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教师在“立德树人”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培养出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兼具品德和才能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薛滢.浅议“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2(02):130-132.

  [2]王冰清.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18):191-192.

  

  

篇九: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德育

  教学策略

  摘要:在提倡教育新形势的大背景下,小学教育也朝着新课标的规定进程中逐渐迈进。日前,大多数的小学科目都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也顺应了国家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品格并加强学科实践的能力,促使小学教师在教学领域的转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这种形式下应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针对性教学。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德育策略

  引言

  让学生在小学技能学习中提升自我是现代小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在学习小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并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小学教学的一种形式有着其独特的教学地位。

  如果学校和学生轻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只在意书本上知识点的死板灌输,那么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应试教育已经不是现代教育的全部,学生应该学习到小学知识并满足学科考核要求的同时重视思想品德的提升,因此应该注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教师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思想理念,师生共同努力达到育人先立德的目的。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立德树人理念融合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的教学活动发展现状正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向着素质教育不断的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成为了当下教育界教育工作者所集体推崇的新型教学理念。

  在新的教学观念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对比中,新的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素质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体系的全面构建中,小学对于立德树人的功能塑造极其重要,立德树人的教育不仅符合了当代的素质教育理念,而且能够发挥出小学教育的根本作用,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构建,并且立德树人中的道德品质构建也能够深深的影响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面对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动力更加完备,同时也能够引导小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涯中的长效发展。

  二、以综合实践活动来促进德育教学融合

  创设活动情境是立德树人教学中的一种手段,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内容,场景,以及知识涵盖的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到活动中来,保证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目的。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用灵活的方法面对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能够自然地融入到实践活动中,这样才能够使得综合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增加,同时在活动的意义也更为深刻,更加贴合小学生的日常行为。

  例如在学习数学中“买与卖”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来引导出学生对于日常使用的人民币的印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拥有的学习生活用品作为参照,课本,橡皮,文具等,以此来提出问题“这些学习用具从哪里来”,大部分的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会知道这些都是需要生产加工出来,会回答“从商店里买来的”。这样教师再问“买这些东西需要什么”以此来引出本节课堂的主要内容“人民币”。然后在学生理解了人民币的价值和意义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在校外的某家超市进行文具采买,然后让学生自行结算,这样就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人民币的印象。同时创设这种情境能够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生活化,情境活动的意义也在于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同情境的应变能力。

  这种采买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加以培养,同时也能够促使他们更早的融入到社会的体系中,有些孩子性格较为怯懦,不敢与陌生人交流,这种综合实践活动情境正是一种良好的锻炼方式。

  同时在交易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人民币的来之不易,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财务,产生一定的财产理念。并且交易的过程也是契约精神的一种体现,这样小学生在进行文具交易时能够切身的以主人的身份与陌生人进行交流,这样就会促使他们更早体验成年人的生活理念,同时树立成年人应有的德行。

  三、利用新颖的模式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倡教师的教学主体性,学生一直是被动的吸收知识,教师在教学进行中并没有很好的和学生进行互动。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隔阂,无法使学生有效的融入到德育教学的本质中。这样学习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实际的学习情况和成绩提升情况都不理想。

  立德树人教学的主体就是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摒弃教师主导的旧局面。新型的活动设计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综合活动中,然后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新颖的活动可以以多种形式体现,例如音乐鉴赏形式的活动就是一种极为良好的德育促进方式。对于音乐的综合活动设立可以应用自主学习音乐技巧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针对音乐鉴赏活动中的发声练习和一些西洋乐器的知识,包括短笛和竖笛的演奏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对优美的茉莉花进行鉴赏,然后逐渐的促使他们对乐器演奏和发声练习进行自主学习,应用以往音乐课中所积累的经验,学生会很快的掌握本堂课中的音乐技巧,然后教师在对本堂课中的乐器知识加以讲解,这样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掌握本节课的音乐内容,促进了他们的音乐素养提升。

  在综合活动中鉴赏音乐,然后让音乐渗透到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练习,小学的音乐教具中的乐器,如竖笛、口琴等都是良好的活动用具,学生可以自发的对鉴赏中的曲子进行模仿,然后教师可以设定一些活动规则,让学生自发的进行分组合作,然后协作演奏。这种协作方式和合作精神同样也是德育教学的一部分,通过通力协作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他们信守承诺的品格。

  四、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渗透入生活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快的理解课堂中所要传授的知识,并且对课堂中所传授的综合实践活动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也是落脚点,因此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更加活灵活现,加深小学生的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又能够提升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认同感。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能够给学生非常多的启迪。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存在生活方面的内容,因此综合实践活动除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之外也是生活科学。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论是参与游戏还是精神领会,思想道德品质都会提升,因为思想道德品质都是源自于生活中的探究。

  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让学生学习的时候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立足实际,从实际出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实践教学的要求。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通过综合活动的方式实现,首先需要小学教师明确自己在活动开展中的地位,同时要求教师对活动内容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情况有具体了解,在活动开展前进行充分准备并思考活动的实际意义,这些对于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阮晓莉.立足小学教育践行立德树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42.

  [2]刘芳.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37.

  [3]沈少珍.不忘初心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3-14.

  [4]肖永基.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德育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9):31.

  

  

篇十: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浅析“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

  作者:黄卫东来源:《师道(教研)》2021年第10期

  一、在小学教育中融入“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掌握人才成长的核心规律

  我们对小学生实施教育主要是为培养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怎样培养人与培养哪种类型的人也已变成现如今教育中亟需处理的重要问题。人才的培养与我国以后的发展息息相关。对此,应该让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及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立德树人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本质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小学教育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并且素质教育也获得了普遍运用。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可以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可以培养出拥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人,对此,我们应该把立德树人教育进一步当作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融入“立德树人”理念

  (一)实现德育教學思想的转变,将立德树人运用于师生互动中

  在小学教育阶段,老师的观念以及行为对学生的学习以及道德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小学“立德树人”教育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实践活动。老师首先要对传统的“立德树人”教学思想进行转变,意识到德育工作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意义,对德育教学模式进行主动改革,实现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强化老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另外,老师也要借助于若干种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对小学生全面实施“立德树人”教育,更好地落实这项教育任务。

  (二)实现德育教学方法的更新,将立德树人运用于德育教学中

  将“立德树人”思想渗透于小学教育中,关键在“渗透”上,具备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才会积极接受德育教育,不断提升德育教学的综合成效。在“立德树人”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老师能够根据现实情况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指引他们经过合理使用互联网来完成任务,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德育教学过程中,以此提升课堂的视听成效,不断扩展学生的视野。

  (三)实现德育教学内容的扩充,将立德树人运用于传统文化教育中

  传统文化可以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进一步提供大量的素材,于是扩充德育教学内容,老师能够以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在“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使德育理论知识变得愈发丰富,可以更好地满足小学生的核心需求。

  (四)实现德育课程体制的完善,将立德树人运用于多学科教学中

  现如今,国内的教育改革面临怎样促进课程的全面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经过将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对世界认知的全面性与完整度,有效解决学生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基于这种改革形势,将小学阶段的各门课程充分结合起来,推动小学教育的全面化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各学科产生的合力,以实现学生品格的优化。在“立德树人”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借助于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方式,有效协调德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具体关系,采取直接以及间接相整合的方式来充分提升小学德育的综合成效,全面施展出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的作用,注重小学德育课程资源的科学开发,进一步实现全面化发展。同时,在完善德育课程体制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实现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将立德树人运用于课堂内外实践中

  将“立德树人”思想渗透于小学教育工作中应重视方式以及方法的合理运用,重视道德培育气氛的营造。基于此,主动开展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将“立德树人”运用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详细来说,老师能够在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中有效实施“立德树人”教育,使学生可以积极融入到实践过程中来,充分提升德育教学的综合成效。小学阶段的“立德树人”教育一定要将理论以及实践全面结合起来,因此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德育工作中有效开展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保证德育工作进一步达到良好的成效。

  责任编辑李少杰

  

  

篇十一: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核心素养下如何立德树人——小学德育

  教学的几点实践探索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健康处于发展阶段,素质教育还没有形成,因此教育部门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视为教学重点。而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感受到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极大的重要影响。因此,教育者应抓紧培养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目标并贯彻落实,为社会优秀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学;实践探索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德育教育被列为重点发展教育,在核心素养下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质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的人格健全,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发展打下牢固的品德基础,全方位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就核心素养下如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立德树人实践进行探索。

  一、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意义

  传统教学中,由于学校德育课分课不公平、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德育教学理论落后,导致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没有受到重视,但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理念,引导小学生掌握必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为提高小学生在以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小学生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主要分为文化基础(科学精神、人文底蕴)、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勇于担任、实践创新)[1]。

  德育教育是教师对小学生在心理健康、道德品质、理想信念、民族精神、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将核心素养、德育教育相结合,真正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修养

  现在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很多小学生处于一个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中,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受到来自长辈的过分溺爱,在学校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心理上的偏差。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学生,从小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控制情绪能力,因此在核心素养下立德树人的理念影响下,教师首先要懂得修身养性,先提升自身修养,才能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自身修养,从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一课时,教师在介绍完文字的发展史后,可以带领小学生一起阅读一些国学文献,中国以儒学思想为思想理念,所以教师可以在《论语》中选取一小片段与学生进行共赏,如“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是告诉我们要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这样不仅让小学生感受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还能从小树立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从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德育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德育教师应当牢记“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理念[2],并将理念巧妙的融合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下逐步长成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热爱祖国的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例如,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人值得我们敬佩,除此之外借助课程向小学生讲述有关在家乡的英雄烈士,例如广东省的英雄烈士有“吴勤、苏

  建中、高恬波、陈垣、邓培”等多达73烈士,讲述这些烈士的伟大事迹,这样不仅可以让小学生树立德育品质,还能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小学生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缺少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很强的奋斗欲望,德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新型教学模式,如利用绘本、动画片来引导小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课下德育教师还要时刻留意小学生在校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面对面一对一的进行开导,以好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讲的是社会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苦付出,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优越的家庭环境让小学生养成了日常吃饭挑食、浪费食物的不良行为,教师可以结合这个要点,用悯农这首诗来开展教育,甚至还可以带领小学生去田间亲身感受农民农耕的辛苦,在帮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相关播种技巧和知识,这样不仅让小学生更加珍惜粮食,也培养了小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还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从校园实践中实践立德树人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处于成长初期,在成长阶段里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去探索,所以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小学生的课业压力很小,因此学校和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利用业余时间经常组织一些校园活动,鼓励学生都参与进来,丰富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建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其开展成班会,让小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处和有趣的事情,列举几件让自己终身难忘的事情。之后可以布置课后作业比如:回家给父母洗脚、给父母按摩、给父母洗头。通过这些小事来培养学生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五)家庭学校互相合作

  除了学校,家庭是培养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场所,但是很多家长与学校、教师保持联系的内容主要是盯着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有关心学生在校发生的事情,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此学校要时刻与家长保持沟通,时刻分享学生在校表现,也让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亲子课、亲子讲座,让家长与学生都参与进来,不仅可以拉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还能建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现代通讯工具,实时汇报小学生在校表现,学生和家长也可以利用通讯工具完成教师布置的德育教育任务。学习还可以开展“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亲子德育教育讲座或者班会,也可以举行“波浪球、神秘图形、二人三足”等亲子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联合起来,还能拉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距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关系着我国教育领域未来的发展,因此教育部从小学开始抓起,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重视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教育。正所谓十年树人,抓住小学阶段正是德育教育的关键机会,大力全方面地培养学生德育教育,推动我国教育领域未来发展,努力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拥有良好品质和高尚品德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叶云霞.双育融合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学科中德育的实施途径[J].新智慧,2020(3).

  [2]徐美娟.小学德育教育的探讨——浅谈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明日,2019(30):0284-0284.

  

  

篇十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以德为本,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实

  践性研究

  摘要:在小学阶段,存在着许多教师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导致了学生在小学阶段便无法形成正向的思想道德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将学科知识向学生进行传授,导致学生无法得知学习的最终意义,难以形成最佳的学习效果。此外,良好的思想和三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时将德育的相关理念进行融入,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让学生能够在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便产生正确的认知。本文将针对如何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阶段;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和三观正在形成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必要以正确的思想去指导学生,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使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德育教育与学科内容相融合进行教学,能够使课堂内容得到一定程度的丰富,也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体验到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向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真实的场景,而对德育相关内容进行思考和感悟,并且教师也可以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来使德育相关的教学内容实现生动化、直观化,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优良的学习体验。

  1.利用实践活动展开德育教学

  实践活动的展开能够让学生将平时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和落实,并能够让学生在相对较为真实的情景下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感悟。并且,实践活动的开展还能够使学生在一种相对较为自由、活跃的情景下进行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内容。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我国的传统节日来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可以紧随时代的变化,将一些热点事件作为活动的主题来展开教学。因此,教师便需要在课前查找相应的教学信息,使实践活动的展开能够更加的合理、有效。

  例如,在国庆节时,教师便可以向学生开展手抄报活动,让学生能够以爱国为主题进行绘制。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拓展一些有关爱国方面的知识内容。比如,我国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有关的爱国歌曲或是视频等等,使学生能够在绘制前,拥有较全面的知识基础。并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去查找资料,让学生能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思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我国的发展历史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我国革命先辈相关事迹的了解,而逐渐产生与之相同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2.将德育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应该将德育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相联系,使学生能够在面对自己身边的事件时,能够拥有正确的思想作为基础。通过学生的真实体验以及经历,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将正确的德育知识应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正确的思想体系。并且,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使学生能够有意识的接受一些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举例恰当的热点案例,使学生能够根据事件的主要内容而进行积极地交流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索并筛选相关的热点事件,使学生能够根据具有争议性的内容,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便要指正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观念,以恰当的言语去指导学生。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老人摔倒要不要去帮助这一问题,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这样能够使学生从其他人的想法中获得新的观念和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这种争议性较强的问题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去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便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逐渐形成正向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到每个人的想法是各不相同的,使其能够更加包容、尊重其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让学生能够

  以良好的态度和思想去面对同学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和处事态度。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正向引导下,在拥有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又能够掌握更多的与人交流的技巧。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几方面针对如何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包括利用实践活动展开德育教学、将德育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这两方面,希望能够为小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和实践经验,让学生能够通过德育内容的熏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拥有丰富的、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基础,不断的奉献他人、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明珍.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实践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7):118-119.[2]赵虹梅.小学学科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与实践[J].学周刊,2020(31):141142.[3]李娜.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21):91.

  

  

篇十三: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谈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

  摘要:当前的学校教育工作应当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指导理念来看展,很多学校当前也将德育工作提上日程,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那么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怎样有效落实德育工作,让小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获得全面发展,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茁壮成长呢?笔者围绕自身教学经验,对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德育;立德树人;有效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才刚刚起步,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除了各学科知识之外,还要学习技能,学习做人,这也是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即让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要想让学生今后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的人,首先应当做好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我国当前着重推行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也使得德育被放在了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德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育者采取的教育措施,作为教师,应当多学习一些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改变单一枯燥的说教形式,让德育形式更为多样化,更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等特征。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吸收、认同各种德育观点,从而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去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实践。本文主要从“立德树人”视角下谈一谈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用师德感染学生,做学生真正的“人生导师”

  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尚未形成,非常容易受到他人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便是小学生成长历程中的真实写照。这个阶段学生接受的系统化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因此教师对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要想让德育工作有效开展,使德育目标顺利实现,教师首先应当做到以身作则,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用自己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个人修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等去感染学生。教师良好的表现,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让学生在

  模仿中逐渐掌握正确的思想观念、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等。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却别对待不同的学生。例如两名学生发生矛盾,教师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批评平时表现不佳的那名学生,主观认为这名学生是过错方。这样明显有失公允,会让学生在心里不服气,甚至留下心理阴影。这样的教师,必然难以赢得学生的尊重,他的教育也难以让学生信服。若教师能够在学生矛盾中摆正自己的位置,能够认真去倾听、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出客观的判断,对犯错误的学生做好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会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下决心去改正。可以说,学生无小事,在教师看来微不足道的一句话、一件事都可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影响一生。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修养,展现自己的师德魅力,重视学生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二、教学中渗透德育,使课程德育得到有效落实

  传统观念中,德育工作的落实途径主要是学校的德育处、班主任、专门的德育课程等。在相应的教育工作中,目的性过强,且方式比较单一保守,学生对这样的教育比较反感,因此德育目标也难以落到实处。在新形势下,大力提倡开展课程德育,使每一名科任教师都能够肩负起德育重任。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课程特点不尽相同,可以挖掘的德育内容也存在差异。教师需要结合自己所教课程的特点,找到教学与德育工作的契合点,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以数学课程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渗透一些数学名人的小故事,可以列举一些国家统计数据(如人口、粮食、国土资源等方面的数据)等,向学生渗透传统美德、爱国思想。教学语文课程时,可以挖掘的德育资源则更加丰富,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从网络上搜索的相关图片、视频等,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美德教育、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论哪种形式、哪些内容的德育,都应当做好师生互动,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感官和思维,主动参与到对话题的思考、讨论、探索之中,这样才可以让各种德育观点无形中刻在学生脑海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合作中渗透德育,发挥集体生活的教育价值

  学生在校期间与班级同学接触时间最长,可以说,班级就像是学生的另一个家,这个“家”里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大家的状态是否积极向上,对其中每一个个体的学习、成长都至关重要。想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需要作出较大的努力。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对合作学习方法不能很好地掌握,因此会出现一些学生做“旁观者”的现象。教师需要做好引导,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分工,出现不同观点时怎样去沟通、协调等等。随着合作学习的时间延长,不但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思维方面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互帮互助意识等,促使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总之,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重要的指导理念,通过多学习、多反思,让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同时还要利用课程教学、组织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逐渐成长为具有较高个人素质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徐建敏.德育教育个性化生活化见真章[J].小学生(中旬刊),2021,(11):23.

  [2]李遇辉.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2021,(43):231.

  [3]赵玮.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29):169-170.

  

  

篇十四: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

  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素质教育环境下,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愈发重视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运用,为了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实到实际小学德育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实现对德育教育策略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小学生人才。本文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小学;德育教学

  前言: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的基础阶段,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运用下,小学德育教学活动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推进了德育教育的改革深化进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构建起完善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切实提高小学德育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效,培育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进行了明确的定位,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时俱进,实现教育改革。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优秀的教育思想,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浓缩在这一思想理念中,立德树人的本质,就是要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前提下,强化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功能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时期,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融入到小学德育的教学实践中,是德育教育改革的必要举措,通过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的落实,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贴近学生实际,在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点引导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其树立起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强化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德育教学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有机融合,发挥出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教育价值,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实践有效性,是值得教育者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点课题[1]。

  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下,小学德育教学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在校园物质环境方面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贯穿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小学校园文化中,教学物质环境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是营造德育教育氛围的主体,学生在教学物质环境中接受德育教育,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德育教学成效,教师应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理念和精神融入到学校的物质环境中,加强对德育内容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设置教学楼内的横幅标语,激发学生的向学心理,强化学生回报学校、回报教师的思想意识,在学校文化景观、自然景观环境的建设中,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为目标,营造良好的环境,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保持教室内书桌整洁,教室内的环境洁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名言警句、名人肖像布置班级,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从中受到提醒,将德育思想和教学物质环境融合在一起,形成对学生的德育熏陶,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提高道德素养[2]。

  (二)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和德育教学的相互结合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领悟能力,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德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德育教学的生活化建设。在德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体验、生活经历引进其中,激发学生的深

  刻反思,对自身的思想、行为展开思索和研究,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要创建起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实现言行合一的德育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景的体会,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例如,教师可以在德育教学中创建起公交车上的情景,布置公交车的座位排列,让学生们分别扮演老人、幼童、成年人,使学生体会到尊老爱幼的精神,感受让座者和冷漠者态度上的不同,体会德育教育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自我反思,规范自身行为,提高道德品质[3]。

  (三)强化德育实践

  德育教学中,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融入其中,离不开德育实践活动的支持,要强化德育践行力,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将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激活,真正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理念践行到实际。教师可以促进德育教学课上到课下的延伸,组织和开展德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例如美德校园、感恩父母、社会志愿者等,此类活动均能够使德育内容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深层次领悟和思考。由教师作为引导者,将学生作为活动中的主体,将道德品质行为展现出来,不断提升道德情感修养,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强化成就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道德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完善个人修养[4]。

  (四)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要以身作则,发挥出道德榜样的作用,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当中,自身成为学生的榜样,加强对自身语言和行为的约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楷模,引导小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在日常生活、教学课堂上,应将积极的教学态度和价值观念体现出来,用公平、耐心的态度对待不同成绩的学生,不管学生的成绩如何,都要从教师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延续教师的品质,学会尊重他人,提高道德品质修养。教师在潜移默化中用言行影响学生,构建起和谐的教育环境,构建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由教师进行行为指导和情感疏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5]。

  结论:综上所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对小学德育教学的实践起到了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小学德育教学中要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贯彻到实际的课堂实践中,使小学德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融入,切实提高德育教学的质量,推进教育改革工作创新探索,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养的小学生人才,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崔洪喜.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J].吉林教育,2021(16):48-49.

  [2]冯小龙.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276-277.

  [3]李雪飞.关于立德树人思想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3):161-162.

  [4]赖光富.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课堂德育渗透[J].学苑教育,2021(11):19-20.

  [5]黄建彩.响应时代,立足育人——“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举措[J].智力,2021(10):129-130.

  

  

篇十五: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立德树人背景下该如何开展小学德育教

  育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民生之一,也备受国家重视。建设教育强国是国家的根本任务,其中关键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只有将立德树人的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各个教育事业领域中,充分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才能真正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德育的教育地位也在不断凸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德育能够从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

  前言: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因素,思想、行动相对比较不成熟,对于外界的认识还处于懵懂的状态,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造成价值观的扭曲,以及品质素养的滑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能够促进教师对学生的正向引导,帮助学生明辨是非黑白,从而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有人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1]。众说周知,立德树人是教师的重要教育理念。小学生就像一颗树苗一样,只有先用德育教育进行扶持,才能让这颗树苗长的笔直。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很多教师依旧受到传统教学壁垒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二轻视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不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对教学效率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2]。很多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习惯于揪住学生的错处,直接讲道理,告诉学生哪里错了,该如何改正。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与德育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不但降低了德育教育的质量,还会让学生心生反感,反而不利于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策略

  (一)教师要以德服人,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对于小学生而言,不但要向教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3]。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小学教师们要充分贯彻德育的教育理念,以身作则,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些教师对于学生存在是主观的喜好性,大多数教师比较喜欢乖巧、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课堂提问都会比较倾向成绩好的学优生,这就导致其他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的不良想法,所以他们会不配合教师讲课,自身也缺乏进取心。为此,教师要充分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给大家平等的学习机会,为学生打造公平的学习环境,并帮助学困生提升学习信心,促进班级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1.润物无声,将德育教育从入到教学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一点一滴的学习中得到德育的浸润,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小数,读写小数,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但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认识小数时存在障碍,有些小学生就停止了对知识的探究。在学习中容易放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也不利于让学生养成坚持不懈、攻克难题的品质,为此,教师可以对学生积极引导和鼓励,让学生

  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认识小数,并学会如何写出小数。在不断培养学生坚持面对困难的过程中,会让学生增强自己的毅力,从而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困难和挑战。

  1.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生活中融入德育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学生只是了解德育的理论思想使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在行动上,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理论指导实践,在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德育精神的浸润,从而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自身的成长。

  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探索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小红去商店买糖果,妈妈一共给小红了10元钱,小红买了2支1元的棒棒糖,一个2元的苹果,结果售货阿姨给小红找了7元钱,对不对呢?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到售货员的失误,同时建议小红将多的钱还给阿姨,从小培养良好的美德。

  结语:总而言之,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小学教师要意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要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新军.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渗透的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25):181-183.

  [2]刘桢.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04.

  [3]禚丽丽.体验学习,立德树人——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学科德育实施的路径优化探微[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4):95+98.

  

  

篇十六: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立德树人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渗透探讨

  摘要:立德树人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在德育教学中一定要恰当渗透立德树人理念,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起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其全方面发展。本文就小学德育教学中立德树人渗透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带来参考价值。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学;渗透策略

  小学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传授,同时还要通过开展德育教育将立德树人的任务切实落实下去,培养学生正确三观,全面提升其个人素质。所以教师须对德育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并要将立德树人的文化精神渗透其中,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一、从校园物质环境方面进行德育渗透,营造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学物质环境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活动开展也要依附予良好的教学物质环境,教师要在物质环境中加强对德育内容的宣传,同时也要将立德树人的精神渗透在其中,通过多元化德育体现方式,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教育,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学校应对文化景观建设以及自然景观建设引起足够重视,并要投入足够资金对物质环境进行改善,使学生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熏陶,逐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良好的自然环境还可使学生在身处其中时身心放松,有利于其良好心态的培养。教室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地,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教师环境保持中,确保书桌整洁、教室洁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其能在其中积极投入学习当中。同时还可将一些名言警句及名人肖像张贴在教室内,这样在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时,看到墙上的名言警句便会提醒自我,立即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强调卫生纪律方面,结合具体事例对学生展开德育管理,通过制定奖罚制度来有效约束学生各项行为。从多方面为学生创建良好的物质环境,为德育教育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立德树人理念之下对学生展开德育熏陶,可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

  其道德素质修养。二、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为指导者,其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学生,所以在日常生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对自身言行举止严格进行约束,以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也是其学习中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想也会被教师所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避免自身出现不良行为和思想,要积极投入到基本素质提升中,具备正确价值观,不断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端正课堂教学态度,树立正面形象来影响学生思想行为。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态度要积极向上,同时要做到对差生优等生一视同仁,避免带有色眼镜看待学困生,只有教师做到公平公正对待,学生才能在教师影响下学会尊重每一位同伴,具备良好品德。此外,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时不能只是一味抱怨,而是通过幽默方式进行表述,使学生能意识到教师之所以愤怒的原因只是希望自身可以更好,而不是态度方面的问题。通过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可使其在产生怒气时也能有效控制,避免对和谐环境人与人感情造成破坏,控制自身不良情绪、顾及他人也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同时在德育教育中教师也要与学生之间积极展开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对其生活思想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发现,科学的进行疏导和指导。德育知识传授中也要对自身素养进行提升,成为道德标榜,使学生在自身影响之下树立正确价值观、道德观。三、将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德育领悟能力

  在将立德树人思想渗透在道德教育中时,不能只是仅仅停留在学生脑海中,而是要融入生活,使学生能真正将德育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良好思想品质。有机融和生活与德育教育,也可使德育教育更加生活化,将学生生活体验经历融入德育教学,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并能深刻的反思自身思想以及行为。教师应意识到德育教育与生活融合的重要性,并为学生创设生活情景,使其在真实情景体验过程中对德育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将其内化为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实现言行合一。如教师可在德育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中为老人让座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按照公交车座位排列来布置教室,之后选出扮演老人的学生,一部分扮演其他的乘客,之后再让在座同学中的几个人扮演让座位的乘客,部分学生扮演看到老人之后无动于衷的乘客,剩下的学生扮演没有座位的乘客。通过创设生活

  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想法的乘客,可使其在表演过程中对冷漠者以及让座者的态度有更深入的感受,体会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并对自我行为进行反思,并能在今后生活中做出恰当行为,注重对自我道德品质的培养。四、大力开展多种德育教学活动,提高德育践行力

  为了将立德树人理念更好地践行下去,使德育教学能获得良好成效,让学生产生道德情感上的共鸣,教师还应当对德育教育进行延伸,积极开展多种德育教学活动,如进行“感恩父母”、“美德校园”等生活德育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融入德育内容,也可组织学生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如去养老院、福利院送温暖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其中获得道德体验,深层思考和领悟德育内容。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使学生能通过参与德育活动对自身道德情感修养进行提升,并将德育知识内化为自身思想和行为。同时也要借此来对学生成就感进行增强,使其逐渐形成道德认同感、社会责任感,感受到帮助他人所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逐步提升个人综合道德素养,身心健康发展。结语

  总之,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精神时应综合分析和思考学生以及学校生活各方面,在此基础上加强德育管理,应从整治学校物质环境着手,为学生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环境,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德育榜样,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学生,通过将德育教育与生活进行结合,对学生德育领悟进行提升,使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正确价值观、道德观。

  参考文献

  [1]邱旭平.立德树人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2019(10):142.

  [2]陶丽红.立德树人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数码设计(上),2021,10(4):267.

  [3]陈菲.润物无声,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7):68-70.

  

  

篇十七: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

  作者:周全福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15期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仅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适应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本身就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在小学阶段就需要加强实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合理的德育教学策略,了解各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形成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首先对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重点对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的具体策略进行积极的探索,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立德树人;小学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5-0001-01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深入引起大家的重视,在小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学,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引入各种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展开教育引导,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各种道德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一、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的重要作用

  1.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学校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需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学生道德思想的熏陶,小学阶段正式是一个人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对学生今后的思想观念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在数学教育中受到道德观念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教师教授学生各种知识,不管学生愿不愿意都需要学生进行学习和提高,而小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又不足,遇到困难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通过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就可以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开展对各种教材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小学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3.能够有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

  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在现代教育改革中德育一直都是教学要求的重点内容,在课程改革的发展中教师也开展逐渐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立德树人在教学中的渗透,更是可以有效的结合各学科的教学资源,深入挖掘小学教材的各种内容,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不仅让学生可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渗透的具体策略

  1.树立立德树人观念,提高教师道德修养

  立德树人理念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要求,也是现代化教学改革对人才的客观需要,在班级教学管理中要实现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教育,就需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在学校管理和教育中进行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观念的培养,实现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

  在小学教育中进行对学生的立德树人渗透,就需要加强教师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作为班级中的主要负责人,对小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必须要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学生面前做出良好的道德榜样,才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学习和模仿,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在进行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情况,选择学学生干部时也可以将道德素质纳入选择标准中,从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产生影响,让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尊重学生人格独立性

  班主任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要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就不能总是盲目的打击学生,忽视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也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独立性,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仍然有一定的责任和权利,教师需要对小学生保持一定的尊重,不能总是一味批评学生。

  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教师要实现对学生的合理教育,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研究,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能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意,从而主動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想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渗透,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3.制定合理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观念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在班级教育中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管理教育理念,这不仅是学生今后生活和发展的需要,还是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对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良好的管理教育制度,就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重要规范,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参考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为核心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避免过于严格的制度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的有效进行。

  教师可以根据立德树人的理念,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关于德育的主题班会,如“诚信”、“见义勇为”、“团结友爱”等,教师可以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学习和分析,讨论各种案例中的问题,比如见义勇为过度伤人会怎样?小学生之间看进行交流沟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需要加强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影响,促使学生在道德思维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不断的将各种道德融入日常教育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就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篇十八: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

  中的实践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在改革和发展,新课改明确指出,要求教师注重德育教学,“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就是在此大环境下诞生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其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将深入探究如何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思想。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小学;德育教学

  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品质与素养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对其开展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促进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既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又是其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注重德育教学的开展,并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其健康成长。

  1.创建校园德育氛围

  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以外的第二个成长与发展的主阵地,他们的时间除了在家就是在学校度过的,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若想切实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校园德育氛围的创建是必不可少的,良好氛围所产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能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素养。校园内的宣传栏、名人墙、升旗仪式等都是教师实践“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尚未形成独立的思维与行为,乐于模范他人,教师是其主要模仿的对象之一,因为他们认为教师是最具权威性的,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具有一定的模仿性。教师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等都时刻影响着学生,对其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

  于此,教师要时刻规范自身的语言和行为,从而更好的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无形中助力其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切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然后趁势宣传德育内容,使其在此氛围之下能够提升自身的道德认知,同时运用校园文化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此外,教师还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寻找德育教学的切入点,帮助其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助力其养成良好习惯,使其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德育教学的有效性[1]。

  1.合理的结合生活实际

  现阶段的小学德育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的是实践锻炼法和说服教育法。实践锻炼法,顾名思义就是开展实践活动,此活动是知识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此过程是学生再发展的过程。开展实践活动是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在实践中收获新知。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对德育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体会,这对发展其道德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明确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将其真正的落实到实际中,切实的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针对传统教育理念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教师对其要有充分的认知,明确其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摒弃不足和弊端,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而说服教育法,指的是教师通过案件实例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但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必须要充分、合理的结合生活实际,以真实发生过、真实存在的蕴含德育内容的实例展开教育。以事实为论据支撑能够使内容更具说服力,以此拉进了德育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便利了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良好品质与行为的养成[2]。

  1.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

  教师若想切实有效的提升德育教学的质量、保证其实效性,必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包括日常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其进行实时、适时的指导教育,才能实现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其年龄特点的影响,

  对鼓励、赞美的话具有一定的渴望性。基于此特点,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适时给予其鼓励和表扬,满足其内心发展的需求,增强其自豪感,从而使其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除了学习习惯的观察,教师还需要注重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做到点滴观察、细心培养。小学生的内心发展尚未完善,对待一件事情很难做到理智,这是不利于其自身发展的,基于此,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助力其建立健全的人格,以此实现德育教学的有效性[3]。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是这一时期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明确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开展的必要性,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贯穿小学德育教学的始终。在实际教学过程过程中,要为学生创建校园德育氛围、开展实践锻炼和说服教育、还要密切关注其行为习惯,切实有效的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使其能够建立正确的观念、塑造高尚的人格,为其全面、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邱旭平.立德树人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42.

  [2]邝国荣.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德育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08.

  [3]刘桢.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04.

  

  

推荐访问: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实践 树人 德育 立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