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9篇

时间:2022-11-09 12:00:04 浏览量:

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9篇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摘要:新时代,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环境愈加复杂,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9篇,供大家参考。

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9篇

篇一: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摘要:新时代,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环境愈加复杂,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已很难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需求,也不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所以,在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创新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创新;研究

  引言

  目前来说,“课程思政”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相关的制度还没有完善。高职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时,应当充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本校特色的基础上融入合理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民族文化、为人处世以及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融入课堂教育的过程中,尽可能发挥全课堂对于个人的教育功能,使得“课程思政”这一理念能够为人们接受以及喜爱,进而形成能够复制和推广的方案。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全新要求和特点

  (一)课程要求

  总体而言,当下的高校思政课程在教学育人和管理引导方面有了本质的要求和变化。首先,高校思政课程更加强调育人的多元性,要结合课堂、课外和社会实践教育和见习、实习等多个方面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其次,高校的思政课程已经定位必修课,并且在不同专业中都有特定的课程育人要求;其三,思政课程的信息化创新教学的路径越来越宽广,而且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要求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要基于个性化的课程建设来系统提升本系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课程特点

  当下的思政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把国家践行中国梦和肩负民族责任的内容巧妙科学地渗透在学生的常规课堂教学中,要明确课程的政治路线,要以责任担当和家国意识为课程育人的主线来提升课程的育人主线。在学生的学习上要求最大化营造让学生探究分析反思的学习机会,最大化的利用信息化的智慧课堂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关系急速变革,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日益开放互联,然而意识形态间的文化碰撞和斗争日趋错综复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门的日益敞开,一些不良社会思潮趁机而入特别是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民主主义思潮及历史虚无主义等沉渣泛起,妄图削弱、抹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领域仍不平静,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尖锐”,这不仅严重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且使广大在校大学生所受错误思潮影响和冲击尤甚。由于今天的在校大学生们基本上都是新千年前后出生的,他们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新世代,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养成阶段。当今信息社会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自媒体等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在为他们提供便利的获取知识通道和畅通交流渠道的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从未如此开放的大门,那些伴随新鲜

  空气而来的“苍蝇、蚊子”时时影响着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遵循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根本原则。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是在高职院校日常教学中,把显性的思政课放在所有大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位置。但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发挥专业课及综合素养课的思政教育价值,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主体作用,让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变更加科学有效。高职院校在现阶段,虽然已经着手推广实施“课程思政”,但却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在对以专门的思政课为代表的显性思政的主体作用进行强化的同时,并没有对以学校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为代表的隐性思政的作用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使得二者未能很好地相互配合,思政教育并没能真正实现全方位覆盖,课程思政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所以非常重视专业课教育。开设专业课能够使得学生获得必需的专业知识、理论以及技能,使其具有一定的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但是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专业课的优势及强大的感染力,达到真正的“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对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当前的专业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大多数情况下,专业课教学非常重视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则存在较大的缺失。

  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一)加大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的“教师团队,凸现思政课程的育人魅力

  当前,高职院校似乎进入到一个课程思政课程育人的怪圈中,思政课程一直被认为是:“文科中的不被看中的课程”,因此其育人影响力受到制约,而目前可以系统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策略在于加大高职院校的特色化课程思政体系的教师队伍群体建设,培养一批可以进行课程创新的优秀教师队伍,可以带动整个高职中多学科积极渗透思政教学的自主意识。

  (二)做好顶层设计,是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

  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统筹谋划,用好多方面的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此需要学校做好顶层设计。推进“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构建协同育人的格局,需要专业课、综合素养课与思政课教师的共同参与,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之间协同配合,需要区域内各高校资源的共建共享。从学校内部来讲,需要建章立制,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要求渗透到学校的管理制度中,贯穿于学校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具体而言,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从教学计划、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从老师和学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从组织机构的设置、常规工作的安排,都要体现和服务于“课程思政”的建设,且用制度文件细化明确职责,将“课程思政”的建设纳入到学校的考核指标,作为教师教书育人、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的依据。从学校外部讲,各高校尤其是区域范围内的高校,应基于各自的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共建共享“课程思政”资源,如可借鉴上海地区高校开设的“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南通地区高校可围绕“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张謇精神”、作为“建筑之乡”建筑行业的“铁军精神”、蓝印花布传承中的工匠精神等加以凝练,建设区域共享的“课程思政”资源。

  

篇二: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2013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总结

  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保障有力(一)机构设置

  学院根据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要求,由校党委直接领导,书记张进平具体负责,主要把握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具体落实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过程中,由思政部主任张晓萨负责学院思政教学督导工作,监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及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由思政教研室具体负责实施覆盖学院所有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在学院党委领导下,还建立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了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全面组织开展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师资队伍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由思政部下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该教学团队是一个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教学组织.团队建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探索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成绩显著.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积极选派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培训。(三)专职辅导员队伍

  为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学院建立了各教学班配备一名辅导员的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辅导员的组织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数十个学生社团.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辅导员老师积极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行为养成上,由辅导员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对学生行为进行纠偏,引导学生行为方向,并作为学生行为表现考核的主要依据,合理有效管理学生。既加强了学生管理,又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制度保障

  在制度保障方面,为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及时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贯彻院党委的工作指示,从制度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对课程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建立了每学期两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满意度调查机制,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进行教学效果监督,及时反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

  2、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教学日志、课堂教学日志的双日志制度,建立了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

  3、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信息员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学习情况,座谈会内容及时整理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教育、整改。

  4、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每学期二次的公开示范课,培训教师、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建设.

  通过上述制度、措施的深化落实,确保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推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及教学方法的革新。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课时、教材符合标准

  学院针对中宣部、教育部要求开设的5门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论》、《形势与政策》分别由擅长个专业方向的专职教师担任.思政部主任张晓萨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负责人,主讲《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秘书朱旭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负责人,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贾立珊副教授作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负责人,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研室主任王楠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负责人,主讲《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课程,专职教师菅建伟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负责人,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我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三门课程课时总计超过140学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选用上,我院严格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及教参资料;“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按照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教学要点和陕西省教育厅统编的教材进行教学.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有效、富有特色(一)教学改革

  每学期开学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均组织教师从两方面做好备课工作.一是弘扬主旋律,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国家关于思想政治课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神实质,与时俱进,保证把国家相关精神准确传达给学生;二是认真研讨思政教材,加强对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组织教研室每一位教师开展开课前的说课、评课工作;各教研室每周二下午开展教研活动,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讨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交流教学经验。

  在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上,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把课本理论知识与国际、国内实际,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我院发展的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特色兼具。

  积极提倡以学生满意度和课堂笑声、掌声及辩论声为思政课课堂效果依据,对授课效果进行评价,用于考核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思政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利用课内外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反映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史的资料片、爱国主义电影、反映大学生生活、友情与爱情、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等视频资料。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院思政部组织学生进行了全校性的以“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为主题的大型演讲比赛.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教育。

  同时,在学院组织的全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由思政教研室主任王楠带来的精彩一课向全校师生展现了思政教师的风采.(二)以科研促教学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科研促教学,加强教学研究,重点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积极参与各级教学研究。在2013年中申报了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季羡林国学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并继续申报了其余两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取得明显效果

  在学院党委的关心、指导下,通过马列部教师的辛勤努力,狠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明显效果。

  (一)促进了校园和谐.建校以来,校园和谐稳定,各民族学生团结无间,无一起重大恶性事件发生,

  (二)爱祖国、爱人民。学生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回报社会,坚持中华民族大爱无疆、守望互助的精神。

  (三)回报社会,为人民服务。各二级学院“青年志愿者"自发到敬老院献爱心、关爱老人,受到广泛赞誉。

  (四)积极进步,要求入党.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了学生的思想觉悟,目前,我院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已蔚然成风。这对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给予了极大地帮助,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党的知识、理论的兴趣,又扩大了我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和范围.

  大量学生党员的发展,对我院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

  用。他们通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我院学生中就树正气、立新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定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五)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教育、行为养成的管理下,我院学生思想进步、积极向上,毕业后在就业单位心态平稳、积极上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五、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不足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中缺乏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还需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2、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数量不足,不能满足上万学生的教学需要。(二)改进措施

  1、健全思政课教师培养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师德好、素质高的要求,加快培养和引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

  2、充分利用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企业,去部队,进社区,到农村,走向社会。创造性建设校内、校外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直观和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六、2014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路规划

  在深刻总结2013年我院2013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思政部将继续秉承学校及部门的优良传统,发扬长处,克服不足,在原有的建设思路上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研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育,将我院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篇三: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与评价的研究现

  状与展望

  摘要: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从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评价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三个方面分类述评学者们的研究动态,据此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研究现状;展望

  一、引言

  作为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我国高度重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并在不同场合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与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重要决策为我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方向;2020年6月,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为对接国家宏伟战略,上海市、北京市等地区也在不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包括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支持出版课程思政示范教材,相关高校也在不断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但由于国内课程思政这一理念提出时间较短,很多建设工作还在进一步部署和检验过程中,一些示范课程的建设、评选与考核机制都没有系统构建。基于此,参考国家战略部署和相关省市的成功优秀经验,结合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探索评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效果以及怎样优化相关示范课程,这是新时代育人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议题。

  二、研究现状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以来,学术界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与评价方面展开了较多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来建立有机的课程体系,从而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育人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深刻总结和反思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此,学术界通过系统梳理课程思政产生的时代背景,并针对其内涵、特征、底蕴进行探讨之后,全面剖析了我国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张熙颖和孙东雨(2019)从开展机制问题、师资问题和思政因素的挖掘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文晶晶和李墨(2019)结合河北高校的实际,指出高校和专业教师在认识领域方面存在不足、实施过程中缺乏整体设计且未能做到短中期目标的有效衔接、制度保障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等问题,都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李旭芝(2020)认为课程思政建设问题主要表现部分学科任课教师的德育意识不强、部分学科任课教师的思政能力不足、部分课程的育人资源挖掘不充分等方面。总体来看,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差异性的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有待进一步升级。

  第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评价研究。不少学者结合有代表性的思政课程进行具体评价研究,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梁瑛楠(2020)从环境、教材、学生和教师4个一级指标出发,进一步细化出9项二级指标,并通过调查问卷、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变异系数等统计方法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有效性评价;苏小菱和洪昀(2020)则采用层次分析法重点评价课程思政的有效性问题,所选取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课程设计、师资水平、学生认知、发展评估和制度设计在内的5个准则层以及下属的15个子准则层。类似的研究还有许耀元(2020)、李玉香和牛慧(2020)、赵宝江(2020)等。

  第三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研究。在总结现实问题和得出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有效性改进建议是大部分学者研究的落脚点。王海滨(2019)认为兼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建设标准科学合理、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合理规范、体现高校课程思政示范性,即可建设好示范课程;做好吕宁(2019)以《休闲与新业态》课程为例,剖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首先应当树立三个基本目标,即:坚持育人导向与课程目标相统一、思政元素与文化基因相融合、教育方法与载体路径相呼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五点建议,包括结合思政元素特点做好专业课程设计、多种课堂模式实现理性与情

  感认同、开展特色社会实践强化教学实用性、注重培养学术兴趣和规范研究范式、重视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对接结合。类似的研究还有蒋继国和刘艳艳(2020)、李娟和曾强(2020)等。

  除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上海市为代表的部分地区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积攒了丰富经验。上海市从2004年中小学的学科德育教育开始探索,历经十年的时间,形成了在业务课中进行课程思政的示范型模式;上海市高校也不断探索和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通过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以及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的结合,为其他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三、研究展望

  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及代表性高校的建设实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但纵观现行的研究方案,发现如何评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方面,关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评价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鲜有利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到综合评价的结果;另一方面,学术界评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视角和方法都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思考。基于这些不足,本文认为开展课程思政项目建设,未来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设计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样本数据大小,采用专家评判等主观赋权法或变异系数等客观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处理,基于模糊数学与综合评价等原理探索评估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法界定临界标准。第二,既要整体评估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也要对比与典型地区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方面的差距。第三,优化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方案的主要策略,包括结合顶层设计、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学生信息等出发提出建设思路,通过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在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的融合来明确建设任务,基于确立主体地位、重视教学设计、建立培训机制、健全奖惩方案等视角构建长效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熙颖,孙东雨.工程类专业“课程思政”若干问题的思考[J].居业,2019(9):148-149.

  [2]文晶晶,李墨.深化河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共产党员(河北),2019(22):34-36.

  [3]李旭芝.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4]梁瑛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学刊,2020(20):77-79+83.

  [5]苏小菱,洪昀.基于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的课程思政有效性评价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150-152.

  项目基金:本文得到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三全育人”专项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研究”(I62118)的支持。

  作者简介:蔡美玲(1986-),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现为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师,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篇四: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思政课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还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思政课教育又是各项课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加强与改进初中思政课堂建设,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已刻不容缓。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中生思政课建设现状,我校从思政课课的建设情况调查入手,深入探讨了初中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其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一、初中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以及我校初中思政课建设的现状调查。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其内容覆盖着多门学科,不仅涉及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而且还涉及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自然科学常识,以及现代高科技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依据新课程编写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是新课程教育的规定内容,体现了初中思政课的根本性质,指明了教学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改革方向。重视思想政治课价值,并切实搞好初中思政课教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复杂多变。而初中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诱惑面前,由于年龄与阅历的限制,缺乏正确和敏锐的判断力,如果老师不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他们很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造成思想观念的混乱和价值取向的迷惘。所以,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与其年龄相适应、生动活泼、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而思政课的教学则是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二、我校初中思想政治课建设中存在的特色与问题。

  思政课能不能真正发挥好立德树人的关键性、不可替代性作用,归根到底还要看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思政课能否为学生真心喜爱、终

  身受益,归根到底也系乎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思政课的生命线,是“金课”含金量的唯一计量标准。

  1.我校思想政治课的特色和亮点:

  (1)年轻教师多,能够很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2)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学情,贴近生活,紧扣时政热点,课堂中能较多的运用学生的生活实例,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堂生动,注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小班额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

  (5)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培育学生先学做人,再学知识。

  2.存在困难与问题:

  (1)教师专业素养不够,初中8名思政课教师中仅1名专业教师。不过,好的地方在于十名教师中6名教师都在32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储备力量雄厚。

  (2)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对课表的研读不透彻,课堂上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3)今年是学校第二年送毕业班,教师针对中考的经验不足,需要加强学习。

  (4)学生的评价方式上对于成绩的评价较多,对于思政课应从多方位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5)教师考核时应注重学科贡献率,不能一味的去参考学生的优秀率。

  三、对初中思想政治课建设的改进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中学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促使学生由“知”到“行”的转化,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增强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

  2.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地位与待遇。

  3.增加对教师的培训,以更好的减轻备课压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4.要建设科学的思想品德课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改革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两方面。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五: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WORD格式

  XX服装工程学院2021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情况总结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保障有力〔一〕机构设置

  学院根据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的要求,由校党委直接领导,书记X进平具体负责,主要把握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方案具体落实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过程中,由思政部主任X晓萨负责学院思政教学督导工作,监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及进展教学质量评估。由思政教研室具体负责实施覆盖学院所有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在学院党委领导下,还建立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了融教育、管理、效劳为一体,全面组织开展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师资队伍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由思政部下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该教学团队是一个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教学组织。团队建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探索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成绩显著。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立上,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积极选派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培训。〔三〕专职辅导员队伍

  为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学院建立了各教学班配备一名辅导员的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辅导员的组织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二课堂,对学生进展行为养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数十个学生社团。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辅导员教师积极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行为养成上,由辅导员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对学生行为进展纠偏,引导学生行为方向,并作为学生行为表现考核的主要依据,合理有效管理学生。既加强了学生管理,又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制度保障

  在制度保障方面,为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及时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贯彻院党委的工作指示,从制度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对课程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建立了每学期两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满意度调查机制,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展教学效果监视,及时反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2、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教学日志、课堂教学日志的双日志制度,建立了完善的课堂评价体系。3、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学生信息员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学习情况,座谈会内容及时整理反应,发现问题,及时进展教育、整改。4、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每学期二次的公开示X课,培训教师、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建立。通过上述制度、措施的深化落实,确保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推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及教学方法的革新。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立,课时、教材符合标准学院针对中宣部、教育部要求开设的5门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概论?、?形势与政策?分别由擅长个专业方向的专职教师担任。思政部主任X晓萨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负责人,主讲?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秘书朱旭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负责人,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课程;贾立珊副教授作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负责人,主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研室主任王楠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概论?课程负责人,主讲?马克思主义根本概论?课程,专职教师菅建伟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负责人,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我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中国近现代史?三门课程课时总计超过140学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选用上,我院严格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由高等教育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立工程重点教材〞及教参资料;“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按照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教学要点和XX省教育厅统编的教材进展教学。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有效、富有特色〔一〕教学改革每学期开学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均组织教师从两方面做好备课工作。一是弘扬主旋律,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国家关于思想政治课建立的相关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神实质,与时俱进,保证把国家相关精神准确传达给学生;二是认真研讨思政教材,加强对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组织教研室每一位教师开展开课前的说课、评课工作;各教研室每周二下午开展教研活动,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讨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交流教学经历。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在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上,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把课本理论知识与国际、国内实际,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我院开展的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展教学,使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特色兼具。

  积极提倡以学生满意度和课堂笑声、掌声及辩论声为思政课课堂效果依据,对授课效果进展评价,用于考核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思政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良。利用课内外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反映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历史的资料片、爱国主义电影、反映大学生生活、友情与爱情、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等视频资料。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院思政部组织学生进展了全校性的以“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为主题的大型演讲比赛。加强对大学生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教育。

  同时,在学院组织的全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由思政教研室主任王楠带来的精彩一课向全校师生展现了思政教师的风采。〔二〕以科研促教学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科研促教学,加强教学研究,重点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内容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积极参与各级教学研究。在2021年中申报了省级教学改革工程?季羡林国学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并继续申报了其余两项校级教学改革工程。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取得明显效果

  在学院党委的关心、指导下,通过马列部教师的辛勤努力,狠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明显效果。

  〔一〕促进了校园和谐。建校以来,校园和谐稳定,各民族学生团结无间,无一起重大恶性事件发生,

  〔二〕爱祖国、爱人民。学生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回报社会,坚持中华民族大爱无疆、守望互助的精神。

  〔三〕回报社会,为人民效劳。各二级学院“青年志愿者〞自发到敬老院献爱心、关爱老人,受到广泛赞誉。

  〔四〕积极进步,要求入党。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了学生的思想觉悟,目前,我院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已蔚然成风。这对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给予了极大地帮助,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党的知识、理论的兴趣,又扩大了我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影响和X围。

  大量学生党员的开展,对我院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用。他们通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开展观,不断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我院学生中就树正气、立新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定方面发挥了先锋模X作用。

  〔五〕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教育、行为养成的管理下,我院学生思想进步、积极向上,毕业后在就业单位心态平稳、积极上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送,五、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中存在的缺乏及改良措施〔一〕存在的缺乏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中缺乏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还需进一步加大培养力度,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坚决、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构造合理的教师队伍。

  2、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数量缺乏,不能满足上万学生的教学需要。〔二〕改良措施

  1、健全思政课教师培养鼓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立。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师德好、素质高的要求,加快培养和引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

  2、充分利用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企业,去部队,进社区,到农村,走向社会。创造性建立校内、校外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对学生进展直观和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六、202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思路规划

  在深刻总结2021年我院202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缺乏的根底上,思政部将继续秉承学校及部门的优良传统,发扬长处,克制缺乏,在原有的建立思路上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研建设,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育,将我院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松身开影的,记却忆能,来飘回落徘的徊莫穿名梭的。尘街埃,,行像走起时伏,的纵微然风漫,长拂,过漫脑长海,,有留时下只一为份听情一愁颗。流一动条的街心,没有那些人,那些的废呓其语中。。沉默,倔强,回望,忘记,记住,一切像断了的弦,有时希望生活简单就好,有时却又莫名的颓

  有非些理路性,的只存能在一。个光人秃走秃;的有枝些桠事、,清只寂能的一清个晨人、去流经动历的。阳粗光读,加飘缪落、于萨心特,的或存快在意主,义或,它告诉我,人就是寂寥,映照心境,然而,有时却只属于那一刻。总之,一切只是心情。

  人一生抹的忧画郁面的一天幅蓝幅色地。剪人辑的,记最忆后很拼奇凑特出,的那是些一曾经X的五过彩往斑,斓就的像水一彩幅画幅,的有背艳景丽图的,火只红色,凝重的墨黑以及有车一穿个过瞬路间口,拐却角没的有瞬以间前,或却以都后不。知比晓方为,何只微能笑记,得为某何个穿瞬过间街的角微。笑,只能在记忆的痕迹寻觅某时刻骑着单

  一切,有时荒谬得像一场莫名情景剧。然而,这就是生活。曾经的梦,曾经的痛,曾经的歌,曾经的热情相拥,曾经的璀璨星空。也蔚许蓝,,多杜年鹃以纷后飞,,再飞也过见季不节到,的曾那经些萍人水,相和逢着,记欢忆聚的一碎堂片,飘蓦荡然而回来首,,曾唯经歌伴声着飘我留们。走过春华秋实。天空让人忆起?米拉波桥?里的诗句:夜幕降临,钟声悠悠,时光已逝,唯我独留。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人下在一天篇涯篇,笺绵章绵。的而思这绪,随或着许微在风多飘年浮以,后从,布当满再礁次石翻的动心时灵,海原滩以上为穿什过么千都山已万改水变,,来到游荡的身躯里,刻松些开身的影记,忆却,能飘来落回的徘莫徊名穿的梭尘。埃街,,像行起走伏时的,微纵风然,漫拂长过,脑漫海长,,留有下时一只份为情听愁一。颗一流条动街的,没有那些人,那心颓的废呓其语中。。沉默,倔强,回望,忘记,记住,一切像断了的弦,有时希望生活简单就好,有时却又莫名的有非些理路性,的只存能在一。个光人秃走秃;的有枝些桠事、,清只寂能的一清个晨人、去流经动历的。阳粗光读,加飘缪落、于萨心特,的或存快在意主,义或,它告诉我,人就是寂寥,映照心境,然而,有时却只属于那一刻。总之,一切只是心情。人一生抹的忧画郁面的一天幅蓝幅色地。剪人辑的,记最忆后很拼奇凑特出,的那是些一曾经X的五过彩往斑,斓就的像水一彩幅画幅,的有背艳景丽图的,火只红色,凝重的墨黑以及有车一穿个过瞬路间口,拐却角没的有瞬以间前,或却以都后不。知比晓方为,何只微能笑记,得为某何个穿瞬过间街的角微。笑,只能在记忆的痕迹寻觅某时刻骑着单一切,有时荒谬得像一场莫名情景剧。然而,这就是生活。曾经的梦,曾经的痛,曾经的歌,曾经的热情相拥,曾经的璀璨星空。也蔚许蓝,,多杜年鹃以纷后飞,,再飞也过见季不节到,的曾那经些萍人水,相和逢着,记欢忆聚的一碎堂片,飘蓦荡然而回来首,,曾唯经歌伴声着飘我留们。走过春华秋实。天空让人忆起?米拉波桥?里的诗句:夜幕降临,钟声悠悠,时光已逝,唯我独留。人下在一天篇涯篇,笺绵章绵。的而思这绪,随或着许微在风多飘年浮以,后从,布当满再礁次石翻的动心时灵,海原滩以上为穿什过么千都山已万改水变,,来到游荡的身躯里,刻松些开身的影记,忆却,能飘来落回的徘莫徊名穿的梭尘。埃街,,像行起走伏时的,微纵风然,漫拂长过,脑漫海长,,留有下时一只份为情听愁一。颗一流条动街的,没有那些人,那心颓的废呓其语中。。沉默,倔强,回望,忘记,记住,一切像断了的弦,有时希望生活简单就好,有时却又莫名的有非些理路性,的只存能在一。个光人秃走秃;的有枝些桠事、,清只寂能的一清个晨人、去流经动历的。阳粗光读,加飘缪落、于萨心特,的或存快在意主,义或,它告诉我,人就是寂寥,映照心境,然而,有时却只属于那一刻。总之,一切只是心情。人一生抹的忧画郁面的一天幅蓝幅色地。剪人辑的,记最忆后很拼奇凑特出,的那是些一曾经X的五过彩往斑,斓就的像水一彩幅画幅,的有背艳景丽图的,火只红色,凝重的墨黑以及有车一穿个过瞬路间口,拐却角没的有瞬以间前,或却以都后不。知比晓方为,何只微能笑记,得为某何个穿瞬过间街的角微。笑,只能在记忆的痕迹寻觅某时刻骑着单一切,有时荒谬得像一场莫名情景剧。然而,这就是生活。曾经的梦,曾经的痛,曾经的歌,曾经的热情相拥,曾经的璀璨星空。也蔚许蓝,,多杜年鹃以纷后飞,,再飞也过见季不节到,的曾那经些萍人水,相和逢着,记欢忆聚的一碎堂片,飘蓦荡然而回来首,,曾唯经歌伴声着飘我留们。走过春华秋实。天空让人忆起?米拉波桥?里的诗句:夜幕降临,钟声悠悠,时光已逝,唯我独留。人下在一天篇涯篇,笺绵章绵。的而思这绪,随或着许微在风多飘年浮以,后从,布当满再礁次石翻的动心时灵,海原滩以上为穿什过么千都山已万改水变,,来到游荡的身躯里,刻松些开身的影记,忆却,能飘来落回的徘莫徊名穿的梭尘。埃街,,像行起走伏时的,微纵风然,漫拂长过,脑漫海长,,留有下时一只份为情听愁一。颗一流条动街的,没有那些人,那心颓的废呓其语中。。沉默,倔强,回望,忘记,记住,一切像断了的弦,有时希望生活简单就好,有时却又莫名的有非些理路性,的只存能在一。个光人秃走秃;的有枝些桠事、,清只寂能的一清个晨人、去流经动历的。阳粗光读,加飘缪落、于萨心特,的或存快意在,主或义,它告诉我,人就是寂寥,映照心境,然而,有时却只属于那一刻。总之,一切只是心情。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人一生抹的忧画郁面的一天幅蓝幅色地。剪人辑的,记最忆后很拼奇凑特出,的那是些一曾经X的五过彩往斑,斓就的像水一彩幅画幅,的有背艳景丽图的,火只红色,凝重的墨黑以及有车一穿个过瞬路间口,拐却角没的有瞬以间前,或却以都后不。知比晓方为,何只微能笑记,得为某何个穿瞬过间街的角微。笑,只能在记忆的痕迹寻觅某时刻骑着单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一切,有时荒谬得像一场莫名情景剧。然而,这就是生活。曾经的梦,曾经的痛,曾经的歌,曾经的热情相拥,曾经的璀璨星空。也蔚许蓝,,多杜年鹃以纷后飞,,再飞也过见季不节到,的曾那经些萍人水,相和逢着,记欢忆聚的一碎堂片,飘蓦荡然而回来首,,曾唯经歌伴声着飘我留们。走过春华秋实。天空让人忆起?米拉波桥?里的诗句:夜幕降临,钟声悠悠,时光已逝,唯我独留。人下在一天篇涯篇,笺绵章绵。的而思这绪,随或着许微在风多飘年浮以,后从,布当满再礁次石翻的动心时灵,海原滩以上为穿什过么千都山已万改水变,,来到游荡的身躯里,刻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专业资料整理

  

  

篇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国各地就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了积极有益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X作为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先行地,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状况值得学界关注。为此,本课题组对X市各大中小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开展了广泛调研,以期通过对现状的把握来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探索对策。

  一、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随机抽取X市各大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通过网络发放问卷X份,回收有效问卷X份,有效率为X%。本次调查中,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X人,其中,小学教师X人,初中教师X人,高中教师X人;城市学校教师X人,乡镇学校教师X人,农村学校教师X人。高校思政课教师X人,其中,师范类院校X人,非师范类院校X人。(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师版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版。正式施测问卷中,高校思政课教师问卷共X个题目,

  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问卷共X个题目,两套问卷中共X个内容相同的题目。参考现有的文献资料,并结合高校思政课专家的访谈和评定意见,将两个问卷的题目分为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队伍、机制保障五个维度,保证了该问卷的内容效度。研究结果采用X进行处理与统计分析。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调查显示,X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总体良好,课程目标一体化评价积极,教材一体化建设和内容一体化衔接较为到位,一体化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各学校对于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较高,教师一体化教学意识明确、素养较高,一体化机制建设也得到重视。与此同时,一体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建设情况思政课教师对所在学段课程目标的认知有待加强X年X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是: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本次调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正确作答比例为X%,初中思政课教师为X%,高中思政课教师为X%,高校思政课教师为X%。该问题的正确率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各学段课程目标衔接较好,局部问题仍然存在

  课程目标是课程发展的方向标,课程目标一体化是指导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编制过程的关键准则。调查发现,过半数(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已经实现了各学段的有序衔接,但仍有X%的教师认为课程目标一体化方面存在问题。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课程目标已实现有序衔接,中学思政课教师比较倾向于认为不存在问题或课程目标统一性不足,高校思政课教师则更多关注课程目标层次性不足的问题。

  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衔接意识较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讲好思政课,要注重不同学段间相同、相似主题教学目标的衔接。调查发现,多数思政课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目标衔接意识,能够经常(X%)或偶尔(X%)考虑到其他学段相同(相似)主题内容的教学目标。(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一体化建设情况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要根据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要求,科学构建、合理优化各学段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纵向衔接的教学内容序列。教材文本一体化建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统筹规划仍需加强。就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X%的教师选择“情况良好,既有统筹规划也有实施推进”,X%的教师选择“有一定衔接,但统筹规划仍存在不足”。这说明教材一体化建设取得

  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小学思政课教师比其他学段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目前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这大概是因为小学思政课教师处在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最前端,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只需要发挥好本学段思政课教学的启蒙作用,做好各年级内容的有效衔接即可。此外,入职年限为X年以上的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情况良好或有一定衔接但统筹规划不足;处于市区学校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目前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

  思政课教师对其他学段教材的熟悉程度亟待提升。虽然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总体较好,但思政课教师对于其他学段教材的熟悉程度仍然有待提升。调查发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熟悉自己所在学段及相邻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为X%,熟悉各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仅为X%。而高校思政课教师中,仅熟悉自己所教课程或所教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高达X%。在另一项调查中,有近三成(X%)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教材内容是最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因此,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了解大学生在中学学段的学情,就会简单重复讲授相关内容,无法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深度和高阶思维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思政课“每次改革创新都是通过落实到内容上来实现的,因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是课程内

  容的一体化”。调查显示,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有X%和X%的思政课教师会经常或偶尔主动了解相邻学段的内容,并进行内容的衔接整合,这说明教师的课程内容一体化衔接意识较强。但在思政课课程内容的实际衔接方面,有X%的教师认为存在“内容断层脱节、内容倒置、简单重复”的问题。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中学和高校思政课教师中认为存在课程内容衔接问题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思政课教师。因此,如何实现课程内容有效衔接,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明确的意识,更需要科学设计教材内容的衔接,尤其是处理好中学与高校课程内容的衔接。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式一体化建设情况思政课的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转化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教育教学方式的一体化处理不好,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效力也难以实现。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按照使用频率高低依次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法(X%)、讲授式教学法(X%)、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法(X%)、实践教学法(X%)。这说明各学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教无定法,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一体化的思路下,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要求,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效,也要注重挖掘其他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双线并举,推进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建设。调查显示,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认为所在学校重视

  语文等其他科目开展学科德育的探索,并且城市与乡村学校教师对该问题的认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X中小学对学科德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同时,X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也较为明显,有X%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较高,不同类型高校在这一问题上差异不显著。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情况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不同的,但其所追求的育人价值是一致的。因此,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教学意识和素养决定着其教学过程是否能实现循序渐进与螺旋上升,直接影响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教学意识与素养多数思政课教师具有思政课一体化意识。调查显示,多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考虑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学段衔接,高达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具备明确的思政课一体化意识。同时,一体化的意识也反映在教师对相关政策文件的主动了解与学习上。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意见》精神,包括X在内的各省(区、市)都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调查显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表示自己经常或偶尔学习研究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文件的比例分别为X%和X%。这一结果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的力度和效果。

  教师一体化教学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在一体化专业素养方面,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身对一体化教学设计的认知和实践不足,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尚未具备一体化教学能力。仅有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表示自己熟悉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材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中熟悉各学段教材内容的也只有X%,很了解中小学阶段思政课实际开展情况的比例仅为X%。因此,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实际开展情况的熟悉程度有待提升。

  教师培训与指导思政课教师参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活动较为普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后,X市教育主管部门联合X师范大学、X师资培训中心举办了多场市级规模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观摩活动,各个区教育局也结合本区情况开展了主题纷呈、形态各异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观摩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也积极参加了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的活动,其比例依次为一体化教学观摩或展示活动(X%)、交流研讨活动(X%)、集体备课活动(X%)、培训研修活动(X%)。不过仍有X%的教师未参加过任何相关活动,因此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仍有待加强。

  思政课教师对培训研讨活动的需求多样,一体化教学指导活动的需求突出。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对于不同主题的一体化培训研讨活动都有所需求,其中对一体化教学指导活动的需求最为突出(X%)。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加倾向于参加以不同学段学生思想道德及心理发展特点为主题的培训研讨活动,初中、高中和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加倾向于参加以教学指导及课程与教材体系为主题的一体化培训研讨活动。因此,思政课教师培训研讨活动在主题选择等方面应当关注和把握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内在需求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提升培训研讨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建设情况一体化建设需要多重机制保障,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尤为重要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普遍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多重机制的保障,其中尤其需要建立健全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X%)和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X%)。部分一体化机制问题相对突出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认为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机制中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X%)、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X%)、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X%)面临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这说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三、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X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折射出一些共性问题。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统筹管理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性、复杂性思维进行顶层设计。X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能够得以迅速有效地推进,得益于X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管理,并从政策、资源等方面为思政课一体化体系的建构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为基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制度建设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水平的内在需要,是检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需要把对思政课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把一体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规章制度并加以推广,从而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章有规可依,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由于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顶层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制度供给能力,也要注重制度执行能力。应把制度执行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年度考核指标,落实到对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研活动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项目的一体化评价中,切实把规则、制度作为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问题的依据和遵循。另一方面,要以宏

  观目标的规划与落实为重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突出强调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推进。宏观层面的目标作用在于:第一,有利于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系统运行提供方向指引。当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者在判断和选择上出现差异时,能用宏观目标来加以引导。第二,有利于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微观运行提供基本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和一线思政课教师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把握,始终需要以宏观层面的目标作为标准,去制订次一级的目标来指导实践,逐级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

  (二)搭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与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

  搭建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可以让高校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相互了解其他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法,逐步形成内容与教法相衔接的研究机制,定期开展高质量教学研究和专项课题研究活动。X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为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调查显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仍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在课程目标衔接和课程内容衔接方面存在不足,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简单重复现象。当然,有些内容的重复和反复是必要的,但如果是不区分层次的简单重复,容易降低高学段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加强一体化的平台搭建,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

  师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有整体性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递进性,才能有效避免内容重复,以实现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各有侧重并螺旋式推进。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在教育实践过程和一体化沟通过程中探索适合本学段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教研一体化也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来源。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在遵循共建共享共治原则的基础上,以高校为中心,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理论研究中心,采用集体备课研讨制度、资源数据共享等方式,辐射各学段教学科研,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让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人员都能够参与到相应的教研活动中,实现教研平台共建、教研问题共治、教研成果共享。高校作为教研领头羊,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辐射作用,主动对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开发专门培训项目,并鼓励高校思政课教师走进中小学开展教学实践。此外,还应深化各学段学校的研究合作,通过共同申报科研项目,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准确把握各学段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和成长需求,在协同合作中强化教师的一体化意识,从而提升教学改革的自觉性与针对性。

  (三)以一体化的理念观照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具备一体化意识的思

  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支撑。从思政课教师专业培养和发展的角度,需要有意识地把“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增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提升教师队伍的一体化能力。其一,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都应具备扎实的本体性知识,除了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外,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都要有所涉猎,能够综合运用本体性知识的储备,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同时,教师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整体布局与各学段之间的关系要有明确的认识,了解所处学段在一体化建设中的特定作用,力求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育效果。其二,从层次性角度出发,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要加强条件性知识的学习,提升与该学段相匹配的教研能力,遵循相应学段的课程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呈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层次性。其三,从关联性角度出发,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是内容连续、目标一致、功能相似的整体,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加强对各学段思政课的理解能力与衔接能力,深挖思政课教材中的共通性内核,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方法的探索与创新,积极与其他学段思政课教师开展交流互通,将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知识传授过程中,并不断探索各学段课程的内在关联性,关注所处学段学生的发展规律与身心特点,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有序衔接。另外,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的相关培训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还要统筹管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

  业培养与培训,制订一体化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引导思政课教师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使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成为专业发展共同体。

  (四)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机制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水平,实现各学段思政课的有机衔接、协同育人。首先,着力解决一体化机制建设的突出问题。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上存在相对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一是要完善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学习心理规律在不同学段做好课程设置,使学生对同一知识点产生循序渐进的理解和强化,实现入耳、入脑、入心。二是要完善教材一体化建设机制。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和教育部教材局的政策推动和制度保障,依托一体化的教材研究基地,分析目前教材一体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特有的教学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三是要完善一体化的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研中的领衔作用,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地、教学数据、教学师资、教学资料的整合与共享,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提供资源获取的便捷通道。其次,不断完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深层机制。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包括“动力、监测预警、调控、

  整合、激励、保障和评估等机制”。按照这一逻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应主要围绕动力机制、监督机制、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建设。其一,加强动力机制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被教育者认同,最根本的动力在于能够及时反映和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因此,要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能够长期有效,最重要的是真正反映教育者的利益诉求。其二,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建设。该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监督和反馈思政课相关人员是否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政策文件精神等积极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它不仅负责监督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是否落实到位,而且负责监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是否积极作为,还负责收集和反馈相关人员的建议及意见,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其三,加强整合和调控机制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整合和调控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和解决各学段在推进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本质上是利益分配问题所导致的,具体来说,包括责任、权益等。为此,需要建构切实可行的利益调控机制来进行协调。最后,扎实推进管理保障一体化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权责清晰、组织严密的管理保障机制是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途径。X年X月,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领导、指导、咨询、示范、培训、研判等。该指导委员会的成立,能够加强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的分类指导,

  从宏观层面也为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权威的、必要的机制保障,使中观与微观层面的机制建设有了根本的遵循。各教学单位应深化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管理协同等内容全部纳入一体化的机制建设中,从顶层设计和实际教学中加强机制的指导与实施,加大发掘、整合、优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资源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切实保障。

  

  

篇七: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学校思政课程课建设情况报告

  一、思政课建设机制

  我校思政课程,由学校党支部直接领导,杨关欣校长把握学校思政课的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过程中,监督学校思政课教学情况。由学校教务处和学校思政课教师具体负责实施思政课教学工作。学校领导和教务处坚持深入到班级思政课课堂,加强与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文件,领会其精神;

  对思政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计划和教学实践各环节严格把关;

  重视师德建设,利用政治学习,积极开展师德规范的学习交流活动;

  保证正确的教育方向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主体、目的、方法中的切实实施。

  学校现有思政课教师19名,负责学校1至9年级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专任教师4人,其中高级教师一名,中级教师三名。兼职教师共有15名,其中初级教师4名,中级教师7名,高级教师3名。学校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研讨教研、学习,积极选派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

  为配合思政课教学工作,学校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组织班主任教师和其它学科教师,积极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成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三、思政课教育教学

  根据学科设置标准,学校开设了1至9年级均开设了《道德与法制》课。1至6年级每班每周均开设了2节课程,7至9年级每班每周开设3节课程。在思政课教材选用上,学校严格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部编教材。

  为加强学校思政课学科建设,每学期开学前,学校教导处组织思政课教师做好备课工作,认真研讨教材,加强对教学大纲的掌握,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讨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交流教学经验。

  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把课本理论知识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促进了思政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四、思政课建设保障

  学校加大软硬件投入,学校为思政课等科任教师办公室配备了联网的电脑,以保证思政课教育教学及办公需要。

  学校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严格按照“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学科,保证学校思政课的正常开设,保证专任教师任教思政课的建设思路。

  五、思政课与实践相结合

  1.学校依托各种“活动日”、“活动月”,结合思政课、班队会等,开展一系列以思想品德教育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2.开展思想品德专题教育周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个体到集体,从外表到心理,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积极健康向上的品质。

  3.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板报、手抄报等形式,积极开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德育活动,使我校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形成健康、文明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

  

  

篇八: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的几个视角或维度

  从去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与示范中心”申报与建设工作以来,一下子把不温不火的课程思政建设带入了一个建设的热潮之中。当然,一方面也是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出台、开启了对各个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所有的高校、所有的专业、所有的教师建设课程思政情况的督促及督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可能最强有力的驱动力就是“项目驱动”所致。

  承蒙各位圈内朋友的关注和支持,我个人才会有动力去撰写一些关于课程思政方面的小文章,去思考一些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这期间也受到了一些高校、机构的邀请,围绕着与课程思政相关的育人、申报、竞赛、课题、成果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交流。尤其是接受了我们陕西省一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评审工作,也接受了省外教育厅、高校的邀请进行评审,这样通过各种接触、观看申报书、讲课竞赛,基本上将全国高校及其专业教师做课程思政的状况、水平等大致上有了了解。最令我关注和奇怪的是:课程思政的提出到建设,已经不是这一两年的事儿,尤其是近两年来,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展示的培训及示范非常的多,也的确有一些高校的某些课程的课程思政工作做得比较好,但是大多数专业课及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几年前存在的问题直到今天依然地存在呢?解决课程思政的建设的关键,绝对不是在于对于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元素挖掘、元素的融入等一些操作技巧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对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理念的认知问

  题。因此,为了帮助更多的专业课教师能够从教书育人等视角更好地、更全面地、更深入地理解课程思政,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解,其实也是希望致力于做课程思政的单位和专业课教师朋友们,可以从下面任何一个维度来理解课程思政,都不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一、从教书育人出发,理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对专业课的意义

  现在不少的专业课教师,之所以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比较纠结,关键就在课程思政中的“思政”两字。在许多的专业课教师的眼中或心目中,提到“思政”还仅仅只是从字面上来理解。表象化的“思政”,不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做的工作和所讲的话语吗?让我们做课程思政不就是让我们也来上思政课吗?而支撑着这样理解的往往又是这些专业课教师一贯看不上眼的、是自己最不熟悉的内容和话语,这样事实上不就形成了专业课教师内心当中的“困惑与痛点”了吗?要做好课程思政,还不是只凭着一腔热血,也不是学会了技巧就能够达到目的的。在2016年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在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作为“三全育人”之首的课程育人中,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兼有育人之功能;而作为与思政课建设同向同协、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其建设的高线就是在立德树人的工作中,专业课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而课程思政的底线就是约束一些个别专业课教师的言行、防止教师的师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因此,绝不可忽略专业课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贯彻立德树人的原则,对学

  生进行价值塑造和价值引导、二、从协同育人出发,理解高校课程育人面临的育人环境的问题从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提出的初衷来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从底

  线上看,主要是要警示和约束一些个别的专业课教师利用专业课的课堂,释放与其承担课程并无关联的负面信息,对学生形成负面的影响和诱导,不要说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同向同行,而是专门和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是同“路线方针政策”唱反调,有悖于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现在由于从教师的师德师风底线与红线要求出发,一些过去试图挑战底线的教师暂时处于“闭嘴”状态,但是其内心是否认同我们的育人目的与育人目标,从表向上看很难做出判断,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从高线上看,今天突出强调课程思政,主要还是从在高校中,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专业课程本身,在育人这项工作中,一点也不比思政课的重要性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出台后,一度流行的提法,即四个80%的说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高校,80%以上的教师是专业课教师,80%以上的课程是专业课课程,学生们的80%以上的经历绝不是花在思政课身上,80%以上的学生更认同是专业教师及导师对其人生影响的作用大)。因此,建设课程思政,就是要凸显思政课之外的所有课程,都要承担育人职责,发挥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效果,从而为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效果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从教育规律出发,要遵循教育、认知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课程思政建设肩负着两种使命:一是育才,二是育人。特别是在

  今天这样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育人的要求甚至高于育才。正如我们要将战士训练成百发百中的神枪手,这是从业务本身的要求上看的;但是,比打枪打得准更重要的是要从一开始就解决“瞄准谁和打谁”的问题。因此,从思政课之外的所有的课程所肩负的育人职责来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引导,仅仅从这一点上来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着某种的相关性。既然育人是贯穿在各种课程之中,在育人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专业课进行育人绝不是我行我素的随意进行的,而是应当遵循相关的规律。课程思政首先是一种教育的形式,就应当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比如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发展要求、受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也就是教育从来不是在真空中进行,要充分考虑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特别是要突出“家庭社会学校网络”的一体化、突出大中小育人的一体化,以及所有课程之间(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做课程思政,不要学会方法,更要寻找必要的理论支撑,比如教育学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原理的支撑,这样才会使课程思政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既有高度,又令人信服。

  四、从教学要求出发,遵循课程要求,不要改变本来的课程属性在做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从不认同到比较认同、从被动完成到积极主动去做,这本来是非常好的事情,这是对于育人工作的整体认识的提升。昨天,我在参加学校关于课程育人成效的汇报和评价时,主持人提议让我来进行一下点评。我首先还是要肯定几年来大家的齐心协力,为有效育人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我大致总结

  这样的几个方面:一是育人意识显著增强、二是育人环境明显改善,三是育人工作各具特色,四是育人机制更加灵活,五是育人成效明显提高。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中,存在着对于课程思政的片面认识,把课程思政中的“思政”狭义化,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的缝隙中塞满思政的概念和贴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标签,“两张皮”的问题五年前课程思政刚刚提出来的时候和今天面对的情况几乎一样,更有甚者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的核心要义”,拆散分解到专业课的内容中,以为这样就是贯彻了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这典型就是“为了思政而思政”的形式主义。还有一些教师,在课程的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将原本学科属性明显、逻辑清晰的专业课,硬是生搬硬套地搁置在自己的专业课中,比如生物基因的课程被一些人生生地加入传承红色基因,一节专业性极强的通信原理课程愣是被改造成为“红色通信史”。

  五、从建设要求出发,将知识、能力和价值塑造与引导有机结合专业课就是专业课,在人才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中,主要承载的是对学生进行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专业理论与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这既是学生选择相关专业进行学习的主要目的,也影响着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安身立命与服务社会的能力的大小。强调课程思政建设,是要求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载体,发挥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要肩负起育人的基本职责。许多的专业课教师骨子里面渗透着一种认知,即:育人的事儿,有专人负责,也就是学校有那么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干

  部队伍等),专业课教师就是讲好知识、训练好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技术手段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也必然涉及到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和认同。高考的结局必定还会存在学生学习的内容未必是其主观愿望上的东西,他个人对于学科的、专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并不一定了解。有些专业还涉及到相关领域的行业精神。如果讲授者仅仅只是传授了知识和技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学生专业不认同、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动力等问题,因此,实施课程思政就是要防止理论和实践、教书与育人相脱节,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和引领渗透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育的过程中。

  六、从建设原则出发,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实现有机的统一其实,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最困扰专业课教师的,显然是混淆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思政课程的性质与功能定位。对于思政课程而言,其课程属性最为突出的就是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如果理论性这一点和其他课程相比有其共同的要求之外,政治性和思想性带有明显的方向和意识形态性,这一属性决定了思政课程在育人过程中,要做到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守牢政治底线、恪守政治原则;同时,既要坚持传播正向的东西,同时面对错误的观点和思潮要敢于斗争和亮剑,这些要求显然表明思政课是显性育人。这也是思政课为什么要有“政治强”“有信仰”的人来讲的原因。但是,思政课之外的所有课程,从课程属性本身与思政课相比,主要还是以教授知识和传授技能为根本,绝不可改变专业课本身的属性,否则对学

  生成长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但是绝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他人的工作,与专业课教师没有关系。“传道授业解惑”是三个不可分割的育人环节或者要素。但是这种育人的理念与实践,在多数情况下应当是一种“隐性教育”,这是专业课的课程性质与目标任务,以及同人们对于专业课程本身的惯性认知分不开的。专业课挖掘自身的育人元素,将其与知识、能力的教育融为一体,就像“盐溶于水、溶于汤”一样,渗透在育人的过程中,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两类育人理念或育人的课程在育人这一问题上,应当是更好地实现协同和同向同行。

  

  

篇九: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

  摘要:在中职教学中,思政教学一直属于重要教学内容,在现代教育深入开展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于中职学科思政教学方面所提出的需求也日益增多。现阶段中职学生的思政与基础知识教育还存在欠缺,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根据学生性格特点,科学合理选用有效的教育手段,积极导入正确思政理念,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意识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数学教学

  引言:由于现代的中职学生一般接触手机等移动互联网通信终端较多,对互联网上的错误信息内容还不具有一定的辨认、甄别功用。因此这些信息内容都必须从中职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遵循德育教学以人为本的宗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素质教育管理。而就当前在中职所进行的思政素质教育情况看来,多数思政教育者仍然以传统的讲课方法向中职学生传授思政德育知识,或命令中职学生遵守自己所传递的品行价值理念,没能进一步结合时代精神特点以及中高等级职务学生的心理发育规律。

  一、目前阶段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现状

  1、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学内容实践性不足

  当前,在中职思政教学管理工作中,师资力量欠缺是影响改革创新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关键因素。在中职学校,思政教学专业老师都拥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哲学基础知识,政府管理兼职教师,对思政教学的核心理念和教学内容往往是一知半解,或不甚了解。同时,由于专业技能人才的不足,使得传统教学形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为主,而课程又主要依据传统教材内容设计,实用性欠缺,对传统课程思政教学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1]。

  2、学校重视程度不足,课程安排不够合理

  基于中国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中职学校一直坚持课程思政教学属于辅助性教学,而不够重视。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确保在校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职业技能,全面增强竞争力,中职院校教育素质较差,学生思维水平和道德规范并没有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学生水平较低,道德标准较低

  针对中职学校而言,大多都会把中考失利学生当做生源,由于其社会接受能力、学习意识、自控能力等方面不足,教育效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想,因此和一般初中生一样,综合素质较低下。此外,由于中考失利也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学业信心缺失,对老师的支持和关注产生了厌恶情感,从而无法确定发展方向。同时中职毕业生的反叛心态强烈,思维比较幼稚,部分毕业生出现沉迷上网、早恋以及打架等现象[2]。

  二、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策略

  1、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在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一直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但通常,中职学院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专门开展关于爱国主义的课题研究,而只是会针对学生相应的专题提出开展课程讲座。而在中职学院的教育过程中,思政课程也是非常关键的课程,与普通文化教育以及体育课程等构成了课程基础。而思政课程则与普通的课程也有一定的区别,逻辑思维不仅承担着基础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承担着转化逻辑思维的任务。而与此同时,在思政基础课程中的思想基础课程同时也会承担着法学专业基础课程和思考政治学理论知识课程。如此老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三观课程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指导。而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针对学生爱国思想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育内容。在思政管理工作课堂中,爱国的思想素质教育可以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构成思政管理工作课堂的主要中心部分。但同时,在当今时代中等职务以上学生的人群中,也会发生爱国思路严重滑坡的现象。所以,老师们应当在思政管理工作课堂中进一步扩大爱国思想教育的含义。

  1.

  强化教师队伍思政素质

  思政老师是学校思想道德培养管理工作的主要渠道,所以承担着培养学生端正人生观、价值理念和世界观,形成科学合理生命引导,育人育德,传授中国传统品德和真诚友爱的品德等重要责任[3]。所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思政教学活动,对办学宗旨进行改造,尤其是加强课程思政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也因此必须积极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吸引符合中职教育要求的人员,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在选择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必须把教师思想职业道德素质视为主要的考核指标,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由于刚毕业,教育经历相对较少,而且还没有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等基本思政理论知识,会严重影响中职学校的思政知识教学。其次,学校必须组织对老师进行职业培训,使老师能够充分地认识思想道德,从而保证老师不但能够全面对学生进行思政教学,还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品德操守,从而保证教师思政理论知识教学。

  3、采用“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

  在新时期,网络信息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学生不但能够借助教师获取专业知识,而且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专业知识。对于一些学科领域,老师还没有精确预测学生思维活跃度。所以,通过互联网+方式,学校必须对学生主体作用作出认识,并加以充分肯定,学校必须给他们创设公平、和谐、民主的氛围,给他们提供自主讨论和互动平台,使学校管理效用发挥,切实充分调动他们思政教学积极性。

  另外,对于学生的网上交流与留言等内容充分关注,理解他们的实际诉求和正确合理应用诉求,从而引领他们走出困惑。对于提升学生信服度与接纳水平程度,必须借助了解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此外,还必须从他们中找到榜样,从而帮助他们能够相互了解。深入推进新教学方式研究,根据学生的自我特点,以确立学生为主要中心,积极地创设自主交流、自主学习的环境,利用学生自习对单向意识灌输教育的替代,让学生政治意识过硬、思维超前。

  结束语:中职生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黄金时代中,而青少年时代的知识、文化积累也将左右着其在今后一生中的理想与选择。基于新时代

  背景,中职教育机构积极践行新学科思政教学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思政教学方式,不断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慧广.课程思政理念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探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2]蓝海南.新时代提高中职校思政课实效的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9).

  [3]熊炼.论“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问题及创新对策[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2).

  

  

推荐访问: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情况 课程 情况 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