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共党代会议报告】市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舒兰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报告五年(精选文档)

时间:2023-05-16 08:50:07 浏览量:

市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舒兰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舒兰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舒兰发展进程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党代会议报告】市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舒兰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报告五年(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中共党代会议报告】市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舒兰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报告五年(精选文档)

市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舒兰市

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舒兰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舒兰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和吉林市委的领导下,我们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市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谱写了舒兰发展的崭新篇章。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发展实现历史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预计到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8亿元,是2006年的3.4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7亿元,是2006年的3.5倍,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5亿元,是2006年的4.2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80亿元,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980元和6950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5330元和3203元。项目建设取得历史突破。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8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320个。北京汇源、吉辉钼矿、永和豆浆、江苏雨润、吉粮集团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工业经济迅速崛起。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规模工业企业达到98户。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规划面积从10.5平方公里增加到28.9平方公里,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3户。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粮食产量突破100万吨,被农业部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牧业强市进程加快,标准化牧业小区达到349个,各类专业大户发展到16500户。第三产业日益繁荣。商业开发进程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走在全省前列。金融环境进一步优化。成立了省内第二家农村商业银行,组建了小额贷款担保公司、舒银村镇银行、中行舒兰支行等金融信贷机构。旅游产业不断壮大,漂流、红叶等旅游项目形成品牌。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城和省级文明城,高标准编制了《2010年-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加速中心城区南展东拓,城区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实施了城市路网、上下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集中供热中心、水源地整治、文体中心、文化广场、顺水河带状游园等一批重点工程,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创新了城市管理体制,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实施了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得到极大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五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劳务输出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县和劳务输出示范县。城乡低保实现扩面提标,社会救助范围进一步扩大,累计发放社会救助金3.8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效显著,共改造棚户区76.4万平方米。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五年共化解各类信访积案432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了“平安舒兰”、“法治舒兰”创建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连续五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平安县(市)。

过去的五年,是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五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效推进,文化新村、文明社区、文明机关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凝心聚力促转型”主题实践活动成效明显,转型攻坚氛围进一步浓厚。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累计投入19301万元,改扩建学校90所,高考重点率、本科率居吉林地区外五县(市)前列。累计投入6000万元,改扩建医院27所,医疗服务条件得到改善。全民健身和广场文化蓬勃兴起,农村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富有特色。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连续五年保持了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荣誉。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人大、政协在共谋发展中参与分工,在服务大局中同心同德,在履行职能中肝胆相照。统战、武装、群团、老干部、科技、民族宗教等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过去的五年,是党的建设切实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五年。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全市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强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三项工程”,累计投资3560万元,新建村部123个,改造村部87个,实现了村级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被省委评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先进单位。健全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了岗位目标责任制,有效调动了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规范了干部选任程序,创新了干部选任办法,切实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2010年我市组织工作满意度全省排名第三。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开展了农村“两个中心”、“三项制度”建设,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经验在吉林地区推广。深入开展“三帮双促”活动,改进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精心组织“大调查、大走访、大回访”活动,经济发展软环境明显好转,2010年软环境测评全省第一。切实加强了作风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来,在省委和吉林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历了各种挑战,战胜了重重困难,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舒兰发生的巨大变化,彰显了舒兰人民不甘落后、勇于赶超的进取精神;展现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戮力同心、克难攻坚的满腔热忱;凝聚了历届市委班子、广大老同志、社会各界人士务实奋进、共谋发展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中共舒兰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所有参与、支持舒兰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认清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足,对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少;二是解决民生问题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三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化解,维护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四是部分干部能力不强,思想观念、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长白山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我市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等重要机遇,站在全局的角度审视舒兰,站在时代的前沿谋划舒兰,时刻洞悉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和区域的竞争态势,密切关注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利用好我市处于“两省三地”中间节点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两省三地”的辐射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带动,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和转型接续产业,切实增强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认准路子不折腾,咬定目标不动摇,狠抓落实不懈怠,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力以赴促和谐,努力实现转型发展的奋斗目标。通过五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家乡人自豪、投资者向往、外地人羡慕的幸福舒兰!

未来五年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吉林市委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为统领,以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市为目标,努力促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实现舒兰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振兴。

围绕总体思路,我们要全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由传统制造企业向现代精深加工企业转型,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着力实施现代农业推进计划、现代企业培育计划、现代服务业跃升计划,到2016年,生产总值达到415亿元,年均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21.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千亿元大关;三次产业比重由28.6:29.8 :41.6调整为18:45.5:36.5;实现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入全省前10名的目标。

一要实施现代农业推进计划。经济转型基础在一产。要坚持以农为本,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基本方向,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目的,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巩固农业大市地位。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贡米之乡”品牌。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00万吨水平。加快建设全省牧业强市。围绕高档肉牛、肉鸡、生猪、白鹅等产业,建设标准化牧业园区,发展规模养殖大户,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到2016年,标准化牧业园区达到480个以上,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0%以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拓展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完善农产品与市场联结机制,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效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好农村基础设施,办好各项惠民实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依托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打造一批具有舒兰特色的小城镇。

二要实施现代企业培育计划。经济转型关键在二产。要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财政贡献大、安排就业好、带动致富快的大项目,重点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延续、小城钼矿开发、舒矿集团深部层煤田开发、开原钼矿钼深加工、5万头高档肉牛养殖加工等重大建设项目及交通、水利、城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扩充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力争每年新实施3000万元以上大项目100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以上,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以上,在增量上求突破。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四大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引导企业实施技改和新产品开发,鼓励企业到开发区进行异地新建,推进企业对外合资合作,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规上企业数量扩张,在存量上求增长。到2016年,规模工业企业达到200户以上,财政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举全市之力支持开发区率先发展。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加快北部工业区建设,规划建设平安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开发区晋级升位。到2016年,开发区要引进生成亿元企业50户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00亿元以上,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0亿元以上。

三要实施现代服务业跃升计划。经济转型潜力在三产。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立足城市总体规划,对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区、社区商业、专业市场及专业特色街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努力完善城乡商贸服务体系,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城乡商业格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引进金融、信息、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完善便捷的服务。积极发展社区、医疗、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满足群众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到2016年,商贸限上企业达到200户以上。

(二)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推进城市转型。

推进城市转型,就是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规划系统、城市功能系统和城市管理系统,把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成一个以生态为主题、山水为特点、宜居为目标、地域文化为内涵、健身休闲为载体,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园林城。

一要完善城市规划系统。以建设中等城市和生态园林城为目标,按照资源能源节约、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人流物流便捷、社会事业发达、城市管理高效、生态环境优美的要求,构建以中心城区和吉舒城区为核心,以连接两城五桦线生态走廊为景观带的“双核一带”城市发展框架。中心城区重点实施“四区”同进发展战略,即规划建设东部新城区,改造提升西部老城区,开发打造南部商贸物流区,调整拓展北部工业区。吉舒城区重点是利用国家政策和项目,改造建设吉舒主城区,搬迁腾空和规划建设天合、东富工业区,加速吉舒城区与开发区融合,构筑以工业为基础、商贸服务业为支撑的工贸新城。五桦线生态走廊重点是以绿化、美化、亮化为主的景观带建设,使其成为连接双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到2016年,城市建成区总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

二要完善城市功能系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中心城区交通条件,构建“四横三纵一环”城市路网。完善水电供应系统,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全覆盖进程,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实施一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休闲游园、绿地广场、城市雕塑、文化小品等城市景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三要完善城市管理系统。巩固省级卫生城,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实行数字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建立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监督、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坚持不懈地开展住宅小区、市场秩序、违法建筑等整治活动。大力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工程,让城市时时洋溢和谐与温馨,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就是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解决好群众最根本、最现实、最迫切的利益问题,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管理体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形成以就业为根本,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为基础,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下。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生育、失业、工伤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确保城乡低保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性经费投入,加快城市棚户区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

二要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以争创省级文明城为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开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把握舆论导向,提升舆论宣传的引领力和服务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建成全省教育强县。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为核心,加快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建设,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工作,争创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高标准制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推进计生、广播电视、老龄和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三要健全社会管理体系。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完善党委、政府牵头,政法、信访等部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信访工作机制,着力化解信访积案。持续推进“平安舒兰”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深入开展“法治舒兰”建设,加快依法治市进程。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开展煤矿、道路交通、消防等行业和领域的专项整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按照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生态转型。

生态转型就是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把生态作为战略资源和发展品牌,健全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推动循环经济与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大力实施生态绿化工程、生态环保工程、生态旅游工程,使“蓝天碧水”与“青山绿地”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要实施生态绿化工程。以实现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村屯林网化为目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毁林开荒和乱占林地等行为。加强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建设“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宜居城市。加大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经济林、果园和采煤沉陷腾空区植物园,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到2016年,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

二要实施生态环保工程。完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实现污水集中排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农牧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彻底取缔小锅炉,实现城区集中供热,改善城区空气质量。推进沙河水库水源地、主要江河险工险段和小流域治理,确保水体安全。加大顺水河、黄泥河、细鳞河综合整治力度,让清水绿带贯穿城区。加强对钼、硅石、粘土、煤炭等矿产资源保护,做到统一规划、有序开采,严禁小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到2016年,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大于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

三要实施生态旅游工程。充分发挥我市独特的人文底蕴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民俗风情、女真文化、山水风光、休闲农业、森林冰雪等旅游品牌,重点提升漂流、红叶等旅游项目,打造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以历史宗教文化为灵魂的多节点、组合型的旅游产业,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转变理念引领转型发展。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政治立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不懈地推进思想解放,以思想观念更新促进发展模式创新,以思想解放推动事业快速发展。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统揽全局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担当起舒兰转型发展的历史重任。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好队伍推动转型发展。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切实把各级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和谐、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三用三不用”的用人导向,褒奖实绩突出的干部,支持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老实干事的干部,真正让肯干事的受尊敬、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让老实人不吃亏,切实把那些务实干事、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全面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为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干部管理,规范干部日常行为,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不断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础巩固转型发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帮扶”和“示范村提升、后进村提高”活动,帮助基层薄弱党组织进档升级,帮助困难党员和群众脱贫致富。强力推进第二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促进农村党建整体升位。进一步完善社区、机关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强化党员队伍建设,使广大党员成为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急难时刻豁得出来的时代先锋。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改进作风服务转型发展。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设具有舒兰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对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认真开展专项治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整治“庸懒散”,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好“双促”活动,建立“大调查、大走访、大回访”长效机制,巩固全省最优软环境县(市)品牌。

五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凝聚合力推进转型发展。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强化党管武装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全社会的思想意志同我们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上下一心的工作合力,全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争先进位,不断开创我市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同志们,未来五年任重道远,转型发展充满希望。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发展激情,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加锲而不舍的工作劲头,为开创舒兰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共党 舒兰市 中国共产党 【中共党代会议报告】市委书记在中国共产党舒兰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报告五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