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12篇)

时间:2022-11-25 08:00:08 浏览量:

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12篇)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文献资料库:书目摘要15.1英加登与伊瑟尔  书目摘要:1,罗曼·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未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12篇),供大家参考。

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12篇)

篇一: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文献资料库:书目摘要15.1英加登与伊瑟尔

  书目摘要:1,罗曼·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未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目录:英译者序导言第一节研究的范围第二节问题的初步概述第三节关于认识对象根本结构的认识适应性第四节关于文学的艺术作品的根本结构自根本观点第五节固定为书面形式的文学作品第六节论题的界定与最初的基此题目第一章对文学的艺术作品认识的初级阶段第七节掌握书面符号和语词声音第八节理解语词和句子意义第九节消极阅读和积极阅读第十节客观化作为从意向事态到文学作品中再现客体的过渡第十一节再现客体的具体化第十二节图式化外观的现实化与具体化第十三节理解作为诗歌作品的文学的艺术作品的特殊性第十三节作品中所有层次结合为一个整体以及对作品观念的理解第十四节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理解的复合性对其具体化形式的影响第二章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具体化中的时间透视第十五节作品各局部顺序的结构第十六节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文学的艺术作品

  第十七节“时间透视〞现象第十八节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具体化中的时间透视第十九节阅读后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第三章对科学著作的认识第二十节科学著作与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区别第二十一节对科学著作的理解与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知觉把握第四章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各种认识第二十二节对深层问题的展望第二十三节认识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各种态度第二十四节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第二十五节有一种特殊的“文学〞经验,抑或它属于审美经验?第二十六节对文学的审美经验的假设干见解第二十七节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前审美研究第二十八节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审美具体化的反思认识第二十九节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审美经验和作品审美具体化的反思认识的区别第五章关于文学的艺术作品的知识的批判思考的假设干问题第三十节绪言第三十一节关于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前审美反思认识的知识批判问题第三十二节关于审美经验的知识批判的假设干问题第三十三节关于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审美具体化的认识中的假设干认识论问题后记

  内容提要:本书主要论述认识文学的艺术作品要经过的过程、可能的认识方式及其可以

  期待的结果,可分为六局部:一、研究的问题;二、对文学的艺术作品认识的初级阶段;三、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具体化中的时间透视;四、对科学著作的认识;五、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各种认识;六、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知识的批判思考的问题。

  2,W·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霍桂桓李宝彦译,杨照明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目录:前言第一局部情境——文学的解释:语义学还是语用学?第一章局部的艺术——整体的解释第二章审美响应理论的根本原理第二局部虚构作品的现实:文学本文的功能主义模型第三章剧目第四章策略第三局部阅读现象学:文学本文的处理第五章领会本文第六章阅读过程中的被动综合第四局部本文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学本文的交流结构第七章本文和读者之间的不对称现象第八章读者的构造活动是怎样激发起来的

  内容提要:本书为伊塞尔阐述接受美学的重要著作,全书以“阅读活动〞为中心,从情

  境——文学的解释:语义学还是语用学,虚构作品的现实:文学本文的功能主义模型,阅读现象学:文学本文的处理,本文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学本文的交流结构四个局部阐述了伊瑟尔的读者接受文论。

  3,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目录:绪论第一章接受美学的思想、理论渊源

  第一节理解和解释的本体论——从海德格尔到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第二节艺术作品的“不确定域〞与读者的“具体化〞和“重建〞——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第三节文学形式与审美标准在接受中演进——从俄国形式主义到布拉格结构主义第四节作为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现象的文学艺术——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学社会学第五节同社会接受唱反调的文学艺术——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美学第六节文学接受的心理轨迹——阅读心理学种种第七节诉诸读者的自由想象——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第八节“期待视界〞与“范型〞理论——波普尔与库恩的科学哲学第二章接受美学的诞生及其开展第一节接受美学诞生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第二节生气勃勃的康士坦茨学派:尧斯和伊瑟尔第三节东进与西渐第四节美学开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第三章文学本体论:对文学的存在方式的探讨第一节传统的文学本体论的缺陷第二节新的问题:文学为什么存在?怎样存在?第三节解答文学本体论问题的新思路第四节文学:三环节交互作用的活动过程第五节文学:创造和接受的社会交流过程第四章文学作品论:本文的召唤结构第一节英伽登和韦勒克的文学作品结构模式第二节文学作品:多层次的语言结构系统第三节文学作品结构的召唤性第五章文学认识论(上):个体阅读心理学第一节从发生认识论谈起第二节阅读的“前结构〞: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

  第三节语符一意象思维:从文字到意象第四节二级阅读:反思性的“问答逻辑〞和视界交融第六章文学认识论(下):群体接受社会学第七章文学创作论:追随“潜在的读者〞第八章文学价值论:对读者审美需求的意义和效用第九章文学效果论:对接受者视界的改变与影响第十章文学批评观:读者对作品的阐释与评判第十一章文学历史观:文学接受与效果的历史之链结论

  内容提要:本书详细地阐述了接受美学的思想、理论渊源和接受美学的诞生及其开展,

  并从文学本体论、文学作品论、文学认识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价值论、文学效果论、文学批评观、文学历史观等多个方面对接受美学进行了阐释。

  4,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目录:导言现象学:一种根源性的思想追求第一章现象学与美学的方法论变革第一节二元论:传统美学的方法论特征第二节胡塞尔:超越自然主义第三节海德格尔:走向后形而上学的思想第四节萨特:走向现象学与辩证法的融合第五节梅洛—庞蒂:反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第二章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第一节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第二节胡塞尔之后意向性理论的开展第三章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胡塞尔:作为意向对象的审美对象第二节海德格尔:审美对象——存在真理之闪耀第三节萨特、茵加登和杜夫海纳在审美对象问题上的争论第四节讨论第四章审美对象与艺术作品第一节对于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的初步区分第二节艺术作品的结构形态第三节茵加登:艺术作品的具体化问题第四节杜夫海纳:作品、表演与公众第五节讨论第五章审美对象与其他对象第一节审美对象与生命对象第二节审美对象与自然之物第三节审美对象和实用对象第四节审美对象与能指对象第五节审美对象与世界第六节讨论第六章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第一节胡塞尔:审美经验是一种直观行为第二节萨特:审美经验是一种想像活动第三节梅洛—庞蒂和杜夫海纳:审美经验是一种知觉活动第四节茵加登:审美经验是一种情感活动第五节讨论第七章审美经验动态过程第一节呈现阶段第二节构成阶段第三节评价阶段第四节讨论第八章审美经验的主体间性特征

  第一节现象学的主体间性理论第二节萨特:写作活动的主体间性第三节乔治·普莱:阅读活动的主体间性第四节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的主体间性第九章现象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第一节现象学与解释学美学第二节现象学与接受美学第三节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第四节现象学与后现代主义美学结语反对形而上学与现代美学的出路参考书目后记

  内容提要:本书是国内目前第一部对现象学美学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全书把现

  象学美学在方法论方面的奉献作为全书研究的重心,并且贯穿始终。作者一方面关注各个现象学美学家在思想上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通过比拟揭示他们相互之间的分歧和差异,并且对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根底上提出自己各家学说的明确判断和独立主张,进而使全书具有了宏观的理论视野和较强的历史感。

  5,郭勇健:?文学现象学——英加登<论文学作品>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21年版

  目录:导论英加登与现象学美学一、英加登在中国二、英加登的方法与体系三、英加登与海德格尔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一、提问方式二、本体论美学(一)现象学本体论(二)人类学本体论(三)境界本体论(四)形式主义(五)新批评三、价值问题第二章纯意向性客体一、既非观念客体,亦非实在客体二、反对心理主义,从现象学出发(一)文学作品与心理体验(二)意向性·意向性客体·纯意向性客体三、文学作品的层次性结构第三章语音造体层次一、文字与语言二、语词:声音材料与典型形象三、更高级的语音造体(一)活的语言(二)节奏与乐调第四章意义单元层次一、现代哲学与意义问题(一)语言的转向(二)意义的发现二、英加登的意义理论(一)总论(二)语词

  (三)语句1.语词与语句2.局部与整体3.意义与对象三、拟判断(一)艺术与科学(二)真判断·纯陈述·拟判断第五章再现客体层次一、再现客体的空问(一)观念空间·现实空间·想象空间(二)认识中心二、再现客体的时间(一)各种时间的区分(二)时间透视三、未定域四、形而上学质(一)文学与思想(二)形而上学质第六章图式观相层次一、观相与图式观相二、文学作品与图式观相(一)“诗中有画〞与观相(二)“不隔〞与图式观相三、潜在与现实第七章具体化与复调和谐一、具体化(一)文学作品及其具体化(二)具体化与作品的“生命〞二、复调和谐

  结论英加登文学现象学的启示一、积极的启示(一)总体的启示(二)方法的启示二、消极的启示(一)英加登与海德格尔(二)作品与文本附录从实践论到现象学--论当代中国美学的开展趋势一、“当代中国美学〞释义二、20世纪中国美学三、走向现象学美学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内容提要:本书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纯意向性客体、语音造体层次、意义单元层

  次、再现客体层次、图式观相层次、具体化与复调和谐、英加登文学现象学的启示等多个方面对英加登的现象学美学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6,贺晓武:?沃尔夫冈·伊瑟尔的虚构诗学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目录:导论伊瑟尔解释文学的延续性第一节从审美反响理论到“文学人类学〞第二节伊瑟尔“文学人类学〞的独特性第三节从“文学人类学〞到虚构诗学第一章虚构思想开展的脉络第一节文学虚构说的萌芽第二节文学虚构观的开展

  第三节伊瑟尔虚构诗学确实立第二章文学虚构的人类学意味第一节虚构与文学虚构:遮蔽还是揭示第二节讲故事的人:文学虚构之源第三节文学虚构的人类学根据第四节文学虚构的人类学价值第三章虚构诗学的根本内涵第一节文学虚构行为的方式第二节想象的渊源及其价值第三节难解之谜:虚构诗学的复杂性第四章文学虚构的游戏、表演与诗性意味第一节文学虚构的游戏与超游戏性第二节文学虚构的表演性第三节文学虚构的诗性意味第五章文学虚构的范式第一节复杂的现实:文学虚构范式的根底第二节异中之同:文学虚构的四种范式第三节范式互补:文学虚构的包容性第六章文学之真:虚构的真理第一节文学虚构超越客观实在第二节文学虚构创造真实世界第三节文学虚构超越历史真实第四节走向体验和真理的文学虚构第五节历史、真实与虚构:以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为例第七章文学之善:虚构的伦理第一节源于现实伦理的文学虚构第二节超越现实伦理的文学虚构第三节作家与文学虚构的伦理冲突第四节文学虚构对人类伦理的奉献

  结语参考书目索引后记

  内容提要:本书以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思想为根底,试图从文学虚构的诗学价值入

  手,讨论文学理论最根本的原理问题。以接受理论著称的伊瑟尔转向“文学人类学〞,试图答复人类为什么需要虚构的问题。他的思想既不同于弗莱探索各种原型的实证主义的“文学人类学〞,也不同于研究文化主体性的“人类学诗学〞,为我们探寻虚构诗学的根本问题作了奠基作用。

  =================================================================

  

  

篇二: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英伽登文学作品理论的特色和影响

  钱晶

  【摘要】罗曼·英伽登是波兰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他师从胡塞尔,继承其现象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建立了其现象学美学的基本框架,构筑了独特的分跨三者的现象学美学系统,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理论的时代,对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和美学思想的推动发展作出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罗曼.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的特色和对后世文学理论建立之影响。%RomanIngardenwasawell-knownPolishphilosopheraswellasesthetician.AsastudentofEd-mundHusserl,IngardeninheritedtheHusserl'sideaofphenomenologyandresearchmethods,establishedhisbasicframeworkofphenomenologyaesthetics,andconstructedauniquephenomenologicalaestheticssystemrelatedtophilosophy,phenomenologyandaesthetics.Thus,heinauguratedaneweraofaesthetictheoryandmadeatremen-dousimpactonthedevelopmentofwesternliterarytheoryandaestheticalthoughtintwentiethcentury.Thispaper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ofRomanIngarden'sliterarytheoryandofitsimpactontheestablishmentofthelaterlit-erarytheory.

  【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31)003

  【总页数】4页(P6-9)

  【关键词】现象学美学;罗曼·英伽登;文学作品论;特色;影响

  【作者】钱晶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09

  罗曼·英伽登(RomanIngarden,1893—1970),波兰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是二十世纪西方现象学美学的代表之一,他早年研究数学和哲学,后师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罗曼·英伽登继承吸收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方面入手,建立了其现象学美学的基本框架,构筑了独特的分跨三者的现象学美学系统,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理论的时代,对二十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和美学思想的推动发展作出了深远的影响。罗曼·英伽登一生著作斐然,《论文学作品》是公认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著作。《论文学作品》是罗曼·英伽登的处女作。在该书中,他阐发了自己的文学作品理论,集中分析阐述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及其基本结构,而后又研究探讨了对作品与审美欣赏活动及审美客体与审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的认识,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艺术作品的具体化、审美经验、审美对象、审美价值各部分的详细讨论研究,建立了具有现象学美学色彩的文学作品理论。《论文学作品》与1937年出版的《对文学作品的认识》被认为是姊妹篇,后者是对前者的相关理论思想做出了进一步解释与修正。他通过这两部作品全面而又集中地阐释了其文学作品理论,即“现象学文学作品论”。在《论文学作品》中,英伽登根据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这一思想和现象学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他认为文学是一个复合的、分层次的客体,

  文学作品的存在取决于作者和接受者的意向行为,但又不等同于这些行为,因为它也有自己的实体基础。在书中,英伽登主要研究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即体验文学作品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认识仅仅是读者与文学作品交流的方式之一。他从本体论入手,于该书第一章,首先界定了他要研究的文学作品的范围及存在方式。从范围上,他选取了各式各样的作品,甚至一些令人怀疑是否为“文学作品”的著作如科学著作,都一一纳入其研究对象范围。他说:“我们并不认为只有文学价值或文学价值高的作品才算是文学作品。把文学作品所包括的范围弄得这么狭窄是完全错误的。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一部作品有价值,特别是有文学价值是什么意思,但要说没有‘坏的’,毫无价值的作品也不对。我要说的是一种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的基本结构,而不管它们有没有价值。”[1]29英伽登巧妙地避开了文学作品价值的束缚,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谈起,扩大了其文学作品的研究范围。接着,他又将一些暂时无法讨论,具有特殊性,或不需要立马讨论的问题一一排除,将文艺作品的存在界定为意向性客体,由此,他规范了即将讨论的文学作品的范围和概念。紧接着在该作品的第二章,他提出了其著名的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理论。他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依照现象学的还原方法,直探文学作品的本质,分析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他说:“首先让我们勾画一下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同时也确定我们所理解的文学作品的本质的主要特征。文学作品基本构建的主要特征之一表现在它是由几个不同类征的层次构成的造体。”[1]48由此,他独创性地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理论,同时他也补充说明,每个层次在一部文学作品的整体中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显现,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将自身某种特殊的东西赋予整体的总性质,且不破坏整体的统一,由此也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质,也构成了整个作品中的复调基础和统一的价值质。英伽登通过《论文学作品》明确地阐发了他对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的独到理解,即

  文学作品是一个复合多层次的纯粹意向性客体。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英伽登对这一认识进行了解释与补充:“文学作品是一个纯粹意向性构成(apurelyintentionalformation),它存在的根源是作家意识的创造活动,它存在的物理基础是以书面形式记录的本文或通过其他可能的物理复制手段(例如录音磁带)。由于它的语言具有双重层次,它既是主体间际可接近的又是可以复制的,所以作品成为主体间际的意向客体(anintersubjectiveintentionalobject),同一个读者社会相联系。这样它就不是一种心理现象,而是超越了所有的意识经验,既包括作家的也包括读者的。”[3]12紧接着,英伽登又提出了另一思想。他从认识论入手,结合其“不定点”理论。他认为文艺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强调审美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最后在《论文学作品》的第十三、十四、十五章三章中,他从审美价值论方面,提出了其艺术价值结构系统理论。他提出在文学的各个层次中都会形成各自的价值质,它们合起来后产生了复调和声。这种复调和声与第十章提及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而上学质一起,最终构成了文学作品的价值。他说:“不管是每一层次,还是由他们组成的整体,都会在各种不同的审美价值质中显现出来——自然是面对读者相应的态度。它们互相配合,形成了复调和声,这就是作品最终价值所在。”[1]348由此不难发现,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分跨本体论、认识论、审美价值论三方面,他独创地将三者融合在一起,使得其理论在研究的宽度和深度方面具有延伸性,在认识论上充满了辩证法的特点,而在价值论方面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是其理论的特色之所在。他的理论思想具有一种思辨形而上学、现象学和波兰分析传统结合的特色,从而导致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极具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哲学领域中,一般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大块,而作为哲学的一种,美学也相应地分为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价值论美学。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思想首次横跨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方面,完美地构建了其独特的美学体系,并

  将其贯彻在其文学作品理论之中。在《论文学作品》和《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这两本书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秉承着现象学原则,他从认识论和本体论入手讨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讨论语音造体、意义造体、再现客体、图示观相的具体结构,通过总结归纳文学作品各层次造体的认识结论,讨论文学作品各认识结论的价值问题,他确定了每种认识所提供的基本价值:“我们已经断定,文学审美对象不是一下子就完全构成的。它是在诸阶段的延续中构成的,或者包括许多审美对象,所以它们必须结合起来以便构成整体的总体价值……审美价值在这种价值性质中找到了它们的和谐和结局。”[2]414然后他分析列举了出现审美价值的各种条件,他又说到:“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审美具体化的认识中,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发现审美价值是由什么构成的,以及其中出现了什么价值。但这并不是这种认识的主要任务,它基本上只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真正任务的一个经验上的准备。”[2]416最后,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是不断变化的。在论述其文学作品理论时,他不断地切换角度,时而从本体论谈起,时而转战认识论,时而又立足于价值论,将三种体例融为一体,逻辑清晰流畅地一步步抽丝剥茧,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谈起直至最后论证得出文学作品的价值之所在。传统文学理论擅于给许多作品定义好坏,例如托马斯的经院学派就认为,事物之所以美,在于其完整或完美,认为凡是残缺的东西都是丑的,认为凡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如果这样,《红楼梦》只有前六十回,后四十回是后人补写,它是残缺的,难道它是丑的?红楼梦描述了四大家族悲欢离合,让人读罢心有凄凄焉,没有使人感受到愉悦,那么它就是不美的么?事实证明,《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英伽登深谙传统美学的弊端,他不仅在开篇没有重走许多文学理论书籍的旧路,质询“文学的本质”或“文学是什么”,而是更为细化更为睿智地提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这一概念,他所疑问的是文学作品的本质而非文学的本质。进而

  他提出不区分文学作品的好坏,单纯地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这不仅避免他的理论落入传统美学的窠臼,同时,由于将科学著作纳入了讨论分析的范围,扩大了讨论研究的范围,由此也更具说服力,因为“就像它们说到底也有文学作品的本质”[1]30。又因为分析的是文学作品的结构,即文学作品的本质,从本体论入手,为论证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区分与实在客体、观念客体夯实了理论基础。英伽登同他的导师胡塞尔一样,坚决抵制将心理主义引入对文学作品的体验。他这样说道:“恐怕没有一个人会这么说,我们在读书时体验的具体的心理内容和作者早已消逝的体验是相同的……要把文学作品和作者的一大堆心理体验等同起来的尝试,都是十分荒唐的,因为作品从被创作出来开始存在的那个时候起,作者的体验就不复存在了。”[1]33-34不仅如此,在后面的分析中,他还用图示观相层次和具体化进一步嘲笑了将心理主义引入对文学作品的体验。然而静下心来思考,要反驳作品是作者、读者的心理体验又是何其困难。我们经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倘若驳斥心理主义的荒谬,那么又怎样解释这句话?英伽登认为倘若每人每次阅读都有新的体验,那么就会产生无数新的作品,而这是无比荒谬的。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他在《论文学作品》中这样阐释:“一个客体如果是直接或间接由意识行动或者由许多这样的内在的意向性的驱使所采取的行动创造的,那它就是纯意向性的。”[1]143文学作品在其看来不仅是意向性客体,更是“纯意向性客体”(intentionalobject)。为了解释这一观点,他甚至搬出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根据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世界上我们能够感知的一切都是意向性客体。文学作品也同样如此,他通过分析语词造体、语句造体和意义造体,认为语词造体、语句造体和意义造体是纯意向的构造物。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的语词,语句乃至字里行间的意义都是作者在创作时生成的,是一种作者的意向行为,同时,但一部作品完成后,作者就与其脱离了关系,当作者再次去面对这部作品时,

  作者已变身成为读者,当读者阅读作品时,对于语词、语句、意义的理解或是重构,这样的行为也是意向的。因此,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英伽登之所以如此强调,甚至不惜大篇幅地举例分析语词造体、语句造体、意义造体的内部结构来阐释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是因为他非常反对传统美学观点:认为作品是观念客体或者是实在客体。对于此,他狡黠地嘲笑了传统二分法,他说:“把所有的客体都分为实在的和观念的大概是一个最普遍的和最完整的分法。”[1]30倘若将文学作品归为实在客体,按照英伽登的观点:实在客体是独立存在的东西或物质。它们的存在不决定于对它们有什么认识的行动。即我们熟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就是文学作品不会因为无人阅读而消失,那么依据现象学的观点,文学作品的存在不仅依赖于作者,而且依赖于读者,如果一部作品没有读者,那么它就没有所谓的“存在感”,没有了存在感,又何谈实在呢?况且,英伽登说从作品的结构上鲜明地说道:“由语句构建的东西绝对不可能是实在的。”[1]31那么文学作品是观念客体?在这点上,英伽登认为由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造体使得文学作品类同于观念客体,但绝不是观念客体。在《论文学作品》中,英伽登独创性地创造了许多文学理论概念: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纯意向性客体、拟判断、时间透视、复调和谐、未定域、具体化等等。这些新鲜的单词充满了活力,不仅一扫传统美学中的移情、再现、意图等陈腔滥调,更为后世之学者提供了许多理论基础。例如伊泽尔的“游移视点”就是英伽登的“不定点”的理论拓展延伸,它们在空白填补、未定性、流动性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和理论传承:如它们都认为文学作品是有待阅读的对象,即作品本身就是图示化构成,它的某些层面包含着许多“不定点”通过读者的阅读行为对作品的空白进行补充。以上五点虽不全面,但无论是英伽登立论的角度或是论证的方法甚至材料的选用,与前人相比,都有着无可比拟的创新性。单论其提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就为后

  世学者研究文学作品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英伽登独创性的文学作品理论,对当时乃至今天的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的理论冲破了传统美学和心理学美学的藩篱,打破了当时美学研究主客二分的固化思维,他的独特的审美视角对结构主义与符号学,语义学与新批评,解释学与接受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他的理论帮助研究者摒弃了那些纷繁或带有特殊性质的问题,直击文学作品的本质。如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心理学美学的黄金年代,横行当时整个文艺批评界。心理学美学粗暴地将审美体验等同于心理体验、心理活动。英伽登如同一名反抗的斗士,高举现象学大旗,运用其独创的文学作品理论,对心理学美学这一种粗暴的审美方式提出批评,重置了审美价值论。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不仅开创了新的理论时代,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学者,理论家,批评家。譬如英伽登对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的区分,迪弗雷纳几乎无条件地接收下来,英伽登对“作品-具体化”的讨论被迪弗雷纳继续发展讨论为“作品-表演”。而迪弗雷纳的《审美经验的现象学》也被英伽登这样说道:“米克尔·迪弗雷纳(MikelDufrenne)的《审美经验的现象学》(1932)第一卷中,有许多细节都是根据我一系列关于作品的一般结构和作品的各种属性的观点写的。”[1]22这句话无疑例证了英伽登文学作品理论对迪弗雷纳的影响。再如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理论,也被韦勒克借鉴吸收,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正是借鉴了这一现象学方法,他这样说道:“波兰哲学家英伽登(R.Ingarden)在其对文学作品明智的、专业性很强的分析中采用了胡塞尔(E.Husserl)的‘现象学’方法明确地区分了这些层面。我们用不着详述他的方法的每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他对这些层面的总的区分是稳妥的、有用的。”[3]161尔后他更是直接采用了英伽登的文学作品层次理论。再如英伽登的“不定点”的概念,被伊泽尔延伸拓展为“游移视点”。其他的更是不胜枚举。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确立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美学

  研究指向。诚然,要评估每一种主张,每一套理论,并且尝试着判断它们是否可以被接受,这最终依据于每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而非听命于权威。但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却着实为我们研究作品提供了一种有力的理论依据或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献】

  [1]罗曼·英伽登著.论文学作品[M].张振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2]罗曼·英伽登著.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3]雷·韦勒克,奥·沃伦著.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篇三: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英加登的文学观及其启示

  殷学明【摘要】英加登的文学观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意向性理论、文本层次论和文学价值论.从本体论上说,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存在.从认识论上看,文学作品是多层次的构成.从价值论意义上看,文学作品是文学审美价值具体化的过程.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具体化是作品层次展开的具体化,文学作品的意向性存在又是具体化的使然.文学观念蕴含着修辞观念,加强英加登文学观研究不仅有助于20世纪西方修辞观念的研究,而且对我们理解中国古代乃至当下的文学也是多有启发的.【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108-112)【关键词】英加登;意向性;结构性;具体化;文学观念【作者】殷学明【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在我国,对罗曼·英加登(RomanIngarden)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20世纪80年代——译介与引述期。1980年,李幼蒸发表学术论文《罗曼·茵格尔顿的现象学美学》开启了英加登在中国的研究。1988年,第一部英加登的中文译著《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在中国面世,标志着英加登研究的逐步深入。与此期

  间,英加登的《文学的艺术作品》、《艺术本体论研究》、《经验、艺术作品与价值》也相继为人所知,英加登开始成为中国文论界的新宠。第二,20世纪90年代前后——消化与阐释期。学界在对英加登文论思想将近十年的译介和引述后,英加登研究进入了消化与阐释期,其研究成果以朱立元的《略论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王岳川的《英伽登的作品结构论与审美价值论》为代表。第三,新世纪以来——运用与实践期。主要以魏家海的《英伽登的层次理论与Burtonwatson英译中国古诗》为代表。英加登之所以在中国备受关注并持续升温,在我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英加登确实对文学理论有极大贡献。文学史家维勒克就是针对英加登“对一种系统连贯的文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及“对作品结构的分析,在文学理论的一些问题上前进了一大步”而将其列为世界四大批评家之一[1]97。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论从外部研究向内部研究转向的热切诉求也使得注重文本研究的英加登在中国格外耀眼。毋庸置疑,英加登研究从早期的译介与引述、中期的消化与阐释、以及当下的运用与实践,确实让我们不仅对英加登及其文论思想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而且对我国古代文论以及当代文论的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对英加登文论思想的阐释、运用还有很多“空白点”需要深入研究,英加登有关意向性与文学存在、结构性与文本层次以及具体化与文学价值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了解决历史上客观论与主观论长期对立的哲学危机,胡塞尔在布伦塔诺意向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所谓“意向性”,是指意识的客体关联性,即主客体互动的意向选择。意向性与被给予性密切相关。胡塞尔悬置了客体的先天假设,还原了主体的纯粹意识,用“意向性”消解了主客体一元决定论的纷争。英加登继承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并赋予“意向性”本体地位,将“意向性客体”视为文学存在的基本方式。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纯粹意向性构成(apurelyintentionalformation),它存在的根源是作家意识的创造活动,它存在的

  物理基础是以书面形式记录的本文或通过其他可能的物理复制手段(例如录音磁带)。由于它的语言具有双重层次,它既是主体间际可接近的又是可以复制的,所以作品成为主体间际的意向客体”[2]12。由此看来,英加登对意向性的研究主要基于文学作品本体存在意义之上。英加登对文学作品本体的意向性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符号语词是意向性存在英加登认为每一个语词都属于一个确定的纯粹意向客体(intentionalobjection),它的存在、形式、材料确定性贮存都依赖于语词的意义,而由语词构成的句群也是作为一个纯粹意向性关联物。意向性活动再把句群的意向性关联物编织成意向性的再现世界。在理解本文时,句群的意义意向就呈现为一种图式化形式。由于文学作品是由符号语词“具体化”生成的,而符号语词又是意向性存在,这也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意向性存在,即符号语词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建立了与读者和创作者的意向性关系。这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所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3]270从符号语词存在角度看,意向性客体是文学存在的基本方式。(二)创作接受是意向性活动文学作品的存在根源是“作家意识的创造活动”,创作意识是作家对客体的投射,而意识又是通过意向性活动连接主体与世界的。具体来说,意向性活动包括意识对象和意识作用,意识对象是作家的意向关联物,意识作用是作家对意识对象的意向选取活动,所以说创作是意向性的创造活动。从接受的角度来看,阅读、欣赏等接受性活动也是意向性的活动。英加登将接受分为积极接受和消极接受两种,并认为积极接受是意向性活动最强的一种接受方式。他指出:“每一种阅读都是读者有意识进行的活动,而不仅仅是对某种东西的经验或接受……这些对象永远是句子意义自动的意向投射。然而,在纯粹消极的阅读中,人们没有试图理解它们,特别是没

  有综合地构成它们。”[2]36英加登强调接受的意向性,当然也没有否定接受的确定性,“因为事物和人物不应当仅仅由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语言手段意向性地投射;它们也应该通过适当选择的图式化外观呈现给读者。读者的作用就在于使自己适合于作品的暗示和指示,不是现实化地随意选择的什么外观,而是现实化由作品暗示的那些外观。”[2]57在中国古代,创作注重“观物取象”,接受则追求“神与物游”,这与英加登关于创作与接受的意向性理论也是相通的。“观物取象”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即创作者与诸物意向性关系的结果,而“神与物游”则是“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的结果,即接受者与作品或外物意向活动的结果。(三)文学变体是意向性形式文学是应时而变的存在。英加登将文学变体分为两种:口头流传形式和书面固定形式。英加登认为,一旦文学以手抄本以及后来的印刷形式记录下来,从而主要是供阅读而不是听的,这种纯粹的语音学性质就改变了。“然而在这些变体中,基本本文作为同源的核心世代流传下来。”[2]13印刷品不属于文学的艺术作品本身的要素,而仅仅构成它的物理基础。英加登提出文学作品既不是纯粹的理念存在,也不是纯粹的物理存在,而是意向性的存在。英加登认为如果艺术是物理性的,维纳斯将不能称其为艺术。维纳斯物理基础的石头显得有点粗糙,“鼻子”上有一个斑点,甚至“乳房”被水侵蚀了,在左边“乳头”上也有一块“损伤”。如果我们紧盯这些物理基础,没有形成审美意向,维纳斯只是块陋石,而非艺术作品。我们认定维纳斯的艺术性就根源于维纳斯的审美意向性形式。意向性能唤起原始的情感从而形成审美的态度,从审美的态度审视作品才能使之成为艺术作品。但不管文学物理基础如何改变,意向性是“作为同源的核心世代流传下来”。对此,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中也指出:“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

  也。……诸如此类,莫不相循,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3]164由此看来,文学不管从口头流传形式、书面固定形式乃至当下网络形式,其变体都存在着集体意向性的特点,即文学变体都是“变”中有“通”的变体,而且这种变体与自身载体的物理基础既有依赖又有超越。从文学本体静态维度看,供阅读的文学作品是符号语词的意向性存在;从认识发展的动态角度看,文学作品不仅在创造接受的活动中是意向性存在,而且在自身的变体发展中也是意向性的存在。由于意识总是意向性的意识,所以文学作品作为创造和认识的对象必然也是意向性的存在。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来看,孟子的“以意逆志”诗学思想与英加登的“意向性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孟子·万章上》云:“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4]146与之相应,英加登对文学的思考也是从文辞的角度考虑的,他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指出:“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理解’了语词或句子呢?这种“理解”发生在哪些特殊经验中,以及我们在什么时候真正‘理解’了一部作品的本文?谁能担保我们正确地理解而没有误解出现在各种语境和相互联系之中的句子呢?”[2]21其答案就是“意向可以为对象、特征、关系以及纯粹性质命名,但是在各种意义进入相互联系中或意义所意指的对象进入相互联系之中的,它也可以发挥各种句法的和逻辑的功能。”[2]23此外,从作品的具体实现而言,孟子“不以辞害志”与英加登“现实化由作品暗示的那些外观”决定也有相通之处,二者可以互证。从此意义上看,英加登的意向性理论确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英加登意向性理论虽然消解了主体和客体的鸿沟,对文学存在的方式给予了全新的认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意识的意向性如何调和作品的确定性这一问题,英加登本人也显得相当矛盾。其实这种矛盾并不是英加登一人的矛盾,而是整个人文学科乃至整个人类的困惑。一方面,美的事物是主观的、意向的,正如“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5]34;另一方面,

  美的事物又是客观的、自身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恰是“绘事后素”等自身美学质素决定的。由此看来,文学之为文学既是历史、文化、主体等意向性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文学自身即文学性客观显现的结果。前者决定了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后者决定了文学“作为同源的核心世代流传下来”,绵延于世永不消亡。二者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不可偏废,非此即彼。因此,当下戏仿、拼贴等无深度的零度创作并不意味着文学消亡,而是时代、文化和主体意向性选择的使然。此可谓英加登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启示之一。英加登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与研究,是围绕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和方式”而展开的。他认为如果我们对认识对象的基本构成加以考察,对认识过程的分析就会比较容易。所以在我们的研究中,从考察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开始是很有必要的。英加登认为,文学作品的本体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客观“结构”,其结构又是一个多层次的构成。“它包括(a)语词声音和语音构成以及一个更高级现象的层次;(b)意群层次:句子意义和全部句群意义的层次;(c)图式化外观层次,作品描绘的各种对象通过这些外观呈现出来;(d)在句子投射的意向事态中描绘的客体层次。”[2]10我们一般将英加登的文学作品四层次简称为语音层、意义层、图式外观层、再现客体层,而伟大的作品又具有“形而上质层”。语音层是文学作品的物质载体,语音层是由字、词和句构成的声音和现象。英加登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第一个基本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纯粹感性知觉,而是超出这个知觉,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词的物理的或纯粹语音学形式的典型特征上。意义层是主观意识活动的结果。英加登认为,人们不是首先理解语词声音然后理解语词意义,在理解语词声音时,人们就理解了语词意义同时积极地意指这个意义。图式外观层是“潜在的待机状态”。英加登说:“‘外观’层次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在具体化中构成审美价值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

  此,在阅读过程中图式化外观的现实化和具体化发生的方式,对于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审美理解有着极大的重要性。”[2]56再现客体层是虚构的一个想象性的世界,包含着若干“不定点”。再现客体与图式外观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二者在具体化过程中是同时进行的。另外,英加登还认为文学作品的层次有“两个维度”:在一个维度中所有层次的总体贮存同时展开,在此意义上说图式外观层和再现客体层就没有先后之分。而在第二个维度中各部分则相继展开,是一种时间的展开。英加登的文学作品四层次是各为异质的,又是形式统一的总体构成。通常而言,文学作品四层次是在一个时间过程中完成的,一般是由语音的物理层开始,经由意义层到达再现客体层和图式外观层。英加登文学作品层次的划分,不仅从文本阅读的时间性展开,而且还从总体贮存的逻辑性展开;不仅是文论的创新,而且还具有科学实践的意义。正如韦勒克和沃伦在其合著《文学理论》中所说:“波兰哲学家英格丹(R.Ingarden)在其对文学作品明智的、专业性很强的分析中采用了胡塞尔(E.Husserl)的‘现象学’方法明确地区分了这些层面。我们用不着详述他的方法的每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他对这些层面的总的区分是稳妥的,有用的。”[6]158英加登文学作品层次的划分对深入理解中国文学的内部结构也多有启发。以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为例: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此诗为ou韵平声,《玉钥匙歌诀》云:“平声平调莫低昂”(音最长,高起高收),这种语音层声调先在的预设了诗的基调,而声音、节奏的转换又显现了情感的波折。此外,诗的首联句式错落也指向了“情”的纷乱感。由词构成句群则形成意义,词既有所指,又有能指。“杯”的所指有其客观意义,但在句群中“举杯欢庆”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形成了不同的能指意义。后者则是人生两难的境遇象征。句

  群连缀又再现一个苍凉悲愤又慷慨豪迈的图式化外观。当然李白的这首诗作为“伟大的作品”还有“形而上质”——存在与时间的人生感悟。当然也不可否认,受科学思维影响至深的英加登对文本层次划分亦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文学文本能否定量分析?文本结构是先在的,还是生成的?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人文与科学固然可以交叉,但毕竟二者不可等同。尽管如此,英加登对文本结构层次的科学划分以及极具说服力的论述还是令人深思的。此可谓英加登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启示之二。英加登认为,由于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是意向性的投射,作品先天地留下众多的“空白”和“未定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予以填充,这个“填充”过程就是具体化。在英加登看来,未经阅读的作品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存在,这样一种存在没有审美价值而只有艺术价值元素,只有经过阅读,只有经过具体化,作品才能从潜在转为实在,才具有审美价值。所以说具体化是作品实现所必须的条件。那么,如何实现这样一种具体化呢?英加登的主张是:第一,尽量积极阅读,防止消极阅读。英加登所说的消极阅读是指:机械地“一个句子接着一个句子”读,理解的范围也往往限于所读的句子本身,而“未能达到对刚读过的句子同其他句子(有时离开得相当远)进行综合地结合”;积极阅读则是:“人们不仅理解句子意义,而且理解它们的对象并同它们进行一种交流。”[2]37在英加登看来,消极阅读主要是由于读者太拘泥于作品的物理基础,而游离了文本世界。在这样的阅读中,具体化是很难实现的,“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而只有积极阅读,才能实现与文本世界交流对话,才能“得意忘言”,使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显现。第二,要采用审美态度,避免功利干扰。英加登认为观照事物有三种态度:一是认识的态度,二是实践的态度,三是审美的态度。他举例说:“如果某人买了一幅古典大师的画,他就是以‘实践的’态度来从事这笔交易的。同样,当他把这幅画悬

  挂在书房的墙上时,他的态度也是‘实践的’。但是当他要研究自己是否被卖主欺骗,买了一个赝品的时候,他就采取了认识的‘研究的’态度,并力图获得关于他买的这幅画一系列特点和特征的知识。最后当他倒在沙发上,陷入观照之中,并试图在其艺术形式中观看作品的整体,只有在这时他才采取‘审美’态度,并且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发现作品的全部个性以及呈现出来的价值。”[2]181英加登强调,只有力避功利因素,以审美态度面对作品本身,才能进入“填充”过程,才能使文学作品实现具体化,从而使其审美价值得以显现。对此,刘勰也有相关论述:“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3]151“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就是一种无功利的审美态度,这是中国古文论与英加登文本具体化理论相通的地方,同时也是我们这个功利化时代所匮乏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第三,预备情绪情感,介入审美经验。英加登认为,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可以两种基本不同的方式完成:“前审美”的和审美的方式。“预备情绪”指的即是一种“前审美”的心理状态,是读者受文本基本特质的激发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情绪。这种预备情绪所唤起的原始审美情感,有助于具体化文本。在此基础上,才能以审美的方式面对作品,才能使审美经验不断介入和生成,而实现文学作品的具体化。刘勰对此也有相关的论述:“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3]270。英加登所说的“前审美”心理状态即中国古人所云“胸襟”也。叶燮《原诗》曰:“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7]17英加登认为对同一部作品的具体化可以有重大的区别,甚至由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阅读中完成的具体化也是不同的。客体层次具体化的不同方式必然导致整个作品的多样的具体化。引入客体层次的审美价值质素能够在作品其他层次的审美相关性质

  中带来新的关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就是基于文学作品具体化的多样性造成的。由此看来,英加登的诸多见解是符合实际的:文学作品,作为潜在的符号化存在,只有经过具体化,才能被经验感知,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生存需要。在西方文论史上,不管是柏拉图的“理念分有”、康德的“审美判断”、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还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艺术作品是真理无蔽的敞开”,体现的实际都是为构建具体化的经验世界所做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具体化是人类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当然,这种生存方式的好与坏取决于是否以审美态度为导向。人类当前的生存危机——“人之死”以及“文学之死”,与具体化的生存方式不无关系。由于感性泛滥,理性缺失,具体化失去了航标,则只能导致人之不“人”了。同理,与其说“文学之死”,不如说具体化方式的失效。无疑,中国文学要走向繁荣之路必须在作品的具体化即作品的实现方面有所作为。作品的具体化是作者、读者、作品与世界达成共识和良性交流的结果。与之相反,如果作品不能具体化,那么文学价值就不会实现。文学价值得不到实现,文学势必要走向消亡之路。此可谓英加登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启示之三。综上所述,英加登的文学观念主要源自于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和盖格尔的审美价值理论,其理论构架是由文学本体论、文学认识论和审美价值论组成的。从本体论上说,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存在,这就决定了读者、作者以及作品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交流的,即都是以意向的形式互存的。因此,中国文学要重塑昔日辉煌就需要建立起读者、作者以及作品之间良性的意向关系和交流机制。从认识论上看,文学作品是多层次的构成,这就决定了作品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对于侧重外部研究而内部研究相对匮乏的中国来说,英加登的文本层次理论对我们分析中国的文本给予了很多方法和理论的支持。从价值论意义上看,文学作品是文学审美价值具体化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作品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因此,中国作家只有创造出好的作品,才能赢得读者、才能实现作品的价值。一言蔽之,英加登的文

  学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之间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具体化是作品层次展开的具体化,文学作品的意向性存在又是具体化的使然。无疑,英加登的文学观念对我们理解中国古代乃至当下的文学是多有启发的。

  【相关文献】

  [1]韦勒克.西方四大批评家[M].林骧华,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2]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晓未,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3]刘勰.文心雕龙[M].韩泉欣,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4]孟子.孟子[M].梁海明,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5]王先谦.庄子集解[M].陈凡,整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6]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7]叶燮.原诗[M].霍松林,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篇四: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高三网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历年清华大学保送生语文笔试真题,部分真题不完整,仅供参考。(注:点击下载或全屏查看效果更佳)2014年清华大学保送生笔试题

  保送生笔试题目为“阅读与表达”,包含语文和英语,长达3个小时。

  其中语文考试有选择题、论述题和小论文。据多名考生回忆,共有约50道英语客观选择题。语文部分则与去年不同,未考诗词欣赏,倒涉及逻辑推理,并提供多篇观点类材料。其中问及法国前总统戴高乐知识和《圣经》由哪个民族撰写的选择题,还被多名考生“吐槽”太偏。

  作文题也是一段材料,包括两个相反观点,大意是,“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和“为达到目的应该选择合理手段”,让考生围绕这个写出一篇400字的小论文。清华部分笔试题:

  笔试科目分别为上午进行的阅读与写作(含中、英文,所有考生内容相同),下午举行的数学(文理科试题不同)、自然科学(理科考生,包括物理、化学,比例约为7:3)、人文与社会(文科考生,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地理等)。

  中文写作:声音,并不都是音乐。题材不限。

  人文与社会科目:CPI、碳交易、鸳鸯蝴蝶派等15个名词解释。

  论文写作:给出社会学家李强的一本著作中《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一个章节写论文,主题是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

  面试题的考察更灵活、宽泛。面试题,多取材于当前的热点事件。

  面试形式:清华文科保送生采取6个一组的群面形式,理科保送生3个考官对1个考生的个面形式。

  2012年清华保送生自主招生笔试题(A卷)

  科目:语文考试时间:2012年12月17日

  本试卷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和必要的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另有5分奖励分,如个别题目表现特别出色,可酌情在满分基础上额外加分。一、语言基础知识(10分)

  1、“筚路蓝缕,以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

  A.起B.乞C.启2、夕阳西下,暮色沉沉,的林海,发生了阵阵的松涛声。A.苍茫B.苍莽C.沧茫3、工厂抓生产,既要注意,也要讲究质量,二者不可偏废。

  A.功效B.工率C.工效4、他的心术,你们难道不知?自古道:“吉人自有天。”任他怎么做去,我只是不管。()A.相B.像C.象5、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日子,他又闲不住了。()A.安静B.清静C.清净6、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媒体真相滞后,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性的盲目跟从。A.披露B.曝露C.透露7、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A.侃侃而谈B.夸夸其谈C.滔滔不绝8、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扎实工作,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利益。()A.牟取B.谋取C.缪取9、2007年12月29日,温家宝总理吟诵了自己创作的俳句“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兆新岁,明年春更好”送给到访的福田康夫首相,表达了中日领导人和中日人民对中日关系的美好期盼。下列名句与该俳句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10、“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予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语言文字运用(10分)11、“微博”已经逐渐成为当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少名人都纷纷选择通过“微博”这一方式和自己的粉丝互动,或者发表自己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的看法或意见。与此同时,“微博”还产生了大量的经典语录,为网民所津津乐道。部分门户网站还开展了“微博小说大赛”。请以“自主招生”为主题,写一则微博,要求凸显个性,令人回味,并引用或化用一句古诗文,不多于140字。三、文言文翻译(20分)

  古之正义东西南北苟舟车之所达人迹之所至莫不率服而后云天子德厚焉泽湛焉而后称帝又加美焉而后称皇今称号甚美而实不出长城彼非特不服也又大不敬边长不宁中长不静譬如伏虎见便必动将何时已昔高帝起布衣而服九州今陛下杖九州而不行于匈奴窃为陛下不足且事势有甚逆者焉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蛮夷征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植之势也天下之势倒植矣莫之能理犹为国有人乎德可远施威可远加舟车所至可使如志而特扪然数百里而威令不信可为流涕者此也。

  ——汉·贾谊《新书·威不信》四、现代文阅读(20分)

  填空、对话与兴味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

  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RomanIngarden,1893—1970)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一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Hans-CeorgeGadamer,1900-)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二)兴味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钟嵘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从文学作品本身而言,造成这种方式和特征的根本原因是:第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读者看到的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而不是可以直接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形态的形体、色彩、线条之类。文学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而这种“还原”过程必会伴随读者的再创造因素。第二,与其他科学著作相比,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可能像科学著作那样准确、严密和清晰。因此,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这诗句看起来虽是形象可感的,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文字符号难以尽述的无数“空白”:园中究竟是怎样的春色?枝头盛开着多少杏花?花儿开到怎样的程度?园墙用什么建成?有着怎样的高度?以及诗句中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着怎样的审美意义?……所有这些,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去“对话”,去“兴味”。13、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第二文本、填空、对话。(6分)14、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的见解有何相通之处?为什么?请用不多于90字的语

  言对这两个问题加以表述。(6分)15、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

  的作品。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联系你阅读过的文学名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8分)

  五、作文题(提供两个作文题,选择其一,30分)第一个题:挤公交车时我们常遇到一种有趣的现象,挤上车前,我们总是大喊大叫着让我们上车,大家往里面挪一挪,里面还有地儿。当大家挤上车后,我们又开始讨厌别人再挤上来,极不情愿地挪动位置。社会上这类现象很普遍,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第二个题:近年来,我国教育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家长、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但是,最近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狼爸”萧百佑奉行的是“父母是皇帝,儿女是臣民”“孩子做错事就要打”,他给孩子从小定家规:不许看电视、不许上网、不许参加课外活动……在他的指导下,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北大。面对这种情况,你一定想说些什么,请以“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六、作文(40分)16、请以“广告”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012年清华保送生自主招生笔试题参考答案:

  一、CBCABBABAB【参考范例】以前,人民币上起先有五十六个民族,再后来,是四大领袖,再后来,就

  只有毛爷爷屹立不倒了。同样的一张纸币,从能供56人花销到只能支撑一个人的生活,毛爷爷只能“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泪下”啊!(要求或幽默,或深刻,引用得到,意义表达清晰。)

  翻译大义:古代的正统大义是,东西南北只要是舟车能够到达、人迹所至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然后才能称天子;德行深厚,恩泽广泛,然后可以称帝;有美德更好的时候,可以称皇。现在主上的称号十分美好,然而(恩泽威严等)实际上不出长城。他们(指匈奴)不仅仅是不服从您的统治,而且大不敬。边境和中原之地常不安宁,(匈奴)就像伏虎,见机而动,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以前高帝起于平民百姓而震服九州,现在陛下执掌九州却不能震服匈奴,私下里认为陛下不足,而且形势有十分逆反的现象。天子,天下的首脑,是什么?是上位之人。蛮夷,是天下的足,是什么?是下位之人。征令蛮夷,是主上的行为;供贡天子,是臣下的礼仪。足现在反而位居上位,首只能居于下位,是颠倒的形势。天下的形势颠倒。却不能治理,称得上国家有人吗?德行可阻向远方施行,威严可以向远方施展,舟车能够到的地方,意图可以实现,而现在只能管制数百里的地方切威严命令不能使人信服,真是使人流涕啊。

  四、13、第二文本: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填空: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对话: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14、

  相通之处: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原因:第一,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第二,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15、答案要点:作品如果能不仅仅是传统四大名著,得分可以高一点儿,各位同学要注意创新,体现自我个性与知识涵养。鼓励持反对意见的观点,但也必须充分、可信服,要能够自圆其说。

  专家点评:这两个作文题体现了一种回归理性的考试思路。

  第一个作文题比较老,但是这个现象现在依然在社会上存在。第二个作文题,现象很新,也在社会上掀起了讨论高潮,值得探讨。

  从高考的角度说,绝大多数学生不考中文系,高中的教育实际上也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一些具有批判性的见解。所以高考作文理性化是一种呼吁,也能给孩子在大学里写学术性的论文打基础。

  所以清华大学的这次保送生作文题,和2011年高考作文题考世乒赛的那个材料是一致的,并不是让学生引李白、杜甫等古人诗词做例子,写一些不痛不痒的文章。而是让学生回归理性,关注现实,引导学生说一些负责、有思考的话。2011年清华大学保送生笔试题

  笔试科目分别为上午进行的阅读与写作(含中、英文,所有考生内容相同),下午举行的数学(文理科试题不同)、自然科学(理科考生,包括物理、化学,比例约为7:3)、人文与社会(文科考生,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地理等)。

  中文写作:声音,并不都是音乐。题材不限。

  人文与社会科目:CPI、碳交易、鸳鸯蝴蝶派等15个名词解释。

  论文写作:给出社会学家李强的一本著作中《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一个章节写论文,主题是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

  

  

篇五: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11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12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年版

  文学批评理论参考书目

  马列文论专题:计14种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马恩全集》第42卷);

  2、《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另有同类型书可选用);

  3、《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另有同类型书可选用);

  4、《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5、《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7、高尔基:《不合时宜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9、《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1、《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12、《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4、[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文学理论研究专题:计33种

  A类: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有旧版);

  2、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有旧版);

  3、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有旧版);

  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有新版);

  5、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有旧版可用);

  6、伍蠡甫选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7、胡经之等编:《西方20世纪文论选》(1-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8、王逢振、盛宁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9、[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10、[美]卡勒:《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12、[荷]佛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

  13、[英]杰弗森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4、[美]科恩等:《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美]克里格:《批评旅途:六十年代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16、[加]昂热诺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7、[法]贝西埃等主编:《诗学史》(上、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8、[美]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加]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4年版;

  20、[英]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汪民安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王宁编译:《新文学史》(1),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王逢振主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24、王逢振主编:《2001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B类:

  1、刘安海、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2、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3、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郭宏安、章国锋、王逢振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5、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9、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西方现代文论专题:计154种

  (一)形式主义专题

  1、[法]托多罗夫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版;

  3、[俄]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4、[俄]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5、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英]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7、[英]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8、[英]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9、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方珊:《形式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二)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专题

  11、[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2、[比]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3、[英]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4、[美]肖尔斯:《结构主义与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5、[美]司格勒斯:《符号学与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6、社科院外文所编:《布拉格学派及其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7、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三联书店1988年版;

  18、[美]卡勒:《结构主义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9、[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0、[英]斯特罗克等:《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年版;

  22、[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3、[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4、[法]罗兰·巴特:《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6、[法]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7、[法]格雷马斯:《结构主义语义学方法研究》,三联书店1999年版;

  28、[美]德里达:《文学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美]卡勒:《论解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美]德曼:《解构之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美]米勒:《重申解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2、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3、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大出版社1994年版;

  34、赵毅衡:《文学符号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35、陆扬:《德里达——解构之维》,华中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36、方生:《后结构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三)精神分析学专题

  37、[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8、《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39、《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40、[奥]弗洛伊德:《摩西与一神教》,三联书店1991年版;

  41、[俄]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2、[美]霍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三联书店1987年版;

  43、[美]霍兰德:《后现代精神分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44、陆扬:《精神分析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5、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四)神话-原型理论专题

  46、[英]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7、[瑞]荣格:《心理学和文学》,三联书店1989年版;

  48、[瑞]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三联书店1991年版;

  49、[瑞]荣格等:《人类及其象征》,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0、《荣格文集》,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51、[加]弗莱:《批评的剖析》,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2、[加]弗莱:《伟大的代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3、[加]弗莱:《批评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4、[加]弗莱:《诺斯洛普·弗莱文论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5、[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后有新版);

  56、[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57、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

  (五)现象学与解释学专题

  58、[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修订译本);

  59、[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60、《海德格尔诗学文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

  61、[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62、[波]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63、[美]玛格欧纳:《文艺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另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同一书,书名为《现象学与文学》);

  64、[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65、[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66、[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三联书店1991年版;

  67、[美]霍尔:《解释学与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68、余虹:《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69、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六)接受-反映理论专题

  70、[德]姚斯等:《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1、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

  72、[德]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73、[德]瑙曼等:《作品、文学史与读者》,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74、[德]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另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本,书名译名有别);

  75、[美]汤普金斯等:《读者反应批评》,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76、[美]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7、金元浦:《接受反映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七)女性主义专题

  78、[英]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79、张京媛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0、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1997年版;

  81、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82、[英]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三联书店1989年版;

  83、[美]莫瓦:《性别/文本政治》,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4、[美]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85、[美]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6、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7、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88、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年版;

  89、李小江:《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0、康正果:《身体和情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八)新历史主义专题

  91、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2、社科院外文所编:《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93、《福柯集》,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94、《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5、[法]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

  96、[法]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97、[法]福柯:《疯颠与文明》,三联书店1999年版;

  98、[法]福柯:《性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另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新译本,书名为《性经验史》);

  99、[法]福柯:《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0、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01、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102、[法]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103、[英]谢里登:《求真意志——密歇尔·福柯的心路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4、[英]麦尼克:《福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5、[法]埃里蓬:《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6、[美]德勒兹:《福柯褶子》,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07、莫伟民:《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08、刘成北:《福柯思想肖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9、陆扬:《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10、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111、汪民安:《福柯的界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九)后殖民主义专题

  112、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3、罗钢等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14、王宁等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15、[美]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6、[英]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17、[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8、[美]赛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9、[美]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120、[英]吉尔伯特等编:《后殖民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1、[英]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2、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十)文学社会学专题

  123、[法]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24、[法]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125、[德]西尔伯曼:《文学社会学引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26、[德]菲根:《文学社会学的主要流派和它的方法》,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27、[匈]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128、[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三联书店1989年版;129、[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三联书店1989年版;

  130、《本雅明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1、[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三联书店1989年版;

  132、[德]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3、[英]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34、[英]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135、[法]戈德曼:《隐蔽的上帝》,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36、[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7、[美]杰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8、[美]德里克:《后革命氛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9、[加]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附:巴赫金专题】

  140、[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88年版;

  141、[俄]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2、《巴赫金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143、[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4、[俄]巴赫金:《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5、[俄]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6、[俄]巴赫金:《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7、[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8、[俄]巴赫金:《周边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9、[美]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0、[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51、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152、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3、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4、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参考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总体研究:计52种

  A类:

  1.[美]昂利·拜尔编:《方法、批评及文学史——朗松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美]罗素:《论历史》,三联书店1991年版;

  5.[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6.《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7.[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美]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10.[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11.[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3.[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4.[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5.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文学史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6.[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7.[英]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B类: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2.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另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增补本);

  3.王瑶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版;

  4.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3),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5.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卷),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7.黄修己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孔范今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朱栋林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9-1998》,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1-3),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11.许怀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杨匡汉、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15.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谢冕:《1898:百年忧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孔庆东:《1921:谁主沉浮》,(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2.洪子诚:《1956:百花时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杨鼎川:《1967:狂乱的文学年代》,(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6.张志忠:《1993:世纪末的喧哗》,(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许纪霖:《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30.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2.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三联书店2000年版;

  33.吴炫:《中国当代文学批判》,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34.洪子诚主编:《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5.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潮流)史研究:计81种

  A类:

  1、[美]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6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3、[英]格兰特:《现实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4、[苏]梅特钦科:《继往开来——论苏联文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有新版);

  5、薛君智主编:《欧美学者论苏俄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6、[英]弗斯特:《浪漫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7、[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1989年版(另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译本);

  8、[英]福克纳:《现代主义》,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9、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资料》(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英]布雷德伯里等:《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1、[美]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2、[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另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精校本);

  13、[荷]佛克马等:《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5、[美]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17、[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美]罗蒂:《后哲学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9、[美]詹明信(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

  年版;

  20、[法]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年版;

  21、[美]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2、[美]格里芬:《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3、[美]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4、[德]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5、[法]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6、[法]利奥塔:《后现代道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7、[英]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8、[法]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德勒兹访谈录》,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9、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0、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

  年版;

  31、张国清:《中心与边缘——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3、佘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4、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王宁:《超越后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B类:

  1、李何林:《近二十中国文艺思潮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贾植芳等:《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马良春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4、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5、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6、陆贵山、王先霈:《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8、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宋耀良:《十年文学主潮》,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0、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1、张志忠主编:《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主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朱寨、张炯主编:《当代文学新潮》,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张德祥:《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6、李扬:《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7、周政保:《精神的出场——现实主义与今日中国小说》,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陈顺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换》,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俞兆平:《写实与浪漫》,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1、张趺:《圣地之外——20世纪中国文学的寻根意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2、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陈晋:《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24、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5、尹国均:《先锋试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化》,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6、张颐武:《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7、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主义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李小江、孟悦:《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0、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三联书店1995年版;

  31、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2、荒林:《新潮女性文学导引》,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33、陈慧芬:《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34、徐坤:《双调夜行船——90年代的女性写作》,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5、王绯:《画在沙滩上的面孔——90年代世纪末文学的报告》,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张志忠:《九十年代的文学地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7、邓晓芒:《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境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8、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39、愚土选编:《以笔为旗——世纪末文化批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0、戴锦华:《犹在镜中》,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41、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42、张德祥:《现代化与精神境遇》,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周伦佑:《反价值时代——对当代文学观念的价值解构》,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4、王家新等编:《中国诗歌:90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计37种

  A类:

  1、[英]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美]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湖南文艺出版社另有译本,书名译名有别);

  3、[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英]贝尔西:《批评的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美]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1-4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989、1991、1998年分别出版;

  6、[美]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英]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993年分别出版;

  8、[法]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9、[法]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三联书店1988年版;

  10、[比利时]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加]弗莱:《批评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B类:

  1、冯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1949-1976)》(1、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黄曼君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3、王永生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卷),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斯洛伐克]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6、庄锡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7、於可训等编:《文学风雨四十年》,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夏中义:《新潮学案》,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9、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0、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1、程文超:《意义的诱惑——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当代转型》,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王宁:《多元共生的时代——20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汤学智:《新时期文学热门话题》,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白烨编著:《文学论争20年》,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15、《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理论批评》,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

  16、《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丛书:理论批评》,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17、朱大可等:《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18、伊沙等:《十诗人批判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9、白烨选编:《中国年度文论选·99卷》,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20、白烨选编:《2000中国年度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21、白烨选编:《2001中国年度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

  22、陈思和主编:《2001年中国最佳文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3、陈思和、杨杨编:《90年代批评文选》,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

  24、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5、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小说部分):计37种

  A类:

  1、[美]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美]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英]佛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4、[美]布鲁克斯等编:《小说鉴赏》(上、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

  5、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6、[美]浦安修:《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加]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9、[捷]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三联书店1992年版;

  10、爱略特等:《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1、[美]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亨利·詹姆斯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12、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B类:

  1、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1988、1991分别出版;

  3、陈美兰:《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4、白烨编:《小说文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中国作协创研室编:《当代作家论》,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6、王锦涛、林建法编:《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7、林建法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上、下),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兴安编:《蔚蓝色天空的黄金——当代中国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版;

  9、马原编:《中国作家梦——当代文坛精英访谈录》(上下),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0、季红真:《众神的肖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12、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孟悦:《历史与叙述》,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季红真:《忧郁的灵魂》,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5、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张新颖:《栖居与游牧之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7、郜元宝:《拯救大地》,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8、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华中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20、孙先科:《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述特征及文化意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1、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2、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9年版;

  23、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三联书店2000年版;

  24、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5、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当代文化与传播理论研究:计38种

  A类:

  1、[英]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英]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美]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

  4、[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美]沃林:《文化批评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法]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法]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英]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美]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美]伯格:《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英]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英]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5、[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7、[美]鲍德韦尔等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美]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常昌富等选编:《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陆扬等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2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B类:

  1、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1997年版;

  3、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4、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5、樊星:《世纪末文化思潮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90年代批判》,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10、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2、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3、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4、黄力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5、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6、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7、徐俊西主编:《世纪末的中国文坛》,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篇六: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文学理论重要概念和说法的提出者及概念出处

  (黑体为最重要的,正常为次重要的,斜体为不重要的)

  1.(美)乔纳森·卡勒文学本质五点(《文学理论入门》)论解构阅读

  2.(德)伊瑟尔“硬理论”与“软理论”(《怎样做理论》)解读“理想读者”:不可能性与可能性隐含读者召唤结构审美反映论(《阅读行为:一种审美反映论》)

  3.(美)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中心论”(《镜与灯》)

  4.(美籍华人)刘若愚文学四要素“循环论”(《中国文学理论》)

  5.(美)韦勒克“内部研究”“外部研究”(《文学理论》)

  6.(清末民初)王国维戏剧起源于古代的巫术表演(《宋元戏曲考》)戏剧四要素:四要素:言语、动作、歌唱、演一故事意境论集大成(《人间词话》)“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人间词话》)

  7.(德)康德游戏说: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8.席勒、斯宾塞发展游戏说:发泄精力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戏剧起源:模仿说(《诗学》)六要素: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和歌曲悲剧应该有自己的头、身和尾,情节要有整一性。(《诗学》)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有机统一说(《诗学》)净化说(《政治学》《诗学》)

  10.(明)王骥德三要素:曲、白、歌舞

  11.(明)李渔“结构第一”论(《闲情偶寄》)12.(意)卡斯特尔维屈罗三一律萌芽13.(意)钦提奥正式提出三一律14.(法)布瓦洛

  “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诗艺》)15.(俄)普洛普

  概括出俄国民间故事的31个恒定“功能”,叙事学产生标志

  16.(法)列维·施特劳斯开启法国叙事学研究

  深层结构17.(法)托多罗夫“语法”(叙述的结构)研究18.(法)福柯话语即权力19.(法)利奥塔文化赋予话语20.(苏联)巴赫金复调理论21.(西晋)陆机诗缘情(《文赋》)22.(明)李贽

  抒情就是情感的宣泄(《焚书》)“童心说”(《童心说》)23.(美籍德裔)苏珊·朗格构造适合情感表现的感性形式(《艺术问题》)24.(俄)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艺术作为手法》)俄国形式主义代表25.《诗大序》诗乐关系“在心为志,发言为诗。”26.(德)莱幸诗是时间性的语言艺术,画是空间性的造型艺术(《拉奥孔》)27.《庄子》意境萌芽,“荣辱之竟”、“是非之竟”、“自由之境”和“无限之境”28.(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讨论风格,“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因情立体,即体成势”说

  “四对八体”说(风格繁分法)29.(南北朝)钟嵘《诗品》

  开始将“境”的概念用于诗歌理论30.(唐)王昌龄

  诗有三境(《诗格》)31.(唐)皎然

  提出了“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全面发展了意境论(《诗式》)32.(唐)刘禹锡

  “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记》)33.(唐)司空图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诗品》)34.(当代)车延高零度抒情35.(西汉)扬雄“心画心声”(《法言·问神》)36.(三国)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37.(当代)钱锺书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谈艺录》)38.(德)黑格尔风格适应主题39.(法)布封提出“风格即人”40.《尚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41.(古希腊)柏拉图模仿说

  42.(德)本雅明“作为生产者的作者”光韵理论(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

  43.(战国)孟子“以意逆志说”“知人论世说”

  44.(清)叶燮“才、胆、识、力”说(《原诗》)

  45.(法)丹纳“三要素理论”:种族、环境、时代(《艺术哲学》)

  46.(西汉)司马迁“愤而著书”说47.(英)约翰逊以传记批评研究莎士比亚48.(美)赫什解释学49.(美)兰色姆《新批评》(英美新批评萌芽)

  “构架——肌质”理论50.(英)艾略特

  客观对应物的命题及反浪漫主义倾向51.(法)罗兰·巴特“作者之死”

  提出“文本”概念,区别“作品”与“文本”文本即编织文本的复数文本之悦

  神话分析52.(德)姚斯

  期待视野解读“理想读者”:①文学及理论知识②理解与审美体验③读者作者一致性

  53.(美)布斯假想读者:作者与读者相近或一致

  54.(意)艾柯模范读者:假定符码被理解,读者与作者一致

  55.(当代)蓝棣之症候式分析(《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

  56.(美)费什“有知识的读者”(《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感受文体学(《读者中的文学:感受文体学》)(解释团体论代表)

  57.(波兰)罗曼·英加登文本结构层次(《文学的艺术作品》)

  58.(德)伽达默尔视域融合59.(法)特拉西

  最早提出意识形态,但仅指观念(《意识形态原理》)60.(德)马克思

  赋予意识形态新涵义(《德意志意识形态》)61.(法)阿尔都塞

  国家机器艺术介于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62.(意)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狱中札记》)63.(英)伊格尔顿文学的意识形态64.(英)伍尔夫呼吁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一间自己的屋子》65.(法)波伏娃《第二性》西方女权主义圣经66.(巴勒斯坦)萨义德标志后殖民主义形成(《东方主义》)67.(摩洛哥)法侬从心理层面上讨论了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种族关系,以及黑人的本质属性问题(《黑皮肤,白面具》)68.(印)斯皮瓦克为第三世界妇女发声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手中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补充完善)

  

  

篇七: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从文学艺术作品结构层次理论看三美论

  闻一多在1926年5月发表《诗的格律》一文,提出新格律诗理论主张,核心是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绘画美:指诗的辞藻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建筑美:指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有整齐之感。许渊冲的“三美论”与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结构层次理论(即语音层、意义单元层、图示观相层和再现客体层)异曲同工。“三美论”正是融合了“结构层次说”的思想,可谓对层次理论的升华,尤其对诗歌翻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中国诗词讲究格律、行韵,语言精练,字里行间含蓄唯美。许教授是有史以来将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惟一专家,不但英译的诗词让人赏心悦目,也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其中“三美论”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伽登文学艺术作品结构层次论的影响,许教授在此根底上结合诗词的行文特点总结而来。

  罗曼·英伽登(RomanIngarden,1893-1970),波兰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将文学作品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

  (一)语音层次,具体意义的承载体,是词语能表达其意义的外部结构。在作品构建中,语音的选择决定了文本的节奏。

  (二)意义单元层次,为整个作品提供框架。英伽登将“所有和语词发音有联系并且和它一起创造了‘语词’的东西”[1]称为意义。“语词意义是一个具有适应结构的心理经验的意向构成。”[2]文学作品的属性由句子所构成的意群决定,即意义单元;意义由“语词”构成的句子展现。

  (三)图示化观相层次,任何作品只能用有限的语句表现有限空间内事物的某些方面,大量的“未定点”和“空白”,等待读者用想象进行系统组合与填充。

  (四)再现的客体层次,“再现的对象只具有实在的外观,并不是真正地在于实在的时间和空间中”。[3]读者通过意义层看到的形象就是作者在作品中虚构的对象,读者通过意识活动以图示化形式“再现”。

  这种分层是对作品内部结构的描述与剖析。在此根底上,许教授结合诗歌文体特点提出了“三美”翻译理论[4]。关于“三美”间的关系,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

  一旦译文不能传递原文内容所产生的一种意境或联想的美,翻译就偏离了初衷。这也是许教授将“意美”放在首位的缘由,“意美”是诗歌的深层结构,是首要目的和必要条件,“音美”和“形美”是手段和前提,为“意美”创造条件。

  语音层次指译文借用译语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或音近的韵脚,还可以借助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表达原文的音律和节奏,尽可能使译文到达音乐美感,即“音美”。

  有些作品描述了实在的对象,即第三层次“图示观想”。还有些文学作品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远远超出画面本身的界面,即第四层次“再现客体”,即纯粹意向性的文学主题。这两个层次为读者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预留了空间,否那么就不会有再现的图像或与之相关的审美对象。许教授将两个层次合为“形”,只有将诗歌的句式、长短、对仗等方面尽可能与原文形似才算“形美”。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佳作,脍炙人口。小令以秋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在景情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引发共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共两句,以众多排列的意象寄寓诗人思想的艺术形象。第一句九个名词排列,无任何连词,分为三组,第一组由下及上,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二组由近由远,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三组从远方到眼前,古驿道、道上瘦马,“西风”从触觉上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又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枯”“老”“昏”“瘦”使浓郁的秋色中蕴含游子无限凄凉悲苦的情怀。寥寥几笔却勾勒丰富而幽深的意境,是这首小令的魅力所在。许教授摆脱原诗的形式,将原诗拆开重构:[5]Tune:SunnySandAutumnThoughtsMaZhiyuanOveroldtreeswreathedwithrottenvinesflycrows;Underasmallbridgebesideacotastreamflows;Onancientroadinwesternbreezealeanhorsegoes.Westwardsdeclinesthesettingsun.Far,farfromhomeistheheart-brokenone.

  从意义层次看,许教授采用了意译的方法,“wreathed”意为“tobecoveredinsth”,用动词过去分词说明“trees”和“vines”之间的所属关系。用小屋“cot”,代指抽象名词“人家”。补译介词“Over”、“Under”、“beside”、“on”和“in”,明确描述了事物间的.位置关系;增译谓语“fly”,“flow”,“go”,说明了事物间的主谓关系,使前九个原本模糊的意象都或多或少地具体化了,也给原诗并列静态的景物增加了动感,不仅准确地传递了原诗的意义,还表现出“意美”。动词“decline”英语有“beegraduallyworseinquality”之意,译文词义贴切对应不仅仅译出了“西下”,还使读者产生联想,由深秋的景色衬出了旅人凄苦的心境。最后“far”一词的重复,突出了原诗的主题,把在外漂泊的旅人那黯然神伤刻画得淋漓尽致,令读者回味从而到达移情的效果。

  语音层次上,译文语句流畅通顺,韵律和谐自然。原诗“鸦”“马”和“涯”押尾韵/a/,“家”和“下”押/ia/韵,译文在处理时拆开重组,“昏鸦”译为“flycrows”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将“astream”置于句尾并增译“flows”,“horse”后增译“goes”是为了和“crows”押尾韵/z/。同样“夕阳”和“断肠人”皆置于词尾为了押尾韵/?n/,且“人”用代词“one”也是从韵律角度考虑,从而到达“音美”使译文符合英诗“aaabb”的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篇八: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试谈文学作品中的美学阅读途径

  摘要:美学阅读是一种深层次高水平的阅读。它以读者为中心,注重意义空白或不确定作品价值的两极组合。本文试以高中课本中的一些著名文学作品解读为例,谈谈文学作品中美学阅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文学作品美学阅读途径

  文学作品的阅读有深浅层次之分。浅层次的阅读是消闲,是无聊的打发;深层次的阅读是情境的解读,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一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的鉴赏和相互交流,才能进入一种连续变化的审美经验之中。

  一、美学阅读的基本含义1、读者的再创造。作品在创作活动结束之际并未完成,因为真正的鉴赏活动还必须调动起读者的全部审美经验和艺术修养,对作品中的各种空白和未定之处加以填补。“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正揭示了读者在文学作品欣赏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用。这与以读者为中心、以文本为中心的传统解读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读者不仅仅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还是作家。正如鲁迅所说,“读者所推荐的人物,却不一定和作者所设想的相同,巴尔扎克的小胡须的清瘦老人,到了高尔基的头里,也许变成了粗蛮壮大的络腮胡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子。不过那性格,行动,一定有些相似,大致不差,恰如将法文译成了俄文一样。”当然,我们决不能过分强调读者在鉴赏活动中的自由性和随意性,而忽略了作品的制约作用,就会走向另一极端。

  2、意义空白或不确定性。任何一个文本都存在着意义的空白或不确定性。正如波兰现象学家英伽登所说,“一部文学作品在描写某个对象或对象的环境时,无法全面地说明,有时也并未说明这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每一件事物,每一个人物,尤其是事物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都永远不能通过有限的词句把某个对象无限丰富的性质表现出来。”正是如此,许多艺术家在作品中常常有意识地制造许多空白,借此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这一点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读者在欣赏中必须调动自己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根据自己对作品整体意义的把握,对空白之处加以合理的设想和解释。

  3、作品价值的两极结合,文学作品的价值常常是由两极组合而成,一极是未定性的,一极是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这两极的合璧才是文学作品的完整价值。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决定性或自足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充满空白的图式结构。如果离开了读者的介入,它就无法产生独立的意义。文本的意义产生,只有靠读者阅读的具体化才能实现。有人认为文本只是一个空筐,它需要读者往里填充意义和内容。文本本身的价值和视阈是有限的,而读者的视阈永无止境。我们可以这样说,任何文本离开读者都无法存在,它还是一个未完成的文学作品。甚至还可以说,延续不断的阅读价值,已远远超过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

  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二、美学阅读的主要途径1、期待视野的宜合解读。期待视野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由读者的文学解读经验定向或先在结构对作品呈现方式、意义、结构等的预测和期望。它以一种十分隐蔽的方式决定着个人期待视野的构成,并决定着文本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解读的深度和广度。期待视野是文学作品解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局限和制约。然而,读者的这种期待视野也会随着文本的解读实践发生变化,有时一个文本与读者的期待视野恰好吻合,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就会顺利实现;有时文本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出现部分不一致或者完全冲突,读者就得重新建构新的阅读经验,拓展和形成新的阅读视野,文本才有可能实现解读。如《西游记》在明末清初时,读者把唐僧当主要人物,唐僧是一位才貌出众的高僧,随着时代的变迁,后几代读者逐渐把孙悟空当主要人物,把他当作神通广大、超人英雄的化身。2、词语内涵的再处理。文学语言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多义性,或者也可称作复义。闻一多的诗歌《死水》的最后一段:“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诗中的“丑恶”究竟如何理解,它就存在着复义现象。黄药眠先生认为,在闻一多先生看来,在这古老的国度里,一切宫殿似的建筑,一切深垂的花幔,一切辉煌的襟饰……油腻织成的罗绮,微菌蒸出的云霞,死水酿成的绿酒,青蛙叫出来的歌声,这绝不是美的所在,而是恶的伪装,闻先生深恶痛绝这种“丑恶”,但是对这种“丑恶”他没有办法,只好气愤地说:“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就是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度文库

  说“丑恶”用的是它的本义。而臧克家先生则持有相反的观点:“我觉得,应该把‘丑恶’意为黑暗现实的反面。《死水》是客观的象征,它既如此腐朽,如此令人绝望,不如索性让另一种力量来开垦它,将辟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这是作者心中的一个未可知、未能知的渺茫希望,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种希望理解为革命?”也就是说“丑恶”代称的是“革命”,这是从不同角度解读的结果。文学作品中词语的复义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诗歌的语言,它们形成了语言解读中的艺术感染力,拓展了语言表现的空间。

  3、填补空白,还原形象。文学作品的本身并非具有形象,它只有一系列的文字符号。作品中的形象是读者在自己的生活和艺术经验基础上,根据一定的美学原则想象创造出来的。这种想象和创造,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审美产物。如《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中对王熙凤形象的描绘,以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定位,都需要读者来进行重构性的复原和处理。不同的读者,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画面。又如《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文字:“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作品中透出了“曹无伤言之”的内情,当时刘邦的心理活动以及回到军营后处置曹无伤的具体细节,都需要读者自己去进行想象,对那些作品中没有写出来的情节进行想象性还原,并按读者的阅读趣味去重建那失落

  

篇九: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填空对话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一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

  【高中议论文阅读】《填空、对话与兴味》阅读答案

  填空、对话与兴味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

  阅读

  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

  填空、对话与兴味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

  一)

  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RomanIngarden

  ,1893

  —1970)

  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一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Hans-CeorgeGadamer

  ,1900-)

  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

  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

  二)

  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钟嵘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

  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从文学作品本身而言,造成这种方式和特征的根本原因是:第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读者看到的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而不是可以直接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形态的形体、色彩、线条之类。文学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而这种“还原”过程必会伴随读者的再创造因素。第二,与其他科学著作相比,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可能像科学著作那样准确、严密和清晰。因此,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这诗句看起来虽是形象可感的,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文字符号难以尽述的无数“空白”:园中究竟是怎样的春色?

  枝头盛开着多少杏花?

  花儿开到怎样的程度?

  园墙用什么建成?有着怎样的高度?以及诗句中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着怎样的审美意义?……所有这些,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去“对话”,去“兴味”。13、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第二文本、填空、对话。(6分)14、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的见解有何相通之处?为什么?请用不多于90字的语言对这两个问题加以表述。(6分)15、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联系你阅读过的文学名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8分)参考答案:13、第二文本: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

  填空: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

  对话: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

  对话”。14、相通之处: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

  原因:第一,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

  第二,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15、答案要点:作品如果能不仅仅是传统四大名著,得分可以高一点儿,各位同学要注意创新,体现自我个性与知识涵养。

  鼓励持反对意见的观点,但也必须充分、可信服,要能够自圆其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十: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新课标下实现文本教学的美学鉴赏及对策探析》

  摘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能否充分挖掘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即引导学生领略课文结构精心缜密之美,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美学信息,深入到作品描绘的美好境界中去领会文本所蕴涵的思想美、形象美、情感美等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紧扣文本,进行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描述,再现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美的享受,适当穿插诵读环节,在多思多探多写中,凝聚思维火光,挥戈成文,养成语文教学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再创造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

  曾有人这样评价语文:“语文是最富有美学意味的学科,是一门艺术课[1]。”其实,每位语文老师都可以根据个人的迥异风格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从而获得精彩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健康的发展。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和当前新教材的改革目标,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和《江南的冬景》这篇课文的教学实践,语文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能否充分挖掘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即引导学生领略课文结构精心缜密之美,充分挖掘文本中的美学信息,深入到作品描绘的美好境界中去领会文本所蕴涵的思想美、形象美、情感美等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针对课堂教学的亲身实践来具体谈谈新课标下文本教学实践中的美学鉴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语文新课标中的美育思想

  在新课标中,“美育思想”又称“审美教育思想”,实际上是以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完善人自身素质、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宗旨,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想人格为目的的情感教育。在语文这门学科里,审美教育思想是一种形象化的情感教育,以语文的内容与特性为指向,旨在塑造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对学生的主体人格形成及潜能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的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语文新课标中的审美教育思想,按照美的规律,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探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其中的题中之义,也是大势所趋,而语文教学中的文本教学中的美学鉴赏问题则一直是语文教育者、创作者和文艺评论者争论不休的大论题,时下,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浅谈拙见,企以有用。

  二、文本美学鉴赏的前提和基础——情系课前设计

  “语文是一门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因此,教出语文独特的情感是语文独特的任务”[2],也是语文课堂展示其魅力的重要环节,为语文课堂的成功实践奠定基础,这实际上

  .

  也是文本美学鉴赏的前提和基础——“情感点的寻找和激发”[3]。那么如何实现这种美呢?以下从课前备课环节以及教学设计展开分析。

  首先,备课要备出情感,寻找文本的情感点。

  其实,“语文课本中的所有课文,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情感,不仅文学作品如此,即便议论文、说明文也概莫能外”[4]。在备《江南的冬景》一文中,作者把景写得极为美丽迷人,但作者的意图却是“空言不如实践”,只有“去湖上散步”才能欣赏冬日江南的美景,也才能真正领略自然的大美。由此,我们便真的明白了作者写江南冬景的目的并不仅仅停留在景的描绘,实为对江南、对自然的那份真爱。因此,找准课文中作者爱的情感点,也便找到了此次教学情感的基础,这是备课环节十分重要的第一步。

  其次,全身心体验文本情感,理出精彩的教学设计。

  “教师只有自己先热爱每一篇课文,才能把自己的热爱传递给学生,尽管每个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5],因此,教师根据个人的迥异风格,了解教学对象的语文现状,在此基础上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从而获得精彩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率。如《江南的冬景》是一篇上乘的美文,在反复阅读中,让教师不仅理会全文的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情感节奏,而且在边读边记中悟出教师对此文的理解,独创教学设计:本文围绕“美”展开,通过“寻美——赏美——悟美”的思路,理解作者“空言不如实践”的真正用意,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至此,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构成一个回环结构。

  再次,自主分析学情,摸清学生的情感点。

  在撰写《江南的冬景》教案前,教师先进行自主地学情分析,此文是“像山那样思考”专题“谛听天籁”的第一课,这部分要求我们以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为主。因此,课堂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在积累&#8226;整合、感受&#8226;鉴赏、思考&#8226;领悟、应用&#8226;拓展、发现&#8226;创新五个方面有所收获。在了解和分析本文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教师须通过平时交谈、课后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及兴趣点所在,再结合自己的现有优势,在教学设计中穿插配乐朗诵,品评与赏析水墨画等环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将教师与学生两者完美和谐地结合,才能赢得课堂教学的满堂精彩。

  .

  最后,教学实践中,努力在“学生——文本——教师”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美学鉴赏桥梁。

  在以上三个环节的基础上,要想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满意的教学预设,笔者认为激情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激情是一种内在的充满张力的激情,是一种在教学中既含蓄有节制又不乏奔放的情感,它可以在文本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美学鉴赏桥梁”[6]。教师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让学生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环境中,品读美文,从而达到真正的鉴赏效果。由此可见,“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魅力就表现在:在学生的情感点与教师、文本的情感点一致或不一致的情况下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7],达到美学鉴赏的真正目的。

  三、文本美学鉴赏教学的巩固和加强——把握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鉴赏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渠道,坚持作品美与鉴赏美相统一,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关键。著名现象学美学理论家罗曼·英加登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指出,文学文本是以一种层次构造的方式存在的,一个文本是由四种异质的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可分为“语音层次,‘意义系列层次’或‘意群层次’,由多种图式化观相、观相连续体和观相系列构成的层次,由再现的客体及其各种变化构成的层次”四个结构层次,这是指靠艺术作品的内在结构建立起来的“艺术世界”[7]。在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中也一样,必须强化对作品本体的分析,透视文本的营造系统,着力于对文本的构成特征、表现层次与深层结构进行艺术把握。这与中国传统文论的观点“言一象一意”三个层面极为相似,这过程其实是“作家——文本——读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回环结构,包括读者解读与接受文本和作家的表达的阶段,渗透语言的韵律美、意象美、人文美、节奏美,文本的结构美、情境美、情感美、意蕴美、意象美、哲理美、形象美、主旨美以及作者(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想象、体验、认识、评价等。因此,文本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为把握作品形象、领悟作品意蕴所进行的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艺术审美活动,也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是文学作品价值得以实现的必经之路,这也是真正进入文本教学之前需掌握的文本处理的基本原理。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入

  导入新课是文本教学的第一环节,是教师流畅地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衔接部分,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审美的第一关。根据本次教学实践,总结出导入新课的方式有“语言导入型,实物(如,图片,Flash,听录音,音乐等)直观呈现型和两者兼济融合型”三种方式。本次教学采用两

  .

  者兼济融合型,以flash导入,让学生在静看静听静思中感受美,配以自身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奠定整堂课美的基调,效果极佳。

  (二)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8]。因此,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紧扣文本,进行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描述,再现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美的享受,适当穿插诵读环节。处理《江南的冬景》一课,课堂教学采用激情法,以独特的语言魅力和情感教化感染学生,课堂实践注重诵读法(采用配乐朗诵,师生单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非常好)、情景法、品味法,营造典型意境,让学生沉浸其中,细品文本之美。

  (三)以真情教学来美化心灵

  特级教师刘映辉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能以情动人,缘情入理”,“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要教有真情,学生要学得动情’,要在‘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的情感交流中完成语文教学的各项任务,不能进行情感熏陶的语文教学,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所以,文本教学中,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都要注重情感的处理。通过情感引发学生进入一定的情境中,充分调动情感因素,使学生参与体验,感受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产生共鸣,达到赏析真正美的目的。

  (四)创造精美板书

  课堂教学中,视觉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门户和主要渠道。根据人体生理机能上的视觉滞留性可以使事物在大脑中留下一定时间的记忆这一功能,因此,设计板书就显得尤其重要。精美的板书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起学生的积极认知情绪和心理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的重要作用在于:把冗杂繁琐的教学信息简化为简单明了的艺术符号和图解,再附上一定的语言文字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与冲击。如《江南的冬景》采用边分析鉴赏文本,边设计板书,在课文收尾之时,文章的整体思路也已经跃然黑板上。根据附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和写作的真正目的。一般而言,结构是文章的骨骼,是初步感知一篇文章的前提。因而,板书设计环节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板书设计精心独到,并且以圆的形式呈现,是中国美学的和谐精神与文本的美学赏析合二为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在课堂教学应用中效果显著。

  .

  附板书:

  四、实现文本教学美学鉴赏的对策分析

  在新课标下,要想真的实现文本教学的美学鉴赏其实任重道远,以下只是提出几点自己的微薄见解,希望有所作用。

  (一)明确美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是文本美学鉴赏的理论基石

  叶朗在《现代美学体系》中提出美学鉴赏中应注重体验性、娱乐效果以及自发性和主动性,这三点在教师教学中值得借鉴,即:运用各种手段营造审美情景;注意教学的民主和互动;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为引导者,发挥自发性和主动性。因此,课堂上的情感熏陶以及审美技巧的分析等多种审美鉴赏方式可以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课外阅读能力。只有做到了这些,文本美学鉴赏教学之路才会越走越远。

  (二)改进教学方法,使文本教学过程审美化

  “教学过程审美化体现了教学的动态美。根据教学发展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媒体以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过程中,使教学过程审美化,产生教学美育心理效应。”[9]因此,在文本鉴赏中,这种美学赏析手段更是如此,以课堂教学《江南的冬景》为案例作简要述之。此文教学实践中,注重点拨法即设问析疑,以学生为主,合理进行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融合使用,浑然一体。在教具应用上注重多媒体教学的配合使用,灵活呈现板书;在知识点处理上,培养学生有意识记的同时,也不忘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尤其在分析“微雨寒村图”和“江南雪景图”这两幅画面时,采用灵活的教学艺术手段,把学生领入美的殿堂——多媒体展现两幅江南水墨画,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唤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从而锻炼他们的审美想象能力。该过程中,教师渗透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等,加深情感体验,加强美学鉴赏能力。如此一来,学生的心灵就会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描写的意境,深刻地体会文章的主题及情感所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情趣。因此,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意义。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文学理论修养与生活品味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功能就是引领者和指挥家。突破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化的角色,使教师在新型环境中发挥表演者和导演者的双重角色的意义,颇具时代内涵。与传统教学不同,

  .

  新课标下的教师应时刻充电,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自我的文学理论修养和知识更新能力,并且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德行修养,提高生活品味,从而使教者整体上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如此,教师才能更自如地把握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和时代感;教师才能使自身在文本教学过程中收放自如,学生也才能更精确地体会文章的意旨所在。结语总之,文本美学鉴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它实际上也可以划为审美化教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领域也是非常宽广的,况且“教无定法”。故此,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多作积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文本教学真正达到审美化的高度。在多思多探多写中,凝聚思维火光,挥戈成文,养成语文教学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再创造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因此,从当前新课标下文本美学鉴赏这一课题探讨便知道语文教学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奋斗摸索下去,终究会有成功的一天,而我们这一届新一代的准教师们也秉承师大薪火相传之精神,不忘前辈经验,永探语文新篇。注释:[1][2][3][4][5][6]语文课如何才有“语文味”素质教育杂谈[J].教育科学研究,2007,(09).[7]罗曼·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禾译[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9]许跃辉.在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研究参考文献:[1]白光普.缘情入理,启智育人——试论刘映辉语文教学艺术[C].当代中学语文教育专家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3]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金丽君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21004)

  .

  

  

篇十一: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论文学功能结构的多样性与功能的多元化

  作者:肖祥彪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9期

  肖祥彪

  (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文学的功能有显与隐、动与静、常态与特殊等多种结构形式和表现形态。正是文学功能结构的多样性,使多元化的文学功能呈现出复杂性。文学功能是一个完整有序的结构体系,每一种功能都有相应的位置和作用,或表层,或深层,或规定,或被规定。这种认识,对于纠正在“多元化”幌子下对某种或某几种文学功能的放纵,使文学始终走在人生关怀的正确轨道上而非沦为变相的“工具”,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功能结构;多样性;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3)09-0173-03

  文章编号:1674-5884(201

  作者简介:肖祥彪(1962-)男,湖南武冈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在正式展开论述之前,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文学功能的多元化与功能结构的多样化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问题;前者是指文学具有多种功能,后者指文学功能的结构形态和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关于文学功能的多元化,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大讨论之后,学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文学有三大功能:“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审美作用”,它们的关系是:“认识作用是基础,教育作用是目的,审美作用是手段。”[1]这种归纳表述虽然差强人意,但修正了文学功能单一化的理论模式,在认定三大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确认了文学功能的多元化特征,摆脱了“文革”期间政治对于文学的桎梏,为文学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美国学者韦勒克、沃伦也说:“实际上文学显然可以代替许多东西———代替在国外旅行或羁留;代替直接的经验和想象的生活;还可以被历史家当作一种社会文献来使用。”[2]文学的功能具有多样性,文学甚至可以代替很多东西。在文学中,可以宣讲政治,弘扬道德,传播宗教;看《红楼梦》能够学到很多历史知识,读《鲁宾逊漂流记》能够体验滞留荒岛的寂寞,车上拿本《女友》杂志可以消磨时间。

  人有多种多样的需要,充分认识文学功能的多元化特征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同时,我们需要防范这样的危险:文学“是这”、“是那”,唯独没有了“自身”。之前的“政治工具论”和现在某些人心中的“功能多元化”,实质都是工具论,如果我们不加以警惕,就会在放纵功能结构某一项或某几项功能的过程中,弱化甚至取消文学的本体规定性,造成文学本身和人自我的双重迷失。譬如在今天的消费时代,人们内心的操守、把持少了,外在的诉求、欲望多了,快餐文化、消遣文学特别地活跃了起来。文学在庄与谐、雅与俗、纯与不纯的“左走”与“右走”间摇摆不定。我们知道文学应有历史的担当和社会的责任,但文学不应当给人精神愉悦甚至消遣吗?形式上的“失语”缘于认识上的模糊。我以为,要解决好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得从最基本的理论建设着手,而对文学功能结构形态的分析,就是突破口之一。

  一显性功能与潜在功能

  文学功能的显性不显性、潜在不潜在,主要是由文学文本的结构决定的,在文本结构中处于显性位置的自然容易被接受者所感知,而处于深层隐含状态的则难以被察觉。

  在波兰理论家罗曼·英加登提出的文学文本层次构成理论中,一个作品“它包括(a)语词声音和语音构成以及一个更高级现象的层次;(b)意群层次:句子意义和全部句群意义的层次;(c)图式化外观层次:作品描绘的各种对象通过这些外观呈现出来;(d)在句子投射的意向事态中描绘的客体层次。”最后形成“质的整体的结晶的核心”,在有些作品中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性质构成质的综合整体的价值核心”,或者是“一个陷入悲剧冲突的人物性格”,或者是“表现在一种形而上学性质的形式中”[3]。概括地说,第一层为语音层次;第二层为语义层次;第三层为作品世界层次;第四层为作品观念层次;最后是取决于以上层次的“有机合成”形成的“复调和声”才得以呈现的“形而上”层次。在他的逐层递进的作品构成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前四个层次,可以说任何文学作品都具备,而最后一个“形而上”层次,则不是一般作品所能具有的。

  透过最表层的语音和文字,我们得到了语义;透过语义的层面,我们得到了“作品的世界”;透过“作品世界”的层面,我们得到了“观点”;但只在少数作品中,我们透过“观点”的层面,得到了“形而上性质”那种崇高的、可怕的、神圣的或悲剧性的等等言说不清的东西,而在大部分作品中,我们只能两手空空。前面的四个层面与最后的“形而上性质”并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崇高的、悲剧性的、可怕的、神圣的等“形而上性质”,必须来之于“语音”、“语义”、“世界”、“观点”四个层面,但这四个层面的组合并不必然地都能产生“形而上性质”。如果说语音和语义的字面义构成了作品的最稳定的“显结构”,那么,语义的联想义和观点则构成了作品的变化着的“潜结构”。这“潜结构”只能“寄生”于作品的“显结构”之中。

  按照金健人的理解,文本结构产生相应的意义结构。根据“显”与“隐”的关系排列,它们是“题材”层、“字面形象”层、“特殊问题”层、“一般问题”层、“普遍问题”层、“基本问题”层、“终极问题”层共七层[4]。尽管这七层的归纳不够简明,但却能够说明作品意义的层次关系。前三层是所有作品共有的,即一切作品都得写人和事以及由“此人”、“此事”体现的“这个”问题。越往下,能够具有的作品就越少。多数作品只停留于通过特殊的人和事反映社会的一般问题,只有少数作品才能透过上述层面进入到对人类基本问题、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与追问。这也就是“快餐”、“流行”与“经典”的区别。

  文学功能的发挥,需要在作品与读者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缺少任何一方,都只能是空谈。相对说来,作品表层结构的显性意义具有自动呈现的特性,读者容易接受显性义的作用,从而形成对具体的人、事、现象的“看法”。而处于深层结构的隐性义,则具有“阻拒”的特性,它是经由表层结构的“诱发”、“召唤”,通过读者的联想、想象而形成的,它作用的往往是人的世界观、人生态度这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此,文学的显性功能具有及时性、肤浅性的特征,而隐性功能才是恒久和深刻的。

  

篇十二: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文学欣赏与创作教案

  一、课题: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第一节文学活动第二节文学欣赏的定位、性质、过程第三节文学体裁第四节文学语言第五节文学的价值、艺术手法及功用二、授课班级:全校公选课的班级三、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古今中外文学精华,提高文学鉴赏力和综合人文素质。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提高写作水平。四、本章教学重点、难点:第一节文学活动;第二节文学欣赏的定位、性质、过程;五、本章学时分配:共1.5/2学时。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一)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教材以基础,辅以音像材料,全方位调动视、听、感受、想象、思考的积极性,并且采取字、词、句、段解说、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诵读、理论联系实际评析鉴赏等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让学生领会和享受文学作品的审美内容与方式、方法。

  (二)结合堂上讨论、写作文学批评作业等师生互动形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文学鉴赏力,进而有感而发,“我手写我心”,“我写故我在”,尝试开展文学创作活动,

  1

  最终在社会发表文学作品。

  七、参考书

  《文学欣赏》、《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大

  学语文》等。

  八、课堂练习

  让学生对教学重(难)点文学活动;第二节文学欣赏的定位、性

  质、过程进行讨论,分析。

  九、课外作业

  学习完毕理论联系实际写一篇作品(任选)的文学评论。

  十、课堂小结

  在学生中受到广泛好评和热烈欢迎,其学习热情空前高涨,06年度第一学期的全校公修课要增加班次才能满足其学习需求。

  学生们非常热爱文学与欣赏课程,本学期这门公修课仅在海珠校区就有300多人选修,我系紧急增加班次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抑扬顿错高声诵读文学作品,探讨文学真谛,还写了很多热情洋溢的学习体会、心得的文章,普遍认为文学欣赏与创作的教学非常必要和实用。因为文学蕴藏着恒久的治世做人之道与管理智慧,掌握、传习、运用文学的综合思维,从中国传统文学中挖掘古代思想家的智慧,汲取生活智慧,并且与当代的思维相结合来指导工作,使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什么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传统东西,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实现跨学科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对话,解开管理人的困惑,正是现今信息时代极为渴求和企盼的。所以很高兴能够在大学阶段继续语文学习,圆自己热爱文学的梦,也十分感谢老师们从中灌输的为人处世之道和文学审美方式方法,培养他们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洞明世事的知识和如何做人、做学问、写作,懂得社会上各式各样人物的复杂心理,为今后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我手写我心”“我写故我在”,有感而发,同时还成立了《云帆社》等社团,积极投稿尝试文学创作,相当部分的同学已经在《活色校园》和《校报》等的文学专版上发表作品。

  2

  第一章文学欣赏与创作概述

  第一节文学活动

  一、文学活动从动态角度分析,文学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1.传统观点(旧三角关系)

  2.文学接受理论(新三角关系)

  3.艾布拉姆斯的观点(四个要素)

  3

  第二节文学欣赏的性质

  一、文学欣赏的涵义

  1.文学欣赏是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文学欣赏是文学发挥和实现其社会作用的重要环节。

  2.上述,包括文学欣赏性质、过程、作用三个层次。3.只有获得审美享受的阅读活动,才是文学欣赏。

  二、文学欣赏的性质1.文学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

  文学欣赏的认识属性不同于阅读科学论著的认识属性。文学欣赏的形象思维过程又不同于作家创作的形象思维过程。文学欣赏是一种以感性认识为主的认识活动,但并不排除理性认识的积极参与。2.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刘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知音》情感反应是文学欣赏的核心;➢别林斯基:没有心灵的参与,而这,几乎比用脚去理解艺术更坏。《别林斯基论文集》情感反应是作者与读者的纽带;➢高尔基:科学工作者研究公羊时,用不着想象自己也是一头公羊,但文学家则不然。《论文学》情感反应主要有共鸣、净化、延留等。3、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一度创造:作家创作,塑造文学形象。(原生文学)二度创造:读者阅读,生成新的文学形象。(次生文学)基础——提高文学鉴赏力

  4

  ➢狄德罗:艺术鉴赏力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通过掌握真和善(以及使真或善成为美的情景)的反复实践取得的,能立即为美的事物所深深感动的那种气质。《狄德罗美学论文选》➢提高自身修养——

  ➢坚持正确的途径——数量上,刘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文心雕龙·知音》质量上,歌德: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歌德谈论录》方法——想象和联想注意点——文学欣赏是一种“有限创造”,是一种“同质异形”的创造。文学欣赏——以文艺作品为基本对象;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以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为主要目标。

  第三节文学欣赏的过程

  一、文学欣赏过程的涵义

  文学欣赏的过程,实质上是由兴趣、期待、感知、情感等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歌德曾将文艺欣赏分成三种类型:一是不假思索地享受美,二是只作判断不享受,三是在享受的同时作判断,在判断的同时进行享受。而第三种才能再现作品的精髓。实际上,这是欣赏活动由浅入深的三种境界。引自鲍列夫《美学》

  ➢刘勰曾提出“六观”欣赏方法:“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文心雕龙·知音》六观依次指——体裁结构、遣词造句、继承与创新、文采特点、事理情感和语言的音乐美。

  二、文学欣赏的准备阶段

  巴尔扎克:艺术是思想的结晶。欣赏者必须首先掌握打开这扇艺术之门的钥匙。内行人津津有味地体会到的妙处原来是封锁在殿宇中的,而非任何人都懂得诀窍说:“芝麻,开门吧!”

  1.文化储备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受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双重影响,但个人经历因素是主要的。➢审美趣味虽不强求一律,但却有高下之分,好坏之别。➢鲁迅:看人生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鲁迅全集》第7卷文化积淀➢孟子“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

  子·万章下》➢黑格尔:同样一句格言,在完全正确理解它的青年人口中,总没有在阅世很深

  的成年人的精神中那样的作用和范围,要在这种成年人的阅历中,那句箴言里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才会表达出来。《大逻辑·绪论》

  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包括: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移情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5

  ➢审美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2.期待视野

  ➢姚斯指出,一部新作品的读者能够在较为狭窄的文学期待视野中感知它,也能在更为广阔的生活的期待视野中感知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文体期待意象期待意蕴期待

  三、文学欣赏的发生阶段

  1.欣赏注意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欣赏注意是由文学作品引起,又是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可以是突

  发式,也可以是渐进式的。2.感知形象读者通过语言,运用想象,感知作品中物化了的艺术形象,为进一步转化

  成读者观念中的艺术形象奠定基础。感知形象,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

  四、文学欣赏的发展阶段

  1、想象与联想文学作品的“空白点”或“未定点”,或“召唤结构”为想象提供了用武

  之地。➢罗曼·英加登:每一部文学作品在原则上都是未完成的,总有待于进一步

  的补充。但从本文的图式化结构来看,这一补充是永远不能全部完成的。《文学的艺术作品》

  ➢伊塞尔: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本文的召唤结构》

  ➢刘勰:神思,“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神思》

  ➢请欣赏:杜甫《新安吏》有诗句:“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明末王嗣奭《杜臆》的赏析为:此时瘦男哭,肥男亦哭,肥男之母哭,同行同道者哭,哭者众,宛如声从山水出,而山哭水亦哭矣。至暮,则哭别者已分手去矣,白水亦东流,独青山在,而犹带哭声,盖气青色惨,若有余哀也。止着一哭字,犹属青山,而包括这许多哭声,何等笔力,何等蕴藉。(这是一种包含着感受、理解、联想与想象的艺术欣赏)2、情感反应

  托尔斯泰: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论艺术》

  共鸣➢共鸣是文学作品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只有引起读者共鸣,文学作品才能实现其价值。➢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的共鸣——净化➢净化是文学作品实现自身价值的另一重要途径。

  6

  ➢欣赏过程中的净化——➢欣赏活动后的净化——

  ➢里普斯: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论移情作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诗人,这是指导人们对于生活抱着高贵的观念,抱着高尚的感觉方式的领袖;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我们就养成了厌恶一切虚伪的和恶劣的东西,了解一切善和美的事物的魅惑力,爱好一切高贵东西的习惯;读了它们以后,我们自己也变得更好起来、善良起来、高尚起来。《论文学中的典型与美学理想》

  ➢管子: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管子·内业》➢白居易: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勤务》诗,可劝薄妇淳。《读张籍古乐府诗》

  五、文学欣赏的延留阶段

  陈善: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扪虱新话》

  回味➢回味是阅读文学作品后的萦绕、回想状态。➢严羽: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沧浪诗话·诗辩》➢高尔基:读福楼拜的《一颗纯朴的心》,竟有好几次,“像野人似的,机械地把书页对着光亮反复细看,仿佛想从字里行间找到猜透魔术的方法。”溶入溶入➢溶入将生发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将有益于人生,这是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尤·鲍列夫:审美教育不仅仅影响人对劳动的态度。审美教育培养人对待整个世界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恰恰就是自由创造者的态度,即作为建设者的人的态度。《美学》

  第四节文学的价值、艺术手法及其功用

  一、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文学坚持以善为美德原则,其核心是尚善。据《论语.八佾》记载,孔子对《韶》乐的赞美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对《武》乐的评价却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尽善尽美的艺术观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也设定了文学评判的最高标准。这种尚善的理想主义在文学上,往往表现为揭露社会的黑暗,抒发爱国的情怀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境界,屈原“恐皇舆之败绩、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的执著追求,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屈原以降,尚善的理想主义绵延不绝。李白“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的傲岸,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激情,直至关汉卿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等,无一不是揭露封建专制

  7

  的腐朽讴歌对新生活的憧憬为主题。其中《西游记》的孙悟空的形象更是尚善理想主义的典型,从而使作品具有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应当说中国古代文学尚善的理想主义直接受“诗言志”(《尚书.舜典》、“文艺载道”等儒家学说的影响,尤其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使之更上了一层楼。以诗教委代表的儒家思想一贯强调人格和诗文的统一性,因此,形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文化传统,则是历史的必然。

  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古典文学则坚持以真为美德原则,其核心是求真。西方的文学创作强调模仿现实世界。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它惟妙惟肖地复制自然。当然,这种模仿是有选择性的,应当描绘出事物的本质。这种模仿自然的文艺本质论,自亚氏开始,至贺拉斯,达芬奇,一直到波瓦洛,代代相递,在西方古代占据着显赫的位置。西方文学到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从模仿外物跳到另一个极端——纯粹地表现主观,例如华兹华斯认为,诗的本质是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对此,埃布拉姆斯用镜和灯为比喻,评述了上诉两种倾向,形象而精到。西方文学的求真品行与其思维形态紧密相关。西方的思维偏重外在客观事物的仔细观察,注重于事物内部的关系分析,即醉心于逻辑。因而,在文学欣赏中,人们喜欢把文学艺术类比于自然科学,强调理性分析。求真,既指追求社会科学的真理,也指对事物描写的真实和思想反映的真实,从亚氏的诗学乃至当代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等文学理论,无不闪烁着求真这一特色。

  二、艺术手法文学欣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解读文学作品蕴含的深刻思想,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二是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体验审美的情趣。在艺术形式中,最具欣赏价值的是意境。意境是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意境具有整体性,而一般所称的意象则是单个的,若干意象才组合成意境整体。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独特贡献,且一直遵循着虚实相生的原则,李白《望庐山瀑布》就营造了一个雄伟壮丽且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学意境,阅读古典诗文,可以使读者体味到或雄奇或委婉或悲壮或优雅的审美情趣。西方文学基于求真的模仿,因此强调意象,既注重“意”的表现,又重“象”的刻画。华兹华斯的《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是意象诗的代表作。中国文学中,意境的特征是中和性,“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源于“天人合一”的古代文化,西方文学的意象则是基于“主客两分,物我两分”的核心观念。而印度文学虽然强调意象并重,但更突出意象的神灵性,印度文学曾提出过味,韵等欣赏概念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超功利的审美情趣。在表现手法上,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表现手法是含蓄写意。含蓄,即以隐喻,寄托,借代等语言形式来启发读者的想象,引导读者去体会作品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柳宗元的《江雪》体现了孤傲独立的人格,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透露了真挚的友情,杜甫“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爱国的情怀,《孔雀东南飞》中松柏梧桐交枝接叶,象征着忠贞的爱情,《儒林外史》则更是婉而多讽等,中国文学含蓄写意的美学风格既取决于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更受压于专制社会的淫威西方文学则不然,率意直言颇少禁忌。佩特拉克指出,我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这是一种享乐关的反映,文艺复兴的狂飙刮起了“人欲”的旋风,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更提出了酒神精神,为了酒神,人们在迷乱中狂欢醉舞,忘却了一切。他进而认为,现代艺术的唯一出路是恢复这种酒神精神,这与中国文学用平和,简约的手法来表现隽永深沉,大相径庭。

  8

  三、文学功用对文学的社会功能,通常的认识是,文学具有认知功能,教化功能,和美育功能,中外文学欣赏都首肯文学对社会历史的认知功能,在这一前提下,中国古代文学更注重文学的教化功能。古往今来中国文学形成了一种重言志重德性的特色,进而提倡文学应当“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移风俗”,从而使诗文与道德教化甚至治国安邦为统治阶级服务联系起来。从《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吟唱开始,延续至明清的“三言”、“二拍”,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道德教诲和警策之义从未间断。这种注重人文道德的文化传统对平民百姓起到了教化陶冶的作用,也对国家安定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从文学上考察,其消极作用是,往往因道德约束而扼杀了文学的灵性,从而降低了文学的艺术价值。相比之下,西方文学虽不乏寓教于乐的主张,但更强调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亚历士多德的宣泄说,主要指通过情感宣泄而获得一种美感享受,德谟柯利特的名言就是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文艺复兴时期,更提出了欣赏这就是为着一件事物本身而爱好它,不为旁的理由。

  中外文学创作和欣赏的侧重点有别,是因为它们各自根植于不同的哲学理念,哲学一词,古希腊成为爱智慧,汤用彤先生指出,西方哲学多因知识以求知识,因真理以求真理。印度人士则以智慧觉迷妄,因解脱而求智慧。西方因知识以求知识,因真理以求真理的哲学,对西方文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西方文学到高峰之作诗学,便是追求科学精神的典范,诗学认为,求知不仅是哲学家最快乐的事情,对一般人亦然,我们看见那些图文所以有快感,是因为我们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

  中国哲学讲究为现实人生而求知,为政治仕途而求智慧,中国文人的目的是立功立德立言,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而自慰,仕途得意时,乐为政治服务;仕途失意时,则纵情山水隐居南山,但还是身居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期望有朝一日龙颜大悦而腾达,这样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就成了终生的追求,这种哲学反映在文学上,就突出了其教化功能。

  概括地说,中国文学以汉学为主,具有人伦道德性质,可称之为德性文学,古希腊至今的西方文化则具有科学理智性质可称之谓智性文化,以印度为主的西南亚文化,则具有宗教特征,可称之为神性文化,三种文化都结出了各异的文学硕果。文学欣赏是一个融阅读,思考和饯行的综合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把握中外文化背景的概貌无疑是重要的。思考与联系1简述文学欣赏的性质2举例说明文学欣赏的作用3举例说明你在文学欣赏中的情感反应

  9

  

  

推荐访问:论文学作品罗曼英加登 加登 作品 论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