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正文

【教育总结】贵阳市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精选推荐】

时间:2023-05-16 14:45:04 浏览量:

贵阳市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2008年,是全市教育战线众志诚城、成效卓著的一年,从年初的抗凝冻、保开学,到五月份的情系灾区同胞爱心行动;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地方教材的编写、启用,到秋季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总结】贵阳市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教育总结】贵阳市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精选推荐】



贵阳市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是全市教育战线众志诚城、成效卓著的一年,从年初的抗凝冻、保开学,到五月份的情系灾区同胞爱心行动;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地方教材的编写、启用,到秋季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从中考网上阅卷、高中网上招生到进城务工子女在义务教育民办校就读同样得到生均公用经费……我市的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抓发展、促均衡,围绕着构建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教育事业各项工作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认真抓好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的落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学有所教”行动计划

2008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在对我省“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正确把握贵阳站在历史新起点上这一基本特征和“大城市、大农村”的基本市情,深刻理解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充分认清当前我市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贵阳市“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认真抓好教育“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努力促进教育公平,稳步推进我市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和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部署以后,全局系统及时安排,迅速部署,通过干部大会、科学发展观大摸底,召开学校领导、党员、教师征求意见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征求意见活动,为下一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作好准备。

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的部署,认真做好贵阳市“学有所教”行动计划的制定工作,专门成立了起草、调研小组,先后召开了有财政、发改、国税、地税、区(市、县)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调研会,学校建设项目论证会20多次,上上下下几易其稿,形成《贵阳市“学有所教”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经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讨论、研究后,又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经过多层次的征求意见后,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正式印发了《关于实施贵阳市“学有所教”行动计划(20082012年)的意见》(筑党发[2008]34号),为今后五年贵阳市“学有所教”工作的努力方向、工作重点、建设项目绘制了蓝图。

二、积极做好“两基”迎“国检”相关工作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两基”迎“国检”工作的部署,先后召开了全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贵阳市迎接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部署会、“两基”培训会等。进一步推动了我市“两基”迎“国检”工作的稳步开展,进一步加大对区、市、县的“两基”工作投入力度,市级财政共投入3690万元,用于各区、市、县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亮丽工程补助和标准化学校建设。组织对各区(市、县)“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亮丽工程检查、“两基”数据审查、教育经费专项督查,制定了《贵阳市“两基”迎国检工作具体指导意见》,编辑印发了《贵阳市“两基”资料汇编》、《贵阳市“两基”迎“国检”资料目录》,印发《贵阳市“两基”迎“国检”工作快讯》12期,建立了“两基”信息平台。接受省政府检查组对我市开阳、清镇、花溪区三个区(县、市)迎“国检”的预检工作,并对省政府预检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及时进行认真的梳理,研究制定出下一步的工作措施,为2009年迎接国家检查作好准备。

三、扩大“两免一补”享受范围,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我市义务教育水平

在上一年扩大“两免一补”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2008年继续扩大“两免一补”的范围,在免除全市农村和城市低保人群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并对贫困住宿生提供生活补助的同时,20089月,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享受到了免缴杂费的政策。一年来,全市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达73.14万人次,全年共有35.46万人享受到免费教科书、2.38万人享受到寄宿生活补助。中央、省、市、区四级共计投入“两免一补”资金15264.07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补助资金12682.21万元,市级1510.17万元,区(市、县)1071.69万元,共计免除杂费9357.65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4133.92万元、贫困学生生活费补助1772.5万元。2008年的“两免一补”工作在免除标准、受益人数和免除资金上比去年大大增加。2008年补2007年提高生均公用经费资金2957.6万元、2007年秋季教科书退费1353.4万元也及时到位。在“两免一补”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三小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三小工程”健康发展,特别是高度重视进城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切实解决民办学校在接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对承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给予公用经费补助,这一重大举措进一步提高了我市义务教育水平,巩固了“两基”成果。

四、积极应对特大凝冻灾害,认真抓好学校建设

20081月,贵阳市遭遇了罕见的特大凝冻灾害,导致全市城乡不同程度受灾。市教育局制定《市教育系统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积极开展以“保开学、促发展”的灾后学校重建工作。我市及时下达补助资金1408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7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280万元,市级补助资金1058万元),另外,各区、市、县也积极筹措资金1622万元用于受灾学校校园内水、电等基础设施的维修及受灾校舍的小规模修缮。在春节前后天寒地冻、时间较紧的情况下,各级教育部门及受灾学校积极主动疏散滞留学生、抢修水电、加固屋面、消除隐患,共计维修受灾学校677所,拆除危房7970平方米,恢复运动场、道路等建筑设施209968平方米,修复水、电设施52万米。确保了全市中小学校2008年春季正常开学。

2008年以来,各区(市、县)进一步完善、论证新编制的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切实抓好学校建设。在继续抓好上一年开工建设的17所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的同时,2008年又安排了15所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我市标准化学校建设。目前,市级资金已投入1000万元。同时,对城区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给予维修、改造补助。一年来,全市共完成11个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投入资金1593万元,启动了上一年经国家批复的寄宿制工程项目学校8所,总投资1073万元。开工建设市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项目26个,总投资4602万元,总建筑面积59045平方米,同时,积极申报薄弱学校改造项目54个,总投资5002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申报工作。

五、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巩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果

一年来,进一步完善了贵阳市中小学教育城域网门户网站“贵阳教育信息网”建设,方便市民快捷、便捷浏览贵阳教育工作,在2007年《贵阳市民受教育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贵阳市中考网上招生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中考报名、考试、阅卷、录取工作的一体化功能。进而又组织开发了“两基”平台软件,并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为全市乡镇中心完小配备了“两基”专用计算机,进一步实施“金教工程”、“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组织了有4000余人参加的现代教育管理人员应用培训。根据全市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特别是集中人力物力抓紧抢修雪凝灾害过后农村远教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共维修了11个区、市、县417个站点、706件室外设备,进一步巩固了我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全覆盖的成果。同时切实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进一步完善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了现代远程教育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

六、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为贯彻国家及省2008年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我市专门在开阳县以现场会形式召开了2008年度职业教育暨中职招生工作会。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了《贵阳市教育局关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从统筹骨干专业建设,技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统筹招生与就业,职教专项经费使用原则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成立了旅游行业实习指导委员会,并推出了专业指导教师社会聘用举措。积极支持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启动一批有特色的优势专业实训基地。成立了市职教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认真筹备贵阳市职教中心,安排专项资金1400万元重点扶持开阳、乌当、修文、白云、息烽等五所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经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大力宣传,积极工作,圆满完成全市中职招生工作任务,共招收新生1.8万人。此外,安排资金200万,认真做好职教券的宣传发放工作,鼓励支持初中毕业生填报中职学校,共发放职业教育券4000张,每张面额500元,使4000名中职学生享受到政府的关爱。

此外,认真做好中职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及时将国家下拨的春季、秋季中职助学金资金发放到资助对象手中。

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关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一年来,我局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关注弱势群体,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从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高度,切实把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一年来,国家、省、市、县三级财政共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减免学杂费850万元。市、县两级共投入1200万元专项资金,对承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提供生均公用经费补助,9万多名农民工子女受益。同时,市、县两级还投入资金240万元,对在民办学校就读的贵阳户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两免”。市级投入287万元,对城区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公办学校给予维修、改造补助。在2009年新年前夕,开展了“心系民生解民困、情暖民心化民忧”送温暖行动,在我市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9万多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每人均得到了100元的购物卡,将市委、市政府的关爱送到了弱势群体家中,我市的这项工作荣获了全国性地方教育制度创新优胜奖。

八、继续开展师德教育专项活动,加强校级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市政府的安排部署,2008年继续抓好以加强学校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的师德教育相关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演讲、征文、座谈、评比、表彰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组织全市4万余名中小学教师签订了“做人民满意教师责任承诺书,实行教职工坐班制,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特别是在第二十四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认真组织开展十佳师德标兵、优秀师德教师评选活动,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事迹,对全市10名十佳师德标兵和340名师德优秀教师进行表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军,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周等领导亲临表彰大会并为获奖教师颁奖。

加大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举办了贵阳市教育系统中学书记、校长培训班,开展了首届中学校长论坛,共有近300名校级干部参加了培训和论坛活动。认真做好贵阳市第二届教育名师评选工作,经过层次评选、认真考察,共命名了六名贵阳市第二届教育名师。做好教师专业职务评聘工作,共评选出高级教师195人、中级教师392、初级教师126人。做好面向社会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共认定教师资格3950人。开展直属学校(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共招聘教师114名,引进高层次人才13名。组织80余人次专家(局领导联系专家、优秀人才、特级教师、贵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到各区(县、市)以讲座、讲课的形式开展送课活动,4000余师生受益。此外,认真选派了220名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学科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精神,特别是围绕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扎实开展各种寓教于乐、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宣传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自觉珍惜资源能源,增强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观念。举办了上万名学生参加的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贵阳市中小学生“抗凝冻、献爱心、弘扬民族精神”手抄报评比活动,共有万余名中小学生参加。组织有150名师生参加的“我到北京看奥运”夏令营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市环保部门开展了绿色学校评比活动,并对26所学校予以授牌。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与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共同编写了《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充分利用中小学校这个教育阵地,大力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他们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丰富他们生态文明的有关知识。这项投资数百万元,历时大半年的地方教材编写工程,受到有关专家、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中国教育报》《贵州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重点报道,它成为我市生态文明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奠基工程。从20089月起,这套具有开创性的、全国尚属首创的生态文明地方教材,已正式列入全市中小学教学课程。

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工作,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一是认真开展贵阳市教育科研培训工作,全年共举办123次大型教师培训,召开各种调研、座谈会232次。二是开展各种教育科研课题研究59项,举办各类教师培训85次,开展学科竞赛6次,进行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评比1252次。三是认真组织2008年中考统一命题及网上阅卷工作,启动了贵阳市中考学科题库建设工作。四是狠抓高中教学质量,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及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等方面入手,采取管理、促进、带动、交流、推广等手段推动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按照“梯级测评,整体提高”的指导思想认真编制毕业会考、期末考试等标准,科学、合理地命制各类试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全市学前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也得到了长足进展。

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加省教育厅主办的贵州省中学生游泳锦标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及贵州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三名,精心组织四年一届的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在历时半年的运动会期间,共有3000多人次的学生参与了12个竞赛项目的比赛。认真组织2008年全市体育中考,确保全市4.5万名学生成绩的公开、公平、公正。组织贵阳市“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教育系统的选拨工作,有近千名师生报名参赛。在贵阳市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中获银奖三个,铜奖一个。与市文明办等单位联合举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暨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加深了师生对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等知识的了解,增强了维权意识,提高师生自我防护能力。开展了学校卫生人员、民办学校食品管理人员、区(市、县)教育局分管人员参加的相关培训共三期,受训人员600余人次,就学校食品卫生法规、学校卫生防疫、预防食物中毒知识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全年多次开展“校园杯”卫生督查和学校卫生专项检查。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医保。一年来,积极开展了禁毒、艾滋病防治、心理健康、生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或讲座,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十、中考及高中招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高考成绩喜人

加强中考命题的改革和管理,大力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行网上阅卷、网上报名,并实现阅卷“零差错”。利用贵阳教育信息网,向社会公布信息对称的普通高中招生和高考升学对比的社会公开评价制度。在招生模式上,进一步改进了招生专用软件,创设了运行更加安全、稳定、便捷和精确的“网上录取”平台,招生工作环节全部在公众网上进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录取”。这项成果再次通过了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并获得国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在全国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两城区示范性高中配额生比例由2007年的占本校招生计划的35%增加至40%,其它区(县、市)示范性高中配额生从2007年的10%增加至2008年的15%以上。

2008年,全市报名参加高考总人数为25830人,同比增加2308人。其中理科15202人,文科8974人,中职报高职1654人,共有542名贵阳考生考分在600分以上,“一本”上线2921人,“二本”上级6795人,“一本”、“二本”上线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此外,认真抓好招生考试监察工作,在今年的高考、中考、高中毕业会考、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师资格考试等各类考试中,加大了巡视检查力度,全程监督了中考、高中毕业会考命题人员的入围、制卷、印刷、评卷全过程,确保了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在高考考生资格审查工作中,对外省籍考生和享受高考照顾政策学生的资格进行审核,共审核学生1000余人,未发现高考移民现象。

十一、严格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

加强警示教育和廉政教育,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坚决治理学校乱收费。2008年,针对我市教育系统少数校级干部违法犯罪的情况,各级教育部门切实加大了法制教育工作,深入剖析我市教育系统发生的教育乱收费和职务犯罪的成因及其特点,切实增强校级干部的法制观念。专门邀请省委组织部有关领导在全市书记、校长培训班作了廉政报告,组织教育系统68名党员领导干部到贵州省大洞口监狱进行警示教育。同时,对各区、(县、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各学校“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等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督促。从检查情况看,乱收费现象仍未杜绝,全年共查处违规收费案件3起,清退违规收费70.42万元,处理相关责任人9人。

努力做好教育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查找、排除各种安全隐患,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全市89.6%的中小学校达到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标准。积极开展消防演练、疏散撤离、法制进校园等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救自护意识。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中小学校推行校方责任险工作机制,其保险理赔可覆盖全市60余万名中小学生。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大局。2008年,收到群众来信100余件,省、市领导及市长信箱转办件14件,市长专线电话转办件12件,接待群众来访400余人次,受理群众咨询投诉300余件次。

十二、扎实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活动,建设服务型机关

根据上级统一安排,扎实开展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再学习、再教育活动,认真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调查摸底,征求意见工作。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将学习教育与加快教育发展相结合,与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科学发展相结合,要求全市教育系统一定要站在讲党性、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做到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学校安全、和谐发展,确保了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此外,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工作,一年来,认真抓好了工青妇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离退休干部工作等等,为全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一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广大教师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己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我市教育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但是,认真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我们工作中的疏漏、缺憾仍有许多。主要表现在:“学有所教”工作作为民生之本,推进进度不尽如意,特别是各区(县、市)确定的一些建设项目仍未进入实质阶段;年初的特大凝冻灾害和“5·12”地震暴露出我市农村校舍安全隐患仍然很多,水、电、屋面工程等抗灾害性天气能力较弱;推进教育均衡化工作任务仍很艰巨,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受教育差距依然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热”仍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市、县两级教育部门对普通高中学校在招生收费,基础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联合办学规范问题,部分学校、老师违规办班收费补课,学前教育收费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大监管、督促、检查力度,部分校级干部违法、违纪、犯罪令人深思……,这些工作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调查研究,不断探索,采取措施,认真解决。切实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校园、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出教育系统的应有贡献。

推荐访问:贵阳市 工作总结 教育局 【教育总结】贵阳市教育局2008年工作总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