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17篇)

时间:2022-11-20 20:10:06 浏览量: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17篇)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简介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17篇),供大家参考。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17篇)

篇一: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简介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如在音乐教学中,他经常安排儿童登台演奏,现场体验,熟练技术,提高水平。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觉、欲望等,二是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认识等。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被感觉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又认为感觉在这里只起到一种诱发的作用,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灵魂高级部分的理性。

  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幼儿期以身体发展体育为主;少年期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德、智、美为主要内容;高年级要学习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但不管怎样,重心都应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他特别强调音乐在培养儿童一般修养上的作用。认为音乐具有娱乐、陶冶性情、涵养理性三种功能,它能使人解疲乏、炼心智、塑造性格、激荡心灵,进而通过沉思进入理性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在体育教学中,他不同意教师只让学生进行严酷甚至痛苦的训练,要教“简便的体操”和“轻巧的武艺”,着重于让儿童身体正常发展。

  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位真正哲学家,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德、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他的研究课题之一搜集各国的宪法,并依此进行比较研究。

  在哲学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上古及中古时期,他的著作被译成拉丁文、叙利亚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德语和英语。以后的希腊学者研究及推崇他的著作,拜占庭rl]的学者也是如此。他的思想是中世纪基

  督教思想和伊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阿威罗伊,将伊斯兰的传统学说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融合成自身的思想体系。最有影响的犹太教思想家迈蒙尼德,用理性主义解释犹太教义,在调和科学、哲学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亚里士多德显示了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许多科学家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但是如果以现在的标准衡量,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显得有些极端。例如,他赞同奴隶制及女性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认为这是自然界的安排当然,这些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写照。

  随着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断被发现,中世纪出现了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新时代,学者们以此作为求得各方面真知识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方法上,习惯于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持批判态度,提出并探讨理论上的盲点,使用演绎法推理,用三段论的形式论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宴会之喻”是民主的认识论证明?——《政治学》主

  题

  词:宴会之喻;认识论民主;协商民主;德性;明智

篇三: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知识渊博并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继柏拉图之后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他以较为

  现实的态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教育问题,将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亚里士多德

  一、生平与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代希腊,从小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17岁时来到雅典的阿加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达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周游各地。42岁时,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王的邀请,担任年仅13岁的王子亚力山大(Alexmdms)的老师。公元

  前335年,当亚历山大继任主位时,他毅然返回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研究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几乎在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据说他的著述共有400多卷,主要是他在吕克昂的讲稿。其中与教育相关的主要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心理学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他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灵魂包括非理性和理性。前者指欲望、本能、感觉;后者指思维、推理。人在婴儿时期犹如一块白板,在外界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但由感觉所得的经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的理性灵魂具有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人的理性灵魂又包含被动的理性和能动的理性。前者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能动的理性则不以感觉记忆的发展为基础,也不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它来于神又归于神。

  在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中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和辨证法因素,但最后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和国家之中。个人

  与国家的关系犹如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国家婴培养人成为有美德的公民,使其过上有德行的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看作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行动的规范。他把美德分为行德和知德。这些观点为他的教育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总结历史经验,把教育当作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他认为,国家政治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组成城邦的阶级及政体的形式,而且取决于城邦居民是否具有美德。对个人和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幸福生活和至善。优良的城邦,应该人人都是善人。而人之善,则有赖于教育去实现。因此,教育理应成为国家的重要事业,由奴隶主国家统一管理,决不能让私人插手,并要求把教育作为国家公共要务,专门制定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一定年龄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给予的教育。他曾多次劝告国家的执政者,一定要经常过问教育问题,因为掌管好教育,就可以“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使公民们的生活适合于政府的形式。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亚里士多德意识到要使教育得到确实的发展,就必须把教育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强调教育应由法律规定。这也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据法律办

  教育,通过教育宣传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度,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国家就易于治理,政令通畅,公民就能安居乐业了。

  三、年龄分期与教育程序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任务。他认为,人是由躯体和灵魂两大部分组成的,如同形式和质料一样密不可分地存在着

  。按人的成长过程,先是躯体的发展,然后是灵魂的发展。而灵魂又是以非理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的顺序来发展的。他又认为,合理的教育,就应遵循人和自然行程,首先给予身体的养育,确保其有健壮的体魄;接着是给予情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意识;然后是给予理智的教育,促进思维、理解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坚持的“效法自然”的一条教育原则。据此,他把一

  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3个时期,即从出生——岁为第一个时期;7岁——14岁(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14岁——21岁为第三个时期。亚里士多德按照他的这一年龄分期和相应教育的总设想,对第一个时期即幼儿教育作了深入而具体的论述,成为他全部教育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依据灵魂学说安排教育的程序及任务。人有肉体部分和灵魂部分。后者又分为非理性和理性两个部分。顺应这三个部分,就应有体育、德育和智育。亚里士多德把发展人的理性放在最高位置。但还应首先重视体育,其次才是培养灵魂的本能部分。

  四、论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第一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又可以分为儿童出生前的胎教;出生——5岁的婴幼儿教育和5岁——7岁的儿童教育三个阶段。他从生物学、解剖学、医学的观点出发,首先谈到胎教的问题。他说

  :“父母具有

  《政治学》书影

  何种体格对其子女最为有利,是我们讨论儿童教育时将充分考虑的问题”。经他长期考察、研究结果显示,介于运动家和虚弱者之间的体格为好。在《政治学》一书中,他明确提出

  :“儿童的生育,而以介于二者之间的最为适当”。

  因为

  “运动家的体格不一定比虚弱的人更适于一个公民的生活或健康。接着要注意的便是有关婚姻的问题。公民们应在什么年龄结婚,何人宜于结婚等问题制定法规时,立法者应考虑到男女双方及其寿命之长度。他们的生殖力可能在同时期终止,双方的体力不相悬殊等等。

  随之要考虑的即是孕妇的保健问题。对此,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比较详尽的建议。他说

  :“孕妇应自己保重,她们应当从事运动,要有富于营养的食物。……每日步行到一神庙礼拜生育之神”。另外,在心理上应能保持安定和平静。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天性多得之于其母,有如植物得之于土壤一样。即使

  如此,还有一个父母生育时期的最佳选择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太年老的人有如太年青的人所生的儿童身心都有缺陷。那么,这个限度应当是智力旺

  盛之年。但当夫妇有孩子过多时,可以在胎儿未有感觉与生命之前堕胎

  。这里所考虑的是因为我们国家里人口有一限额。

  亚里士多德的胎教思想受益于柏拉图的影响和个人的经验。对此问题能提出如此类似优生、优育、胎儿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其也存在有武断与不妥之处,例如他认为结婚年龄女为18岁、男为37岁;而智力旺盛之年均在50岁左右,显然是不甚科学的。

  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应顺其自然,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亚里士多德主张对新生儿要进行严格检验,国家要制定一种法律,规定只允许健壮的婴儿得以抚养,而不许养活畸形残废儿童。

  幼儿出生以后的抚育方法好坏对其体力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对此,亚里士多德要求人们给他们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他强调婴儿的食物以含乳成分最多的最好,而酒精的含量则越少越好。婴幼儿的体育活动也很必要,成人可以协助他们做一些适合于婴幼儿所能掌握的动作进行运动,但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脆弱肢体免于骨锵弯曲

  ,……借助于器械使其身体正直。此外,他认为使儿童在幼年习于寒冷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健康,并使他们坚强。

  从出生到5岁这一阶段,亚里士多德反对儿童进行课业学习或劳作,而应有充足的活动,以免肢体不灵。他认为这可以用许多方法获得,游戏就是这些方法中的一种,但游戏不应是鄙俗的,易使人疲倦的或无丈夫气的。至于儿童啼哭,则不必禁止,因为啼哭时能扩张肺部,有助于躯体的发育。5岁前儿童听故事也是件喜闻乐见的事,但故事内容应由负责教育工作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不管是游戏还是讲故事,最好是为将来事业作准备,其中大部分应为对他们以后要认真从事的事业的模仿。

  儿童5岁至7岁阶段的教育,按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应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任务。他认为这一时期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要特别防止造成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他强调指出,因为在7岁以前,他们必须住在家里,所以即在幼年也可能从他们所听见的所见到的而沾染到下流习气。……没有一种事比取缔不洁语言更应注意,因为可耻的语言轻易出之于

  口,即导致可耻的行为。同样,也不要让他们看到不好的图画或戏剧。凡能引致邪念和恶毒性情的各种表演都应加以慎防,勿令耳濡目染。那么,良好的习惯怎样培养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3个因素:一是天性,二是习惯,三是理智。其中习惯是最重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在日常言行活动中,让他们最先遇到美好的东西,经常接触好人好事,并让他们身体力行,反复练习。久而久之,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自然形成。“习惯成自然”这句谚语,在西方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

  五、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在幼儿教育思想方面既吸取了前人的宝贵经验,又总结了自己长期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例如,胎教思想、心灵白板说、教育遵循自然说、和谐发展说、教育年龄分期说,注重幼儿道德习惯培养等,对西方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他作为一个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家,其中不少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

  有人问我,爱情是什么?我不知道,也无从回答,我只知道,为了遇到那个人,我等待了很多年,甚至快要忘了自己到底寻找的是什么?

  是心灵的寄托还是真实的感受,我不知道,也不在乎,我执着于这份寻觅,我也不怕世事沧桑,更不怕容颜老去,哪怕还有一丝微弱的光,我都会朝着光芒勇敢的追逐。

  爱情的世界里,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曾经问了自己无数遍,我想象着,却给不出任何答案。我只知道:

  我要遇见你,我渴望见到你

  ,我要把全部的爱给予你!我为什么如此渴望爱情?因为我相信我们的爱情早已命中注定。

  都说,住在爱情世界里的人会变傻,她的欢喜和忧愁都会牵动着你的心,她哭了,你会心疼不已;她高兴,你会开心一整天。

  你会无时无刻的关注她的喜怒哀乐,第一时间回复她的消息,只要有时间

  ,你的脑海里都是她的影子,为了让她开心快乐,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从此,你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人就变成了她。

  有时候,你们也会吵架,可你从来不生气,因为你爱她,换作别人你会置之不理,而她的一句玩笑话你都会深思半天,到底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因为你怕她生气,怕她伤身,怕她不够幸福,你只想把全世界的爱都给她,这样的吵架让你更心疼、更深爱她。

  而他也和你一样,小心翼翼的呵护你们的爱情,都愿意为对方付出,都愿意对方是那个被爱多一点的人。

  爱情的世界里,没有对与错,只有爱与被爱,两个人都想多爱对方一点点

  ,都想做那个爱的最深的人

  ,她会把你放在心底,让你聆听她想你时的心跳,让你感受连呼吸的空气都有你的味道。

  有人说,爱情有保鲜期,哪怕两个深爱的人,也逃不了魔咒。

  还有人说,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动情,也更容易放弃爱情,甚至移情别恋

  ,而我却笃定爱情的世界里只有你和我.

  还记得吗?你曾经无数次问我,什么时候去看你,而我何尝不想时刻在你身边!或许我们的爱情就是适合天南海北各居一方,也许这才是我们爱情保鲜的秘籍,静静的欣赏,悄悄的守望,深深的爱着.

  最美的爱情莫过于,一起漫步夕阳西下,看岁月写满人世繁华,一起欣赏落日余晖,听时光吟唱岁月静好。

篇四: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知识渊博并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继柏拉图之后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他以较为

  现实的态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教育问题,将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亚里士多德

  一、生平与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代希腊,从小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17岁时来到雅典的阿加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达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周游各地。42岁时,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王的邀请,担任年仅13岁的王子亚力山大(Alexmdms)的老师。公元

  前335年,当亚历山大继任主位时,他毅然返回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研究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几乎在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据说他的著述共有400多卷,主要是他在吕克昂的讲稿。其中与教育相关的主要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心理学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他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灵魂包括非理性和理性。前者指欲望、本能、感觉;后者指思维、推理。人在婴儿时期犹如一块白板,在外界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但由感觉所得的经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的理性灵魂具有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人的理性灵魂又包含被动的理性和能动的理性。前者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能动的理性则不以感觉记忆的发展为基础,也不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它来于神又归于神。

  在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中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和辨证法因素,但最后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和国家之中。个人

  与国家的关系犹如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国家婴培养人成为有美德的公民,使其过上有德行的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看作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行动的规范。他把美德分为行德和知德。这些观点为他的教育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总结历史经验,把教育当作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他认为,国家政治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组成城邦的阶级及政体的形式,而且取决于城邦居民是否具有美德。对个人和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幸福生活和至善。优良的城邦,应该人人都是善人。而人之善,则有赖于教育去实现。因此,教育理应成为国家的重要事业,由奴隶主国家统一管理,决不能让私人插手,并要求把教育作为国家公共要务,专门制定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一定年龄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给予的教育。他曾多次劝告国家的执政者,一定要经常过问教育问题,因为掌管好教育,就可以“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使公民们的生活适合于政府的形式。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亚里士多德意识到要使教育得到确实的发展,就必须把教育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强调教育应由法律规定。这也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据法律办

  教育,通过教育宣传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度,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国家就易于治理,政令通畅,公民就能安居乐业了。

  三、年龄分期与教育程序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任务。他认为,人是由躯体和灵魂两大部分组成的,如同形式和质料一样密不可分地存在着

  。按人的成长过程,先是躯体的发展,然后是灵魂的发展。而灵魂又是以非理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的顺序来发展的。他又认为,合理的教育,就应遵循人和自然行程,首先给予身体的养育,确保其有健壮的体魄;接着是给予情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意识;然后是给予理智的教育,促进思维、理解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坚持的“效法自然”的一条教育原则。据此,他把一

  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3个时期,即从出生——岁为第一个时期;7岁——14岁(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14岁——21岁为第三个时期。亚里士多德按照他的这一年龄分期和相应教育的总设想,对第一个时期即幼儿教育作了深入而具体的论述,成为他全部教育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依据灵魂学说安排教育的程序及任务。人有肉体部分和灵魂部分。后者又分为非理性和理性两个部分。顺应这三个部分,就应有体育、德育和智育。亚里士多德把发展人的理性放在最高位置。但还应首先重视体育,其次才是培养灵魂的本能部分。

  四、论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第一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又可以分为儿童出生前的胎教;出生——5岁的婴幼儿教育和5岁——7岁的儿童教育三个阶段。他从生物学、解剖学、医学的观点出发,首先谈到胎教的问题。他说

  :“父母具有

  《政治学》书影

  何种体格对其子女最为有利,是我们讨论儿童教育时将充分考虑的问题”。经他长期考察、研究结果显示,介于运动家和虚弱者之间的体格为好。在《政治学》一书中,他明确提出

  :“儿童的生育,而以介于二者之间的最为适当”。

  因为

  “运动家的体格不一定比虚弱的人更适于一个公民的生活或健康。接着要注意的便是有关婚姻的问题。公民们应在什么年龄结婚,何人宜于结婚等问题制定法规时,立法者应考虑到男女双方及其寿命之长度。他们的生殖力可能在同时期终止,双方的体力不相悬殊等等。

  随之要考虑的即是孕妇的保健问题。对此,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比较详尽的建议。他说

  :“孕妇应自己保重,她们应当从事运动,要有富于营养的食物。……每日步行到一神庙礼拜生育之神”。另外,在心理上应能保持安定和平静。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天性多得之于其母,有如植物得之于土壤一样。即使

  如此,还有一个父母生育时期的最佳选择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太年老的人有如太年青的人所生的儿童身心都有缺陷。那么,这个限度应当是智力旺

  盛之年。但当夫妇有孩子过多时,可以在胎儿未有感觉与生命之前堕胎

  。这里所考虑的是因为我们国家里人口有一限额。

  亚里士多德的胎教思想受益于柏拉图的影响和个人的经验。对此问题能提出如此类似优生、优育、胎儿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其也存在有武断与不妥之处,例如他认为结婚年龄女为18岁、男为37岁;而智力旺盛之年均在50岁左右,显然是不甚科学的。

  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应顺其自然,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亚里士多德主张对新生儿要进行严格检验,国家要制定一种法律,规定只允许健壮的婴儿得以抚养,而不许养活畸形残废儿童。

  幼儿出生以后的抚育方法好坏对其体力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对此,亚里士多德要求人们给他们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他强调婴儿的食物以含乳成分最多的最好,而酒精的含量则越少越好。婴幼儿的体育活动也很必要,成人可以协助他们做一些适合于婴幼儿所能掌握的动作进行运动,但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脆弱肢体免于骨锵弯曲

  ,……借助于器械使其身体正直。此外,他认为使儿童在幼年习于寒冷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健康,并使他们坚强。

  从出生到5岁这一阶段,亚里士多德反对儿童进行课业学习或劳作,而应有充足的活动,以免肢体不灵。他认为这可以用许多方法获得,游戏就是这些方法中的一种,但游戏不应是鄙俗的,易使人疲倦的或无丈夫气的。至于儿童啼哭,则不必禁止,因为啼哭时能扩张肺部,有助于躯体的发育。5岁前儿童听故事也是件喜闻乐见的事,但故事内容应由负责教育工作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不管是游戏还是讲故事,最好是为将来事业作准备,其中大部分应为对他们以后要认真从事的事业的模仿。

  儿童5岁至7岁阶段的教育,按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应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任务。他认为这一时期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要特别防止造成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他强调指出,因为在7岁以前,他们必须住在家里,所以即在幼年也可能从他们所听见的所见到的而沾染到下流习气。……没有一种事比取缔不洁语言更应注意,因为可耻的语言轻易出之于

  口,即导致可耻的行为。同样,也不要让他们看到不好的图画或戏剧。凡能引致邪念和恶毒性情的各种表演都应加以慎防,勿令耳濡目染。那么,良好的习惯怎样培养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3个因素:一是天性,二是习惯,三是理智。其中习惯是最重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在日常言行活动中,让他们最先遇到美好的东西,经常接触好人好事,并让他们身体力行,反复练习。久而久之,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自然形成。“习惯成自然”这句谚语,在西方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

  五、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在幼儿教育思想方面既吸取了前人的宝贵经验,又总结了自己长期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例如,胎教思想、心灵白板说、教育遵循自然说、和谐发展说、教育年龄分期说,注重幼儿道德习惯培养等,对西方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他作为一个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家,其中不少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

  有人问我,爱情是什么?我不知道,也无从回答,我只知道,为了遇到那个人,我等待了很多年,甚至快要忘了自己到底寻找的是什么?

  是心灵的寄托还是真实的感受,我不知道,也不在乎,我执着于这份寻觅,我也不怕世事沧桑,更不怕容颜老去,哪怕还有一丝微弱的光,我都会朝着光芒勇敢的追逐。

  爱情的世界里,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曾经问了自己无数遍,我想象着,却给不出任何答案。我只知道:

  我要遇见你,我渴望见到你

  ,我要把全部的爱给予你!我为什么如此渴望爱情?因为我相信我们的爱情早已命中注定。

  都说,住在爱情世界里的人会变傻,她的欢喜和忧愁都会牵动着你的心,她哭了,你会心疼不已;她高兴,你会开心一整天。

  你会无时无刻的关注她的喜怒哀乐,第一时间回复她的消息,只要有时间

  ,你的脑海里都是她的影子,为了让她开心快乐,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从此,你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人就变成了她。

  有时候,你们也会吵架,可你从来不生气,因为你爱她,换作别人你会置之不理,而她的一句玩笑话你都会深思半天,到底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因为你怕她生气,怕她伤身,怕她不够幸福,你只想把全世界的爱都给她,这样的吵架让你更心疼、更深爱她。

  而他也和你一样,小心翼翼的呵护你们的爱情,都愿意为对方付出,都愿意对方是那个被爱多一点的人。

  爱情的世界里,没有对与错,只有爱与被爱,两个人都想多爱对方一点点

  ,都想做那个爱的最深的人

  ,她会把你放在心底,让你聆听她想你时的心跳,让你感受连呼吸的空气都有你的味道。

  有人说,爱情有保鲜期,哪怕两个深爱的人,也逃不了魔咒。

  还有人说,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动情,也更容易放弃爱情,甚至移情别恋

  ,而我却笃定爱情的世界里只有你和我.

  还记得吗?你曾经无数次问我,什么时候去看你,而我何尝不想时刻在你身边!或许我们的爱情就是适合天南海北各居一方,也许这才是我们爱情保鲜的秘籍,静静的欣赏,悄悄的守望,深深的爱着.

  最美的爱情莫过于,一起漫步夕阳西下,看岁月写满人世繁华,一起欣赏落日余晖,听时光吟唱岁月静好。

篇五: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及其教育思想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学发发展这一章节一直是历次考查的重点,在这个部分中包含了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创立阶段以及教育学的发展阶段。这一部分主要涉及的考情就是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以及地位的对应,以客观题的考查为主。比如在教育学的萌芽时期在西方主要就会考察到古希腊三哲以及古罗马的昆体良,那么今天我们就主要针对于其中一哲,即亚里士多德进行详细介绍。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篇六: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在亚里士多德的讨论中,会运用特别的术语。一开始希腊人对本体论的反思就和其对人的思维和认识能力结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语言自身的思考,以及语言后面的本体论的反思,是他们认识的重点。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论的讨论首先在《范畴篇》中展开。上节课关于四种实体的区分是在两个标准下进行的saidof和in。当我们说SisF的时候,F可以作为一个类概念把s放在f之中,因此s是一个individual。而能够用来说s的f则是universal。关于in的讨论比较复杂,不用掌握,但知道fisins很重要的一点,f不能离开s存在,这是本体论上的断定。f和s的区别在于f在别的东西当中,是属性nonsubstantial。而S不在别的东西当中,是substantial,即存在不取决于任何不不同于它的东西。这样组合起来有四种实体saidofin–egwhite,saidofnotin-eg人,马(在亚里士多德分类体系中叫spieces,种或属)notsaidofin-eg苏格拉底的白,notsaidofnotin-eg苏格拉底。范畴篇接下来讨论中,前面的区分主要来说明sisf这样一个谓述prediction的时候暗含本体论图景,S和f两个词项所对应,意指的存在。Sisf这个谓述可以做进一步的分类,即十个范畴,对十个不同问题的回答。通过问题的方式,可以了解主谓陈述揭示对象世界的哪一方面。Whatitis-苏格拉底是白的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对应其的谓词应是substance。还可以问howitis,严格翻译应该是whatsortofthingitis要对它的性质加以界定,要对它进行qualify对应的谓词quality。范畴,即category,后面加个??表示希腊的市场,在市场里面说话(苏格拉底被处死的地方)。Category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谓词,但亚里士多德不把它作为简单的谓词类型理解,而意指他对世界的理解和分类,存在,in。可以继续把范畴分下去,howmuch,when,where……我们不再继续罗列,大家可以看范畴篇第三章。亚里士多德只在2个地方把十个范畴列举出来,另外一个地方是??的第一卷第9章。它们的区别-在于第一个范畴叫whatitis,以问题方式提出。而在范畴篇,直接把它叫substance。我们不把这个问题讲的更加复杂。在亚里士多德的这样一个分类当中,我们已经提到,一个是对语言现象中的不同谓词谓述方式的分类,而在对谓述的回答当中,包含对谓词的分类。与此同时,因为每个谓词都会对应一个外在于语言的being,所以范畴的分类也是对存在的分类,所以这样一个思维方式的分类,比如说从存在到思想再到语言的想法对西方哲学思想是影响很深的,比如康德用12个范畴来对人认识世界方式的基本分类。但我们对这十个范畴觉得很陌生,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对上面的4分法更习惯,似乎更有效。比如对实体和非实体的区别,当我们谈论一个实体的时候,认为本质是它成为实体的理由,而非实体的属性是与事物本质五官的本质,它的改变不会影响我们对实体本质的断定,无论苏格拉底是白的红的在罗马还是雅典,他都还是苏格拉底。另外一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分类是个体和范围。柏拉图在形式理论已经触及,但没有区分苏格拉底是人,苏格拉底是白。前者是存在人的形式,后者是存在白的形式。苏格拉底分有了它们的形式。但亚里士多德对此作出了区分,一个是substance一个是non-substantial(有一个in的关系,依存与substance)这里我们不纠缠细节,因为细节很复杂。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这样一种非实体属性不能脱离实体而存在,比方说,苏格拉德的白,如果我们把它界定为只能在苏格拉底身上发生的性质,不能离开苏格拉底这个特别个体而存在,我们就可以看到substance在这里有一个优先性。这是在在个体层面,亚里士多德认识对非实体性质对实体的依赖同样适用于共相。当我们谈论白和人的时候,即使我们接受柏拉图的说法,存在这两种形式,它们在本体论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人优先于白,因为白不能脱离人而存在,或者说白的性质不是人独有的,或者我们不说白,把白换成pale。这样我们有充分理由断定,苍白不能脱离人而存在。我们回到实范畴的区分,可以思考,苏格拉底对的这种划分是单独谓词的划分,还是对应实体的划分,我们还可以思考,这种划分是不是穷尽性的,如果是的话这种穷尽性也意味对范畴的划分是排他性的,如果我们把一个东西放在实体范畴,就一定不能扔在属性范畴。当然数量可能可以放在两个范畴当中。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我们回过来讲最基本的范畴,对于“它是什么”这个最基本问题的回答,比如说,它是人,也可以说它是苏格拉底,两个断定都涉及对它的本质的断定。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苏格拉底是人,这在前面的分类已经提到。在实体范畴下,可以进一步划分出两个不同的实体,一个是primarysubstance一个是secondarysubstance四分中既不能用来说别的东西,又不存在于别的东西当中的东西才能够满足primarysubstance。当我们追问为什么,因为我们说它既不能用来说别的东西,又不存在于别的东西当中,就意味着这个项只能作为我们所有谓述的主语。这个词substance是很含混的,有两个基本意思,一个是作为语言上的主词,一个是我们一会会说,是在下面的underlyingotherthings比如说站下下面的东西,基础性的,基体:一方面决定事物本质,另一方面是事物发生偶性变化时不变的东西。一个词永远是主词,因为它在事物变化中居于不变的位置,作为不变的主语,一会儿我们引入质料的观点以后,关于它的说法会更清楚一些。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区分中来,这个始终是主词的谓语所对应的项,本体论的东西,ultimatesubject即第一实体,例子是苏格拉底,特别的一个自然物。第二实体只是对第一实体的基本分类,只是断定它是什么,而不会对它的数量,属性作出进一步的划分。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分类中所适用的genes和species.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当中,很重要的讨论是要确定一个个别的生物体它所处的种和属。当然亚里士多德认为种(animal)和属(genes)当中,属比种更有资格成为第二实体。因为,当你说苏格拉底是动物,和苏格拉底是人的时候,后者更能揭示他的本质,更ontology,更有信息量。这种对语言的分析揭示对世界的分析。但是语言怎么样和世界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在这所要讨论的问题。

  好,亚里士多德尽管确立10个范畴,但它们不是处于对等位置。而是substance和其他9个范畴区别开来,在它内部进一步区分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这样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基本的逻辑,同时他在范畴篇断言,所有其他的范畴都可以还原到第一实体上来,都是对第一实体的界定。比方说humanbeingispale好像是对第二实体的谓述,但要成立的话,至少要有一个人。man这个species下至少有一个individual他有苍白的这个属性,这个谓述才是成立的。我们设想火星上没有任何一个个体有苍白的性质的话,那么这个谓述就不成立了。当然,pale只是一个quality,我们还可以把讨论放到quantity,when,where的讨论中,但会更加复杂。因为给包括很多亚里士多德研究者在内的人的印象,亚里士多德只讨论自然个体和自然个体所具有的种或属作为主语的句子,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把其他东西作为主语,如状态status,到伦理学的时候我们会进一步展开。但在这里也可以提到,比如说美德或者卓越性,是状态,同时可以作为主语。Virtueisgood亚里士多德自己的例子,如何进行还原,分2步,首先把good还原到virtue上,然后virtue本身作为status必须有基体支撑它,还原到人或者动物上。这里只是向大家提示语言是复杂的,不是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然后,回到形而上学的讨论当中,亚里士多德主要根据语法上终极主词的性质来断定本体论上的性质。我们还是会有疑惑,这个第一实体subject究竟是什么,在他的例子中是很清楚的,是个别的自然物。它是主词没有问题,但一定可以成为本体论中的基础基体么?这个时候我们看他在《形而上学》中的分析。先讲一下简单的背景,这个名字和亚里士多德很多作品一样,不是自己给予的名字,而是后来的编辑者整理加上.大家很熟悉,它的英文,物理学之后,当然这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编辑上的顺序,我们编完了物理学而接着编的。但更可能的是,作为教育上的顺序,要先学完物理学,再学形而上学这本书的内容。我们不讨论物理学,但还是要介绍一下物理学与我们接下来讨论相关的一些内容。亚里士多德所界定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可变的而又不可分事物,上节课对知识的介绍已经说过。而在他对可变事物的研究中,又只是着重关注事物的变化。当然这是要回应一个古老的争论,柏拉图眼中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事物处在不停的流变当中,谈论一个静止不动不变的事物是没有意义。另外一2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个说法,巴门尼德对本体论的奠基性著作认为,being始终是一,不可能是nonbeing,notbeing但我们对运动变化描述的时候,苏格拉底从脸色苍白变红润,我们会问在这个变化时候他是脸色红润么?他不是。但在这个过程完成之后,他就是脸色红润的。这里有一个从不是到是的变化过程,当然同时也有一个从是到不是的变化过程,亚里士多德从是脸色苍白变成不是脸色苍白的。而这在巴门尼德看来,这是我们思维不能把握和理解的,因为违背了同一律的断定a就是a.亚里士多德试图解决这样一个困难,他强调我们在描述变化的时候,同时要描述事物中变化的要素和不变的要素。如果只有变化实际上就是没有变化。比方说我们在描述位移的时候必须选定一个预先参照的点,来确定后来的元素。在描述性质变化的时候,虽然不是那么明显,但也可以理解,当苏格拉底从白变成红的过程中所有东西都改变了,那么我们就无法断定,红的这个人就是原来白的那个苏格拉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印证这一点,亚里士多德再通过他的自然的观察确定这一点,事物运动变化是由变和不变的2个要素构成。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基体。在范畴篇中讨论主要是它的含义,在物理学中主要揭示它在物理学中的意义。Underlyingsubject最好不要翻译成主体,因为近代哲学把主体看作认识主体,而亚里士多德的这个主体放在认识论的框架内恰好是我们所的客体,所以最好把它称作基体。那么在亚里士多德的讨论中,我们如何断定一个事物变化和不变的要素。很简单的,比如苏格拉底从是白的变成是红的,变化是的白和红的性质,不变的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似乎可以作为承载这个变化的主体。但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性质变化是和主体生灭变化类似的。什么是主体生灭变化?我们说苏格拉底isalive变成苏格拉底isdeath.苏格拉底从生变成了死,或者从存在变成了不存在,那么在这样一个变化的当中,是不是有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呢?同样,我们可以把苏格拉底出生或者被怀上的过程看作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呢?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在巴门尼德看来,也是不可能。因为在这,我们依然在讲思维不能接受的从A到非A的一种变化,那么在这样一个讨论当中,亚里士多德才引入了质料和形式的区分。当然这个形式,他认为,苏格拉底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当中,他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个形式是什么我们后面再讨论。这个形式不再是规定着苏格拉底是白的这样一种性质,而是规定者苏格拉底之为苏格拉底的性质。当然,我们认为,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仍然有不变的东西,这就是质料。那么这个质料,按照我们今天的讲法,尘归尘,土归土,苏格拉底死后他的身体火化回到自然的循环当中,这样作为物质的量是不变的。当然这不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不认为有任何量的规定性,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量在生灭变化中保持不变,仍然survive。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不仅仅解释这一点,他还说在运动变化过程当中,这个基体,把他确认为形式与质料的混合物,还解释运动变化的理由,一般翻译为四因说,大家自己看书理解这个讨论。

  我们回到形而上学的讨论中来,这个时候我们看到在生灭变化当中保持不变,作为基体的似乎应该是质料而不是质料和形式的混合物。假如苏格拉底这个词指的是质料和形式的混合物,那么在苏格拉底死后,苏格拉底的复合物,形式自然也不存在,存在下来的只是matter。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物理学中暗示的基体的概念与我们在范畴篇中所暗示的语言上的基体,主词概念会有些冲突。在形而上学第7卷,亚里士多德重新考虑实体问题的时候,必须把质料和形式关系??(噪声掩盖)。讨论之前,首先我们要对形而上学这门学科被亚里士多德建立起来所要做的事情有个更清楚的描述,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他为什么要追问基体的性质,追问substance的概念。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形而上学这本书第一卷,他在汇集他之前的人的基本意见,在讨论完物理学之后对世界图景的意见,它们所共同追求的是智慧,对世界本源或者说primaryaitia最初理由的追问。之前哲学家给出不同的答案,泰利斯认为水是世界本源等等都是第一卷的内容。然后第二卷,他有个小α卷,我们暂不讨论。然后数下来的第三部分也就是β卷当中,他来讨论我们在追问这些arche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然后在第四部分也就是γ卷当中,亚里士多德终于谈及他自己对于物理学的主张,他说我们要讨论3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的是beingquebeing。这样一个东西,这个being是最universal的东西,是所以可以用tobe的词去述谓它的东西。然后怎么对它进行讨论呢,要把它作为being来讨论,不是一类特别的being,不是物理学研究可以变化的东西,也不是数学研究对象,而是所有这些对象所共有的being。

篇七: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

  384——前

  322年)是古希腊知识渊博并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继柏拉图之后在西方教育

  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他以较为现实的态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教育问题,将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亚里士多德

  一、生平与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代希腊,从小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

  ,17岁时来到雅典的阿加德米学园学习

  ,师从柏拉图达

  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

  ,他离开学园周游各地。

  42岁时

  ,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王的邀请,担任年仅

  13岁的王子亚力山大

  (Alexmdms)的老师。公元

  前

  335年

  ,当亚历山大继任主位时

  ,他毅然返回雅典

  ,创办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研究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几乎在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据说他的著述共有400多卷,主要是他在吕克昂的讲稿。其中与教育相关的主要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心理学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他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灵魂包括非理性和理性。前者指欲望、本能、感觉;后者指思维、推理。人在婴儿时期犹如一块白板,在外界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但由感觉所得的经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的理性灵魂具有运用概念进行思-可编辑修改-。维的能力。人的理性灵魂又包含被动的理性和能动的理性。前者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能动的理性则不以感觉记忆的发展为基础,也不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它来于神又归于神。

  在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中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和辨证法因素,但最后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和国家之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犹如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国家婴培养人成为有美德的公民,使其过上有德行的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看作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行动的规范。他把美德分为行德和知德。这些观点为他的教育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

  ,总结历史经验

  ,把教育当作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他认为

  ,国家政治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组成城邦的阶级及政体的形式,而且取决于城邦居民是否具有美德。对个人和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幸福生活和至善。优良的城邦

  ,应该人人都是善人。而人之善

  ,则有赖于教育去实现。因此

  ,教育理应成为国家的重要事业

  ,由奴隶主国家统一管理

  ,决不能让私人插手

  ,并要求把教育作为国家公共要务

  ,专门制定有关法律

  ,明确规定一定年龄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给予的教育。他曾多次劝告国家的执政者

  ,一定要经常过问教育问题

  ,因为掌管好教育

  ,就可以“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使公民们的生活适合于政府的形式。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亚里士多德意识到要使教育得到确实的发展

  ,就必须把教育纳入国家法制-可编辑修改-。的轨道

  ,强调教育应由法律规定。这也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据法律办

  教育

  ,通过教育宣传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度

  ,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

  ,国家就易于治理

  ,政令通畅

  ,公民就能安居乐业了。

  三、年龄分期与教育程序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研究

  ,首次提出了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任务。他认为

  ,人是由躯体和灵魂两大部分组成的,如同形式和质料一样密不可分地存在着

  。按人的成长过程,先是躯体的发展

  ,然后是灵魂的发展。而灵魂又是以非理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的顺序来发展的。他又认为,合理的教育,就应遵循人和自然行程,首先给予身体的养育

  ,确保其有健壮的体魄;接着是给予情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意识;然后是给予理智的教育,促进思维、理解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坚持的“效法自然”的一条教育原则。据此

  ,他把一

  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

  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

  3个时期

  ,即从出生——7岁为第一个时期;7岁——14岁

  (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14岁——21岁为第三个时期。亚里士多德按照他的这一年龄分期和相应教育的总设想

  ,对第一个时期即幼儿教育作了深入而具体的论述

  ,成为他全部教育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依据灵魂学说安排教育的程序及任务。人有肉体部分和灵魂部分。后者又分为非理性和理性两个部分。顺应这三个部分,就应有体育、德育和智育。亚里士多德把发展人的理性放在最高位置。但还应首先重视体育,其次才是培养灵魂的本能部分。

  -可编辑修改-。四、论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第一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又可以分为儿童出生前的胎教;出生——5岁的婴幼儿教育和

  5岁——7岁的儿童教育三个阶段。他从生物学、解剖学、医学的观点出发

  ,首先谈到胎教的问题。他说

  :“父母具有何

  《政治学》书影

  种体格对其子女最为有利,是我们讨论儿童教育时将充分考虑的问题”。经他长期考察、研究结果显示

  ,介于运动家和虚弱者之间的体格为好。在《政治学》一书中

  ,他明确提出

  :“儿童的生育

  ,而以介于二者之间的最为适当”。

  因为

  “运动家的体格不一定比虚弱的人更适于一个公民的生活或健康。接着要注意的便是有关婚姻的问题。公民们应在什么年龄结婚,何人宜于结婚等问题制定法规时,立法者应考虑到男女双方及其寿命之长度。他们的生殖力可能在同时期终止

  ,双方的体力不相悬殊等等。

  随之要考虑的即是孕妇的保健问题。对此

  ,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比较详尽的建议。他说

  :“孕妇应自己保重

  ,她们应当从事运动

  ,要有富于营养的食物。……每日步行到一神庙礼拜生育之神”

  。另外

  ,在心理上应能保持安定和平静。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天性多得之于其母

  ,有如植物得之于土壤一样。即使如此

  ,还有一个父母生育时期的最佳选择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

  ,太年老的人有-可编辑修改-。如太年青的人所生的儿童身心都有缺陷。那么

  ,这个限度应当是智力旺

  盛之年。但当夫妇有孩子过多时,可以在胎儿未有感觉与生命之前堕胎

  。这里所考虑的是因为我们国家里人口有一限额。

  亚里士多德的胎教思想受益于柏拉图的影响和个人的经验。对此问题能提出如此类似优生、优育、胎儿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其也存在有武断与不妥之处

  ,例如他认为结婚年龄女为18岁、男为37岁;而智力旺盛之年均在

  50岁左右

  ,显然是不甚科学的。

  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应顺其自然

  ,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亚里士多德主张对新生儿要进行严格检验

  ,国家要制定一种法律

  ,规定只允许健壮的婴儿得以抚养

  ,而不许养活畸形残废儿童。

  幼儿出生以后的抚育方法好坏对其体力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对此,亚里士多德要求人们给他们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他强调婴儿的食物以含乳成分最多的最好,而酒精的含量则越少越好。婴幼儿的体育活动也很必要

  ,成人可以协助他们做一些适合于婴幼儿所能掌握的动作进行运动

  ,但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脆弱肢体免于骨锵弯曲

  ,……借助于器械使其身体正直。此外

  ,他认为使儿童在幼年习于寒冷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健康,并使他们坚强。

  从出生到

  5岁这一阶段

  ,亚里士多德反对儿童进行课业学习或劳作

  ,而应有充足的活动

  ,以免肢体不灵。他认为这可以用许多方法获得

  ,游戏就是这些方法中的一种

  ,但游戏不应是鄙俗的,易使人疲倦的或无丈夫气的。至于儿童啼哭

  ,则不必禁止,因为啼哭时能扩张肺部

  ,有助于躯体的发育。5岁前儿童听故事也是件喜闻乐见的事

  ,但故事内容应由负责教育工作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不管是游戏还是讲故事

  ,最好是为将来事业作准备

  ,其中大部分应为-可编辑修改-。对他们以后要认真从事的事业的模仿。

  儿童

  5岁至

  7岁阶段的教育

  ,按亚里士多德的意见

  ,应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任务。他认为这一时期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要特别防止造成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他强调指出,因为在

  7岁以前

  ,他们必须住在家里

  ,所以即在幼年也可能从他们所听见的所见到的而沾染到下流习气。……没有一种事比取缔不洁语言更应注意

  ,因为可耻的语言轻易出之于口

  ,即导致可耻的行为。同样

  ,也不要让他们看到不好的图画或戏剧。凡能引致邪念和恶毒性情的各种表演都应加以慎防

  ,勿令耳濡目染。那么

  ,良好的习惯怎样培养呢

  ?亚里士多德认为

  ,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

  3个因素

  :一是天性

  ,二是习惯

  ,三是理智。其中习惯是最重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在日常言行活动中

  ,让他们最先遇到美好的东西

  ,经常接触好人好事

  ,并让他们身体力行

  ,反复练习。久而久之

  ,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自然形成。“习惯成自然”这句谚语

  ,在西方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

  五、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在幼儿教育思想方面既吸取了前人的宝贵经验

  ,又总结了自己长期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成果

  ,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例如

  ,胎教思想、心灵白板说、教育遵循自然说、和谐发展说、教育年龄分期说

  ,注重幼儿道德习惯培养等

  ,对西方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他作为一个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家

  ,其中不少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

  -可编辑修改-。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可编辑修改-

篇八: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ANewExplorationonInductiveLogicofAristotle

  作者:李帅;任晓明

  作者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350出版物刊名: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6-11页

  年卷期:2016年

  第7期

  主题词:亚里士多德;归纳;形而上学;逻辑起点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归纳理论一直饱受争议。在其存世的著作中他并没有详尽而系统地描述归纳法。虽说亚里士多德的归纳逻辑并不像其三段论逻辑那样完善,但是他对归纳逻辑的早期探索也有一些深邃的思想,为后来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能量。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归纳是我们获得普遍前提知识的唯一途径。其次,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归纳不只是推理,同时也可以是科学认识论。古希腊时代还没有近代的实验科学,没有建立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体系,只能借助归纳,或是从足够多的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普遍命题,或是证明三段论推理自明前提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的归纳逻辑作为一种科学认识论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九: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最大的麦穗》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一)哲学方面

  亚里士多德首先是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像是现在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举个例子来说,制陶者的陶土为陶器提供其质料因,而陶器的设计样式则是它的形式因,制陶者的轮子和双手是动力因,而陶器打算派的用途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当然,他也犯错误,但次数很少。

  (二)天文学方面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

  (三)物理学方面

  亚里士多德反对原子论,不承认有真空存在;他还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运动,外力停止,运动也就停止。

  (四)生物学方面

  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植物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途中经常给他捎回各种动植物标本。

  (五)逻辑学及数学方面

  亚里士多德认为分析学或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他是形式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力图把思维形式和存在联系起来,并按照客观实际来阐明逻辑的范畴。亚里士多德把他的发现运用到科学理论上来。作为例证,他选择了数学学科,特别是几何学,因为几何学当时已经从泰勒斯想对土地测量的经验规则给予合理说明的早期试验阶段,过渡到后来的具有比较完备的演绎形式的阶段。但是,逻辑学的三段论法对实验科学确实毫无用处的。因为实验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发现,而不是从公认的前提得到形式证明。从元素不能再分割为更简单的物体的前提出发,在1890年未尝不可提出一个正确的已知元素表,但是到1920年,再运用这个前提就会把一切放射性元素排除在外。前提既然已经改变,“元素”一词的意义也就改变了。但是,这个事实并不能证明三段论是没用的,也不能就此认定现代物理学是错误的。幸运的是,现代的实验家并不再为逻辑形式而耗费心神了,但希腊和中古时代的科学界却在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下,运用演绎法把许多错误的权威说成是绝对正确的,并用欺骗性的逻辑形式进行了许多错误的推论。

  (六)教育方面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如在音乐教学中,他经常安排儿童登台演奏,现场体验,熟练技术,提高水平。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觉、欲望等,二是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认识等。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被感觉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又认为感觉在这里只起到一种诱发的作用,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灵魂高级部分的理性。

  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幼儿期以身体发展(体育)为主;少年期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德、智、美为主要内容;高年级要学习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但不管怎样,重心都应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他特别强调音乐在培养儿童一般修养上的作用。认为音乐具有娱乐、陶冶性情、涵养理性三种功能,它能使人解疲乏、炼心智、塑造性格、激荡心灵,进而通过沉思进入理性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在体育教学中,他不同意教师只让学生进行严酷甚至痛苦的训练,要教“简便的体操”和“轻巧的武艺”,着重于让儿童身体正常发展。

篇十: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探究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不仅在古代的哲学和科学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同样对世界教育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

  亚里士多德;

  自然教育;

  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思想背景

  (一)政治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产生是在马其顿兴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十分的重视教育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城邦的中兴,他认为教育是政治正义的当务之急,城邦应该通过教育统一并转变成为一个共同体系。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思想,就是想要实现理想的城邦,就需要公民能够参与政治。亚里士多德所定义“公民”,指的是具有参与城邦政治活动权利的“人(古希腊的奴隶主)”。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教育的个人发展占主导地位,教育的整体目标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理性充分发展。

  (二)早期自然哲学背景。

  早期的自然哲学家都热衷于从各种具体的物质存在的形态中寻找宇宙第一性的根源,所以,在早期的形态下,他们主要是探索世间万物的本源,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使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和思考教育问题的同时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并从此决定了亚里士多德在自然教育思想上的理性主义价值取向。这种思维方式,使亚里士多德超越了教育自身存在的现象、空间、时间的限制,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和持久生命力的教育命题:“教育应该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而发展”。

  (三)雅典学校教育实践经验背景。

  (四)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源于雅典学校教育的实践,是对古希腊雅典学校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进行总体的概括。

  在古代雅典的所有教育科目中,音乐是最为重要的学科,因为雅典人重视音乐,他们认为音乐不仅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欣赏力,而且还能改变和塑造人的性格。所以在通过雅典学校的这一教育体系的实践,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的产生,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根基就是由此而来。

  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眼中的“自然”特指自然物,是自身具有运动源泉的事物。自然哲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物的形式和形态,亚里士多德通过对自然的研究和理解,提出了导致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即质料因素、形式因素、动力因素、目的因素,形式、动力和目的可以合成为形式因素,与质料因素相对应。亚里士多德通过潜能与现实对这两种相对的因素进行结合,他发现质料只是潜能,只有形式才能是它成为现实的存在。

  (二)灵魂说。

  灵魂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是他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因为在他看来,灵魂就是生命的本源,灵魂既不是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所说的精细原子,也不是毕哥达拉斯(BiGeDallas)学派的数目和谐,更不是柏拉图(Plato)的独立于躯体之外的永恒不朽的东西,而是潜在的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并将这种形式把灵魂分为三种: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这三种灵魂的自然学说的出现,奠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思想的认识论和人性论的基础。

  三、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

  在整个西方的教育思想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的提出了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即是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犹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教育就要顺应人本身的自然发展,使其按照习惯方式运行。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间的所有事物的变化和运动,都可以追溯到事物的本性。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为人类提供的解决人的自然发展与教育关系的最早的研究事业。这种教育效法自然的原理有两点是值得关注的:第一,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区分动植物的本性与人的本性以及运作方式,但是他的教育效法自然原理的立足点是人的本性;第二,教育适应儿童本质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灵魂潜能变为现实的自我展开、自我实现的过程。

  四、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效法自然原理在教育中的运用

  (一)教育的年龄分期理论。

  第一个时期:学龄前教育期,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处在植物灵魂阶段,植物灵魂是灵魂最初的能力,一切的生物依靠它而具有了生命力,因此,学龄前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顺应自然,促进儿童的正常发育和生长。第二个时期:初级学校教育期,在这个时期根据儿童的非理性特征,通过教育中的读写、体育、绘画、音乐四门基础学科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净化非理性灵魂,达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第三个时期:高级教育期,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性灵魂可分为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在高级教育期,主要是进行发展人们的理论理性,因为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这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的最高追求。

  (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德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德性分为心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两者的结合能够促进德育作用的充分发挥。智育:所谓的智育就是理性教育,以思想本身为目的,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从而摆脱外在束缚而独立的自由活动。体育:其目的不仅在于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和体魄,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内在精神的塑造和理智的享受。美育: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这门学科,因为其包含了音乐,作为古希腊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他把音乐教育看成是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核心部分。

  五、总结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深受其尊师柏拉图的影响,并对古希腊教育整体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取得了古希腊教育发展史上最高的成就,不仅对西方国家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黎明.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教育思想[J].河南大学学报,2008,(04).

  [2]陆扬.析亚里士多德的音乐教育思想[J].南开学报,2006,(03).

  [3]皮江红.论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及启示[J].福建论坛,2008,(04).

  [4]梁平.论亚里士多德和谐发展教育思想[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篇十一: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简介

  亚里士多德的简介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如在音乐教学中,他经常安排儿童登台演奏,现场体验,熟练技术,提高水平。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觉、欲望等,二是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认识等。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被感觉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又认为感觉在这里只起到一种诱发的作用,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灵魂高级部分的理性。

  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幼儿期以身体发展(体育)为主;少年期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德、智、美为主要内容;高年级要学习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但不管怎样,重心都应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他特别强调音乐在培养儿童一般修养上的作用。认为音乐具有娱乐、陶冶性情、涵养理性

  三种功能,它能使人解疲乏、炼心智、塑造性格、激荡心灵,进而通过沉思进入理性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在体育教学中,他不同意教师只让学生进行严酷甚至痛苦的训练,要教“简便的体操”和“轻巧的武艺”,着重于让儿童身体正常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文学影响

  作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位真正哲学家,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德、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宪法。他的研究课题之一搜集各国的宪法,并依此进行比较研究。

  在哲学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上古及中古时期,他的著作被译成拉丁文、叙利亚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德语和英语。以后的希腊学者研究及推崇他的著作,拜占庭rl]的学者也是如此。他的思想是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和伊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阿威罗伊,将伊斯兰的传统学说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融合成自身的思想体系。最有影响的犹太教思想家迈蒙尼德,用理性主义解释犹太教义,在调和科学、哲学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亚里士多德显示了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许多科学家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但是如果以现在的标准衡量,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显得有些极端。例如,他赞同奴隶制及女性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认为这是自然界的安排(当然,这些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写照)。

  随着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断被发现,中世纪出现了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新时代,学者们以此作为求得各方面真知识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在研究方法上,习惯于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持批判态度,提出并探讨理论上的盲点,使用演绎法推理,用三段论的形式论证。

  3页

  亚里士多德的简介

  第3

篇十二: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知识渊博并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继柏拉图之后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他以较为现实的态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教育问题,将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一、生平与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代希腊,从小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17岁时来到雅典的阿加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达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周游各地。42岁时,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王的邀请,担任年仅13岁的王子亚力山大(alexmdms)的老师。公元前335年,当亚历山大继任主位时,他毅然返回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研究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几乎在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据说他的著述共有400多卷,主要是他在吕克昂的讲稿。其中与教育相关的主要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心理学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他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灵魂包括非理性和理性。前者指欲望、本能、感觉;后者指思维、推理。人在婴儿时期犹如一块白板,在外界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但由感觉所得的经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的理性灵魂具有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人的理性灵魂又包含被动的理性和能动的理性。前者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随身

  体的死亡而消逝。能动的理性则不以感觉记忆的发展为基础,也不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它来于神又归于神。在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中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和辨证法因素,但最后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和国家之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犹如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国家婴培养人成为有美德的公民,使其过上有德行的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看作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行动的规范。他把美德分为行德和知德。这些观点为他的教育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总结历史经验,把教育当作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他认为,国家政治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组成城邦的阶级及政体的形式,而且取决于城邦居民是否具有美德。对个人和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幸福生活和至善。优良的城邦,应该人人都是善人。而人之善,则有赖于教育去实现。因此,教育理应成为国家的重要事业,由奴隶主国家统一管理,决不能让私人插手,并要求把教育作为国家公共要务,专门制定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一定年龄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给予的教育。他曾多次劝告国家的执政者,一定要经常过问教育问题,因为掌管好教育,就可以“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使公民们的生活适合于政府的形式。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亚里士多德意

  识到要使教育得到确实的发展,就必须把教育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强调教育应由法律规定。这也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据法律办教育,通过教育宣传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度,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国家就易于治理,政令通畅,公民就能安居乐业了。

  三、年龄分期与教育程序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任务。他认为,人是由躯体和灵魂两大部分组成的,如同形式和质料一样密不可分地存在着。按人的成长过程,先是躯体的发展,然后是灵魂的发展。而灵魂又是以非理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的顺序来发展的。他又认为,合理的教育,就应遵循人和自然行程,首先给予身体的养育,确保其有健壮的体魄;接着是给予情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意识;然后是给予理智的教育,促进思维、理解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坚持的“效法自然”的一条教育原则。据此,他把一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3个时期,即从出生——7岁为第一个时期;7岁——14岁(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14岁——21岁为第三个时期。亚里士多德按照他的这一年龄分期和相应教育的总设想,对第一个时期即幼儿教育作了深入而具体的论述,成为他全部

  教育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依据灵魂学说安排教育的程序及任务。人有肉体部分和灵

  魂部分。后者又分为非理性和理性两个部分。顺应这三个部分,就应有体育、德育和智育。亚里士多德把发展人的理性放在最高位置。但还应首先重视体育,其次才是培养灵魂的本能部分。

  四、论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

  《政治学》书影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第一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又可以分为儿童出生前的胎教;出生——5岁的婴幼儿教育和5岁——7岁的儿童教育三个阶段。他从生物学、解剖学、医学的观点出发,首先谈到胎教的问题。他说:“父母具有何种体格对其子女最为有利,是我们讨论儿童教育时将充分考虑的问题”。经他长期考察、研究结果显示,介于运动家和虚弱者之间的体格为好。在《政治学》一书中,他明确提出:“儿童的生育,而以介于二者之间的最为适当”。

  因为“运动家的体格不一定比虚弱的人更适于一个公民的生活或健康。接着要注意的便是有关婚姻的问题。公民们应在什么年龄结婚,何人宜于结婚等问题制定法规时,立法者应考虑到男女双方及其寿命之长度。他们的生殖力可能在同时期终止,双方的体力不相悬殊等等。

  随之要考虑的即是孕妇的保健问题。对此,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比较详尽的建议。他说:“孕妇应自己保重,她们应当从事运动,要有富于营养的食物。……每日步行到一神庙礼拜生育之神”。另外,在心理上应能保持安定和平静。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天性多得之于其母,有如植物得之于土壤一样。即使如此,还有一个父母生育时期的最佳选择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太年老的人有如太年青的人所生的儿童身心都有缺陷。那么,

  这个限度应当是智力旺盛之年。但当夫妇有孩子过多时,可以在胎儿未有感觉与生命之前堕胎。这里所考虑的是因为我们国家里人口有一限额。

  亚里士多德的胎教思想受益于柏拉图的影响和个人的经验。对此问题能提出如此类似优生、优育、胎儿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其也存在有武断与不妥之处,例如他认为结婚年龄女为18岁、男为37岁;而智力旺盛之年均在50岁左右,显然是不甚科学的。

  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应顺其自然,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亚里士多德主张对新生儿要进行严格检验,国家要制定一种法律,规定只允许健壮的婴儿得以抚养,而不许养活畸形残废儿童。

  幼儿出生以后的抚育方法好坏对其体力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对此,亚里士多德要求人们给他们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他强调婴儿的食物以含乳成分最多的最好,而酒精的含量则越少越好。婴幼儿的体育活动也很必要,成人可以协助他们做一些适合于婴幼儿所能掌握的动作进行运动,但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脆弱肢体免于骨锵弯曲,……借助于器械使其身体正直。此外,他认为使儿童在幼年习于寒冷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健康,并使他们坚强。

  从出生到5岁这一阶段,亚里士多德反对儿童进行课业学习或劳作,而应有充足的活动,以免肢体不灵。他认为这可以用许多方法获得,游戏就是这些方法中的一种,但游戏不应是鄙俗的,易使人疲倦的或无丈夫气的。至于儿童啼哭,则不必禁止,因为啼哭时能扩张肺部,有助于躯体的发育。

  5岁前儿童听故事也是件喜闻乐见的事,但故事内容应由负责教育工作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不管是游戏还是讲故事,最好是为将来事业作准备,其中大部分应为对他们以后要认真从事的事业的模仿。

  儿童5岁至7岁阶段的教育,按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应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任务。他认为这一时期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要特别防止造成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他强调指出,因为在7岁以前,他们必须住在家里,所以即在幼年也可能从他们所听见的所见到的而沾染到下流习气。……没有一种事比取缔不洁语言更应注意,因为可耻的语言轻易出之于口,即导致可耻的行为。同样,也不要让他们看到不好的图画或戏剧。凡能引致邪念和恶毒性情的各种表演都应加以慎防,勿令耳濡目染。那么,良好的习惯怎样培养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3个因素:一是天性,二是习惯,三是理智。其中习惯是最重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在日常言行活动中,让他们最先遇到美好的东西,经常接触好人好事,并让他们身体力行,反复练习。久而久之,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自然形成。“习惯成自然”这

  句谚语,在西方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

  五、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在幼儿教育思想方面既吸取了前人的宝贵经验,又总结了自己长期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例如,胎教思想、心灵白板说、教育遵循自然说、和谐发展说、教育年龄分期说,注重幼儿道德习惯培养等,对西方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但他作为一个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家,其中不少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

  作者:

篇十三: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不可定义的思想探析-哲学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不可定义的思想探析

  曾云

  作者简介:曾云,(开封

  475004)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参见颜一:《存在(toon)是什么?》,《求是学刊》1998年第4期;颜一:《实体(Ousia)是什么?——从术语解析看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世界哲学》2002年第2期;余纪元:《亚里士多德论On》,《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

  汪子嵩,王太庆编:《陈康:论希腊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83页。

  同上,第284页。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苗力田主编,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2a13—15。

  【摘要】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及相关著述中对本体的内涵进行了多个层面的探讨。但无论是从实体范畴还是从质料和形式以及潜能和现实的角度来说明本体,他始终把本体与个体的存在联系在一起。虽然他也试图从定义上说明本体,但基于本体的个体化和生成原则,他最终放弃给本体(Ousia)下定义的做法,并对这种做法进行了深入批判。最终,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本体(Ousia)不是普遍的本质,而是“这一个”的个体是其所是的根据。

  关键词

  本体;形式;质料;定义;本质

  中图分类号:B502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6)02-0069-06引言

  究竟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本体(Ousia)?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着这一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追问和探讨。陈康用发生学的观点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当代逻辑学和分析哲学的学者如欧文、莱思齐等从亚里士多德逻辑思想的角度研究本体,揭示了《范畴篇》和亚里士多德本体论思想的内在关联;还有一些学者从语言学、实体论和术语翻译问题上来探究本体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视角。但“本体是什么?”这种下定义本身的问题却没有被深入地追究。本文立足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及相关著作,并借鉴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系统梳理本体(Ousia)不可定义的思想脉络。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对存在多重含义进行探讨,对以“是什么”定义本体的质疑和放弃,并提出潜能和现实的学说来解决下定义的困境,内在地说明了本体不是也不能仅仅从“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本体不是“普遍的如此”,不是一个种,而是“这一个”(todeit)的个体本质。

  一、《范畴篇》中本体(Ousia)

  界定所隐含的矛盾

  我们首先从《范畴篇》着手研究亚里士多德对本体的探究和分析,因为《范畴篇》是《形而上学》建立的一个基本前提。“在《范畴篇》这部简短的著作中,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各个范畴前,先提出两条分类原则:(1)可以表述一个hypokeimenon;(2)在一个hypokeimenon内。”

  简称“表述”和“内居”原则。陈康认为,hypokeimen既可作主词讲也可

  作基质讲,因此他认为“这两条原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一个是逻辑原则,另一个是形而上学原则”。

  根据上述两条原则,亚里士多德对事物进行了四重划分,而且根据主体与属性和主词与宾词的区分,把范畴划分为实体、数量、性质和关系等十个范畴。对于实体来说,“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一个主体之中,如‘个别的人’、‘个别的马’”

  ④。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第一性的实体是个体,表示属性的其它范畴则不是真正的实体。“除了第一个实体,其他事物中只有属和种可以被称为第二实体,因为在所有的表语中,只有它们能够清楚地说明第一实体。如果要说明某个具体的人是什么,或者用属说明,或者用种说明,而且,用‘人’比用‘动物’说明更加恰当。”同上,2b29-34。

  这表明,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第一性的实体可以用属或种的“是什么”来表述,而“是什么”的属或种却是共同的述词。这里,亚里士多德是否意识到作为个体性的实体能否用共同的述词来表述它?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在《范畴篇》里他强调的是个体性,张扬的是一种个体主义,并以个体作为本体尺度区分第一性实体和其他范畴。汪子嵩、王太庆编:《陈康:论希腊哲学》,第288页。

  正如他指出的:“所有的实体看起来都表示‘这一个’,一个第二性的实体并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具有如此某一性质的一类东西……属和种则是就一个实体来规定其性质:属和种表示具有如此性质的实体。这是一种性质的赋予。”[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解释篇》,方书春译,3b10—20。

  换句话说,第一性的真正的实体都具有“这一个”的独特性,属和种作为第二性实体只具有普遍性,不具有个体特殊性。但是正如刚才已

  指出的,亚里士多德又认为这种普遍性的种或属可以说明第一性实体是什么。进而说,第一性的实体是可以用种和属定义的,因为下定义总要用“是什么”的属和种来表示。正是这一点隐藏着以后亚里士多德在给本体下定义时将要面对的困难。这一矛盾和困难也可以归结为一个基本问题:个体能否被认识,个体存在是否可以被知识抽象为普遍的本质?

  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在划分第一性的实体和第二性的实体时已经间接地做出了关于存在和知识的区分,但还没明确化。因为他在《范畴篇》一开始就提出两条性质完全不同的原则,即存在论上的形而上学原则和知识意义上的逻辑原则。对此陈康指出:“不论逻辑原则和形而上学原则的明白区分是不是亚里士多德做出的,事实上这里提出的这两条原则意谓着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不然的话它们的结合便不能将事物分成四个不同的组了。因此,每一条原则必定有它自己的不同应用领域。”汪子嵩、王太庆编:《陈康:论希腊哲学》,第298页。

  在笔者看来,亚里士多德在这一点上不仅意识到,而且试图做出新的统一。他根据对系词“是”的分析,发现“是”既具有逻辑的判断功能或表述功能,又能表示事物的存在。一切事物都是“是”而不是“非是”,即使是“非是”也是“是”。他认为本体(Ousia)就是“本是”。作为“本是”的Ousia即可以作为知识的逻辑起点,又可以作为个体存在的始基和根据。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力图克服和摆脱柏拉图的相论造成的困难。柏拉图的“相”虽然既是存在的原则,也是认识的原则,本体论和知识论在他那里是统一的。但柏拉图的问题是:相和个体事物无法关联起来,即相与可感事物的分离问题无法解决,作为种属的共相无法解释可变的个别事物成其所是的原因。也正因此,亚里士多德摒弃了用“相”来解释个别事物的存在原因。但是,“亚里士多德却毫不踌躇地接受了这

  种学说的认识论方面……所以亚里士多德提出共同的述词来代替自存的‘相’;因为这些共同的述词是知识的可能性实际需要的”同上,第289页。

  。所以,才有亚里士多德后来对本体“是什么”的知识诉求。

  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还没有展开像《形而上学》中关于本体论的知识追问,下定义的困境还没有呈现出来,虽然已隐含了知识和存在之间统一的矛盾。下面展开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定义困境的分析,尤其集中在《形而上学》第七卷。

  二、《形而上学》

  对Ousia定义的质疑和放弃

  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还没有将范畴和“是”直接联系起来,但在《形而上学》分析“是”的本性和基本含义时,他指出“一事物在许多含义上统是关涉着一个原理(起点);有些事物被称为是者,因为它们是本体,有的因为是本体的演变,有的因为是完成本体的过程,或是本体的灭坏或阙失或是质,或是本体的制造或创生,或是与本体相关系的事物,又或是对这些事物的否定,以及对本体自身的否定”[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四卷,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003b5—11。

  。因此,一切“是”者都关涉到一个“是”的“什么”。“是之一义为一事物是‘什么’,是‘这个’;另一义是质或量或其它的云谓之一。在‘是’的诸义中,‘什么’明显地应为‘是’的基本命意,‘什么’指示着事物之本体。”[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七卷,1028a11—13。

  “其它的所谓‘是’,就因为那是这‘基本之是’的量或质,或其变化,或对这事物有所厘定的其他云谓。”同上,1028a19—20。

  由此,亚里士多德认为,本体就是基本之是的“什么”,本体就是“原始之是”(本是),本体在定义上和时间上都是在先的。“我们对每一事物之充分认识必自本

  体始。例如,人是‘什么’,火是‘什么’,然后再进而及其质、量或处,我们必须先认识其怎是,而后可得认识质或量等每一云谓之所以为是。”同上,1028b36—39。

  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是从原始的“是”和“什么”的角度来理解本体,而且对本体探索的出发点有两点:一是解释事物存在的原理,二是寻求认识的始点。

  在具体探求本体之前,亚里士多德把本体分为可感觉本体和不可感的永恒本体。而他首先立足可感觉的经验世界,从可感觉的本体出发。在此基础上他探讨本体的本质,即怎是。亚里士多德一开始认为,形式因既是事物成其所是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认识的起点。所以,在列举了几种可能的本体——质料、形式和二者的结合即复合物后,他根据本体的两个标准首先将质料从本体中排除出去。这两个标准是:(1)最底层不表述任何其它的事物;(2)分离性和独立性。参见同上,1017b23—26。

  由于最底层的质料在抽去所有的属性后,剩下的只是一堆无任何规定性的东西,质料虽然可感但不具有分离性、独立性和个体性,因此他认为分离性和独立的个体性更能体现本体的本质特征。

  为什么亚里士多德首先把质料排除在本体之外?这里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下。在笔者看来,亚里士多德首先把质料排除在本体之外有三个重要原因。其一,亚里士多德把“同一事物不能同一时既是而又不是,或容许其它类似的相反两端(矛盾律)”[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十一卷,1062a1—2。

  作为“必须永久承认其为真实”同上,1061b35-1062a1。,并且认为这是一切原理中最为确实的原理。而质料的无定形使得它既可以成是也可以成非是,容许相反者,使得它具有不确定性,无法界定它是什么。这可能是亚里士多得排除质料作为本体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他要给本体下定义、寻找知识根据一个前提。其

  二,无不能生有。根据这种思想,万物生于有,“有些是自然所成,有些是技术所为,有些是自发所成。每一事物之创生必有创之者,必有所由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七卷,1032a13—15。

  。由于质料作为潜能存在的事物,或说它是非现实的实际存在物,进而说质料就是无。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万物的有和创始根据不能是实际为无的质料。此外,在《物理学》中他谈到了关于“自然”的两种解释,一种把自然解释为在每个自身具有运动和变化本源的东西中作为载体的原始质料,另一种把自然解释为依据理性的东西的形状和形式。针对这两种解释,亚里士多德指出,与质料和形式相比,还是把形式作为“自然”比较确当,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已经实际存在了时才被说成是该事物的,而不是在尚潜在着时说是该事物的。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苗力田主编,徐开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193a29—31,193b7—9。

  也就是说,质料不是现实的事物,它在本性上是后于形式的。换句话说,它不是作为一个存在者实存的,而是作为非存在者即无存在的,即它根本不现实存在。其三,亚里士多德这时仅仅把质料当作一个无规定性的基质,还没发现质料本身的特殊性和个体化原则。因为他在排除质料时说了这样的话:“终极底层自身既不是个别事物,也不是某一定量,也不是具有其它正面特性的事物;并且也不是这些的反面,因为反面特性也只有时偶尔附属于物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二卷,102924—26。

  进而,质料(物质)不可能是本体。“因为本体主要的是具有独立性与个别性。所谓本体,与其认之为物质,毋宁是通式与通式和物质的组合。而通式与物质的组合是可以暂予搁置的,它的本性分明后于通式。”[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七卷,1029b29—31。

  这样,亚里士多德首先把质料(物质)

  排除在本体之外,并且认为组合物与形式相比,形式更为优先。因此,形式就成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第一本体,追问“本体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在追问形式是什么。

  那么,这里以“形式”为第一本体是否与《范畴篇》中“个别事物”为第一实体的思想相矛盾呢?我们认为,虽然亚里士多德是在不同的层面论述他的实体学说,但也隐含了认识论与存在论无法统一的困难。在《范畴篇》中,他从逻辑学上划分范畴,区分出主词与宾词和主体与属性。之所以把个体作为第一实体,那是因为它既是基质又是主词,既有本体意义又有逻辑意义,所以简称“本体论的逻辑”汪子嵩、王太庆编:《陈康:论希腊哲学》,第284页。

  。而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侧重从存在论上探讨个体成其所是的原因和原理,即从质料因和形式因探讨本体。这里他不再从主体与属性的角度探讨本体。他认为,个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就是质料和形式。由于质料不具有分离性和独立性,所以就个体来说,形式才是事物成其所是的原因,即事物的怎是。换句话说,“怎是”就是各事物的本体。[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七卷,1031a16。

  为此,亚里士多德花很大篇幅论证事物的本体就是事物的怎是。正如他指出的:“每一事物的本身与其怎是并非偶然相同而是实际合一的。”同上,1031b20—21。

  他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什么’而成为‘你’?这不是因为你文明。文明的性质不能成为你。那么‘什么’是‘你’?这由于你自己而成为你,这就是你的怎是。但这于‘怎是’,还没有说得完全明确。”同上,1029b13—15。

  “说明一个名词不应该用原名词,应该用别的字来表示它的含义,怎是的公式也得如此。”同上,1029b21—22。

  可见,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本身即作为由己的“这一个”还不足以说明他的怎是,还必须有另外的补充,即用表达事物基本之是的定义来说明。

  这里亚里士多德引入定义说明本体,是因为在他看来,“定义与怎是均在基本上以单纯涵义隶属于本体。它们也可属之其它范畴,只是在那里的涵义就不是基本的了。”同上,1030b4—6。

  只有本体可做定义,因为定义是表达事物基本之是的公式,他不需要添加任何决定性的词。“假如其他的范畴也可以界说的话就必须包含有一个决定性词,例如质就得这样界说;奇(数)不能离开了数而为之界说;(雌)动物也不能离开动物而为之界说。”同上,1031a1—3。

  即是说,亚里士多德所要寻找的定义是表达事物基本之是的定义。但是表达事物的基本之是,即“是什么”的定义只能用共同的述词来表示。而共同的述词只能表示“如此”而不能表示具有个别性和由己的“这一个”。本体的本质特征却是由己的“这一个”性。接下来,亚里士多德逐渐意识到定义的局限性。他说:“有许多形式不同的事物,却属于一个通式,这也可能建立一个绝对通式以通概一切而否认其它诸通式为尚非真通式;然而这样,一切事物均将归于一体……欲将一切事物简化为通式而消除物质是无益的工作;有些事物确乎是某一特殊形式见于某一特殊物质或某些特殊事物见于某些特殊状态。”同上,1036b16-24。

  这表明对本体下定义不仅抹杀事物的个别性和特殊性,而且还会陷入旧的通式论。亚里士多德原来认为定义属于形式能够表达事物的怎是,现在却发现,定义不仅不能表达个别性的事物,而且仅把形式作为事物的怎是会消除质料,本体不仅包括形式,还包括质料,并且质料也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

  亚里士多德进而指出,由于普遍不变的定义形式没有生灭过程,根本无法解释具有生成变化的可感事物,所以“可感觉的个别本体既不能有定义,也不能有证明,因为它们具有的物质,其本性可以成‘是’,也可以不成为‘是’”同上,1039b26-29。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可感觉的本体所具有的质料性,不可用“是什么”来确定。“当一个定义制造者来界说任何个体,他将自认他的定义必然常被推翻,因为要界说这样的事物是不可能的。”同上,1040a5。

  不仅对生灭的个体不能下定义,而且对永存事物也不能下定义。“个体之不能制成定义在永存事物上常被忽略了,尤其是象日月一类的实体。因为人们常以某些属性附加于太阳(以为太阳的定义)……可是他们错了,假如他们取消那些属性,太阳还将存在为太阳;而且这些人们又常以另一事物的属性赋之于某一事物,例如某物若具备上述两属性,他们就明白地指为这是一个太阳,于是这公式就成为通用。然而太阳确象克莱翁或苏格拉底一样是一个个体。主张意式的人何以谁都没有为意式制作一个定义?”同上,1040a29—1040b4。

  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在界定本体问题上的态度转变很大:由本体可定义到不仅生灭事物不可定义,而且永存事物也不可定义。因为定义是把一事物的属性赋之以事物而误以为是事物的本体。也就是说,定义只表示事物的属性,而不能表示事物的本性。本体是独立自在的,它不隶属于任何云谓、任何定义。“没有一个共通云谓可以指示一个‘这个’〈个别〉”,共通云谓只能指示一个‘如此’〈普遍〉。”同上,1039a1。

  这说明亚里士多德彻底放弃了他以前认为本体可以定义的思想,也放弃了《范畴篇》中关于属和种可以表述第一实体的思想。在《范畴篇》中,他认为本体可用属性来云谓,这里他却认为本体不能作为属性的主题云谓。

  本体不能被定义的思想在亚里士多德后期的逻辑思想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工具论》的《后分析篇》中他讲到定义的问题时说:“定义并没有确保被下定义的事物能够存在,也不与他们要下定义的事物相等同。人们总是可以问为什么。由于下定义者要么说明事物是什么,要么说明它们名称的意义,如果定义根本没

  有证明‘是什么’,那么,这样一来,定义就必定是一个其意义与名称相同的表达,但这是荒谬的。它会产生下列结果:首先,就会有非本质的定义和非存在的定义,因为非存在也有一个有意义的名称,其次,所有的表达就可以变成定义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后分析篇》,《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余纪元译,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92b28—32。

  由这段话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定义本身所隐含的问题进行了彻底解析,对定义本体的思想进行了彻底批判。他认为,事物的存在和个体事物的本质都不能通过定义得到说明和确保。

  三、从潜能和现实的角度讨论“Ousia”

  事实上,当我们追问Ousia(本体)是什么,并认为“什么”是事物的本体时,已经把本体普遍化了,本体已不再是作为本性和“由己”的“本是”。事物何以成其所是,并不是“什么”或共同的属性是它的“怎是”。作为“这一个”的存在者,它之所以能成为“这一个”存在于此,并突出来向我们显现它自身,关键不是一个置身于它之外的我们说它“是什么”,“是什么”的普遍述词只能表示共同性的事物,而无法表达具有独特性、个别性的“这一个”事物。而且问“这一个”何以成其“这一个”,这不是一个知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本原的存在问题。由上述可知,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对本体(Ousia)下定义是不可能的。而且追问“Ousia是什么”本身就成问题。也就是说,作为个体存在根据的Ousia不是普遍的本质,而是个体的本质(Eidos)。

  当然,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止于关于本体(Ousia)“是什么”的定义和追问上,而是从潜能和现实的角度来说明本体。他认为,如果把事物本身分为一项为物质、另一项为形式,其一为潜在、另一为实现,则疑难就消释了。使潜能转化为现实

  的原因就是两者合一的原因,即两者的怎是。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八卷,1045b24—31。

  “依据一切知识悉属普遍之说,事物之诸原理亦当为普遍性而不是各个独立个体,而实际引致了我们上所述各论点中最大困惑者,便是此说,然此说虽则在某一涵义上为不合,在另一涵义上讲还是真实的。‘知识’类于动字‘知’,具有两项命意,其一为潜能,另一为实现。作为潜能,这就是普遍而未定限的物质,所涉者皆为无所专指的普遍;迨其实现则即为一有定的‘这个’,这就只能是‘这个’已经确定的个体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十三卷,1087a16—21。

  由此看出,亚里士多德在本体论问题上遇到的最大困惑源于他对知识普遍性的诉求。所以,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他从潜能和现实的角度把知识分为普遍和个别。这种解决方式不同于下定义,即从现成规定性的实体角度来看待“Ousia”。而且,亚里士多德把潜能分为本身具有动变根源的潜存物质(如生成物的种子)和外在于本身不动变事物的作用力(比如制作物需要的技术)。而现实就是实现,就是使潜在的物质逐步地向其目标“隐得来希”(完全实现)靠近。但作为实现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却认为“实现对于所有这类潜能,在公式和本体上均属先于;在时间上,某一义可说‘先于’,另一义则非‘先于acute;”[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九卷,1049b10—11。

  。潜能以实现为目的,形式是现实或实现。

  亚里士多德在把实现物分为自然生成物和制作物时,认为前者是现实“后于”潜能,后者则是现实“先于”潜能。生物作为自然生成物,它的现实后于潜能,这是从时间意义上说的。从本体论来说,生物的实现形式是在先的,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生物的实现形式是灵魂,灵魂是生物的形式和存在的本原。在《论灵魂》中他指出:“灵魂作为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躯体的形式,必然是实体,这种实体就是现实性。灵魂就是这类躯体的现实性。”[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苗力田主编,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2年,412a20—21。

  “对于生物来说,存在就是生命,灵魂是它们的原因和本原。”同上,415b13—14。

  可见,亚里士多德不仅把灵魂当作现实,而且认为灵魂就是实体。“一方面正是这种心灵,万物被生成,另一方面,心灵造就万物,作为某种状态,它就像光线一样;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光使得潜在的颜色成为实现着的颜色。”同上,430a14-17。也即是说,灵魂在万物的生成和显现中具有本原和优先的地位。灵魂使得“这一个”显现给我们,灵魂之光使我们外观到事物本身。但是他又认为,“‘现实’这个词有两层意义,其一类似知识,其二类似思辨”同上,412a11。。那么这样一来,灵魂作为现实,就类似于知识或思辨。但是,作为知识和思辨它又怎么能成为万物生成的本原呢?而且对于制作物来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它自身内不具有运动根源的形状或形式,是技术和知识凭借质料使它成其所是的。可见,亚里士多德始终把知识凌驾自然生成之上。而且,他最后根据不可无限后退的原则,诉诸于一个完全实现的纯形式,即自己不动而又制动万物的理性神,并且认为“除努斯外,没有其它类知识比科学知识更为精确,基本前提比证明更为无知,而且一切科学知识都涉及到根据……所以把握基本前提的必定是努斯(Nous)”[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后分析篇》,《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余纪元译,苗力田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把努斯作为最高知识的根据,并认为它就是知识和存在合一的永恒本体。只有纯思的努斯即神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身的认识,因为它的存在就是通过它的纯思活动得以显现的。由此,亚里士多德最终在纯思的形式上建立了他的知识本体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个体原初的“怎是”理解本体,还是从潜能和现实的角度探讨本体,亚里士多德始终把形式(实现)作为事物的第一本体。那么,究竟如何理解这里的形式?它是否是柏拉图意义上的普遍形式呢?

  根据亚里士多德,形式就是事物的本质,但是本质(Eidos)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的本质;二是普遍的本质。参见Fonfara,Dirk,DieOusiaAristotelesLehrendesUntersuchungenzurKategorienschriftundzurMetaphysik,Berlin:WalterdeGruyterGmbH,2003,S.165.如果把普遍的本质理解为Ousia的话,那就不是亚里士多德Ousia,而是柏拉图的Ousia。Ibid.,S.140-141.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Eidos的根本含义是作为本源的Ousia,这一点根本上不同于柏拉图。因为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Ousia本己地属于个体的本质,个体的本质(Eidos)具体存在于每一个体之中,是个体成其所是的根据,而不是与具体实存相分离的普遍本质。

  亚里士多德认识到,对规定着个体本质的Ousia下定义是不可能的,本体论意义上的Ousia无法从认识论上进行界说,因此他放弃了围绕本体“是什么”的探索方式。虽然在《形而上学》中他把本体理解为“形式”,但这里的“形式”是个体的形式,而不是普遍的形式。因此,我们应从个体本源的存在意义上理解本体(Ousia),本体根本上是规定个体的本质(Eidos)。

  (责任编辑任之)

篇十四: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认识论视野的真理观

  郭建萍;毕富生

  【期刊名称】《理论探索》

  【年(卷),期】2007(000)006【摘

  要】亚里士多德在其认识论中以感觉唯物主义为出发点,对真理的对象、本质、实现过程及判别标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展现了他的"符合论"真理观.由于各种局限,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但在整个认识论史上,其启迪作用和影响意义不容忽视.

  【总页数】3页(P47-49)

  【作

  者】郭建萍;毕富生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太原,030006;山西大学,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B502.233【相关文献】

  1.简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真理观[J],郭建萍

  2.海德格尔真理观的哥白尼革命与后现代转向——从认识论之真到生存论的自由绽出与意义澄明[J],王西华

  3.当代认识论研究的新视野——读胡潇先生的《媒介认识论》[J],成龙

  4.亚里士多德“符合”说的真理观[J],李建生

  5.超越真理观的认识论视界——源于怀疑论的怀疑的问题[J],胡长栓

篇十五: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知识渊博并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继柏拉图之后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他以较为

  现实的态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教育问题,将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亚里士多德

  一、生平与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代希腊,从小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17岁时来到雅典的阿加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达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周游各地。42岁时,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王的邀请,担任年仅13岁的王子亚力山大(Alexmdms)的老师。公元

  前335年,当亚历山大继任主位时,他毅然返回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研究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几乎在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据说他的著述共有400多卷,主要是他在吕克昂的讲稿。其中与教育相关的主要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心理学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他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灵魂包括非理性和理性。前者指欲望、本能、感觉;后者指思维、推理。人在婴儿时期犹如一块白板,在外界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但由感觉所得的经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的理性灵魂具有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人的理性灵魂又包含被动的理性和能动的理性。前者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能动的理性则不以感觉记忆的发展为基础,也不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它来于神又归于神。

  在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中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和辨证法因素,但最后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和国家之中。个人

  与国家的关系犹如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国家婴培养人成为有美德的公民,使其过上有德行的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看作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行动的规范。他把美德分为行德和知德。这些观点为他的教育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总结历史经验,把教育当作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他认为,国家政治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组成城邦的阶级及政体的形式,而且取决于城邦居民是否具有美德。对个人和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幸福生活和至善。优良的城邦,应该人人都是善人。而人之善,则有赖于教育去实现。因此,教育理应成为国家的重要事业,由奴隶主国家统一管理,决不能让私人插手,并要求把教育作为国家公共要务,专门制定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一定年龄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给予的教育。他曾多次劝告国家的执政者,一定要经常过问教育问题,因为掌管好教育,就可以“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使公民们的生活适合于政府的形式。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亚里士多德意识到要使教育得到确实的发展,就必须把教育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强调教育应由法律规定。这也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据法律办

  教育,通过教育宣传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度,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国家就易于治理,政令通畅,公民就能安居乐业了。

  三、年龄分期与教育程序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任务。他认为,人是由躯体和灵魂两大部分组成的,如同形式和质料一样密不可分地存在着

  。按人的成长过程,先是躯体的发展,然后是灵魂的发展。而灵魂又是以非理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的顺序来发展的。他又认为,合理的教育,就应遵循人和自然行程,首先给予身体的养育,确保其有健壮的体魄;接着是给予情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意识;然后是给予理智的教育,促进思维、理解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坚持的“效法自然”的一条教育原则。据此,他把一

  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3个时期,即从出生——岁为第一个时期;7岁——14岁(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14岁——21岁为第三个时期。亚里士多德按照他的这一年龄分期和相应教育的总设想,对第一个时期即幼儿教育作了深入而具体的论述,成为他全部教育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依据灵魂学说安排教育的程序及任务。人有肉体部分和灵魂部分。后者又分为非理性和理性两个部分。顺应这三个部分,就应有体育、德育和智育。亚里士多德把发展人的理性放在最高位置。但还应首先重视体育,其次才是培养灵魂的本能部分。

  四、论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第一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又可以分为儿童出生前的胎教;出生——5岁的婴幼儿教育和5岁——7岁的儿童教育三个阶段。他从生物学、解剖学、医学的观点出发,首先谈到胎教的问题。他说

  :“父母具有

  《政治学》书影

  何种体格对其子女最为有利,是我们讨论儿童教育时将充分考虑的问题”。经他长期考察、研究结果显示,介于运动家和虚弱者之间的体格为好。在《政治学》一书中,他明确提出

  :“儿童的生育,而以介于二者之间的最为适当”。

  因为

  “运动家的体格不一定比虚弱的人更适于一个公民的生活或健康。接着要注意的便是有关婚姻的问题。公民们应在什么年龄结婚,何人宜于结婚等问题制定法规时,立法者应考虑到男女双方及其寿命之长度。他们的生殖力可能在同时期终止,双方的体力不相悬殊等等。

  随之要考虑的即是孕妇的保健问题。对此,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比较详尽的建议。他说

  :“孕妇应自己保重,她们应当从事运动,要有富于营养的食物。……每日步行到一神庙礼拜生育之神”。另外,在心理上应能保持安定和平静。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天性多得之于其母,有如植物得之于土壤一样。即使

  如此,还有一个父母生育时期的最佳选择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太年老的人有如太年青的人所生的儿童身心都有缺陷。那么,这个限度应当是智力旺

  盛之年。但当夫妇有孩子过多时,可以在胎儿未有感觉与生命之前堕胎

  。这里所考虑的是因为我们国家里人口有一限额。

  亚里士多德的胎教思想受益于柏拉图的影响和个人的经验。对此问题能提出如此类似优生、优育、胎儿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其也存在有武断与不妥之处,例如他认为结婚年龄女为18岁、男为37岁;而智力旺盛之年均在50岁左右,显然是不甚科学的。

  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应顺其自然,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亚里士多德主张对新生儿要进行严格检验,国家要制定一种法律,规定只允许健壮的婴儿得以抚养,而不许养活畸形残废儿童。

  幼儿出生以后的抚育方法好坏对其体力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对此,亚里士多德要求人们给他们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他强调婴儿的食物以含乳成分最多的最好,而酒精的含量则越少越好。婴幼儿的体育活动也很必要,成人可以协助他们做一些适合于婴幼儿所能掌握的动作进行运动,但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脆弱肢体免于骨锵弯曲

  ,……借助于器械使其身体正直。此外,他认为使儿童在幼年习于寒冷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健康,并使他们坚强。

  从出生到5岁这一阶段,亚里士多德反对儿童进行课业学习或劳作,而应有充足的活动,以免肢体不灵。他认为这可以用许多方法获得,游戏就是这些方法中的一种,但游戏不应是鄙俗的,易使人疲倦的或无丈夫气的。至于儿童啼哭,则不必禁止,因为啼哭时能扩张肺部,有助于躯体的发育。5岁前儿童听故事也是件喜闻乐见的事,但故事内容应由负责教育工作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不管是游戏还是讲故事,最好是为将来事业作准备,其中大部分应为对他们以后要认真从事的事业的模仿。

  儿童5岁至7岁阶段的教育,按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应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任务。他认为这一时期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要特别防止造成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他强调指出,因为在7岁以前,他们必须住在家里,所以即在幼年也可能从他们所听见的所见到的而沾染到下流习气。……没有一种事比取缔不洁语言更应注意,因为可耻的语言轻易出之于

  口,即导致可耻的行为。同样,也不要让他们看到不好的图画或戏剧。凡能引致邪念和恶毒性情的各种表演都应加以慎防,勿令耳濡目染。那么,良好的习惯怎样培养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3个因素:一是天性,二是习惯,三是理智。其中习惯是最重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在日常言行活动中,让他们最先遇到美好的东西,经常接触好人好事,并让他们身体力行,反复练习。久而久之,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自然形成。“习惯成自然”这句谚语,在西方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

  五、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在幼儿教育思想方面既吸取了前人的宝贵经验,又总结了自己长期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例如,胎教思想、心灵白板说、教育遵循自然说、和谐发展说、教育年龄分期说,注重幼儿道德习惯培养等,对西方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他作为一个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家,其中不少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

  有人问我,爱情是什么?我不知道,也无从回答,我只知道,为了遇到那个人,我等待了很多年,甚至快要忘了自己到底寻找的是什么?

  是心灵的寄托还是真实的感受,我不知道,也不在乎,我执着于这份寻觅,我也不怕世事沧桑,更不怕容颜老去,哪怕还有一丝微弱的光,我都会朝着光芒勇敢的追逐。

  爱情的世界里,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曾经问了自己无数遍,我想象着,却给不出任何答案。我只知道:

  我要遇见你,我渴望见到你

  ,我要把全部的爱给予你!我为什么如此渴望爱情?因为我相信我们的爱情早已命中注定。

  都说,住在爱情世界里的人会变傻,她的欢喜和忧愁都会牵动着你的心,她哭了,你会心疼不已;她高兴,你会开心一整天。

  你会无时无刻的关注她的喜怒哀乐,第一时间回复她的消息,只要有时间

  ,你的脑海里都是她的影子,为了让她开心快乐,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从此,你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人就变成了她。

  有时候,你们也会吵架,可你从来不生气,因为你爱她,换作别人你会置之不理,而她的一句玩笑话你都会深思半天,到底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因为你怕她生气,怕她伤身,怕她不够幸福,你只想把全世界的爱都给她,这样的吵架让你更心疼、更深爱她。

  而他也和你一样,小心翼翼的呵护你们的爱情,都愿意为对方付出,都愿意对方是那个被爱多一点的人。

  爱情的世界里,没有对与错,只有爱与被爱,两个人都想多爱对方一点点

  ,都想做那个爱的最深的人

  ,她会把你放在心底,让你聆听她想你时的心跳,让你感受连呼吸的空气都有你的味道。

  有人说,爱情有保鲜期,哪怕两个深爱的人,也逃不了魔咒。

  还有人说,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动情,也更容易放弃爱情,甚至移情别恋

  ,而我却笃定爱情的世界里只有你和我.

  还记得吗?你曾经无数次问我,什么时候去看你,而我何尝不想时刻在你身边!或许我们的爱情就是适合天南海北各居一方,也许这才是我们爱情保鲜的秘籍,静静的欣赏,悄悄的守望,深深的爱着.

  最美的爱情莫过于,一起漫步夕阳西下,看岁月写满人世繁华,一起欣赏落日余晖,听时光吟唱岁月静好。

篇十六: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知识渊博并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继柏拉图之后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他以较为

  现实的态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教育问题,将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亚里士多德

  一、生平与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代希腊,从小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17岁时来到雅典的阿加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达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周游各地.42岁时,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王的邀请,担任年仅13岁的王子亚力山大(Alexmdms)的老师。公元

  前335年,当亚历山大继任主位时,他毅然返回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研究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几乎在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据说他的著述共有400多卷,主要是他在吕克昂的讲稿。其中与教育相关的主要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心理学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他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灵魂包括非理性和理性。前者指欲望、本能、感觉;后者指思维、推理.人在婴儿时期犹如一块白板,在外界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但由感觉所得的经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的理性灵魂具有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人的理性灵魂又包含被动的理性和能动的理性.前者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能动的理性则不以感觉记忆的发展为基础,也不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它来于神又归于神。

  在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中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和辨证法因素,但最后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和国家之中.个人

  与国家的关系犹如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国家婴培养人成为有美德的公民,使其过上有德行的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看作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行动的规范.他把美德分为行德和知德。这些观点为他的教育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总结历史经验,把教育当作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他认为,国家政治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组成城邦的阶级及政体的形式,而且取决于城邦居民是否具有美德.对个人和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幸福生活和至善。优良的城邦,应该人人都是善人。而人之善,则有赖于教育去实现。因此,教育理应成为国家的重要事业,由奴隶主国家统一管理,决不能让私人插手,并要求把教育作为国家公共要务,专门制定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一定年龄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给予的教育。他曾多次劝告国家的执政者,一定要经常过问教育问题,因为掌管好教育,就可以“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使公民们的生活适合于政府的形式。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亚里士多德意识到要使教育得到确实的发展,就必须把教育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强调教育应由法律规定。这也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据法律办

  教育,通过教育宣传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度,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国家就易于治理,政令通畅,公民就能安居乐业了.三、年龄分期与教育程序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任务。他认为,人是由躯体和灵魂两大部分组成的,如同形式和质料一样密不可分地存在着

  。按人的成长过程,先是躯体的发展,然后是灵魂的发展。而灵魂又是以非理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的顺序来发展的。他又认为,合理的教育,就应遵循人和自然行程,首先给予身体的养育,确保其有健壮的体魄;接着是给予情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意识;然后是给予理智的教育,促进思维、理解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坚持的“效法自然”的一条教育原则。据此,他把一

  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3个时期,即从出生——岁为第一个时期;7岁——14岁

  (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14岁——21岁为第三个时期。亚里士多德按照他的这一年龄分期和相应教育的总设想,对第一个时期即幼儿教育作了深入而具体的论述,成为他全部教育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依据灵魂学说安排教育的程序及任务.人有肉体部分和灵魂部分。后者又分为非理性和理性两个部分.顺应这三个部分,就应有体育、德育和智育.亚里士多德把发展人的理性放在最高位置。但还应首先重视体育,其次才是培养灵魂的本能部分。

  四、论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第一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又可以分为儿童出生前的胎教;出生--5岁的婴幼儿教育和5岁——7岁的儿童教育三个阶段.他从生物学、解剖学、医学的观点出发,首先谈到胎教的问题。他说

  :“父母具有何种体格对其子女最为有利,是我们讨论

  《政治学》书影

  儿童教育时将充分考虑的问题”.经他长期考察、研究结果显示,介于运动家和虚弱者之间的体格为好。在《政治学》一书中,他明确提出

  :“儿童的生育,而以介于二者之间的最为适当”。

  因为

  “运动家的体格不一定比虚弱的人更适于一个公民的生活或健康。接着要注意的便是有关婚姻的问题。公民们应在什么年龄结婚,何人宜于结婚等问题制定法规时,立法者应考虑到男女双方及其寿命之长度。他们的生殖力可能在同时期终止,双方的体力不相悬殊等等。

  随之要考虑的即是孕妇的保健问题。对此,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比较详尽的建议。他说

  :“孕妇应自己保重,她们应当从事运动,要有富于营养的食物。……每日步行到一神庙礼拜生育之神”。另外,在心理上应能保持安定

  和平静。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天性多得之于其母,有如植物得之于土壤一样。即使如此,还有一个父母生育时期的最佳选择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太年老的人有如太年青的人所生的儿童身心都有缺陷。那么,这个限度应当是智力旺

  盛之年.但当夫妇有孩子过多时,可以在胎儿未有感觉与生命之前堕胎

  。这里所考虑的是因为我们国家里人口有一限额.亚里士多德的胎教思想受益于柏拉图的影响和个人的经验。对此问题能提出如此类似优生、优育、胎儿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其也存在有武断与不妥之处,例如他认为结婚年龄女为18岁、男为37岁;而智力旺盛之年均在50岁左右,显然是不甚科学的。

  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应顺其自然,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亚里士多德主张对新生儿要进行严格检验,国家要制定一种法律,规定只允许健壮的婴儿得以抚养,而不许养活畸形残废儿童.幼儿出生以后的抚育方法好坏对其体力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对此,亚里士多德要求人们给他们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他强调婴儿的食物以含乳成分最多的最好,而酒精的含量则越少越好.婴幼儿的体育活动也很必要,成人可以协助他们做一些适合于婴幼儿所能掌握的动作进行运动,但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脆弱肢体免于骨锵弯曲,……借助于器械使其身体正直。此外,他认为使儿童在幼年习于寒冷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健康,并使他们坚强。

  从出生到5岁这一阶段,亚里士多德反对儿童进行课业学习或劳作,而应有充足的活动,以免肢体不灵。他认为这可以用许多方法获得,游戏就是这些方法中的一种,但游戏不应是鄙俗的,易使人疲倦的或无丈夫气的。至于儿童啼哭,则不必禁止,因为啼哭时能扩张肺部,有助于躯体的发育。5岁前儿童听故事也是件喜闻乐见的事,但故事内容应由负责教育工作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不管是游戏还是讲故事,最好是为将来事业作准备,其中大部分应为对他们以后要认真从事的事业的模仿。

  儿童5岁至7岁阶段的教育,按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应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任务.他认为这一时期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要特别防止造成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他强调指出,因为在7岁以前,他们必须住在家里,所以即在幼年也可能从他们所听见的所见到的而沾染到下

  流习气。……没有一种事比取缔不洁语言更应注意,因为可耻的语言轻易出之于口,即导致可耻的行为.同样,也不要让他们看到不好的图画或戏剧。凡能引致邪念和恶毒性情的各种表演都应加以慎防,勿令耳濡目染.那么,良好的习惯怎样培养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3个因素

  :

  一是天性,二是习惯,三是理智。其中习惯是最重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在日常言行活动中,让他们最先遇到美好的东西,经常接触好人好事,并让他们身体力行,反复练习。久而久之,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自然形成。“习惯成自然"这句谚语,在西方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

  五、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在幼儿教育思想方面既吸取了前人的宝贵经验,又总结了自己长期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例如,胎教思想、心灵白板说、教育遵循自然说、和谐发展说、教育年龄分期说,注重幼儿道德习惯培养等,对西方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他作为一个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家,其中不少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

篇十七: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知识渊博并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继柏拉图之后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他以较为

  现实的态度和实证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教育问题,将古代西方教育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度。

  亚里士多德

  一、生平与世界观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代希腊,从小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17岁时来到雅典的阿加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达20年之久。柏拉图死后,他离开学园周游各地。42岁时,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王的邀请,担任年仅13岁的王子亚力山大(Alexmdms)的老师。公元

  前335年,当亚历山大继任主位时,他毅然返回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研究了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经济学和教育,几乎在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都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据说他的著述共有400多卷,主要是他在吕克昂的讲稿。其中与教育相关的主要是《伦理学》和《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和心理学以其灵魂学说为基础。他认为人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灵魂包括非理性和理性。前者指欲望、本能、感觉;后者指思维、推理。人在婴儿时期犹如一块白板,在外界事物刺激下产生的感觉是认识的起源。但由感觉所得的经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的理性灵魂具有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人的理性灵魂又包含被动的理性和能动的理性。前者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能动的理性则不以感觉记忆的发展为基础,也不随身体的死亡而消逝,它来于神又归于神。

  在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中有强烈的唯物主义倾向和辨证法因素,但最后还是陷入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学说。他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认为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而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和国家之中。个人

  与国家的关系犹如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国家婴培养人成为有美德的公民,使其过上有德行的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看作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行动的规范。他把美德分为行德和知德。这些观点为他的教育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总结历史经验,把教育当作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他认为,国家政治的优劣不仅取决于组成城邦的阶级及政体的形式,而且取决于城邦居民是否具有美德。对个人和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即追求幸福生活和至善。优良的城邦,应该人人都是善人。而人之善,则有赖于教育去实现。因此,教育理应成为国家的重要事业,由奴隶主国家统一管理,决不能让私人插手,并要求把教育作为国家公共要务,专门制定有关法律,明确规定一定年龄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给予的教育。他曾多次劝告国家的执政者,一定要经常过问教育问题,因为掌管好教育,就可以“维护这个政体的实力”,使公民们的生活适合于政府的形式。忽视教育就会危害政制。亚里士多德意识到要使教育得到确实的发展,就必须把教育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强调教育应由法律规定。这也是西方教育史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据法律办

  教育,通过教育宣传国家的各种法律制度,培养人们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国家就易于治理,政令通畅,公民就能安居乐业了。

  三、年龄分期与教育程序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身心自然发展特点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任务。他认为,人是由躯体和灵魂两大部分组成的,如同形式和质料一样密不可分地存在着

  。按人的成长过程,先是躯体的发展,然后是灵魂的发展。而灵魂又是以非理性灵魂和理性灵魂的顺序来发展的。他又认为,合理的教育,就应遵循人和自然行程,首先给予身体的养育,确保其有健壮的体魄;接着是给予情感的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意识;然后是给予理智的教育,促进思维、理解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坚持的“效法自然”的一条教育原则。据此,他把一

  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7年为一自然阶段划分为3个时期,即从出生——岁为第一个时期;7岁——14岁(青春期)为第二个时期;14岁——21岁为第三个时期。亚里士多德按照他的这一年龄分期和相应教育的总设想,对第一个时期即幼儿教育作了深入而具体的论述,成为他全部教育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依据灵魂学说安排教育的程序及任务。人有肉体部分和灵魂部分。后者又分为非理性和理性两个部分。顺应这三个部分,就应有体育、德育和智育。亚里士多德把发展人的理性放在最高位置。但还应首先重视体育,其次才是培养灵魂的本能部分。

  四、论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第一个时期的幼儿教育又可以分为儿童出生前的胎教;出生——5岁的婴幼儿教育和5岁——7岁的儿童教育三个阶段。他从生物学、解剖学、医学的观点出发,首先谈到胎教的问题。他说

  :“父母具有

  《政治学》书影

  何种体格对其子女最为有利,是我们讨论儿童教育时将充分考虑的问题”。经他长期考察、研究结果显示,介于运动家和虚弱者之间的体格为好。在《政治学》一书中,他明确提出

  :“儿童的生育,而以介于二者之间的最为适当”。

  因为

  “运动家的体格不一定比虚弱的人更适于一个公民的生活或健康。接着要注意的便是有关婚姻的问题。公民们应在什么年龄结婚,何人宜于结婚等问题制定法规时,立法者应考虑到男女双方及其寿命之长度。他们的生殖力可能在同时期终止,双方的体力不相悬殊等等。

  随之要考虑的即是孕妇的保健问题。对此,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了比较详尽的建议。他说

  :“孕妇应自己保重,她们应当从事运动,要有富于营养的食物。……每日步行到一神庙礼拜生育之神”。另外,在心理上应能保持安定和平静。这是因为新生儿的天性多得之于其母,有如植物得之于土壤一样。即使

  如此,还有一个父母生育时期的最佳选择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太年老的人有如太年青的人所生的儿童身心都有缺陷。那么,这个限度应当是智力旺

  盛之年。但当夫妇有孩子过多时,可以在胎儿未有感觉与生命之前堕胎

  。这里所考虑的是因为我们国家里人口有一限额。

  亚里士多德的胎教思想受益于柏拉图的影响和个人的经验。对此问题能提出如此类似优生、优育、胎儿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见解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其也存在有武断与不妥之处,例如他认为结婚年龄女为18岁、男为37岁;而智力旺盛之年均在50岁左右,显然是不甚科学的。

  婴幼儿阶段的教育,应顺其自然,以孩子的身体发育为主。亚里士多德主张对新生儿要进行严格检验,国家要制定一种法律,规定只允许健壮的婴儿得以抚养,而不许养活畸形残废儿童。

  幼儿出生以后的抚育方法好坏对其体力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对此,亚里士多德要求人们给他们良好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他强调婴儿的食物以含乳成分最多的最好,而酒精的含量则越少越好。婴幼儿的体育活动也很必要,成人可以协助他们做一些适合于婴幼儿所能掌握的动作进行运动,但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脆弱肢体免于骨锵弯曲

  ,……借助于器械使其身体正直。此外,他认为使儿童在幼年习于寒冷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健康,并使他们坚强。

  从出生到5岁这一阶段,亚里士多德反对儿童进行课业学习或劳作,而应有充足的活动,以免肢体不灵。他认为这可以用许多方法获得,游戏就是这些方法中的一种,但游戏不应是鄙俗的,易使人疲倦的或无丈夫气的。至于儿童啼哭,则不必禁止,因为啼哭时能扩张肺部,有助于躯体的发育。5岁前儿童听故事也是件喜闻乐见的事,但故事内容应由负责教育工作的官员作出精心的选择。不管是游戏还是讲故事,最好是为将来事业作准备,其中大部分应为对他们以后要认真从事的事业的模仿。

  儿童5岁至7岁阶段的教育,按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应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任务。他认为这一时期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所以要特别防止造成对他们的不良影响。他强调指出,因为在7岁以前,他们必须住在家里,所以即在幼年也可能从他们所听见的所见到的而沾染到下流习气。……没有一种事比取缔不洁语言更应注意,因为可耻的语言轻易出之于

  口,即导致可耻的行为。同样,也不要让他们看到不好的图画或戏剧。凡能引致邪念和恶毒性情的各种表演都应加以慎防,勿令耳濡目染。那么,良好的习惯怎样培养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儿童道德品质的构成有3个因素:一是天性,二是习惯,三是理智。其中习惯是最重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在日常言行活动中,让他们最先遇到美好的东西,经常接触好人好事,并让他们身体力行,反复练习。久而久之,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就自然形成。“习惯成自然”这句谚语,在西方即渊源于亚里士多德。

  五、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

  亚里士多德在幼儿教育思想方面既吸取了前人的宝贵经验,又总结了自己长期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例如,胎教思想、心灵白板说、教育遵循自然说、和谐发展说、教育年龄分期说,注重幼儿道德习惯培养等,对西方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

  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他作为一个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家,其中不少观点带有明显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

  有人问我,爱情是什么?我不知道,也无从回答,我只知道,为了遇到那个人,我等待了很多年,甚至快要忘了自己到底寻找的是什么?

  是心灵的寄托还是真实的感受,我不知道,也不在乎,我执着于这份寻觅,我也不怕世事沧桑,更不怕容颜老去,哪怕还有一丝微弱的光,我都会朝着光芒勇敢的追逐。

  爱情的世界里,究竟是什么样子?我曾经问了自己无数遍,我想象着,却给不出任何答案。我只知道:

  我要遇见你,我渴望见到你

  ,我要把全部的爱给予你!我为什么如此渴望爱情?因为我相信我们的爱情早已命中注定。

  都说,住在爱情世界里的人会变傻,她的欢喜和忧愁都会牵动着你的心,她哭了,你会心疼不已;她高兴,你会开心一整天。

  你会无时无刻的关注她的喜怒哀乐,第一时间回复她的消息,只要有时间

  ,你的脑海里都是她的影子,为了让她开心快乐,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从此,你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人就变成了她。

  有时候,你们也会吵架,可你从来不生气,因为你爱她,换作别人你会置之不理,而她的一句玩笑话你都会深思半天,到底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因为你怕她生气,怕她伤身,怕她不够幸福,你只想把全世界的爱都给她,这样的吵架让你更心疼、更深爱她。

  而他也和你一样,小心翼翼的呵护你们的爱情,都愿意为对方付出,都愿意对方是那个被爱多一点的人。

  爱情的世界里,没有对与错,只有爱与被爱,两个人都想多爱对方一点点

  ,都想做那个爱的最深的人

  ,她会把你放在心底,让你聆听她想你时的心跳,让你感受连呼吸的空气都有你的味道。

  有人说,爱情有保鲜期,哪怕两个深爱的人,也逃不了魔咒。

  还有人说,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动情,也更容易放弃爱情,甚至移情别恋

  ,而我却笃定爱情的世界里只有你和我.

  还记得吗?你曾经无数次问我,什么时候去看你,而我何尝不想时刻在你身边!或许我们的爱情就是适合天南海北各居一方,也许这才是我们爱情保鲜的秘籍,静静的欣赏,悄悄的守望,深深的爱着.

  最美的爱情莫过于,一起漫步夕阳西下,看岁月写满人世繁华,一起欣赏落日余晖,听时光吟唱岁月静好。

推荐访问: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 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