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在什么实际情况下第一福利经济更接近成立4篇

时间:2022-11-19 14:30:06 浏览量:

在什么实际情况下第一福利经济更接近成立4篇在什么实际情况下第一福利经济更接近成立  附录2A.1:偏好,效用函数和需求函数  如果消费者的偏好是理性的(完备的和传递的),连续的,那么就存在着一个能代表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什么实际情况下第一福利经济更接近成立4篇,供大家参考。

在什么实际情况下第一福利经济更接近成立4篇

篇一:在什么实际情况下第一福利经济更接近成立

  附录2A.1:偏好,效用函数和需求函数

  如果消费者的偏好是理性的(完备的和传递的),连续的,那么就存在着一个能代表该.............L偏好的连续效用函数u:R?R。其中L表示消费集的维度,也就是商品的种类,除非做?......特别说明,我们总是假定L?2,即消费者消费x1和x2两种商品。我们还假定偏好是单调..的和凸的,则效用函数u是递增的和拟凹的。给定上述假定,我们能够得到一组形状良好的...........无差异曲线,如图2A-1,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一组凸向原点的曲线,离原点越远,其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1。

  x2|斜率|=MRS

  O图2A-1

  无差异曲线

  x1

  一个常用的符合上述假定的效用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其形式是:

  ??u(x1,x2)?Ax1x2

  其中A?0,0???1,0???1。显然,u是连续的,递增的,凹的。

  一个理性的消费者面临的问题是在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其约束条件为:

  .............p1x1?p2x2?w

  其中,p1,p2为两种商品的市场价格,w则表示消费者的财富(或收入)。给定偏好的单调性,这一约束一定是紧的,也就是p1x1?p2x2?w。

  则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可以描述为:

  maxxu(x1,x2)

  s..tp1x1?p2x2?w

  上述问题的拉格朗日函数可以写为:

  L?u(x1,x2)??(w?p1x1?p2x2)

  这一问题的一阶条件为:

  ?u?u??p1,??p2

  ?x1?x2假定效用函数是凹的,上述条件是充分必要的。两式相除,得到:

  1关于偏好,以及偏好与效用效用函数关系的进一步讨论,参见马斯-克莱尔等人,《微观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瓦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u?x1?u?p1p2

  ?x2上式意味着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消费两种商品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我们还定义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为边际替代率(MRS),表示给定效用水平保持不变(比如u),少消费一单位商品1,必须增加消费多少单位的商品2,即MRS??dx2。dx1无差异曲线的数学形式为:表示使消费者的效用水平达到u的所有商品组合,u(x1,x2)?u,两位全微分,得到dx?u?u?udx1?dx2?du?0,这样我们就得到,?2??x1?x2dx1?x1?u。这?x2一结果表明,边际替代率(MRS)等于边际效用之比。

  解上述问题,得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解:

  *x1?x1(p1,p2,w)

  *x2?x2(p1,p2,w)

  上面两个式子就是消费者的(马歇尔)需求函数,表示当市场价格和财富分别为p1,p2,w时,消费者愿意消费的(效用最大化的)商品x1和x2的数量。

  **显然,u(x1,x2)?u[x1(p1,p2,w),x2(p1,p2,w)]为给定价格和财富水平为p1,p2,w时消费者所能达到的最大效用,我们令:

  v(p1,p2,w)?u[x1(p1,p2,w),x2(p1,p2,w)]

  v(p1,p2,w)是一个复合函数,我们将其称为间接效用函数,它表示随着价格和财富水平的变化,消费者所能够实现的最大效用的变化。

  下面我们给出两个特例:

  特例1:柯布-道格拉斯偏好

  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maxxAx1x2

  s..tp1x1?p2x2?w

  ??1????1一阶条件为:A?x1x2??p1和A?x1x2??p2,两式相除得到:

  ?x2p1

  ??x1p2*将约束条件代入,可以得到:x1?特例2:拟线性偏好

  ?w?w*,x2?。

  ?????p1?????p2如果消费者的偏好是拟线性的,那么她的效用函数的形式为:u(x1,x2)?x1??(x2),*这时,给定相对价格不变,消费者愿意消费的商品x2的数量x2是唯一的,无论消费者的财..*富水平怎样变化(只要保证w?p2x2)。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来求消费者的最大化问题:

  maxxx1??(x2)

  s..tp1x1?p2x2?w

  *一阶条件是:1??p1,?"(x2)??p2,得到:?"(x2)?p2p1,则x2??"?1(p2p1),*这意味x2仅仅是相对价格的函数,与财富水平无关。给定相对价格不变,财富的变化只会改变消费者对x1的消费数量,而不会改变她对x2的消费数量。

  **假定?(x2)?lnx2,则有:x2?p1p2,x1?wp1?1。

  拟线性偏好非常重要,在公共经济学,特别是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理论中有广泛的应用。

  附录2A.2:生产集,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现在我们考察企业的行为。企业总是在特定的技术约束下将投入品转化为产品,从而可行的生产计划总是受到特定技术的约束。我们把在技术上可行的所有的投入和产出组合(生产计划)的集合称作生产集,通常用Y表示。如图2A-2,假定只有一种投入品z,一种产...品y,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生产集。通常,我们假定生产集是一个非空的闭集,也就是说生产集包括它的边界,这条边界线所确定的函数就是生产函数,用y?f(z)表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生产集Y写成:Y??(z,y):y?f(z)?0,z?0?。我们还假定生产集是凸的,也就是任意两个可行的生产计划的线性组合一定是可行的。可以证明,对于单一产出的技术,生产集是凸的等价于生产函数y?f(z)是凹的2。

  yy=f(z)

  YOz

  图2A-2

  生产集

  为了考察企业在成本约束下的最优投入品组合,我们现在假定存在两种投入要素,z1和z2,生产函数为y?f(z1,z2)。企业面临的问题是给定成本约束,选择最优的投入品组合,使其产出最大化,即:

  maxzf(z1,z2)

  s..t?1z1??2z2?c

  其中,c为企业的最高成本约束,?1,?2分别为两种投入品的市场价格。一阶条件是假定生产函数是凹的,上述条件是充分必要的。两式相除,?f?z1???1和?f?z2???2。得到:

  2?f?z1?1

  ??f?z2?2

  关于生产集及其与生产函数的关系的进一步讨论参见马斯-克莱尔等人,《微观经济理论》;瓦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

  上式表明两种要素的边际产出之比(即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等于要素价格之比。

  上述生产最大化问题的一个对偶问题是成本最小化问题,给定产出约束,即:

  f(z1,z2)?y

  其中,y为企业的最低产出约束。一阶条件同样是??f?z1??1和??f?z2??2,将其代入约束条件,可以解得:

  *z1?z1(?1,?2,y)

  *z2?z2(?1,?2,y)

  minzs..t?1z1??2z2

  上面两个式子就是所谓的条件要素需求函数。令:

  ........*=?1z1(?1,?2,y)??2z2(?1,?2,y)

  c(?1,?2,y)=?1z1??2z*2则c(?1,?2,y)为企业的成本函数,表示给定要素价格和产出要求下的最小成本。如果生产....函数是凹的,可以证明成本函数对于产量y是凸的。

  现在我们转向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即在给定产品和投入品市场价格的前提下,选择产量使利润最大化。上述问题可以表示为:

  maxypy?c(?1,?2,y)

  这一问题的一阶条件是p??c?y,由于目标函数对y是凹的,这一条件是充分必要的。意味着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选择产量使边际成本等于价格。

  现在我们考虑两种产品的情况,为了和上节一致,分别用x1和x2表示这两种产品。生122产函数分别为:x1?f1(z1可以分别解得两种产品的要素需求函数:

  ,z2)和x2?f2(z12,z2),2zlj*?zlj(?1,?2,xj),l?1,2;j?1,假定投入品总量分别为z1和z2,且被完全充分利用,则有:

  zl?zl1(?1,?2,x1)?zl2(?1,?2,x2),l?1,2图2A-3画出了所有可能的两种产品生产组合(我们不考虑负产出),称为生产可能性.....集,其中FF曲线被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当资源(所有投入品)被充分利用时,两........种产品所有的可能性组合,也就是,随着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变化,另一种产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变化轨迹。

  x2F

  生产可能性集

  |斜率|=MRT

  F

  图2A-3

  生产可能性集

  x1

  我们将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的绝对值定义为边际转换率(MRT),表示当资源充分利.....用时,多生产一单位x1,需要放弃多少单位的x2。一般用生产转换函数F(x1,x2)?0来表示生产可能性边界,则生产可能性集就可以写作:(x1,x2):F(x1,x2)?0,且x1,2?0。我??

  们通常假定生产可能性集是一个凸集,假定F(x1,x2)是一个凸函数。对生产转换函数两边全微分,得到:

  ?F?Fdx1?dx2?0

  ?x1?x2这意味着:?F?x1dx?F??2?MRT。另外,经济学中还有一个常用的结论,就是边?x2dx1际转换率等于边际成本之比。现在我们来证明这个结论:

  两种产品的成本函数可以表示为:

  cj(?1,?2,xj)??1z1j(?1,?2,xj)??2z2j(?1,?2,xj),j?1,2

  则有:

  12c1(?1,?2,x1)?c2(?1,?2,x2)??1[z1(?1,?2,x1)?z12(?1,?2,x2)]??2[z12(?1,?2,x1)?z2(?1,?2,x2)]

  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投入品被充分利用,这意味着:

  c1(?1,?2,x1)?c2(?1,?2,x2)??1z1??2z2

  令上式两边对(x1,x2)全微分,得到:

  ?c1?c2dx1?dx2?0

  ?x1?x2dx2?c1这意味着:MRT???dx1?x1

  2.1.2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数学证明

  本节我们对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给出一个简化的数学证明。读者应该将本节和附录2A.1和2A.2结合起来学习。

  首先我们给出帕累托最优的数学条件。假定存在两个消费者A和B,两个企业1和2,分别生产商品x1和x2。假定有两种投入品z1和z2,但投入品不能直接用于消费。

  能性边界。

  AB我们用x1A和x2表示A消费两种产品的数量,用x1B和x2表示B消费的数量,则:

  112生产函数分别为:x1?f1(z1,z2)和x2?f2(z12,z2)。我们用F(x1,x2)?0表示生产可?c2。

  ?x2B

  xAj?xj?xj,j?1,2所谓帕累托最优配置是指在不损害其他人的效用的前提下使任何个人的效用达到最大。因此,一个帕累托最优问题可以写成:

  AmaxxuA(x1A,x2)

  Bs..tuB(x1B,x2)?u

  F(x1,x2)?0

  在单调性假设下,上述约束实际上都是紧的。这一问题的拉格朗日函数是:

  ABL?uA(x1A,x2)??[u?uB(x1B,x2)]??F(x1,x2)

  一阶条件是:

  ?uA?F

  ??A?x1?x1(2.1)

  ?uA?F

  ??A?x2?x2?uB?F

  ?B???x1?x1?uB?F

  ?B???x2?x2(2.2)

  (2.3)

  (2.4)我们假定效用函数是凹的,生产转换函数是凸的,则上述一阶条件是充分必要的。将(2.5)和(2.6)两式相除,得到:

  ?uA?x1A将(2.7)和(2.8)两式相除,得到:

  ?uA?F?A?x2?x1?uB?F?B?x2?x1B?F

  ?x2(2.5)

  ?uB?x1BA?F

  ?x2(2.6)(2.9)和(2.10)式意味着:MRS?MRS?MRT(参见附录),这就是我们在上一节给出的帕累托最优的条件。

  下面我们证明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配置(以下简称竞争性均衡)是满足上述帕累托.....条件的。一般而言,竞争性市场的本质特征是价格接受,这就要求存在非常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而我们的模型只有两个消费者,两个生产者,为此,我们可以把两个消费者理解为两群消费者,同理,把两个生产者理解为两群生产者。我们假定投入品禀赋属于消费者,分别用zlA和zlB(l?1,2)表示,满足:zlA?zlB?zl(l?1,2)。

  假定消费者拥有企业利润,其利润份额用?ij(i?A,B,j?1,2)表示,满足:。

  ?jA??jB?1(j?1,2)****和一组价格{p1,p2;?1,?2},使得:

  A*B***1*1*2*所谓竞争性均衡,是指一组资源配置{(x1A*,x2),(x1B*,x2);x1,x2;(z1,z2),(z12*,z2)}(1)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条件:对每一个企业j,x*j满足:

  *j****j**

  p*jxj?c(?1,?2,xj)?maxxpjxj?c(?1,?2,xj),j?1,2我们假定成本函数是凸的,则上述条件等价于:

  p?将上面两式相除,得到:

  *j?cj(?1,?2,x*j)?xj,j?1,2

  p1**?c1(?1,?2,x1)p??x1*2*?c2(?1,?2,x2)?MRT

  ?x2(2.7)i*i*(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对每一个消费者i,(x1,x2)满足:

  i*i*ii,B

  ui(x1,x2)?maxxui(x1,x2),i?A

  j**s..tpx?px??z??z???ij[p*jxj?c(?1,?2,xj)]

  *i11*i22*i11*i22j?12我们假定效用函数是凹的,成本函数是凸的,则上述条件等价于:

  i*i*?ui(x1,x2),j?1,2

  ,B??(1??ij)p*j,i?Ai?xj将上面四式分别相除,得到:

  i*?ui(x1i*,x2)pp??x1i*1*2i*?ui(x1i*,x2)i?MRS,i?x2i?A,B

  (2.8)A*B***1*2(3)市场出清条件:xj?xj?xj(j?1,2),z。

  l?zl?zl(l?1,2)(2.11)和(2.12)式意味着MRS?MRS?MRT,这和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一致的,这表明竞争性市场的均衡配置是帕累托最优的。这就证明了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AB

篇二:在什么实际情况下第一福利经济更接近成立

  福利经济学

  单选:

  1.

  福利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

  2.

  黄有光认为,福利经济学是否是规范经济学,取决于研究时所采取的态度。

  3.

  旧福利经济学,主要包括马歇尔和庇古等人的理论。

  4.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其代表作《福利经济学》,标志着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形成。

  5.

  旧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基数效用。

  6.

  罗宾斯认为,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经济学不应该涉及伦理的或价值判断的问题;经济学中具有模范性质的结论都来自基数效用的使用,因此经济学应该避免使用基数效用。

  7.

  罗宾斯的观点在大争论中渐渐占了上风,受其影响,福利经济学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折:旧福利经济学被新福利经济学所取代。

  8.

  序数效用概念认为,人们进行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能用序数表示出来。基于序数效用概念,这样,就建立了新福利经济学体系。

  9.

  基于罗宾斯的观点而建立的新福利经济学,它采用了序数效用和帕累托标准。

  10.

  帕累托标准排除了人际间进行效用比较的必要性,但同时它需假定收入分配是给定的。

  11.

  帕累托标准与自由主义是不相容的,有可能会出现冲突。

  12.

  现代对社会福利函数的讨论最初是由伯格森在1938年提出并由萨缪尔森在1947年加以进一步说明的。

  13.

  福利主义有时也被称为“个人主义”。

  14.

  对于是否放弃福利主义,黄有光和森有完全不同的观点,黄有光坚持不放弃福利主义,因而引发了森-黄之争。

  15.

  森认为,福利主义有局限性。

  16.

  影响个人生活水平的因素可以从个人达到一定目的所需要的物品、资源或者投入等方面来考虑。

  17.

  解决阿罗的不可能性,方法之一是把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一个条件---非可比性---扩展为完全可比性。

  18.

  黄有光提出了“完全的效用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19.

  (P85)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社会中效用最高或境况最好的那部分人的福利水平。该函数允许极度的两极分化,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

  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社会中效用最低的那部分人的福利水平。

  20.

  诺齐克的正义理论主要是从财富的获得途径来看的,而财富持有的结果如何则与问题没有关系。

  21.使用罗尔斯的正义标准,个人福利的度量实际上并不必要。

  22.市场经济的本质:说明市场经济在效率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23.(P110)在帕累托标准的基础上,西方福利经济学发展出了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它们被称为福利经济学的经典定理,旨在说明帕累托最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

  多选:

  1.

  福利经济学是关于政策建议的。一个政策建议的得出可能使用了:一些事实前提;一些价值判断;一些推导所需要的逻辑。

  2.

  福利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补偿检验来试图弥补帕累托标准的缺陷,这些补偿检验包括:卡尔多-希克斯标准、希托夫斯基标准、李特尔标准、黄有光的分组补偿检验等。

  3.

  关于制度,需要满足以下五个合理化条件:

  ①.

  对于三种选择的自由排序;

  ②.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正相关关系;

  ③.

  非相关选择的独立性;

  ④.

  公民的自主性;

  ⑤.

  非独裁性。

  4.

  收入和财富的这种福利价值取决于:个人所希望获得的产品和劳务的可获得性;获得这些产品和劳务的代价即价格。

  5.

  中国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不应该是收入或者财富的简单增长,而应该是所有公民可获得的产品和劳务的选择范围、选择权利、选择能力的增长,以及所有可获得的产品和劳务的价格的下降或者获得更加容易。

  6.

  关于个人生活水平的定义和度量,有几种方法:福利主义的基于结果的方法、福利主义的基于资源的方法、以及森所提倡的生活条件和能力的概念。

  7.

  效用的各种可度量性包括:绝对可度量性;序数可度量性;比率转换的可度量性;基数转换的可度量性。

  8.

  效用的可比性包括:完全可比性;部分可比性。

  9.

  传统效用主义社会福利函数有以下几个假设:福利主义和帕累托原则;可分性;匿名性;连续性。

  10.

  西方的正义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康德式的绝对正义哲学和社会福利哲学。

  判断:

  1.

  判断社会福利的高低需要借助一定的标准或者命题。

  2.

  福利经济学并不试图表达和分析所有结论所依据的命题或标准,而是试图明确地表达出那些最重要的命题,包括帕累托标准、福利主义等等。

  3.

  个人福利可以用个人的效用或偏好来表示。

  4.

  对危险或痛苦的过分恐惧,或者受快乐的过分诱惑。

  5.

  作为经济学的分支,作为一门科学,福利经济学不应该涉及价值判断问题,福利经济学不应该是规范的,而应该是实证的,或者说应该是“价值中立”的。-----罗宾爵士的观点。

  6.

  福利经济学具有实证和规范的二重性。

  7.

  旧福利经济学关于效用的人际间比较并不关心个别人之间的效用比较,而只关心两大类人之间的效用比较,即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效用比较。

  8.

  同等的收入和财富并不意味着个人获得了同等的福利。

  9.

  一个人真正的福利是多少,不能够仅仅看他的收入和财富是多少。

  10.

  个人生活水平也是一个涉及非福利主义的问题。

  11.

  (P55)关于经济增长,GDP(国内生产总值)就是全部。[×]12.

  经济增长可以使国民的货币收入增加,但这却不意味着人们福利水平的提高。

  13.

  森认为,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完全是一个“理性的傻子”。

  14.

  没有嫉妒的公平概念有可能与帕累托原则相冲突。

  15.

  森关于个人权利的框架是西方福利经济学中非福利主义问题研究的基础。

  16.

  森认为,个人在其私人生活范围内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也就是说,个人对某些特殊状态的选择是不受其他个人所影响的。

  17.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和第二基本定理,二者都试图说明市场经济在效率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18.

  在一定条件下,任何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通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来达到。

  19.

  (P115)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是有效率的。

  (×)

  市场经济是好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它是有效率的。

  (×)

  名词:

  1.

  福利经济学:是试图明确地表达一些命题的研究分支,我们根据这些命题来判断一种经济状态对应的社会福利比另一种经济状态对应的社会福利是高还是低。

  2.

  个人福利:可以被看做是个人wellbeing(即平安、健康、幸福、福利、兴盛等),或者更明白地说,是个人的快乐,这种快乐包括声色的享受和痛苦以及精神上的愉悦和折磨。

  3.

  实证分析:是指关于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客观上“是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等的分析;

  规范分析:是指提出政策建议、涉及了“应该如何”之类命题的分析。

  4.

  休谟定律:一种研究,要么是实证的,要么是规范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之间不可能有什么联系。

  5.

  严格帕累托标准:对于任意的两种社会状态x、y,如果对于所有的社会成员i都有xRiy(x不差于y),并且对于某些社会成员j有xRjy(x优于y),那么对于整个社会就有xPy(x优于y);

  弱帕累托标准:对于任意的两种社会态度x、y,如果对于所有的社会成员i都有xPiy,那么对于整个社会就有xPy。(当且仅当所有人的福利都增加时,该状态才是好的)。

  6.

  外部效应:大多数人的福利会受到其他人福利的影响,他们很可能会由于相对差距的增加而感到苦闷,对自己的处境更加不满,因而他们的福利不是没有变化而使下降了。

  7.

  伯格森-萨缪尔森的社会福利函数(简称swf):社会福利值W(用序数表示)取决于被认为影响福利的所有可能的实值变量Zi,即W=W(Z1,Z2,?)

  8.

  不可能性定律:对于特殊的只有三种状态的选择情况,要从个人偏好推导出社会偏好,需要满足一些合理换的条件。不过,能够同时满足这些合理化条件的社会选择机制是不存在的。

  9.

  序数主义:是指个人偏好只能用序数效用来表示,只在序数方面具有意义,也就是说,个人只关心不同社会状态之间的优劣顺序,而并不关心其他的差别。

  10.

  效用的可比性:是指表示不同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实数之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

  11.

  等分配置:如果把所有消费品在所有消费者之间进行完全平均的分配,即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为消费品的总量除以消费者的人数。

  12.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的一个(些)状态,根据帕累托标准,没有其他的任何状态比它(们)更好,也就是说,在所有可行的社会状态中它(们)是最好的状态。

  简答:

  1.新福利经济学真的是价值中立的吗?真的是违反了休谟定律了吗?新福利经济学实际上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赞同某个价值判断例如帕累托标准,那么它就根本不是价值判断,而是完全客观的、实证的了。

  2.旧福利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有:

  经济学是解决物质福利或者经济福利的;

  能够给人们带来满足的物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食品、衣服和住房等)

  这样的基数效用可以进行一般人的人际间比较。

  3.帕累托标准的特点:只要条件满足,帕累托标准也可以适用于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帕累托标准忽略分配问题;帕累托标准最大的缺陷是不能获得完全的社会排序;帕累托标准所涉及的可以是“虚拟的变化”;帕累托原文强调“很小的变动”、“微小的改变”;帕累托标准与自由主义是不相容的,有可能会出现冲突。

  4.帕累托标准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受罗宾斯观点的影响,帕累托标准以序数效用为基础,试图建立所谓“价值中立”的理论;帕累托标准是一个关于效率方面的标准,它完全适合用于评价边际主义革命以来整个西方经济学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

  5.(P29)各种补偿检验真的可以弥补帕累托标准的缺陷吗?根据各种补偿检验,我们可以获得完全的社会排序吗?西方福利标准理论试图对不同社会状态的福利情况做出判断和比较,但都失败了;相比较而言,各种补偿检验与帕累托标准之间有着共同的特点。

  6.社会选择理论的结论是: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假设条件实际上限制使用关于个人效用的可比性方面的信息或者个人效用的人际间比较方面的信息,其结果必然是只有独裁性的集体决策规则才有可能满足所有的那些条件,而在定理的假设条件中却已经明确的排除了独裁性的存在,因此,阿罗难题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

  7.解决不可能性的方法:

  单峰偏好;显示偏好强度;选票交易方法;有限敏感度;显示偏好的激励相容机制;社会选择函数;基数效用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设法获得关于效用的更多信息,主要是关于效用的人际间比较方面的信息。

  8.所有这些社会福利函数具体形式的共同点在于:都采用基数效用而不是序数效用;所有这些社会福利函数形式都不同于阿罗的社会福利函数。

  9.为什么福利经济学会研究公平、正义等问题?福利主义,即要求社会福利取决于个人效用,而且只取决于个人效用;帕累托原则,即要求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个人效用增加,社会福利也增加(或者至少不减少)。

  10.福利主义研究和社会选择理论的共同点是:与社会选择理论强调效用的人际间比较方面的信息可以解决不可能性一样,多数的平等和正义理论都假设了一定程度上的人际间效用比较。

  论述:

  1.

  (P5)个人福利与个人效用的不一致的三种情况:

  ①.

  当存在外部影响时;

  ②.

  当存在无知或预见不完全时;

  ③.

  当出现非理性偏好时:

  ⑴.顽固地坚持一些习惯、习俗、原则等;

  ⑵.对危险或痛苦的过分恐惧,或

  者受快乐的过分诱惑。

  2.

  (P55)经济增长的幻觉?

  经济增长不单纯是GDP的增长;

  经济增长是有代价的;

  经济增长、货币收入与福利之间是不能够画等号的;

  我们追求的目标不应该是简单的GDP或货币收入的增加,而应该是社会福利的提高,这不仅包括个人福利的提高,还包括个人权利、自由等的保证。

  3.(P118)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率的吗?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什么?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肯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本质在于:可以最有效率的分配生产资源、分配产品,可以达到帕累托的最优状态;不过,福利经济学第一和第二基本定理都要求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第一基本定理假设:市场上的所有人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的消费都是局部不饱和的;不存在外在性以及其他非市场化的相互影响,没有同情和嫉妒;等等。第二基本定理的前提是:市场经济与理想化的完全竞争机制充分接近;无成本的一次性总量再分配是可能的;满足凸性条件。事实上,两个定理的假设条件是很难满足的:市场经济会是不完全的;外部影响随处存在;再分配总会有社会成本;某些生产过程会表现出非凸性等等。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和第二基本定理,二者都试图说明市场经济在效率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4.论述福利经济学对于市场本质特征的分析:

  (答题技巧:①.市场经济的本质?(P108);②.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的含义及其表明的结论。(P110-P115))

篇三:在什么实际情况下第一福利经济更接近成立

  福利经济学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庇古在其代表作《福利经济学》、《产业变动论》、《财政学研究》中提出了“经济福利”的概念,主张国民收入均等化,且建立了效用基数论等。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经济运行的目标,或称检验社会经济行为好坏的标准;实现社会经济运行目标所需的生产、交换、分配的一般最适度的条件及其政策建议等。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西方经济学家在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基础上进行修改,发展形成了新福利经济学。

  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帕累托,美国的勒纳、霍特林、萨缪尔森以及英国的卡尔多等人。他们提出了假想的“补偿原理”,建立了效用序数论,并编造了“社会福利函数”。

  代表作有帕累托的《政治经济学讲义》,《政治经济学提要》,《普通社会学》等。

  [编辑]福利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福利经济学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体系,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初期的英国。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福利经济学的出现,是英国阶级矛盾和社会经济矛盾尖锐化的结果。西方经济学家承认,英国十分严重的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变得更为尖锐,因而出现以建立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研究趋向,这导致了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英美等国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称做旧福利经济学,庇古以后的福利经济学则被称为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正在经历着新的发展和变化。

  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

  算。边沁把资产阶级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把资产阶级趋利避害的伦理原则说成是所有人的功利原则,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标榜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

  标。

  帕累托最优状态概念和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

  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按照这一规定,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这种改变就有利;如果使

  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马歇尔从消费者剩余概念推导出政策结论:政府对收益递减的商品征税,得到的税额将大于失去的消费者剩余,用其中部分税额补贴收益递增的商品,得到的消费者剩余将大于所支付的补贴。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概念和政策结论对福利经济学也起了重要作用。

  福利经济学的特点及实际作用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庇古是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他把福利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对增进世界或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研究。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因此,要增加经济福利,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

  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20世纪30年代,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受到罗宾斯等人的批判。罗宾斯认为,经济理论应当将价值判断排除在外,效用可衡量性和个人间效用可比较性不能成立,福

  利经济学的主张和要求没有科学根据。继罗宾斯之后,卡尔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纳等人从帕累托的理论出发也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同罗宾斯不同的是,他们认为福利经济学仍然是有用的。

  1939年,卡尔多提出了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的问题。此后,希克斯、西托夫斯基等人对福利标准或补偿原则继续进行讨论。他们主张把价值判断从福利经济学中排除出去,代之以实证研究;主张把福利经济学建立在边际效用序数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边际效用基数论的基础之上;主张把交换和生产的员优条件作为福利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反对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卡尔多、希克斯(John·R·Hicks)、勒纳、西托夫斯基等人建立在帕累托理论基础上的福利经济学被称作新福利经济学。

  关于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效用序数论,认为边际效用不能衡量,个人间效用无法比较,不能用基数数词表示效用数值的大小,只能用序数数词表示效用水平的高低。新福利经济学根据效用序数论反对旧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特别是第二个命题,反对将高收入阶层的货币收入转移一部分给穷人的主张。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如果至少

  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前两个命题是为了回避效用的计算和个人间福利的比较,从而回避收入分配问题,后一个命题则公然把垄断资产阶级福利的增进说成是社会福利的增进。

  新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经济学应当研究效率而不是研究水平,只有经济效率问题才是最大福利的内容。勒纳、霍特林等人对经济效率问题作了论述。经济效率指社会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补偿原则是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福利经济学认为,帕累托的最优状态“具有高度限制性”,不利于用来为资本主义辩解,为了扩大帕累托最优条件的适用性,一些新福利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福利标准和补偿原则。

  卡尔多、希克斯等人的福利经济理论,受到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的批判。伯格森于1938年发表《福利经济学某些方面的重新论述》一文,提出研究社会福利函

  数的“新方向”,认为卡尔多、希克斯等人的新福利经济学把实证问题和规范问题分开、把效率问题和公平等问题分开的企图完全失败。继伯格森之后,萨缪尔森等

  人对社会福利函数作了进一步论述,形成了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函数论派。

  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社会福利是社会所有个人购买的商品和提供的要素以及其他有关变量的函数,这些变量包括所有家庭或个人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所有个人从事的每一种劳动的数量,所有资本投入的数量等等。社会福利函数论者通常用多元函数来表示。

  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不是一个而是有许多个。帕累托未能指出在哪一种状态下社会福利是最大的。他们认为,要达到唯一最优状态,除了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这就是福利应当在个人间进行合理分配。

  经济效率是最大的福利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最大福利的充分条件。社会福利函数论者根据假定存在的社会福利函数作出一组表示社会偏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并根据契约曲线作出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和效用可能性曲线相切的切点,代表受到限制的社会福利的最大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阿罗继续研究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提出的社会福利函数。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中,阿罗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在

  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

  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纳成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才能从社会偏好次序中确定最优社会位置。

  阿罗定理在福利经济学中被称作“不可能定理”。阿罗本想通过大量的论证对伯格森、萨缪尔森等人的社会福利函数修残补缺,但客观上却证明了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会经济所有方面的社会福利函数。

  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家着重对福利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理论、次优理论、相对福利学说、公平和效率交替学说、宏观福利理论等领域进行了讨论。这些“新”理论一

  方面企图说明,现代西方国家可以通过政府干预调节价格和产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企图说明,现代西方国家的分配制度虽不合理,但是如果加以改

  变,则可能更不合理,一切人为的改善分配状况和增进福利的措施都是无效的。

篇四:在什么实际情况下第一福利经济更接近成立

  第八章

  福利经济理论

  一、选择题

  1.西方国家的收入分配

  A.最近30年实际上越来越平等;

  B.最富的20%家庭占有约80%的财富;

  C.比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更不合理;

  D.洛伦兹曲线位于45°直线以下。

  2.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A.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食品补助票计划;

  C.医疗救助计划;

  D.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3.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A.单身汉家庭;

  B.三代同堂的家庭;

  C.有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独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4.政府编制贫困指数时,主要依据

  A.现金收入;

  B.家庭规模;

  C.居住地;

  D.上面都是参考因素。

  5.高的边际税率往往会损害

  A.合理收入目标;

  B.成本最小化目标;

  C.工作激励目标;

  D.所有上面三个目标;

  6.“人力资本”是指

  A.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各种技能;

  B.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投资;

  C.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资本代替劳动力的能力;

  D.一个人管理资本设备的能力。

  7.一个人虽然有工作,收入却很低,因为

  A.他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很低;

  B.他生产的产品价格很低;

  C.他生产的边际收入很低;

  D.上面都对。

  8.如果一个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那么

  A.这人可能在寻找工作;

  B.这人可能已在工作;

  C.尽管他有工作,但仍可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D.上面都有可能。

  9.在计算纳税收入时,要扣除因接受福利救济而产生的转移收入,其主要原因是

  A.穷人越多,从事救济的政府工作职位就越多;

  B.救济所提供的大多数服务不可能确定价值;

  C.人们可能因为消费了一些救济物品或服务,例如医疗服务,而被认为是处于贫困线以上;

  D.上面都不是主要原因

  10.捐益平衡收入(Thebreak-evenlevelofIncome)是指

  A.一个人达到贫困线时的收入水平;

  B.一个人恰好得不到任何救济时的收入水平

  C.一个人拥有的可支配收入;

  D.一个人达到不需要救济时的收入。

  11.收入最低的20%的人,他们的贫困可能

  A.属于相对贫困;

  B.属于绝对贫困;

  C.只要经济持续增长,就可以脱贫致富;

  D.表示洛伦兹曲线是一条直线。

  12.周期性失业的发生一般是由于

  A.低生产率;

  B.意愿需求的变化;

  C.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D.缺少人力资本。

  13.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A.霍不森

  B.庇古

  C.帕累托

  D.埃奇沃斯

  14.以下哪些主张不属于旧福利经济学政策范畴:

  A.实行最低工资制度;

  B.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工厂征附加税;

  C.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

  D.失业救济。

  15.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在帕累托最优状态下,可能

  A.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

  C.两人苹果与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上面说的都对。

  16.当政府决定对救济接受者的收入免税时,实际上是在

  A.有意提高接受者对工作的兴趣;

  B.帮助受救济者偷税;

  C.减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D.在制定福利计划时的一种随意决定。

  17.对于福利最大化来说,完全竞争的长期一般均衡是

  A.充分的,但不是必要的;

  B.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

  C.必要的,也是充分的;

  D.既非必要的,又非充分的。

  18.在一个两人埃奇沃思箱形图中,有两种总量固定的商品,则供给曲线

  A.一定与契约曲线相交;

  B.一定不与契约曲线相交;

  C.不一定与契约曲线相交;

  D.无法判断。

  19.下面哪一项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A.生产一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进行;

  B.商品的供给是无限的;

  C.所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消费它们的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

  D.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生产中运用这两种要素的所有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

  二、是非题

  1、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必须使任何只消费两种食品的消费者所消费的这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2、处于非帕累托最优位置的经济,要成为一个处于帕累托最优位置的经济从而达到更高的福利水平是不可能的。

  3、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基础是序数效用理论,但对于基数效用理论也同样成立。

  4、现代经济学所认为的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一般就是指帕累托最优状态。

  5、契约曲线得名于它是所有可能契约的轨迹。

  6、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帕累托状态也达到最优。

  7、社会福利函数应该能够代表全社会所有人对福利的判断。8、对一个社会来说,只应有一个社会福利最大值。

  9、退休职工收到的养老金属于转移支付。

  10、政府的社会保障计划与私人退休计划很类似,就是每个纳税人在其工作期间交纳的税收由政府积累起来,到他们退休后再返还给他们他们‘

  11、一个人受教育与其遭受贫困的可能性成正相关关系‘

  12、富裕地区处于贫困线以下职工的收入可能比贫困地区处于较富裕水平的农民还要高。

  13、一个家庭是否处于贫困线以下。仅仅与其人均火并、货币收入有关‘

  14、建立最低收入保障计划会引起人们放弃低收入工作。

  15、一项救济计划中,给予失业者的救济金越高,失业者寻找工作的热情越少。

  16、对收入所征收的所得税税率越高,人们就会越努力的多工作。

  17、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最低维持生存的收入水平是不同的,因为在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得不同阶段,维持生存的含义是不同的。

  18、持续的经济增长可以消除绝对贫困,但不能消除相对贫困。

  19、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能减少雇主歧视。

  20、在不存在垄断的情况下,没有管制的市场将使收入分配均等。

  21、一般地说,越穷的国家,其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越严重。

  22、收入分配平等了,财富的分布自然也就平等了。

  23、在资本主义国家,一小部分家庭获得了国民收入中的较大份额。

  24、完全平等的收入分配使洛伦兹曲线正好处于45度线上。

  25、一些收入差别反映的是意愿的选择,例如决定工作更多时间和提早退休等。

  26、在一个社会中,控制供应和操控市场的权利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巨大的影响。

  27、税收被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是促进收入分配平均化的最有效工具。

  28、收入分配的不平均加速了私人资本的积累,从这一点上说,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论述题

  1、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时,被最广泛使用的是哪一种方法,简述之。

  2、简述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以及他后来受到批判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检验社会福利是否极大的标准是什么?试简述之。4.什么是社会福利函数?是否存在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社会福利函数能被用来客观地比较国家、或一个国家发展不同阶段的发福利水平?

  四、计算题

  1.如果决定两个人的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公式是:UA+2UB=100,画出这条曲线,并求

  (1)若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当社会福利函数是W(UA,UB)=max(UA,UB),社会福利最大时的UA和UB分别是多少?(2)若把社会福利函数定义为W(UA,UB)=min(UA,UB),当社会福利函数最大时,UA和UB分别是多少?(3)若社会福利函数是W(UA,UB)=UA0.5UB0.5,社会福利最大时的UA和UB是多少?(4)在图形中标出a,b,c三种情况中UA和UB的位置.2.一个母亲有两个小孩东东和西西,她同样喜欢他们,她想给他们1000元钱。母亲的效用函数是U(a,b)=√aˉ+√bˉ,a是她给东东的钱,b是她给西西得钱,问:(1)她将如何分配这笔钱?(2)当该母亲的效用函数分别变为以下各式时,她将如何分配这笔钱

  ①U(a,b)=-1/a-1/b

  ②U(a,b)=loga+logb

  ③U(a,b)=min(a,b)

  ④U(a,b)=max(a,b)(3)假如函数是U(a,b)=a2+b2,她又将如何分配这笔钱?为什么这时他的边际替代率不为1。

  3.有一项福利计划向四口之家提供救济,具体内容包括:(甲)一般补助:对于年收入低于600美金的家庭,每年补助3600美元,超过600美元的收入每一元减少0.5美元的一般补助,知道该项补助扣减为0。

  (乙)食品补助票:提供每个家庭每年价值2500美元的食品票,但有收入家庭所得食品票将扣减相当于其总收入的25%的部分,直到该项补助扣减为0。

  (丙)医疗补助:每年1500美元,只要该家庭仍有资格接受甲中的一般补助,就能领到该款项。

  (丁)住房补助:给每个家庭一栋每年租金4800美元的房屋免费居住,但这个家庭必须支付相当于其净收入25%的租金,其中的净收入是指收入加上一般补助减去2000元。

  要求(1)填写表8-1,计算实际收入;(2)用表8-1中的数字来完成表8-2,计算隐含的边际所得

  税率。

  收入

  06006500779978001000010250132001935021200收入补助或收入税

  039422324324159140-376-2376-2792一般补助

  360036006501000000食品票

  2500235087555055000000

  表8-2收入

  06006500779978001000010250132001935021200

  收入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实际收入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实际收入变化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隐含税收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隐含边际税率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医疗补助

  1500150015001500000000家庭补助

  440042503513335033502800273820004630净收入

  (1)(2)(3)(4)(5)(6)(7)(8)(9)(10)

推荐访问:在什么实际情况下第一福利经济更接近成立 更接近 福利 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