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20篇

时间:2022-11-09 13:30:07 浏览量:

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20篇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  作者:李冉来源:《经营者》2020年第3期  李?冉  摘?要?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20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20篇

篇一: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

  作者:李冉来源:《经营者》2020年第3期

  李?冉

  摘?要?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程度不断提升,其对事业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事业单位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财务管理,以保证自身财务管理更加符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并能够在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性、新政府会计制度变化以及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单位优化财务管理的建议三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性

  财务部门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负责单位资源分配与控制,是协调单位各个部门之间工作关系、保证单位能够更好发展的重要因素。[1]而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带来的压力也更大。新政府会计制度是我国根据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情况所制定的改进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自身财务管理,以保证自身财务管理更加符合单位以及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从而更好地发展。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变化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改进与完善自身财务管理,以保证自身财务管理更加符合单位发展实际情况。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

  第一,核算方式的改进。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实施“双核算”,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层能够通过对预算核算数据与财务核算数据的对比,找出单位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改进与完善,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保证事业单位能够在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中更好地发展与完善自身。

  第二,统一事业单位核算方法。各个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核算制度,不同事业单位按照不同的核算制度所做出的核算结果数据记录不同,难以进行整合。而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统一了事业单位的核算方法,保证了事业单位核算数据记录的统一性,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各个事业单位之间数据整理质量,并且统一的核算方法能够提供较为一致的核算内容,促进事业单位数据共享平台的建立。[2]

  第三,增加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在新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规范了单位会计要素,其中主要包含财务会计要素以及预算会计要素。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要素包含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5个部分;预算会计要素包含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3个部分。

  第四,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所面临的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事业单位需要提升自身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保证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辅助事业单位更好地开展数据的整理、分析、公布、反馈等工作,提升事业单位财务数据管理质量与效率。

  第五,准确反映事业单位债权价值。事业单位在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财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应的“坏账准备”科目。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因事业单位活动而产生的应收账款、因活动产生的其他账款以及债权回收后不需要上缴财政部门的账款,按照制度的要求提坏账准备。

  第六,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细化自身资产项目。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长期资产的不同管理与用途进行了更加细化的分类核算。如,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所常用的办公设备以及房屋建筑等需要在“固定资产”科目下进行核算;而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公共设备,需要在“公共基础设备”科目下进行核算。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单位优化财务管理的建议

  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改进与优化自身财务管理,从而保证自身财务管理更加符合自身发展实际需求。

  (一)加大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培养力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巨大的冲击,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质量是决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下,事业单位需要提升自身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以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下能够按照单位的实际情况更高质量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首先,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邀请专人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开展制度的剖析以及技能的培训,以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能够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高效完成财务管理工作。其次,优化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以及晋升制度,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个人利益与其工作质量相关联,鼓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以及发展自己。

  (二)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

  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是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以及单位自身发展需求的必要手段,事业单位在提升自身财务信息化管理质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财务信息化管理需要单位全体员工的参与,而现阶段事业单位部分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认识程度不高,在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中的参与程度较低,造成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难以进一步开展。事业单位在实施财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单位员工开展信息化管理重要性以及基础知识的宣传,保证企业员工能够更加积极以及更好地参与到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中。第二,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信息化管理手段滞后,造成其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处理单位财务数据的过程中略显吃力。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开展财务信息化管理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者能够灵活地利用信息化管理知识开展财务数据的管理工作。第三,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不完善,造成事业单位员工需要人工处理部分财务数据管理工作,浪费人力,降低单位财务数据管理质量。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保证单位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开展更多的财务数据管理工作。

  (三)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质量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重点工作之一,而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质量较低,成为了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原因。[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预算制度执行力的不足。事业单位加大自身预算执行力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事业单位需要对事业单位员工开展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宣传,鼓励事业单位员工积极参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从而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落实程度。第二,建立信息化监督平台,实时监

  

篇二: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会计处理思考

  作者:臧晓冬来源:《经营者》2020年第19期

  臧晓冬

  摘要《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是近年来政府会计处理变化最大的政策,该改革的落实对事业单位资产会计处理环节产生了较大影响,只有深入学习、掌握《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对资产会计处理的影响,事业单位才能优化原有的资产会计处理流程。基于此,本文就《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会计处理的主要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关优化对策。

  关键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资产会计处理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会计处理的主要变化

  (一)资产记账主体的确认变化

  新政府会计制度当中较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将政府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范畴进行扩大,不仅将政府储备物资纳入了核算范围,并且还将公共基础设施、文化资产等均纳入了核算范围当中。根据新会计准则当中的要求,公共基础设施记账主体将会根据“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入账”的准则进行资产确认;倘若存在多个事业单位共同管理维护的,则根据当下的分管比例各自进行资产登记入账。公共基础设施在事业单位资产当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而且价值通常较高;然而传统的政府会计制度当中并没有要求事业单位对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进行会计核算,而新会计准则却有效地填补了这一空白。但是正确、客观地确认各项公共基础设施核算主体仍然是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过渡的重要基础内容。

  (二)资产入账成本的核算计量变化

  当下某些事业单位对于政府资产入账价值还存在理解模糊的地方,很难将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两者进行明确区分。比如某些事业单位办公楼产权隶属于开发商,而事业单位与开发商所签订的协议中则规定办公楼无偿归事业单位使用,所有权仍然归属开发商。而事业单位在办公楼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大的装修成本费用,那么该装修费用应该计入费用性支出还是资本性支出就成了事业单位资产会计处理的难题。倘若结合传统的会计准则要求,该支出属于单位大型修缮,应当计入资产后续支出,将其资本化,然而该办公楼所有权并不属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不能将其作为自由资产进行入账核算。结合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资产入账价值需要考虑产权以及入账价值;具体入账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是根据评估价值入账;第二则是根据重置成本入账。对不同的资产采取不同的入账方式。

  (三)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处置的变化

  新会计准则当中明确要求对事业单位各项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倘若存在的固定资产已经报废,可是却没有进行资产报废处置,仍然在账面挂账的则不需要进行计提折旧,仅仅只需根据资产的处置流程完成报废处置。另外,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管理应该形成机制,需要形成统一标准和统一流程,个别单位以不知晓规范的处置流程为由,擅自处理资产就必须要受到惩罚,确保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二、新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资产会计处理的挑战

  (一)增加了研发支出科目

  新会计准则当中涉及研发支出科目的设置,部分事业单位原先的研发项目构成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与研发相关的研发支出科目将会带来较大的挑战。事业单位必须要明确区分研发工作的立项、发展以及成熟等各个环节,才能达到新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另外,研发事业单位的资产会计处理具有复杂性,研发支出性质业务核算具有一定难度,对于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新会计准则当中则通过增加研发支出科目的形式,将研发支出成本构成进行创新优化。

  (二)资产绩效管理优化的挑战

  新会计准则落实过程当中,资产绩效管理优化将会成为事业单位落实新会计准则的重要标准。在此基础上,事业单位可以实现提升资产运用效率的目标,有利于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还能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得到管控。新会计准则对资产管理优化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对于事业单位来说,由于资产管理一直处于薄弱环节,所以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和精力进行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新会计准则中对财务报告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权责发生制来确保财务管理的科学性。这要求事业单位要构建起成熟的资产管理绩效体系,以此来推动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推动资产会计处理水平的提升。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资产管理优化的实现是要面临的较大的挑战。

  (三)资产入账成本计量规范性的挑战

  当下许多事业单位的资产入账情况比较复杂,政府希望通过新会计准则实现对资产入账成本的规范化计量,这更利于对事业单位资产价值的有效维护。新会计准则当中,财务人员应该实现对资产入账成本管理方法的优化、创新,将传统的资本入账成本计量方法进行改进,增强事业单位资本入账成本计量的规范性。倘若事业单位资产入账缺乏规范性,事业单位就很难清楚地掌握所拥有的资本,在资产运营会计、会计处理方面也会存在许多隐患,只有确保资产入账成本计量的规范性,才有利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四)资产记账主体确认的挑战

  新会计准则中,事业单位资产记账主体的变化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变化,而该变化给事业单位资产会计处理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小觑。尤其是新增的公共基础设施、文化资产等原先不纳入资产记账主体确认范畴当中的主体,需要事业单位资产会计处理进行调整优化,对传统资产记账主体进行增加。

  三、新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资产会计处理优化对策

  (一)创新研发支出科目

  事业单位要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相关内容,将原有的资产会计处理流程进行创新设计,结合研发项目的支出性质和特点,构建研发项目支出的具体科目,使事业单位能够在资产会计处理上得心应手,且满足新会计准则的制度要求。事业单位一定要强化对资产会计处理的重视程度,将原有的流程进行再度梳理,创新研发支出科目,使得符合资产申领要求的各项对策都能够得到合理构建。另外还应该结合相关政策强化对法律因素的应用,通过登记费以及律师费的构成进行核算,使得资产会计处理各项对策都能够获得合理的结算处置,为研发支出科目创新调整提供支持。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取得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取得固定资产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入账。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调试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篇三: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

  计应用研究

  摘要:明确管理会计的适用标准是行政事业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对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探究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创新财务管理形式,最大程度提高内部资金的安全性,合理运用新的会计制度,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意见,并且保证财务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相关工作人员要优化创新管理形式,更新会计管理理念,建立更为科学的管理会计体系,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建设发展进程。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管理会计

  随着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与推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求变得更加严格。所以,在新的发展下,管理会计的应用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实施中变得尤为重要,根据事业单位部门的大小,及其他各种影响因素,科学合理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1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重要性。

  首先,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实力,事业单位采用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会计管理形式,把事业单位的一切资源配置好,保证资源应用规划的合理性,尽可能降低因管理不善给事业单位造成的损失,扩大有限资源的社会价值,以降本增效为出发点。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转变传统会计职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事业单位以财务会计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全面管控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为领导提供更加准确的内部管理信息,全方面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最后,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能够帮助管理层制定管理方案,同时也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制定重大决策方案。借助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整理相关财务报表和数据信息,

  可以全面掌控事业单位过去的运营情况,增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管。运用内部控制等形式,对事业单位运营发展进行全方位监控,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责。

  2新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结构更加完整,使其会计职能更加明确,收集财务数据和信息内容,编制相应的财务数据报告,实施新的会计核算方法,直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实际负债和收入状况。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是管理会计的又一个进步,在实施过程中,会不断完善新政府会计制度,同时,也是对管理会计领域的完善,弥补了管理会计在新政府会计领域应用的空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快速发展。

  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3.1缺少管理型会计人才

  管理人才对于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比较匮乏的,大部分财务人员均为普通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接触较少,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应用难度较大。国家对于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不够重视,导致人才短缺。

  3.2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在面对不同情况的会计管理工作时,管理会计的工作很难将管理工作与会计工作统筹结合起来,管理会计的使用效果会相对较差,无法发挥出管理会计的最大优势。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监管制度也有缺陷,无法保证相关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

  3.3较低的资产利用率

  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公益性比较强,大部分资金来自国家财政。然而,由于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理念的缺陷,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经常存在一些问题。物资采购过程中,资金有时出现超预算的情况,整体资金利用率差,对于其服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4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措施。

  4.1对于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

  首先,事业单位需要构建更加完整的内部组织和管理体系,来适应管理会计应用的发展需要,使会计结构更加完善,同时注重会计机构权限的设置,保证会计岗位设置的科学合理。其次,单位领导需要充分发挥其指导效能,定期举办会计培训活动,从而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效率。最后,要加强内部学习和培训,以便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的职能。

  4.2对于综合管理人才的培养

  首先,单位需要定期考核其员工对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单位财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会计技能,从而对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同时,要普及会计信息化,提高整体数据核算效率。引进综合能力强的管理会计人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4.3提高信息化建设速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有效突破了传统财务会计工作的局限。过去我国使用的财务软件运行模式不能适应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因此需要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改革和优化,以达到复式记账处理的目的。制作完财务会计凭证后,让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预算会计凭证,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任务,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加快工作速度。

  4.4强化事业单位成本控制体系

  要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外部市场环境,实施现代制造成本管理体系。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提高管控能力,实施并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事业单位从总体控制到成本核算,全面分析自身成本控制的要点,结合成本管理的整体流程要求,规范成本管理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结论

  深化财务管理改革,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服务水平,需要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掌握与学习相关的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使其制度更好地与财务管理相融合。使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向科学方向发展,从源头上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借助会计系统整合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拓宽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执行一致的会计准则,提高财务会计的功能,创新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徐小凤.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3):168-169.

  [2]宿凌.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9,(039):55,94.

  

  

篇四: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会计工作思考

  摘要: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逐渐提升,而会计行业作为当前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其发展也同样需要创新,要求也会不断提升。会计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各行业的会计工作随之创新,新政府会计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发展。因此,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思考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会计工作;思考

  前言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会计制度始终处于改革状态下,对于会计工作的创新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促使各行业的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好。但是,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人员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会计工作人员结合工作的真实情况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原本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进行优化,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一、加强会计工作人员培训

  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想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对新制度的重视度,并认识其优势和意义,就需要在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措施加强培训,促使会计工作人员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培训中,需要保证力度和强度,即以每一位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学习能力为基础,制定多元化的培训措施,以便保证会计工作人员的学习效果,使其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并且合理利用新的会计制度开展工作。对此,企事业单位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的学者组织讲座,每一位会计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学习,而学者则详细分析新政府会计制度,包括新制度形成的原因以及应用的目的等;并且详细讲述会计工作人员没有理解的细节部分,促使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新制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作[1]。其次,通过实例、比较等方法加强培训。简单来说,就是将旧的会计制度与新政府会计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点,帮助会计工作人员

  快速掌握新制度。此外,还可以在培训中应用真实的案例,指导会计工作人员使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方法,提高该制度的设计应用效果和运行效率,发挥出该制度的优势。

  二、加强资格证书考核力度

  加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力度,是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措施。在考核中,有的会将企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用人标准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并且在考核中纳入新政府会计制度,了解参与考试人员对该制度的了解。为了能够选择出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会计从业人员,参与考核的人员需要在通过笔试后进入面试阶段,最后还有实践考核。在这样的考核中,是对参与考核人员的综合评价,便于从客观的角度评估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熟悉程度;并且最后的实践还能够考虑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规范以及操守,只有通过全部考核的人才能拿到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升会计行业工作人员整体水平,为提高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力度

  任何一家企事业单位的运行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会计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对资金实施有效保护。在企事业单位的有运行和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保证管理力度[2]。首先,企事业单位需要在内部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体系,增加资金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加强对资金账目的审核,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并且确保账目信息的一致性与完整性。其次,企事业单位还需要针对内部报废的资产实施科学的而处理,避免在内部出现利用报废物资谋取个人利益的情况,尤其是国有企业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督管理。企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情况需要纳入到预算管理中,预防账外账情况,重视对资产的管理,进而提高资金管理效果,提升监督管理质量,提升会计工作水平。

  四、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数据信息的管理是会计工作中的核心内容。企事业单位想要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业务的处理效果,那么需要重视会计信息系统的

  建设,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背景下,现代化信息量巨大,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数据的量也在持续性增长,因此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行优化,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的处理程序进行优化,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失误,保证会计信息工作质量,并提高工作效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会计信息的收集以及处理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设置会计数据信息获取权限,不同部门和岗位的人可以看到的信息量不同,重要性也不同,既可以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又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内实现会计数据信息共享、交流。企事业单位需要对内部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投入合适的资金,提高系统性能,优化会计工作质量[3]。

  五、加强会计核算方式创新

  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各行业的会计工作都需要认真且全面考虑自身的情况,对会计核算方式进行创新。首先,需要会计工作人员熟悉新政府会计制度内容,严格按照要求处理账务信息,确定应收应付制度所覆盖的业务范围,调整并且优化与会计相关的项目,提高会计核算数据的全面性以及准确性。其次,在应用应收应付制度的基础上,企事业单位需要结合预算报表以及财务报表,将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结合起来,共享这些信息,有利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并且有利于企事业单位发展。此外,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会计核算工作中,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有利于工作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会计项目优化的工作中。尤其是子公司、下属单位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彼此之间的关联交易多,需要特别注意关联交易的内容以及不同层级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管理等,对于抵消项目要仔细审核,确认后可进行合并抵消等处理,优化会计报表,提高报表信息的准确性以及报表的规范性。

  总结

  会计行业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新政府会计制度逐渐形成,会计工作人员也只有掌握这一制度才能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同时,企事业单位也只有聘用掌握新制度的专业人才,才能确保自身会计工作水平,进而从财务角度保证自身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4):79-80.

  [2]赵秀梅.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会学习,2020,(11):10-12.

  [3]金玉婷.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思考[J].纳税,2020,14(02):124+127.

  

  

篇五: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贯彻落实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摘要: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通知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在即,我们财务人员要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充分准备,首先要深刻领会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再全面了解政府会计制度变化的主要内容,做好政府会计改革的衔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贯彻实施。

  关键词:政府会计必要性改革内容应对措施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原有单位会计制度的缺陷逐渐显现,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会计结果不能如实反映政府的“家底”,不能全面有效掌握财政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不利于政府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二是无法提供政府的服务成本、效率和成果,不能客观反映政府运行成本,以致于对政府管理事务的评价无法进行;三是各单位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没有形成,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部门之间会计信息可比性不高。2.多项制度的出台,为推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制度基础。早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就提出要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新修订的《预算法》也提出了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年度综合财务报告的要求,2015年出台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之后又相继出台了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具体政府会计准则,历时两年多,遵循科学严密的流程,制定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这些制度的出台,为推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制度基础。

  3.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更能展现国家良好形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不少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权责发生政府会计改革。改革的实践证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对于这些国家强化政府的公众受托责任、提高政府公共支出管理水平、增强政府财政透明度、合理评价政府绩效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更能展现国家良好形象。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1.统一了会计核算制度,取消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打破了政府部门的性质差异,无论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统一用政府会计制度。核算内容上,基本保留了现行制度中通用的经济业务事项,科目设置上不再区分单位性质,真正地实现了会计科目统一、核算内容统一、核算口径统一以及财务报表的统一,突出了会计标准体系的统一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各政府会计主体相互之间数据的搜集和比较,对以后各个行业不同部门之间作对比是非常有利的。2.会计核算的主要变化。重新厘清存货核算的范围。将“存货”分为“在途物品”“库存物品”和“加工物品”来核算,将单位受托

  储存保管的物资和受托转赠的物资纳入“受托代理资产”会计科目核算,将单位控制的政府储备物资,纳入“政府储备物资”会计科目核算,另外将单位为在建工程购买和使用的材料物资,纳入了“工程物资”会计科目核算。细化了资产核算的内容,将行政或事业单位常用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房屋建筑物、文物、图书家具用具等,纳入“固定资产”科目来进行核算;将行政或事业单位的保障性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会计科目核算,将行政或事业单位占有并负责维护的交通设施、公共照明和健身设施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科目核算,将一般廉租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定向安置房等纳入”保障性住房”科目核算,将展览、教育或研究用的历史文物、艺术品纳入“文化文物资产”科目核算。新政府会计制度还在分类核算上,开始计提折旧或者摊销,一方面反映长期资产的实际价值,另一方面真实反映单位内部成本费用的管理,从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推进政府会计成本核算和管理。增设了“资金结存”会计核算科目,资金结存反映单位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流入、流出、调整和滚存的情况,是为了保证复式记账下借贷平衡,反映各结存类科目对应的资金形态,明细包括零余额账户用款、货币资金、财政应返还额度。负债类科目中,增加了“应交增值税”“应付利息”“其他应缴税费”;费用类科目下按功能分为“业务活动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引入或有事项,确认预计负债。常见的或有事项主要有: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亏损合同、环境污染整治等。首先或有事项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其次结果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来决定。比

  如,债务担保是过去发生的事项,现在不确定,是要等到债务到期时被担保方能否按时还款来确定。整合了基建会计核算。按照现行制度依据《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和相关预算管理规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同时基建账相关数据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要求按期并入单位“大账”。这大大简化了单位基本建设业务的会计核算,有利于提高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3.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理念,权责发生制可以对政府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和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推销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要求,记入当期费用或者相关成本,客观真实反映了资产价值。首先,收入和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其次,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财务会计,反映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支出和机关运行成本等财务信息,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公共管理制度转变的大背景下,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权责发生制可以促进政府会计体系的创新,真实、准确地反映各政府部门和行政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成本耗费与效率水平,促进政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合理配置政府资源,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监督依据。

  4.记账方法上实行“平行记账”。在同一个会计核算系统内同时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我们在记账时,首先要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财务会计,另外,如果这笔业务涉及现金业务又纳入了预

  算管理,同时还需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平行记账是同一笔业务同时进行账务处理。这样更能全面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应对措施1.准确界定经济业务范围,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清理各类历史旧账,对数据进行初始清理。出纳人员要对现金收付、银行存款、未报销的事项等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核对未达账项,根据核算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安排专人进一步对应收应付往来款项逐笔清查,将清理结果登记明细表进行分类统计,重点关注长期未核销的事项,清理核实形成的原因,进行账龄分析,为下一步提取坏账准备提供依据。在2016年固定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对已经登记入账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其他资产合理划分资产属性和类别、摸清具体的使用年限和使用价值,为下一步计提折旧摊销等做好准备,还需要特别关注已经批复报废未进行账务处理的资产,下一步按批复和资产处置规定办理,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需要上缴财政的全部上缴;尤其在机构改革中资产的划转问题上,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使用不流失;核实基本建设项目情况,对于已完工的工程项目及时办理竣工验收和并入大账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合理界定非财政拨款专项资金,确保新账核算方法准确。夯实核算基础和新旧系统的切换工作,做好数据的备份和档案资料保管工作,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衔接。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根据新制度的要求,修订资产的有关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登记台账,按照固定资产的具体

  准则和应用指南重新划分资产类别、核实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明确资产的使用单位和管护责任,完善特殊资产和资源的价值评估办法,如历史文物、自然资源等资产价值计量,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一系列资产管理办法。规范合同管理,政府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的核算都依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确认。合同成为权责发生制下收付款的重要依据,对合同的管理更应规范严密,设立专门的法律顾问,合同的谈判、审查、订立都要有法律顾问参与,合同签订生效之后再按合同规定办理相关付款手续。一份合同所包含的信息很多,不同部门和人员应履行的职责不同,因此,必须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操作性和实用性,落实责任到人,保证信息畅通,避免出现问题时大家相互推诿,找不到问题的源头,建立重大事项终身负责制,坚决杜绝贪污腐败。优化财务管理方式,可以学习企业管理财务活动的方法,比如因果分析法、平衡记分卡等模式,结合实际有效借鉴,以财务预算和财务制度为依据,按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合理的将分析结果、管理模式和业务操作流程等运用到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借鉴学习平衡记分卡模式时,通过对各种情况和资料的分析,可以对其自身的财务未来趋势作合理研判,以便于更加细致周密的处理会计事务,这样才能做出有利于单位财务管理的决策,使得单位财务管理活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实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和标准,考核政府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将政府财务支出状况和履行职能情况通过科学的考核体系反映出来,

  为此需要加快预算管理创新,在预算编制是同时编制绩效目标,把政府会计主体的资源耗费与目标实现情况连结在一起;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开展绩效监控,跟踪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堵塞“管理漏洞”,纠正执行偏差,预算完成后要进行绩效评价,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体检,增加预算的约束力,提高政府会计主体的责任意识,为加强内部管理找到有效抓手,从而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最终达到花好钱办好事的效果。

  3.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有很多重大创新和变化,财务人员要积极学习,参加培训完成继续教育,尽快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很多财务数据及信息对于非财务领域人员而言并不好理解,大多数管理者没有受过专业的财务知识训练,需要重新学习。因此,财务人员可以此为契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常规划的理解向管理者提供其真正需要的信息,对自身价值进行提升。其次,财务人员还可以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结合起来,在业务发生前期可以提供专业会计服务,从微观管理的角度出发,第一时间掌握完整数据,打破部门业务壁垒,实现财务职能由核算、报账向分析、管理转变。在提升本部门价值的同时,也为领导做好参谋辅助工作。各单位应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加强对新制度新准则的学习,为财务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保证财务人员的学习时间,同时应选拔和任用具备财务综合处理能力和具有爱岗敬业的优秀财会人才,引进和专门培养,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

  4.加快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单位的信息化有着更高的要求,财务软件运营商要对原有的会计信息及时更新和调试,加紧研究适应新制度核算要求的财务系统,满足“平行记账”的功能,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实现数据正确转换,防控财务风险,为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利用信息系统强大的功能,合理归集收入费用,提示预算执行进度,关键指标适时预警,推动绩效管理,提升辅助决策能力。各单位应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和本单位具体情况,加强会计信息化管理,防止会计信息丢失或者遗漏,及时调整和更新会计信息系统,促进会计信息精细化与标准化,提高会计记账和数据分析及应用效率,形成完整的上下游数据链,保证单位财务核算准确,并利用新的财务信息系统生成符合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的两套报表,为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有效调整政府预算的投入方向,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1]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答记者问[2]赵鸣骥.认真学习贯彻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财务与会计,2018(1)[3]柳尚兰.民航系统贯彻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民航学报,2018(1

  1)[4]程燕玲,黄鑫.政府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会计之友,2018(10)

  

  

篇六: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探

  究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提升,推动着当代社会各行各业的快速进步。尤其是近些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现如今,我国当代社会经济市场中的大多数事业单位,为了能紧随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步伐,针对自身行业进行科学优化与完善,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对内部会计工作进行必要改革与创新。同时,通过对我国新政府会计制度以及具体实施政策的学习与掌握,对事业单位以往传统的内部会计监督与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确保能在深入了解并掌握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与优化措施,这对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新一轮突破与发展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就此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优化与完善

  引言:众所周知,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级事业型社会发展工程。在日常运营与发展过程中,与其他社会行业不同,并没有固定的经济收益。同时,维持日常运行的主要经费,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公共财物的支出与收入。因此,在满足日常工作与运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内部会计工作进行必要优化与完善。不仅能有效维持事业单位社会经营效益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能帮助事业单位在“教育、金融、卫生以及社会科技”等各大领域行业中为国家的发展谋取更多的广阔发展空间,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事业单位与社会经济的“共繁共荣”。正因如此,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现与具体应用,正好给事业单位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现与有效实施,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所产生的影响

  1.1全面引入并落实折旧与撤销概念

  就目前而言,我国相关政府与社会公共部门,为了能将新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有效落实与发展,针对现如今的会计领域行业提出了全新的制度要求。其中关于如何通过科学方式,合理引进“折旧与撤销”两种不同概念的会计内容,是影响新政府会计制度整体落实与发展过程中的最深部分。

  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以往传统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信息核算过程中,单位固定资产相关部分的核算,通常情况下并非通过运用折旧撤销的方式来进行,并且没有充分考虑到单位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之间所造成的损耗问题。因此,该问题现象的出现对单位未来的发展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有效实施会计“双轨制”

  在实际发展与会计工作不断完善过程中发现,我国已有许多的社会事业单位,在日常会计工作管理过程中,逐渐提出并落实了相应的“会计工作双规制”。

  而所谓的双轨制,实际上便是在我国事业单位中内部财务信息监督与管理活动范围以内,将相关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者之间的类似工作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与全面融入。借此,通过科学且合理的方式来针对单位内部会计双重管理制度,进行协调与发展,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分离作业。

  而通常情况下,在事业单位正式实施会计“双轨制”的条件背景下,不仅需要依照会计工作发展需求,进行责任发生制的严格制定,同时还需要在第一时间内给出相符的会计财务报告,以此来作为单位会计工作稳定开展的行业基石。

  也正因以上条件,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当代社会事业单位会计相关工作的“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模式的有机统一,以此来维持单位内部会计信息监督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展开。

  2、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下,如何做好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

  2.1以单位需求为导向,有效落实并发展权责发生制度

  在现代化经济发展效应的影响下,不断推动着我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落实与发展。而这整个发展趋势的变化过程,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不久的将来,我国社会

  市场中的事业单位,将会以一种“全新”的发展形式来迎接新政府会计制度所提出任务与挑战。而倘若想真正意义上实现会计权责发生制的有效落实与稳定进行,就必须以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导向为核心,从发展需求角度进行考虑,从而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健康与稳固”。

  例如,对于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而言,在整体会计工作优化与完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的便是要全面落实好相应的会计权责发生制,并同时将其视为保障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可持续性发展的必备前提基础。如此一来,才能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实施精准度与完整度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提升与优化,从而有效确保事业单位能在第一时间内规避因会计财务风险所产生的影响问题。

  与此同时,推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与落实,其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在有限的时间内抓好机会,以此来针对以往传统的单位会计工作进行工作绩效考核系统的有效制定,使其成为推动单位会计员工积极工作的动力源泉。并在充分结合事业单位会计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将会计的权责发生制与绩效考核体系进行全面融合,不仅能进一步调动事业单位会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能将其自身的岗位职能效应进行充分发挥,从而有效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未来综合性发展。

  2.2以新政府会计制度为背景,深入加强单位内部会计报告体系

  事业单位,由于并非以经营收益为核心发展目标。因此,在日常会计工作发展与优化过程中,为了能全面提高自身会计工作的“科学性、完整度与综合质量”。针对新政府会计制度所提出相关要求,来不断完善自身会计报告制度体系的框架与内容,对于事业单位整体会计工作的未来发展与革新而言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

  尤其是在现代化经济发展形式的影响下,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推动整体单位全面发展的融资项目通常情况下将会持续以多元化特点的发展方式进行呈现。而以往传统的单位已然无法再仅仅依靠“财务会计信息收支表、单位资产负债表以及相关政府资金补助”等方式来维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

  因此,于我国当前的事业单位而言,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不断影响下,为了能突显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使其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能够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便需要不断地针对单位内部会计信息报告制度中的有关内容与方式进行综合性优化与提升。并同时通过加入类似“现金流报告、财务融资报告”等形式,来针对事业单位财务资金收支监管活动进行科学评价与有效监督。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事业单位财政风险问题的整体发生概率,以此来有效维持事业单位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绿色健康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现代化经济发展形式下,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影响下,针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进行全面优化与完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整体完整度,同时也给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工作提供了的有效突破路径。因此,对于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岗位工作者而言,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与理念进行有效实施,从而确保能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协调与管理作用进行充分发挥,对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社会经营效益、强化会计工作合理性与完整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影响作用,而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保障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河中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分析[J].阮燕燕.现代经济信息.2019(15):23-45

  [2]实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实意义探讨[J].程慧慧.时代金融.2018(02):47-65

  [3]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佟晓红.现代经济信息.2018(01):45-67

  [4]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辨别及应对策略[J].张新文.现代经济信息.2018(03):78-102

  [5]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思考[J].曲行利.中国商论.2018(30):44-54

  [6]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王春艳.中国商论.2017(12):35-57

  [7]基于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李璐.时代金融.2015(35):43-55

  

  

篇七: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作者:王律桃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年第5期

  王律桃

  摘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对自身在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措施,提升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水平。本文从新旧政府会计制度的差异出发,分析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前言:固定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折旧以及废弃处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效益有着直接影响。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要求其必须充分重视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保证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的效果。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资产管理的影响

  一是增加了相应分类标准,使得资产管理变得更加科学,更加有效。例如,在以往的政府会计制度中,对于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仅体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如各类设备、物资等,并没有充分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而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中,增加了政府物资储备、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在建工程项目等的管理,提升了资产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一些原本没有得到重视或者管理相对模糊的资产得到了有效管理;二是加大了资产管理力度,通过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检查频率,优化资产核算标准和流程等方式,从而为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指导;三是优化了资产管理方式,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就自身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过程中,必须从其实际用途出发,对资金来源渠道进行审核,保证其来源的透明性、合法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产管理人才欠缺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更加复杂,对象更加多样化,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很多环节都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得财务会计人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而从目前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而且部分会计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培训,专业知识相对欠缺,致使其无法很好地满足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工作要求。

  2.管理意识不足

  在我国颁布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自身所持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定期清查,保证账实相符,以此来预防资产流失问题。不过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对于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足,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情况,没有考虑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和损失,也未能对其进行定期盘点。在购入

  新的固定资产后,由于管理意识不足,管理模式粗放,行政事业单位在很多时候都没有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导致了大量账外资产的存在。

  3.运作效率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所使用的大部分资产购置资金来自财政拨款,加上在核算方面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也没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和使用效率。另外,在对固定资产进行采购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制定合理规划,随意性较大,仅仅考虑主观需求而忽视资产运行效率,很容易导致部分固定资产闲置的现象,引发资金的浪费问题。

  4.内部控制不当

  一是管理机构设置不当,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管理,保管部门或者使用部门反而不需要承担管理责任,这也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二是控制程序存在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固定资产明细账登记不及时的问题,使得会计账务无法对固定资产实务进行有效控制,引发了固定资产总账金额与明细账金额不对应的问题,不规范的控制程序容易导致资产的流失;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来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等进行控制,对于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过于粗放。

  三、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及管理策略

  1.做好会计人员培训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做好财务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确保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同时也应该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做好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管理和报废等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构建起相应的数据库,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资产管理意识

  一是应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理念进行强化。可以将固定资产运行效率作为一项指标,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明确部门负责人的责任,通过责任到岗、责任到人的方式,推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应该构建起相应的固定资产岗位责任制度,对固定资产购置、使用以及维护保养等环节的岗位责任进行明确,严格依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对采购、验收、审批等程序进行履行;三是应该设置专业的固定资产评估小组,针对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做好资产实际价值的评估核实,以此来避免资产流失的现象。

  3.强化资产运行效率

  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运行效率不高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应该做好全面分析,找出具体原因,若是由于固定资产性能不符,则需要在预算申请前,做好可行性论证,若是因为固定资产的使用针对性强,则可以配合相应的调配制度来推动固定资产共享,例如,可以设置相应的设施共享平台,将一些闲置的固定资产共享给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提升固定资产运行效率。

  4.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应该对固定资产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起专门的管理部门,将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从财务部门分离出来,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人进行明确,落实资产使用和保护责任;二是应该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以制度为支撑,做好固定资产采购方式、业务记录、处置权限、监督管理等的约束,保证其规范性、合理性。

  

篇八: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使用政府会计准则的调研报告目录

  一、调研目的.............................................2二、新准则实施后变化.....................................2

  (1)针对新准则财务报表的变化.........................2(2)针对会计科目新定义的变化.........................3(3)针对预算和财务会计的变化.........................3三、新准则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4(1)数据来源时效性的提升.............................4(2)加大对支付方式的管理力度.........................4四、新准则下关于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5(1)实现基础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5(2)持续推进财务体系建设.............................5(3)注重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5五、总结.................................................6

  1

  一、调研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会计事业的不断推进,之前颁

  布并执行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因为其自身方面的局限性和新形势下会计核算制度的变化,已经不能满足政府会计业务的要求了。故为解决这一矛盾点,针对政府会计的工作特点和需求,国家在2015年出台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对政府会计的总体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任务和内容等具体方面进行了修订与规范。本文结合新准则颁布后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建议进行调研,特此形成此报告。

  二、新准则实施后变化(1)违规扩大开支范围列支、无依据发放奖金。

  单位在编制预算时能够对具体项目的资金需求进行明确,但对项目的具体内容预估不够,对一些不可预见费用预估不足,因此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扩大开支范围列支等问题。

  特别是在同时不能只是根据以往的数据信息来编制,要在各年度预算数据的基础之上安排专人根据不同项目提供确切的数据,使编制出的数据与单位实际资金需求相匹配,确保财政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利用。针对新准则财务报表的变化

  2

  与之前的会计准则相比,新的会计准则要求政府会计主体在编制预算报表之外,还应编制现金流量表、收入费用表和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这给政府会计财务报告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同以往相比,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告则更加能够反映出政府工作中的财务方向,也使得政府财务信息更加的真实、透明。(2)针对会计科目新定义的变化

  新准则中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中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会计要素和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个方面的会计要素。和之前的会计核算方式相比,新的会计核算增加了收入和费用两个要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的资本运作和资金管理模式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推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结构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动。因此新准则中提出,要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计量属性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公允价值以及名义金额五个方面入手。其中,政府的负债资金的计量主要应该包括其中历史成本、现值和公允价值三个方面。新的行政事业单位负债计量办法有效地提高了计量的前瞻性,并且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政府会计实务的现状,可以有效地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3)针对预算和财务会计的变化

  这两种会计工作分别侧重于行政事业单位不同的财务工作方面,最终通过不同的财务报告清晰、完整地反映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及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两个不同的方面。在新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分离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两种会计在具体的职能上相互区别、

  3

  相互分离,也体现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特征。

  三、新准则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1)数据来源时效性的提升

  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应当对具体项目的资金需求进行明确,不仅要明确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数目,而且还要对预算科目进行分类和细化,使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有章可循,尽可能地控制和防范资金混用和挤占。同时不能只是根据以往的数据信息来编制,要在各年度预算数据的基础之上安排专人根据不同项目提供确切的数据,使编制出的数据与单位实际资金需求相匹配,确保财政资金能够得到合理利用。(2)加大对支付方式的管理力度

  首先财政部门应当对相关规章制度中关于直接支付的内容进行完善,明确哪些项目必须使用直接支付方式进行支付。同时,要对各单位财务人员提出要求,要求其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中的要求选择支付方式,一旦出现问题要落实到个人,并给予其严厉惩罚,从根本上杜绝私自拆分项目,滥用授权情况的发生;其次财政部门还应当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完善电子认证等网络支付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支付中间环节,减少财务人员与现金的直接接触,提高直接支付的比重。

  4

  四、新准则下关于加强财务管理的建议(1)实现基础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财务工作发展与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新准则的基础上加大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管理,把提高会计质量作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的第一要务。通过统一的计量、确认和报告编制标准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保证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落实工作。(2)持续推进财务体系建设

  新准则将原本的会计工作分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大的方面,即其中预算会计实行责权发生制,财务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两制并行的管理模式形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双基础制。新的会计工作准则体现了当前经济环境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基础、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基础理念和会计核算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逐步形成财务会计、预算会计和管理会计互相分离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体系。(3)注重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由于之前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会计制度基本准则同新公布的基本准则之间的差异较大,尤其是其中过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中各项资产、负债等相关会计要素的定义、管理和处理方法上同原来会计制度基本规则相比都作出了改革并进行了细致化、具体化的规定,这就给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改革提出了巨大挑战。针对两种会计制度衔接上的特殊问题,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重新学习新准则的基础上,对

  5

  当前实行的会计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实践当中的会计工作。五、总结

  新准则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该准则的实施必将会带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走上新的篇章。但就目前而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道路还相当漫长,在配合国家下一个“十四五”目标完成的同时只有通过不断深入地对新的会计准则进行研究和学习,加上对现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进行细致的规划与转变才能真正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并逐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度、完整性和国际化的要求的实现。

  6

  

  

篇九: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践思考-会计实践论文-会计论文x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践思考-会计实践论文-会计论文

  摘要:近些年,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践得到了高度重视,单位不断对管理会计提出新的思考,试图在制度上得到新的创造,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与管理会计的契合度。在单位不断地推进下,管理会计虽说从传统会计中得到新的发展,但就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实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提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与措施,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实施水平,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成本的最小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践

  引言

  1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践的思路

  1.1注重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创新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基于中国管理情境的管理会计问题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情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管理会计的理念,因此要树立“研究问题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国际化”的理念。

  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主导地位。行政事业单位为更好地履行受托责任,不断提高预算执行质量,就必须站在国家治理的高度重视和发展管理会计工作。通过各级财政、学术界及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将政府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形成《管理会计基

  本指引》《管理会计实务指南》。同时强化理论创新和应用转化,更好地引领和指导管理会计实践应用。

  1.2业财融合是管理会计应用的途径

  2立足单位实际,选择适应的管理会计工具

  相比企业而言,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根本的不同点就在于治理结构与运营目标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上存在着不同,进而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

  2.1要注重管理会计工具的适用环境

  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环境,而大多数管理会计工具往往都是从企业发展而来的,故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注意到业务性质的不同以及利益关联者的区别,从而合理选择管理会计工具,并进行相关调整。例如,在应用平衡计分卡时,企业应更加关注财务维度,因为股东对于财务数据的关注是首要的。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需要将财务维度扩充到社会效益方面,注重于两个方面的平衡。

  2.2要注重管理会计的相互匹配与联合应用

  在事业单位中,应通过内部控制来约束各项业务按权限稳健开展,这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单位的廉洁运行。同时通过预算管理确保各项开支在相关的预算经费范围之内,并将预算作为考核事业单位完成相关指标,进行绩效评价的前提。因此,相关的管理会计联合应用既确保了合规开展工作,也确保了经费的廉洁高效使用。

  2.3考虑管理会计工具的独特性

  例如专项资金管理往往在事业单位更受重视,因此资金预算、项目管理就应提升到相应的高度,而企业的相关管理仅仅是避免投资风险、财务风险。

  3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践的建议

  3.1强化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

  对于管理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不应拘泥于某一方面。要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实践必须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组成管理系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将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从本质上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流于表面的问题。要想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更好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一方面,建立完善、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会计主要作用是提供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而管理会计主要本着为企业降低支出成本而进行的经济活动,所以建立完善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结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深入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践;另一方面,利用当前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搭建信息系统,使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能够在各个环节结合。首先利用管理会计的优势确定战略目标,然后再衡量市场落实实施策略,其次采用财务会计的方法对业务进行确认、计量。最后利用信息系统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做出决策。

  3.2通过预算管理工作强化管理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控

  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预算管理出现薄弱环节,已经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对其收支的管控力度下降,做出的预算报告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实践能力,可以从预算管理工作入手,加强管理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控。以达到降低使用成本的目的。要强化管理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管控,可以从以下三方

  面实施。(1)采用新的预算管理办法,提高工作效率。虽然现在大多数管理会计的预算工具都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具体实施时还是会出现人工操作上的失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的变动很大,很容易在预算已经做好的前提下出现改变,所以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进行预算工作时可以采用“滚动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让单位在出现成本变动时也能较好的应对。(2)实现预算管理工具的远瞻性也是实现管理会计对收支管控的有效手段。主要体现在对超支现象的预算管理上,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工具,以及各种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达到预算管理对超支现象的预判,从而给预算管理留有变化的空间,将单位收支情况掌握在可控范围之内。(3)增加预算管理的透明度也是实现管理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控的有效方法之一。透明度的提高将加大外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的预算方面做得更好,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对收支情况的重视。预算管理工具的透明化在某种程度上将行政事业单位的执行力和公正力抬上了制高点,为行政事业单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1]。

  3.3通过成本管理工具强化管理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管控

  行政事业单位虽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但减低成本预算却是首要任务。行政事业单位对成本的把控将会直接体现在财务报表中。国家政策的改变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因为随着社会的改变,国家会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专项计划建设。那么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成本将会发生改变,管理会计报表也将发生改变。这时成本管理工具的使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它主要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大管理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的管控,从而实现管理会计报表的优化,达到资金的合理利用。成本管理工具有多种方法,每种成本法有不同的作用,在使用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一种或多种成本管理法来实现成本预算工作。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

  会计的特殊性,可以采用标准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结合的办法。标准成本法主要是单位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实现成本掌控。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常规时期可以采用的成本管理工具。而针对有专项计划建设时期,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将出现较大变化,标准成本法已无法对成本进行把控,这时采用“变动成本法”是较为可靠的办法。变动成本法是指以单位动态成本为基础,将工作中的变动资本作为成本的构成内容,将固定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对变动成本进行补偿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行政事业单位成本变化期间操作较为简单,成本计算较为清晰,是强化管理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控的有力方法。通过成本管理工具的合理利用,管理会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建设有了更好的指导,且加大了管理会计对项目的管控力度[2]。

  4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也越来越重视管理会计的实践和应用,希望通过管理会计的强化,实现对资金成本的有效把控,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但是管理会计实践的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摸索改变,通过管理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磨合生产出适合的管理体系。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管理会计的实践依旧存在管路会计与财务会计结合不到位、管理会计的预算管理有待加强以及管理会计对专项计划的指导还不够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影响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践。但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尝试,行政事业单位积极转变思路,提出合理的应对政策,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压力,从而实现其真正的社会价值。

  

  

篇十: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关于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影响分析

  作者:覃婵来源:《经营者》2019年第23期

  覃婵

  摘要本文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要求,并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就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具体影响进行粗浅剖析,希望能为事业单位的财税和会计工作提供新的指引和改革思路。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影响

  一、引言

  笔者在详细介绍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初步剖析新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由此引出新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影响,最后基于客观现实进一步探讨事业单位如何适应新变化的有效策略。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介绍

  新《政府会计制度》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的提出并非偶然,而是基于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客观需要,旨在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进一步提高并保障会计信息质量。新《政府会计制度》突出了三大项创新变化,具体详述如下:

  一是转变了传统的权责发生制核算模式,重构并确立了政府会计的“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新型核算模式,充分运用平行记账原理,将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要素两大类,同时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更细的要求。二是实现了政府单位会计制度的高度统一,新《政府会计制度》更好地实现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机整合与高度融合。三是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功能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得以有效强化,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的核算范围进一步被扩大。

  三、现阶段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矛盾

  新《政府会计制度》采用平行记账方式来划分出预算要素和财务要素两大部分,同时还对应设立了两套会计科目,这无疑直接加重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对从事人员细项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新《政府会计制度》正式实施的时间并不久,缺乏成熟的实施经验和实践成果,在旧制度到新制度的过渡阶段中,必然出现从事人员专业能力与岗位职责要求不匹配等问题,与此同时,从事人员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涵及其核心要点的理解不到位,很难在短期内真正贯彻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和要求,实际上无法真正实现新制度建立和推行的初衷,反而可能会在新旧制度的过渡期间,阻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制约了事业单位发展进程的进一步推进。

  四、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事业单位是隶属于国家事业工程的公益性机构,会计工作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新经济常态下,做好事业单位的财税和会计工作,是推动事业单位向前迈进和

  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核算范围、制度整合、会计功能均起到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事业单位核算过程的优化与内容的变更,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节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实际上是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各个节点进行重新梳理与规划,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二是新《政府会计制度》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一方面,新制度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能力要求,会计人员为了应对新的挑战,不得不主动提升自身素养,为会计核算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新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可比性、完整性、系统性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要求,有利于实现事业单位财税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创新。三是新《政府会计制度》加强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披露,促使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应对发展需要,而不得不进行更严格的财务管理,规范票据管理和财务报表编制,更加详细、真实地反馈事业单位的财务总体状况,为事业单位领导决策和未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五、事业单位会计如何适应新变化

  首先,人才是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核心优势,尤其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适应过渡期,人才资源在全面贯彻新理念、引进新方法上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应提高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加大会计资格证考试的管理力度,从源头上保证引进人才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避免因人才素质良莠不齐而导致相关问题出现。同时建立健全人才发展保障机制,拓宽内部晋升渠道,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加强会计人员对新制度的应用意识和运用能力,为后续新制度的全面推进和贯彻落实奠定基础。

  其次,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要求,事业单位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对现有会计核算体系的改革优化与升级创新,一方面,对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报告制度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利用信息技术或数据平台等现代化工具,实现内部财务数据的及时共享和高效利用,确保相应岗位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到最新的预算数据,切实落实好预算要素和财务要素系列工作。另一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系统,核验财务报表编制的合理性、真实性与精准性,切实反馈事业单位资金流动动态信息,既有利于执行更加精准的数据分析,同时也充分发挥新制度在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大意义。

  六、结语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财税管理与会计工作必然受到巨大巨大才会冲击和影响,事业单位应扎实做好过渡期的应对工作,从全方位保障新制度下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开展。

  (作者单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六万林场)

  参考文献

  [1]郭菲.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经贸实践,2018(6).

  [2]佟文霞.浅析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8(14).

  [3]林杨帆.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会计师,2018(4).

  

  

篇十一: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问题与对策——以A行政事业单位为例

  作者:赵巨长来源:《经营者》2020年第14期

  赵巨长

  摘要我国原有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有利于预算收支核算,但不能准确、完整地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状况和运行成本。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原有的《政府会计制度》由于无法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资产运作效率、成本盈亏等,已经难以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当前需求。为了建立规范合理的财政管理机制,财政部制定了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在分析新《政府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有效实施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以A行政事业单位为例,深入探讨A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时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新《政府会计制度》在A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实施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一、引言

  政府会计是政府部门为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对日常业务收支情况进行记录归类整理的一种流程方法,于1998年基本建立,陆续出台财政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满足了当时政府的管理需要。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经济政治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原有的政府制度难以满足政府部门的需求,需要更准确更精细化地发展。原有的政府会计制度已经无法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资产运作效率情况、成本盈亏情况。另外,政府各部门核算方法口径差异大,报表质量低,合并难度大。于是,财政部制定了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加强了对资产负债权益的管理,对资产的管理更加精细化,计提折旧,进行摊销,资产配置更加合理,预计负债等的入账扩大了负债核算范围,更加完整全面地反映负债整体情况;第二,使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

  新《政府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落实的难点主要体现在:第一,人员配备滞后,新《政府会计制度》业务内容多、处理复杂,对会计的素质要求较高;第二,培训落后,到现在为止,以某单位为例,新政府制度基本还未落实,原因是会计年纪较大,编制有限,只能加大培训力度。

  二、A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时面临的问题

  A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少,只有10人,而业务量大,岗位互兼的情况普遍,责任不明晰。财务人员年龄偏大,报表需旁人帮助编制,差错率高,同时兼顾部分业务工作,而业务人员同时兼顾财务报表编制报送工作,还有业务人员兼顾出纳工作,具体业务工作有待细化。A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思想不统一,执行力度不够

  A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职责划分比较模糊,人员岗位职责不明,对新《政府会计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认为这是财务部门或会计的责任,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需全员参加,包括人事、行政、物资等部门。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要分类核算,划分需各部门配合。比如A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单位付款首先需要根据政府文件申请款项,需要付款文件及合同等,但合同签订后,政府拨款由于缺资金等款项迟迟不到,无法付款,造成单位违约,需支付违约金,同时使政府部门信用降低,这是因为上级部门对此重视不够;同时,A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按时完成工程,通过借款或挪用其他资金支付合同款,造成违规支付,这是因为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忽视了内控。

  (二)A行政部门财务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专业能力不足

  行政单位财务人员一般固定,没有竞争意识,学习能力不足,目前还是手工做账,没有应用电算化模式,难以适应时代要求,不能胜任当前的会计,而未来要求会计的专业能力强并且具有综合能力,要向管理会计倾斜。例如,A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只有1人,年龄53岁,马上要退休,对软件不熟,每月报表重报多次,报表和账套数据不符,效率低下,对新《政府会计制度》无法适应,新来的财务人员不熟悉业务,老会计又不懂,没有开展岗前培训,需要学习多个软件,能咨询的只是软件本身,具体业务细节无法得到正确指导,想要保证财务顺利交接都比较困难。

  (三)缺乏培训人员和培训渠道

  新《政府会计制度》为了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增加了会计科目,也增加了核算难度,致使从内容到技术、从分录到报表,难度增加较大,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同时严重缺乏培训人员和培训渠道。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会计使用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5个要素,并设置了77个一级会计科目,预算会计使用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3个要素,并设置了26个一级会计科目,末级科目更多,这样使编制“双报表”更困难。财务会计需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还要有附注说明。预算会计需编制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等,对于采用不同会计核算基础和范围造成本年盈余数和本年预算结余数的差异,要编制并披露“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的差异情况说明”,增加了难度。

  A行政事业单位虽然经过了财政部的2次培训,但收效不大,未深入A行政事业单位具体业务,可操作性差,咨询的信息来源渠道有限,对业务处理不太清晰。A行政事业单位中,新来的会计根本没有参加岗前培训,老会计能力有限,软件公司咨询只是提供大方面指导,不懂具体业务,培训的“最后一公里”无法打通。

  (四)财务信息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并与其他系统实现互融共享

  目前,行政单位使用的财务信息系统刚刚建立不久,数据的汇总、查询不准确,报表也比较单一,操作复杂。比如A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负债表生成过程中遇到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数据取数计入应付票据、本期盈余没取上数等情况,软件本身还需完善。在软件的培训方面也需要跟上单位的业务进度,分行业、分业务、点对点、一对一指导培训。软件核算功能单一,缺乏对资产管理、人力、业务等模块的集成,大大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致使效率低、出错率高,缺乏能整体性融合的管理型人员。例如A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一个软件系统,财务做账是一个软件系统,款项申请支付又是一个软件系统,沟通成本很高,更不要说具体业务。

  

篇十二: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时代不断发展,我国对于财税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为适应政府会计工作智能的转变,并且先后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标准》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下面简称为《基本标准》和《政府会计制度》)。根据这一些准则的具体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本文概述了《政府会计制度》在实施时的背景环境和颁布《政府会计制度》的意义,从而探究政府会计的核算体系以及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些考虑和对策。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思考在新《政府会计制度》颁布之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能满足当时预算管理需求的,只是在财务管理上无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有较直观全面的了解,甚至无法精准的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以及它的履行状态。因此,财政部在2015年10月份颁布了《基本标准》,于2017年1月份开始实施,又于当年的10月份颁布了《政府会计制度》,于2019年1月份开始实施。1.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当前背景以及带来的意义之前,国内存在诸多核算口径不一致的会计制度,不仅核算制度繁杂,而且核算内容交叉,使核算的信息可利用性不大,导致政府的财务报告质量参差不齐。为提升政府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我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便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开始进行政府会计制度上的革新,同时为我国建设现代化财政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整体分析2.1明确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平行记账体系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明确要求,预算会计是用于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而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则是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包括资产、负债、现金流量和财务风险等[1]。这两种核算体系预示着以往的单系统预算会计模式将被打破,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具有一定的平行性,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的执行信息。2.2会计核算从以往的五要素改革变成五加三要素。以往会计核算模式中的五要素分别是:资产、负责、净资产、收入和费用,根据新《基本准则》我们可以得知,新的会计核算模式下,新增了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要素,这八要素共同构成新的会计构成模式。2.3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虽然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是平行的,但不代表两者之间就没联系,要有一定的衔接,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通过“3+5要素”的会计核算模式,使得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的当期盈余和预算结余进行相互的协调,互补互充,以此来实现两者之间勾稽关系。2.4预算会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的全面建设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报表包含两种,即预算会计的报表和财务会计的报表。“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组成了预算会计报表体系,为编制部门决算报表提供了数据基础;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及附注组成了财务报表,反映单位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同时满足权责发生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的相关要求。

  2.5为强化财务会计能力,权责发生制对会计核算的要求资产科目添加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两项内容,还强调了应及时计提坏账准备,明确了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同时也对投资的核算方法进行了较细的划分。原则上收入和费用必须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进行财务核算。3.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会产生哪些影响概述3.1资产核算下的影响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明确了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权益法会计来进行处理。这种会计方法更能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长期投资的一些情况变动。再者,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模式增加了一些新的核算元素,必须对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特别针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需做明细核算,每年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存货的核算相对以往的核算方式也更为的详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核算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更加注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2负债核算下的影响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对于负债科目的核算,变化较明显的是增加“预计负债”这一核算科目,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负债核算能够有着更为整体的反映,并且承担起相对应的义务。3.3费用核算下的影响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行政事业单位的费用有两个方面明显受到了会计核算的影响。一是将符合条件的无形资产的费用予以资本化;二是对于费用的核算增加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科目,对行政事业单位费用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细化核算体系[3]。特别对于事业单位的费用核算,将费用分为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两类,单位根据不同类型的业务活动进行归类,为准确计算运行成本奠定基础。4.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面对影响的可行措施4.1对于基础的会计工作进行加强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会计核算质量将成为财务工作的核心。以此为前提,行政事业单位应统一核算标准,对经济上的业务进行核算确定,进一步优化行政和事业单位两套会计科目,调整凭证模板。同时,依据《关于中小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及报表〉的补充规定》,设置中小学校经济分类科目,做好期初数据的合并、录入与核对工作,最终得出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4.2做好推进财务体系建设工作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现,统一采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会计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行政事业单位需逐步改进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积极建立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信息共享,加快系统的升级改造进程,实现资产系统及其他相关系统与核算系统的对接,进而满足会计核算需求、提高数据读取速度,确保系统运行稳定,以满足政府会计制度财务核算要求。4.3做好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新《政府会计制度》准则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工作更为苛刻,重构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政府会计核算新模式,大幅度提高了会计的可操作性难度,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会计人才的吸收与培养必须提上日程。不管是在专业水平能力方面,还是在职业

  

篇十三: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作者:苏凤玲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年第16期

  摘要:本文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有效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建议等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标准

  一、引言

  2017年11月9日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答记者问指出,新政府会计制度是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3号)的要求,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夯实政府财务报告的产物。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如何有效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也随之成为议题。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新政府会计制度构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即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重功能,通过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核算基础,形成财务报告和部门决算报告;统一了各行业会计制度,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强化财务会计功能,有利于准确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扩大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范围,有利于准确反映政府家底,为相关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整合基建会计核算,避免重复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三、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

  新政府会计制度强化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客观性、相关性等原则,但在执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新舊会计制度的协调和衔接加大了工作量

  相对于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来说,新政府会计制度实行的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核算的功能,使得会计核算更准确,提供的信息也更能满足不同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但对于实务操作者来说,新政府会计制度更新了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概念。比如涉及资金的业务需要做财务会计凭证和预算会计凭证,这无疑加大了会计的工作量,也因此困扰着会计人员:两张凭证一个附件,凭证该如何装订。尤其是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需做大量准备工作。首先,会计核算的基本工具财务软件需要更新,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重新建账套。其次,2018年是按照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结账,2019年1月1日按新会计制度建账。按照会计核算连续性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要求,就要根据原账科目余额表分解或合并编制新账科目余额表,并以此编制2019年1月1日的资产负债表。再次,大多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都不提折旧。按照新制度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起都要提折旧,以前年度未提折旧的要补提。这对于财务人员来说,特别是对于固定资产多的事业单位来说,工作量非常大。

  2.基层财务人员还不能完全理解新制度的规定

  从2019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各部门也组织了相关培训,但对广大基层财务人员来说,这些培训只是给新政府会计制度搭建了一个框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在不熟悉新制度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好科目,以便通过各种明细账直接取数来满足不同的报告使用者,这是实务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困扰基层会计人员的问题。

  3.固定资产划分不清晰

  关于固定资产,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给出的定义是: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同时也指出,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超过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在此固定资产的定义中,没有规定固定资产确认的具体金额。实务操作中,就很难做出是否确认为固定资产的决定。比如:批量购入的单位价值未达到标准的使用年限超过1年的整套奥尔夫音乐器材,其单位价值有高有低,是否记入固定资产,怎样记固定资产,这又是困扰着基层会计人员的一个问题。假如记固定资产,那么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卡片账和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固定资产明细账,登记的数量为1批。这样看,两套账似乎一致,然而报废固定资产时就会出现问题。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卡片可拆分,但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固定资产实行一物一卡,如果数量为1批,那么报废时也是1批。实际工作中,批量购入的资产,由于物品的不同特性,使用年限各不相同,不可能整批报废。如果拆分成单个记固定资产,如沙锤,单位价值只有几十元,很难提折旧。如果不记固定资产,由于是批量购入,单位价值虽小,总价值也达几万元一套,不记固定资产会造成资产流失。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这一类资产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基层会计人员左右为难。再者,财务软件中记一次固定资产卡片,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又记一次固定资产卡片,二者存在重复登记,加大了工作量。

  4.一些科目的定义不明确

  单位管理费用定义明确指出该科目核算事业单位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开展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等。其中公用经费的定义不是很明确。基层会计人员理解的公用经费是财政部门按照一定方法、一定比例计算后的金额。该金额用于事业单位为履行其职能而发生的正常开支。事业单位的业务科室会发生水费、电费、交通费、差旅费等。这些费用按照单位管理费用的定义可以记入单位管理费用,按照业务活动费用的定义也可以记入业务活动费用。财政部门核定给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是总数,并没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有按业务部门来分。如果业务科室为履职发生的费用记入单位管理费用,这就违背了专项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相分离的原则。如果记入业务活动费用,根据收入费用配比原则,该怎样确定业务活动费用及单位管理费用中的公用经费。又比如财政拨款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等科目,定义很明确,但在执行中也存有疑惑。一般来说,通过零余额账户拨款的收入肯定是记入财政拨款收入。事业单位实有资金账户收到的收入,如何确认是上级补助收入还是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例如市民政局的下属单位实有资金账户收到区民政厅的拨款,是记入“上级补助收入”还是记入“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存在争议。如果这笔拨款属于民政厅的非财政收入,则事业单位记入“上级补助收入”。如果这笔拨款属于民政厅的财政收入,那这笔拨款应记入哪个科目。

  

篇十四: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

  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作者:肖力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06期

  摘要:从2019年1月1日起试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制度,推动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在全国各地行政事业单位全面贯彻施行,我国政府会计标准体系正逐步加以完善.本文在分析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动因基础上,探讨了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的政府会计准则;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

  中图分类号:F8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20)06-0092-04

  1引言

  传统的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的政府会计难以提供政府资产与负债的存量和成本等信息,满足不了新时期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的要求.我国从2015年10月开始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会计调整和负债等8项具体准则的系列文件(以下简称新的政府会计准则)来满足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将收入、费用增为会计要素,推动政府部门2017年开始增加了财务报告编制试点,为保障基层政府部门强化财务管理、开展资源优化配置、改进资金使用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财政部于2018年3月印发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2019年1月1日起试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制度,推动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我国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并逐步得以完善.

  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强化了政府财务会计职能,优化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经过一年多实践,多数省份已经落实和部署了新的政府會计准则的实施工作,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当前业界针对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的研究多集中在制度本身的研究,比如钱红等开展了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下交通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核算研究,提出了确定存量资产价值的统计调查方案、确定存量资产价值评估方案等促进交通公共基础设施准则落地的管理建议[1].金欢开展了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对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的影响研究[2].朱顺熠以一个具体公司为例,开展了新准则下政府补助有关会计处理探讨[3],丁永志对新政府补助会计准则[4]、李建发、应唯、邱颖等对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实施开展了研究[5-7],现有文献对县级(含乡镇)基层单位的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研究不多.因此,调研并归纳总结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在基

  层单位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对规范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强化预算管理、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具有较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实施的动因分析

  2.1转变政府职能的需求推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政府职能的转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进程在不断地发展中,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政府职能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如何加强社会管理、提供更好社会服务、增强市场监管?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过程中,细化这些问题的管理越来越需要更详尽的财政资金运动的信息.信息公开、透明是服务型政府开展优质服务的必要条件.这种需求推动了政府会计制度由过去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细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范围,提供更加精确的会计信息.

  2.2有效管控政府成本的需要

  过去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核算侧重于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难以体现政府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的实情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会计信息.而依据权责发生制下建立的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会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净资产及支出等开展核算,核算收入、预算支出、结余情况,并编制收入费用报表.这些会计数据所反映的信息是开展预算执行情况、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评的基础,对管控政府成本、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3加强财政风险防范的需要

  政府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社会公众的公共受托责任,财政资金使用存在潜在风险,预算和财务报告的公开是接受上级监督检查、加强民众对受托责任的监督的有效手段.所以,在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下,加强政府资金使用和“三公经费”的会计处理,可以更好地提供政府财政资金使用会计信息,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转情况,帮助管理者及时做出规划与调整,同时也可以避免财政领域的暗箱操作和腐败问题,对降低财政资金使用风险及防范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2.4提升公共产品绩效的需要

  公共产品是相对私人产品而言,它在消费或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而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正是因为这种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完全靠市场难以实现其有效配置,即难以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优帕累托供给.要想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要共同努力,特别需要政府财政在公共产品的提供和管理上发挥有效激励作用.政府行政事业单位承担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在政府会计中增加收入费用的核算,能为开展公共产品绩效的科学评价提供依据,从而促进社会整体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3基层单位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实施中面临的问题

  3.1对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理解和领悟不全面

  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从2019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当前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特别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人手不够、经验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老一辈的财务会计人员习惯了过去那套熟悉的方式方法,思想上偏于墨守成规,难以准确把握资金循环的全过程会计处理.对权责发生制下如何去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内容和范围得调整等问题理解和领悟不到位.造成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缺乏把控措施,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时效性不强,对新的政府会计准则适应缓慢,制约了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

  3.2部分基层单位会计信息系统更新没达到要求

  当前,市区基层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相对还好,但很多县市的部分乡镇会计信息系统更新缓慢,有的乡镇甚至还在采用手工记账,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滞后直接影响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依据《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企业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实现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下的账套建立、科目更新、余额调整及补提折旧摊销等.但调查显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约有10%左右尚未完成.有的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能够生成收入费用表、资产负债表,但还不能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净资产变动表、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等需要的报表.主要原因是有的县市单位多,缺乏财政资金支持信息系统更新换代,也存在部分乡镇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还维持手工记账的落后方式.

  3.3新旧制度转换进展尚未全面完成

  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完成新旧制度转换,需要开展资产清查,规范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目前超过80%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完成了资产清查,存在少数单位开展不及时的情况;新的政府会计准则要求将基本建设会计账务纳入单位账务核算,新准则实施前,各单位基本建设的会计核算都是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目前大多数基层单位合并了基层建账.这两项工作进展尚未全面完成,主要原因是清查难度大、合并账务处理工作量大.基层大多数单位按准则要求编制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通过登记新旧账科目对照表实现了新旧会计制度转账.新的政府会计准则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但由于资产负债表中有些公式需要会计人员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做出调整,部分基层单位会计人员对此不熟悉,仅采用系统来自动生成资产负债表,表中数据的准确度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3.4基层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尚需提高

  根据基层单位新的政府会计准则贯彻落实调研,基层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也是制约新的政府会计准则顺利实施的瓶颈.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很多财务会计人员非

  财会类专业出身,从单位其他部门转入,未经过财会专业学习,仅能在收付实现制下单位业务按常规套路处理.当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准则时,需要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共同核算,财务报告也提出了较多变化的需求.

  4有效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的建议

  4.1做好制度实施的宣传与研究,增强公众对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了解

  有效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离不开人的支持与理解.只有做好制度实施的宣传与研究,才能在实施过程中避免阻碍,获得理解与支持.在基层工作实践中,民众对相关工作的懈怠或者抵触,往往最根本的原因来自民众对政策的目的、作用了解不深入、理解不透彻.抑或是遇到困难无法解决,工作不知问题所在.所以,一方面要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长效的会计制度改革宣传工作,采取政策讲解、先进经验分享、资产管理、成本费用控制等具体身边成功案例的学习等多种途径在单位内部开展共同学习,使工作人员认识到有效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不单单是会计部门内部的事情,而是政府整体改革中的大事,与每位工作人员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是要增强关于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实施问题的研究.通过组织专家学者、会计实务工作者、政府部门管理工作者等对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实施问题进行总结,开展案例研究,从实践中吸收经验,化解实务工作中的难点和困境.同时还进一步吸纳国际先进经验,积极有效地开展政府会计与内控管理研究,提升政府行政事业单位运作效率.

  4.2强化信息化手段,提升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下的信息透明度

  强化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严格按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标准,更新升级财务软件,适应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会计处理的要求.其次,还要增加新的政府公开业务会计数据查询模块,实现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下部分会计信息的公开查询,扩大信息透明度,利用便捷的信息化手段实现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的落实,保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公信力.最后,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流程的改进,实现业务财务一体化,保障在业务流程中事前预算制度的落实,事中业务过程的监督与会计数据的及时准确处理,事后快速实现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各类报表的无缝对接,减轻基层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

  4.3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推动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应用

  新的政府会计准则提出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安排,这种安排是在我国政府部门长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基础上,融合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得到的一套制度体系.有效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准则,需要在新制度的安排下完善各项账务处理,更需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在促进政府部门高效运转、实现廉洁公开监督、财政资金运用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功效与作用.特别是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能准确反映政府部门运转绩效、政府各项资金落实使用情况,能有效为各级各类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纪检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监督渠道,公开透明获取相关数据,有效监督行政事业单

  位合法合规运转,保障财政资金合理使用.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下全国各类政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统一口径,便于对外发布客观数据,为联合国机构、国际金融、国际组织等相关机构对政府信用评级提供依据,对提升我国政府的国际形象也大有裨益.所以,在全面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后,下一步重要工作就是完善各部门、各组织间有效利用会计数据的配套制度建设,处理好会计改革与政府经济体制改革、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关系.要修订完善资产管理、绩效管理、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等相关配套制度,促进财务报告作用的发挥,提升政府管理会计效能.

  4.4加强财会人员的培训,改进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人才是第一资源,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有效实施新的政府會计准则,首先必须加大基层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使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能够领悟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实施的重要性,同时还需熟悉新政府会计制度具体内容.这种培训应包括对新的政府会计准则条款的认知、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业务的实操能力和报表分析能力等内容.培训的方式可以采用当下流行的在线教育的方式,通过政府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提供免费的在线课程的形式,从实务操作的角度,对新政府会计制度进行解读.最好结合实务案例演示新的政府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使基层财务会计人员能准确地把握新的政府会计改革的理念、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下双分录核算和相关会计科目使用、业务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懂得如何开展新旧制度衔接,从而掌握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下的业务操作要领,并准确应用于实践.

  5结语

  政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权衡和评定业绩效益是促进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不管是从管理单位的视角、还是从政府机关管理的视角,都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会计核算办法,有效贯彻和落实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实施.政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与阻碍.应从做好制度实施的宣传与研究、强化信息化手段、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加强财会人员的培训等方面解决政府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新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钱红,秦义林,姜凤翼.新的政府会计准则下交通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核算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9,41(09):55-58.

  〔2〕金欢.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对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3〕朱顺熠,徐佳佳.新准则下政府补助有关会计处理探讨——以A公司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8,40(16):23-24.

  〔4〕丁永志.对新政府补助会计准则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30(05):101102.

  〔5〕李建发,张津津,张国清,赵军营.基于制度理论的政府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7,38(02):3-13+96.

  〔6〕应唯.顺应政府会计改革新形势加强政府会计研究和人才培养[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27(10):15-18.

  〔7〕邱颖.基层单位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分析报告——基于山东省烟台市的调研[J].财务与会计,2019,41(20):43-47.

  

  

篇十五: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事业单位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思考

  作者:邹紫韬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年第17期

  摘要:目前新政府会计制度已开始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之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沿用的收付实现制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政府会计制度的账务核算和报表编制较为复杂,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要求更高。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全面执行面临的问题,梳理工作执行中的重点及难点,从事业单位实际出发,进一步做好制度落地生效,提出了搭建双功能会计核算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将“实提”折旧和摊销落实到各部门、加强培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及时反馈,强化考核监督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政府会计制度

  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已不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要求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新《预算法》的要求,即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会计年度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报政府财务报告。近年来,政府不断出台与修改新的会计制度准则,一定程度上能辅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行,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待解决。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探究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促使政府会计制度更好地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服务,以推动事业单位走向长远的发展道路。

  一、事业单位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分析

  1.改革后的“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会计核算操作难度大

  随着财政部近两年关于事业单位应用政府会计制度文件的先后颁布,以2017年25号文件及2018年23号文件为主,事业单位必须依据文件中的相关规定于2019年开始将政府会计制度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该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分别采用双基础反映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两种制度,双功能执行预算会计核算和财务会计核算,双报告提供预算决算报告和政府财务报告。这种“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会计核算方式既统一会计制度、会计科目、财务报表,又保证两套制度相互衔接又适度分离。另一方面,当前功能相对单一的会计核算系统只能满足收付实现制的基本需求。如何做到既能实现权责发生制又能实现收付实现制的“平行记账”功能,需要借助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支撑,否则不仅加大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数据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新修订的政府会计制度中,新的财务核算和报表编制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而且由于两种制度的核算基础不同,还会使会计核算产生差异。

  2.折旧及摊销的核算缺乏合理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普遍采用的“虚提”折旧和摊销做法,未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计入当期支出或费用,不能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而不计提则不断拉大资产账务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影响单位内部对成本费用和资产的有效管理,阻碍政府成本核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有效推进。而且由于事业单位资产取得方式多种多样,有政府采购、自行采购、公开招标、上级划拨无偿调入等,取得方式不同导致资产初始入账价值不同,会形成资产入账价格与所得税计税基础存在差异,容易引发税务风险。

  3.政府部门编制财务报告的难度大

  随着“5+3”科目体系的引入,财务报告编制的难度不断加大,财务会计要负责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个部分,预算会计要负责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三个部分。单位应按照准则的要求,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政府决算报告,还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财务报告,以及财务报告中政府财务报告附注。财务报告的编制有一定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前财务数据无法做到全部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例如,在单位合同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按合同确认收入,与预算项目相关的资产折旧无法全额计提等问题导致编报财务报告时需对现有数据进行调整,专业判断性强,符合重要性原则的前提下人为因素难以控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二是不同核算基础与各自核算范围平行记账的工作模式,涉及现金收支业务在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分别核算,不涉及现金收支业务仅在财务会计核算,需要财务人员明白其中的钩稽关系,并编制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调节表来重点反映两种制度下的经济业务差异。三是存在附属单位的事业单位需编制合并报表,合并报表需抵消内部交易事项,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状态。编制合并报表抵消事项对于财务管理人员难度较大。

  4.财务管理普遍弱化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求越来越高,但单位普遍存在重资金使用轻财务管理、会计核算重财务核算轻监督控制的情况。单位领导关注财政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忽视预算监督及绩效考评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多以记账为主,财务管理停留在基础层面。二是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单位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三是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已习惯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核算,对政府会计制度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无法充分领悟制度内在的含义,对于制度中没有明确的业务需要财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对于平行记账处理过程中的“脑筋急转弯”需要财务人员熟悉掌握制度。

  二、加强政府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措施

  1.搭建双功能会计核算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政府会计制度以财务会计为主,然后辅以预算会计对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内的现金收支进行核算。由于传统预算会计核算存在缺陷,例如,会计信息高度分散、碎片化,仅以现金制为基础,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有关的财务信息。引入财务会计核算正好可以弥补预算会计核算的缺陷,在分散细化决算报告基础上编制反映整体财务状态的综合财务报告,在现金制基础上引入权责发生制,在反映预算执行基础上反映资产负债等信息。事业单位按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联系软件开发商及时调整现有财务信息系统,包含在一套系统下建立两套核算模式、分析調整预算会计科目期初余额及财务会计期初余额,对漏提折旧和摊销的资产进行补计提、将基建账套纳入“大账套”,实现数据正确转换。同时,单位要树立业务与财务相融合的理念,在强化财务监督职能的同时,要求财务工作深入业务层面,了解业务需求,为更好地服务业务需加强信息化建设,确保单位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满足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

  

篇十六: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措施分析为了全面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财务部相继颁发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储存货物投资与固定资产等等政府会计详细章则还有固定资产准则运用指导2017财政部下发了相应的政策制度目前我国政府会计系统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意义及应对措施分析

  作者:牛祖高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21期

  摘要:从2015年10月开始,财政部相继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六项详细准则、固定资产准则运用指导以及最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由于2019年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步伐逐渐来临,之前的会计计算方式将被颠倒重新构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迎来较多的难题。文章解析了政府会计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行改革所迎来的难题,并且指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此来促进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以及全面落实政府会计改革工作。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意义;措施分析

  为了全面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财务部相继颁发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储存货物、投资与固定资产等等政府会计详细章则,还有固定资产准则运用指导,2017年10月,财政部下发了相应的政策制度,目前我国政府会计系统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2019年将要迎来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只有深刻了解政府会计改革的作用以及自己即将面对的难题,运用全面的政策措施,才能积极响应政府会计改革,确保全新制度的高效实行。

  一、实行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作用

  《政府会计制度》运用“八要素”的会计计算模式,在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关联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为有关的决定提供了更加指明高效的信息途径。

  (一)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增强

  新制度在普通状况下,已经不再对每个行业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分类,而是经过保留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当中的常用经济业务事项,增加每一个行业的经济业务事项,把每一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结合、统一,其中规范了计算口径以及标准。统一的会计制度大幅提升了每一个部门以及单位会计信息的比较性。

  (二)会计信息关联性的增强

  新制度重新建设了会计计算方式,特征是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基于原预算会计的情况,把政府财务会计引进计算方式,运用权责发生制方法计算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业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务,提高了财务会计的能力。例如,加大收入、费用以及应收、应付款项来引进坏账准备等减值理念等核算内容。职权发生制计算方法能够精准、客观的体现政府部门的经营成本以及财务情况,为有关的决策指明高效的信息途径。

  (三)会计信息完整性的增强

  一方面拓宽了资产负债的计算范围,给住房、文物文化资产以及预估负债等资产负债计算提高了有力的保障基础,更快的加强单位会计信息的完善与健全。另一方面转变了“在建工程”的计算模式。新制度结合了在建工程”以及“基建工程”两个项目,已经不再是独立的建账,独立的计算,而是在单位的大账单中一起计算。

  二、政府资产状况精确性增强

  相应的章则以及制度的颁发,更加规范了政府资产的会计核算。

  (一)资产的确认标准得以明确

  财政部先后颁布了储存货物、投资以及固定资产等政府会计详细章则,与固有资产准则运用指导,使得资产的计算范围得以明确及规范。比如,固有资产详细章则中指明主體是为符合业务活动而需求把控的资产。只有认准了“控制”,才能了解“相关经济利益是不是有可能进入政府主体”,从而确定是不是规入单位固有资产进行计算。

  (二)精化了资产的计算方式

  与预算会计相比,政府财务会计核算运用权责发生制,要求有引入应收账款的相应坏账准备的降值理念,指明建立固有资产特别借款本息资本化以及经费化难题,使得财务结果能够切实准确的体现政府资产情况。

  (三)资产计算范围的扩增

  新制度又多了公共基础建设、文物文化资产以及保障性住房等资产的计算方面;为精准的计算单位自己开展的无形资产成本加大“研发支出”项目。计算范围的拓宽,有助于精确体现政府的真实情况,为有关决定指明高效的信息途径。

  (四)绩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新制度依据权责发生制核算财务会计,把每一项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费用化”,准确的体现了单位的运行经费以及施政的成本,有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在制度的情况下不能展现单位经营成本,单位多数绩效指标以及脱离实际情况的相关问题也得到了高效的解决。运用了政府会计改革的机会,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改善绩效管理以及评估制度,以此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使得政府的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行政事业单位要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

  政府会计改革工作要想顺利实行就一定需要全体会计人员的一起努力。一方面要提升学习宣传的力度。单位要积极让财务以及相应人员仔细学习《政府会计制度》,把握制度的每一项规定,了解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要加大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单位要不停的运用教育、交流培训以及实践锻炼等方法使得财务人员积极寻找学习的机会,更快的掌握新的知识构造,提升专业化知识水平。最后是要加大会计人才库建设的力度。在单位如果有员工不符合需求的状况,可以主动的引入外部专业人员,为单位带来一股新的力量,提高单位活力,强壮人才队伍。

  (二)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

  会计信息系统是成功实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必需“条件”,每一个部门以及单位都要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建立。一方面是单位财务领导及财会主管等有关人员要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提升政治地位,加强组织领导。严肃认真的对待会计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的工作,使得升级改造工作稳健完成。另一方面是单位内部以及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与软件开发商保持时刻的联系,指明升级改造的要求,为政府会计改革工作的顺利实行提供坚实的后盾。

  (三)精准划分合并以及抵消范围

  绘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之前要精确划分合并的范围。第一、每一个行业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制度以及章则对相关资产以及负债的认知、量度标准科学确定单位资产、负债计算范围,保证数据的精确及完整,为政府财务报告的绘制提供基础。第二、要科学合理的划分合并范围的标准。基本章则指明: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政府部门的财务情况以及运作情况等相关信息,展现政府部门会计主体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所以,合并范围的标准要考虑“受托责任”理念。除此之外,我国政府部门资产数量十分巨大,为了完全的展现政府部门的资产情况,划分范围标准还要把“控制”理念纳入思考范围。因为我国公共部门以及政府资产的丰富性,导致界划分合并范围时不能做到完全覆盖,严重者还会出现与相关章则违背的状况,这就要求在合理划分范围内指明补充要求,来有效的解决有关的问题。

  合并报表的主要环节是绘制内部交易抵消操作。按照我国政府部门特征,内部交易涉及政府部门上下级之间、政府与政府部门之间、政府每一个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下级单位间等业务的来往沟通,业务量大且繁重。在进行内部抵消操作时要求会计人员对详细业务进行判断选择,来决定哪些业务需要进行抵消。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会对合并报表提供信息的高效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政府要加强对绘制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的培训支持,以此来提升政府部门划分财务报表绘制工作的能力。

  (四)强化资产管理配套制度建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方面要加大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要明确每一个部门以及人员的相关责任,弄清工作流程,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科学建立工作岗位,保证做到不相联系的岗位互相分离,营造相互制约以及监督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是建设资产管理制度以及按时清查制度。运用资产记录、实物保管以及按时盘点等方法,保证账实、账卡、账账相符合以及资产信息完善。第三方面是最大限度运用信息化手段,把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高效结合起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力度。

  政府会计制度的制定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创新的重要步伐,开启了我国政府会计工作的新征程。与此同时,新制度的实行也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了不少的难题,每一个单位只有了解自身情况,提升思想意识,对新的会计准则进行探讨和学习,运用有效的方法,才能使政府会计改革工作稳健实行,促进我国政府会计事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强.基于政府会计制度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8(21).

  [2]余秀春.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探讨[J].中国市场,2018(33).

  [3]]罗虹.关于新政府会计制度应用的几点思考[J].财会学习,2018(28).

  [4]吴虹兵.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資产折旧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9).

  [5]丛理玉.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析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J].交通财会,2018(10).

  (作者单位:会泽县水务局)

  

  

篇十七: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即《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本文剖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借助新制度改革的重要历史意义,探讨行政事业单位该如何重新进行定位、财务人员应如何面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如何真正顺利平稳有效地过渡到新会计制度账务模式中,旨在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现新旧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衔接提供有价值的借鉴,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前必须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新制度执行前必须要梳理好工作,科学地分析在新制度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列出详细的清单,向领导汇报

  宋仁姣

  摘要自2019年1月1日起,我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即《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积极执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剖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借助新制度改革的重要历史意义,探讨行政事业单位该如何重新进行定位、财务人员应如何面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如何真正顺利平稳有效地过渡到新会计制度账务模式中,旨在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现新旧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衔接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新政府会计制度问题应对策略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会计领域中主要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这种核算方式主要反映预算收支的实施情况,无法真實客观地反映出政府的运行成本,也无法充分体现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并且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着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总预算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各项内容交叉、核算口径不统一,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传递信息等可比性差,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质量不高。为了加快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进程,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体系和综合财务报告体系,我国财政部先后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制度》等。由此可见,探讨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问题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缺乏关注

  .

  会计制度的改革必须获得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高度关注。但是目前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其缺乏应有的关注。新政府会计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支持,需要购买安装新系统软件并获得相应的网络支持,但这一问题在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执行新制度需要配备相应的电脑设备,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仍在使用配置不达标的电脑设备。

  (二)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效果不佳

  在新制度执行前,虽然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都积极参加了相应层级组织的相关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例如部分财务人员是非财会专业工作者,没有系统地学习财务会计知识,专业素质能力较低,不懂权责发生制等企业会计知识,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不到位、学习不透彻,对权责发生制的运用较生疏,参加培训就像听天书,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学习效果。

  (三)新旧制度衔接工作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前必须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在新制度执行前必须要梳理好工作,科学地分析在新制度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列出详细的清单,向领导汇报。但是目前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并未做好这些工作。例如清产核资流于形式导致账实不符、新账设置标准不清晰、数据对接口径不一致、资金结存与结转结余的对应关系难以理清等。

  (四)账务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已经习惯使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缺乏运用新会计制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出现账务处理错误。例如在核算应付职工工资时代扣代缴的五险二金,大多数单位通过“其他应付款”进行核算。

  (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待完善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一年以来,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经过一年的运行,有的基层单位发现会计核算系统(用友GRP-U8行政事业内控管理软件)的报表模块的明细数与合计数不一致,资产负债表与收入费用表存在逻辑错误;固定资产模块设置与新政府会计制度相背离(设置净残值1%),导致固定资产折旧不准确;财务会计只有功能分类科目,没有经济分类科目,导致非预算管理现金流入流出事项记账时不能细分到具体类别,不便于查账;等等。

  .

  三、行政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建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应高度关注此次改革,加大对会计制度改革的宣传力度,并在单位内部做好协调工作,支持财务部门顺利完成改革。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认真落实“五保障”(组织领导有保障、工作人员有保障、工作经费有保障、设施设备有保障、问题解决有保障)措施,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奖惩分明,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为改革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

  (二)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针对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上级部门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为财务人员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例如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考虑账务人员的专业成长,有计划有目的地派财务人员到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等专业培训机构学习,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便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同级财政部门在本土培训讲师欠缺的情况下,与异地有实力的专业培训机构合作,请他们到当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升会计的业务能力,确保财务人员能够有效掌握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熟悉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和收付实现制下的预算会计核算模式,满足政府会计制度中会计核算的需求;建立QQ群和微信群,为广大财务人员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实现“零费用,24小时业务学习培训不打烊”。

  (三)厘清思路,实现新旧制度的有效衔接

  为了确保新政府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顺利实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状况,厘清思路,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以此来全面提升账务处理的质量。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资产清查工作,对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清理核实,并准确分类,为后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实现无形资产摊销、确定权益等做好准备;本级财政部门根据区域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薄弱、业务共性等情况,设置行政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和新旧制度科目余额分析衔接表等资料,分发给各单位的财务会计,在实际操作中参考使用,确保数据对接口径一致、准确无误。

  (四)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做好账务处理工作

  .

  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准确把握新制度的规定,正确运用会计信息资料做好账务处理工作。例如在核算应付职工工资时,以前各单位职工工资集中在财政统发中心发放,单位只进行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比较简单;现在职工津贴部分由财政拨至各单位发放,五险二金及个人所得税由单位代扣代缴,应该根据新制度的要求按照“一分二扣三发放”的方式,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各行政事业单位应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加强本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以确保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例如某行政事业单位借助用友GRP-U8工程师、用友强大的团队,共同讨论核算系统现阶段不成熟的地方,及时完善系统中各模块的功能;对于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的地区,财政部门集中采购网络版的会计核算系统,通过统一设置新账、个别调整的方式,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减轻财务人员负担。四、结语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努力进步,充分利用此次改革的机遇,多层面、多角度地体现出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将此次改革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工作中强化改革创新的理念,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完成每一项任务,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为永州市新田县财政局)参考文献[1]董凤云.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财经界,2019(6):65.[2]习永凯,肖刚,喻凯,等.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折旧辨析[J].财务与会计,2019(7):75-76.[3]牛祖高.实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意义及应对措施分析[J].财税金融,2019(21):92-93.

  .

  

  

篇十八: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新政府会计准则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

  革的思考

  作者:胡彦秋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25期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全球化竞争的不断开展,导致我国的事业单位组织产生了经营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单位经营模式。政府会计制度发生了变化,在基础上要加强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管制度。本文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形势,以及当前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政府会计制度不断改革,事业单位中的微观财务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微观财务管理是研究单位中各个方面的财务职责,财务权利以及财务利益上的划分与确认。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在近几年得到了持续的发展,这也是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客观需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表现出的关于内部成员以及外部资源在权利职责以及规范制度上的总和。

  一、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按照决策管理权的分放程度,能够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以及相融型财务管理模式。

  (一)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普通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如何掌握好财务管理的集权和分权力度,成为了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难题。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财务集中管理能够提升财务控制能力,已经成为事业单位与企业集团的主流方式。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将内部资源进行集中整合,提升整体优势,实现资源一体化整合的规模效应,并且促进组织结构重整的管理协同效应以及信息共享效应,呈现出更加强烈的整体竞争优势。通过施行集权制财务管理,能够保障实施权利与数据的集中,有利于集中使用有限的资金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便于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共同战略。建立以集权制为主导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逐渐形成全面、综合、系统的财务集中管理体系,加强对财务的控制能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保持发展潜力。但是这样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果过度集权,就会导致子单位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丧失在工作中的自主性以及活力,而过度分权也会导致出现财力分散的情况,会使财政较难控制。因此,需要掌握好集权式财务管理的力度。

  (二)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是按照财务管理事务中的事项重要性,对各个下属单位以及成员单位进行财务控制管理与决策权上的合理划分,只是为各下属单位提供具体的战略方向。这种财务管理方式最大的特点是下属单位具有充分的财务管理权利,而母单位只是对子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時提供指导与意见。

  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将财务管理责任以及财务决策权分配到各个子单位中,单位与子单位之间在财务管理以及经营管理上相对保持独立,在工作中一般不会主动的干预子单位的财务活动以及生产经营,只对子单位在运行过程中的生产经营目标进行控制。财务管理工作中子单位能够充分的进行财政设置、资本融入以及资金的投入使用等方面工作,根据具体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自身情况来获得更大的财务决策权。

  (三)相融式的财务管理模式

  相融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在分权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集权管理,将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资金筹备、资金运用、资金回收以及资金分配进行一体化的管理,使用资金来进行市场竞争,并进行自下而上的多层决策。相融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本质上是将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相结合,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使用集权与分权的相互配合实现财务管理中各个方面上优势的统一与结合,来激发单位中各个层次管理者的责任感与积极性,从而推动单位在完成集体的经济目标上获得更多的责任感,使单位工作能够获得协调性与高效性。相融性财务管理模式是为了解决集权式与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在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而形成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

  相融式财务管理模式,能够根据母单位在集权程度上的不同来合理的进行财务工作上的决策。可以以集权为主,分权为辅的形式进行管理,也可以以分权为主,集权为辅的形式展开管理。集权为主,分权为辅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体现集权式财务管理中的优点,也能够避免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子单位在生产经营中缺乏积极性。

  上述的三种传统传统财务管理的模式,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各有利弊。在管理中,选择集权或者分权管理,并把握好集权分选的程度是一项长久的难题。财务决策权在管理中集权或是分散,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应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选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是否能够有效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对发展作出的贡献视为评价标准。

  二、当前背景下财务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旧财务管理模式不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将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将来的发展。会计准则的提出,是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事业单位应当及时调整财务管

  理模式,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由于新会计准则的提出使旧财务管理模式受到了一些影响。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使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迎合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在新会计准则的提出后,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风险管理、盈余管理、财务目标以及核算体系四个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旧财务管理模式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事业单位需要充分了解新会计准则要求,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改进。加强对财务监督的重视程度、优化会计处理流程、加强财务控制水平。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升级,增加自身对新会计准则的适应性。

  (二)财务资源较为片面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条件下,战略性资源已经逐渐的发展成为了人力资源以及客户资源,这类资源统称为软资源。软资源并没有在当今的单位资产负债表上进行明显的记载,但是它们却是单位价值的重要体现。当前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资源较为片面,会弱化财务管理能力,只是追求物质上的价值以及保值,一味的增强目标上的资源分配,不利于事业单位产生核心竞争力,也不低于持续的维持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三)财务管理机制效率低下

  财务管理机制能够对事业单位行为主体中的责任权利与利益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主要的功能是协调各方面之间的财务与利益关系,提升财务运行效率。传统的财务管理机制中,物质的资本逻辑是运行制度的前提条件,将事业单位的利益最大化是传统财务管理制度中重要的目标,但是单位是资源的整合体,资源是保证单位能够稳定的发展与生存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是只有事业单位领导层和相关部门能够向单位不断的投入资源,也有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之间形成了相互合作的价值创造系统,所以事业单位并不是唯一的权利拥有者,要将财务管理权利在关键的利益者身上进行合理的配置。

  三、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策略

  (一)结合新会计准则要求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伴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让财务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并且对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优化完善。首先,应当促进内部财务制度的优化改进,将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细化,并且制定相关的工作标准,明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职责。使各类标准和制度保持规范化,同时提升监督作用,将其落实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去。通过采用适合的措施将风险的发生几率进行控制。不同的工作任务需要保持不同的工作方式,采用相应的标准规范作为工作行为的依据,优化岗位规范原则。也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建立贴合实际的岗位轮休制度,提升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的监督作用。其次单位应当建立内部会计评价规范体系。在一定的时期内,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了解到内部审计制度的优缺点,以便及时进行优化完

  善。在进行内部审核活动时,应当采用监督管理方式,让单位的各项规范制度能够落实到工作进程当中。最后,对单位的资金流动、资产负债情况、财务杠杆指数等进行对比分析,判断单位发展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风险,这样可以及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将单位的风险损失率降到最低。

  (二)树立大数据时代特征的财务管理思想

  思想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动作。在大数据时代下,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复杂的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处理手段。当前经济发展迅猛,在市场中面对激烈的竞争,为了让自身保持强势的竞争力,需要及时转变思想,树立具有大数据时代特征的财务管理思想。在单位的发展过程当中,将财务管理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让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出更大的影响。通过财务信息的分析梳理,为单位给予决策信息,同时将单位的经营情况,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是单位决策者能够确立正确的发展计划。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单位财务部门应当将大数据这个技术概念纳入财务管理工作中,使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由于市场竞争形势的愈演愈烈,想要提升单位的规模和视力,应当树立先进的财务管理思想。在大数据的运用过程当中,借助于数据分析结果为单位带来可靠的市场信息指导,这对单位的发展决策具有印证作用。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

  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应当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进而打造一个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财务管理队伍。在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对技术性人员的培养,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人员能够得到完善的落实。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讲述专业培训课程的必要性,使他们能够正确了解到自身专业能力对相关工作的影响。要求每一个财务人员都参与到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并且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当中,在工作当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掌握更加全面细致的业务知识。并且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强加财务管理人员在行政单位中的影响,令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起来良好的带头作用,为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为了保障财务人员能够良好的处理各项工作,不仅需要他们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还需要他们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在工作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责任意识的推动下,促进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为行政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给予促进作用。

  (四)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审查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不仅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树立大数据时代特征的财务管理思想、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还应当积极进行对于财务工作的检查。行政单位应当根据财务部门的内容展开详细的审查,根据相关检查制度的相关要求,组织合理的检查小组,确保每项工作能够合理的顺利进行。例如成立财务工作内部审计小组,对岗位工作展开全面的检查。针对财务工作的规定流程和管理给予监督作用,在行政单位产生的各项费用、开支

  的具体审批做好想要的检查工作,保证工作过程中的公平、公正与公开,不允许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并且对检查人员的各项行为进行严格的要求,以免检查人员自身行为的不规范出现纰漏与疏忽影响到之后的检查效果。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认真检查部门负责人的签字情况,保证每项资金的审批能够迎合流程的规定。在检查财务部门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并且在開展财务部门的专项检查活动过程中,需要在自检过程中给予合理的指导。行政单位中的内审人员应当在相应的工作时间,对阶段性工作的实施进度给予关注。在完成了检查工作之后,以通知书面的形式将财务工作的审查情况呈交给单位领导,使其能够成为单位领导决策制定的参考文件。

  (五)落实财务公开

  为了提升行政单位财务管理能力,避免工作中由于错误和疏漏造成工作失误,并且防止有人利用管理漏洞影响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在积极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开,让广大的单位职工起到群众监督作用。财务公开的目的是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归入到社会舆论监督体系当中,带来群众监督作用。需要在不涉及到机密的情况下将财务状况给予透明化,特别是与群众有密切关系的财务支出。通常情况下,财务公开的内容会包括财务的收支、预算、固定资产、基础建设投资等方面。实现财务管理公开的方式可以为单位公共网站、单位公示栏等等。

  (六)明确财务管理各个岗位的职责

  在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每项工作的推进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并且能够符合法律法规。为了保证每个财务管理人员都可以保持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应当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使每个工作人员能够都了解自身的作用与责任,进而增加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创新意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应当坚持制度化与规范化,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保证各个工作环节的规范,使每项工作能够顺利衔接,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节奏不断的加快,创新在单位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的财务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要及时的进行创新财务管理方式,促进事业单位更加完善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不断提升,为财务管理方式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所以要积极地对财务人员进行结构优化,使用信息技术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做好风险评估实施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作者单位: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2020年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精准防控对策研究》,编号:Djsz202014。

  

  

篇十九: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

  作者:暂无来源:《理财(市场版)》2021年第7期

  编辑:赵新江邮箱:licaibianjibu@163.com

  文/秦晓阳

  在对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改革过程中,事业单位除了要做好做精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更要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政府业务工作的影响有正确的认识,在财务管理方式、财务制度制定与执行方面都要相应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规范有序地开展财务管理,与时俱进,迎接挑战。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概念

  所谓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指的是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及执行各种事业规划中,对其中出现的各项经费进行筹集、运用、报销与管理等一系列操作的总称。就事业单位管理而言,财务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其以财经法规制度为依据,并遵循财务管理的原则,对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组织,并对业财关系进行处理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主要由单位预算管理、支出与收入管理、负债与资产管理等多个部分组成。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要严格依照规章制度相关要求实施会计核算、编制预算会计报表及财务报告等财务资金管理工作。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意义

  新政府会计制度是根据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情况所实施的一项有效举措,在显著提升政府会计信息质量、预算管理水平与财务管理水平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全面开展绩效管理、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政策支撑作用,另外,对于促进我国政府会计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实现更好的发展,事业单位需要尽快与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相适应,不断完善自身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

  1.提升财务会计水平,改进预算控制方式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系统中对平行记账模式进行了明确,并与企业会计准则相结合积极优化了财务会计体系,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信息,明显提升了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业财联系性。资产负债范围的调整有助于更真实、准确地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实际价值反映出来。此外,通过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还积极完善了核算方法,进一步对预算与财务会计进行融合,有效补充了原有的预算控制不足,改进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方式。

  2.提升了财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

  新政府会计制度构建了预算与财务会计既适度分离又存在着一定联系的会计核算模式,严格遵循双基础、双报告与双功能的原则,将预算与财务会计融入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基于收

  付实现制将权责发生制引入其中,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财务运行情况和运行成本,进而准确反映出单位的管理情况等,使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实现了大幅提升。

  3.有利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从短期来看,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一定的风险挑战,但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平衡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资金管理,对于财务数据准确性的要求更高,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体制,有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单位进一步的发展。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1.技术压力较大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传统的会计工作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实施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以往的核算方式和财务管理制度会出现与新政府会计制度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技术压力。自2019年以来,虽已经过较长时间的实施与应用,部分部门仍然存在核算不规范、制度衔接不畅等问题。

  2.对内部管理要求更高

  通过对政府会计科目设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权责发生制位于探索与完善时期,但新政府会计制度仍较多地引入了企业会计标准,如将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纳入,将长期投资理念纳入权益法规划等。与此相适应,事业单位原有的内部管理体系在适应政府会计制度标准上就显得不够严格,许多地方还存在着不确定性。部分工作只有理论上的说明,缺乏具体的规定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3.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与新政府会计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水平,不能准确识别和解决新型问题。如果单位负责人对资金的监督不够重视,或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发现和避免可能存在的漏洞,就会导致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处于被动、僵化的局面。

  4.缺乏管理型会计

  随着财务智能化被广泛应用,传统的财务核算模式将由财务核算智能化逐渐所取代,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也标志着财务人员的角色将向复合型、管理型转变。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大多是基础会计人员,从事财务核算、财务监督等基础工作。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使得单位会计人员发展转型的意识还相对薄弱。如何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加速财务管理的发展,使财务人员从基本的财务工作向管理型、复合型角色转换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改善财务管理的建议

  1.加强单位配套制度建设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深刻认识到实施和有效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将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纳入其年度核心任务,不断完善其工作机制,并提供财政资源予以支持。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实施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高效、高质量改革。

  2.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遵循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在具体实施中,对初始会计业务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评估。首先,依据财务平台代码规则建立符合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的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其次,通过使用会计业务系统的大数据平台,自动生成财务报表、推送相关财务信息,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与部门决算报告相结合的分析应用系统模型。

  3.加强预算管理建设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应更加清醒认识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定期召开预算会议,深入了解预算的执行和编制情况。协调各部门积极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及时提供所需的资料和信息。在日常工作中,明确只有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预算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财务事务的发展。

  4.加强培训,强化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篇二十: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浅析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作者:岳胜明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年第12期

  摘要:我国现行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基本上形成于1998年前后,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主要以提供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决算报告为目的,无法准确、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情况及实际运行成本。为了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财政部制定了新的统一的政府会计制度,并规定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队伍建设;财务信息化

  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正式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笔者对事业单位如何执行好政府会计制度进行研究。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及意义

  1.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基本上形成于1998年前后,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主要以提供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决算报告为目的,无法准确、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情况及实际运行成本。为了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大改革举措,2014年8月31日发布的新《预算法》要求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现行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改革。

  2.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意义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将建立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会计体系,会计主体既提供决算报告又提供财务报告,全面、清晰反映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及财务状况,增强财政透明度,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财政财务信息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需求,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和提高政府决策能力,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事业单位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困难

  1.各部门认识不统一,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不配合

  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职责划分比较清晰,人员岗位与工作内容相对固定,容易形成惯性思维,认为会计制度实施自然是财会部门的责任,与其他部门无关。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动实施不仅对财会部门有影响,对物资采购、资产管理、人力等部门也有影响,如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对“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进行分类核算,而如何准确划分相应费用则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配合。

  2.财会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综合能力不强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对预算会计比较熟悉,对财务会计的核算要求相对陌生。同时,受事业单位体制影响,大部分财会人员竞争压力小,对自身的素质缺乏清醒的认识,放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与时俱进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而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人员业务能力要求更高,财会人员除了要具备预算会计知识

  外,还要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等业务知识,并具有较高专业判断能力和与相关部门协调的沟通能力。

  3.账务处理科目多难度大,会计报告编制更复杂

  (1)会计科目增多,核算难度加大。为在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实现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双重功能,新政府会计制度规定了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5个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3个预算会计要素,并相应设置了103个一级会计科目(财务会计77个,预算会计26个),会计科目更多、更细,核算难度加大。

  (2)账务处理“双分录”,工作量增加。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当有涉及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经济事项同时发生时,必须通过“双分录”的处理方式,如:某事业单位取得销售收入1000元,增值税170元,其会计分录应为:

  财务会计:

  借:银行存款1170

  贷:经营收入100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1170

  贷:经营预算收入1170

  “双分录”虽确保了会计主体的账、表相符,可实现同时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但这种核算方式却增加了财会人员的工作量。

  (3)编制“双报表”,工作更复杂。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除按财政部要求编制决算报表外,还应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财务报表。对于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因核算基础和核算范围不同所产生的本年盈余数(即本期收入与费用之间的差额)与本年预算结余数(本年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的差额)之间的差异,通过编制“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的差异情况说明”在附注中进行披露。有下属单位的,还要合并抵消内部交易事项,按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同时编制决算报表和财务报表的“双报表”模式,使得财务报表编制工作更为复杂化。

  4.现有财务信息系统无法满足工作需求

  目前事业单位使用的财务信息系统普遍存在核算功能单一,缺乏对资产管理、人力、预算管理等模块的集成,系统版本老旧,同一主管部门下各单位财务系统不统一等问题。无法实现新会计制度对“双分录”、“双报表”的要求,大大增加了财会人员的工作量,严重阻碍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

  三、事业单位在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进程中的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

  事业单位自身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全体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明白新制度实施不仅仅是一个单位的会计核算的问题,背后关系到提高整体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积极配合,确保新制度顺利实施。

  2.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多渠道提高业务水平

  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多渠道提高财会人员业务水平。对外,可以充分利用人事政策,引进具备综合处理能力和爱岗敬业职业理念的优秀会计人才充实财务队伍。对内,应积极引导财会人员提高思想觉悟,加强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培训,学懂制度原文,弄通制度原理,做实制度落地。

  3.统筹做好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

  事业单位顺利实施新会计制度,财务信息化无疑是必备“利器”。事业单位应结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和本单位具体情况,统筹做好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首先,财务信息化系统应全面支持“双功能、双基础、双分录、双报告”的新模式,预置和启用预算会计及财务会计核算科目,实现预算、执行、财务核算、报告一体化的管理,充分发挥信息化智能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应集成人力、预算、资产等管理模块并兼容单位现行相关管理系统,实现系统无缝衔接和数据共享,避免因系统变更导致数据无法使用及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最后,事业单位应尽力规避信息安全漏洞,财务信息系统要符合国家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切实保障信息安全。

  

推荐访问:关于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 会计制度 实际应用 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