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17篇

时间:2022-11-09 08:30:05 浏览量:

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17篇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15届中央委员会第5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文中首次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17篇,供大家参考。

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17篇

篇一: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15届中央委员会第5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文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认为文化产业是为人们提供文化产品以及为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提供物质设备和智力服务的经济行业

  文化产业概念梳理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先后把文化产业提升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产业。自2000年我国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然而,国内外对文化产业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文化产业的定义五花八门,这种混乱阻碍了相关的学术交流,也不利于文化产业实践的推进。因此,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的文化产业定义的基础上,从学术角度定义文化产业,既有助于深化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乂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国际视域中的文化产业概念学术界大多认为,“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这一概念在1944年首次出现于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共著的《文化产业:欺骗公共的启蒙精神》(ThecultureIndustry:EnlightenmentasMassDeception)—文,该文后来收入《启蒙的辩证法》。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并没有给文化产业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们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里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和消费文化产品的现象。在他们的语境中,“文化产业”是一个否定性概念。后来,“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意识形态功能被剔除,用来特指一个新的产业类别,被广泛运用于各国文化产业的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发展历程1、“文化工业”一词是由英文CultureIndustry翻译而来,“文化工业”是由法兰克描学派的主要代表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提出的,并对此现象持一种批判性立场)。当时的美国文化就被人称为“文化工业”2、1990年美国开始实施对各类传媒的“非管制化”政策,超级传媒巨头不断出现并进军国际市场,欧洲一些国家在文化上感觉到威胁,提出了“文化产业”概念,作为一种国家应对战略。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已经把文化发展钱略变成了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因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普遍积极的回应与认同。有些西方学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把文化产业定义为生产文化意义内容的产业。因为在文化人类学看来,一切人类的物质遗存物都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都承载和述说着某种文化意义,人类的一切精神和物质活动都具有传达社会意义的“符号”作用。这是一个较为抽象巨概括力较强的定义。根据这一定义,文化产业的外延可有大小不同的三种悄况,同时也可看作是文化产业概念演进的三个发展阶段:1、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和销售,如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音乐创作、工业设计,以及其他创造性的文化艺术活动乂如艺术场馆、博物馆、演出、文化娱怎活动等。这一含义接近于我国过去一直说的“文化艺术事业”。这是文化产业的狭义概念。2、承载文化意义的产品的复制与传播。山于复制技术的进步,新闻出版业、影视业、音像业等已发展为文化工业。这个概念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产物,首先形成于本世纪初的美国等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逐步受到其强大影响。3、赋予一切生产活动和产品以文化标记。这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在这一时代,非物质性的、信息符号的交换与消费将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竞争的主要领域。文化产业发展到最高阶段,由于文化、知识的泛化、融合,文化产业趋于消解。国外研究者观点:澳大利亚麦觉里大学教授、前国际文化经济学会主席大卫•索斯比(DavidThrosby2001)认为:文化产业就是“在生产中包含创造性,凝结一定程度的知识产权并传递象征性意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他在《经济与文化》一书中用一个同心圆来界定文化产业的行业范畴。处于同心圆核心并向外辐射的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视觉艺术、工艺等创造性艺术;围绕这一核心的是那些具有上述文化产业的特征同时也生产其他非文化性商品与服务的行业:电影、广播、报刊和书籍等;处于这一同心圆最外围的则是

  那些有时候具有文化内容的行业:建筑、广告、观光等。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众文化研究所执行主席贾斯廷•奥康纳(JustinO'connor)认为:文化产业就是

  “指以经营符号性商品为主的那些活动,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于它们的文化价值「包括传统的文化产业:广播、电视、岀版、唱片.设计、建筑、新媒体;传统艺术:视觉艺术、手工艺、剧院、音乐厅、音乐会、演出、博物馆和画廊。

  英国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学者安迪•C•普拉特(AndyC.Pratt)认为:文化产业与以文化形式出现的材料生产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活动有联系,在全球化时代构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包括内容的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和交易四个链环,相互交融构成庞大的文化产业生产体系。这一分类隐含了对构成文化创新产业的单一活动间的相互依赖。

  美国学者斯科特(AllenJ・Scott)认为,文化产业是指基于娱斥、教育和信息等□的的服务产出,和基于消费者特殊嗜好、自我肯定和社会展示等目的的人造产品的集合。

  美国学者提摩•坎泰尔认为,文化产业是“指那些使用同类生产和组织模式如工业化的大企业的社会机构,这些机构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o

  国家或组织对其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结合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是无形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受到著作权的保障,其形式可以是货品或服务,包括文化遗产、出版印刷业和著作文献、音乐、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频媒体、视听媒体、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和游戏、环境和自然等10类。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第三版):(1)文化内容发源(书籍、音乐、报刊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出版、软件咨询和供应、广告业、摄影活动、广播电视、戏剧艺术、音乐和其他艺术活动);(2)文化产品的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电视广播发射器和电话机装置的制造、电视广播接收器、磁带、录像机装备和附件的制造、光学仪器和摄影仪器的制造、乐器的制造);(3)文化内容的翻印和传播(印刷业、录制媒体的再生产、电影和录像的制造与发行、电影放映);(4)文化交流(其他娱圧业、图书馆和档案活动、博物馆活动、历史遗迹和建筑物的保护)。欧盟(内容产业):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包括各种媒介上所传播的印刷品内容(报纸、杂志、书籍等),音像电子出版物内容(联机数据库、音像制品服务、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内容(电视、录像、广播和影视),用做消费的各种数字化软件等。加拿大:(1)信息和文化产业(出版业、电影和录音业、电视广播、因特网、电信业、信息服务业);(2)艺术、娱乐和消遣(演艺、体育、古迹遗产机构、游乐、赌和娱乐业)。美国: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和传播,包括:(1)文化艺术业(含表演艺术、艺术博物馆);(2)影视业;(3)图书业;(4)音乐唱片业。澳大利亚:(1)文化遗产和古迹,如博物馆、自然遗产和保护、图书和档案馆等;(2)艺术活动,如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和印刷,表演艺术、音乐创作和出版,广播、电视和电影等;(3)体育和健身娱乐活动;(4)文化产品的制造和销售;(5)其他文化娱乐类。英国:“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和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统属文化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电视和广播、表演艺术、出版和软件等13个部门。法国:定义为“传统文化事业中特别具有可大量复制性的产业”o荷兰:以及服务的政策H标的不同,从四个层面来定义文化产业。第一,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价值或文化意义为基础的生产活动,这是最综合、最广义的定义。第二,文化产业是指艺术创作、传统的和

  现代的艺术作品、艺术展览和文化传播活动。第三,文化产业是指与商业运作、听众和观众规模以及文化和艺术作品的传播扩大能力有关的商业活动。第四,文化产业即指文化企业,把文化和艺术的创作看作是企业的行为,这是最狭义的定义。

  曰本:文化产业统称为娱乐观光业日本将文化产业划分为三类1、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2、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文艺演出、体育竞技等其他商品和行业3、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演、形象设计等。

  韩国:与文化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有关的产业:影视、广播、音像、游戏、动画、卡通形象、演出、文物、美术、广告、出版印刷.创意性设计、传统工艺品、传统服装、传统食品、多媒体影像软件、网络及其相关的产业。

  二.国内视域中的文化产业概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慢,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内的文化产业定义大多是在借鉴国外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文化产业概念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谓的“三产”发展而来的。“三产”原是指企业用来安置下岗富余人员的服务性部门和行业,主要表现在以餐饮带娱怎的娱圧业方面。文化系统办的餐饮娱乐也往往统称为“三产X这与文化事业单位的划界是清楚的。而现代所谓文化产业不仅从表面形式包容了以往“三产”和“文化事业S而且其基本性质与特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文化产业遵循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管理,己今非昔比。1、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15届中央委员会第5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文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认为文化产业是为人们提供文化产品以及为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提供物质设备和智力服务的经济行业。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2、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3、2004年5月,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分类》,该文件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这一定义表明,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是提供文化、娱圧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此外还包括有关联的活动。4、2004年10月,文化部下发的《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o这一定义强调了文化产业是一个经营性行业。5、2006年12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制定发布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该文件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O国内研究者观点在国内学术界,研究者在回顾国外文化产业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了文化产业。《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从两个方面来定义文化产业: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

  务的一系列活动。这是一个从产品性质和经济过程两方面所下的典型的综合性定义。中国社科院专家认为: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

  它的H标。前一个定义把“提供物质设备"的行业也归入文化产业,这一点与美国不同,美国是把它归入传统制造业的。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落后,还不能与传统制造业分离的现实;后一个定义中“提供精神产品”一语大有深意。“精神”与“物质”相对,是一种传统的对事物二分的观点。称“精神产品”而不称“文化产品S除我们的学术理论水平所限外,部分原因是因为“精神”一词更能突出文化产品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比“文化”一司更经能体现文化产品的精神文明特征。这是山我们的社会制度性质影响和决定的。山于我们的文化产品要体现社会的主流思想、主流文化,即体现“三个代表笃因此,我们文化产品的范围在理论上要比西方文化产品的范围要狭窄。

  胡惠林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该定义对产品精神范畴的强调,使具有文化涵义的诸如文化用品等被忽视了,缩小了文化产业的范围。

  至塑认为,文化产业就是国民经济中生产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单位的集合体。该定义借用了产业的概念,但只重视了生产环节,忽视了构成产业活动的诸如流通、销售等环节。

  邓安球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为市场进行创造.生产、流通、销售具有文化含量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之有联系的各种支撑、参与等活动的集合。这个定义突出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

  迫也:我国的文化产业应包括原有文化事业体制下的一些行业,也应包括活跃于市场经济中的新兴行业;应涵盖生产、销售、消费的各个环节,并把跨越于二、三产业的一些行业纳入文化产业的体系中来,包括国有、集体、个体、股份、独资、合资等多种体制。据此观点,对文化产业从性质仁进行分类,就可形成一个门类较为齐全、能反映现代社会特征的文化产业结构体系:

  政府定义根据我国L1前对文化产业所确立的内涵,文化产业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三类1、文化产品的制造业,如图书、报刊印刷、影像业,等等。2、文化产品批发与零售业。3、文化服务业,如大众娱乐业、文艺演出、信息服务业等。我国查港地区的创意产业界定基本上秉承英国模式,但加入了创意产业生产系统及社会与象征意义的交流与生产,将创意产业定义为一个经济活动群体,开拓和利用创意、技术及知识产权,生产、分配具有社会及文化意义的产品或服务,以创造财富,增加就业机会。宣澧地区的行政院在其公布的创意产业发展计划□中,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能创造潜在的财富和就业机会,并能够改善整体生活环境的行业。

  

  

篇二: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

  --

  文化产业的概念一、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效劳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效劳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我们理解文化产业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如果将文化产业置于知识经济迅猛开展的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我们又可看到,近十几年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开展最严密结合的产业,并且越来越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根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行业门类上,把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播送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效劳、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

  -

  -可修编-

  -

  --

  场馆、图书馆等看做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和咨询业等看做是它成功开拓的边疆。

  出于中国国情和第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操作便利的需要,〔我们还〕考虑到文化产业传统的行业管理归属,以上所说的产业门类将与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主管部门的业务大致对应。按照时下的说法,这是一个“中等〞的文化产业概念。应该说,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开展还很不充分,其全部丰富性尚未充分展开,因此它的围必定还会发生变化,相信这种变化将在以后的?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中表现出来。〔摘自?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

  二、关于文化产业的假设干概念文化产业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效劳的一系列活动。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按照工业标准。文化的产品和文化的效劳向来就有,只有按照工业标准进展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才是文化产业。就是要批量的、有规模的、连绵不断地去生产。文化产业的性质:文化产业要按照工业标准来生产一系列文化产品。当文化产品从单个的、断裂的链条中产生,变为按工业标准连续不断地生产,就发生了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最重要的标志便是以前在方案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以产定销〞为主变成了“以销定产〞为主,使文化产品的生产进入

  -

  -可修编-

  -

  --

  了跟一般商品一样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这种循环的结果可使其得到源源不断的资源的支持,产品也能够极丰富起来。当然,它的另一面可能会使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左右,这是难以完全防止的,但两者也不是绝对的不可以调和。

  文化产业的构造:文化产业是由很多种产品构成的,涵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它们又是可以彼此相加形成的一种构造。以为例,我们已经成立了报业集团,我们还将成立广电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文娱集团。上述五个集团都是传媒集团,如果再往前延伸,可以继续包括科研集团、教育集团、医疗集团、旅游集团、体育集团这类泛文化集团。在实践中,我们不一定急于组建包罗万象的集团,但一定要注意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从文化事业来说,一局部可以完全靠市场,一局部那么不可以靠市场,一局部是半靠政府半靠市场。我们的任务首先要把那些不走向市场就不可以持续开展的局部拿出来推动开展。

  关于文化产业的规模:产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有一个很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应该相应地有一个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群在这个地区出现。文化产业的开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产规模。在未来五年到十年里,在资产上,仅从传媒产业围来说,的文化产业要到达50个亿到200个亿。第二个阶段是产值规模。在产值方面到达50个亿到200个亿。第三个阶段是利润规模。努力到达利润50个亿到200亿。第

  -

  -可修编-

  -

  --

  四个阶段是税收规模。要到达50个亿以上的税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关于文化产业的纽带:文化产业包括不同的构造成分,这些构造成份要由一条纽带来维持。所谓“纽带〞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行政的,一种是资本的。这种行政纽带很有效,但从长远来讲,不一定很稳固。一道新的行政命令下来,就会发生变化。以资本为纽带,这种纽带维系的产业构造本钱会高一些,速度也会慢一些,但比拟稳固。一旦形成了资本纽带就不容易拆开。从长远来说,上述两种纽带将会并存。但行政纽带应更多地用于资产整合的启动阶段,资本纽带那么应更多地用于长远开展。

  怎样进展文化产业的投资:目前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已经是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各方面投入都有了,下一步的开展将会从那种原始的、自发的多元化投入,慢慢地逐步走向规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投入。将来我们要尽可能建立一种规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既让他投资,也让他得益,同时该负的社会责任也要负,该负的政府责任也要负,投入和产出,投资和回报都得到法律的保障。

  怎样建立文化产业的硬件设施:文化产业需要的硬件设施分三种。第一种:传统的、标志性的大型文化设施应该成为城市建立必不可少的一局部。第二种:高科技的、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也必须高瞻远瞩地进展设计和规划,甚至是超前启动。第三种:群众性的、小型的,但又是星罗棋布的、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硬件,

  -

  -可修编-

  -

  --

  这种设施常常容易被忽略,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摘自?中国文化报?〕

  三、文化产业的概念涵文化产业概念由英文词语CultureIndustry翻译而来〔也可译为“文化工业〞〕,或认为文化产业概念可由日本“新文化产业〞话语借用而来。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展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效劳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筹划等,涵盖了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效劳的行业,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就行业围而言,文化产业大致包括文化艺术业〔主要有演出业、信息效劳业、文化娱乐业、文艺培训业、艺术品经营业〕、业和播送影视音像业。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消费需要所决定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开放化的必然要求。在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一体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文化已成为世界围的超级利润产业。英国的艺术业规模已达170亿美元,相当于本国汽车工业。日本的娱乐业经营收入超过本国汽车工业产值。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天航空的第二大出口产品。在许多兴旺国家,文化产业〔如图书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

  -可修编-

  -

  --

  把文化生产划入社会产业畴,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重大改

  革,也是文化体制一系列改革的起点。其变革意义在于,一是应

  用现代化的专业生产构造和机制,使现有的文化生产力得到解放,

  并与现代化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二是使文化艺术生产作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局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开展的

  新的增长点。文化的产业化要求我们做到观念变革和思想解放。

  要改变那种把文化视为上层建筑担当意识形态功能和只在精神领

  域发生作用的传统观念,重视产业文化的多维功能和文化形态的

  物化—灵化的一体化,增强文化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大产业

  意识。确立文化产业的观念,要求我们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国

  力,在知识经济社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直接促进生产力

  的开展,其经济价值越来越大。

  (摘自?社会科学动态?)

  四、中国文化产业的概念

  弄清文化产业的概念,从理论上说,就是清楚地认识文化生

  产和文化产品的这种两重特征,既看到它的意识形态属性一面,

  又看到它的物质形态一面,既将它摆到精神文明建立的重要地位,

  又将它放到经济的层面进展考察。

  首先要弄清楚文化产业的涵。按照国际通行的产业分类的方

  法,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局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效劳部门。文

  化根本属于效劳部门,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子概念,它的涵应该

  确定为:文化产品生产总过程中的各种社会行业。它的围包括科

  学教育、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播送电影电视等。根据这个概念,

  -

  -可修编-

  -

  --

  我们可以对文化产业的构造形式作出分析。它共分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的部门群,即使用价值相近的产品生产、效劳部门的集合。二是产业链,即有递进关系横向构造的产品生产、效劳部门的组合。三是行业网络,即假设干产业链的纵横交织和前后延伸。以此为根底。我们还可以将目前文化行业的产业构成状况分成三类:一类属于文化的产业本体,即以文化自身形态进展生产或效劳的部门。我们所称的文化产业,主要是指这类部门。另一类是文化的产业穿插,即以文化形态为重要资源和手段进展生产或效劳的部门。在归类上它有时不完全属于文化产业,但又和文化产业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一种产业的组合。第三类是文化的产业延伸,即在文化产业周围形成的综合网络,各个部门没有性质上的联系,但有形式上的联系。

  文化产业的概念掌握可确定两条原那么。一是它的涵盖面包括了概念围的所有产业部门,并不单纯以经济效益大小为划分尺度。二是确定文化产业概念并非意味着要将文化的所有部门一律推向市场,那是不科学,也不可能的。

  -

  -可修编-

  

  

篇三: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

  一、日本文化创意产业概述日本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数字软件技术为支撑、以数字硬件产品为载体、以文

  化为内涵的产业。日本文化创业产业分为4类:⑴声像(含广告)、⑵音乐和音响(含广告)、⑶游戏、⑷图书、报纸、图像、教材(含广告)。

  自从日本实施“文化立国”的战略以来,政府一直积极发展创意产业,以动漫、游戏、音乐等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不仅使国内经济发展迅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日本是亚洲创意产业发展最为发达的国家。1.动漫产业

  在日本创意各式各样的创意产业中,动漫产业的地位最为显著,日本享有“世界动漫王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动漫输出国。有统计显示,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有60%是日本制作的。从铁臂阿童木、花仙子到火影忍者、奥特曼、圣战士,从机器猫、樱桃小丸子到网球王子、HelloKitty,从《龙猫》到《千与千寻》,许多日本动漫作品和动漫形象为世界人民所熟识并喜爱。

  1996年,日本政府明确提出要从经济大国转变为文化输出大国,将动漫等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十几年来,动漫产业作为日本文化产业的代表,已经和日本电器、日本汽车并列,成为影响世界的三大日本制造。而与此同时,日本动漫产品也开始成功走向世界,成为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之一,在全球传播日本文化,彰显日本的影响力。

  近十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平均每年的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日元,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实际上,加上动漫衍生品的销售收入,广义的动漫产业在日本GDP中的比例平均在6%以上。2.游戏产业

  游戏产业作为日本创意产业的传统强项,游戏业已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一直保持着二位数的增长势头,在GNP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汽车和家电两大传统行业形成了有力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电子游戏市场硬件90%以上,软件50%以上,均牢牢控制日本厂商手中。调查显示,全球最受欢迎的游戏机是日本的品牌,销售量最大、拥有游戏迷最多的游戏软件,也出自日本游戏开发商之手。

  日本乃当今世界游戏业无可争议的霸主。日本游戏业的辉煌,为日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日本游戏产业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促进,在推动传统娱乐业变革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3.数字内容产业

  在日本内容产业国际战略研究会的报告中,对“内容产业”作了如下定义:所谓内容产业,就是可以给人的精神带来享受的信息,是可以进行经济经营的“财产”。日本广义的数字内容产业包括:娱乐性比较强的电影、电视、音乐、出版物、动漫、网络游戏等产业部分,也包括以信息服务为主的电子商务、手机通信、远程教学和远程医疗等非娱乐产业部分。新出版的日本数字内容产业白皮书2010则将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分成图书报刊(图书、报纸、图片、文本等)、影像、音乐、游戏这样四大类。

  日本把数字内容产业定位为积极振兴的战略性产业,日本的数字内容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汽车产业。根据日本数字内容产业白皮书2010的统计数据,2009年日本内容产业的产值达到了12万843亿日元,其中数字内容产业产

  值为6万272亿日元(约合4822亿元)。

  二、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1.政府积极支持创意产业发展

  1996年,文化厅正式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标志着日本“文化立国”的战略正式启动。2001年,日本政府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日本政府制定了具有较强灵活性的“政府指导体制”,避免采取强硬的法律约束,使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政府通过提供各种信息、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来引导和协助企业的发展,扮演企业的领航员、仲裁者、银行家及保护人的角色,给创意产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2.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创意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2004年制定“关于促进创造、保护及应用文化产业的法律案”(即“内容促进法”)以及《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该法规定了国家、地方政府、公共团体都有义务积极推动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2005年制定了《知识财产推进计划2005》,该计划体现了政府对创意产业的发展的大力支持。3.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日本政府不仅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鼓励多元投资机制,支持非文化企业和境外资金投入创意产业。在创意产业的壮大过程中,民间企业投资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所出资比例逐年增大。在日本,许多大型文化活动大多依赖企业、公司的投资与赞助。4.重视创意人才培养

  日本很重视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在2005年6公布的《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5}中,创意人才的培养就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各大学府和职业学校都开始开设有关创意产业的专门学科。由“知识财富战略本部”设立的“文化产业调查会”于2004年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商务振兴政策一软件力量时代的国家战略”,其中就提到了表彰积极创意人才,开展具有社会导向意义的商务活动和奖励创意产业的先进者。这些公开的评奖活动大大调动了创意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

  1、增加教师对文化创意事业及其对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与理解,同时多创设与创意事业有关的科系,以培育人才。2、奖励公营机关使用文化创意事业的成品,或是以资金赞助的方式鼓励企业进行开发,提高文化创意事业相关产品的消费量。3、协助地方产业商品营销海外,并增加国内与外国知名创作家之间异地文化的交流活动。4、以奖励方式带动地方企业积极参与文化创意产业活动。5、活用民间财团法人资源,让民间团体主导带动文化创意活动的推动,开创更丰富的活动内容,更能深入人心。6、积极进行各项调查,藉由调查挖掘出新的商品需要,同时透过调查结果的公布及宣传效果,加深民众的笪识度。7、对于新兴的文化创意事业,给予研发补助或租税减免,以扶植创意的发展空间。

  

  

篇四: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概念梳理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先后把文化产业提升为一个

  重要的战略性产业。自2000年我国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然而,国

  内外对文化产业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文化产业的定义五花八门,这种混乱阻碍了相关的学术交流,也

  不利于文化产业实践的推进。因此,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的文化产业定义的基础上,从学术角度定义文化

  产业,既有助于深化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又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国际视域中的文化产业概念

  学术界大多认为,“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这一概念在1944年首次出现于法兰克福学派

  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共著的《文化产业:欺骗公共的启蒙精神》

  (Theculture

  Industry:EnlightenmentasMassDeception)—文,该文后来收入《启蒙的辩证法》。霍克海默和阿

  多诺并没有给文化产业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们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里凭借先

  进的技术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和消费文化产品的现象。在他们的语境中,“文化产业”是一个否定性

  概念。后来,“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意识形态功能被剔除,用来特指一个新的产业类别,被广泛运用

  于各国文化产业的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

  发展历程

  1、“文化工业”一词是由英文CultureIndustry翻译而来,“文化工业”是由法兰克描学派的主

  要代表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提出的,并对此现象持一种批判性立

  场〕。当时的美国文化就被人称为“文化工业”

  2、1990年美国开始实施对各类传媒的“非管制化”政策,超级传媒巨头不断出现并进军国际市场,欧洲一些国家在文化上感觉到威胁,提出了“文化产业”概念,作为一种国家应对战略。

  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已经把文化发展钱略变成了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因而文

  化产业的发展得到普遍积极的回应与认同。

  有些西方学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把文化产业定义为生产文化意义内容的产业。因为在文化人类学看

  来,一切人类的物质遗存物都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都承载和述说着某种文化意义人类的一切精

  神和物质活动都具有传达社会意义的“

  符号”作用。这是一个较为抽象巨概括力

  较强的定义。根据这一定义,文化产业的外延可有大小不同的三种情况,同时也可看作是文化产业概

  念演进的三个发展阶段:

  1、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和销售,如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音乐创作、工业设计,以及其他创造

  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又如艺术场馆、博物馆、演出、文化娱乐活动等。这一含义接近于我国过去一直说的

  “文化艺术事业”。这是文化产业的狭义概念。

  2、承载文化意义的产品的复制与传播。由于复制技术的进步,新闻出版业、影视业、音像业等已发展为文化工业。这个概念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产物,首先形成于本世纪初的美国等国,二十世

  纪八十年代后中国逐步受到其强大影响。

  3、赋予一切生产活动和产品以文化标记。这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在这一

  时代,非物质性的、信息符号的交换与消费将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竞争的主要领域。文化产业发展到最高阶段,由于文化、知识的泛化、融合,文化产业趋于消解。

  国外研究者观点:

  澳大利亚麦觉里大学教授、前国际文化经济学会主席大卫•索斯比(DavidThrosby2001)认

  为:文化产业就是“在生产中包含创造性,凝结一定程度的知识产权并传递象征性意义的文化产品和

  服务”。他在《经济与文化》一书中用一个同心圆来界定文化产业的行业范畴。处于同心圆核心并向外

  辐射的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视觉艺术、工艺等创造性艺术

  ;围绕这一核心的是

  那些具有上述文化产业的特征同时也生产其他非文化性商品与服务的行业:电影、广播、报刊和书

  籍等;处于这一同心圆最外围的则是那些有时候具有文化内容的行业:建筑、广告、观光等。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众文化研究所执行主席贾斯廷•奥康纳(JustinO'connor)认为:文化

  产业就是“指以经营符号性商品为主的那些活动,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于它们的文化价

  值。”包括传统的文化产业:广播、电视、出版、唱片、设计、建筑、新媒体;传统艺术:视觉艺术、

  手工艺、剧院、音乐厅、音乐会、演出、博物馆和画廊。

  英国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学者安迪•C•普拉特(AndyC.Pratt)认为:文化产业与以文化形式出

  现的材料生产中所涉及到的各种

  ―全球化时代构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包括内容

  的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和交易四个链环,相互交融构成庞大的文化产业生产体系。这一分类隐含

  了对构成文化创新产业的单一活动间的相互依赖。

  美国学者斯科特(AllenJ.Scott)认为,文化产业是指基于娱乐、教育和信息等目的的服务产出,和

  基于消费者特殊嗜好、自我肯定和社会展示等目的的人造产品的集合。

  美国学者提摩•坎泰尔认为,文化产业是“指那些使用同类生产和组织模式如工业化的大企业的社

  会机构,这些机构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国家或组织对其定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结合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是无形的文化

  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受到著作权的保障,其形式可以是货品或服务,包括文化遗产、出版印刷业和著

  作文献、音乐、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频媒体、视听媒体、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和游戏、环境和自然

  等10类。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第三版):⑴文化内容发源(书籍、音乐、报刊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出版、软件

  咨询和供应、广告业、摄影活动、广播电视、戏剧艺术、音乐和其他艺术活动

  );(2)文化产

  品的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电视广播发射器和电话机装置的制造、电视广播接收器、磁带、录像机装备

  和附件的制造、光学仪器和摄影仪器的制造、乐器的制造

  );⑶文化内容的翻印和传播(印

  刷业、录制媒体的再生产、电影和录像的制造与发行、电影放映);(4)文化交流(其他娱乐业、

  

篇五: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的概念一、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我们理解文化产业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果将文化产业置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我们又可看到,近十几年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发展最紧密结合的产业,并且越来越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行业门类上,把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

  1

  场馆、图书馆等看做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和咨询业等看做是它成功开拓的边疆.

  出于中国国情和第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操作便利的需要,(我们还)考虑到文化产业传统的行业管理归属,以上所说的产业门类将与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主管部门的业务大致对应。按照时下的说法,这是一个“中等"的文化产业概念。应该说,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其全部丰富性尚未充分展开,因此它的范围必定还会发生变化,相信这种变化将在以后的《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中表现出来.(摘自《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

  二、关于文化产业的若干概念文化产业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按照工业标准.文化的产品和文化的服务向来就有,只有按照工业标准进行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才是文化产业。就是要批量的、有规模的、连绵不断地去生产.文化产业的性质:文化产业要按照工业标准来生产一系列文化产品。当文化产品从单个的、断裂的链条中产生,变为按工业标准连续不断地生产,就发生了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最重要的标志便是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以产定销”为主变成了“以销定产”为主,使文化产品的生产进入了

  2

  跟一般商品一样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这种循环的结果可使其得到源源不断的资源的支持,产品也能够极大地丰富起来。当然,它的另一面可能会使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左右,这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两者也不是绝对的不可以调和。

  文化产业的结构:文化产业是由很多种产品构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它们又是可以彼此相加形成的一种结构。以广州为例,我们已经成立了报业集团,我们还将成立广电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文娱集团。上述五个集团都是传媒集团,如果再往前延伸,可以继续包括科研集团、教育集团、医疗集团、旅游集团、体育集团这类泛文化集团。在实践中,我们不一定急于组建包罗万象的集团,但一定要注意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从文化事业来说,一部分可以完全靠市场,一部分则不可以靠市场,一部分是半靠政府半靠市场。我们的任务首先要把那些不走向市场就不可以持续发展的部分拿出来推动发展。

  关于文化产业的规模:产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广东有一个很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应该相应地有一个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群在这个地区出现。广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产规模。在未来五年到十年里,在资产上,仅从传媒产业范围来说,广州的文化产业要达到50个亿到200个亿.第二个阶段是产值规模.在产值方面达到50个亿到200个亿.第三个阶段是利润规模.努力达到利润50个亿到

  3

  200亿。第四个阶段是税收规模。要达到50个亿以上的税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关于文化产业的纽带:文化产业包括不同的结构成分,这些结构成份要由一条纽带来维持。所谓“纽带”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行政的,一种是资本的。这种行政纽带很有效,但从长远来讲,不一定很稳固。一道新的行政命令下来,就会发生变化。以资本为纽带,这种纽带维系的产业结构成本会高一些,速度也会慢一些,但比较稳固。一旦形成了资本纽带就不容易拆开。从长远来说,上述两种纽带将会并存。但行政纽带应更多地用于资产整合的启动阶段,资本纽带则应更多地用于长远发展。

  怎样进行文化产业的投资:目前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已经是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各方面投入都有了,下一步的发展将会从那种原始的、自发的多元化投入,慢慢地逐步走向规范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投入。将来我们要尽可能建立一种规范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既让他投资,也让他得益,同时该负的社会责任也要负,该负的政府责任也要负,投入和产出,投资和回报都得到法律的保障。

  怎样建设文化产业的硬件设施:文化产业需要的硬件设施分三种.第一种:传统的、标志性的大型文化设施应该成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种:高科技的、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也必须高瞻远瞩地进行设计和规划,甚至是超前启动。第三种:群众性的、小型的,但又是星罗棋布的、富有广州特色的文化产业硬件,这种

  4

  设施常常容易被忽略,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摘自《中国文化报》)

  三、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文化产业概念由英文词语CultureIndustry翻译而来(也可译为“文化工业”),或认为文化产业概念可由日本“新文化产业"话语借用而来。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了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就行业范围而言,文化产业大致包括文化艺术业(主要有演出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娱乐业、文艺培训业、艺术品经营业)、出版发行业和广播影视音像业。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消费需要所决定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开放化的必然要求。在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一体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超级利润产业。英国的艺术业规模已达170亿美元,相当于本国汽车工业。日本的娱乐业经营收入超过本国汽车工业产值.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天航空的第二大出口产品。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如图书出版发行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5

  把文化生产划入社会产业范畴,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重大

  改革,也是文化体制一系列改革的起点。其变革意义在于,一是

  应用现代化的专业生产结构和机制,使现有的文化生产力得到解

  放,并与现代化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二是使文化艺术生产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

  展的新的增长点.文化的产业化要求我们做到观念变革和思想解放.

  要改变那种把文化视为上层建筑担当意识形态功能和只在精神领

  域发生作用的传统观念,重视产业文化的多维功能和文化形态的

  物化—灵化的一体化,增强文化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产业意

  识。确立文化产业的观念,要求我们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国力,

  在知识经济社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

  展,其经济价值越来越大。

  (摘自《社会科学动态》)

  四、中国文化产业的概念

  弄清文化产业的概念,从理论上说,就是清楚地认识文化生

  产和文化产品的这种两重特征,既看到它的意识形态属性一面,又

  看到它的物质形态一面,既将它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又将它放到经济的层面进行考察。

  首先要弄清楚文化产业的内涵.按照国际通行的产业分类的

  方法,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文

  化基本属于服务部门,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子概念,它的内涵应该

  确定为:文化产品生产总过程中的各种社会行业。它的范围包括

  科学教育、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等。根据这个概

  6

  念,我们可以对文化产业的结构形式作出分析.它共分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的部门群,即使用价值相近的产品生产、服务部门的集合。二是产业链,即有递进关系横向构造的产品生产、服务部门的组合.三是行业网络,即若干产业链的纵横交错和前后延伸。以此为基础。我们还可以将目前文化行业的产业构成状况分成三类:一类属于文化的产业本体,即以文化自身形态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我们所称的文化产业,主要是指这类部门.另一类是文化的产业交叉,即以文化形态为重要资源和手段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在归类上它有时不完全属于文化产业,但又和文化产业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一种产业的组合.第三类是文化的产业延伸,即在文化产业周围形成的综合网络,各个部门没有性质上的联系,但有形式上的联系。

  文化产业的概念掌握可确定两条原则。一是它的涵盖面包括了概念范围内的所有产业部门,并不单纯以经济效益大小为划分尺度。二是确定文化产业概念并非意味着要将文化的所有部门一律推向市场,那是不科学,也不可能的。

  7

  

  

篇六: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的概念一、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莫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我们理解文化产业的最基本的生发点。如果将文化产业置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我们又可看到,近十几年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发展最紧密结合的产业,并且越来越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由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行业门类上,把文化娱乐业、新闻由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场馆、图书馆等看做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和咨询业等看做是它成功开拓的边疆.

  由于中国国情和第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操作便利的需要,(我们还)考虑到文化产业传统的行业管理归属,以上所说的产业门类将与文化部、新闻由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主管部门的业务大致对应。按照时下的说法,这是一个“中等"的文化产业概念。应该说,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其全部丰富性尚未充分展开,因此它的范围必定还会发生变化,相信这种变化将在以后的《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中表现由来.(摘自《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

  二、关于文化产业的若干概念文化产业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按照工业标准.文化的产品和文化的服务向来就有,只有按照工业标准进行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才是文化产业。就是要批量的、有规模的、连绵不断地去生产.文化产业的性质:文化产业要按照工业标准来生产一系列文化产品。当文化产品从单个的、断裂的链条中产生,变为按工业标准连续不断地生产,就发生了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最重要的标志便是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以产定销”为主变成了“以销定产”为主,使文化产品的生产进入了跟一般商品一样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这种循环的结果可使其得到源源不断的资源的支持,产品也能够极大地丰富起来。当然,它的另一面可能会使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左右,这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两者也不是绝对的不可以调和。

  文化产业的结构:文化产业是由很多种产品构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它们又是可以彼此相加形成的一种结构。以广州为例,我们已经成立了报业集团,我们还将成立广电集团、由版集团、发行集团、文娱集团。上述五个集团都是传媒集团,如果再往前延伸,可以继续包括科研集团、教育集团、医疗集团、旅游集团、体育集团这类泛文化集团。在实践中,我们不一定急于组建包罗万象的集团,但一定要注意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从文化事业来说,一部分可以完全靠市场,一部分则不可以靠市场,一部分是半靠政府半靠市场。我们的任务首先要把那些不走向市场就不可以持续发展的部分拿由来推动发展。

  关于文化产业的规模:产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广东有一个很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应该相应地有一个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群在这个地区由现。广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产规模。在未来五年到十年里,在资产上,仅从传媒产业范围来说,广州的文化产业要达到50个亿到200个亿.第二个阶段是产值规模.在产值方面达到50个亿到200个亿.第三个阶段是利润规模.努力达到利润50个亿到200亿。第四个阶段是税收规模。要达到50个亿以上的税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关于文化产业的纽带:文化产业包括不同的结构成分,这些结构成份要由一条纽带来维持。所谓“纽带”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行政的,一种是资本的。这种行政纽带很有效,但从长远来讲,不

  一定很稳固。一道新的行政命令下来,就会发生变化。以资本为纽带,这种纽带维系的产业结构成本会高一些,速度也会慢一些,但比较稳固。一旦形成了资本纽带就不容易拆开。从长远来说,上述两种纽带将会并存。但行政纽带应更多地用于资产整合的启动阶段,资本纽带则应更多地用于长远发展。

  怎样进行文化产业的投资:目前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已经是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各方面投入都有了,下一步的发展将会从那种原始的、自发的多元化投入,慢慢地逐步走向规范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投入。将来我们要尽可能建立一种规范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既让他投资,也让他得益,同时该负的社会责任也要负,该负的政府责任也要负,投入和产生,投资和回报都得到法律的保障。

  怎样建设文化产业的硬件设施:文化产业需要的硬件设施分三种.第一种:传统的、标志性的大型文化设施应该成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种:高科技的、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也必须高瞻远瞩地进行设计和规划,甚至是超前启动。第三种:群众性的、小型的,但又是星罗棋布的、富有广州特色的文化产业硬件,这种设施常常容易被忽略,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摘自《中国文化报》)

  三、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文化产业概念由英文词语CultureIndustry翻译而来(也可译为“文化工业”),或认为文化产业概念可由日本“新文化产业"话语借用而来。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

  

篇七: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国内外新市场的开展还不足五日本文化产业发展一官民结合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二各业种互相推动良性循环三表彰文化产业的贡献者和优秀作品四发挥日本民族文化的优势吸取外国文化特点五重视与海外交流善于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六快捷方便的销售渠道认真研究消费者心理七注重人才培养正文据日本内阁府统计日本的经济活动与就业的中心正在开始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推移到2004年为止第三产业占日本总gdp80

  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启示

  据日本内阁府统计,日本的经济活动与就业的中心正在开始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推移,到2004年为止,第三产业占日本总GDP的80%。第三产业中一项重要的产业就是文化产业,现在日本文化产业已经对世界有着较为突出的影响。

  一、日本文化产业的概念

  日本对于文化产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定义。1998年版《日本现代用语基础知识》中对文化产业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随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的收入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其水平也有了迅速提高,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强调要使休闲的消费和就业的内容更加丰富,提出了建立生活大国的构想。日本在物质产业的高度发展基础上,出现了超工业化、服务经济化或者说第三产业化的阶段,人们需要一种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文化性产业,如教育培训、旅行、音乐、时尚、演艺和传统工艺等以多种形式来提供休闲的商品和服务的产业。这就是文化产业。在日本,包括设备在内的、总额达到30兆日元之多的PACHINKO(弹子机)业也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通常得到由企业发起的慈善形式的捐助,在欧美国家,往往是企业用税前利润的1%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日本也开始了类似的以利润1%来回报社会的活动。文化产业又称内容产业。日本内容产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像业(电影业、电视业、动画业);2.音乐业;3.游戏业;4.出版业。

  近几年,随着科技网络业的不断发展,一种被称为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CONTENTS)正在兴起。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日本文化产业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不断发展,所以文化产业的概念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

  二、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

  日本的内容产业现已成为高成长产业。从1995年到2002年日本的GDP的增长率为6.7%,在此期间的内容产业增长率为5.8%。早在2000年,日本的内容产业市场规模就已达到ll兆日元,在海外的市场开拓规模达到3258亿日元,漫画、动画、游戏软件等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内容产业已在世界颇有影响,更有一些西方国家将现在的日本内容产业赞称之为“CoolJapan'’(酷的

  日本)。现在,世界的动画片中65%为日本动画片,在欧洲上映的动画片中日本动画片占80%,日本向美国出口的动画片金额是对美国出口钢铁总额的3倍。

  2004年世界的内容产业市场规模为136兆日元,日本的内容产业规模是14.0兆日元(美国的文化产业市场规模是34.1兆日元,中国的文化产业市场规模是2.1兆日元),约占世界市场10%,其市场规模之巨大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影像业占4.7兆日元(占构成比35.5%)、音乐业占1.9兆日元(13.9%)、游戏业占1.7兆日元(8.0%)、出版业占5.7兆日元(42.6%)。

  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2年,日本的内容产业市场,包括放送、电影、音乐、游戏、出版、新闻、录像软件等的合计增长了6.763倍,与在这期间6.918倍的GDP增长倍数已经十分接近。

  2005年世界内容产业的增长率为5%。据日本政府及经济产业省预测,2006年的世界内容产业的增长率将达到6.5%,亚太地区的增长率为7.1%,将大大高于同年4.4%的GDP增长率。日本计划利用迅速扩大的世界文化市场,来发展日本自己的内容产业。

  (一)带动电影、音乐产业发展的日本动画片、动漫画片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国内常把日本的动画和动漫混为一谈,这是不准确的。在日本通常把由漫画改变的动画片称为动漫片,而动画片是指一开始就以动画形式上演的影片。

  1.日本国内的电影市场

  日本是世界第二位电影消费大国。近年来日本国内电影市场逐渐扩大,票房的收入从1995年的15.17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20.28亿美元,虽然2005年19.05亿美元的总票房收入并不如2004年好,但是同年日本国产影片的票房收入还是比上年高出O.26亿美元。

  与动画片和动漫片相比,日本故事片的业绩一直不好,2005年票房总收入

  排行榜第一、第二位均为动漫画影片。排名第一位的《哈尔的移动城堡》和排名第三位的社会影片《交涉人》的收入差悬殊,前者票房收人为1.8亿美元,后者只有0.4亿美元。日本动画片不仅推动的日本电影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日本音乐业的发展。

  2.日本电影业的海外发展

  在海外市场比较看好的日本电影作品大致为动画大片和掺杂着浓厚的日本民族特色元素的恐怖片。

  日本的动画电影业虽然没有欧美那样长的历史,却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1963年,《铁臂阿童木》是日本第一部走向世界的动画片,此后,1979年《机甲战士》系列动画片风靡世界,以片中机械人形象制作的玩具至今畅销不衰。1987年加州大学创刊的日本动画专门杂志《ANIMAG》,让日本动画的级别更上了一层楼。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动画片的发展没有止步。2001年,日本电影录影带和光盘发行的年收人为780亿日元,其中仅《千与千寻》一片就创下了304亿日元的年收入

  纪录。

  (二)日本游戏产业渗透海外市场的实力

  与电影市场相同,日本同样也是游戏消费第二大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街机,到70年代的家用游戏机,再到八九十年代的掌上游戏机,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日本游戏产业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GNP中占有1/5的重要地位。日本游戏业在最辉煌的1998年,曾经占领全球电子游戏市场硬件90%,软件50%以上。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资料表明,2001年日本的游戏软件生产为18480万件,其中的39%为供应国内市场,20%向欧秒H出口,37%向北美出口,美国的游戏软件市场中日本产的游戏软件占40%。2004年,硬软件的出口国主要以北美国家为主,出口量占总生产量的一半以上。

  高涨的软件制作费用和日本国内游戏业成熟化的严峻环境使日本游戏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大企业之间的合并和合作不仅让重新被编组的游戏公司更加活跃,同时推动了日本游戏业的发展。

  (三)出版业的业绩

  仅有1.2亿人口的日本是一个出版大国。据日本出版科学研究院统计,2003年,仅新刊图书的出版就有3.98亿册,加上其他书籍、周刊和月刊(创刊杂志除外),全年图书出版总和为55.3亿册。

  1.日本漫画的国际化连环漫画的出版发行是日本出版业的一项重要内容。1996年是漫画的鼎盛时期,当年出版物总销售额为2万多亿日元,其中漫画销售额达到5500亿日元。漫画杂志一期发行量最高的达600万册,每周连续发行超过100万册的漫画杂志有十几种。漫画在日本不分老少,是年龄层最广最受人们喜爱的读物,目前‘漫画杂志及单行本的发行量已占杂志和图书发行量的45%,其销售量占日本总图书销售量的20%。2.发达的报纸业日本的报纸业很十分发达。日本人喜欢看报,在巴士或电车上随处可以看到手拿几份报纸的人,不论清晨还是傍晚看报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从表1不难看出,不论是人均还是总和,日本都是世界报纸发行量最多的国家。快捷的情报和详细的内容也是日本新闻报刊的一大特征,几乎所有重要报纸都有早晚刊,它保证了人们可以在每天的第一时间里得到国内外的重大政治和经济信息。(四)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是随着电脑、互联网及手机等数字化产品的普及而产生的一项新兴数字艺术产业,已经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是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图像、影像、文字、语音等加以数字化并整合运用后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等,包括Maya、3Dmax、二维动画、平面视觉传达、影视特效制作、数字音乐等。

  原本资源贫乏的日本由于数字科技的发展,不仅影响和推动了其他的产业,更使日本的内容产业得到极大的发展。2004年数字内容产业达2.47兆日

  元,占内容产业总额的17%,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数字内容产业为动漫、游戏以及手机下载的动画和音乐等。

  三、日本文化产业的特点

  (一)与众不同

  日本文化产业的特点之一是与众不同。以日本动画片为例,它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主要是因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与其他国家的动画片不同,日本的动画片适合各种年龄阶段的观众。因为除了儿童动画外,成人动画也占动画片整体很大部分。

  第二,无国籍化的动画人物使不同国家的观众可以很容易地接受。

  第三,长篇的连续故事可以不知不觉地扣住观众的心弦。

  第四,日本的动画片不像迪斯尼动画片有太多的规制,略加的暴力等情节具有新鲜感,更受外国观众的欢迎。

  第五,许多动画片的原创较有历史性,这是其他国家的动画片,尤其是迪斯尼动画片很难与其媲美的。

  第六,现代动画通常是一秒钟使用24枚画面的技术来达到影像的逼真,但是日本的动画恰恰利用了少枚数的动画技术使日本的动画片更具有夸张陛,同时也弥补了由于日语不如英语具有国际性的缺点,起到了轻语言重表现的作用。

  当然,日本动画片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过激的内容和情节使日本动画在受到观众的欢迎的同时,对个别社会人士(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二是,日本的动画制作人员的待遇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天超出20小时的工作,收入却只有一般中底层白领的1/2。据专家分析,如果日本的动画工作人员的待遇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将很容易抑制那些在第一线制作人员的积极

  性,从而使日本的动画片停滞在现有的水平上,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互动效应

  日本内容产业中各个业种之间,无论是电影、漫画、游戏或是音乐,都是相互联系的,媒体的综合性和多元化使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作用,从而推动了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

  日本的动画片大多来源于连环漫画。一部连环漫画出版后,通过后期开

  发,可以产生出许多副产品,如拍摄动画影片、电视连续剧,在剧场演出,制作DVD节目,还可以与游戏和玩具业合作,制作网络游戏和玩具等。

  (三)电子网络化

  电子网络化也是日本内容产业的一大特点,根据《1999年通信白皮书》统计,日本的上网人数已达到1700万,网络的利用正在从企业向个人化发展。另外,同年网络上的内容情报比上年增加了三倍以上。认识到内容产业的重要性,为了促进日本内容产业的发展,1999年日本发布了《网络内容产业白皮书》,首次将最新的情报在广泛调查与编辑的基础上向外界公开。可以说现代的日本内容产业是一次高科技化产业的革命。

  四、日本文化产业的管理体制

  (一)官民并举,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对文化产业进行管理

  日本政府主管文化产业的部门主要有经济产业省、总务部(原邮政省)、文化科学省和内阁官房(负责各省厅间的协调机构)等,他们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对文化产业进行管理和强化。同时,日本的一些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如经团联、日本动画协会等也参与了文化产业管理,它们根据各业界的意见对文化产业政策提出建议。

  日本从20世纪90年中期开始致力于发展内容产业。1995年,日本文化政策推进会议在其重要报告——《新文化立国:关于振兴文化的几个重要策略》中,确立了日本在未来21世纪的文化大国方略。进入21世纪后,日本加快制定有关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2001年制定了《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使日本文化艺术在法律上得到了正式的保护,法律条文已明确地涉及到了电影、漫画以及动画的知识产权问题。

  (二)制定《知识产权基本法》,对文化产业从法律上进行保护

  2002年,《知识产权基本法》的制定是利用特许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法律上给予了保护,为文化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其各项权利的保护期限为:①专利权有效期限为20年;②实用新型

  权有效期限为6年;③创意权有效期限为15年;④商标权有效期限为10年。除此之外,知识产权还包括其他一些权利,如企业秘密保护权等。

  在这个基础上日本内阁官房于2003年7月设立了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并制定了《知识产权推进计划》,以计划文化的创造、保护和流通等课题。

  2004年,由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的《新产业创造战略》中提出了发展七个新产业:燃料电池、情

  报家电、机器人、内容产业、健康福祉机械/服务、环境能源机械/服务和商务支援/服务。其中的一个就是内容产业,政府用于投人内容产业的市场规模将在2010年达到144.23亿美元。

  2004年5月通过日本国会议员立法制度《有关文化的创造、保护以及活用的促进的法律条文》(又称:内容产业促进法)正式发布。

  知识产权战略本部提出的《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4》的第四章“飞跃扩大内容产业商务”中,把技术性、培养人才、加强业界结构、筹措资金和调整内容产业流通市场等作为具体的项目进行了构想。

  2005年,由经团联推出了新的《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5》。新计划以《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4》为基础,在各文化产业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提出来的。新计划为强化现有的知识产权,以使本国的产业更具有国际竞争力为目的,将今后的重点放在环境、市场以及国际知识产权问题三个方面上,力求日本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处于有利竞争地位。

  (三)确立发展文化产业的三大课题和十项改革方案

  根据知识产权战略本部令(2003年第45号政令)第二条,为了对有关推进知识的创造、保护以及推广计划进行调查,设置了内容产业专门调查会。其主要任务是对有关内容产业的振兴课题进行调查和研究。

  内容产业专门调查会的报告《内容产业商务振兴政策:软件能量时代的国家战略》中将振兴内容

  产业定为国家战略支柱的基本方向,并提出了振兴内容产业的三大课题以及解决这三大课题的十项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如下:

  1.对于一部分不透明、非合理性的资金管理、契约或劳动环境,需要进一步的现代化、合理化。改革之一:支援业界的现代化和合理化;改革之二:资金筹措方法的多样化;改革之三:奖励内容产业制作等的活动;改革之四:强化人才培养;改革之五:支援及普及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与其他文化产业先进国家相比,对内容产业界人士的社会与经济评价地

  位,以及对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今后要更加正视内容产业的重要性并努力将其提到社会的主导地位。改革之六:发掘和表彰人才;改革之七:充实教育和启发。

  3.国内外新市场的开展还不足,今后需要认真考虑对策,力求扩大发展更大的业务。改革之八:加强国际市场发展,强化反盗版对策;改革之九:推进宽带网络等的信息业务的发展;改革之十:保护及加强宣传有优势地区的内容产品。

  五、日本文化产业发展

  的几点启示

  日本文化产业的崛起是在日本经济结构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的影响下产生的,在第二产业逐渐衰退的情况下,作为第三产业核心之一的文化产业对日本经济发展起了重要支撑作用。

  日本文化产业的崛起是在日本经济结构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的影响下产生的,在第二产业逐渐衰退的情况下,作为第三产业核心之一的文化产业对日本经济发展起了重要支撑作用。

  以下是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一)官民结合,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当今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日本认识到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官民结合、互相协作,是日本内容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日本内容产业的发展不是单方面依靠政府,而是在政府的指导和民间的协调下发展起来的。例如,在动画片产业方面,日本政府把动画片当作一项重要的出口产品,同时更把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式来培养。2002年5月,由经济产业省作为后援,自发组织“日本动画制作者联盟”获得法人资格,后又更名为“日本动画协会”,有27家公司加盟。日本动画协会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统计信息,了解动画产业的概况,成为推动日本动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年的经营已经使日本动画文化深入人心,动画俱乐部随处可

  见。

  (二)各业种互相推动,良性循环

  日本内容产业比较成功的一个原因是每一项业种的发展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影响与推动。正如《皮卡丘》的经济效应,从游戏软件的发行到电影、漫画、音乐的流行,在内容产业的每一项内容中都占有自己的位置。

  (三)表彰文化产业的贡献者和优秀作品

  为了表彰先进,为弘扬出版文化做贡献,日本讲谈社拨出资金设立了多种奖项,奖励那些漫画、非小说类文学界作品(传记、随笔等)、杂文、插图、写真、书籍装帧设计、画册、科学出版等各领域

  的优秀作品。

  (四)发挥日本民族文化的优势,吸取外国文化特点

  日本善于将本国的文化融人现代科技中,像风靡世界的日本游戏软件中常用日本传统的三弦和长笛作为背景音乐,而日本武士及古代日本战刀的频频出现更是颇得游戏爱好者,尤其是西方游戏爱好者的欢迎。另外,日本还擅长以动漫的方式,从自身的眼光运用一些传统的故事或人物来说明一个社会问题,例如众所周知的大型动漫片《幽灵公主》、《龙猫》和《千与千寻》等就是如此。

  在发挥民族文化的同时,日本也擅长用自己的文化表达方式向消费者介绍外国的文化。例如,曾在日本漫画界流行的《美食坊》、《三国志》和《西游记》等是日本人从老到少都喜爱的漫画杂志。

  (五)重视与海外交流,善于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此外,正视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也是日本内容产业迅速发展的一个原因。日本内容产业虽已排名世界第二位,但是与第一位的美国相比差距甚大,所以日本经常检讨自己,并在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寻找自己优势与不足。在日本的出版业中,讲谈社最早开始与海外出版社进行交流,已有50年的历史,现在已与世界40多个国家的出版社建立了业务联系。通过交流等各种方式,借鉴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这是日本内容产业获得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快捷方便的销售渠道,认真研究消费者心理

  几乎所有的日本内容产业都是

  和网络联系的。日本的企业正是利用了这种快捷方便的网络科技,使一般

  的出版业、音乐业和游戏业更迅速、更直接、更经济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拉近了世界和消费者的距离。消费者上网订购的书籍、报纸、刊物、DVD或者CD都可以直接被送到自己家里,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

  为了了解消费者的意见和心态,许多企业对顾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大多数的书籍或刊物都附有一张读者意见调查表,有些还准备了纪念品,以吸引读者向编辑部反馈阅读意见。读者的反馈意见是编辑部和主编的重要参考依据,只要读者反映不好的作品就马上中止连载,同时它也是起用新人新作品的重要数据。此外,他们还在杂志上广泛征集稿件,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并从中物色新的作者。

  (七)注重人才培养日本很重视内容产业人才的培养,《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5》中,CONTENTS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近年来,许多的大学和职业学校都开始开设有关内容产业的专门学科,如形象造型学科、尖端艺术表现、数码艺术、动画学科、媒体、艺术学科和情报设计研究室科等都是近几年来新兴的文化学科。

  

  

篇八: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日本文化产业的特点【摘要】日本的文化产业的开展处于世界前列,文化产业的开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息息相关,并且与其历史背景与开展情况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日本文化产业的开展情况进行阐述和分析,从五个方面总结了日本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日本;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特点

  日本是文化产业大国,与日本的文化产业开展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系统不够完善,整体而言与日本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对日本文化产业进行分析,了解日本文化产业开展的特点,总结其开展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

  1.日本文化产业大国战略的开展理论依据和背景

  1.1文化软实力

  在国际关系学中,国家实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影响核心,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国际地位及其国际影响。在当今社会,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之间所拥有的实力资源出现了转化困难的现象,假设要提高国家实力就必须找到新的开展方向。在国家实力开展方向中,“软实力〞作为一种集文化、意识形态和国际机制建立于一体的开展方面,因其对社会的广泛影响而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软实力当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开展动力,因此学者也把软实力称为文化软实力。软实力的形成是通过吸引而非侵略来到达自身开展目的的一种能力,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与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相比,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的开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文化软实力具有下列特点:

  1.1.1文化软实力体现了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发明力的源泉,更是反映了一国政治和外交政策的价值,同时也是“和谐文化〞开展的根底。

  1.1.2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等密切相关。

  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是保障一个国家开展和不受侵略的重要方面,而文化软实力具有影响社会开展基调的作用,因此对与文化相关的经济及军队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

  1.1.3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理念、

  科技和商业模式三者的共同撑持开展起来的。在文化软实力开展的过程中,文化理念是根底,科技是开展基本,商业模式是重点。从整体来看,文化软实力的开展波及到社会开展的方方面面。

  1.1.4文化软实力具有国际化开展倾向。

  文化软实力在一个国家提高国际影响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也因此收到了各个国家,

  尤其是兴旺国家的广泛关注,他们提出了很多文化产业的开展战略,这表示文化软实力正在向着国际化开展。

  1.2日本的现实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开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产业的不断开展,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日本以经济为中心的开展方式受到了许多国家的不满,而要使得经济进一步开展,进行相应的文化交流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文化的广泛影响,日本的开展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一定影响。在软实力开始开展之前,日本的硬实力十分兴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这也使得人们对文化方面越来越关注。日本作为战败国,在一片废墟和狼藉中只用了短短七年就完成了恢复开展阶段,并且在之后的二十年中保持着每年百分之十的经济增长速率,这极大地影响着资本主义世界的开展。然而,在日本经济飞速开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示例公害问题、环境问题、道德水平下降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日本政府严重的打击,同时也刺激日本政府进行反思和思考。除此之外,二战之后美国文化大量渗入到日本文化中,日本政府面对这一境况并没有采取消极爱护主义,而是通过体制和观念的更新开展致力于自身文化产业的开展。

  2.日本文化产业的开展现状

  2.1日本文化产业大国战略的政策内容

  日本在开展文化产业战略时,首先对自身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并且对日本魅力进行了重新评估。其次,日本通过经济利益和软实力开展吸引其他国家进行外交,使得日本的文化产业不断开展。日本文化产业大国战略政策主要可以总结为下列方面:

  2.1.1人才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日本深深意识到假设要进行长足的开展就必须吸引国际性人才进行建设。首先,日本政府为外国创作者提供了临时居住资格,并且与周边国家协作,为年轻创作者提供了开展和提高的平台,通过作者和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建立了一个巨大的联系网络。其次,为了跨越语言障碍,日本在国外开设了很多日语教育机构,通过差遣国内教师教学和激励外国学生留学的方式使留学生成为日本与其他国家进行良好交流的桥梁。

  2.1.2国外工程的实施。

  日本在国外的工程范围十分广泛,在地域产品、流行、饮食、传统工艺品等领域均有所涉猎,并且通过现代企业和分销业的联手将这些产品进行打造和包装,使得这些产品逐渐成为日本发展海外工程的主要商品。这使得日本的产品及文化观念逐渐深入到周边各国的市场当中,并且通过独特创意的分享逐渐影响着各个国家对日本的看法。

  2.1.3相应机制的建立。

  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日本的文化产业市场,日本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首先,对文化产业进行广泛的宣传,以国外媒体为媒介向海外消费者介绍日本文化,并对日

  本文化进行了解和接受,创立一个具有日本特色的集时尚、食品、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工程。其次,在日本当地建立一个完善的消费机制,通过对产品进行销售和相对完善的效劳获得相应的利润。最后,建立国内的宣传机制,提高日本自身的吸引力,促进日本的追随者在国外进行消费。

  2.1.4提供足够的风险金。

  在日本文化产业当中,最受瞩目的当是漫画产业,而与漫画产业相关的电影、动画片、节目、游戏、书籍等也受到了国际的认可。但是与此同时,日本的出口率还不及美国文化产业的三分之一,并且出口产品中游戏软件占绝大多数。在此前提下,为了进入各国的电影市场,日本的产业革新机构为相关公司以百分之百出资的方式提供风险金。

  2.1.5国家政府的战略部署。

  作为国家的领导机构,政府应当发挥应有的决策功能。对日本来说,假设要进行海外的经济扩张就必须对各个阶层的部门进行统筹,通过战略合作的加强吸引游客并增加出口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其次,对日本的品牌、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行全面的推广,通过建立全新的孵化体系,对中小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足够的风险货币。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根底设施,促进文化的推广和经济的开展。

  

篇九: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作者:徐天宇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1期

  摘要: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业在该国的GDP总量中占有重要的分量,如享誉世界的动画片产业及其衍生的一系列动漫产业,带动了大量劳动力的就业。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纳和认同,在文化产业外包输出的过程中,也无形中引导他国认同日本国民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观,促使日本的文化软实力得到加强,在世界文化号召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策略

  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此强势,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日本在世界上作为文化强国被认同?为什么日本的卡通普及到整个全球?为什么日本的游戏机风靡世界?为什么日本的茶道、花道受欧美的欢迎?为什么日本的电影频频在国际电影节得奖?为什么日本的图书在中国如此受欢迎?为什么在中国自去年全国书展后形成日本文化热?为什么日本所到之处都有其民间舞蹈和风俗文化?为什么到日本每一个村町都有它独特的庆祝节日活动?

  日本文化产业的现状

  文化产业统称为娱乐观光业,并且已经逐渐成为日本经济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它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电影制作及放映、展览、音乐及戏剧演出等文化艺术业;(2)报纸、杂志与图书出版、电视与广告、网络等信息传播业;(3)体育与健身业;(4)休闲娱乐业;(5)旅游观光业。日本自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而文化产业则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在日本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6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战略保障,同时也确保了日本的"文化大国"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将文化经济提升到战略目标层次上,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家战略产业。日本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走在了世界前列。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就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方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日本文化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根据《文化软实力蓝皮书(2010)》的调查结果,日本2010年市场规模为12.641万亿日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仅次于美国,而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国,其文化市场规模则只占3%。以日本的动漫、唱片、电影及报纸为例。日本一直享有"世界动漫王国"之誉,其经典之作享誉世界。近十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平均每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日元,全球播放的动漫节目60%来自于日本,动漫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已成为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日本作为全球第二大音乐市场,每年创造出近三十亿美元的产值,2006年,日本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唱片产值达到4619亿日元,占全球市场的17%,占亚洲市场85%以上,2010年市场规模则达到了5307亿日元。

  日本对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对我国的启示

  1.国家战略上重视和支持。

  日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首先体现在将其意义定位于立国、强国之高度。这样一来,发展文化产业,就不是一般的产业选择,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战略举措,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这就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促进产业政策的制定在更高的层面形成政府与民间的共识,有利于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源投入到文化产业中。日本认为,21世纪是文化力的时代。为了使日本在21世纪成为受到世界喜爱和尊敬的国家,必须借助被称之为文化力的"日本的魅力"提升日本的软实力。在进一步提升文化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力的同时,通过确立强化具有魅力的"日本品牌",不断发展日本的经济力。

  2.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相辅相成。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力的提升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产业借助文化力的提升而获得不竭的源泉,从而促进了经济力的发展;反过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着文化的影响力,展示着"日本的魅力",促进了文化力的进一步提升。可以说文化产业构成了文化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提升综合国力,无论是从目的的视角看,还是从手段的视角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日本将文化产业定位于立国、强国之重要位置正基于此。

  虽然着眼于提升国民对精神价值的关心,但日本文化产业一开始就具有产业指向性,也就是说具有经济性。这是因为其提出本身不仅如上所述包含了对精神价值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一些具有远见者还在物质产业高速发展的时候,就预见到了文化产业未来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对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越来越显现。在先进科技和制造业的支持下,通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日本在二战后成功地实施了"经济立国"战略,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日本奇迹"。从"制造"到"文化"的产业升级理念,反映了日本发展文化产业着眼于提升其产业整体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思想。

  3.重视文化法律健全,激发文化创新。

  作为"文化立国"战略的延伸与深化,2001年日本出台了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的目标。2003年月日本政府根据《信息技术基本法》成立了"知识产权战略本部",明确将音乐、电影等文化产业与技术、工艺、名牌产品等并列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致力于发展内容产业。进入21世纪,日本文化产业依托数字化信息技术,完成了从早期文化产业向现代文化产业的转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了配合实施"文化立国"战略,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加快了有关文化产业法律法规的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更加完善。

  同样作为亚洲国家,中日两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有着相似的文化历史背景,同时,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又促使两国呈现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因此在扩大文化消费的历史背景下,了解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并在一定的战略高度上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经济,探寻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产业创新要寻求最佳契合点,打造民族品牌。我国要借鉴日本文化产业发展成功的经验和启示,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继续推进深层次改革,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投融资渠道,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注重科技创新的应用,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深入规划,将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同时加强保护原创版权的立法和执法力度,营造公平正公正的创意生产和经营平台,促进文化发展的大繁荣。

  

篇十: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的概念一、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我们理解文化产业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果将文化产业置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我们乂可看到,近十几年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发展最紧密结合的产业,并且越来越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行业门类上,把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场馆、图书馆等看做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和咨询业等看做是它成功开拓的边1 。出于中国国情和第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操作便利的需要,(我

  们还)考虑到文化产业传统的行业管理归属,以上所说的产业门类将与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主管部门的业务大致对应。按照时下的说法,这是一个“中等”的文化产业概念。应该说,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其全部丰富性尚未充分展开,因此它的范围必定还会发生变化,相信这种变化将在以后的《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中表现出来。(摘自《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

  二、关于文化产业的若干概念文化产业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按照工业标准。文化的产品和文化的服务向来就有,只有按照工业标准进行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才是文化产业。就是要批虽的、有规模的、连绵不断地去生产。文化产业的性质:文化产业要按照工业标准来生产一系列文化产品。当文化产品从单个的、断裂的链条中产生,变为按工业标准连续不断地生产,就发生了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最重要的标志便是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以产定销”为主变成了“以销定产”为主,使文化产品的生产进入了跟一般商品一样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这种循环的结果可使其得到源源不断的资源的支持,产品也能够极大地丰富起来。当然,它的另一面可能会使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左右,这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两者也不是绝对的不可以调和。文化产业的结构:文化产业是由很多种产品构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它们乂是可以彼此相加形成的一种结构。以广州为例,我们已

  经成立了报业集团,我们还将成立广电集团、山版集团、发行集团、文娱

  集团。上述五个集团都是传媒集团,如果再往前延伸,可以继续包括科研

  集团、教育集团、医疗集团、旅游集团、体育集团这类泛文化集团。在实

  践中,我们不一定急于组建包罗万象的集团,但一定要注意有多种选择的

  可能性。从文化事业来说,一部分可以完全靠市场,一部分则不可以靠市

  场,一部分是半靠政府半靠市场。我们的任务首先要把那些不走向市场就

  不可以持续发展的部分拿出来推动发展。

  关于文化产业的规模:产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规模

  的大小。广东有一个很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应该相应地有一个中国最大的

  文化产业群在这个地区出现。广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

  一个阶段是资产规模。在未来五年到十年里,在资产上,仅从传媒产业范

  围来说,广州的文化产业要达到50个亿到200个亿。第二个阶段是产值规

  模。在产值方面达到50个亿到200个亿。第三个阶段是利润规模。努力达

  到利润

  50个亿到200亿。第四个阶段是税收规模。要达到

  50个亿以上

  的税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关于文化产业的纽带:文化产业包括不同的结构成分,这些结构成

  份要由一条纽带来维持。所谓“纽带”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行政的,一种

  是资本的。这种行政纽带很有效,但从长远来讲,不一定很稳固。一道新

  的行政命令下来,就会发生变化。以资本为纽带,这种纽带维系的产业结

  构成本会高一些,速度也会慢一些,但比较稳固。一旦形成了资本纽带就

  不容易拆开。从长远来说,上述两种纽带将会并存。但行政纽带应更多地

  用于资产整合的启动阶段,资本纽带则应更多地用于长远发展。

  怎样进行文化产业的投资:目前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已经是

  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各方面投入都有了,下一步的发展将会从那种原

  始的、自发的多元化投入,慢慢地逐步走向规范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投入。

  将来我们要尽可能建立一种规范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既让

  他投资,也让他得益,同时该负的社会责任也要负,该负的政府责任也要

  负,投入和产出,投资和回报都得到法律的保障。

  怎样建设文化产业的硕件设施:文化产业需要的硕件设施分三种。

  第一种:传统的、标志性的大型文化设施应该成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第二种:高科技的、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也必须高瞻远瞩地进行设计

  和规划,甚至是超前启动。第三种:群众性的、小型的,但乂是星罗棋布

  的、富有广州特色的文化产业

  硕件,这种设施常常容易被忽略,自这是必须引起局度重视的《中国文化报》)

  (摘

  三、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

  文化产业概念由英文词语CultureIndustry翻译而来(也可译为

  “文化工业”),或认为文化产业概念可由日本“新文化产业”话语借用而

  来。

  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

  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

  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了文化财

  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

  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

  以满足人

  们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就行业范围而言,文化产业大致包括文化艺术

  业(主要有演出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娱乐业、文艺培训业、艺术品经营

  业)、出版发行业和广播影视音像业。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社会

  消费需要所决定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开放化的必然要求。在文化日

  益走向世界一体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超级利润产

  业。英国的艺术业规模已达170亿美元,相当于本国汽车工业。日本的娱

  乐业经营收入超过本国汽车工业产值。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天航空

  的第二大出口产品。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如图书出版发行业)已成

  为支柱产业之一。

  把文化生产划入社会产业范畴,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重大

  改革,也是文化体制一系列改革的起点。其变革意义在于,一是应用现代

  化的专业生产结构和机制,使现有的文化生产力得到解放,并与现代化经

  济和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二是使文化艺术生产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的

  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文化的产业化要求

  我们做到观念变革和思想解放。要改变那种把文化视为上层建筑担当意识

  形态功能和只在精神领域发生作用的传统观念,重视产业文化的多维功能

  和文化形态的物化一灵化的一体化,增强文化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

  产业意识。确立文化产业的观念,要求我们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国力,

  在知识经济社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经

  济价值越来越大。

  ?(摘自〈〈社会科学动态》)

  四、中国文化产业的概念

  弄清文化产业的概念,从理论上说,就是清楚地认识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的这种两重特征,既看到它的意识形态属性一面,乂看到它的物质形态一面,既将它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乂将它放到经济的层面进行考察。

  首先要弄清楚文化产业的内涵。按照国际通行的产业分类的方法,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文化基本属于服务部门,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子概念,它的内涵应该确定为:文化产品生产总过程中的各种社会行业。它的范围包括科学教育、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等。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对文化产业的结构形式作出分析。它共分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的部门群,即使用价值相近的产品生产、服务部门的集合。二是产业链,即有递进关系横向构造的产品生产、服务部门的组合。三是行业网络,即若干产业链的纵横交错和前后延伸。以此为基础。我们还可以将目前文化行业的产业构成状况分成三类:一类属于文化的产业本体,即以文化自身形态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我们所称的文化产业,主要是指这类部门。另一类是文化的产业交叉,即以文化形态为重要资源和手段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在归类上它有时不完全属于文化产业,但乂和文化产业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一种产业的组合。第三类是文化的产业延伸,即在文化产业周围形成的综合网络,各个部门没有性质上的联系,但有形式上的联系。

  文化产业的概念掌握可确定两条原则。一是它的涵盖面包括了概念范围内的所有产业部门,并不单纯以经济效益大小为划分尺度。二是确定文化产业概念并非意味着要将文化的所有部门一律推向市场,那是

  不科学,也不可能的。

  

  

篇十一: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的概念一、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我们理解文化产业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果将文化产业置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我们又可看到,近十几年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发展最紧密结合的产业,并且越来越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行业门类上,把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场馆、

  1

  图书馆等看做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和咨询业等看做是它成功开拓的边疆。

  出于中国国情和第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操作便利的需要,(我们还)考虑到文化产业传统的行业管理归属,以上所说的产业门类将与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主管部门的业务大致对应。按照时下的说法,这是一个“中等”的文化产业概念.应该说,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其全部丰富性尚未充分展开,因此它的范围必定还会发生变化,相信这种变化将在以后的《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中表现出来。(摘自《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

  二、关于文化产业的若干概念文化产业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按照工业标准.文化的产品和文化的服务向来就有,只有按照工业标准进行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才是文化产业。就是要批量的、有规模的、连绵不断地去生产。文化产业的性质:文化产业要按照工业标准来生产一系列文化产品。当文化产品从单个的、断裂的链条中产生,变为按工业标准连续不断地生产,就发生了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最重要的标志便是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以产定销”为主变成了“以销定产"为主,使文化产品的生产进入了跟一

  2

  般商品一样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这种循环的结果可使其得到源源不断的资源的支持,产品也能够极大地丰富起来。当然,它的另一面可能会使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左右,这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两者也不是绝对的不可以调和。

  文化产业的结构:文化产业是由很多种产品构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它们又是可以彼此相加形成的一种结构.以广州为例,我们已经成立了报业集团,我们还将成立广电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文娱集团。上述五个集团都是传媒集团,如果再往前延伸,可以继续包括科研集团、教育集团、医疗集团、旅游集团、体育集团这类泛文化集团。在实践中,我们不一定急于组建包罗万象的集团,但一定要注意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从文化事业来说,一部分可以完全靠市场,一部分则不可以靠市场,一部分是半靠政府半靠市场。我们的任务首先要把那些不走向市场就不可以持续发展的部分拿出来推动发展。

  关于文化产业的规模:产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广东有一个很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应该相应地有一个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群在这个地区出现.广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产规模.在未来五年到十年里,在资产上,仅从传媒产业范围来说,广州的文化产业要达到50个亿到200个亿。第二个阶段是产值规模.在产值方面达到50个亿到200个亿。第三个阶段是利润规模。努力达到利润50个亿到

  3

  200亿。第四个阶段是税收规模。要达到50个亿以上的税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关于文化产业的纽带:文化产业包括不同的结构成分,这些结构成份要由一条纽带来维持。所谓“纽带”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行政的,一种是资本的.这种行政纽带很有效,但从长远来讲,不一定很稳固。一道新的行政命令下来,就会发生变化。以资本为纽带,这种纽带维系的产业结构成本会高一些,速度也会慢一些,但比较稳固。一旦形成了资本纽带就不容易拆开.从长远来说,上述两种纽带将会并存。但行政纽带应更多地用于资产整合的启动阶段,资本纽带则应更多地用于长远发展.

  怎样进行文化产业的投资:目前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已经是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各方面投入都有了,下一步的发展将会从那种原始的、自发的多元化投入,慢慢地逐步走向规范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投入。将来我们要尽可能建立一种规范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既让他投资,也让他得益,同时该负的社会责任也要负,该负的政府责任也要负,投入和产出,投资和回报都得到法律的保障。

  怎样建设文化产业的硬件设施:文化产业需要的硬件设施分三种。第一种:传统的、标志性的大型文化设施应该成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种:高科技的、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也必须高瞻远瞩地进行设计和规划,甚至是超前启动。第三种:群众性的、小型的,但又是星罗棋布的、富有广州特色的文化产业硬

  4

  件,这种设施常常容易被忽略,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摘自《中国文化报》)

  三、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文化产业概念由英文词语CultureIndustry翻译而来(也可译为“文化工业"),或认为文化产业概念可由日本“新文化产业”话语借用而来。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了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就行业范围而言,文化产业大致包括文化艺术业(主要有演出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娱乐业、文艺培训业、艺术品经营业)、出版发行业和广播影视音像业。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消费需要所决定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开放化的必然要求。在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一体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超级利润产业。英国的艺术业规模已达170亿美元,相当于本国汽车工业。日本的娱乐业经营收入超过本国汽车工业产值.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天航空的第二大出口产品。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如图书出版发行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5

  把文化生产划入社会产业范畴,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重大

  改革,也是文化体制一系列改革的起点。其变革意义在于,一是应

  用现代化的专业生产结构和机制,使现有的文化生产力得到解放,

  并与现代化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二是使文化艺术生产作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

  新的增长点.文化的产业化要求我们做到观念变革和思想解放。要

  改变那种把文化视为上层建筑担当意识形态功能和只在精神领域

  发生作用的传统观念,重视产业文化的多维功能和文化形态的物

  化-灵化的一体化,增强文化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产业意识.

  确立文化产业的观念,要求我们认识到,文化作为一种国力,在

  知识经济社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其经济价值越来越大.

  (摘自《社会科学动态》)

  四、中国文化产业的概念

  弄清文化产业的概念,从理论上说,就是清楚地认识文化生

  产和文化产品的这种两重特征,既看到它的意识形态属性一面,又

  看到它的物质形态一面,既将它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又

  将它放到经济的层面进行考察。

  首先要弄清楚文化产业的内涵.按照国际通行的产业分类的

  方法,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文

  化基本属于服务部门,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子概念,它的内涵应

  该确定为:文化产品生产总过程中的各种社会行业.它的范围包括

  科学教育、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等。根据这个概

  6

  念,我们可以对文化产业的结构形式作出分析.它共分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的部门群,即使用价值相近的产品生产、服务部门的集合。二是产业链,即有递进关系横向构造的产品生产、服务部门的组合。三是行业网络,即若干产业链的纵横交错和前后延伸。以此为基础。我们还可以将目前文化行业的产业构成状况分成三类:一类属于文化的产业本体,即以文化自身形态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我们所称的文化产业,主要是指这类部门。另一类是文化的产业交叉,即以文化形态为重要资源和手段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在归类上它有时不完全属于文化产业,但又和文化产业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一种产业的组合。第三类是文化的产业延伸,即在文化产业周围形成的综合网络,各个部门没有性质上的联系,但有形式上的联系。

  文化产业的概念掌握可确定两条原则.一是它的涵盖面包括了概念范围内的所有产业部门,并不单纯以经济效益大小为划分尺度。二是确定文化产业概念并非意味着要将文化的所有部门一律推向市场,那是不科学,也不可能的.

  7

  

  

篇十二: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四、日本的文化产业概况与特点

  在日本,文化产业统称为娱乐观光业,并且已逐渐成为日本经济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当前,日本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仍较为乐观。2000年度电影和音乐创收,分别列世界第二位;CD销售额为5398亿日元,约占世界的17%;游戏软件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从整个文化市场来看,有些行业的收入在减少,但有些行业却仍在持续增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文化产业内部也出现了两极分化。

  (一)日本文化产业概况。1.音乐及戏剧演出、电影制作及放映、美术展览等文化艺术业。(1)音乐、戏剧演出:日本大部分剧场、剧团以及美术馆和博物馆等,都有自己的各类会员组织,它们组织健全,成为动员观众的极好途径。人们只要交纳少量会费,就可享受各种优惠待遇。此外,日本还有专门负责从事动员观众观看演出和电影的团体。大城市的演出市场接近饱和,而中小城市尽管有此需求,但由于成本回收等问题,演出仍然很少,市场亟待开发。随着电脑售票系统的普及,随着实施无店铺销售、入场券销售价格浮动制、销售入场券手续费的引进等,演出市场会出现新的商机。(2)电影:日本电影市场的特点即是否有“大片”是影响电影收入的主要因素。2000年因没有大片问世,致使电影业受到影响,观众连续两年呈现减少趋势。而此时,日本卡通片市场却一片利好。日本共有235家动画片制作公司,市场规模为1519亿日元,如果加上与卡通片相关的商品开发和销售,整个市场约为10000亿日元。自从根据卡通片制作的“口袋妖怪”玩具畅销以来,相关商品正逐渐扩大。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向国外承包,动画片成本还将会大幅度降低。2.信息传播。(1)出版业:由于因特网和电视等高信息传媒的普及,使得周刊杂志的销售大受影响,杂志等期刊的订购也大为下降,虽然仍有大量新杂志创刊,但其销售却非常不理想。据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统计,2000年度,新书比上一年增加3.8%,达到6752种,杂志新创刊209种,比上一年增加37种。但是,杂志和书籍的销售却比上一年减少2.6%,书籍已连续4年下降,杂志也连续3年下跌。(2)电视:日本有日本放送协会(NHK)和其他六大民营电视台,六大民营电视台又各隶属于各自的报社,这是日本的一大特色。报纸和电视台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可获得综合效益,比如朝日新闻社有朝日电视台,产经新闻社有富士电视台等。2000年NHK的营业额是在民间电视台中营业额最高的富士电视台的1.6倍。NHK有资金在50%以上的“子公司”20家,另外有“子公司”的下属公司68家。各家电视台都保持着增长势头,电视已经确立了其本身在影视行业中的核心地位,成为文化产业中的拳头行业。(3)网络:据日本总务省《通信白皮书》透露,截至2000年12月底,日本共有上网人口4780万人,其中每天上网者2593万人。此外,由于可以提供手机直接上网服务业务,使得上网人口急剧增加,2000年一年增加了2000万人。2000年日本国内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为6233亿日元,比上一年约增加78%,经销电子商务商品种类——电脑及相关产品已达到1800亿日元;其次为机票和新干线车票,为776亿日元。1999年,个人用电脑比上一年增加32%,为994万台,销售额增加了21%,为19739亿日元,创迄今最高记录;而且,第一次超过彩电的销售总数,彩电的销售数量为9758000台。3.体育与健身。2000年,体育与健身市场销售规模达49590亿日元,比上一年减少2.9%,回落很大,尽管出现了大型零售商店大量增加分店的倾向,但远未奏效。不过,体育服装和运动鞋仍十分有市场。在体育服务方面,健康俱乐部则由于抓住了中老年顾客的需要,盈利

  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00年,观看各类体育比赛的观众为1750万人次,市场规模1230亿日元;人次和规模,都比上一年有所减少。但观看职业足球比赛的观众呈现增长趋势,这得益于电视等媒体的参与。随着国际化和媒体多样化的到来,观众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大,各类体育比赛的观众市场,也正在发生着变化。2002年,日、韩联合举办了世界杯足球赛。据滨银综合研究所估算,这届比赛给日本带来了高达18000亿日元的经济效益。

  4.个人爱好与创作。近年来,各类针对个人的讲座出现多样化趋势,讲座数量大增。不仅民间的文化中心、政府的公共讲座和大学的公开讲座也加入激烈的竞争。这些讲座有亏有盈,符合顾客需求、设施齐全的文化中心,才能抓住顾客,营业额每年都能有大幅度增长。目前,较受欢迎的讲座为历史、文学、素描、摄影、登山、自然、海外旅游等。日本各大报社的文化中心很受欢迎。这些文化中心举办的各类讲座,讲师几乎都是大学教授、专家和学者,讲座面向普通百姓,只需交纳少量的听课费,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5.娱乐方面。所谓娱乐市场,包括游戏中心、电视游戏及游戏软件、公营博彩业、赛马、赛艇、自行车比赛、彩票、弹子游戏等。娱乐市场成为日本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其发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文化市场。其中,博彩业势头不减。据第一劝业银行彩票部统计,日本2000年全年彩票的销售额达到9548亿日元,彩票购买人口大约为4800万人。彩票的收入已经成为地方自治体的一大财源。彩票的分配比例是,奖金约占46%,成本为14%,各自治体的收益约为40%,收益金将用于公益事业。而游戏软件的国内市场规模逐年递减,2000年为4131亿日元,1999年为4851亿日元,1998年为5137亿日元,1997年为最高,达5833亿日元。

  6.观光旅游。2000年,旅游市场开始复苏,海外旅游升温。2000年到国外的旅游者约有178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约146万人,创近年来的最高记录。因此,旅游业的消费总额也相对得到大幅度增加。到日本的外国游客约有47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了约32万人,连续两年刷新以往最高纪录。但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恐怖事件,致使日本的旅游业也遭受到影响。据10家大型旅行社统计,截至10月1日,共有36万人申请取消海外旅游,其损失费高达550亿日元。日本最大的旅行社——交通社已有11万游客取消海外旅游,损失费约为200亿日元。目前,来日本的外国游客多来自美国、欧洲、韩国、中国以及中国台湾,因此日本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把这些国家及地区定为当前加强动员的重点对象,并将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观光计划。

  (二)日本文化产业的特点。日本文化产业十分发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企业积极参与和从事文化体育活动。在日本,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多依赖于企业、公司的参与和资金赞助。企业也常常通过支援文化艺术协议会来参与文化体育活动。该协议会成立于1990年,为社团法人。日本已经有16个府县、地方自治体设立了这类组织。另外,日本约有800家企业拥有自己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多展出各自的美术收藏品。2.报社、电视台举办文化体育活动。在日本,报社不仅以办报为主要经营业务,而且,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以招徕更多的读者。报社举办文化活动,加之有电视台的配合,因而具有规模大、文化含量高、观众多的特点。《东京新闻》认为,报社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就是为了繁荣文化,在文化上做贡献,可以说这是日本独有的现象。报社举办文化活动的做法,值得国内了解和借鉴。通常报社都设有专门从事文化体育活动的部门,高雅表演艺术、美术、书法、摄影展览等,这些都是报社的长项。3.广告业的发展较为完善。日本的广告业很发达,日本电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拥有职员近6000人,年营业额14758亿日元。2000年,日本广告营业额为61102亿日元,电通占其中的24.2%。电通公司除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外,也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因为文化体育活动同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一样,也是广告媒介的一种,也即广告公司业

  务的载体之一。迄今为止,电通公司参与了电影、电视的拍摄制作,主办过音乐会和文物展览,参与博览会和各种大型体育比赛,如奥运会、地区运动会等。

  4.有着成熟的经纪人和完善的经纪公司。在日本,画家、电影演员、歌手等都有自己的经纪人。签约都由经纪人出面,艺术家本人基本上不露面,一旦有违约和出现问题时,都由经纪人或委托律师出面解决。在日本,经纪人的作用非常大,他们不仅起到发掘和培养画家、演员和歌手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激活和培育了良好的文化艺术市场,使得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从而更加规范地从事文化产业。

  5.围绕同一作品,电影、戏剧、书籍、唱片等同时推出,以获得综合效益。一部小说出版后,改编成电影,同时发行电影音乐磁带,这是迄今日本电影、出版和音乐的一种综合经营模式,也是文化产业中较为成功的做法。由此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比单单出版小说或拍摄电影以及制作唱片都要高得多。如2001年,中国影片《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推出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同名小说于3月下旬发行,电影于4~9月放映,加上事前的宣传,从而取得了极大成功。小说已先后再版8次,共售出76000多册,电影营业额高达3亿多日元,这是中由电影和小说在日本同时推出所获得的最好成绩。

  6.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综观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表明,仅靠本国的文化艺术难以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市场,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才能使文化产业形成旺盛和持久的活力。且不说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98年的长野冬季奥运会给日本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就是日本举办的各种文化主题年等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以及众多的来自国外的艺术演出和美术及文物展览等,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越是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交流对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是有着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为本国文化产业注入活力,也是重要的一环。成功的例子有1983年建成的东京迪斯尼乐园、2001年开业的东京海上迪斯尼乐园和在大阪建成的环形影院等。因此,如何恰当地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问题。

  7.文化产业带来的消极影响。日本文化产业尽管获得了如此大的经济效益,但仍具有一些难于解决的问题和负面影响。由于只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往往就容易被忽视,例如不少犯罪行为就是对小说、电影的模仿。另外,由于因特网的普及,侵犯著作权的现象十分严重。据日本唱片协会和电脑软件著作权协会统计,目前在网上发送音乐,导致音乐家和作曲家的受害额已高达143亿日元。

  (三)日本文化产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政府大力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企业提供方便,制定相关保护政策,这是日本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日本政府的主管部门,主要有文部科技省、文化厅、经济产业省、总务省、国土交通省以及各地方自治体,它们对发展文化产业都给予大力支持。在文化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法规就是1970年5月6日颁布的《著作权法》,迄今己经修改20次。该法明确规定,保护各类著作物作者的所有权利,以及对有关部门作品和表演、唱片、广播电视等的权利及相关权益。其目的是公正使用这些文化成果的同时,有效维护作者的权利,使文化产业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日本专门从事音乐著作权的法人团体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成立于1939年。根据《著作权中介业务法》,它主要负责征收电视、广播、卡拉OK,CD,BGM等所使用的音乐著作权的使用费。该协会拥有作曲家和作词家会员12000人,管理着165万首曲目。2000年度音乐著作权的征收费为1063亿日元,其中,CD最高,达377亿日元。日本已定于2001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新的《著作权管理法》。综上所述,日本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法律法规健全,通过法律法规调控文化市场的手段已经逐渐机制化;拥有完备和成熟的文化市场体系和网络;积极参与国际或地

  区文化市场的竞争;总量规模大,产业程度高,竞争能力强;产业结构合理,文化产品科技含量高。日本文化产业,由于市场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经济效益大,只要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营,今后还将得以持续发展。

  

  

篇十三: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胡珊(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武汉湖北430070=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的发展,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日本是亚洲创意产业发展最发达的国家。1996年,日本提出/文化立国0的战略构想,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其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本文通主要分析日本发展创意产业的概况与经验,并得出一些对我国有益的启示。=关键词>日本创意产业内容产业文化产业1文化创意产业的涵义1.1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20世纪90年代,英国最早将/创造性0概念引入文化政策文件,并在1998年出台的5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6首次对创意产业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并将创意产业划分为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玩、工艺品、设计、时装、电影与录像、动漫、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电脑服务、电视和广播13个行业。然而,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对创意产业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在日本,创意产业更倾向文化产业和产业服务,也被称为感性产业,主要包括时尚产业、休闲产业以和制造产业(详细分类见表1。其中,动漫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表1日本创意产业分类表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产业类型内容产业休闲产业时尚产业分类1.个人电脑、工作站、网络2.电视3.数码影像信号发送4.数码影像处理5.多媒体系统构建6.录像软件7.音乐录制8.书籍杂志9.新闻10.汽车导航1.学习休闲2.鉴赏休闲3.运动设施、学校、补习班4.体育比赛5.国内旅游6.电子游戏7.音乐伴唱1.时尚设计2.化妆品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1.2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界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文化产业0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创意产业与通常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有着很大程度的重合,但是文化产业并不等同于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更强调创造性和创新行,更重视文化创意对其它产业的融合渗透,它比文化产业有更广泛的内容:不仅包括消费性文化创意产品,也包括文化产品在内的各种产业提供的中间产品。2日本创意产业发展概况自日本实施/文化立国0的战略以来,政府一直积极发展创意产业,以动漫、游戏、音乐等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不仅使国内经济发展迅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日本是亚洲创意产业发展最为发达的国家。根据日本5数据内容白皮书20056的统计,目前全球创意产业的生产总值为125万亿日元,其中美国为55万亿日元,占44%;欧盟、

  中东地区41万亿日元,占33%;亚洲地区25万亿日元,占20%。亚洲国家中日本贡献最大,约为13万亿日元,占亚洲地区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近年来,日本的创意产业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02年日本创意生产总值为129,861亿日元;到2003年上升到130,952亿日元;2004年上升幅度更为明显,产值达到133,362亿日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507万亿日元的2.6%。

  2.1动漫业

  在日本创意各种各样的创意产业中,动漫产业的地位最为显著,日本素有/动漫王国0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六成以上出自日本,在欧洲这个比例更高,达到八成以上。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销往美国的日本动漫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为43.59亿美元,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

  2.2游戏业

  游戏产业作为日本创意产业的传统强项,在20世纪末曾风靡一时,目前由于美国、欧洲游戏市场的快速成长以及韩国游戏产业的迅猛发展,日本游戏产业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大企业之间的合并和合作让重新被编组的游戏公司更加活跃,大大推动了日本游戏业的发展。现今,日本网络游戏市场郑呈现稳步成长阶段,2007年预计将突破1000亿日元。

  2.3数字内容产业

  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是随着电脑、互联网及手机等数

  字化产品的普及而产生的一项新兴数字艺术产业,其包括影像、音乐、游戏、动漫等类别,并通过网络传送、光碟、手机传送以及数字播放等方式进行流通。2004年生产总值达到24,685亿日元。

  年份

  流通形式

  2002200320042005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日本数字创意产业产品市场总产值

  3日本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

  3.1政府积极支持创意产业发展

  1995年7月,日本文化厅长官的咨询机构/文化政策促进会议0提交了5新的文化立国目标当前振兴文化的重点和对策6的报告,提出/文化立国0的初步战略构想。1996年,文化厅正式提出5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6,标志着日本/文化立国0的战略正式启动。2001年,日本政府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

  日本政府制定了具有较强灵活性的/政府指导体制0,避免采取强硬的法律约束,使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政府通过提供各种信息、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来引导和协助企业的发展,扮演企业的领航员、仲裁者、银行家及保护人的角色,给创意产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3.2完善的法律法规

  近年来,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创意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2001年,日本国会提出了5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6,使日本文化艺术在法律上得到正式的保护,其法律明确涉及倒电影、漫画以及动画的知识产权问题。同年,政府为了引导公民公正合法使用文化创意成果,有效维护著作者的权利,对1970年颁布的5著作权法6进行修改并更名为5著作权管理法6;2003年,/知识财产战略本部0先后制定了5知识财产推进计划6、5e-Janpan重点计划20036;2004年制定/关于促进创造、保护及应用文化产业的法律案0(即/内容促进法0以及5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6,该法规定了国家、地方政府、公共团体都有义务积极推动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2005年制定了5知识财产推进计划20056,该计划体现了政府对创意产业的发展的大力支持。

  3.3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日本政府不仅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鼓励多元投资机制,支持非文化企业和境外资金投入创意产业。1990年,日本先后成立了/振兴文化艺术基金0和/企业艺术文化后援协议会0,用来支援各种艺术文化活动,基金由政府和民间共同出资,其中政府出资500亿日元,民间赞助112亿日元。在创意产业的壮大过程中,民间企业投资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所出资比例逐年增大。在日本,许多大型文化活动大多依赖企业、公司的投资与赞助。

  3.4重视创意人才培养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日本很重视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在2005年6公布的5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56中,创意人才的培养就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各大学府和职业学校都开始开设有关创意产业的专门学科。

  此外,日本政府还举办各种评奖活动,奖励和表彰创意人才。2001年12月日本文化厅等部门参与协办了/第五届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0。由/知识财富战略本部0设立的/文化产业调查会0于2004年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商务振兴政策-软件力量时代的国家战略0,其中就提到了表彰积极创意人才,开展具有社会导向意义的商务活动和奖励创意产业的先进者。这些公开的评奖活动大大调动了创意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4日本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

  4.1政府宏观主导

  日本创意产业的发展实践说明政府的引导与推动是创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国创意产业尚处于初期阶段,要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还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政府一定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持续支持。政府应积极重视创意产业,并制定距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引导其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法制建设方面,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制定一系列优惠财税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创意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的效应;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要有意加强院校专门创意人才的培养,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创意工作者进行专业资格培训,并加强与外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

  4.2拓宽资金来源

  资金投入是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创意产业投资主体相对单一,政府需要转变投融资观念,降低市场进人门槛,进一步改善投融资环境,提高企业、民间对创意产业投资的积极性,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创意产业投资,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此外,政府要制定相关的辅助政策,在融资、税收、进出口等方面给予创意产业适当的优惠和支持。

  4.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的核心,保护知识产权是发展创意产业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当务之急。首先是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同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并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等行为。

  4.4积极培养创意人才

  我国创意产业人才相对匮乏,培养大量的创意人才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跟日本相比,我国的创意教育相对落后,学科体制较为僵化,束缚了创意教育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尽快创造新的培育机制,培养大批量创意人才。首先应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要设立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完善成熟的管理培养机制,积极培养创意产业专门人才。

  

  

篇十四: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的概念一、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我们理解文化产业的最基本的生发点。如果将文化产业置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我们又可看到,近十几年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发展最紧密结合的产业,并且越来越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由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行业门类上,把文化娱乐业、新闻由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场馆、图书馆等看做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和咨询业等看做是它成功开拓的边疆。由于中国国情和第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操作便利的需要,(我

  们还)考虑到文化产业传统的行业管理归属,以上所说的产业门类将与文化部、新闻由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主管部门的业务大致对应。按照时下的说法,这是一个“中等”的文化产业概念。应该说,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其全部丰富性尚未充分展开,因此它的范围必定还会发生变化,相信这种变化将在以后的《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中表现由来。(摘自《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

  二、关于文化产业的若干概念文化产业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按照工业标准。文化的产品和文化的服务向来就有,只有按照工业标准进行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才是文化产业。就是要批量的、有规模的、连绵不断地去生产。文化产业的性质:文化产业要按照工业标准来生产一系列文化产品。当文化产品从单个的、断裂的链条中产生,变为按工业标准连续不断地生产,就发生了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最重要的标志便是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以产定销”为主变成了“以销定产”为主,使文化产品的生产进入了跟一般商品一样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这种循环的结果可使其得到源源不断的资源的支持,产品也能够极大地丰富起来。当然,它的另一面可能会使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左右,这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两者也不是绝对的不可以调和。文化产业的结构:文化产业是由很多种产品构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

  的,同时它们又是可以彼此相加形成的一种结构。以广州为例,我们已经成立了报业集团,我们还将成立广电集团、由版集团、发行集团、文娱集团。上述五个集团都是传媒集团,如果再往前延伸,可以继续包括科研集团、教育集团、医疗集团、旅游集团、体育集团这类泛文化集团。在实践中,我们不一定急于组建包罗万象的集团,但一定要注意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从文化事业来说,一部分可以完全靠市场,一部分则不可以靠市场,一部分是半靠政府半靠市场。我们的任务首先要把那些不走向市场就不可以持续发展的部分拿由来推动发展。

  关于文化产业的规模:产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广东有一个很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应该相应地有一个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群在这个地区由现。广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产规模。在未来五年到十年里,在资产上,仅从传媒产业范围来说,广州的文化产业要达到50个亿到200个亿。第二个阶段是产值规模。在产值方面达到50个亿到200个亿。第三个阶段是利润规模。努力达到利润50个亿到200亿。第四个阶段是税收规模。要达到50个亿以上的税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关于文化产业的纽带:文化产业包括不同的结构成分,这些结构成份要由一条纽带来维持。所谓“纽带”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行政的,一种是资本的。这种行政纽带很有效,但从长远来讲,不一定很稳固。一道新的行政命令下来,就会发生变化。以资本为纽带,这种纽带维系的产业结构成本会高一些,速度也会慢一些,但比较稳固。一旦形成了资本纽带就不容易拆开。从长远来说,上述两种纽带将会并存。但行政纽带应更多地用于资产整合的

  启动阶段,资本纽带则应更多地用于长远发展。怎样进行文化产业的投资:目前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已经是

  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各方面投入都有了,下一步的发展将会从那种原始的、自发的多元化投入,慢慢地逐步走向规范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投入。将来我们要尽可能建立一种规范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既让他投资,也让他得益,同时该负的社会责任也要负,该负的政府责任也要负,投入和产生,投资和回报都得到法律的保障。

  怎样建设文化产业的硬件设施:文化产业需要的硬件设施分三种。第一种:传统的、标志性的大型文化设施应该成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种:高科技的、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也必须高瞻远瞩地进行设计和规划,甚至是超前启动。第三种:群众性的、小型的,但又是星罗棋布的、富有广州特色的文化产业硬件,这种设施常常容易被忽略,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摘自《中国文化报》)

  三、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文化产业概念由英文词语CultureIndustry翻译而来(也可译为“文化工业”),或认为文化产业概念可由日本“新文化产业”话语借用而来。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由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了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以满足人

  

篇十五: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如果将文化产业臵于知识经济迅猛开展的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我们又可看到近十几年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开展最严密结合的产业并且越来越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

  文化产业的概念一、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这是我们理解文化产业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如果将文化产业置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代世界经济背景下,我们又可看到,近十几年以来,文化产业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富现代意义、与高科技尤其数码技术发展最紧密结合的产业,并且越来越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文化产业的面貌。由此我们认为,现代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奠立于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传播的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行业门类上,把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把传统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电影电视创作甚至工业与建筑设计,以及艺术博览

  1

  场馆、图书馆等看做文化产业正在争夺的前沿;把广告业和咨询业等看做是它成功开拓的边疆。

  出于中国国情和第一本《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操作便利的需要,(我们还)考虑到文化产业传统的行业管理归属,以上所说的产业门类将与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主管部门的业务大致对应。按照时下的说法,这是一个“中等”的文化产业概念。应该说,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其全部丰富性尚未充分展开,因此它的范围必定还会发生变化,相信这种变化将在以后的《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中表现出来。(摘自《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

  二、关于文化产业的若干概念文化产业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按照工业标准。文化的产品和文化的服务向来就有,只有按照工业标准进行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才是文化产业。就是要批量的、有规模的、连绵不断地去生产。文化产业的性质:文化产业要按照工业标准来生产一系列文化产品。当文化产品从单个的、断裂的链条中产生,变为按工业标准连续不断地生产,就发生了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最重要的标志便是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以产定销”为主变成了“以销定产”为主,使文化产品的生产进入

  2

  了跟一般商品一样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过程。这种循环的结果可使其得到源源不断的资源的支持,产品也能够极大地丰富起来。当然,它的另一面可能会使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左右,这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两者也不是绝对的不可以调和。

  文化产业的结构:文化产业是由很多种产品构成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它们又是可以彼此相加形成的一种结构。以广州为例,我们已经成立了报业集团,我们还将成立广电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文娱集团。上述五个集团都是传媒集团,如果再往前延伸,可以继续包括科研集团、教育集团、医疗集团、旅游集团、体育集团这类泛文化集团。在实践中,我们不一定急于组建包罗万象的集团,但一定要注意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从文化事业来说,一部分可以完全靠市场,一部分则不可以靠市场,一部分是半靠政府半靠市场。我们的任务首先要把那些不走向市场就不可以持续发展的部分拿出来推动发展。

  关于文化产业的规模:产业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规模的大小。广东有一个很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应该相应地有一个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群在这个地区出现。广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产规模。在未来五年到十年里,在资产上,仅从传媒产业范围来说,广州的文化产业要达到50个亿到200个亿。第二个阶段是产值规模。在产值方面达到50个亿到200个亿。第三个阶段是利润规模。努力达到利润

  3

  50个亿到200亿。第四个阶段是税收规模。要达到50个亿以上的税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关于文化产业的纽带:文化产业包括不同的结构成分,这些结构成份要由一条纽带来维持。所谓“纽带”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行政的,一种是资本的。这种行政纽带很有效,但从长远来讲,不一定很稳固。一道新的行政命令下来,就会发生变化。以资本为纽带,这种纽带维系的产业结构成本会高一些,速度也会慢一些,但比较稳固。一旦形成了资本纽带就不容易拆开。从长远来说,上述两种纽带将会并存。但行政纽带应更多地用于资产整合的启动阶段,资本纽带则应更多地用于长远发展。

  怎样进行文化产业的投资:目前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已经是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各方面投入都有了,下一步的发展将会从那种原始的、自发的多元化投入,慢慢地逐步走向规范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投入。将来我们要尽可能建立一种规范的、良性循环的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既让他投资,也让他得益,同时该负的社会责任也要负,该负的政府责任也要负,投入和产出,投资和回报都得到法律的保障。

  怎样建设文化产业的硬件设施:文化产业需要的硬件设施分三种。第一种:传统的、标志性的大型文化设施应该成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种:高科技的、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也必须高瞻远瞩地进行设计和规划,甚至是超前启动。第三种:群众性的、小型的,但又是星罗棋布的、富有广州特色的文化产业

  4

  硬件,这种设施常常容易被忽略,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摘自《中国文化报》)

  三、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文化产业概念由英文词语CultureIndustry翻译而来(也可译为“文化工业”),或认为文化产业概念可由日本“新文化产业”话语借用而来。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交换和传播。其外延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科学研究、新闻出版、信息咨询、设计策划等,涵盖了文化财产、文化设备和传媒载体三个方面。文化产业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行业,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就行业范围而言,文化产业大致包括文化艺术业(主要有演出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娱乐业、文艺培训业、艺术品经营业)、出版发行业和广播影视音像业。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消费需要所决定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开放化的必然要求。在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一体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超级利润产业。英国的艺术业规模已达170亿美元,相当于本国汽车工业。日本的娱乐业经营收入超过本国汽车工业产值。美国的视听产品是仅次于航天航空的第二大出口产品。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如图书出版发行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5

  把文化生产划入社会产业范畴,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重大

  改革,也是文化体制一系列改革的起点。其变革意义在于,一是

  应用现代化的专业生产结构和机制,使现有的文化生产力得到解

  放,并与现代化经济和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二是使文化艺术生产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

  展的新的增长点。文化的产业化要求我们做到观念变革和思想解

  放。要改变那种把文化视为上层建筑担当意识形态功能和只在精

  神领域发生作用的传统观念,重视产业文化的多维功能和文化形

  态的物化—灵化的一体化,增强文化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

  产业意识。确立文化产业的观念,要求我们认识到,文化作为一

  种国力,在知识经济社会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直接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其经济价值越来越大。

  (摘自《社会科学动态》)

  四、中国文化产业的概念

  弄清文化产业的概念,从理论上说,就是清楚地认识文化生

  产和文化产品的这种两重特征,既看到它的意识形态属性一面,

  又看到它的物质形态一面,既将它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又将它放到经济的层面进行考察。

  首先要弄清楚文化产业的内涵。按照国际通行的产业分类的

  方法,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文化基本属于服务部门,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子概念,它的内涵

  应该确定为:文化产品生产总过程中的各种社会行业。它的范围

  包括科学教育、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等。根据这

  6

  个概念,我们可以对文化产业的结构形式作出分析。它共分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的部门群,即使用价值相近的产品生产、服务部门的集合。二是产业链,即有递进关系横向构造的产品生产、服务部门的组合。三是行业网络,即若干产业链的纵横交错和前后延伸。以此为基础。我们还可以将目前文化行业的产业构成状况分成三类:一类属于文化的产业本体,即以文化自身形态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我们所称的文化产业,主要是指这类部门。另一类是文化的产业交叉,即以文化形态为重要资源和手段进行生产或服务的部门。在归类上它有时不完全属于文化产业,但又和文化产业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一种产业的组合。第三类是文化的产业延伸,即在文化产业周围形成的综合网络,各个部门没有性质上的联系,但有形式上的联系。

  文化产业的概念掌握可确定两条原则。一是它的涵盖面包括了概念范围内的所有产业部门,并不单纯以经济效益大小为划分尺度。二是确定文化产业概念并非意味着要将文化的所有部门一律推向市场,那是不科学,也不可能的。

  7

  

  

篇十六: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

  一、日本文化创意产业概述日本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数字软件技术为支撑、以数字硬件产品为载体、以文化为内

  涵的产业。日本文化创业产业分为4类:⑴声像(含广告)、⑵音乐和音响(含广告)、⑶游戏、⑷图书、报纸、图像、教材(含广告)。

  自从日本实施“文化立国”的战略以来,政府一直积极发展创意产业,以动漫、游戏、音乐等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不仅使国内经济发展迅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日本是亚洲创意产业发展最为发达的国家。1.动漫产业

  在日本创意各式各样的创意产业中,动漫产业的地位最为显著,日本享有“世界动漫王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动漫输出国。有统计显示,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有60%是日本制作的。从铁臂阿童木、花仙子到火影忍者、奥特曼、圣战士,从机器猫、樱桃小丸子到网球王子、HelloKitty,从《龙猫》到《千与千寻》,许多日本动漫作品和动漫形象为世界人民所熟识并喜爱。

  1996年,日本政府明确提出要从经济大国转变为文化输出大国,将动漫等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十几年来,动漫产业作为日本文化产业的代表,已经和日本电器、日本汽车并列,成为影响世界的三大日本制造。而与此同时,日本动漫产品也开始成功走向世界,成为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之一,在全球传播日本文化,彰显日本的影响力。

  近十年来,日本动漫产业平均每年的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日元,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实际上,加上动漫衍生品的销售收入,广义的动漫产业在日本GDP中的比例平均在6%以上。2.游戏产业

  游戏产业作为日本创意产业的传统强项,游戏业已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一直保持着二位数的增长势头,在GNP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汽车和家电两大传统行业形成了有力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电子游戏市场硬件90%以上,软件50%以上,均牢牢控制日本厂商手中。调查显示,全球最受欢迎的游戏机是日本的品牌,销售量最大、拥有游戏迷最多的游戏软件,也出自日本游戏开发商之手。

  日本乃当今世界游戏业无可争议的霸主。日本游戏业的辉煌,为日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日本游戏产业对社会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促进,在推动传统娱乐业变革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3.数字内容产业

  在日本内容产业国际战略研究会的报告中,对“内容产业”作了如下定义:所谓内容产业,就是可以给人的精神带来享受的信息,是可以进行经济经营的“财产”。日本广义的数字内容产业包括:娱乐性比较强的电影、电视、音乐、出版物、动漫、网络游戏等产业部分,也包括以信息服务为主的电子商务、手机通信、远程教学和远程医疗等非娱乐产业部分。新出版的日本数字内容产业白皮书2010则将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分成图书报刊(图书、报纸、图片、文本等)、影像、音乐、游戏这样四大类。

  日本把数字内容产业定位为积极振兴的战略性产业,日本的数字内容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汽车产业。根据日本数字内容产业白皮书2010的统计数据,2009年日本内容产业的产值达到了12万843亿日元,其中数字内容产业产二、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

  1.政府积极支持创意产业发展

  1996年,文化厅正式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标志着日本“文化立国”的战略正式启动。2001年,日本政府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日本政府制定了具有较强灵活性的“政府指导体制”,避免采取强硬的法律约束,使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政府通过提供各种信息、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来引导和协助企业的发展,扮演企业的领航员、仲裁者、银行家及保护人的角色,给创意产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2.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创意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2004年制定“关于促进创造、保护及应用文化产业的法律案”(即“内容促进法”)以及《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该法规定了国家、地方政府、公共团体都有义务积极推动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2005年制定了《知识财产推进计划2005》,该计划体现了政府对创意产业的发展的大力支持。3.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日本政府不仅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鼓励多元投资机制,支持非文化企业和境外资金投入创意产业。在创意产业的壮大过程中,民间企业投资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所出资比例逐年增大。在日本,许多大型文化活动大多依赖企业、公司的投资与赞助。4.重视创意人才培养日本很重视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在2005年6公布的《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5}中,创意人才的培养就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近年来,各大学府和职业学校都开始开设有关创意产业的专门学科。由“知识财富战略本部”设立的“文化产业调查会”于2004年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商务振兴政策一软件力量时代的国家战略”,其中就提到了表彰积极创意人才,开展具有社会导向意义的商务活动和奖励创意产业的先进者。这些公开的评奖活动大大调动了创意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1、增加教师对文化创意事业及其对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与理解,同时多创设与创意事业有关的科系,以培育人才。2、奖励公营机关使用文化创意事业的成品,或是以资金赞助的方式鼓励企业进行开发,提高文化创意事业相关产品的消费量。3、协助地方产业商品营销海外,并增加国内与外国知名创作家之间异地文化的交流活动。4、以奖励方式带动地方企业积极参与文化创意产业活动。5、活用民间财团法人资源,让民间团体主导带动文化创意活动的推动,开创更丰富的活动内容,更能深入人心。6、积极进行各项调查,藉由调查挖掘出新的商品需要,同时透过调查结果的公布及宣传效果,加深民众的笪识度。7、对于新兴的文化创意事业,给予研发补助或租税减免,以扶植创意的发展空间。

  

篇十七: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1文化内容发源书籍音乐报刊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出版软件咨询和供应广告业摄影活动广播电视戏剧艺术音乐和其他艺术活动文化产品的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电视广播发射器和电话机装置的制造电视广播接收器磁带录像机装备和附件的制造光学仪器和摄影仪器的制造乐器的制造文化内容的翻印和传播印刷业录制媒体的再生产电影和录像的制造与发行电影放映4文化交流其他娱乐业图书馆和档案活动博物馆活动历史遗迹和建筑物的保护

  文化产业概念梳理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先后把文化产业提升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性产业。自2000年我国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然而,国内外对文化产业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文化产业的定义五花八门,这种混乱阻碍了相关的学术交流,也不利于文化产业实践的推进。因此,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的文化产业定义的基础上,从学术角度定义文化产业,既有助于深化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乂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国际视域中的文化产业概念学术界大多认为,“文化产业”(CultureIndustry)这一概念在1944年首次出现于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共著的《文化产业:欺骗公共的启蒙精神》(ThecultureIndustry:EnlightenmentasMassDeception)—文,该文后来收入《启蒙的辩证法》。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并没有给文化产业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们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里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和消费文化产品的现象。在他们的语境中,“文化产业”是一个否定性概念。后来,“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意识形态功能被剔除,用来特指一个新的产业类别,被广泛运用于各国文化产业的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发展历程1、“文化工业”一词是由英文CultureIndustry翻译而来,“文化工业”是由法兰克描学派的主要代表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提出的,并对此现象持一种批判性立场)。当时的美国文化就被人称为“文化工业”2、1990年美国开始实施对各类传媒的“非管制化”政策,超级传媒巨头不断出现并进军国际市场,欧洲一些国家在文化上感觉到威胁,提出了“文化产业”概念,作为一种国家应对战略。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已经把文化发展钱略变成了一种国家发展战略,因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普遍积极的回应与认同。有些西方学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把文化产业定义为生产文化意义内容的产业。因为在文化人类学看来,一切人类的物质遗存物都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都承载和述说着某种文化意义,人类的一切精神和物质活动都具有传达社会意义的“符号”作用。这是一个较为抽象巨概括力较强的定义。根据这一定义,文化产业的外延可有大小不同的三种悄况,同时也可看作是文化产业概念演进的三个发展阶段:1、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和销售,如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音乐创作、工业设计,以及其他创造性的文化艺术活动乂如艺术场馆、博物馆、演出、文化娱怎活动等。这一含义接近于我国过去一直说的“文化艺术事业”。这是文化产业的狭义概念。2、承载文化意义的产品的复制与传播。山于复制技术的进步,新闻出版业、影视业、音像业等已发展为文化工业。这个概念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产物,首先形成于本世纪初的美国等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逐步受到其强大影响。3、赋予一切生产活动和产品以文化标记。这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在这一时代,非物质性的、信息符号的交换与消费将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竞争的主要领域。文化产业发展到最高阶段,由于文化、知识的泛化、融合,文化产业趋于消解。国外研究者观点:澳大利亚麦觉里大学教授、前国际文化经济学会主席大卫•索斯比(DavidThrosby2001)认为:文化产业就是“在生产中包含创造性,凝结一定程度的知识产权并传递象征性意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他在《经济与文化》一书中用一个同心圆来界定文化产业的行业范畴。处于同心圆核心并向外辐射的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视觉艺术、工艺等创造性艺术;围绕这一核心的是那些具有上述文化产业的特征同时也生产其他非文化性商品与服务的行业:电影、广播、报刊和书籍等;处于这一同心圆最外围的则是

  那些有时候具有文化内容的行业:建筑、广告、观光等。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众文化研究所执行主席贾斯廷•奥康纳(JustinO'connor)认为:文化产业就是

  “指以经营符号性商品为主的那些活动,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于它们的文化价值「包括传统的文化产业:广播、电视、岀版、唱片.设计、建筑、新媒体;传统艺术:视觉艺术、手工艺、剧院、音乐厅、音乐会、演出、博物馆和画廊。

  英国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学者安迪•C•普拉特(AndyC.Pratt)认为:文化产业与以文化形式出现的材料生产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活动有联系,在全球化时代构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包括内容的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和交易四个链环,相互交融构成庞大的文化产业生产体系。这一分类隐含了对构成文化创新产业的单一活动间的相互依赖。

  美国学者斯科特(AllenJ・Scott)认为,文化产业是指基于娱斥、教育和信息等□的的服务产出,和基于消费者特殊嗜好、自我肯定和社会展示等目的的人造产品的集合。

  美国学者提摩•坎泰尔认为,文化产业是“指那些使用同类生产和组织模式如工业化的大企业的社会机构,这些机构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o

  国家或组织对其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结合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是无形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受到著作权的保障,其形式可以是货品或服务,包括文化遗产、出版印刷业和著作文献、音乐、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频媒体、视听媒体、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和游戏、环境和自然等10类。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第三版):(1)文化内容发源(书籍、音乐、报刊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出版、软件咨询和供应、广告业、摄影活动、广播电视、戏剧艺术、音乐和其他艺术活动);(2)文化产品的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电视广播发射器和电话机装置的制造、电视广播接收器、磁带、录像机装备和附件的制造、光学仪器和摄影仪器的制造、乐器的制造);(3)文化内容的翻印和传播(印刷业、录制媒体的再生产、电影和录像的制造与发行、电影放映);(4)文化交流(其他娱圧业、图书馆和档案活动、博物馆活动、历史遗迹和建筑物的保护)。欧盟(内容产业):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包括各种媒介上所传播的印刷品内容(报纸、杂志、书籍等),音像电子出版物内容(联机数据库、音像制品服务、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内容(电视、录像、广播和影视),用做消费的各种数字化软件等。加拿大:(1)信息和文化产业(出版业、电影和录音业、电视广播、因特网、电信业、信息服务业);(2)艺术、娱乐和消遣(演艺、体育、古迹遗产机构、游乐、赌和娱乐业)。美国:所谓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和传播,包括:(1)文化艺术业(含表演艺术、艺术博物馆);(2)影视业;(3)图书业;(4)音乐唱片业。澳大利亚:(1)文化遗产和古迹,如博物馆、自然遗产和保护、图书和档案馆等;(2)艺术活动,如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和印刷,表演艺术、音乐创作和出版,广播、电视和电影等;(3)体育和健身娱乐活动;(4)文化产品的制造和销售;(5)其他文化娱乐类。英国:“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和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统属文化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电视和广播、表演艺术、出版和软件等13个部门。法国:定义为“传统文化事业中特别具有可大量复制性的产业”o荷兰:以及服务的政策H标的不同,从四个层面来定义文化产业。第一,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价值或文化意义为基础的生产活动,这是最综合、最广义的定义。第二,文化产业是指艺术创作、传统的和

  现代的艺术作品、艺术展览和文化传播活动。第三,文化产业是指与商业运作、听众和观众规模以及文化和艺术作品的传播扩大能力有关的商业活动。第四,文化产业即指文化企业,把文化和艺术的创作看作是企业的行为,这是最狭义的定义。

  曰本:文化产业统称为娱乐观光业日本将文化产业划分为三类1、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2、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文艺演出、体育竞技等其他商品和行业3、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演、形象设计等。

  韩国:与文化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有关的产业:影视、广播、音像、游戏、动画、卡通形象、演出、文物、美术、广告、出版印刷.创意性设计、传统工艺品、传统服装、传统食品、多媒体影像软件、网络及其相关的产业。

  二.国内视域中的文化产业概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慢,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也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国内的文化产业定义大多是在借鉴国外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文化产业概念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谓的“三产”发展而来的。“三产”原是指企业用来安置下岗富余人员的服务性部门和行业,主要表现在以餐饮带娱怎的娱圧业方面。文化系统办的餐饮娱乐也往往统称为“三产X这与文化事业单位的划界是清楚的。而现代所谓文化产业不仅从表面形式包容了以往“三产”和“文化事业S而且其基本性质与特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文化产业遵循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管理,己今非昔比。1、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15届中央委员会第5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文中首次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认为文化产业是为人们提供文化产品以及为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提供物质设备和智力服务的经济行业。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2、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3、2004年5月,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分类》,该文件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这一定义表明,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是提供文化、娱圧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此外还包括有关联的活动。4、2004年10月,文化部下发的《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o这一定义强调了文化产业是一个经营性行业。5、2006年12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制定发布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该文件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O国内研究者观点在国内学术界,研究者在回顾国外文化产业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定义了文化产业。《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从两个方面来定义文化产业: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

  务的一系列活动。这是一个从产品性质和经济过程两方面所下的典型的综合性定义。中国社科院专家认为: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

  它的H标。前一个定义把“提供物质设备"的行业也归入文化产业,这一点与美国不同,美国是把它归入传统制造业的。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落后,还不能与传统制造业分离的现实;后一个定义中“提供精神产品”一语大有深意。“精神”与“物质”相对,是一种传统的对事物二分的观点。称“精神产品”而不称“文化产品S除我们的学术理论水平所限外,部分原因是因为“精神”一词更能突出文化产品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比“文化”一司更经能体现文化产品的精神文明特征。这是山我们的社会制度性质影响和决定的。山于我们的文化产品要体现社会的主流思想、主流文化,即体现“三个代表笃因此,我们文化产品的范围在理论上要比西方文化产品的范围要狭窄。

  胡惠林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该定义对产品精神范畴的强调,使具有文化涵义的诸如文化用品等被忽视了,缩小了文化产业的范围。

  至塑认为,文化产业就是国民经济中生产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单位的集合体。该定义借用了产业的概念,但只重视了生产环节,忽视了构成产业活动的诸如流通、销售等环节。

  邓安球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为市场进行创造.生产、流通、销售具有文化含量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之有联系的各种支撑、参与等活动的集合。这个定义突出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属性。

  迫也:我国的文化产业应包括原有文化事业体制下的一些行业,也应包括活跃于市场经济中的新兴行业;应涵盖生产、销售、消费的各个环节,并把跨越于二、三产业的一些行业纳入文化产业的体系中来,包括国有、集体、个体、股份、独资、合资等多种体制。据此观点,对文化产业从性质仁进行分类,就可形成一个门类较为齐全、能反映现代社会特征的文化产业结构体系:

  政府定义根据我国L1前对文化产业所确立的内涵,文化产业一般认为包括以下三类1、文化产品的制造业,如图书、报刊印刷、影像业,等等。2、文化产品批发与零售业。3、文化服务业,如大众娱乐业、文艺演出、信息服务业等。我国查港地区的创意产业界定基本上秉承英国模式,但加入了创意产业生产系统及社会与象征意义的交流与生产,将创意产业定义为一个经济活动群体,开拓和利用创意、技术及知识产权,生产、分配具有社会及文化意义的产品或服务,以创造财富,增加就业机会。宣澧地区的行政院在其公布的创意产业发展计划□中,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通过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能创造潜在的财富和就业机会,并能够改善整体生活环境的行业。

  

  

推荐访问:日本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日本 文化产业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