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博彦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思想汇报 疫情防控 教案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19篇

时间:2022-11-08 15:55:06 浏览量:

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19篇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2022  最新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19篇,供大家参考。

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19篇

篇一: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2022

  最新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第三条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第四条国家扶持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第二章规划布局和设置审批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医疗机构,并纳入当地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当地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

  第八条设置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九条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第十条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一)设置申请书;(二)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第十一条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提出设置申请:(一)不设床位或者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二)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申请。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设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答复;批准设置的,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第十三条国家统一规划的医疗机构的设置,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第十四条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按照国家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设置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登记第十五条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第十六条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二)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三)有适合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六)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十七条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批准其设置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按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设置的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

  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设置的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的执业登记,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一)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二)所有制形式;(三)诊疗科目、床位;(四)注册资金。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执业登记申请之日起45日内,根据本条例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登记,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第二十条医疗机构改变名称、场所、主要负责人、诊疗科目、床位,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歇业,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经登记机关核准后,收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非因改建、扩建、迁建原因停业超过1年的,视为歇业。第二十二条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年校验1次;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3年校验1次。校验由原登记机关办理。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遗失的,应当及时申明,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补发。

  第四章执业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必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

  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

  第三十条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带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

  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

  第三十二条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查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士)、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书。

  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五条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

  第三十七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出具收据。

  第三十八条医疗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

  第三十九条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第五章监督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

  (一)负责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和校验;

  (二)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

  (三)负责组织对医疗机构的评审;

  (四)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给予处罚。

  第四十一条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按照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医疗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

  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

  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由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疗、医技、护理和财务等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聘任。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对达到评审标准的医疗机构,发给评审合格证书;对未达到评审标准的医疗机构,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章罚则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校验手续;拒不校验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条没收的财物和罚款全部上交国库。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国家、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罚款及没收药品、器械的处罚决定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二条本条例实施前已经执业的医疗机构,应当在条例实施后的6个月内,按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补办登记手续,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五十三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设医疗机构及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开设医疗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十四条本条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第五十五条本条例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1951年政务院批准发布的《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同时废止。猜您感兴趣:1.医疗机构的管理办法最新2022版2.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汇编3.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4.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5.卫生部病历管理规定6.医疗机构设置和执业的条件有哪些

  

  

篇二: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2022年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日,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

  增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安排功能。想必很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苦恼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医疗机构规章制度,欢迎大家共享。医疗机构规章制度1

  一、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1、服务理念:患者的满足是我们最大的追求,患者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用亲情服务,用爱心施术。2、仪表、仪容:美观、整齐、大方、得体。3、服务语言:(1)称谓:按职业、职位、统称。(2)要敬重患者和患者家属;吐字精确(讲一般话);要有情感性,快慢适中;要有爱护性(留意患者的隐私、缺点)。(3)常用的谦语。(4)禁忌的语言:推理性的语言,顶撞性语言,损害性语言。

  

  4、行为规范:(1)听从领导,听从指挥。(2)严于职守,仔细工作。(3)优质服务,礼貌待人。(4)打电话时,要时间相宜,一般不得超过3分钟,语言简练。5、劳动纪律:按时上岗,工作时不准干私活,不能串岗、换岗、离岗、闲聊。6、职业纪律:医务人员书写要符合要求,不能乱开证明文件,不能开展特别医疗服务,不能随意评价他人的医疗技术,不能私收财物,不能举荐成药、生活用品、保健品、办公用品等。7、平安守则:严格遵守诊所各项规章制度。二、医师岗位责任制度1、坚持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2、严格执行门诊工作制度,带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3、要热忱接待每一位患者,耐性细致询问病情、病史、用药状况及药物过敏历等,并对病人作仔细细致的检查。4、医师必需仔细写门诊病历,作好门诊登记,向患者交待

  

  治疗方面的留意事项,对须要转诊的患者刚好作出处理看法。5、医师应依据须要按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药品

  理作用、用量、用法、禁忌、不良反应和留意事项等开据处方。6、依据社区疾病发生、流行特点,负责社区健康状况调查

  和社区健康诊所,作好社区居民的卫生工作宣扬。7、8、负责疫情登记、报告工作,做到刚好发觉,刚好报告。负

  责社区的健康询问门诊工作。9、主动参与公司和有关门部组织的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

  精益求精,努力学习有关新学问、新业力,提高专为技术水平。三、人员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1、人员聘用:(1)、公司所聘用的医师应当符合《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方法》

  的要求,即取得医师资格后经注册连续在医疗机构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公司内诊所可作为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的其次执业地点进行注册,但每个诊所至少有1名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的

  (2)、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酷爱诊所服务工作,爱岗敬业,服务行为规范,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娴熟驾驭医疗技能,胜任诊所服务工作职责。

  2、培训(1)、制定年度业务培训、考核安排,并组织实施。(2)、依据服务工作须要,支配专业技术人员接着教化、短期培训、进修等学习,定期进行检查。(3)、有安排的选送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慢性病管理及康复医疗等业务培训。(4)、执行卫生局有关接着教化的规定。(5)、每周组织一次的业务学习。(6)、每季度对医师进行一次业务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时间为季度末。(7)、每年度末,组织召开一次医学论文沟通会。3、考核与奖惩⑴、考核目的为提升诊所管理水平,建立严谨、规范、公允、公正的人才

  

  发展与竞争机制,促进诊所人事管理的良好运行,特制定本方法。⑵、考核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全部诊所员工。⑶、考核原则a、考核工作是以人为本,确保诊所人才培育、管理与运用

  的基础性工作,必需坚持公正、公允的原则,依据考核详细规定严格组织实施,确保考核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定期化。

  b、考核要素主要包括员工的工作看法、工作实力、工作业绩和组织观念、劳动纪律。c、员工的上岗、任职及岗薪调整等均以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⑷、考核工作操作流程:

  a、员工依据《员工考核自我评述表》首先进行自我评价。b、诊所负责人根据《员工考核表》、《业务主管考核表》及《员工考核评定标准参照表》的考核内容与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并评c、考核结果经相关负责人签字后,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汇总、存档。⑸、考核组织与实施

  

  考核工作由门店负责人负责详细工作的组织与实施。⑹、考核时间支配:每年度考核二次,时间支配在6月和12月下旬。四、技术规范与工作制度1、技术规范⑴供应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服务。⑵疑难病症的转诊。⑶紧急重症的识别,现场紧急救援和刚好转诊。⑷供应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2、工作制度⑴应准时开诊,医务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诊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的环境。⑵医务人员的服务看法热忱耐性,有礼貌,关切爱护患者,耐性地解答问题。宣扬卫生防病学问;开展健康教化,心理询问。⑶医师对工作应严谨,简明扼要、精确地记载病历。仔细填写门诊记录,按时统计上报。⑷坚持查对制度,保证医疗质量平安。

  

  ⑸主动开展慢病管理,按规定建立慢病档案,并规范化管理。⑹采纳保证疗效、经济相宜的治疗方法,合理检查、科学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精神与经济负担。五、医疗事故防范与报告制度为仔细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保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平安,特制定本预案。1、诊所对全体员工定期进行医德医风教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卫生部等部委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为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医。以法行医、以德行医作为每位员工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2、医务人员严格执行诊疗常规,门店负责人常常深化检查工作,刚好订正问题。对简单发生医疗纠纷和平安问题的科室进行重点管理。3、医务人员应充分理解和敬重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及同意权;医师在实施检查治疗方案前,将诊疗安排照实告知患者,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认可与协作。

  

  4、办公室对医疗质量实行定期监控,对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分析缘由,找寻事故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如确系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过失,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将实行整改措施,防止隐患酿成大错。对违规违法行为,严格按医院相关规定提出处理看法,并向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小组汇报。

  5、医院对员工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定期组织考核,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六、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公司必需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诊所的各项工作中。2.公司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诊所、职能部门质量管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求为满意病人的须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2)质量管理以限制预防为主的思想。(3)系统管理的思想。

  

  (4)标准化管理的思想。(5)科学性与好用性统一的思想。(6)对新聘请来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化,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化。3.开展全公司性质教化。4.各科要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学问5.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化。七、药品销售及调配处方管理制度1、在醒目位置悬挂企业的合法证照及公布监督电话。2、诊所应宽敞、光明、整齐、用具齐全、完好、卫生;陈设药品的货架、货柜整齐,宣扬广告符合要求。3、营业时间内,有执业药师或药师在岗并佩戴标明姓名、技术职称等内容的胸卡,并挂牌明示:药师不在岗,不行销售处方药。4、非处方药可不凭处方出售,但如顾客要求,在岗执业药师或药师要负责对药品的购买和运用进行指导和询问。5、营业员应遵守有关法规、制度的规定,正确介绍药品的性

  

  能、用途、用法、用量、禁忌及留意事项,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6、销售处方药品时,处方应经执业药师或具有药师以上职称

  的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和销售,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运用,对有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需经原处方医生更正后重新签字方可调配和销售。审核、调配或销售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8、发货时应依据取药凭证核对顾客姓名和药剂贴数,有特别要求的应向顾客说明。

  9、在药品销售过程中发觉药品质量问题,应马上停售,刚好填写“药品复检通知单”,报告质管组予以处理。

  10、药品销售不得采纳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销售方式。11、留意售出药品的不良反应,发觉不良反应的状况,应刚好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八、就诊患者登记制度1、公司必需建立和健全登记、统计制度。2、各种医疗登记,要填写完整、精确,字迹清晰,并妥当保管。

  

  3、诊所应做好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登记、医疗质量统计,一般包括治愈率、病员疾病分类、初诊与最终诊断符合率等。

  4、公司应依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从中总结阅历,发觉问题,改进工作。

  5、门店负责人要督促医师统计工作,按期完成各项统计报表,经领导审核后,存档。

  九、财务、收费管理制度1、正确贯彻执行各项财经政策,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以身作则,奉公遵守法律,对一切贪污、作奸犯科行为作斗争。2、合理组织收入,严格限制支出。凡是该收的要抓紧收回,凡是预算外的、无安排的开支应坚决杜绝。对于临时必需的开支,应按审批手续办理。3、依据单位安排,正确刚好编制年度和季度的财务安排,办理睬计业务。根据规定的格式和期限,报送会计季报和年报。4、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经济核算的管理工作。

  

  5、凡本院对外选购开支等一切会计事项,均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如发票、帐单、收据等)。原始凭证由经手人、验收人和主管负责人签字后,方能以据报销。一切空白纸条不能作为正式凭据。

  6、会计人员要刚好清理债权和债务,防止拖欠,削减呆帐。7、财务部门应与有关科室协作,定期对设备、药品、器械等资产进行监督,刚好清查库存,防止奢侈和积压。8、每日收入的现金要刚好送存银行,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9、原始凭证、帐本、工资清册、财务决算等资料,以及会计人员交接,均按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在社区支持部主任领导下,负责全中心的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信息资料、统计等管理工作。十、档案、信息管理制度1、计算机是中心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各种统计数据是中心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信息,信息资料统计室是中心医疗、财务等数据信息是中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严格根据《统

  

  计法》的规定进行工作。2、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3、编报上级规定的各种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

  伪造或篡改。4、分析各种统计指标,定期给中心领导和有关科室供应医疗、

  教学、科研、社区卫生服务及经济管理工作所需各种统计数据。5、监督各种医疗登记、医疗质量统计等信息资料填写完整、

  精确,原始记录和字迹清晰,妥当保管并逐步实行统计工作的标准化、计算机化、规范化。

  6、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医疗机构规章制度2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诊所规章制度一、注射室工作职责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护士应驾驭常用注射药的药理作用,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2、对病人要热忱、爱护,注射前应向病人作好说明,取得合作,并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如有过敏史,禁止运用该药。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4、亲密视察注射后的状况,如发生过敏反应或其他意外应刚好进行处理并通告医生。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应洗手,操作时应戴帽子、口罩。器械要定期消毒更换,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6、打算抢救药品、器械,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定期检查,刚好补充更换。7、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定期细菌培育。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二、消毒药械运用管理制度1、运用的消毒药械必需是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证》的合格产品。2、依据消毒目的选择相宜的消毒药械和处理方法。3、留意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4、消毒液瓶应保持密闭,保证消毒药品的有效质量(浓度)。5、加强消毒效果监测。

  

  6、防止消毒液的再次污染。医疗机构规章制度3

  一、从业人员至少有一名具有执业医师以上资格的医生;至少有1名执业护士。从业人员执业期间必需统一着装(白大挂),配戴统一格式的胸卡。(两人均需执业注册)二、业务用房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诊室、治疗室、药房、消毒供应室、处置室五室必需各自相对独立,诊室应位于前排,五室布局合理,并有统一规格的醒目标记牌。五室应与家庭生活区分开独立设置,各室的地面、内墙要硬化防潮、保持卫生,消毒供应室应保持密闭无菌。三、基本设备1、诊室:至少有检查床1张、诊断桌椅1套、资料柜1个、候诊椅2张、听诊器1付、血压计1台、身高体重计1个、出诊箱1个、有盖污物桶1个、紫外线消毒灯1台,以及满意须要的体温计、压舌板。

  

  2、治疗室:至少有紫外线消毒灯1台、注射台1张、注射凳1条、敷料碗2只、敷料槽1个、敷料镊2把、止血钳1把、手术剪1把、有盖方盘2只、有盖污物桶1个,及满意须要的冷藏设施、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器械物品。

  3、药房:中、西药品柜(橱)至少1个(不得沿街设置透亮药柜)。

  4、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锅1台、密闭式无菌物品存放柜1个、紫外线消毒灯1台。

  5、处置室:有满意须要的'有盖医疗垃圾存放桶、紫外线消毒灯1台。

  6、配有灭火器、固定电话,以及其它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其它设备。

  四、药品管理在依法核定的诊疗范围配备药品,进药渠道合法,药品明码标价,无过期、淘汰、变质等假劣药品。五、门面装饰1、室外: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名称、执业科别,制作风

  

  格统一、式样一样,内容规范的个体诊所招牌和灯箱标示。2、诊室:配有统一规格的卫生宣扬栏和收费公开栏,悬挂高

  度适中,便于群众查阅;卫生宣扬栏内健康教化宣扬材料张贴整齐美观,每月至少更新一次;收费公开栏内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字迹应工整清楚,收费标准符合规定;统一制作的有关制度牌应上墙,且张贴整齐美观。

  六、规章制度市卫协会统一收集制定有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国家制定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汇编形成《石狮市个体诊所规章制度汇编》后,统一下发各诊所。各诊所同时应配有统一格式的处方、门诊日志等医疗及药品管理文书资料。(一)基本制度1、个体诊所任务2、个体诊所医德规范3、个体诊所医疗管理制度4、个体诊所药品管理制度5、个体诊所消防平安制度(二)卫生防疫专项制度及表、簿、卡1、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务流程图。2、表、簿、卡: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簿、疫情报告单;健康教化处方、

  

  健康宣扬栏本底资料。(三)医疗管理专项制度及相关资料1、制度:门诊登记制

  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消毒工作制度。2、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操作规程、清创缝合操作规程、无菌操作规程、常用试敏药物操作规程表、急诊抢救示意图。3、相关资料:门诊日志、出诊登记本、门诊病历、处方、紫外线消毒登记本。

  (四)药品(药械)管理专项制度及相关资料1、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重大质量问题与质量事故的报告与处理制度、药品购进管理制度、药品选购员责任、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相关资料:药品购进质量验收登记本、接近有效期药品验收状况登记本、药品不良反应/事务报告表、一次性运用无菌医疗器械验收记录本、医疗废物处置登记本、医疗废物消毒记录、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七、卫生环境环境美化,地面平整无垃圾杂物,墙壁清洁无乱贴乱画,门窗干净无蛛网浮尘,诊具整齐无灰尘,器械干净整齐,物品摆放

  

  有序,所内有卫生间。八、注册资金注册资金不少于5万元。诊所规章制度各类诊所必需根据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和各级卫生

  行政部门的规定,依据本单位实际状况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制度和岗位职责应便利工作人员查阅。以下制度和岗位职责范本仅供参考。

  一、工作制度(一)门诊工作制度1.仔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听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依法执业。2.严格遵守医疗护理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医疗事故发生。3.将本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本悬挂于醒目位置,执业地点、执业范围、负责人等登记项目发生改变,提前申请变更。4.根据核准的诊疗项目执业,完成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性工作

  

  任务,主动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医疗救治工作。5.仔细、规范、精确地书写门诊病历,填写门诊日志。6.对病员仔细检查,合理治疗,科学用药。对疑难病人2次

  门诊不能确诊者,刚好转上级医院。对急、危重病员,赐予优先接诊,主动进行抢救治疗。

  7.仔细开展诊所内部设备、设施消毒工作,依法处置医疗废物、废水,保证医疗平安。

  8.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仔细诊治每一位患者,为患者供应热忱周到的服务。医务人员工作时衣帽穿戴整齐,佩戴胸卡。保持诊所环境清洁。

  9.依据国家有关价格政策,制定合理的各项业务收费标准并公示,收款后出具正规合法的票据。

  10.开展健康教化,大力宣扬卫生防病学问。(二)病历书写制度1.对就诊病人书写门诊病历,应当客观、真实、精确、刚好、完整。病历书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楚、表述精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纠错规范。

  

  2.病历书写运用中文和医学术语,以蓝黑墨水、碳素墨水或黑色签字笔签写。

  3.病历由亲自参加诊断、治疗的具有合法资质的医务人员签名。无资质人员不得签名。

  4.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5.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等检查资料应刚好归入门诊病历。

  6.对根据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依法签署知情同意书。

  7.急诊病人经过紧急检查处理稳定后即刻书写病历,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详细到分钟。

  8.急诊留观患者应记录留观记录,重点记录视察期间病情改变和诊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

  9.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三)处方书写制度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经注册

  

  的执业助理医师在诊所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签章后方有效。

  2.运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处方格式。3.医师开具药品(含中药、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必需书写处方。一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4.处方应运用蓝黑或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有涂改,医生必需在涂改处签字,并注明修改日期。5.处方取药内容应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及数量,用药方法等。药品及制剂名称、运用剂量应以中国药典及卫生部(省卫生厅)颁发的药品标准为准。没有规定的药品可用通用名,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填写,用量单位以克(g)毫克(mg)毫升(ml)国际单位(iu)计算。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并注明含量。片、丸、胶囊等剂型以片、丸、粒为单位。中医处方按有关规定书写。6.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别状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7.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

  

  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别状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除特别状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8.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开具的药品不得超过5种。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9.医师根据卫生部制定的药品和精神方面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药品和

  药或用药错误时,应当拒绝调剂,刚好告知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4.配方时应细心、精确、根据调配技术规程进行调配。中药应按《中国药典》规定和《中药炮制规范》要求调配,称量要精确,严禁估计抓药,毒性药材要逐剂称量。

  5.发药时将病人姓名、药品用法、用量及留意事项具体写在药袋或瓶签上,并耐性向病人交待清晰。

  6.处方调配后应经严格核对方可发出,调配人和检查人应在处方上签名。

  7.药品应定期检查,妥当保管。对有效期的药品应建立登记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8.药品、精神方面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工作严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五)护理工作制度1.护理工作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并经注册的护士开展。2.执行医嘱必需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

  

  3.常常视察候诊病人和注射病人的病情改变,发觉异样状况刚好通知医师进行处置。对治疗视察患者应建立护理记录,并归入门诊病历。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医院感染。

  5.仔细学习护理操作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六)消毒隔离制度1.仔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方法》和《医院感染管理方法》中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和规定。2.制定限制感染方案,配备必要的消毒措施,并支配专(兼)职人员负责消毒隔离工作。3.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消毒隔离学问培训,驾驭消毒隔离学问,并严格根据规定执行消毒隔离制度。4.工作人员开展诊疗工作,必需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整齐,如有污染要刚好更换,工作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入生活区和其他公共场所。

  

  5.进行各种手术、穿刺等操作必需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各种注射一律实行“一人一管一用一灭菌”,加强一次性注射用具的运用管理,并做好用后的毁形消毒处理。

  6.发觉传染病人,应实行合理处置措施,并按规定上报病情。要指导病人就医,防止病人到处走动引起交叉感染。

  7.对诊所内的环境,用物及疑被污染的物品,要刚好进行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污染的垃圾应送到固定地点进行消毒处理;便器、痰盂、脸盆等应定期消毒。

  8.建立诊所消毒工作记录,对机构内部每一次消毒工作进行记录。定期开展消毒效果检测。

  (七)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1.诊所应当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2.发觉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刚好实行有效处理措施,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刚好上报。应主动创建条件,实现法定传染病的网上直报。严禁缓报、瞒报、漏报、谎报传染病疫情。3.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记录,具体记录每一位传染病病人或

  

  疑似传染病病人基本状况。4.严格遵守传染病管理工作纪律,爱护患者隐私,严禁私自

  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5.根据诊疗科目要求开展传染病诊疗工作。发生传染病流行

  或爆发时,诊所及其工作人员必需听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和支配。

  6.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运用过的器物应根据国家规定刚好进行消毒或处理。

  (八)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制度1.严格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医疗废物。2.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支配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和处置工作。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和处置工作的人员需配备必要的职业防护设施。3.配置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包装物和容器,对本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建立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短暂贮存场所和容器,并定期进行消毒。4.医疗废物实行集中处置。未实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应

  

  当严格根据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实行消毒、毁形、焚烧、填埋等措施。

  5.建立医疗废物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或处置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内容。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6.严禁转让、买卖、丢弃医疗废物,严禁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防止医疗废物对四周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九)社会监督制度1.设立监督电话或看法箱,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好登记。对群众提出的看法,应刚好回复或改正。2.诊所标牌含有诊所核准名称、联系电话和诊疗范围。4.门诊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和卫生部、省卫生厅制定的医德医风规范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5.上岗人员必需佩戴附有本人照片、姓名、科室、职称或职务等内容的胸卡。6.公布主要检查、治疗、手术的收费项目、标准以及常用药

  

  品价格。7.患者诊疗完毕后,应出具正规的费用结算凭证。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一)负责人岗位职责1.仔细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全面负责本医疗机构的各项工作。2.制定各项工作安排并负责组织实施。3.负责搞好法律、业务学习,实行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

  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养和依法执业水平。4.加强诊疗各项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不断提高服务质

  量。5.负责本医疗机构的财务、药品、物品的管理。6.负责本医疗机构的转诊、疫情报告、危重病人抢救及医疗

  差错事故的上报等工作。(二)医师岗位职责1.严格根据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技术操作规范

  开展执业活动。

  

  2.遵守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关切、爱惜、敬重患者,爱护患者隐私。

  3.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根据规定刚好填写医学文书。

  4.运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运用的药品、消毒药械和医疗器械。

  5.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学习医学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6.执业助理医师要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执业类别执业。(三)护士岗位职责1.仔细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2.帮助医师做好诊疗接待工作,仔细执行医嘱,做好护理工作记录。3.常常视察候诊患者和输液患者的病情改变,发觉异样状况刚好通知医师进行处置。4.仔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消毒工作记录,防止交叉感

  

  染。5.仔细学习护理基本学问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

  平。(四)药剂人员岗位职责1.仔细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规定管理

  和运用药品、精神方面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做好药品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药品(材)预算、选购保管、请领、分发、中药材加工炮制、登记、处方调配等工作。

  3.严格根据医嘱调配和发药,仔细执行药品价格收费标准。4.做好药物盘点和业务统计报表工作。(五)医技人员岗位职责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2.驾驭各种仪器的一般原理、性能、运用及特别描记技术,定期校正仪器,负责维护、保养工作,做好日常工作记录3.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学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4一、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

  得开展诊疗活动。二、医疗机构执业,必需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

  范。三、医疗机构必需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

  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四、医疗机机构必需根据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五、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化。六、医疗机构不得使角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

  作七、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需佩戴有本人姓名、职

  务或职称的标牌。八、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马上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

  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刚好转诊。九、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治的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

  诊断书、健康证明或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士)、助产

  

  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诞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十、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别检查或特别治疗时,必需征得

  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看法时,应当取得患者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看法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时,或者遇到其他特别状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负责人的批准后实施。

  十一、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十二、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别诊治和处理,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十三、医疗机构必需根据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

  十四、医疗机构必需根据人民政府及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具体列项,并出具收据。

  十五、医疗机构必需担当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担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托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

  

  作等任务。十六、发生重大灾难、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状况时,

  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需听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篇三: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非医疗业务收入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院非医疗业务收入的管理,理顺非医疗业务收入的核算方法和管理渠道,特制定本制度。

  一、非医疗业务收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医疗用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收入(二)各物资库房、药剂科、包装物的回收处理收入(三)外来实习生、实习医护人员的实习费用(四)其他杂项收入二、各业务部门主管领导要对各项非医疗业务收入进行监督,严禁医院非医疗业务收入的流失和失控。三、医院各项业务收入,都必须全部纳入正常的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中。各业务部门和个人对任何收入不得以任何借口私自截留或私分,各项业务收入都必须全部上交医院财务部。四、各业务部门在财务部领取专用收费收据。各项其他业务收入无论金额大小,一律开具收费收据,不得只收现金不开收据,依据实际金额上交财务科。五、各类物资处理的杂项收入,要将取得的外来凭证,连同处理审批报告和收取的金额全额上交财务科。

  六、对非医疗业务收入管理工作的奖惩为保证医院的各项非医疗业务收入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对管理好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具体办法由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医院的有关规定提出奖励意见,经主管审核协调后,上报院长批准执行。发现隐瞒、谎报、截留、虚报非医疗业务收入的科室和个人,立即调查,经查证属实者从重处理,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核算中心管理制度

  一、每月做好科室收入、支出的成本核算工作。数字提取、输入完毕后认真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每月打印医疗科室收支结算表,方便科室核对收支情况。

  二、每月做好临床、医技系统有关任务指标考核。三、每月将各种核算单据整理捆扎。妥善管理,以备查询。

  

  

篇四: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

  第一条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医师经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第二条中止医师执业活动2年以上申请重新执业的,应当由所在医疗机构考核合格,并依照相关规定重新注册。

  第三条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第四条取得注册执业范围外、同一类别其他专业高一层次的省级以上教育部门承认的学历,经所在执业机构同意,拟从事新的相应专业的,或者接受同一类别其他专业的系统培训两年或者专业进修满两年或系统培训和专业进修合计满两年,并通过考核合核的,可以申请变更执业范围。

  第五条跨类别变更专业,必须取得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第六条注册程序。拟在我院执业的人员,应当向福州市卫生计生委申请注册,办理地点为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申请医师执业注册或变更等,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注册

  1.《医师执业、变更执业、多机构备案申请审核表》一份。2.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聘用证明。3.《医师资格证书》复印件。4.身份证复印件。5.获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二年内未注册者或申请重新注册时,还应提交省级以上卫计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接受6个月以上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证明。6.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出具的申请人6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表。7.近6个月2寸白底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一张(背面注明单位、姓名)。(二)注册变更

  1.《医师执业、变更执业、多机构备案申请审核表》一份。2.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聘用证明。3.《医师资格证书》复印件。4.《医师执业证书》原件。5.个人身份证复印件。6.近6个月2寸白底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一张(背面注明单位、姓名)。7.如为军队(武警)医师变更至地方,则需提供原注册机关的介绍信(变更通知单)。(三)注销注册1.《医师注销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2.《医师执业证书》原件。3.身份证复印件。4.注销注册证明材料:(1)死亡:《死亡证明》或已注销户口的户口本复印件1份。(2)被宣告失踪的:宣告失踪的法律文书复印件1份。(3)受刑事处罚的:法院裁判文书复印件1份。(4)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件1份。(5)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经培训后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培训或考核机构出具的考核不合格证明1份。(6)连续两个考核周期未参加医师定期考核:培训或考核机构出具的连续两个考核周期未参加医师定期考核证明1份。(7)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医疗机构证明材料或备案超过两年的,系统进行确认。(8)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执业的:相关医疗诊断文书复印件1份。(9)有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医师执业证书》的或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参与有组织作弊的:全国医师注册管理系统诚信验证进行确认。(10)本人主动申请的:申请报告1份。(四)医疗美容主诊医师注册

  1.《xx省医疗美容主诊医师注册申请表》一式两份或《xx省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复印件。

  2.《医师资格证书》复印件。3.《医师执业证书》原件。4.身份证复印件。5.在美容主诊医师培训基地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合格证明一份(已取得《xx省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无须提供本项材料)。(五)《医师执业证书》遗失补办1.医师执业证书遗失补办申请表。2.单位证明。3.遗失声明(请刊登在xx日报上)。4.身份证复印件。5.毕业证书复印件。6.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复印件。7.近6个月2寸白底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一张(背面注明单位、姓名)。第七条医师执业范围。根据我院科室的设置情况,办理注册时相对应的执业范围见下表:

  执业范围内科专业

  定岗科室心内一科心内二科心内三科

  消化一科

  消化二科

  神经内科

  执业范围妇产科专业儿科专业

  重症医学专业

  定岗科室妇科产科儿科重症医学五科重症医学一科重症医学二科

  血液科

  重症医学三科

  急诊内科

  重症医学四科

  肿瘤内科

  急救医学专业

  院前急救部

  肾内科风湿免疫科

  眼耳鼻喉专业

  眼科耳鼻喉科

  内分泌科

  口腔专业

  口腔科

  呼吸科

  中医科

  综合内科血液净化科干部特诊一科

  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

  康复科痔疮科

  中医骨伤科

  干部特诊二科

  皮肤病与性病专业

  皮肤科

  烧伤整形科

  介入放射科

  基本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

  医学影像与放射治疗专业

  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

  肿瘤外科

  心电诊断科

  外科专业

  泌尿外科

  医学检验、病理

  病理科

  神经外科

  检验科

  骨一科

  麻醉一科

  骨二科急诊外科

  外科专业(麻醉科)

  麻醉二科麻醉三科

  心外一科

  疼痛科

  心外二科

  公共卫生类别

  院感部

  儿外科胸外科

  专业

  第八条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属于超范围执业:(一)对病人实施紧急医疗救护的。(二)临床医师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等,进行临床转科的。(三)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批准的卫生支农、会诊、进修、学术交流、承担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等。(四)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九条注销注册与备案(一)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30日内报告注册主管部门,办理注销注册1.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2.受刑事处罚的。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4.因考核不合格,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经培训后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5.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2年的。6.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执业的。7.有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医师执业证书》行为的。8.国家卫计委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二)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在30日内报注册主管部门备案1.调离、退休、退职。2.被辞退、开除。3.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条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一)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必须经过注册,取得《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许可证》。

  (二)外国医师申请来华短期行医,必须依《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与聘用单位签订协议,有多个聘用单位的,要分别签订协议。

  (三)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的协议书必须包含以下内容:1.目的。2.具体项目。3.地点。4.时间。5.责任的承担。(四)申请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注册,必须提交下列文件:1.申请书。2.外国医师的学位证书。3.外国行医执照或行医权证明。4.外国医师的健康证明。5.邀请或聘用单位证明以及协议书或承担有关民事责任的声明书。前款2、3项的内容必须经过公正。(五)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注册的有效期不超过1年。注册期满需要延期的,可以按《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的规定重新办理注册。

  

  

篇五: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35222022年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规章制度

  35222022年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规章制度(2022版)一、守法遵规,严格执行标准(一)遵守法律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遵守《消防法》《安全生产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二)执行相关强制性消防标准。贯彻执行《WS308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和《GA654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等强制性消防标准。

  (三)规范消防行为。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责任自负以及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自我提升的工作机制,全面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

  二、落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一)落实主体责任。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消防安全责任制及实施办法,全面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制度,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公立医疗机构党政主要负责人,其它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全面负责。主管消防安全的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负领导责任。

  (二)明确责任部门。明确承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机构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制订和落实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检查、隐患排查和监督整改,加强宣传教育培

  训、应急疏散演练、督导考核等。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做好各项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履行消防职责。各部门(科室)要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科室)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设立消防安全员。全体职工履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做好本部门(科室)消防安全管理各项工作。

  三、防患未然,坚持日常巡查(一)坚持日常巡查。医疗机构应当明确消防巡查人员和重点巡查部位,每日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并填写巡查记录表。住院区及门诊区在白天至少巡查2次,住院区及急诊区在夜间至少巡查2次,其他场所每日至少巡查1次,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当场处理或及时上报。

  各部门(科室)的消防安全员要坚持日巡查并填写记录表。两人以上的工作场所,无值班的部门(科室),每天最后离开的人员要对本部门(科室)相关场所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并签字确认。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

  (二)突出巡查重点。

  1.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识、应急照明系统是否完好;

  3.消防报警、灭火系统和其他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识是否完好、有效,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关闭,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

  4.消防控制室、住院区、门(急)诊区、手术室、病理科、检验科、实验室、高压氧舱、库房、供氧站、胶片室、锅炉房、发电机房、配电房、厨房、地下空间、停车场、宿舍等重点部位人员是否在岗履职;

  5.医疗机构内施工场所消防安全情况。四、检查整改,及时消除隐患(一)开展防火安全检查。每月和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前至少组织1次防火检查和消防设施联动运行测试,建立和实施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立即督促整改。(二)突出检查重点。1.重点工种工作人员以及全体医护人员消防安全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2.消防安全工作制度落实情况以及日常防火巡查工作落实情况,之前巡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3.电力设备、医疗设备、办公电器、生活电器管理和使用部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4.消防设施设备运行和维护保养情况;5.消防控制室日常工作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日常管理情况;6.电气线路、燃气管道、厨房烟道等定期检查情况;7.病理科、检验科及各种实验室内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管理情况;8.火灾隐患整改和动火管理、临时用电等日常防范措施落实情况;9.装修、改造、施工单位向医疗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备案和签订安全责任书情况。

  (三)消除安全隐患。建立消防安全隐患信息档案和台账,形成隐患目录,并在单位内部公示。隐患治理要实行报告、登记、整改、销号的一系列闭环管理,确保整改责任、资金、措施、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五、划定红线,严禁违规行为(一)严禁使用未经消防行政许可或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的建筑物及场所,严禁违规新建、扩建、改建不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构筑物(含室内外装修、建筑保温、用途变更等)。

  (二)严禁采用夹芯材料燃烧性能低于A级的彩钢板作为建筑材料。

  (三)严禁擅自停用关闭消防设备设施以及埋压圈占消火栓,严禁设置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严禁锁闭堵塞安全出口、占用消防通道和扑救场地。

  (四)严禁违反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使用管理规范,严禁违规储存、使用危险品,严禁在病房楼等人员密集场所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严禁违规使用明火,严禁在非吸烟区吸烟。

  (五)严禁私拉乱接电气线路、超负荷用电,严禁使用非医疗需要的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

  (六)严禁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在室内和楼道内存放、充电。

  六、群防群治,狠抓培训演练(一)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全体员工(包括在编人员、学生、实习生、进修生、规培生、合同制人员、工勤人员等)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职工受训率必须达到100%,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二)应当对新职工和转岗职工进行岗前消防知识培训,对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及时开展消防安全提示。

  (三)监督第三方服务公司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工作,受训率必须达到100%。

  (四)人人掌握消防常识,会查找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会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掌握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和逃生自救技能。

  (五)结合老、弱、病、残、孕、幼的认知和行动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明确每班次、各岗位人员及其报警、疏散和扑救初起火灾的职责,并每半年至少演练1次。配备相应的轮椅、担架等疏散工具,对无自理能力和行动不便的患者逐一明确疏散救护人员。

  (六)医疗机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根据需要设立微型消防站,配备必要的人员和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七、加大投入,改善设备设施(一)医疗机构要确保消防投入,保障消防所需经费,持续加强人防、技防和物防建设。

  (二)持续加大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灵敏、可靠,有效运行。主要消防设施设备上应当张贴维护保养、检测情况记录卡。

  (三)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医疗机构,每年应当至少检测1次。属于火灾高危单位的,应当每年至少开展1次消防安全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

  (四)消防设施器材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重点部位应当设置警示提示标识。

  (五)确保报警系统和应急照明的齐全、灵敏、有效。

  (六)推进“智慧消防”建设,促进信息化与消防业务融合,提高医疗机构火灾预警和防控能力。

  八、建章立制,加强队伍建设(一)医疗机构党政领导班子每年专题研究消防安全工作不少于1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带队检查消防安全不少于1次。

  (二)制定完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及时总结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提炼固化为规章制度和操作标准。

  (三)对消防工作人员和消防安全员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岗位培训、法规培训,切实增强消防技能,提高工作水平。

  (四)关心爱护消防工作一线人员,不断改善工作环境,依法依规保障和提高薪酬等方面待遇,加大考核培养及交流使用力度。

  九、强化管理,严格考核奖惩(一)医疗机构要认真遵守本规定,自觉接受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的检查指导,持续加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二)对本单位发生的火灾事故要如实、及时上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以及消防救援机构,不得迟报、瞒报和漏报。

  (三)建立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主动研究分析各地各类典型火灾事故案例,深刻汲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严防类似事故发生。

  (四)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卫生健康委消防工作相关考核办法,将消防工作情况纳入单位年度考评内容。

  (五)科学制订和实施奖励制度,每年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奖励。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约谈机制,对未依法履行职责或违反单位消防安全制度并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员和部门负责人严肃处理。

  

  

篇六: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4年)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行业作风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廉洁从业水平,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根据《XX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4年)》和《关于转发XX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4年)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常态化开展的“拒绝红包远离回扣廉洁从医”、医德医风建设巩固年主题专项活动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根据XX关于XX和XX建设的总体要求,强化XX对行风工作的领导,以“行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持久推进行业作风和廉洁从业建设,纠治行业不正之风。围绕影响群众看病就医感受的突出行风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系统施策、综合监管,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提升社会和群众的满意度,推进新时代行风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二、目标任务2021年至2024年,通过开展为期四年的廉洁从业专项行动,集中开展整治“红包”、回扣专项行动,切实履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谁主管谁负责”的主体责任,加大整治“红包”、回扣等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专项行动的力度,对违法违规违纪的

  从业人员要批评教育一批、通报处理一批、严肃清理一批,对顶风作案的坚决打击,绝不姑息,树立不负“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兼修的良好形象。对涉嫌利益输送、出现重大行风案件的医疗机构要严肃惩处、移送线索、行业禁入,回归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的本质属性。医疗机构要健全完善行风建设工作体系,提升行风管理软硬件水平,提高院内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构建打击“红包”、回扣等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切实保障医疗卫生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重点任务(一)切实加强党对行风工作的引领切实加强党对本单位xx建设的领导,以xx引导行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表率、示范作用,带领群众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充分运用好开展__有利契机,以__指引行风建设。不断总结运用好x风廉政工作中的优秀经验,选树先进典型,宣传优秀事迹,引导广大医务人员见贤思齐、崇尚高尚医德、自觉抵制“红包”、回扣诱惑,切实增强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思想定力。(二)强化廉洁从医和法纪教育1.常态化开展行风教育。医疗机构要组织广大医务人员深入领会xx建设的重要论述、对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认真学习“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期职业精神,大力弘扬“大医精诚"传统医德医

  风,采取形式多样、有的放矢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使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宗旨观念融入执业活动中、救死扶伤工作中。

  2.做到法纪专题教育全覆盖。组织《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等法律法规法纪的学习,牢固树立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意识,强化职业操守养成。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学习教育方式进行,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专题学习教育,对全院在职在岗人员(含外包物业公司人员)、规培生、进修生、实习生、医学生等开展医德医风和法纪教育培训,《九项准则》内容知晓率要达到100%,行风教育全覆盖。

  3.强化警示教育效用。要分层次开展警示教育,各医疗单位全年召开1-2次警示教育大会,教育全体干部职工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营造讲纪律、守底线的浓厚氛围;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召开2次专题学习会,将廉政教育、纪律教育、行风教育作为学习的重点;临床科室负责人每年至少为所在科室讲授1次廉洁警示案例课,紧密结合本部门、本科室的特点,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医疗机构纪委要善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前两种形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监管,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保持反腐倡廉高压态势。

  4.加大廉洁文化建设力度。医疗机构要结合__和卫生健康宣

  传工作要求,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新时代医疗卫生崇高职业精神,通过公众号等平台媒体实时推送教育内容,广泛开展学习活动。要充分运用网站首页置顶、院内电子屏滚动播放、显著位置张贴海报、组织院内和科室内线上线下学习等形式,深入开展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廉洁文化建设,推进廉洁从业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形成风清气正的医疗机构内部文化氛围。

  (三)严肃查处“红包”问题1.落实查纠责任。医疗机构要将查纠收受“红包”行为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科室和具体人员,制订相关措施,一旦发现收受“红包”行为的行风案件,立即启动查纠程序,开展调查、取证,对查实的违规人员要坚决予以严肃处罚并及时上报。以书面形式明确医患双方不收不送“红包”告知沟通规定或制度,在医疗机构内显著位置公布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的本单位和卫健委举报途径。2.严格明确“红包”范围。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活动过程中,收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参加患者及其亲友安排、组织或者支付费用的宴请或者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均应认定为收受“红包”。凡被查实有以上行为一种情形,根据收受“红包”违纪行为给予相应处理。对不知情或不可抗的“红包”,及时主动退还的、存入惠者帐号或上缴的,属于未收“红包”,应予表扬,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并落实上缴登记制度。

  3.铲除“红包”产生空间。对门诊等候、预约诊疗、床位安排、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择期手术的患者,要发挥互联网、手机APP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知晓或告示的作用,通过网络、公众号、院内电子屏等途径向患者充分告知医院诊疗资源分布信息,提供提示服务。通过网络预约、扫码预约、线下预约等多种形式有效增强医疗服务公平性,提高服务效率,切实增加医疗资源信息公开透明的程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进一步挤压送收“红包”的空间。

  

篇七: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2022年修正本)

  (1994年7月14日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12月21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社会办医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

  (一)公民单独或者联合兴办的医疗机构;

  (二)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单独或者联合兴办的向社会开放的医疗机构,但经市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除外。

  第三条社会办医机构以救死扶伤、治病防病、保障公民健康为宗旨。

  第四条社会办医机构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规定的预防保健和其他社会公益任务。

  第五条社会办医机构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六条对社会办医机构实行许可证制度,对社会办医机构执业人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注册和管理。

  第七条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市社会办医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办医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行政等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社会办医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设立与登记

  第八条社会办医机构的设立与变更,应当以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有利于促进医疗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有序竞争为原则。

  第九条单位或者个人设立社会办医机构,应当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属于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权限的,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属于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权限的,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作出是否符合本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说明,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批准设立的,发给设立社会办医机构批准书。

  第十条社会办医机构的名称,应当适合其性质与规模,并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命名规范。

  第十一条新建、改建、扩建社会办医机构的设施,应当征得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并由卫生行政部门对其设计等进行卫生标准审查。

  第十二条社会办医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第十三条申请社会办医机构执业登记,必须具有设立社会办医机构批准书和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金、设施、设备、场所,并符合相应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四条社会办医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批准其设立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

  第十五条在社会办医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人员,须具有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注册,持有与其从事工作相一致的执业证。

  第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所属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务人员,未经其所在单位批准,不得在社会办医机构兼职。

  第十七条社会办医机构的名称、场所、业务范围和主要负责人需要变更时,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八条社会办医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终止:(一)被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吊销许可证的;(二)主办单位决定撤销的;(三)主要执业人员离任,致使无法开展正常诊疗业务的;(四)个人开业者丧失行医能力的;(五)其他原因应当终止的。社会办医机构终止,应当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第十九条社会办医机构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时,由批准机关予以公告。第二十条许可证和执业证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借。第三章权利与义务第二十一条社会办医机构享有下列权利:

  (一)经批准登记的机构名称专用权;(二)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内自主管理;(三)依法聘用和辞退从业人员;(四)根据有关规定确定适合本机构情况的工资形式和奖金分配办法;(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二十二条社会办医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二)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规定的预防保健和其他社会公益任务;(三)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四)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五)加强执业人员教育和培训,遵守医疗纪律、医德规范;(六)执行财务、物价有关规定;(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第四章执业第二十三条社会办医机构应当按照批准的行医地点和业务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社会办医机构不得开展下列业务:(一)计划生育技术、婚前检查、鉴别胎儿性别、人工授精业务;(二)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有关传染病、性病诊疗业务;(三)不适宜社会办医机构开展的其他业务。

  第二十四条社会办医机构应当遵守药品管理、传染病防治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教育和培训执业人员,做好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社会办医机构不得从事下列行为:(一)将非药品充作药品或者将自费药品作为公费药品;(二)以给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扩大业务;(三)借用其他单位、个人的票据、印章,或者将本单位的票据、印章出卖、转让、出借给其他单位、个人;(四)开具虚假证明;(五)假借行医进行封建迷信活动,或者以其它非法手段骗取钱财;(六)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七)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得从事的其他行为。第二十六条非医疗机构不得向社会提供医疗性服务。第二十七条任何人不得摆摊设点或者走街串巷行医贩药。第五章监督管理所等条件。第三十二条社会办医机构的医疗广告,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医疗广告管理的规定,发布前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对其内容进行审查,并出具证明。发布医疗广告,不得擅自改变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的内容。第三十三条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社会办医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被检查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检查和隐瞒真实情况。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三十四条对违反本条例的社会办医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下列处罚:(一)警告并

  限期改正;(二)没收违法所得;(三)没收执业器械、药品、宣传品;(四)罚款;(五)责令停止执业活动;(六)吊销许可证、执业证。第三十五条对摆摊设点或者走街串巷的游医药贩,由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并实施现场处罚。为游医药贩或者无许可证、执业证者提供行医场所等条件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卫生行政部门在实施前两款规定的处罚时,公安、工商行政部门应当给予协助。第三十六条社会办医机构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发布医疗广告,或者新闻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新闻报道形式刊播有关医疗广告,工商行政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当事人对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既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又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三十八条社会办医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处理。第三十九条对故意扰乱医疗秩序或者妨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条假借行医进行迷信活动诈骗、勒索财物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公安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一条社会办医机构监督管理人员营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四十二条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本条例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公布前已经批准开业的社会办医机构,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重新登记。

  

  

篇八: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公立医疗机构管理2022年方案范文

  公立医疗机构管理2022年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精神,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及原则。(一)活动主题。活动以“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强化监管“为主题,紧紧围绕我市某年度卫生健康重点工作任务,加快补齐公立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有序推动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市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管理模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努力建成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指导原则。坚持主管责任与属地责任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业务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规范管理与提质增效相结合、改革创新与长效机制相结合。

  (三)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为期某年。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

  二、活动主体及职责任务。(一)活动主体。区级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

  (二)职责任务。某.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区活动实施方案,丰富细化内容要求并组织实施,遵循分级指导、逐级检查的工作方式,组织开展指导检查评价,落实主管责任。

  某.活动中要聚焦当前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长远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抓好问题整改,健全管理制度,重点强化各类业务活动内涵经济行为的内部控制和监管措施,努力提升运营效益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某.区级公立医疗机构要落实活动主体责任,建立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负责的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活动方案,确保取得实效。

  三、活动内容和重点要求。(一)梳理分析问题,及时整改堵塞漏洞。某.认真梳理此前各类审计、督察、检查等外部监管工作发现的经济管理、经济行为等突出问题,以及内部运营管理过程中发现的经济管理短板弱项,及时整改落实到位。

  某.科学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建章立制,防患未然。重点关注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内涵经济行为(即该项活动可以获取收入或耗费人财物等资源)的事项,聚焦关键环节和流程管控,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和风险监控的制度措施,使之既符合业务管理规范化要求,又满足风险防控精准化需要。

  (二)强化价格管理,规范业务和价格行为,某.二级以上医院成立价格管理委员会,发挥委员会职能,加强内部价格管理部门建设,配齐专、兼职医疗服务价格工作人员。严格落实医疗服务项目规范、价格行为管理等规章制度要求,建立健全自查自纠与内部监督机制。

  某.规范收费管理,严禁重复收费、串换项目收费、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自定项目收费等问题。落实医疗服务价格自查制度,医院价格管理部门每月按照一定比例随机抽取费用清单,与门诊和在院、出院病历,药品、耗材出入库,检验、检查报告单,手术记录单等数据进行横向比对,及时纠正不规范收费行为。

  某.依据政府医疗服务价格政策变动,及时调整医院价格管理系统的价格(含公示价格)标准,切实提高价格透明度,规范医院价格行为。落实价格公示制度,医疗机构在服务场所显著位置公示常用医疗服务项目、药品、医用材料和医疗服务价格信息,保障患者的查询权和知情杈,价格

  发生变动时,要及时调整公示内容。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以技术准入(许可)为先的原则,每半年开展一次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论证和价格申报。

  某.规范药械管理,严格药品耗材进銷存管理,严禁设备使用不规范、医疗记录不规范、为患者提供医疗以外的强制性服务等问题。

  某.建立医疗服务成本测算和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医疗机构和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制度。

  某.落实价格管理奖惩政策,将医院价格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作为下达财政床位补贴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财务管理,保障高效合理运行。某.建立健全单位内部预算、成本、采购、资产、内控、运营、绩效等制度体系,依法依规规范经济活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发挥经济管理工作的服务、保障和管控作用。

  某.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理念,将日常业务管理与严控一般性支出、节约资源成本同部署、同落实、同监管、同评价,确保全员参与、全流程管控。

  某.制定出台《区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试行)》。加强医院全成本核算与管理,将成本意识贯穿到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落实到一个岗位,切实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益,促进医院合理控制运行成本。严格控制消耗性资源和后勤支出,医院管理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逐步降低至某%以内,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逐步达到某%以上。提高绩效工资在个人收入中的比重,绩效工资用于激励的比例不低于绩效工资总量的某%。

  某.加强捐赠管理。按照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计生单位接受公益事业捐赠管理办法》(国卫财务发〔某〕某号),完善捐赠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程序,确保捐赠款物接收手续完备,登记造册,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款相符、账目清楚;确保捐赠款物合规使用,专款专用,并接受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

  某.加强采购管理。健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流程,逐步形成依法合规、运转高效、权责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对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确保政府采购工作依法依规规范运行。

  某.加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财务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该项仅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某.重点围绕成本管理、运营管理、内部控制、绩效管理等薄弱环节,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健全全成本核算体系、运营管理制度措施、内部控制全流程体系、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指标导向等,推进形成经济管理价值创造,提高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的质量效益。

  (四)加大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好总会计师制度。某.加强组织管理建设,三级医院及有条件的二级医院要配置总会计师,协助院长负责医院经济管理和运营管理相关工作;加强经济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内设机构职能,形成经济管理工作合力;加强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使用专业化、复合型管理人才。

  某.切实发挥总会计师在医院成本管理、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落实总会计师在医院“三重一大“经济事项决策中的专业作用。按照《省总会计师管理办法》,对派驻总会计师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市属医院总会计师每年向市卫生健康委汇报年度履职情况。

  

篇九: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202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检查结果,是指通过超声、X线、核磁共振成像、电生理、核医学等手段对人体进行检查,所得到的图像或数据信息;所称检验结果,是指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所得到的数据信息。

  检查检验结果不包括医师出具的诊断结论。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工作。国家医保局在职责范围内推进全国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支持工作。

  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工作。各地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推进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支持工作。

  国家中医药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组织管理,指导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规范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按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功能指引要求,加强区域平台建设,推动辖区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

  第七条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组建或者指定的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简称质控组织)应当在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制订完善本级检查检验项目质量评价指标和质量管理要求。各级质控组织应当加强本地区本专业检查检验项目的质量管理,定期规范

  开展质量评价工作,推动本地区医疗机构提升检查检验质量。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本机构内的互认工作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规范工作流程,为有关医务人员开展互认工作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及保障措施。

  第九条医联体牵头医院应当推进医联体内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加强检查检验的质量控制,提升检查检验的同质化水平,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共享。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当遵守行业规范,恪守医德,合理诊疗,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对符合条件的检查检验结果能认尽认。

  第三章互认规则

  第十一条拟开展互认工作的检查检验项目应当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具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便于开展质量评价。

  第十二条满足国家级质量评价指标,并参加国家级质量评价合格的检查检验项目,互认范围为全国。满足地方质量评价指标,并参加地方质控组织质量评价合格的检查检验项

  目,互认范围为该质控组织所对应的地区。

  不同地区通过签署协议,共同开展检查检验互认工作的,应当由有关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共同组建或者指定质控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参加相关质量评价并合格的,互认范围为协议地区。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标志统一为HR。

  检查检验项目参加各级质控组织开展的质量评价并合格的,医疗机构应当标注其相应的互认范围+互认标识。如:“全国HR”“京津冀HR”“北京市西城区HR”等。

  未按要求参加质量评价或质量评价不合格的检查检验项目,不得标注。

  第十四条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指导辖区医疗机构统一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样式,对于检验结果应当注明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及参考区间。

  鼓励医疗机构将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互认的检查检验结果在一份报告单中出具,并在报告单上统一标注相应互认区域范围和互认标识。

  第十五条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同级质控组织定期梳理辖区医疗机构互认项目清单,并按有关规定加强公示公开,便于医疗机构和社

  会公众查询了解。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标有全国或本机构所在地区互认标识的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

  鼓励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际,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其他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

  第十七条对于患者提供的已有检查检验结果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要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重复进行检查检验。

  第十八条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开具检查检验医嘱。对于符合互认条件的检查检验项目,不得以与其他项目打包等形式再次收取相关费用。

  第十九条出现以下情况,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可以对相关项目进行重新检查:

  (一)因病情变化,检查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

  (二)检查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快的;(三)检查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如手术、输血等重大医疗

  措施前);

  (四)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紧急状态下的;

  (五)涉及司法、伤残及病退等鉴定的;

  (六)其他情形确需复查的。

  第二十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设检查检验门诊,由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医学检验、病理专业执业医师出诊,独立提供疾病诊断报告服务。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加强医患沟通,对于检查检验项目未予互认的,应当做好解释说明,充分告知复检的目的及必要性等。

  第四章质量控制

  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开展检查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应当符合有关要求,并按规定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检测、校准、稳定性测量和保养。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检查检验科室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

  量管理体系,并将质量管理情况作为科室负责人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并按照有关要求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者质控组织及时、准确报送本机构室内质量控制情况等相关质量安全信息。

  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参加质控组织开展的质量评价。已标注互认标识的检查检验项目参加相应质量评价的频次不得少于半年一次。

  

篇十: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22法信汇编版)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2.03.29•【文号】•【施行日期】2022.05.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

  正文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22法信汇编版)

  (1994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9号发布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法信”平台根据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

  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52号)汇编整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第三条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第四条国家扶持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规划布局和设置审批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医疗机构,并纳入当地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当地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第八条设置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九条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应当办理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第十条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一)设置申请书;(二)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第十一条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提出设置申请:(一)不设床位或者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二)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申请。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设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答复;批准设置的,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第十三条国家统一规划的医疗机构的设置,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第三章登记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所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可以执业。

  第十五条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按照规定应当办理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已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二)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三)有适合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六)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十六条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批准其设置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不需要办理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按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设置的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设置的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卫生所(室)、诊所的执业登记或者备案,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第十七条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

  (一)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二)所有制形式;(三)诊疗科目、床位;(四)注册资金。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执业登记申请之日起45日内,根据本条例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登记,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第十九条医疗机构改变名称、场所、主要负责人、诊疗科目、床位,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者向原备案机关备案。第二十条医疗机构歇业,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或者向原备案机关备案。经登记机关核准后,收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非因改建、扩建、迁建原因停业超过1年的,视为歇业。第二十一条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年校验1次;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3年校验1次。校验由原登记机关办理。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遗失的,应当及时申明,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补发。

  第四章执业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未经备案,不得开展诊疗活动。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必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带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第三十条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第三十一条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查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士)、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第三十二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第三十五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出具收据。

  第三十七条医疗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

  第三十八条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一)负责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备案和校验;(二)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三)负责组织对医疗机构的评审;(四)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给予处罚。第四十条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按照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医疗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由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疗、医技、护理和财务等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聘任。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对达到评审标准的医疗机构,发给评审合格证书;对未达到评审标准的医疗机构,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章罚则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规定予以处

  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诊所未经备案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校验手续;拒不校验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诊疗活动超出登记或者备案范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九条没收的财物和罚款全部上交国库。第五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罚款及没收药品、器械的处罚决定未在

  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附则第五十一条本条例实施前已经执业的医疗机构,应当在条例实施后的6个月内,按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补办登记手续,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第五十二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设医疗机构及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开设医疗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第五十四条本条例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1951年政务院批准发布的《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篇十一: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保障医疗

  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检查结果,是指通过超声、X线、核磁共振成像、电生理、核医学等手段对人体进行检查,所得到的图像或数据信息;所称检验结果,是指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所得到的数据信息。检查检验结果不包括医师出具的诊断结论。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工作。国家医保局在职责范围内推进全国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支持工作。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工作。各地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推进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支持工作。国家中医药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工作。第六条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组织管理,指导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规范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按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功能指引要求,加强区域平台建设,推动辖区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互通共享。第七条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组建或者指定的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简称质控组织)应当在同级卫生健康行政

  部门的指导下,制订完善本级检查检验项目质量评价指标和质量管理要求。各级质控组织应当加强本地区本专业检查检验项目的质量管理,定期规范开展质量评价工作,推动本地区医疗机构提升检查检验质量。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本机构内的互认工作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规范工作流程,为有关医务人员开展互认工作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及保障措施。

  第九条医联体牵头医院应当推进医联体内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加强检查检验的质量控制,提升检查检验的同质化水平,实现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共享。

  第十条医务人员应当遵守行业规范,恪守医德,合理诊疗,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对符合条件的检查检验结果能认尽认。第三章互认规则

  第十一条拟开展互认工作的检查检验项目应当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具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便于开展质量评价。

  第十二条满足国家级质量评价指标,并参加国家级质量评价合格的检查检验项目,互认范围为全国。满足地方质量评价指标,并参加地方质控组织质量评价合格的检查检验项目,互认范围为该质控组织所对应的地区。不同地区通过签署协议,共同开展检查检验互认工作的,应当由有关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共同组建或者指定质控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参加相关质量评价并合格的,互认范围为协议地区。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标志统一为HR。检查检验项目参加各级质控组织开展的质量评价并合格的,医疗机构应当标注其相应的互认范围+互认标识。如:“全国HR”“京津冀HR”“北京市西城区HR”等。未按要求参加质量评价或质量评价不合格的检查检验项目,不得标注。

  第十四条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指导辖区医疗机构统一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样式,对于检验结果应当注明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及参考区间。鼓励医疗机构将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互认的检查检验结果在一份报告单中出具,并在报告单上统一标注相应互认区域范围和互认标识。

  第十五条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指导同级质控组织定期梳理辖区医

  疗机构互认项目清单,并按有关规定加强公示公开,便于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查询了解。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标有全国或本机构所在地区互认标识的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鼓励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际,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其他检查检验结果予以互认。

  第十七条对于患者提供的已有检查检验结果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要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重复进行检查检验。

  第十八条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开具检查检验医嘱。对于符合互认条件的检查检验项目,不得以与其他项目打包等形式再次收取相关费用。

  第十九条出现以下情况,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可以对相关项目进行重新检查:

  (一)因病情变化,检查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

  (二)检查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快的;(三)检查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如手术、输血等重大医疗措施前);(四)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紧急状态下的;(五)涉及司法、伤残及病退等鉴定的;(六)其他情形确需复查的。第二十条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设检查检验门诊,由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医学检验、病理专业执业医师出诊,独立提供疾病诊断报告服务。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加强医患沟通,对于检查检验项目未予互认的,应当做好解释说明,充分告知复检的目的及必要性等。第四章质量控制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开展检查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应当符合有关要求,并按规定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检测、校准、稳定性测量和保养。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检查检验科室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将质量管理情况作为科室负责人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并按照有关要求向卫生健

  康行政部门或者质控组织及时、准确报送本机构室内质量控制情况等相关质量安全信息。

  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参加质控组织开展的质量评价。已标注互认标识的检查检验项目参加相应质量评价的频次不得少于半年一次。

  

篇十二: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2022年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1一、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1、服务理念:患者的满足是我们最大的追求,患者的健康是

  我们共同的心愿,用亲情服务,用爱心施术。2、仪表、仪容:美观、整齐、大方、得体。3、服务语言:(1)称谓:按职业、职位、统称。(2)要敬重患者和患者家属;吐字精确(讲一般话);要有情感

  性,快慢适中;要有爱护性(留意患者的隐私、缺点)。(3)常用的谦语。(4)禁忌的语言:推理性的语言,顶撞性语言,损害性语言。4、行为规范:(1)听从领导,听从指挥。(2)严于职守,仔细工作。(3)优质服务,礼貌待人。(4)打电话时,要时间相宜,一般不得超过3分钟,语言简练。5、劳动纪律:按时上岗,工作时不准干私活,不能串岗、换

  岗、离岗、闲聊。6、职业纪律:医务人员书写要符合要求,不能乱开证明文件,

  

  不能开展特别医疗服务,不能随意评价他人的医疗技术,不能私收财物,不能举荐成药、生活用品、保健品、办公用品等。

  7、平安守则:严格遵守诊所各项规章制度。二、医师岗位责任制度1、坚持依法执业,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2、严格执行门诊工作制度,带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3、要热忱接待每一位患者,耐性细致询问病情、病史、用药状况及药物过敏历等,并对病人作仔细细致的检查。4、医师必需仔细写门诊病历,作好门诊登记,向患者交待治疗方面的留意事项,对须要转诊的患者刚好作出处理看法。5、医师应依据须要按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药品理作用、用量、用法、禁忌、不良反应和留意事项等开据处方。6、依据社区疾病发生、流行特点,负责社区健康状况调查和社区健康诊所,作好社区居民的卫生工作宣扬。7、8、负责疫情登记、报告工作,做到刚好发觉,刚好报告。负责社区的健康询问门诊工作。9、主动参与公司和有关门部组织的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精益求精,努力学习有关新学问、新业力,提高专为技术水平。三、人员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1、人员聘用:

  

  (1)、公司所聘用的医师应当符合《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方法》的要求,即取得医师资格后经注册连续在医疗机构从事5年以上临床工作的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公司内诊所可作为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的其次执业地点进行注册,但每个诊所至少有1名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的

  为提升诊所管理水平,建立严谨、规范、公允、公正的人才发展与竞争机制,促进诊所人事管理的良好运行,特制定本方法。

  ⑵、考核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全部诊所员工。⑶、考核原则a、考核工作是以人为本,确保诊所人才培育、管理与运用的基础性工作,必需坚持公正、公允的原则,依据考核详细规定严格组织实施,确保考核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定期化。b、考核要素主要包括员工的工作看法、工作实力、工作业绩和组织观念、劳动纪律。c、员工的上岗、任职及岗薪调整等均以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⑷、考核工作操作流程:a、员工依据《员工考核自我评述表》首先进行自我评价。b、诊所负责人根据《员工考核表》、《业务主管考核表》及《员工考核评定标准参照表》的考核内容与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并评c、考核结果经相关负责人签字后,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汇总、存档。⑸、考核组织与实施考核工作由门店负责人负责详细工作的组织与实施。⑹、考核时间支配:每年度考核二次,时间支配在6月和12月下旬。

  

  四、技术规范与工作制度1、技术规范⑴供应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医疗服务。⑵疑难病症的转诊。⑶紧急重症的识别,现场紧急救援和刚好转诊。⑷供应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2、工作制度⑴应准时开诊,医务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诊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的环境。⑵医务人员的服务看法热忱耐性,有礼貌,关切爱护患者,耐性地解答问题。宣扬卫生防病学问;开展健康教化,心理询问。⑶医师对工作应严谨,简明扼要、精确地记载病历。仔细填写门诊记录,按时统计上报。⑷坚持查对制度,保证医疗质量平安。⑸主动开展慢病管理,按规定建立慢病档案,并规范化管理。⑹采纳保证疗效、经济相宜的治疗方法,合理检查、科学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精神与经济负担。五、医疗事故防范与报告制度为仔细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保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平安,特制定本预案。

  

  1、诊所对全体员工定期进行医德医风教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卫生部等部委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为行为准则,严格依法行医。以法行医、以德行医作为每位员工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

  2、医务人员严格执行诊疗常规,门店负责人常常深化检查工作,刚好订正问题。对简单发生医疗纠纷和平安问题的科室进行重点管理。

  3、医务人员应充分理解和敬重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及同意权;医师在实施检查治疗方案前,将诊疗安排照实告知患者,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认可与协作。

  4、办公室对医疗质量实行定期监控,对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分析缘由,找寻事故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如确系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过失,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还将实行整改措施,防止隐患酿成大错。对违规违法行为,严格按医院相关规定提出处理看法,并向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小组汇报。

  5、医院对员工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定期组织考核,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六、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公司必需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量管理纳入诊所的各项工作中。2.公司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建立诊所、职能部门质量管

  

  理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1)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及措施应力

  求为满意病人的须要,保证医疗工作以最佳和技术状态为病人服务。

  (2)质量管理以限制预防为主的思想。(3)系统管理的思想。(4)标准化管理的思想。(5)科学性与好用性统一的思想。(6)对新聘请来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教化,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教化。3.开展全公司性质教化。4.各科要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学问5.对质量观念弱者要进行强化教化。七、药品销售及调配处方管理制度1、在醒目位置悬挂企业的合法证照及公布监督电话。2、诊所应宽敞、光明、整齐、用具齐全、完好、卫生;陈设药品的货架、货柜整齐,宣扬广告符合要求。3、营业时间内,有执业药师或药师在岗并佩戴标明姓名、技术职称等内容的胸卡,并挂牌明示:药师不在岗,不行销售处方药。4、非处方药可不凭处方出售,但如顾客要求,在岗执业药师

  

  或药师要负责对药品的购买和运用进行指导和询问。5、营业员应遵守有关法规、制度的规定,正确介绍药品的性

  能、用途、用法、用量、禁忌及留意事项,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6、销售处方药品时,处方应经执业药师或具有药师以上职称

  的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和销售,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运用,对有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需经原处方医生更正后重新签字方可调配和销售。审核、调配或销售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处方保存两年备查。

  8、发货时应依据取药凭证核对顾客姓名和药剂贴数,有特别要求的应向顾客说明。

  9、在药品销售过程中发觉药品质量问题,应马上停售,刚好填写“药品复检通知单”,报告质管组予以处理。

  10、药品销售不得采纳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销售方式。11、留意售出药品的不良反应,发觉不良反应的状况,应刚好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八、就诊患者登记制度1、公司必需建立和健全登记、统计制度。2、各种医疗登记,要填写完整、精确,字迹清晰,并妥当保管。3、诊所应做好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登记、医疗质量统计,一般包括治愈率、病员疾病分类、初诊与最终诊断符合率等。

  

  4、公司应依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从中总结阅历,发觉问题,改进工作。

  5、门店负责人要督促医师统计工作,按期完成各项统计报表,经领导审核后,存档。

  九、财务、收费管理制度1、正确贯彻执行各项财经政策,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以身作则,奉公遵守法律,对一切贪污、作奸犯科行为作斗争。2、合理组织收入,严格限制支出。凡是该收的要抓紧收回,凡是预算外的、无安排的开支应坚决杜绝。对于临时必需的开支,应按审批手续办理。3、依据单位安排,正确刚好编制年度和季度的财务安排,办理睬计业务。根据规定的格式和期限,报送会计季报和年报。4、加强医院经济管理,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经济核算的管理工作。5、凡本院对外选购开支等一切会计事项,均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如发票、帐单、收据等)。原始凭证由经手人、验收人和主管负责人签字后,方能以据报销。一切空白纸条不能作为正式凭据。6、会计人员要刚好清理债权和债务,防止拖欠,削减呆帐。7、财务部门应与有关科室协作,定期对设备、药品、器械等

  

  资产进行监督,刚好清查库存,防止奢侈和积压。8、每日收入的现金要刚好送存银行,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

  的限额。9、原始凭证、帐本、工资清册、财务决算等资料,以及会计

  人员交接,均按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在社区支持部主任领导下,负责全中心的计算机及网络系统、

  信息资料、统计等管理工作。十、档案、信息管理制度1、计算机是中心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各种统计数据是

  中心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信息,信息资料统计室是中心医疗、财务等数据信息是中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严格根据《统计法》的规定进行工作。

  2、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台账,做好统计汇编。3、编报上级规定的各种报表,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伪造或篡改。4、分析各种统计指标,定期给中心领导和有关科室供应医疗、教学、科研、社区卫生服务及经济管理工作所需各种统计数据。5、监督各种医疗登记、医疗质量统计等信息资料填写完整、精确,原始记录和字迹清晰,妥当保管并逐步实行统计工作的标准化、计算机化、规范化。6、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2医疗机构规章制度诊所规章制度一、注射室工作职责1、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护士应驾驭常用注射药

  的药理作用,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2、对病人要热忱、爱护,注射前应向病人作好说明,取得合

  作,并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如有过敏史,禁止运用该药。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4、亲密视察注射后的状况,如发生过敏反应或其他意外应刚

  好进行处理并通告医生。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应洗手,操作时应

  戴帽子、口罩。器械要定期消毒更换,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6、打算抢救药品、器械,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定期检查,刚好补充更换。

  7、保持室内清洁整齐,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定期细菌培育。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二、消毒药械运用管理制度1、运用的消毒药械必需是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证》的合格产品。2、依据消毒目的选择相宜的消毒药械和处理方法。

  

  3、留意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4、消毒液瓶应保持密闭,保证消毒药品的有效质量(浓度)。5、加强消毒效果监测。6、防止消毒液的再次污染。医疗机构规章制度3一、从业人员至少有一名具有执业医师以上资格的医生;至少有1名执业护士。从业人员执业期间必需统一着装(白大挂),配戴统一格式的胸卡。(两人均需执业注册)二、业务用房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诊室、治疗室、药房、消毒供应室、处置室五室必需各自相对独立,诊室应位于前排,五室布局合理,并有统一规格的醒目标记牌。五室应与家庭生活区分开独立设置,各室的地面、内墙要硬化防潮、保持卫生,消毒供应室应保持密闭无菌。三、基本设备1、诊室:至少有检查床1张、诊断桌椅1套、资料柜1个、候诊椅2张、听诊器1付、血压计1台、身高体重计1个、出诊箱1个、有盖污物桶1个、紫外线消毒灯1台,以及满意须要的体温计、压舌板。2、治疗室:至少有紫外线消毒灯1台、注射台1张、注射

  

  凳1条、敷料碗2只、敷料槽1个、敷料镊2把、止血钳1把、手术剪1把、有盖方盘2只、有盖污物桶1个,及满意须要的冷藏设施、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器械物品。

  3、药房:中、西药品柜(橱)至少1个(不得沿街设置透亮药柜)。

  4、消毒供应室:高压灭菌锅1台、密闭式无菌物品存放柜1个、紫外线消毒灯1台。

  5、处置室:有满意须要的'有盖医疗垃圾存放桶、紫外线消毒灯1台。

  6、配有灭火器、固定电话,以及其它与开展诊疗科目相应的其它设备。

  四、药品管理在依法核定的诊疗范围配备药品,进药渠道合法,药品明码标价,无过期、淘汰、变质等假劣药品。五、门面装饰1、室外: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名称、执业科别,制作风格统一、式样一样,内容规范的个体诊所招牌和灯箱标示。2、诊室:配有统一规格的卫生宣扬栏和收费公开栏,悬挂高度适中,便于群众查阅;卫生宣扬栏内健康教化宣扬材料张贴整齐美观,每月至少更新一次;收费公开栏内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字迹应工整清楚,收费标准符合规定;统一制作的有关

  

  制度牌应上墙,且张贴整齐美观。六、规章制度市卫协会统一收集制定有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

  国家制定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汇编形成《石狮市个体诊所规章制度汇编》后,统一下发各诊所。各诊所同时应配有统一格式的处方、门诊日志等医疗及药品管理文书资料。

  (一)基本制度1、个体诊所任务2、个体诊所医德规范3、个体诊所医疗管理制度4、个体诊所药品管理制度5、个体诊所消防平安制度

  (二)卫生防疫专项制度及表、簿、卡1、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务流程图。2、表、簿、卡:传染病报告卡、登记簿、疫情报告单;健康教化处方、健康宣扬栏本底资料。

  (三)医疗管理专项制度及相关资料1、制度:门诊登记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消毒工作制度。2、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操作规程、清创缝合操作规程、无菌操作规程、常用试敏药物操作规程表、急诊抢救示意图。3、相关资料:门诊日志、出诊登记本、门诊病历、处方、紫外线消毒登记本。

  (四)药品(药械)管理专项制度及相关资料1、制度: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重大质量问题与质量事故的报告与处理制度、药品购进管理制度、药品选购员责任、

  

  药品储存管理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相关资料:药品购进质量验收登记本、接近有效期药品验

  收状况登记本、药品不良反应/事务报告表、一次性运用无菌医疗器械验收记录本、医疗废物处置登记本、医疗废物消毒记录、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

  七、卫生环境环境美化,地面平整无垃圾杂物,墙壁清洁无乱贴乱画,门窗干净无蛛网浮尘,诊具整齐无灰尘,器械干净整齐,物品摆放有序,所内有卫生间。八、注册资金注册资金不少于5万元。诊所规章制度各类诊所必需根据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依据本单位实际状况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各项制度和岗位职责应便利工作人员查阅。以下制度和岗位职责范本仅供参考。一、工作制度(一)门诊工作制度1.仔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听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依法执业。2.严格遵守医疗护理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医疗事故发生。

  

  3.将本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本悬挂于醒目位置,执业地点、执业范围、负责人等登记项目发生改变,提前申请变更。

  4.根据核准的诊疗项目执业,完成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性工作任务,主动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医疗救治工作。

  5.仔细、规范、精确地书写门诊病历,填写门诊日志。6.对病员仔细检查,合理治疗,科学用药。对疑难病人2次门诊不能确诊者,刚好转上级医院。对急、危重病员,赐予优先接诊,主动进行抢救治疗。7.仔细开展诊所内部设备、设施消毒工作,依法处置医疗废物、废水,保证医疗平安。8.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仔细诊治每一位患者,为患者供应热忱周到的服务。医务人员工作时衣帽穿戴整齐,佩戴胸卡。保持诊所环境清洁。9.依据国家有关价格政策,制定合理的各项业务收费标准并公示,收款后出具正规合法的票据。10.开展健康教化,大力宣扬卫生防病学问。(二)病历书写制度1.对就诊病人书写门诊病历,应当客观、真实、精确、刚好、完整。病历书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楚、表述精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纠错规范。

  

  2.病历书写运用中文和医学术语,以蓝黑墨水、碳素墨水或黑色签字笔签写。

  3.病历由亲自参加诊断、治疗的具有合法资质的医务人员签名。无资质人员不得签名。

  4.门诊手册封面内容应当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

  5.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等检查资料应刚好归入门诊病历。

  6.对根据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依法签署知情同意书。

  7.急诊病人经过紧急检查处理稳定后即刻书写病历,急诊病历书写就诊时间应详细到分钟。

  8.急诊留观患者应记录留观记录,重点记录视察期间病情改变和诊疗措施,记录简明扼要,并注明患者去向。

  9.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三)处方书写制度1.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诊所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签章后方有效。2.运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处方格式。3.医师开具药品(含中药、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等)必

  

  需书写处方。一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4.处方应运用蓝黑或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清楚,不

  得涂改。如有涂改,医生必需在涂改处签字,并注明修改日期。5.处方取药内容应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及数量,用

  药方法等。药品及制剂名称、运用剂量应以中国药典及卫生部(省卫生厅)颁发的药品标准为准。没有规定的药品可用通用名,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填写,用量单位以克(g)毫克(mg)毫升(ml)国际单位(iu)计算。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并注明含量。片、丸、胶囊等剂型以片、丸、粒为单位。中医处方按有关规定书写。

  6.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别状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7.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别状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除特别状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8.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开具的药品不得超过5种。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9.医师根据卫生部制定的药品和精神方面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药品和

  销毁并登记备案。药品、精神方面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的保存期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药品管理工作制度1.药品实行专人管理。严格根据《处方管理方法》选购药品。药品选购有安排,按正规渠道购药,保证质量、价格合理。严禁购进、运用和销售假药、劣药和过期药品。2.药品排放有序,做到离地离墙存放,保持室内整齐,室内禁止吸烟。3.调剂处方必需做到四查十对。药剂管理人员发觉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时,应当拒绝调剂,刚好告知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4.配方时应细心、精确、根据调配技术规程进行调配。中药应按《中国药典》规定和《中药炮制规范》要求调配,称量要精确,严禁估计抓药,毒性药材要逐剂称量。5.发药时将病人姓名、药品用法、用量及留意事项具体写在药袋或瓶签上,并耐性向病人交待清晰。6.处方调配后应经严格核对方可发出,调配人和检查人应在处方上签名。7.药品应定期检查,妥当保管。对有效期的药品应建立登记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8.药品、精神方面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工作严格根

  

  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五)护理工作制度1.护理工作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并经注册的护士开展。2.执行医嘱必需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易致过敏药物,

  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3.常常视察候诊病人和注射病人的病情改变,发觉异样状况

  刚好通知医师进行处置。对治疗视察患者应建立护理记录,并归入门诊病历。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医院感染。

  5.仔细学习护理操作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六)消毒隔离制度1.仔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方法》和《医院感染管理方法》中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和规定。2.制定限制感染方案,配备必要的消毒措施,并支配专(兼)职人员负责消毒隔离工作。3.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消毒隔离学问培训,驾驭消毒隔离学问,并严格根据规定执行消毒隔离制度。4.工作人员开展诊疗工作,必需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整齐,如有污染要刚好更换,工作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入生活区

  

  和其他公共场所。5.进行各种手术、穿刺等操作必需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

  程,各种注射一律实行“一人一管一用一灭菌”,加强一次性注射用具的运用管理,并做好用后的毁形消毒处理。

  6.发觉传染病人,应实行合理处置措施,并按规定上报病情。要指导病人就医,防止病人到处走动引起交叉感染。

  7.对诊所内的环境,用物及疑被污染的物品,要刚好进行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污染的垃圾应送到固定地点进行消毒处理;便器、痰盂、脸盆等应定期消毒。

  8.建立诊所消毒工作记录,对机构内部每一次消毒工作进行记录。定期开展消毒效果检测。

  (七)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1.诊所应当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2.发觉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刚好实行有效处理措施,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刚好上报。应主动创建条件,实现法定传染病的网上直报。严禁缓报、瞒报、漏报、谎报传染病疫情。3.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记录,具体记录每一位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基本状况。4.严格遵守传染病管理工作纪律,爱护患者隐私,严禁私自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

  

  5.根据诊疗科目要求开展传染病诊疗工作。发生传染病流行或爆发时,诊所及其工作人员必需听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和支配。

  6.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运用过的器物应根据国家规定刚好进行消毒或处理。

  (八)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制度1.严格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理医疗废物。2.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支配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和处置工作。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和处置工作的人员需配备必要的职业防护设施。3.配置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包装物和容器,对本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建立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短暂贮存场所和容器,并定期进行消毒。4.医疗废物实行集中处置。未实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的,应当严格根据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实行消毒、毁形、焚烧、填埋等措施。5.建立医疗废物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或处置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内容。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6.严禁转让、买卖、丢弃医疗废物,严禁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防止医疗

  

  废物对四周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九)社会监督制度1.设立监督电话或看法箱,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好登记。对

  群众提出的看法,应刚好回复或改正。2.诊所标牌含有诊所核准名称、联系电话和诊疗范围。4.门诊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和卫生部、省卫生厅制定的

  医德医风规范上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5.上岗人员必需佩戴附有本人照片、姓名、科室、职称或职

  务等内容的胸卡。6.公布主要检查、治疗、手术的收费项目、标准以及常用药

  品价格。7.患者诊疗完毕后,应出具正规的费用结算凭证。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一)负责人岗位职责1.仔细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全面负责本医疗机构的各项工作。2.制定各项工作安排并负责组织实施。3.负责搞好法律、业务学习,实行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

  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养和依法执业水平。4.加强诊疗各项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不断提高服务质

  量。

  

  5.负责本医疗机构的财务、药品、物品的管理。6.负责本医疗机构的转诊、疫情报告、危重病人抢救及医疗差错事故的上报等工作。(二)医师岗位职责1.严格根据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技术操作规范开展执业活动。2.遵守职业道德和规章制度,关切、爱惜、敬重患者,爱护患者隐私。3.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根据规定刚好填写医学文书。4.运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运用的药品、消毒药械和医疗器械。5.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学习医学新理论、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6.执业助理医师要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执业类别执业。(三)护士岗位职责1.仔细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2.帮助医师做好诊疗接待工作,仔细执行医嘱,做好护理工作记录。3.常常视察候诊患者和输液患者的病情改变,发觉异样状况

  

  刚好通知医师进行处置。4.仔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消毒工作记录,防止交叉感

  染。5.仔细学习护理基本学问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

  平。(四)药剂人员岗位职责1.仔细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规定管理

  和运用药品、精神方面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2.做好药品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药品(材)预算、选购保管、请领、分发、中药材加工炮制、登记、处方调配等工作。

  3.严格根据医嘱调配和发药,仔细执行药品价格收费标准。4.做好药物盘点和业务统计报表工作。(五)医技人员岗位职责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2.驾驭各种仪器的一般原理、性能、运用及特别描记技术,定期校正仪器,负责维护、保养工作,做好日常工作记录3.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学问,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医疗机构规章制度4一、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

  

  得开展诊疗活动。二、医疗机构执业,必需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

  范。三、医疗机构必需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

  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四、医疗机机构必需根据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五、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化。六、医疗机构不得使角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

  作七、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需佩戴有本人姓名、职

  务或职称的标牌。八、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马上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

  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刚好转诊。九、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治的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

  诊断书、健康证明或死亡证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士)、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诞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

  十、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别检查或特别治疗时,必需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看法时,应当取得患者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看法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时,或者遇到其他特别状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

  

  被授权负责人的批准后实施。十一、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有关规定处理。十二、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别诊

  治和处理,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十三、医疗机构必需根据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

  药品管理。十四、医疗机构必需根据人民政府及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

  取医疗费用,具体列项,并出具收据。十五、医疗机构必需担当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担当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托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

  十六、发生重大灾难、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状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需听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篇十三: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2022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诊所备案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诊所是为患者提供门诊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不设住院病床(产床),主要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本办法所指的诊所,不含按照《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备案的中医诊所。

  第三条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指导全国诊所的管理工作。

  县(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诊所的备案工作。县(市、区)级及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诊所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备案第四条申请举办诊所应报拟举办诊所所在地县(市、区)级卫生健康行

  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备案,取得《诊所备案证书》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个人举办诊所,由举办人申请;两人及以上合伙举办诊所,由合伙人共同申请;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办诊所,由其法定代表人申请。

  第五条举办诊所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个人举办诊所的,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后在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满5年;两人及以上合伙举办诊所的,所有合伙人均应当符合上述要求;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办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人应当符合上述要求。

  (二)符合《诊所基本标准(2022年修订版)》。

  (三)诊所名称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

  (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诊所。

  第六条诊所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诊所备案信息表。

  (二)诊所房屋平面布局图(指诊所使用房屋按照比例标识,注明功能分布和面积大小)。(三)诊所用房产权证件或租赁使用合同。(四)诊所举办人有效身份证件、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五)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名录、有效身份证明、执业资格证件。(六)诊所规章制度。(七)诊所仪器设备清单。(八)医疗废物处理方案、污水处理方案、诊所周边环境情况说明。(九)附设药房(柜)的药品种类清单。(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诊所举办人应承诺自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环评、消防等手续。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办诊所的,还应当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者其他组织的

  代表人身份证明。

  第七条举办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备案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提供虚假材料或申报的备案信息与真实情况不一致的,由备案机关依法撤销备案。

  第八条县(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对材料齐全且符合备案要求的予以备案,当即发放《诊所备案证书》;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5日内一次性告知备案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网上申请备案。

  第九条诊所应当将《诊所备案证书》、卫生技术人员执业注册信息在诊所的明显位置公示。

  第十条诊所的人员、名称、地址等实际设置应当与《诊所备案证书》记载事项相一致。

  备案信息发生变动的,应及时到原备案机关对变动事项进行备案。

  第十一条禁止伪造、出卖、转让、出借《诊所备案证书》。

  第十二条诊所应当按照备案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加强对诊疗行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管理。

  第十三条诊所应当符合医疗机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县(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在发放《诊所备案证书》之日起20日内将辖区内备案的诊所信息在其官方网站公开,便于社会查询、监督。县(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及时向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抄送本辖区内诊所备案信息,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发现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备案事项,应责令县(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予以纠正。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县(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诊所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诊所管理等情况的监督管理,主动向社会公开诊所备案信息和医师、护士注册信息,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县(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自诊

  所备案之日起45日内,对诊所备案地进行现场核查,对不符合标准的应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撤销其备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第十七条县(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对辖区内诊所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现场监督检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中医药行政部门有权要求诊所提供相关材料,诊所不得拒绝、隐匿或者隐瞒。

  第十八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中医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过程中,如发现违法违规情节,应依照《医疗机构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对诊所及当事人进行处罚。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诊所应当向诊所所在县(市、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报告,或者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行政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备案机关应当撤销其备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告:(一)诊所停止执业活动超过1年的。

  (二)诊所主要负责人注销或被吊销执业证书,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举办诊所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四)诊所自愿终止执业活动的。(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中医药行政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条诊所执业人员应当积极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继续教育等活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第二十一条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将诊所纳入本地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完善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充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诊所医疗质量安全监管。

  诊所要将诊疗信息及时上传至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系统,并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自觉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篇十四: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2022医院管理制度(精选5篇)

  医院管理制度1

  1、临床各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管理和领导,各科室参加门诊的医务人员同时接受医务科和门诊部的领导和指导。

  2、门诊医务人员由各科室派出并相对固定,门诊各科室应按规定准时开诊,并提前做好开诊的各项准备工作。

  3、对疑难病症不能确诊和两次复诊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生会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对某些慢性疾病和专科疾病,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设立专科门诊。

  4、门诊医师要根据因病施治的诊治原则,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负担。

  5、对急重、高龄病员、离休干部、军人、残疾人、高级知识分子、港、澳、台胞、外籍人士及远地病员等病人应优先安排就诊。

  6、门诊各科室与住院部和病区要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情况和病人情况,确保病人及时入院治疗。

  7、门诊检验,影像等各项检查,必须做到规范操作、及时报告。

  8、应根据条件和病情,严格控制门诊手术的适应症,对病情不适宜在门诊处置的病人要收治入院。门诊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亲自操作。

  9、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礼貌、耐心解答,简便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

  10、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认真填写门诊日志,详尽记录门诊病历,规范开具处方及多种检查申请单,认真执行疫情报告制度。门诊部定期组织检查门诊医疗质量,将评价结果上报医务科。

  11、加强候诊工作,诊疗区禁止吸烟和吃零食,保持环境清洁、安静、秩序良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卫生防病、计划生育等知识宣传工作。

  12、门诊大厅提供便民服务,便利病人选择医生就医,设立病人意见箱及投诉电话,建立专门处理投诉的规章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医院管理制度2

  一、人事单位应于每月25日整理上月26日以后到职的新进人员甄选报名单,据此填制“薪资通知单”办理核薪,并由单位

  主管签署,转呈总经理核定,再登录于“薪资名册”后,再转会计单位作业。

  二、人事单位应于每月25日整理本月份涉及调薪的人事异动申请单及考核表,据此填制薪资通知单办理调薪抄录,由人事主管审核签章后与单位主管会签,登记于薪资名册,转会计单位作业。

  三、经批准离职案件,人事单位应据此填制薪资通知单办理停薪,由人事主管审核签章,登录于薪资名册后转会计单位作业。

  四、核薪与调薪案件于归档前,应登录于个人资料卡内。

  五、除人事单位应备一份全医院人员薪资名册外,各级单位亦应备一份所属人员薪资名册。

  六、薪资作业应另参照职薪办法中职薪等级表及有关规定办理。

  医院职工保险制度

  一、人员于报到日时,由人事单位登记办理投保,生效日以到职日为准。

  二、人员于退职日当天,人事单位应即办理退保。

  三、投保薪资因调整薪资或其他因素而变动时,应由人事单位填报“投保薪资调整单”。

  四、人事单位应保管劳保局每月寄来的劳保门诊单,当职工有需要时,可持私章索取。

  五、职工劳保个人资料应立册登录备查。职工辞职管理制度一、正式任用的职工如感工作不适或其他原因想辞职,应于15天前提出辞职申请书,由单位主管及人事主管签具意见后,呈总经理核准,再转回人事单位,人事单位据此填制薪资通知单办理停薪,转会计单位作业。二、人事单位依据辞职申请书发给“离职通知单”,通知本人于奉准离职日当天下班前依离职通知单上应办理事项,逐项办理移交,办理完毕后,由人事主管审核无误后,签章并转会计单位核计当月薪资(除特准外,均于下次发薪日发给)。三、人事单位根据离职通知单于当日即行办理下列事项:1、登记于人员异动记录簿内。2、注销人事单位制作的人员状况表内登记。3、登记个人资料卡,注销个人资料档案。四、人事主管视情况应约谈离职人员,并将面谈结果填入离职人员面谈记录档案,以作为人事流动率检查参考。

  职工迁调制度

  一、本医院基于业务上需要,可随时调动任一职工职务或服务地点,被调职工应予配合。

  二、各单位主管应就所属人员的个性、学识、能力,调配适当工作,务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职工接到调职通知书后,单位主管应于7日内(一般职工应于5日内)办妥移交手续,前往新单位报到。

  四、职工调职,如驻地远者,可比照出差规定支给差旅费,其随行直系眷属,可凭乘车证明支给交通费。

  五、调任职工在接任者未到职前,其所任职务由原直属主管指派适当人员暂行代理。

  六、人事单位应每月统计列册个人负担保费,转会计单位从薪资内扣缴。

  医院管理制度3

  20__年7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__]67号),指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我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坚持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创新的基本原则,到20__年

  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指明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具体方向。

  1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快政府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依法行政

  一是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通过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有形的手”的作用,解决现代医院管理中的“缺位”和“越位”现象,不断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合理调整资源配置结构,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可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1]。二是制定合理的卫生规划,优化和调整公立医疗机构的布局,不断促进卫生资源共享,从而促进资源使用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政府在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中,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医疗服务特点,加强对各类医疗机构经营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不断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经营活动[2—5]。三是进一步明确政府卫生管理责任,构建政府、市场、医疗机构等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政府在卫生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充分发挥行政手段作用,通过综合使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管理医院。通过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以及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强监督管理,不断对卫生服务行为进行规范。积极探索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实行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

  展的经营模式[6]。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激发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的活力。

  2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要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目前,我国医院还没有真正实现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在经营管理上普遍存在着负盈不负亏现象。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上,由于实行传统的人事制度和分配模式,导致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灵活、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突出[7—8]。一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基础是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公立医院在发展中遇到的主要瓶颈是在产权管理上界定不明晰。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就是要进一步规范产权制度,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规范,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内部职工持股、组建医院集团等形式,明晰所有权和财产权等,逐渐实现医院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公立医院的独立运行经营[9]。二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现企业自主管理、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需要不断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现代医院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是进行自主化的医院管理模式,在医院管理中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在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中,通过建立管理委员会、理事会或董事会等,在其领导下实行院长负责制,其中管理委员会、理事会或董事会在成员

  选择上既要吸收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同时,也要按照一定的条件,公开选聘一定的居民代表、医务专家代表以及医学专家等,通过赋予院长充分的自主权,院长直接对管理委员会等负责,从而将医院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10—12],以制度化的规范,约束医院的经营行为,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利于增强现代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3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现代医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鼓励和支持民办医院的发展,通过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业所有制形式多元化竞争格局,有利于提供完善基础医疗服务水平。我国传统的医疗卫生系统主要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医院的创立、运行主要是政府进行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公立医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时候,鼓励、支持和引导民办医院发展,形成民办医院与公办医院共同发展的'现状,以此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业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竞争格局,通过对医院的药品价格、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规范公立医院和民办医院的发展,从而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共同为人民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二是通过完善医院发展的各项法律法规、投资融资政策等,并在税收和价格政策上进行引导,一方面,在公立医院的改造上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另一方面,在民办非营利性医院建设和发展中,通过吸

  收银行、企业或个人资金以长期借贷的形式投入到口腔、慢性病、婴幼儿保健等服务能力较弱的公立医院中,建立和发展非营利性的专科医疗机构[13]。通过双管齐下,促进公立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和非营利性民办医院的发展,使投入集中到更需要的环节,如医疗保健、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以及医疗救助等方面,促进基本医疗服务的高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多样化需求[14]。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深水区和攻坚期,迫切需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通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现代医院管理中依法行政,改变传统医院管理中的“缺位”、“越位”现象,同时,建立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促进产权分离,明确权责关系。此外,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作用,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实现现代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医院管理制度4

  (1)要优先选择、合理使用好国家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就是保证人民群众公平、及时地获得安全、必需、有效、价廉的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就是要依据病情该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

  (2)安全用药。当前医疗服务过程中,超范围用药、滥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十分严重,对此要正确处理合理用药与安全用药的关系,既要让患者看得起病、吃得起药,又要把费用控制在医保政策支付范围之内;既要保证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又要保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不能因药费和医疗服务费下降而使医疗质量下降。

  (3)医务人员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正确引导患者合理用药、安全用药,防止药品的浪费和流失,把好的政策转化为好的医疗结果。

  (4)目前城乡、区域卫生发展还不协调,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基础设施不全,人才队伍不稳定,技术力量薄弱,医疗服务能力不强。(对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在申论课上谈过的了,人才要多个角度去培养)

  (5)建立互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要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医学救助的能力,提高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能力。

  (6)探索建立以医院管理委员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用设备购置等都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7)要处理好与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的关系,医疗部门需要虚心接受当地人大、政协、价格、药监、医保等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严格执行院务公开制度,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到医院实地体察医务人员的工作情况,争取客观公正地报道实际情况。

  医院管理制度5

  一、新病员人院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体温在37,5℃以上及危重病员每隔四小时测一次。一般病员每天旱晨及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每天问大小便一次。新入院病员测血压和体重一次(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免测血压),其他按常规和医嘱执行。

  二、病员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做出相应标记。具体制度见《分级护理制度》。

  附:死亡病员料理注意事项

  1、医师检查证实死亡的病员方可进行尸体料理。

  2、医师填写死亡通知单,即送住院处,由住院处通知死者家属或单位。

  3、需有两人在场检查死者有无遗物,如钱、票证、衣物等各种物品,交给死亡家属或单位。如家属或单位人员不在,应交由护士长保存。

  4、当班护士要用棉花塞好死亡病员之口、鼻、耳、肛门、阴道等。如有伤口或排泄物,应擦洗干净包好。使两眼闭合。穿好衣服,用大单包裹,系上死亡卡片,通知太平间接尸体。

  5、整理病室,撤走床单、被褥,通风换气,床铺、床头柜按常规消毒处理,如系传染病员,即按传染病消毒制度处理。

  6、整理病案,完成护理记录。

  

  

篇十五: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22法信汇编版)

  制定机关公布日期施行日期

  文号主题类别效力等级时效性

  国务院2022.03.292022.05.01

  医疗机构与医师行政法规现行有效

  正文: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22法信汇编版)(1994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9号发布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法信”平台根据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52号)汇编整理)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第三条医疗机构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第四条国家扶持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第二章规划布局和设置审批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医疗机构,并纳入当地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当地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第八条设置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九条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应当办理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第十条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一)设置申请书;(二)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第十一条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提出设置申请:(一)不设床位或者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二)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申请。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设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答复;批准设置的,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第十三条国家统一规划的医疗机构的设置,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第三章登记第十四条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所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可以执业。第十五条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按照规定应当办理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已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二)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三)有适合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六)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十六条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批准其设置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不需要办理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的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按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设置的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办理。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设置的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卫生所(室)、诊所的执业登记或者备案,由

  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第十七条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一)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二)所有制形式;(三)诊疗科目、床位;(四)注册资金。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自受理执业登记申请之日起45日内,根据本条例和医

  疗机构基本标准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登记,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改变名称、场所、主要负责人、诊疗科目、床位,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者向原备案机关备案。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歇业,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或者向原备案机关备案。经登记机关核准后,收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非因改建、扩建、迁建原因停业超过1年的,视为歇业。第二十一条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年校验1次;床位在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3年校验1次。校验由原登记机关办理。第二十二条《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遗失的,应当及时申明,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补发。第四章执业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未经备案,不得开展诊疗活动。第二十四条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必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或者备案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带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第三十条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对限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

  转诊。第三十一条未经医师(士)亲自诊查病人,医疗机构不得出具疾病诊断书、健康证明书或者死亡证

  明书等证明文件;未经医师(士)、助产人员亲自接产,医疗机构不得出具出生证明书或者死产报告书。第三十二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

  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第三十五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必须按照人民政府或者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医疗费用,详列细项,并出具收据。第三十七条医疗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预防保健工作,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第三十八条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疾病流行或者其他意外情况时,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第五章监督管理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一)负责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备案和校验;(二)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进行检查指导;(三)负责组织对医疗机构的评审;(四)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给予处罚。第四十条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按照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医疗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由医院管理、医学教育、医疗、医技、护理和财务等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聘任。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对达到评审标准的医疗机构,发给评审合格证书;对未达到评审标准的医疗机构,提出处理意见。第六章罚则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诊所未经备案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校验手续;拒不校验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诊疗活动超出登记或者备案范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九条没收的财物和罚款全部上交国库。第五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罚款及没收药品、器械的处罚决定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七章附则第五十一条本条例实施前已经执业的医疗机构,应当在条例实施后的6个月内,按照本条例第三章的规定,补办登记手续,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第五十二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设医疗机构及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开设医疗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第五十四条本条例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1951年政务院批准发布的《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

  同时废止。——结束——

  

  

篇十六: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2022医院医疗机构医德医风建设实施方案及考核细则(详细版)

  医德医风、行风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医院全面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树立我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升全院干部、职工的职业素质,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态度,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建设和发展,经研究制定本落实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紧密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为主要内容,以遏制回扣、“红包”、开单提成、乱收费为重点,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促进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开展,进一步遏制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使卫生行业作风得到明显好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具体措施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要求全院干部职工要从讲政治、讲大局、促发展

  

  的高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求我们须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各科室在领导体制上要“科长、主任”亲手抓,护士长积极配合,科室职工积极响应。为保证全院医德医风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医院成立医德医风建设领导小组,总体布置,检查监督,下设办公室,具体安排组织实施相关工作。

  (二)内容与要求

  1、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各科室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弘扬白求恩精神;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

  2、遵纪守法,廉洁行医

  (1)医护人员要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社会服务承诺内容及规范化服务的要求,拒绝接受患者及亲属各种形式的“红包”、物品和宴请,以及推销商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和好处;执业医师禁止擅自到其它地点执业取酬行为;杜绝开单提成和指定地点购药问题。

  (2)医院购进大型器械和用量大的试剂、耗材等,都要通过集中招标采购或公开招标采购,禁止科室或个人采购行为。

  (3)医院设立专人负责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执行

  

  情况的监管,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执行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经常对价格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使单位无自立项目、分解、重复、超标准收费及滥作检查收费等问题。

  (4)建立新的考核、分配机制,逐步推行绩效核算制度,按工作量化指标、服务水平、医疗质量,两个效益综合考评,绩效取酬。严禁科室私收现金,科室无帐外设帐、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存等问题。

  (5)建立健全医德医风、激励、监督、惩处制度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档案。个人、科室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考核情况记入医德医风档案;档案建档合格率100%。

  3、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践行一心为民的宗旨。(1)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内容,自觉接受社会、新闻舆论的监督;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2)坚持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药品价格公示,公示率100%。(3)严格医院管理,禁止超范围、超科目及违反准入技术项目等违规执业行为;在岗技术人员两证齐全率100%。(4)严格按照规定采购药品,认真执行价格政策;药品集中采购率100%(特殊药品、中药饮片除外)采购中标药品率100%,药品收入占医院医药收入45%以下;药品,

  

  器械、医用耗材等质量合格率100%。(5)定期进行临床用药、化验、检查合理性分析制度,

  每月对药品的销售(前10位)和作化验、检查的必要性进行评析,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同病种医药费用及其增长率小于同级同类医院平均水平。

  4、文明礼貌,优质服务,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医院醒目处设有科室分布示意图、就医导向标牌和警示牌;住院环境要整洁、舒适、幽静,病房卫生无异味,24小时供应开水。后勤服务规范化,做到管床医生每天查房一次,科领导每周查房一次。发现一般问题三天内解决,紧急情况立即解决。(2)医务人员接待患者要着装整洁、举止文明、态度和蔼、体贴入微,严防话难听、脸难看、推诿、训斥、刁难患者的行为发生。严禁与患者争吵。(3)加强医患沟通和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关怀环境。(4)建立“行风查巡”制度,定期召开患者、家属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对正确意见的采用率100%,医疗服务综合满意度95%以上。5、求真务实,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1)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因病施治,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治愈好转率90%以上,门诊处方和住院用药、检查的合理、合格率95%以上。认真做好社区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2)坚持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对患者用药,化验、检查和医保自费项目等,要征求患者意见、尊重患者意愿,患者知情同意率100%。

  (3)以患者就医便捷为标准,门诊坚持首问负责、导诊、分诊服务,为老、弱、残等行动不便患者提供全程服务;急诊坚持“三先一后”服务(先接诊、先检查、先抢救、后缴钱),抢救病人率100%。

  (4)积极举办和外出参加培训,吸收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医务技术服务水平。

  (三)落实院科二级目标责任制各科室要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江苏省卫生厅制定的《实施方案》和24条措施具体要求,认真制定内容具体,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实施细则,明确医德医风建设科室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四)认真落实三级考评制度。每一个医务人员都是医德医风建设的主体,切实落实到

  

  每时每刻的工作中。对照要求,结合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每季度进行自我评价一次。

  各科室按照要求和各自的实施细则和目标任务,进行定期检查、自查,并定期写出自评报告,报院医德医风建设领导小组评审,使医德医风建设活动切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医院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对单位个人和科室进行考核打分。综合考核得分与个人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与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挂钩。

  

篇十七: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2022年最新版医疗质量管理办法]2022年最新版质量手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质控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第九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临床科室以及药学、护理、医技等部门(以下称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是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门部门,负责本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二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以下称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医疗管理、质量控制、护理、医院感染管理、

  医学工程、信息、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临床、药学、医技等科室负责人组成,指定或者成立专门部门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或者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质量具体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本机构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估以及反馈工作,定期发布本机构质量管理信息;

  (三)制订本机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四)制订本机构临床新技术引进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五)建立本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培训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

  (六)落实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二级以上医院各业务科室应当成立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组长由科室主要负责人担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二)制订本科室年度质量控制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

  (三)制订本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和具体落实措施;

  (四)定期对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医疗质量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五)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标准、诊疗常规及指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

  (六)按照有关要求报送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人员的培养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第三章医疗质量保障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权利,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第十五条医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认真遵守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规定,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执业。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诊疗活动应当依法取得执业资质,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备应当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使用经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耗材开展诊疗活动。

  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按照国家关于医疗技术和手术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药学部门建设和药事质量管理,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能力,推行临床药师制,发挥药师在处方审核、处方点评、药学监护等合理用药管理方面的作用。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尊重患者对药品使用的知情权。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完善并实施护理相关工作制度、技术规范和护理指南;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方法,持续改善护理质量。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建立覆盖检查、检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室内质量控制,配合做好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促进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篇十八: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2022年医院管理方案

  医院管理方案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须要预先制定一份

  周密的方案,方案属于安排类文书的一种。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医院管理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管理方案1书目一、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二、食品原料选购索证制度三、库房管理制度四、食堂工作人员卫生学问培训制度五、冰箱化霜、消毒制度六、食堂卫生检查制度七、食堂平安管理要求一、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为保证食品卫生,保障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给就餐者供应一个清洁、卫生、舒适的就餐环境,依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特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如下:

  1、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实行卫生五四制。2、餐厅及厨房内保持空气清爽无异味、地面、门窗、墙面、排风扇、照明灯具、吊扇干净,无灰尘及蜘蛛网。室内无蝇、无鼠、泔水桶干净并加盖;3、桌椅、物品、设备干净、无污垢及油腻、定位放置;4、生熟食品及刀、案、容器分开,放入冰箱的熟食品盖好,无交叉污染。5、各种蔬菜等食品必需清洗干净,先洗后切,防止食物养分成分流失,餐具每天必需进行高温灭菌消毒。6、食堂工作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四勤”: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勤剪指甲。工作时衣帽整齐,定期健康查体,无传染性疾病,不穿工作服上厕所。7、食堂工作人员分发食品前要洗手,一律运用食品夹,开饭时要戴口罩,上班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面对食品咳嗽、打喷

  

  嚏。8、不供应变质、不洁食品。无食物中毒发生。9、常常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抹

  布、墩布洗净、定位悬挂,无异味。二、食品原料选购索证制度1、选购员选购食品(包括食品成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食

  品容器和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和设备),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向供方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化验单,同时留意检查核对。合格证明中记载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等必需与产品相符,不得涂改、伪造。

  2、所索取的检验合格证明由选购部门妥当保存,以备查验。3、不得选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毒有害、质量不簇新的食品及原料,以及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标识不清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4、不得选购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5、验收员在验收食品时,要检查所收购食品有无检验合格证明,并做好记录。

  

  三、库房管理制度1、仓库内要定期清扫,保持仓库、货架清洁卫生,无老鼠、无苍蝇,常常开窗或机械通风设备通风,保持干燥。2、主食、副食分库房存放,食品与非食品不能混放,离墙垫高,防止受潮霉变。食品仓库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和杂物。3、做好食品数量、质量合格证明或检疫证明的检查验收工作。腐烂变质、发霉生虫、有毒有害、掺杂掺假、质量不簇新的食品,无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未索证的食品不得验收入库。4、做好食品数量、质量入库登记,做好先进先出,易坏先用。5、食品按类别、品种分架,隔墙、离地整齐摆放,散装食品及原料储存容器加盖密封,同时常常检查,防止霉变。6、肉类、水产品、禽蛋等易腐食品应分别冷藏储存,贴有明显标识。生食品、熟食品、半成品分柜存放,杜绝生熟混放。7、冷冻设备定期化霜,保持霜薄(不超过1cm)气足。8、常常检查食品质量,刚好发觉和处理变质、超过保质期限

  

  的食品。9、做好防鼠、防蝇、防蟑螂工作。不得在仓库内抽烟。四、食堂工作人员卫生学问培训制度1、工作人员卫生学问培训的时间与健康检查的时间同期进行,

  并且每年复训一次,培训合格方可上岗。2、除了卫生部门有组织的培训以外,依据本单位的实际状况

  和季节特点不定期地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学问培训。3、卫生学问培训必需作为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做到常常

  性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五、冰箱化霜、消毒制度1、冰箱卫生、消毒、化霜有专人管理操作;2、专管人员每日须查看冰箱运转状况及温度是否正常并刚好

  做好记录;3、半月进行化霜、清洗、消毒一次,消毒操作程序如下:⑴进行彻底化霜,清除冰霜;⑵用洗洁精将冰箱内外彻底擦拭,清除污垢;⑶再用清水擦洗干净;

  

  ⑷最终用1%含氯消毒液擦洗一次。六、食堂卫生检查制度为保证食品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保障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依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特制定食堂卫生检查制度:1、医院要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食品卫生有专人管理和负责。2、卫生许可证应悬挂于醒目处,工作人员应体检、培训合格后,持有效的健康证方可上岗。3、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凡患有传染病都不得参与接触食品工作。4、工作人员上班时应穿戴整齐的工作衣帽,并保持个人卫生。5、做好食堂内外环境卫生,做到每餐一打扫,每天一清洗。6、食用工具每天用后应洗净,保持干净,食(用)具做到“一刮、二洗、三过清、四消毒、五保洁。”7、不购进、不加工、不出售腐烂变质、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物。8、生、熟食品、成品、半成品的加工和存放要有明显标记,

  

  分类存放,不得混放。9、搞好操作间卫生,冷菜配餐所用工具必需专用,并有明显

  标记。10、保持仓库整齐,食品应做到有分类、有标记,离地离墙

  保管。11、食堂要有防蝇、防鼠等措施,严防生物污染。12、刚好处理好垃圾,垃圾桶应有盖和标记,搞好“三防”

  工作。13、要求食堂管理人员每日自查一次,管理领导小组每月检

  查1-2次,发觉问题刚好上报和处理。七、食堂平安管理要求1、食堂平安保卫工作由食堂负责人实施监督,人员定点定岗,

  责任落实到人。2、运用各种炊事机械设备必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专人运用

  保养。工作中要精神集中,不准说话闲聊,必需穿工作服和帽子,杜绝人身事故发生。

  3、留意用电平安,机器运用后必需关闭总电源。人人留意节

  

  电、节水,发觉问题刚好报告,刚好处理,避开责任事故的发生。4、运用煤气时要检查煤气装置,发觉漏气刚好修理,开着火

  人不准离开,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都要驾驭灭火器的运用方法,记住火警电话119。

  5、下班前,负责人要检查煤气、水。电、门窗是否关闭好,做好防盗、防寒等平安工作。

  6、提高警惕,搞好平安保卫,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厨房,严防贪污盗窃和破坏。

  7、严格执行蔬菜农药检测制度。8、保证48小时留样制度。医院管理方案2一、指导思想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这一主题,坚持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

  二、总体目标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为主题;以品牌建设为重点,树立医院形象,创建百姓满足医院。三、管理组织1、实行医院懂事会下的——董事长——院长——副院长——科主任负责的组织体系。2、成立院长领导下的若干管理委员会集体议事决策机构。四、工作内容(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平安1、增加卫生法制观念,依法管理、依法执业。(1)增加卫生法制意识:全院医务人员要仔细学习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依法依规执业,医院严格根据《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批准登记许可执业地点、诊疗科目、诊疗范围执业,杜绝超许可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执业,杜绝执业医师跨类别、跨专业执业。(2)严格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审批,医务科、护理部根据《执

  

  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管理方法》的要求,对从业人员和新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进行严格审批,并按规定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各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必需报医务科审核批准,从而切实把好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点。

  2、严格执行医疗制度、仔细履行岗位职责。(1)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为主体、以诚信为基石、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动力、以效益为根本、以发展为目的的理念,建立规范的质量管理机制(2)修正、完善医院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并组织学习,使全体医务人员对各自的岗位职责和责任明确了解、熟识,并能在各自工作岗位仔细履行职责。(3)完善医院的质量限制体系,强化医务人员医疗质量意识、平安意识和责随意识,严格根据自控、科控、院控三级管理,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限制相结合,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医疗平安检查、讲评、通报并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平安。(4)健全并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

  

  度、疑难病例探讨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探讨制度、死亡病例探讨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谈话告知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等。

  (5)严格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要求,实行医疗质量与医疗平安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非正常医疗问题报告制度。对每一起纠纷或投诉有登记、有处理、有反馈。各科室要仔细落实医院制订的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预案,有效削减和限制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6)根据有关临床医疗质量限制与评价标准的要求,加强医院重要部门的质量管理,尤其是医院急诊科质量管理。要依据急诊科质量限制的标准,落实各项急诊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实现急诊会诊快速到位,急诊科、入院、手术“绿色通道”畅通,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胜利率。

  (7)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落实基础护理和危重病人护理,强化护理平安管理,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护理缺陷报告、探讨分析和管理制度以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与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

  

  (8)坚持因病施治,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严格自费药品、高值耗材运用报告、审批和患者签字制度,仔细实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运用,严禁滥用抗生素。

  (9)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严格各种检验操作规程,重视临床试验室室内质量限制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10)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方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加强医院输血科建设,保证临床用血平安有效。

  3、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医生护士业务水平。常常组织专家讲座,组织医师和护士业务水平考试,举办病历书写竞赛;开展岗位练兵;在实践中开展传、帮、带活动,帮助年轻医护人员尽快成长;各科室要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相互督促,共同提高。把培训考核状况纳入个人技术档案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之一。

  (二)规范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抓服务水平。以患者满足度的几个关键问题为突破点,对

  

  顾客满足服务体系进行策划,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医院内部、社会监督员和患者统一的三方评价机制,改组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讲究娴熟有序的服务技巧,要大力开展服务礼仪培训。

  2、坚固树立“以人为本、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病人

  6、规范医药收费行为,严格执行国家规定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做到不乱收、多收。完善医疗服务收费制度,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建立医疗收费公示制、查询制、费用清单制、药品明码标价,提高收费透亮度。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对医疗费用的监督,刚好受理、调查、处理患者对违规收费的投诉,并仔细制定、严格执行违规收费处理措施。

  (三)做好医院经营管理创建医院最佳效益1、组织营销队伍主动开展医疗营销(1)组建营销队伍,对营销人员进行医疗学问培训和营销技能培训,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建立以业绩提成为主的激励机制,保持营销队伍的稳定,促进营销业绩的不断提高。(2)做好对医院的宣扬推广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工具,分阶段、有重点向衡东全县及周边县、乡百姓推广医院。让百姓对博爱医院的知晓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前期以推广医院简介、设备、开展业务范围和专家介绍为主,后期以推广医院口碑、差异化服务、平价收费、新业务和新技术为主,让医院的知名度和医疗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3)努力协调好与县医保、农合、卫生局、药监局、工商局、物价局、媒体、人民医院、中医院、各乡镇政府、乡医院的关系,各厂矿、机关、学校,社区的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开展体检、义诊、讲座等医疗活动。

  2、仔细做好经济分析工作。一是做好人力资源分析,如:专科医生创收,人均创收分析;护士创收分析、市场部、网络部和企划部的目标完成状况分析等。二是资产资源利用状况分析,如:总资产酬劳率;医疗设备利用率分析;病床运用状况(病床运用周转率)分析;药品耗材的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分析等。三是收入结构分析,如:住院与门诊收入、药品、治疗,手术收入、单病种收入等。通过每周每月的经济活动分析,不断地调整医院的经营策略和安排。

  3、抓物耗管理,做好后勤供应和保障工作。加强成本核算,降本减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和完善财产物资规范化管理制度,在压减库存、安排申购、选购招标和物耗管理四个环节上严格把关。管理部门入库、出库、清仓盘点与运用部门的修理派工、物耗认证、成本核算等环节要亲密联系。建立物资消耗、办

  

  公成本与工作量的限制比例,制定每住院床日耗材定额和每百元收入耗材定额。加强对高新设备的效益跟踪分析。

  4、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率(1)建立健全会计账簿,细划会计核算明细科目医院财务必需根据财政部和卫生部颁布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设置会计账簿,依据医院的行业特点和单位详细的业务流程设置核算科目。必需细划核算科目,日清月结,账账相符,清楚精确地反映医院业务经营状况。(2)实行预算管理。依据国家的有关制度,正确编制预算和财务安排预算管理。编制预算是医院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医院在年度内所要完成的事业安排的工作任务,是医院组织收入和限制支出的依据。预算管理能综合地反映医院在完成供应医疗服务任务中的财力规模和各项经费的保障程度,有利于医院领导加强对财务工作的指导,保证医院经费的正确运用方向,实现收支平衡。编制预算肯定要遵循收支统一管理、统筹兼顾、主动稳妥、依法理财的原则。做到依据精确、内容全面、指标稳妥、支配合理。

  

  (3)强化财务内部限制制度。为了医院健康发展,加强财务内部限制应当是财务管理的关键措施。财务人员必需熟识医院业务流程,设定限制目标,鉴别限制点,确定限制措施。

  (4)强化内部结算功能。首先,为了保证医院正常运行,医院必需把有限资金进行合理安排、运用。应实行财务统一管理,统一支配资金,严格用款安排,定期召开资金平衡调度会,依据预算状况,着重支配重点项目、紧急项目的资金落实工作。其次,各业务部门每月必需向财务部门呈报月用款安排,由财务部门依据轻重缓急支配资金。

  5、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医院效益提高(1)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员工个人收入与绩效挂钩。依据经济目标,制定合理的收入指标和提成比例,提高科室和员工创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提高员工经济管理意识,全员参加医院经营活动,实行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努力降低医疗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增收节支,达到最大化医院利润。

  

  (3)搞好内部营销,协调内部关系,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提高工作效率。对工作效率高、成果突出的科室或个人,赐予表扬或嘉奖,并创建员工晋升、晋级竞争机制。

  (四)以特兴院细心营造医院品牌1、做好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依据医院的目标定位,妇产科、微创外科、康复理疗科、肾内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要接着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引进、设备配套和科室一般工作人员的重点培育,尽快开展相关业务,满意临床工作须要和患者的`医疗需求,并渐渐形成在百姓中形成口碑和品牌。2、开设专家门诊,每周支配本院或联系上级医院的知名专家门诊坐诊,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3、加强医院学科建设,各科室要制定业务发展规划和人才引进与培训安排,做到在近1-2年内建成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特色格局。医院对重点特色医疗项目,经医院科技委审查批准后实施并重点扶持。4、增设心血管病专科、糖尿病专科、胃肠病专科、结石病专科、风湿病专科等门诊业务,一方面可以增加门诊效益,同时扩

  

  大了医院在医疗市场的影响力。5、做好品牌的推广推销工作。与广电中心和各媒体合作,开

  展专家疾病讲座、推介医院专家、技术、设备和胜利医疗案例或顾客口碑。不断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科学建立医院决策机制和管理运行模式1、推行医院重大项目、重大经济事项管理形成科学、民主、高效的决策机制,便于发挥集体才智,避开决策失误带来的管理风险,保证医院的经济活动有序进行。2、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原则:(1)科学、依法、民主、集体决策的原则:重大事项必需集体探讨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坚决禁止领导独断专行决策行为。(2)专家询问和评估的原则: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必需进行专家论证、技术询问、决策评估。(3)听证和公示原则:坚持院务公开、透亮,特殊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决策,必需进行听证和公示,广泛听取职工看法。(4)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重大经事项领导负责制和

  

  责任追究制,对决策有关人员应签署“重大经济事项登记薄”,明确个人看法(同意、反对、弃权),项目集体探讨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分清级次,责任到人,建立事后审汁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决策失误的纠错改正机制,对违反决策程序、滥用职权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

  (5)财务部门充分论证的原则:医院计财科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从单位预算资金的支配状况、自有资金状况、资金筹措实力、财务和预算制度等方面对有关重大经济事项的可行性提出看法和建议,对投入产出效益行经济论证,对重大经济事项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预算支配进行审核。

  3、重大经济事项的范围:(1)大型设备的购置(2)大型修缮工程(3)大型活动的举办(4)大额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选购(5)大额医院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选购(6)药品招标选购

  

  (7)基本建设项目(8)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信贷(9)医院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等方案的制订(10)医院年度工作支配和医院发展安排的制订4、重大决策机构:医院院务委员会或特地的管理委员会是医院的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机构。5、医院运行:(1)实行院长办公会议、院务会议、院周会、专题会议、科例会的会议工作制度.(2)层级管理,分级负责。院长主持医院全面工作,对董事长负责,副院长帮助院长分管工作,科主任工作对分管院长负责。(3)分工协调的原则,根据工作职责和分管范围,各施其职,不越权、不包办,重大问题进行部门之间或上下之间沟通和协调。(4)属医院董事会管理的重大事项,医院形成的决议或看法,报董事会批准后执行。(六)博爱精医、向上创新,建设医院文化。

  

  1、围绕医院理念加强医院的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形象文化建设,围绕医院精神塑造员工的行为形象,规范医院的视觉形象,明确和统一各类标识,构建“草木有情”、“形神有声”的医疗环境。

  2、将办院宗旨、办院方针、发展目标、价值观念内化为广阔职工的思想意识,落实于医疗服务的自觉行动,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逐步形成严谨务实的管理氛围,主动向上的文化氛围,蓬勃深厚的学术氛围。

  3、进一步拓展宣扬渠道,创新宣扬形式,丰富宣扬内容,全方位、高音量、大力度、多形式地宣扬医院。充分发挥医院网站、宣扬栏、展示牌、画册等院内媒体的作用,扩大医院知

  

  

  

篇十九: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方法2022

  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方法

  发布时间:2022-11-15

  第14号

  ?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方法?已于2022年7月31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2022年9月22日

  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方法

  第一章总那么

  第一条为做好中医诊所的备案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所指的中医诊所,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和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开展诊疗效劳,以及中药调剂、汤剂煎煮等中药药事效劳的诊所。不符合上述规定的效劳范围或者存在不可控的医疗平安隐患和风险的,不适用本方法。

  第三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医诊所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医诊所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医诊所的备案工作。

  第二章备案

  第四条举办中医诊所的,报拟举办诊所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第五条举办中医诊所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个人举办中医诊所的,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医

  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三年,或者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办中医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人应当符合上述要求;

  〔二〕符合?中医诊所根本标准?;

  备案证?;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五日内一次告知备案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国家逐步推进中医诊所管理信息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网上申请备案。

  第九条中医诊所应当将?中医诊所备案证?、卫生技术人员信息在诊所的明显位置公示。

  第十条中医诊所的人员、名称、地址等实际设置应当与?中医诊所备案证?记载事项相一致。中医诊所名称、场所、主要负责人、诊疗科目、技术等备案事项发生变动的,应当及时到原备案机关对变动事项进行备案。

  第十一条禁止伪造、出卖、转让、出借?中医诊所备案证?。

  第十二条中医诊所应当按照备案的诊疗科目、技术开展诊疗活动,加强对诊疗行为、医疗质量、医疗平安的管理,并符合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等有关规定。

  中医诊所发布医疗广告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禁止虚假、夸大宣传。

  第十三条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在发放?中医诊所备案证?之日起二十日内将辖区内备案的中医诊所信息在

  其政府网站公开,便于社会查询、监督,并及时向上一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报送本辖区内中医诊所备案信息。上一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核查,发现不符合本方法规定的备案事项,应当在三十日内予以纠正。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诊所依法执业、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诊所管理等情况的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自中医诊所备案之日起三十日内,对备案的中医诊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相关材料进行核实,并定期开展现场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中医诊所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注销备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告:

  〔一〕中医诊所停止执业活动超过一年的;〔二〕中医诊所主要负责人被撤消执业证书或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三〕举办中医诊所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四〕中医诊所自愿终止执业活动的。第十七条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中医诊

  所负责人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传染病防治等知识,促进中医诊所依法执业;定期组织执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第十八条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中医诊所不良执业行为记录制度,对违规操作、不合理收费、虚假宣传等进行记录,并作为对中医诊所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主管部门未履行本方法规定的职责,对符合备案条件但未及时发放备案证或者逾期未告知需要补正材料、未在规定时限内公开辖区内备案的中医诊所信息、未依法开展监督管理的,按照?中医药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条违反本方法规定,未经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拒不改正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自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

  第二十一条提交虚假备案材料取得?中医诊所备案证?的,由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拒不改正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并注销?中医诊所备案证?,其直接责任

  人员自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方法第十条规定,中医诊所擅自更改设置未经备案或者实际设置与取得的?中医诊所备案证?记载事项不一致的,不得开展诊疗活动。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应当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注销?中医诊所备案证?。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方法第十一条规定,出卖、转让、出借?中医诊所备案证?的,由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应当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注销?中医诊所备案证?。

  第二十四条中医诊所超出备案范围开展医疗活动的,由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注销?中医诊所备案证?,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

  〔一〕因超出备案范围开展医疗活动曾受过行政处分的;

  〔二〕超出备案范围从事医疗活动给患者造成伤害

  的;

  〔三〕违反本方法规定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第五章附那么

  第二十五条本方法未规定的中医诊所管理要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医疗机构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推荐访问:2022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 管理办法